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干预412.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985383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干预41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干预41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干预41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干预41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干预41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干预41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干预41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干预41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干预41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干预41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干预41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干预41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干预41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干预412.docx

《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干预41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干预412.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干预412.docx

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干预412

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干预

贵州师范大学任胜洪

今天我们探讨的主题是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干预,首先想和大家分享几个案例。

如果说前几天发生在四川泸县一初中生赵某死亡事件,是否因为“校园欺凌”而致死的真伪性有待进一步考证。

那么接下来的几则案例却是千真万确:

2016年6月10日上午,16岁的永泰县东洋中学初三学生小黄,在结束中考语文科目考试后,难以忍着剧烈腹痛继续参加中考,这才向父母道出了一个藏掖4年多的秘密:

自小学五年级起,他就经常被其他同学无故殴打。

8日晚,小黄再次遭同班同学夏某、林某和张某围殴,忍痛2天后被送医,却被发现脾脏出血严重,于11日晚,经手术切除了脾脏。

2016年6月21日,江西永新县发生一起多人围殴女生事件,受到网友广泛关注。

据了解此次涉事女生有9人,其中小学生有2人,中学生4人,3人已辍学。

年龄都在12至16岁之间。

11月23日下午,QQ空间、微信朋友圈热传一则视频,视频中一个中学生模样的女学生被两名同学轮番掌掴,视频画面之外,不时传来阵阵狂笑。

视频画面中,一名穿校服的女孩站在路边上,被几名年纪相仿、身穿同样的校服的女学生轮番掌掴。

记者细数了下,在短短的6分多钟视频里,被打女生遭38次掌掴。

据了解,这个视频发生在张掖市山丹县第二中学校外,而打人者与被打者均为该校学生。

……

这些触目惊心的事件发生在一群花季学生的身上,着实令人唏嘘不已。

近年来,校园欺凌、校园暴力和意外伤害事件频发,且呈现低龄化趋势,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普遍关注,

2016年4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向各地印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一改之前对校园暴力避讳的态度,直面校园欺凌的治理问题,这反映出国家对校园欺凌严重性的认识。

仅仅过去数月,教育部又联合中央综治办、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部门再次出手,于11月联合发布了《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校园欺凌和暴力问题甚至惊动了国务院,李克强总理多次过问校园欺凌问题,2016年6月批示要求坚决遏制校园暴力,于11月又在第六次全国妇女儿童工作会议上要求严厉打击校园欺凌等违法犯罪行为。

今年3月10日,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胜明就人大监督工作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时表示,在对未成年人保护法开展执法检查的基础上,全国人大常委会今年将开展专题调研。

调研的重点之一就是校园暴力。

从提倡“治理”到关注“防治”,再到国家立法机关的专题调研,校园欺凌已经成为国家和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那么,什么是校园欺凌?

它有哪些特征?

具有什么哪些危害?

我们如何去预防和干预?

这些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问题。

希望能为大家深入了解校园欺凌及其危害,开展预防和干预提供一些系统化的支持。

校园欺凌是一种危害学生的身心发展行为,历来受到教育者的关注。

尽管校园欺凌行为是一种长期存在的现象,但将其作为研究课题进行专门探讨却只有很短的历史。

上世纪七十年代,挪威心理学家Olweus率先对校园欺凌行为作了系统的研究,自此,校园欺凌问题的研究逐渐受到学术界的重视。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掀起了对校园欺凌的研究热潮,从心理学逐渐拓展到教育学、社会学乃至公共卫生等诸多学术领域,研究的问题不断广泛和深入,既有对欺凌行为的研究,也有对欺凌行为干预的研究,研究对象也从欺凌者、受欺凌者,拓展到各种类型的旁观者和成年监护人。

一、校园欺凌及相关概念界定

(一)校园欺凌的概念及特征

校园欺凌(schoolbullying),也称为“校园欺负”、“校园霸凌”,是指主要发生在校园、上下学路上或者以校园为媒介的社交群体内的针对学生的欺凌行为,是力量相对较强的一方在未受激惹的情况下对较弱的一方重复进行生理或心理攻击,使受害者长期成为骚扰和侮辱对象的行为。

