猪苓种植及深加工项目正文.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98068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72.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猪苓种植及深加工项目正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猪苓种植及深加工项目正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猪苓种植及深加工项目正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猪苓种植及深加工项目正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猪苓种植及深加工项目正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猪苓种植及深加工项目正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猪苓种植及深加工项目正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猪苓种植及深加工项目正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猪苓种植及深加工项目正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猪苓种植及深加工项目正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猪苓种植及深加工项目正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猪苓种植及深加工项目正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猪苓种植及深加工项目正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猪苓种植及深加工项目正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猪苓种植及深加工项目正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猪苓种植及深加工项目正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猪苓种植及深加工项目正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猪苓种植及深加工项目正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猪苓种植及深加工项目正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猪苓种植及深加工项目正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猪苓种植及深加工项目正文.docx

《猪苓种植及深加工项目正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猪苓种植及深加工项目正文.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猪苓种植及深加工项目正文.docx

猪苓种植及深加工项目正文

第一章项目总论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建设名称:

神农架林区猪苓种植及深加工项目

2、项目建设承办单位:

神农架林区红坪绿色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3、项目建设法人:

钱而红

4、报告编制的依据:

(1)《红坪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

(2)林区党委、政府领导对神农架林区高山无公害蔬菜产业开发项目的重要批示;

(3)项目业主单位提供的项目建设资料及有关建设性意见;

(4)《中国神农架中药材资源》、《药品管理办法》、《湖北省医药十年规划》、《神农架中药资源名录》。

(5)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等。

5、项目编制单位:

神农架林区工程咨询公司

6、项目编制单位编号:

工咨丙12120080013

二、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神农架林区红坪绿色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民营企业,现有职工48人,其中具有初级以上技术职称的10人,其中主管药师2人,中药师4人。

公司位于神农架林区红坪镇,占地面积6500平方米。

根据《药品管理法》规定,可满足该项目技术力量的需要。

神农架红坪绿色食品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生产经营蓬勃发展,生产的绿色食品不仅满足了区内的需求,还销售到武汉、宜昌等省内大中城市房。

目前,公司业务在迅速上升。

公司资产总额800万元,资产负债率0.87%。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

一、项目由来

近年来,神农架林区以实施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为契机,狠抓生态经济建设,使林区长期形成的“木材经济”全面结束。

但是,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的矛盾仍未得到有效解决,为此,神农架林区根据资源特点和产业发展方向将中药材作为重点项目进行发展。

截止2009年底,全区共发展中药材5.87万亩,比上年增加450吨,增幅47.8%,产值2154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4.9%,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10.4%,全区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农户参与药材生产。

因此,建设猪苓生产基地并对猪苓进行深加工的条件已经具备。

二、项目背景

神农架的中药材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神农尝百草”的传说至今仍广为流传,中药材资源非常丰富,有2128种之多,其中尤以神农架西北部高寒山地分布最为集中。

该地区海拔高、气候寒冷,粮食生产(主要是玉米、洋芋)仅能果腹,农民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木材和药材,是神农架最为贫困的地区;由于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后,必须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从神农架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看,避短扬长,发展中药材生产,使之成为支柱产业,是农民脱贫致富的必由之路。

1、发展中药材是高寒山区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第一,项目区具有中药材生长的特殊气候条件。

中药材只有在独特的生态条件下才能达到其固有的品质要求,神农架西北山区海拔高,气候寒冷,湿度大,对生产品位高的优质中药材十分有利。

第二,种质资源非常丰富,有利于选育品质好、产量高的品种,形成拳头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

第三,土地资源丰富。

该地区有8万多亩荒山荒坡可开发利用。

第四,有多年的栽培历史和生产经验,中药材生产具有投资小、见效快、效益高、技术简单易学的特点,容易激发农民的积极性。

第五,市场前景看好。

由于以猪苓为代表的神农架中药材品质好、药效高,在中药材行业中享有盛誉。

2、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中药材生产,使之成为支柱产业,是高寒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迫切需要。

第一,中药材种类多、产量低、无批量,难以形成拳头产品,缺乏市场竞争能力;第二,中药材产销脱节,生产处于自发状态,组织化程度低。

只有进行规模化生产,实行产销结合,才能提高中药材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根据多年的实践和探索,神农架已确定了以茶叶、板栗、中药材为龙头的三大主导产业,形成以南部茶叶产区、东部经济林区和西北部药材产区为主的三大农业产业化布局。

