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局长在全市建筑施工质量安全.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992048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平局长在全市建筑施工质量安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李平局长在全市建筑施工质量安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李平局长在全市建筑施工质量安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李平局长在全市建筑施工质量安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李平局长在全市建筑施工质量安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李平局长在全市建筑施工质量安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李平局长在全市建筑施工质量安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李平局长在全市建筑施工质量安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李平局长在全市建筑施工质量安全.docx

《李平局长在全市建筑施工质量安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平局长在全市建筑施工质量安全.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李平局长在全市建筑施工质量安全.docx

李平局长在全市建筑施工质量安全

李平局长在全市建筑施工质量

安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5年9月7日

(根据录音整理)

同志们:

今天的会议,主要是传达9月5日全市安全生产工作紧急会议和8月18日全市第三次防范特大安全事故工作会议精神,吸取近期国内发生的几宗重大安全事故教训,特别是8·23龙华街道重大交通事故和8·7梅州兴宁煤矿特大透水事故教训,部署进一步加强建筑施工质量安全措施,以确保全市建筑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首先,我代表市建设局感谢市安监局刘广琪局长对我市建筑行业安全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今天刘局长百忙之中来参加我们的会议,并对建筑行业的安全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会后各单位一定要认真贯彻执行。

下面,我根据建设系统质量安全生产的现状及省、市对质量、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和要求,就当前进一步做好建设工作质量安全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要清醒认识当前安全生产的严峻形势,全面查找问题、分析原因。

刚才质安处和市质监站、安监站的负责同志通报了全省近期以来发生的重大安全事故,传达了省、市领导关于质量、安全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以及我市建设系统当前质量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

总体上讲,近年来深圳市建设系统的质量、安全工作是好的,处于可控状态。

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各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市区两级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各监理公司、各施工单位以及各个责任主体对全市建筑工程质量安全工作所作的大量努力,没有你们的努力工作和大力支持,全市的工程质量安全工作就不可能有今天的良好态势。

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的建筑施工安全形势依然非常严峻,今年前8个月共发生建筑施工伤亡事故11宗,死亡11人,虽然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总数和死亡人数均下降了45%,但形势不容乐观。

当前的质量、安全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事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

今年发生的“5.12”燃气爆炸事故,对社会造成重大影响,同时在4~5月,7~8月这两个时段安全事故呈高发态势,分别连续发生4宗和5宗。

工程质量水平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也还有一定差距,特别是预拌混凝土强度、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钢筋保护层厚度、楼板厚度、防水施工质量等还存在不少问题,假冒伪劣材料在建筑工地还时有出现,工程质量还不够稳定。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四个:

一是作为建筑市场重要主体的建设方存在违法违规行为。

目前,建筑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建设方往往处于市场的主导地位,一些开发商为了片面追求利润和绩效的最大化,压低造价、压缩工期、拖欠资金,造成施工企业冒险作业、无证施工、盲目赶工期,为了追求效益,往往以牺牲质量、安全为代价。

二是建筑市场开放和建筑企业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带来企业素质的变化。

一方面,建筑市场是开放的市场,作为全国最开放的经济特区,大量建筑企业涌入深圳,水平千差万别,参差不齐;另一方面,原有的以国有企业为主导的企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大量国有建筑企业改制成为私有制、股份制,企业内部管理形式处于新的转型期、磨合期,而且改制后,大量原有技术骨干流失,造成企业素质的削弱。

三是不少企业以经济效益为最高目标,忽视质量安全。

一些企业一直把质量、安全工作放在从属地位,人员、管理均不到位,责任制不落实;少数工程的项目经理、专职安全员长期不在现场,专职安全员数量达不到规定要求,甚至未经培训即上岗,施工现场有章不循、冒险蛮干;有的工程项目对专业性强、技术含量高的分部分项工程既不编制施工方案,也不做技术交底,违章指挥,违章作业;不少企业不按照强制性技术标准进行施工,非法转包、违章挂靠、违法分包、私招乱雇,致使质量安全保证体系不能有效运作。