该定义强调以下特征。

第一,发生空间是学校及其合理辐射区域。

所谓学校的合理辐射区域,是指与学生学习、生活具有密切关系的区域,既包括物理区域,比如说在校园周边的超市、网吧、影院、书店等、学生上下学的路上,学校组织学生外出观看演出、春游、参观等活动过程中所经过的场所也应为合理辐射区域。

(孩子在门口被家长接到,乘公共交通工具回家过程中,已经与学校脱离管理关系,则不再属于合理辐射区域。

)也包括虚拟空间,如学校贴吧,学校虚拟社区,班级、社团、小团体的QQ群、微信群等。

第二,欺凌者应该是与受害人具有一定交往关系的人。

对于中小学的学生来说,在校园中交往最密切的当属老师和同学。

而正是这种特殊的交往关系,才使得欺凌行为具有反复性,甚至具有隐蔽性,并且对受害人的危害较为深远。

而校外人员入侵,具有偶发性、易识别等特征。

对两种行为应采取不同的对策,不应混为一谈。

第三,受害人不包括教师。

网络上曾经报道过,几名男生因为拒绝交卷而殴打老师,这种行为也不应该归于狭义的校园欺凌之中。

首先,这种行为非常少,也不普遍;其次,此种行为即使发生,也不会是反复性的行为;再次,教师遇到该行为会立即进行自我保护或者请求学校或警察帮助;最后,教师已经成年,此种行为对他的心理伤害,与此类行为对于未成年人的伤害有明显区别。

因此,此类行为也不应该包含于狭义“校园欺凌”概念之中。

第四,双方权力、地位不平等,且受欺凌者不得自由选择处于被支配地位。

如果学生可以自由选择退出则不是欺凌,如果学生并非处于被支配地位也不是欺凌。

比如,教师与学生相比较处于优势地位(专家权、强制权、酬赏权等),因此学生偶然的辱骂、殴打、反抗行为只能属于暴力行为、不当行为,而不可能是校园欺凌行为。

第五,校园欺凌具有长期反复性和对象固定性等特征。

欺凌行为一般是反复出现的伤害行为,学生之间在嬉戏时偶然造成的伤害,不能认定为欺凌。

受欺凌对象固定,是指一个学生长期被他人(老师或学生)进行欺凌,而不能互换角色;如果被开玩笑者可以是随机的而非固定的同学,则开玩笑的行为不属于欺凌。

当然,随着实践的发展,在特殊情况下,单独一次行为如果符合其他标准,也可以构成校园欺凌(此种情况比例非常小,绝大多数校园欺凌具有长期性、反复性)。

(二)校园欺凌与校园冲突、校园暴力

冲突是指因认识不一、意见不合而发生的对立和争执。

有人的地方就有矛盾,有矛盾就会有冲突

校园日常冲突,是指在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和人际交往过程中发生的冲突。

暴力是一种激烈而强制性的力量。

通常是指个人或犯罪集团之间的殴斗以及凶杀。

街头暴力、足球暴力、家庭暴力等等。

“校园暴力”与“校园欺凌”的概念是不同的,schoolviolence对应翻译为“校园暴力”,而schoolbully则被翻译为“校园欺凌”(又可译为“霸凌”,因为从发音来看,更接近“霸凌”),二者区别主要表现在:

第一,校园暴力的施暴者可以是校外入侵人员,也可以是学校师生,而校园欺凌的施暴者只能是师生,而不能是校外人员。

第二,校园暴力的受害人可以是师生,校园欺凌的受害人仅是在校学生。

第三,校园暴力多是偶发性的单独侵害行为,而校园欺凌大多是长期的、反复的行为。

第四,校园暴力一般是比较容易被发现,且会立即受到阻止的行为,而校园欺凌受害人长期不敢声张,也不易被发现。

第五,校园暴力以赤裸裸的“硬暴力”为主,而校园欺凌还有很多是羞辱、孤立、嘲笑、起绰号等“软暴力”。

第六,校园暴力的创伤比较显见且大部分可以短期内治愈,而校园欺凌对受害人心理的影响很大,甚至会持续到几十年之后。

(三)校园欺负中的角色:

欺凌者、受欺凌者、旁观者

在一个校园欺负事件发生时,其场域中主要有三种角色存在:

欺凌者、受欺凌者和旁观者。

欺凌者是欺负事件的使动方,受欺凌者是欺负事件的受动方,而旁观者是指目睹或知晓这一事件的第三方群体。

旁观者是校园欺负事件中一个数量庞大、分布广泛,且对欺负事件影响最为直接的因素,近年来,在校园欺负干预和治理研究中开始受到关注。

二、校园欺凌的表现形式

关于校园欺凌的表现形式,学者们进行了一些归类分析。

“校园欺凌”分为直接欺凌和间接欺凌。

直接欺凌包括身体欺凌和言语欺凌,言语欺凌是运用言语来实施欺凌,比如说威胁、戏弄、辱骂、奚落、嘲讽和起外号;间接欺凌是通过某种中介手段来达到伤害对方的目的,比如说背后说人坏话、散布谣言、社会排斥等。

“校园欺凌”分为身体暴力欺凌、社会排斥欺凌、威胁欺凌、破坏欺凌和言语欺凌五个方面,其中身体暴力型欺凌主要是针对受害者身体上的伤害;社会排斥型欺凌是通过间接的方式造成受害者心理上的伤害,如不让受害者参加群体的活动或游戏,孤立或不理睬受害者等;威胁型欺凌主要是指以言语或其他方式(动作、表情等)造成受害者的心理压力或伤害;破坏型主要针对受害者物品上的侵害,如撕毁受害者的书本,故意损坏受害者的物品等;言语型欺凌包含了言语上的直接和间接的伤害,如辱骂、嘲弄、散布谣言、起外号等。

为了让老师们有更直观的理解,我们将校园欺凌的表现形式罗列为以下12个方面:

1、叫受害者侮辱性绰号;指责受害者无用。

粗言秽语、喝骂。

2、对受害者的重复的物理攻击,身体或物件。

拳打脚踢、掌掴拍打、推撞绊倒、拉扯头发。

3、干涉受害者的个人财产、教科书、衣裳等,损坏,或通过他们嘲笑受害者。

4、传播关于受害者的消极谣言和闲话。

5、恐吓、威迫受害者做他或她不想要做的,威胁受害者跟随命令。

6、让受害者遭遇麻烦,或令受害者招致处分。

7、中伤、讥讽、贬抑评论受害者的体貌、性取向、宗教、种族、收入水平、国籍、家人或其他。

8、分派系结党:

孤立、杯葛或排挤受害者。

9、敲诈:

强索金钱或物品。

10、画侮辱画。

11、性侵害。

12、网上欺凌(Cyberbullying),即在网志或论坛上发表具有人身攻击成份的言论。

三、校园欺凌的危害性

三种错误的思想:

*校园欺凌行为是在孩童时代的一种正常行为或交往方式,是校园生活不可避免的现象。

*校园欺凌行为的出现是因为学生年少无知、一时错误。

*校园欺凌行为可以使学生在挫折和磨难中变得坚强。

(一)校园欺凌对学生的危害

校园欺凌作为一种特殊的攻击性行为,对于卷入欺负情境中的儿童青少年在个性发展和心理健康方面都产生了诸多不利的影响。

这些影响不仅体现在对受欺凌者、旁观者身上,同时也体现在欺凌者的身上。

1.对受欺凌者的影响:

当下的影响/长远的影响

受欺凌者在受欺凌后往往会产生长期的不良情绪和学习行为问题,如自卑、压抑、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在孤立中惴惴不安,导致厌学,甚至逃学、辍学等问题,甚至出现自残、自杀等极端的行为方式。

2016年6月1日,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县威远初级中学八年级三班的一名学生陶某某,因不堪忍受同学欺凌,选择用服毒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年仅15岁的生命。