充分利用荒山荒坡,采用多种形式的耕作制度,结合林药、果药间作套种,因地制宜,建设猪苓生产基地和猪苓多糖提取项目已十分必要。

3、神农架自2000年开始,已全面实施森林禁伐,“保护第一,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神农架林区全区上下在切实增强加快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构建适应神农架生态特点的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充分利用无污染绿色农业和生物产业的优势,已开始形成产品优、批量大、无公害、市场好、产业化的农产品开发新格局。

目前,以农副产品、生物资源为依托的绿色食品系列开发,绿色保健品系列开发,绿色旅游商品系列开发,绿色药品系列开发,以绿色食品加工和农副产品加工为重点的绿色保健品工业正在稳步发展。

发展中药材,建设猪苓种植及深加工项目是实施这一目标的重要举措。

4、神农架林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旅游地位不断上升,旅游业已成为神农架林区经济的支柱产业。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商品的需求量日益增加。

神农架旅游商品品种单一,生产规模小,缺乏地方特色,已不能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求。

为适应旅游业的发展需要,根据神农架林区中药材的资源优势,大力开发中药材产品,丰富旅游商品市场,促进生态旅游与生态药品有机地结合,已成为目前林区经济工作的重点。

5、随着林区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如何把本地丰富的中药材自然资源转变为现实的经济优势,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建设有神农架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体系,已成为摆在全区人民面前的一个突出问题。

在这种背景下神农架林区红坪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在广泛的深入调查、了解市场行情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神农架林区猪苓种植及深加工项目,该项目符合林区产业政策,对促进本区工业经济的发展和财政增收,解决劳动就业等具有积极作用。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猪苓别名野猪粪、地乌桃、粉猪苓等。

为多孔菌科多孔菌属植物猪苓的菌核。

性味平、甘、淡。

有利小便,渗湿之功能。

近年来发现猪苓有抗癌作用。

用于急性肾炎,全身浮肿,水肿,小便不利,热淋,尿急,尿频,尿道痛,口渴,饮水则吐,受暑水泻,黄疸等病症。

在我国主要分布在秦岭地区中段和巫山山脉的尾段,神农架地区是主要产区2,年产野生猪苓120多吨。

2、猪苓多糖所含的药用成分之多,浓度之高是药用植物无法与其相比的。

其具有许多种生物学效应,引起了众多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并开始成功地运用于防治人类的许多疾病,被誉为“天然药物”。

它有多种药理性作用,对人体免疫力和肝脏功能均有影响及有抗肿瘤的作用,已成为现代医药重要原料。

3、深度开发绿色产业,增加产品附加值,是提出本项目的基本宗旨,在猪苓产量较高、科技含量不高的情况下,提出本项目是非常有必要的,它可解决四大矛盾。

一是解决原料和原料利用不高的矛盾;二是解决鼓励农民发展与产品市场要求的矛盾;三是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与无就业门路的矛盾;四是解决增加区域经济快头与工业不足的矛盾。

同时利用猪苓为原料发展工业生产,符合国家政策,符合生态经济要求,不仅对促进生态保护,减少退耕还林(草)带来的压力有积极的社会效果,对于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近几年,林区农民看到了商机,自发地种植猪苓药材,种植面不断扩大,但由于地处偏僻,没有讲究科学的种植技术,黑色、灰色猪苓产量低,白色猪苓产量高,经济价值不明显。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对猪苓药材进行科学种植,并对猪苓进行深加工,增加产品附加值,是其必然的选择,可以有效地促进生态经济发展,提出猪苓种植及深加工项目,既是必然的,也是及时的。

2、神农架林区人民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林区政府大力提倡、扶持农民进行中药材种植。

猪苓多糖市场竞争力强,丰富的林区中药材资源为项目的生产提供了可靠的材料保障。

3、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带来了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从而开始了温饱型向小康型的过渡,经济条件的改变,使国人具备了增加中药及制品消费量的可能性,治病康复、养身益智、强身健体、延年益寿是人们普遍向往的目标。

因而建设猪苓种植基地与发展猪苓深加工取项目也是适应人民健康需要之必须。

4、由于受神农架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和无任何污染的影响,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完全符合国家对中药材种植进行GAP达标的要求。