这些问题造成了工程质量安全的重大隐患。

四是处理质量安全问题措施不硬、手腕不铁。

虽然我们反复强调质量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也采取了一系列加大质量安全管理力度的措施和办法,但总体上讲,手腕还不够硬,措施还不够铁,质量安全的违规成本还不高,还不足以有效打击质量安全违法违规行为。

二、要全力加强质量、安全生产管理,力求实现质量、安全形势的根本好转。

质量安全是工程建设的核心。

质量安全问题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从来没有停止过。

但是怎样才能管好质量、安全,我认为关键要做到六个到位:

一是认识到位。

质量安全责任重于泰山,要深刻认识质量安全的重要性。

首先,与质量相比,安全第一,没有安全就没有质量,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安全就是一切。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是相对于工程本身而言的,安全是对人而言的,如果没有人的安全,一切都没有意义。

其次,与工程相比,生命第一。

工程建设要以人为本,以命为首。

其三,与其它工作相比,要务第一。

工程建设,安全工作是第一要务、第一职责。

其四,与各部门工作相比,排位第一。

安全工作是一把手工程,是一票否决的工作,要把安全部门排在首位。

其五,与局部工作相比,大局第一。

什么是大局?

安全是大局,没有安全就没有大局;和谐稳定是大局,没有安全就没有和谐稳定。

其六,与效益相比,平安第一。

没有安全就没有效益,安全就是效益。

“5·12”燃气爆炸事故,伤13人,死1人,到目前为止企业已经赔偿1000多万元。

一起事故能使一家企业前功尽弃,倾家荡产,所以要正确处理质量、安全和效益三者的关系,要效益就必须要安全。

二是培训到位。

素质就是安全,素质决定一切,没有劳动者的素质,就没有企业的支撑、没有企业的效益,也没有企业的质量和安全。

素质是从培训来的,培训决定素质,素质越高危险越低,素质越低危险越高。

据统计,在发生的所有安全事故中,死亡的绝大多数都是农民工,这是因为绝大多数农民工没有经过培训,缺乏安全意识、安全知识、防护能力。

目前,建筑行业基本上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农民阶级为主力军的、工程技术人员为保障的队伍状况,高资质企业、低素质队伍。

所以抓好培训,尽快提高农民工素质,是建筑行业的当务之急,是质量安全问题的根本所在。

培训是安全之基,没有培训就没有安全,要舍得在培训上花时间、花费用。

培训必须全方位地展开,不能一时、一事、一岗、一位地培训,因为安全工作是时时、处处、人人的,只有全体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都提高了,才能保证不出事。

特别要在新工人的三级教育、上岗培训、转岗培训、警示培训、示范培训等培训上下功夫,只有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安全技能,才能保证安全生产。

如果不解决当前劳务工的安全素质问题,不出事故是偶然,出事故是必然的。

各企业要结合建设部计划在3年内建立建筑劳务分包制度的总体部署,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组织管理模式,建立合法、规范的劳动用工和安全教育制度,培育起一支劳动技能高、安全意识强的建筑施工队伍,切实履行企业的安全教育主体责任,全面提升企业自身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为做好质量安全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是制度到位。

制度是基础,要建立健全各方责任主体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用制度管理每一个人,用制度规范每一件事,使质量安全工作做到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

要建立健全质量安全长效管理机制,努力形成政府监督、社会监理、业主监管、企业负责的管理格局,各尽其责,齐抓共管。

政府主管部门、监理、承包商、建设方都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制度,以制度为保障,实现安全管理工作从治标到治本的转变。

政府主管部门重点要进一步完善以下四项制度:

一是强化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

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是继企业资质管理制度后的又一项基本的市场准入制度,对于强化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从源头上防止和减少事故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保证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的顺利实施和规范进行,建设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截至目前,我市已有456家企业通过了安全生产许可证考核,8591人通过了三类人员考核。

今后,要按照“谁发施工许可谁管理”的原则进一步加强管理,重点做好施工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三类人员考核合格证的动态管理工作,严禁无证企业和人员从事施工生产活动。