临床研究表明,受欺负对日后心理症状的影响还存在一定的累积剂量效应,频繁的受欺负者被确诊为严重情绪问题、精神分裂症和接受药物治疗的风险系数显著高于偶尔受欺负者。

Gladstone(2006)等在成人样本的临床研究中,发现那些具有童年受欺负史的个体被诊断为社交恐惧症、广场恐惧和抑郁症的机率显著高于那些没有童年受欺负史的个体。

2.对旁观者的影响:

缺乏安全感/消极的行为示范

旁观学生在随时都可能发生欺凌行为的校园环境中学习,焦虑、没有安全感,面对欺凌者唯唯诺诺,甚至不得不站在欺凌者的一方以保证自己的安全;同时,长期目睹欺负事件和欺负行为对其也是一种消极的行为示范。

它有可能在旁观者遭遇相似情境时,诱发其欺负行为,引发更多的欺负事件。

3.对欺凌者的影响:

错误的行为方式与价值观/社会适应(如人际交往、环境适应)

欺凌者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

对于欺负者来说,经常欺负他人会招致同伴群体的社会排斥,从而导致社会交往困难,长此以往,儿童青少年成年后会形成攻击性人格。

作为学生,他们的欺凌行为偏离了正常的成长轨道,也是需要教育工作者关爱与关注的对象。

校园欺凌行为如果不能及时地发现、制止,同时也会影响到欺凌者的身心健康发展,错误的行为和价值观会严重阻碍其个体成长。

(二)校园欺凌对学校的危害

校园欺凌行为对整个学校产生极其负面的影响,破坏校园良好的教学氛围。

欺凌行为具有多样性、反复性和隐蔽性等特征,学校难以全面监管,加大了学校管理的难度。

1.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加大了学校管理的难度。

2.破坏校园良好的育人氛围,阻碍了育人目标的实现

3.增加教师工作的负面压力,降低了教师工作的热情

工作量增加、安全感降低、工作热情受损、职业认同下降

(三)校园欺凌对社会的危害

1.受欺凌行为影响的学生是引发社会问题的潜在因素

一项研究发现,从6年级到9年级被鉴定为欺负者的孩了到24岁时,至少有60%被判一次犯罪,40%被拘留三次以上。

相反地,不参与欺负的孩了中仅有10%有犯罪记录。

2.校园欺凌行为的增加引发人们对社会的焦虑

学校是培养人的专门场所,不仅是育人的高地,也是安全的高地、道德的高地。

四、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

(一)学校因素

学校作为青少年儿童口常生活的主要活动场所,自然成为了欺负行为发生的重要背景。

并且,有研究表明,欺负行为的发生频率会因学校的不同而产生很大的差异(姚永昌,2012)。

1.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

重视道德教育、情感教育

重视课外活动

与小学相比,中学采用的多教师授课模式

2.人际关系,特别是师生关系

朱新筱(2005)在控制了性别和自尊两个变量后发现,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和管理氛围能够负向预测欺负行为的发生。

3.校园环境

有学者认为,优美、整洁、有序的校园环境有利于减少校园欺凌行为。

4.反欺凌的态度和行动

学校是否对欺负问题采取政策上的防治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欺负行为的发生频率(李扬,2009)。

教师对于课外活动时间监督越严格,欺负行为发生的频率就越低(董沛兴,2009)。

在欺负情境中,教师对待欺负行为的态度和反应与欺负行为的发生显著相关(刘志春,2004)。

(二)家庭因素

家庭作为儿童社会化的最基本动因,对儿童早期行为的塑造起了关键性作用(刘志春,2004)。

有关家庭因素与儿童攻击行为关系的研究也证实了上述结论,即缺乏温暖的家庭、不良的家庭管教方式以及对儿童缺乏明确的行为指导和活动监督都可能造成儿童以后的高攻击性(蒋俊梅,2002),而这样的情况同样适用于儿童的欺负行为(Smith,1991;Olweus,1993)。