猪苓多糖提取物国际市场需求量大,产品还可推向国际市场,其发展前景广阔。

5、台湾大宙生化科技公司长期专营高档中药饮片,特别是其公司生产的杜仲、黄连、天麻、当归、冬花、黄芪等高档中药饮片以其独特品质在台湾市场上倍受青睐,通过台商,神农架林区红坪绿色食品公司生产的高档中药饮片出口业务逐步拓展,已得到了海外客户的好评。

并建立了良好的市场销售网络,生产、经营状况良好。

该公司与湖北省中医学院建立了良好的技术合作关系,湖北省中医学院还参与了本项目生产产品的研制工作,并有专业技术人员驻厂进行技术指导,为项目的生产提供强有力技术保障。

 

第四章项目建设基本情况

一、项目建设用地

猪苓深加工在本公司厂内进行,本厂位于林区红坪镇,全厂占地面积6500平方米,交通便利,辐射面广。

猪苓种植基地拟建在交通便利的红坪镇,两个基地各种植500亩猪苓。

二、项目建设地区

1、交通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红坪镇,该地环境幽静,无其他工业污染,交通便利,为产品的加工与销售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是猪苓深加工的最佳选址。

2、供电

项目地点属林区红坪镇电网内,电力资源丰富,供电设施齐全,现厂内自己装有15千瓦变压器1台,能够保证项目生产正常用电。

3、供水

公司现有一条40㎜的水管从自来水厂直接通厂内,可以满足生产、生活用需要。

4、通讯

林区现已开通程控电话、移动电话及远程宽带网络,为产品的销售等市场行情提供了便捷的通讯网络。

三、项目建设内容

根据工业项目可行性研究的要求,对产品市场、厂址选择、药材资源、供电、供水、环境保护等进行调查研究,按照产品品种及生产工艺结合市场调查情况确定生产环境,选择生产工艺和设备,并进行总平面布置,在此基础上进行投资估算和技术经济分析,提出实施计划。

1、猪苓种植基地建设。

2、根据猪苓深加工要求,建设厂房,选购加工设备,提取猪苓多糖。

四、项目建设规模

1、建设1000亩猪苓种植基地;

2、在红坪镇建设年加工能力为111.17吨猪苓多糖的加工厂一个,购置加工设备及其附属设备。

五、项目建设方案

(一)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

本项目拟充分利用神农架土地资源和气候资源,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走产业化发展道路,建成湖北省重要的猪苓生产加工基地,从而促使全区农民增收,农村社会发展。

(二)项目建设总体方案

本项目拟通过建设1000亩猪苓基地以及猪苓多糖加工厂以及与之相配套技术保障体系、质量监测体系、加工流通体系等配套设施,采用标准化生产模式,积极开发新产品,用2年时间建成年生产能力为1700吨的猪苓加工厂一个。

(三)项目实施计划

1、项目前期阶段:

2010年11月-12月,实地调查、确定施工区域,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2、项目施工阶段:

2011年1月—2012年11月,确定项目涉及农户,制定年度实施方案,建设猪苓生产基地1000亩,同时建设猪苓多糖加工厂。

3、项目完善阶段:

对农民定期或不定期指导,及早提出预防灾害措施。

同时完善加工及包装体系,开发猪苓新产品,提高生产效益。

(四)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1、基地建设:

计划用2年时间,在红坪建设1000亩猪苓种植基地,建设的具体内容为培育菌材、培植菌核、田间管理和采收加工。

2、搞好技术保障体系、质量监测体系和加工流通体系建设,结合加工厂建设购置必要的仪器设备,兴建配套基础设施,改造扩建猪苓加工厂。

3、新产品和新包装开发。

以红坪绿色食品公司为龙头,加工提取猪苓多糖产品,搞好市场开发。

4、开展技术培训。

开展猪苓栽培管理及加工技术培训,累计培训500人次。

(五)主要生产技术路线

1、基地建设

(1)选地整地

最好选择海拔高度1000~2000米的林下,坡向东南或西南即半荫坡,土层深厚、腐殖多,疏松的砂质壤上。

植被物为桦木、橡、槭等阔叶林下。

(2)繁殖方法

目前人工栽培采用鲜猪苓子实体切块与密环菌一起实行林下栽培为主,工厂化繁殖为辅的方法生产。

(3)栽培时间

最好在春季3-4月或秋季7~8月,这时猪苓正度过休眠期进入生长期,密环菌也处在生长期,两者可相互建立良好共生关系。

(4)栽培方法

采用坑栽,一般坑深50厘米,长宽各70厘米。

林下栽培,既防止破坏森林,又能给猪苓创造适宜的环境和防止水土流失。

栽培前首先要培育好密坏菌的菌床或菌材,一般用长有密环菌的朽树根、树枝、树皮作菌种和砍的新树棒(粗约10厘米,长50~60厘米的短节)堆放在坑内,盖土20~25厘米,温度适宜,经过1~2个月即可使用。

也可使用培育好准备栽天麻的菌材,或栽过天麻尚未腐烂又没长杂菌的老棒来栽培猪苓。

一窝用5根菌棒,下种菌核0.18千克。

栽时选完整无伤的新鲜野生小猪苓,或把猪苓核分成小块,每块大小如核桃一般,用手指压紧使菌核扯断的菌丝断面与菌材紧密结合。

一根菌材上可压放苓块7~8个,栽好一根,用腐殖上把四周培好,不留空隙。

以此类推,一般只栽一层,最好盖腐殖土20~25厘米,略高出地面,两年后可以采挖。

(5)采收加工

猪苓多年生习性,一两年内产量不高,栽培三四年才是繁殖旺盛时期。

收获中要注意表面土层中的菌核。

全年都可以采收,以夏秋季采收为好。

色黑质硬的称为老核,这就是商品猪苓,也就是第一代第二代猪苓。

色泽鲜嫩的灰褐色或黄色猪苓,一般核体松软,可作种核。

在收获时要去老留幼,将已收获的猪苓菌核去杂刷洗,弄得干干净净,然后在日光下自然晾晒,干后即可装运销售。

用麻袋或竹箩装,放干燥处保存。

猪苓外皮乌黑光泽,体重,坚实,断面洁白或黄色者为佳

2、多糖提取加工

根据项目建设需要,在现有红坪绿色食品公司厂房基础上建设猪苓多糖加工厂。

猪苓多糖提取加工工艺流程为:

 

粉碎

称重

低温烘干

原料(猪苓)

称重

粗脂肪)

回流液A

蒸馏

脱脂

脱色

浸提

正交法

粉末B

销售

包装

测定

定容

(六)总平面布置与交通运输

根据适宜区域、气候特征、地理环境等因素,猪苓生产基地选址为神农架林区红坪镇,猪苓多糖加工厂在现有红坪绿色食品公司厂房基础上建设,选址为红坪镇。

项目建成达产后,每年有111.17吨猪苓多糖外运销售。

由于在项目区只能采取公路运输,因此,根据项目区实际,拟用微型客货两用车运输猪苓多糖。

按每车0.5吨的核载量计算,每年共需运送猪苓多糖222车,运输费用需111万元。

 

第五章生产、工艺及外协条件

一、生产设备选型

本项目生产设备拟选用甘肃天水华圆制药设备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WDT-3000L-C型提取设备,其中包括TQ系列多功能提取罐、JC型中药酒精沉淀罐、不锈钢反应锅、DL系列搅拌设备、ZN型真空减压浓缩罐、WZⅢ系列节能循环真空浓缩器、列管式冷凝器、YZG园箱式真空干燥器、GF系列分散机、碳钢槽车以及储罐系列等。

二、外协条件

本项目生产基地以神农架林区农业局为技术依托,加工厂以湖北中医学院为技术依托,神农架林区农业局位于神农架林区松柏镇神农大道88号,为行政事业单位,现有人员60人,其中高级农艺师3人,农艺师14人,助理农艺师20人,主要从事神农架全区的农业生产管理、农业技术推广、农村经济管理等工作,能够承担项目生产技术指导任务。

湖北中医学院拥有大批资深专家学者,更是能够帮助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各种技术难题。

 

第六章生产物料及产品市场分析

一、资源分析

神农架林区红坪绿色食品有限公司每年与红坪镇联合种植500亩猪苓(达到规模后猪苓常年栽培面积为1000亩,常年收获面积为500亩),产量可以达到1667.5吨(干品),可提取猪苓多糖111.17吨。