二是逐步建立深圳建筑市场的准入与清出机制。

积极推行政府工程预选承包商制度和建筑市场主体不良行为管理制度,一方面,要严把准入关,按照业绩、税收、质量安全状况、信誉等指标对企业进行综合评定,符合条件的才能进入预选承包商名录,进入预选承包商名录的企业才能在深圳承接政府工程;另一方面,要加强对进入预选承包商名录企业的管理,对违反质量安全法律法规的行为,作为不良行为记入其诚信档案,情节严重的,予以红色警示,并可暂停其承接工程的资格,直至清出深圳建筑市场,逐步建立优胜劣汰的质量安全管理机制。

三是改革安全生产监督制度。

一要强化现场监管,进一步优化整合监管资源,改革监管方式,采取巡查、抽查、飞行检查等监管手段,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到日常监管工作中,对工程项目实施全过程监督,对重点工程、特殊工程实施重点监控;二要强化市场与现场的联动,从招投标、企业资质、施工许可等多个环节把关,形成一个公平、有序、规范的市场环境。

四是完善事故应急响应和预警提示制度。

《安全生产法》实施以来,广大建筑施工企业已基本建立了安全事故应急制度,但从实施情况看,普遍存在预案流于形式、演练少、应急装备配备不足等问题。

要进一步完善应急抢险预案,增强实操性,并加强演练,不断提高应急响应实战能力。

同时,要建立重大节日、重要会议、特殊季节、恶劣天气和施工高峰期到来之前的安全生产预警提示制度,提早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工作部署,未雨绸缪,有针对性地做好重要时期、重点时段的安全工作。

四是落实到位。

制度是基础,落实是关键。

发生安全事故的根本原因就是制度落实不到位。

目前,有关建筑施工质量安全的制度不少,每个企业也几乎都有一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但有些企业只是“墙上挂挂、纸上写写、会上说说”,只是用来应付上级检查,制度形同虚设,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质量安全管理要做到四个落实:

一要落实投入。

要保证质量安全管理费用专款专用,不能压缩、不能截留、不能挪用,人、才、物、设备、防护措施等一定要按照要求配备、落实到位。

二要落实领导。

抓质量安全,要从落实领导责任入手,领导到位,才能资金到位、投入到位、责任到位、管理到位,抓住了领导就抓住了质量安全。

领导是质量安全管理的源头,安全是第一责任人的第一职责,各级领导一定要把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抓不好质量安全要唯一把手是问。

三要落实责任。

要紧紧围绕国家、省、市有关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管理的法律法规,依法落实建设、施工、监理单位的质量安全管理职责。

各建设单位要依法将工程质量安全纳入监管范围,保证安全生产的投入和措施落实到位,不得违反基本建设程序从事建筑施工活动,不得以牺牲质量安全为代价盲目追求效益和进度。

各施工单位要认真履行质量安全管理职责,层层落实质量安全管理责任制;认真履行三类人员持证上岗制度,保证项目管理班子在岗履职、人数达到规定要求;认真履行方案编制审查论证制度,保证施工现场按照方案进行施工;认真履行检查验收工作制度,达不到标准要求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认真履行培训教育工作制度,确保工人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上岗作业。

在这次开展的全市“清无”活动中,要加大查处无证施工行为的力度,规范建筑市场秩序。

各监理单位要认真落实质量安全监理职责,加强现场监理班子配备,确保人员在岗履行职责;加强监理人员质量安全监理知识和法律法规培训,提高质量安全监理能力;认真履行监理报告制度、旁站监理制度、方案审核制度、现场检查制度,对施工现场开展有效的全方位、全过程监督管理。

在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的同时,要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

要建立“宽严有别”的管理机制,对于信誉好、依法经营的企业减少检查次数;对于事故频发、问题不断、信誉差的企业加大检查力度,盯住不放。

对违法违规行为,要从重从严处罚

四要落实管理。

一方面是行政管理要落实,不能以包代管,只包不管,只管干活不管安全。

要把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监理、到项目部、到班组、到人,要全过程、全方位落实,不能有缺位、错位。

另一方面是技术管理要落实,要编写质量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不能违章作业。

建筑行业固然是高危行业,但有的国家煤矿生产也实现了零死亡,靠的就是制度的落实、措施的落实。

五是预防到位。

要以安全预防为手段,把质量安全工作从事后处理向事前防范转变,真正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到实处。