1.亲子关系

国外研究者Troy&Sroufe在1983年曾对4-5岁不同依恋史的儿童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他们在日常的行为活动中已经明显地表现出一定的欺负或被欺负倾向。

具有回避依恋史的儿童发出的欺负行为更加频繁,而具有焦虑依恋史的儿童则常常成为欺负者的攻击对象。

我国研究者也发现,大多数具有安全依恋史的儿童能够与其他儿童和平相处,也能够使自己尽量避免卷入欺负事件。

亲子依恋与欺负行为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即儿童的欺负或受欺负状况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亲子依恋安全性,尤其是由母子依恋安全性决定的。

对于男孩的欺负行为,母子亲近维度作用最大,男孩与母亲之间的关系越亲近,欺负他人的情况就越少,反之如果男孩与母亲之间的关系疏远,缺乏母亲的关心、理解和支持,就容易产生欺负他人的行为(刘小群,2005)。

2.教养方式

家庭教养方式也是影响儿童欺负行为发生的显著因素。

放任型的家庭教养方式从某种程度上是对儿童攻击行为的默许(李扬,2009);权威型的家庭教养方式则过于严格,往往方式上简单粗暴,结果适得其反,不但没有弱化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倾向,反而对其进行了增强。

国外学者Anna(2000)也认为,权威型父母可能更容易培养出校园中的欺负者。

此外,母亲的袒护和父亲的严厉极易使谨慎、敏感的男孩在同伴交往中受到他人的欺负;而母亲的拒绝则往往会导致女孩人际交往的失败,从而成为不为同伴接纳的受欺负者。

良好的家庭氛围、稳定而温馨的家庭生活有助于防止欺负行为的发生。

相反,过于放纵、宽容以及缺少关爱的家庭教养方式,容易造成儿童发展上的障碍和形成某些不良的个性品质(张敏,2003)。

3.行为指导和态度

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马琅,2001)与儿童欺负行为的发生也密切相关。

(三)个体因素

1.年龄因素

从生理上讲,青少年学生正处于身体快速成长发育时期,他们精力充沛,体力旺盛,有足够的力量需要对外宣泄;从心理上讲,他们心理发展还不成熟,很容易将所有的挫折、不满和批评都当成是对自己人格的诋毁,从而激发强烈的“面子感”。

这些成长发育中的身心特点使青少年学生特别容易成为校园欺凌的发动者,同时也是受害者。

对规则的认知、对具体行为方式的掌握和理解亦受年龄因素的影响。

2.个性特征

受欺负者通常比较内向,具有消极的自我认知,自我效能感也比较低,表现出很强的自卑心理并且伴随着焦虑和抑郁,对外界的刺激也较为敏感,情绪的起伏较大,心理挫折感较强(吴素梅,2007)。

而欺负者通常具有低焦虑,低不安全感的气质特征,但并没有呈现低自尊。

与此相反,欺负者通常具有较高的自我认同感,以及较强的自信心(谷传华,张文新,2003)。

(四)社会因素

1.校园周边环境不良是外围因素。

随着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学校后勤化改革不断推进,校园与社会的围墙越来越模糊,校园的周边环境越来越复杂。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

“任何经营场所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社会治安管理条例中也明文规定:

学校周围200米半径内不得摆摊设点,从事商业性活动。

但事实远非如此。

2.不良文化的影响。

现代社会媒介带给孩子极大的影响,他们看暴力书籍、影片、玩暴力游戏或者看色情录像、影碟等,时间一长,在不知不觉中就开始模仿欺凌和暴力行为。

大量的研究表明,欺凌者对于支配和控制被欺凌者有较强的欲望,而这种欲望的根源则来自于一些媒介对于欺凌行为的负面宣传,他们把黑道人物视为英雄,模仿黑道人物,组成小团体,自称老大、老二,在校园里称王称霸。

3.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我国的青少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信仰危机,一部分青少年没有信仰、没有追求、没有敬畏,灵魂没有寄托之所。