二、生产物料来源

鲜猪苓及种芽、孢子的繁殖由红坪绿色食品有限公司提供技术人员指导农民自己进行培育。

红坪镇农民常年种植1000亩猪苓,猪苓干品产量可以稳定在2000吨/年以上,可供神农架林区红坪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猪苓多糖提取,满足该项目的需要。

三、产品市场分析

猪苓多糖提取物在海内外市场有着广阔的销售前景,目前已成为菌类药材中最畅销的品种之一。

近日,在江西樟树药材市场上:

由于交易较大而货源不多,猪苓商品市场价格升幅较大,现已达到到35元/公斤。

据有关药市行家分析,猪苓将在近年内志为热点药材。

其原因:

近年来,随着猪苓需求量加大,猪苓市场呈现供不应求之势。

由于野生猪苓只在川东、鄂西北、陕南的秦岭、巫山山脉的部分地区海拔1200-1600米的山坡上生长,资源很是稀少,加上没有采取保护性采挖措施,导致目前野生资源枯竭,价格不断上升,人工栽培猪苓效益普遍较高。

有资料统计,20世纪80年代以前,全国猪苓年需求量仅为40万公斤左右,80年代至90年代初,全国猪苓年需求量每年也不过55万公斤。

由于猪苓原品对肾、肝有治疗和保健作用,商品用量大,2000年全国需求量猛增至100万公斤。

最近又有消息称,今明两年,全国市场需求量将突破400万公斤,其中出口量约为100万公斤。

目前,人工栽培猪苓技术已经成熟,经2-3年的生长期,每平方米可产猪苓鲜品35公斤左右,折干率按50%计,可获干品17公斤(为提高项目可信度,本项目在编制中仅采用最低产量,即每平方米产干猪苓5公斤,折亩产3335公斤)。

按此产量计算,目前全国需要安排约11万平方米栽培面积,如果将生产中的某些意外如自然灾害等预测在内,则至少要栽培20万平方米,其中还没有计算出口数量和原有中成药制剂的扩大生产以及开发新的中药制剂或保健食品等方面的需求,否则,即使安排40万平方米,恐怕也难以满足需求。

据有关专家预测,今后10年将是国内外猪苓需求大增的高峰时段,由此可断定人工栽培必将形成一个生产小高潮。

猪苓多糖是采用现代工艺对传统中药猪苓进行深加工而产生的一个新型中药品种。

它既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既是中药,又引入西药的治病理论,是中西药结合最具典型的成果。

经基础研究和临床验证,服用猪苓多糖可增强人体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显著改善人体消化系统功能紊乱等症。

诱生和促诱生白细胞干扰素、白细胞介素、白细胞节素等高活性多功能的细胞因子,活化NK细胞,激活调整受体的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系统,达到增强宿主抗病毒、抗肿瘤、保肝降酶的作用。

对于肿瘤病人,通过增强或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而达到抑制和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

其功能和主治为:

“健脾益气扶正,提高人体免疫功能。

用于各种肿瘤放疗化疗副反应及由于免疫功能低下引起的各种慢性虚弱性疾病患者的治疗”。

作为药物使用的有猪苓多糖注射液,产品定位于辅助治疗肝炎及其它慢性疾病,据有关资料报到,全国有肿瘤医院500多家,有肿瘤科、室、处的医院上千家,全国每年有肿瘤患者人数近200万人,按每个患者在半年的治疗期间服用猪苓多糖口服液50盒,患者服用率10%计算、每年要用猪苓多糖口服液1000万盒以上。

猪苓多糖还可以作为各种慢性虚弱性疾病患者的辅助治疗,这个市场还很大,需要的病人很多,市场前景广阔。

 

第七章组织管理

一是组织落实。

由红坪绿色食品公司成立猪苓栽培技术和加工技术指导小组,组织精干专班负责项目的规划设计、组织施工、物资供应等工作。

二是由开展猪苓生产加工技术培训,确保项目建设质量。

三是由红坪绿色食品公司与项目区农户签定项目购销合同,对项目实行合同责任制管理。

四是聘请项目监理,监督项目建设质量、建设进度及资金使用情况。

红坪绿色食品公司组织管理路线:

总经理

综合办公室

业务经理

质管经理

储运科

购销科

生产科

办公室

安保科

财务科

质管科

设备科

仓储、运输

采购、销售

生产车间

 

第八章环境影响分析

一、项目建设周围环境现状

红坪绿色食品公司所在地依山傍水,环境幽静,无任何工业污染。

二、主要污染物分析

本项目整个生产过程都是物理过程,没有有毒废气生成,提取猪苓多糖后产生的废渣是一种很好的有机肥料,可以应用于农业生产。

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部分粉尘,烘干炉产生部分烟气,粉尘和烟气经除尘后都达到环保要求。

烘干炉灰渣很少,不会对环境构成污染。

三、项目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及建议

项目区为世界中纬度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生物多样性地区,自然资源丰富,能源充足,气候条件适宜,动植物品种繁多,通过猪苓基地建设,一方面通过和绿色植物间作可增加绿色植被的覆盖面积,防止了水土流失;另一方面使农民增加了收入,可以有效防止农民毁林开荒、乱采乱挖以获取收入等现象,因此,项目建设不仅可以使农民增加收入,而且可以促进生态环境保护。

 

第九章经济和社会效果分析

一、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1、投资估算

本项目设计投资1553.0万元(包括不可预见费及预计涨价费233万元),其中基地建设810.0万元,加工体系460.0万元,供种体系30.0万元,其它生产费用20.0万元,不可预见费和预计涨价费233.0万元。

2、资金筹措

我区经济基础薄弱,农村贫困面大,地方财政紧张,无能力大规模投资进行此项目建设,因此本项目需采用四种方式筹措资金。

即申请上级补助200.0万元,企业自筹1060万元(其中银行贷款800.0万元),农民自筹293.0万元。

二、经济效益分析

(一)价格确定原则

本项目根据近五年来猪苓及猪苓多糖的价格走势以及有关专家对今后几年价格走势预测,采用最低价格来确定项目产品价格,其中猪苓为35元/公斤,猪苓多糖为650元/公斤。

而目前猪苓多糖平均价为700元/公斤,因此项目产品价格确定比较合理。

(二)成本估算

1、单位生产成本:

猪苓单位生产成本为900元/亩,猪苓多糖提取加工单位成本为35610万元/吨。

2、年度生产成本:

第一年为0万元,第二年至第十年为5937.97万元。

3、项目总生产成本为53441.71万元(10年)。

(三)销售收入与销售税金估算

1、销售收入:

第一年为0万元,第二年至第十年为7225.83万元。

项目总销售收入为65032.5万元。

2、销售税金估算:

税金按销售收入的12%计算,则第一年为0万元,第二年至第十年为867.1万元。

项目总销售税金为7803.9万元。

(四)项目投资回收期:

项目静态投资回收期为2.54年(见表8),动态投资回收期为4.90年(10%贴现,见表10)。

(五)项目投资利润率:

项目达产后,每年新增利润420.77万元,10年总新增利润为2233.89万元。

项目投资利润率=项目平均年利润/总投资×100%

=14.38%

(六)项目净现值

经10%贴现后,项目净现值为836.3万元,财务净现值率为2.21%(见表10)

(七)项目内部报酬率

项目内部报酬率为25.64%,高于基准收益率10%。

三、项目国民经济评价

(一)基本评价指标

经济净现值(10%贴现率)为5375.9万元,经济净现值率为14.21%,经济内部收益率为109.15%(见表11)。

(二)风险分析

假定效益不变,成本上升的最大幅度为17%;

假定成本不变,效益下降的最大幅度为14.53%,

效益下降和成本上升同时发生的最大幅度为7.83%。

项目建设对于产量、价格、基本建设投资额、建设工期、项目经营成本等因素变化均不十分敏感,具有较强的抗风险性。

四、社会效益分析

该项目的实施能培植税源,增加税收,每年可增加财政收入867.1万元,能使农民年增收入5836.25万元,人均增收1167.25元,能有效推动当地经济及财源建设。

项目对本地旅游及运输、饮食服务业等产业具有拉动作用。

五、生态效益分析

通过猪苓基地建设,增加了农民收入,可以有效防止农民毁林开荒、乱采乱挖以获取收入等现象,对项目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第十章结论及建议

实施该项目符合当前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国家政策,符合当地经济发展方向。

该项目建设目标明确,项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