一要深入开展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

现在相当一部分检查流于形式,走过场,没有解决实际问题,甚至刚检查完接着就出事。

要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检查工作,不断改进完善监管方式、机制、内容,注重检查实效,特别要实行差别化管理,对于有突出问题的项目,要实施重点管理,对于难点问题、重点问题、焦点问题要加大检查力度,一个隐患都不能放过;要建立行之有效的排查工作处理机制,对排查发现的问题要落实整改,对整改不力的要责令停工,予以曝光;对排查不到位造成事故的,要严肃追究责任。

二要加强对重点环节的专项整治。

高处坠落、基坑坍塌、塔吊倒塌等是施工安全事故的高发类型,尚未得到根本遏制,需要开展专项整治。

要对危险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安全状况做到心中有数,并制定切实有效的整治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土方、模板、脚手架和塔吊拆装等施工过程中易发生事故的分项分部工程的整治,通过对重点环节、重点部位的控制,有效防范事故的发生。

三要根据季节天气的变化,做好质量安全预防工作。

要高度重视台风、暴雨对建筑施工的威胁,认真落实防汛防台风措施,防范灾害性天气对工地的危害,加强台风、暴雨来临前对深基坑、脚手架、塔吊、外用电梯、井架、现场临时设施的管理;要高度重视夏季高温施工,落实防暑降温和饮食卫生管理措施,合理安排施工生产,确保广大一线工人安全健康。

六是处罚到位。

安全管理要以铁的手腕,够威、够硬、够严、够细。

一要敢抓敢管,依法行政。

要按照省、市领导对质量安全工作的要求,严抓严管,狠抓狠管,敢于碰硬,敢于得罪人,敢于较真,敢于闯禁区;要不怕得罪人,不怕受委屈,不怕丢选票,不怕丢官帽;要加大执行力,不折不扣地落实质量安全法定职责,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处理质量安全事故。

要通过建立质量安全一票否决和清出机制,加大对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处理力度,该处罚的处罚,该清除的清除,决不手软,决不姑息。

二要充分利用信息系统和舆论手段,对存在严重隐患的项目和对隐患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单位,以及不履职的项目经理、专职安全员、总监要该通报的通报,该处罚的处罚,并公开曝光,形成抓质量安全光荣,不抓质量安全可耻的社会舆论监督氛围。

三要建立质量安全事故警示教育制度及领导约谈制度。

对发生安全事故的企业负责人、项目经理、专职安全员、总监理工程师、专业监理工程师要进行警示教育;对存在严重质量安全问题的项目,要约谈企业负责人,给予黄牌警告;对日常质量安全事故要进行不良行为记录并记入“黑名单”。

四要把质量安全作为入选预选承包商的重要指标。

如果质量安全发生重大问题,就不能进入预选承包商名单。

五要严厉追究因失职、渎职造成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的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不抓质量安全就是失职,抓不好质量安全就是渎职,对造成质量安全事故、造成国家重大损失的责任人要严格处罚,严厉追究责任。

国内最近发生的安全事故,上至有关省部级领导、市长,下至企业负责人、监理、施工、设计等有关责任人,都受到了相应的处理。

据统计,2000年以来,国务院调查处理了64起特别重大事故,1300多人因事故责任被处理,其中,移送司法机关350人,党纪政纪处理900多人,涉及省部级官员9人,地厅级官员109人。

“8.7”兴宁矿难,中纪委、监察部介入调查,梅州市、兴宁市市长已经停职检查,省安监局副局长、安监一处处长、副处长均被停职调查。

所以,我们每一个质量安全管理者一定要恪尽职守,兢兢业业,认真履行职责,加大对质量安全问题的整治处罚力度,做好质量安全工作。

“安全隐患猛于虎,安全责任大于天”,怎么做好安全工作,有很多理论,也有很多做法,但我认为如果能做到这六个到位,安全生产就一定能搞好。

希望大家认真吸取历次质量安全事故的教训,充分认识质量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倾全力、注全神、下狠心、用铁腕,切实保障我市建设工程的质量安全,为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把深圳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性城市做出应有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