因此道德滑坡、诚信缺失,为校园欺侮提供了孳生的土壤。

还有受社会帮派的“哥们”义气影响,使生理和心理都不成熟的中小学生产生盲目崇拜,从而产生欺凌他人的现象。

五、学校欺凌的预防和干预

(一)学校欺凌的预防

1.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

2.重视情感教育、法制教育和学生生活教育

3.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鼓励社团活动

4.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机制

5.建立与社区有效的协调沟通机制

6.重视并建立学校日常冲突的处置和引导

7.建立反欺凌的工作方案并实施

(二)学校欺凌的干预策略

1.学校水平的干预

学校水平的干预侧重于改变整个学校的气氛与校园文化,使之变得更加安全与和平。

具体措施主要包括:

(1)制定校规,让每位同学清楚哪些行为是欺凌行为以及违反后将会受到的惩罚,倡导相互尊敬与非暴力行为。

(2)建立欺凌行为匿名报告制度,鼓励学生如果被欺凌或看到同学被欺凌要对学校进行报告,如果家长怀疑自己的孩子卷入了欺凌行为中,也应该向学校进行报告。

(3)监控学校的所有区域。

(4)成立反欺凌委员会、教师工作小组与家长会,吸收学生、教师、家长及学校其他相关人员共同参与、执行与监督干预方案的实施与评估。

(5)禁止成人的欺凌行为,强调成人行为的示范作用。

2.班级水平的干预

班级水平干预主要在于促进教师将预防欺凌行为的工作渗透进课程中。

具体措施主要有:

(1)制定反欺凌行为的班规,明确告知每位学生班级不容许有欺凌行为。

(2)定期组织以反欺凌行为为主题的班会,以帮助学生掌握有关欺凌行为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移情作用,鼓励符合社会准则的行为。

(3)强调旁观者在阻止欺凌行为中的作用,让学生明白在目睹欺凌行为发生时,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并且能通过报告教师等措施阻止欺凌行为的发生。

3.学生水平的干预

学生水平的干预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改变其观念等。

根据干预的对象可以分为对受欺凌者,欺凌者与旁观者的干预。

(1)对受欺凌者的干预其目的主要在于提升受欺凌者应对欺凌的能力,维护其自尊。

具体措施主要有:

A.告诉学生容易成为被欺凌目标的行为特征,并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从而让自己不易受到欺凌。

B.训练孩子的社交技巧与问题解决技巧。

如告诉孩子正确理解社交情境,在被人嘲笑或侮辱时,要保持冷静,不要哭或者跑,寻找有效的帮助。

因为冷静地呆在受嘲笑的环境中,可能会使事态平静下来,而哭、跑等不冷静行为可能会使情况变得更糟。

C.建立对受欺凌者的支持系统与保护系统,鼓励受欺凌者及其父母与欺凌者及其父母进行交流。

D.提高受欺凌者的自我效能与自尊,如告诉受欺凌者并不是他们不好才受欺凌,不要批评受欺凌者没有处理好问题。

E.训练受欺凌者结交朋友,保持友谊的技巧。

(2)对欺凌者的干预主要在于改变其对欺凌行为的态度,培养其移情能力与问题解决技巧。

具体措施主要有:

A.通过情景剧或其它直接的方式让欺凌者更好地理解欺凌行为的负面影响,培养欺凌者的移情能力。

B.明确告知欺凌者学校绝不容许欺凌行为的存在。

C.改变欺凌者及其家长对欺凌问题的看法。

D.让欺凌者学会控制与合理宣泻情绪。

(3)对旁观者进行有效的干预,有利于减少欺凌行为的发生。

对于旁观者的干预主要在于培养旁观者的责任意识与干预技巧,主动干预欺凌行为的发生。

具体措施主要有:

A.了解自己的态度在欺凌行为发生中的作用,如果冷眼旁观甚至对欺凌行为表示赞许,将加重欺凌行为的发生。

B.让旁观者学会向受欺凌者提供帮助的技巧,如采用解决问题与同伴督导方法训练旁观者的技巧,在他人受到欺凌时提供有效的支持与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