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讲话稿之学校禁毒教育讲话稿.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992144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8.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领导讲话稿之学校禁毒教育讲话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领导讲话稿之学校禁毒教育讲话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领导讲话稿之学校禁毒教育讲话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领导讲话稿之学校禁毒教育讲话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领导讲话稿之学校禁毒教育讲话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领导讲话稿之学校禁毒教育讲话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领导讲话稿之学校禁毒教育讲话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领导讲话稿之学校禁毒教育讲话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领导讲话稿之学校禁毒教育讲话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领导讲话稿之学校禁毒教育讲话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领导讲话稿之学校禁毒教育讲话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领导讲话稿之学校禁毒教育讲话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领导讲话稿之学校禁毒教育讲话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领导讲话稿之学校禁毒教育讲话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领导讲话稿之学校禁毒教育讲话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领导讲话稿之学校禁毒教育讲话稿.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领导讲话稿之学校禁毒教育讲话稿.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领导讲话稿之学校禁毒教育讲话稿.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领导讲话稿之学校禁毒教育讲话稿.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领导讲话稿之学校禁毒教育讲话稿.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领导讲话稿之学校禁毒教育讲话稿.docx

《领导讲话稿之学校禁毒教育讲话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领导讲话稿之学校禁毒教育讲话稿.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领导讲话稿之学校禁毒教育讲话稿.docx

领导讲话稿之学校禁毒教育讲话稿

学校禁毒教育讲话稿

【篇一:

禁毒教育讲话稿】

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毒品猛于虎”,为了不让毒品进入校园,让青少年远离毒品,提高全民禁毒意识和抵制毒品能力,今天,我主要讲三个问题:

一是什么是毒品;二是吸毒的危害性;三是青少年如何抵制和远离毒品。

一、什么是毒品

(一)毒品的概念。

什么是毒品?

可能很多青少年朋友还不够了解。

关于毒品的概念,我国刑法第357条规定: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这些东西原本是药物,医生、化学家研究开发它的本意是为人类治病,解除病人的痛苦。

然而,它一旦超越医疗目的之外被滥用,就成了给人类带来沉重灾难的毒品。

因此,国际禁毒公约将其列入管制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三)毒品的特征

毒品有四个基本特征。

1、依赖性。

能使吸食毒品者在心理和生理两方面产生对毒品的依赖性。

据研究发现,鸦片类毒品所产生的生理依赖性最为强烈。

甚至从第一次吸食后就会出现。

心理依赖虽然表面上不如生理依赖那么明显和强烈,但一旦形成后就非常顽固,它是吸毒者在生理脱瘾后复吸率居高不下的最主要的原因。

2、耐受性。

吸毒者不断使用一种或同类毒品,其效果会逐渐退化。

所以,多数吸毒者都会经历逐步增大吸毒量、缩短吸毒间隔时间以及改吸食为静脉注射等来解毒瘾,形成毒害越来越严重的恶性循环。

3、非法性。

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吸食贩卖毒品等行为是违法犯罪行为,必须受到法律的处罚。

对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非法持有毒品,强迫他人吸毒等行为,是作为犯罪行为而予以严惩的。

4、危害性。

科学研究表明,无论吸食哪种毒品,都会对人的身心造成严重摧残,对家庭、社会产生许多可怕的恶果。

二、吸毒的危害性

吸毒不仅对吸毒者身体和精神有双重摧残,而且是引发违法犯罪的一个重要因素。

吸毒耗资巨大,绝大多数人在经济上是无法承受的,何况在经济上不独立的未成年人。

而吸毒者一旦毒瘾上来,就完全丧失理智,变得六亲不认,毫无廉耻。

为了满足一时无法抑制的毒瘾,筹集毒资,可以用尽人间一切最卑鄙、最凶残的手段,欺骗、偷窃、抢劫、谋杀、卖淫、无所不为,甚至直接参与毒品的生产、运输、制造、贩卖。

近几年来,吸、贩毒现象已经开始侵入中学,在校中学生吸毒成瘾者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

这些因吸毒成瘾的中学生,人格、心灵严重扭曲,多数已经放弃了学业,成群结伙地流散在社会上。

为了筹集毒资,男生有偷、骗等违法行为,女生则有“坐台”、卖淫等违法行为,未成年人吸毒已日益成为其他越轨行为的直接动因。

长期吸食毒品不仅严重损害了青少年的身体发育,更使得他们产生变态扭曲的价值观、社会态度以及混乱的行为模式。

吸毒的危害性可以概括为六个字:

害已、毁家、损国。

吸毒不仅是危害个人和家庭的祸首,而且是危害社会、损害国家的元凶。

同学们,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如果任毒品滥泛,毒害我们的下一代,将会是什么样的后果呢?

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

为了让大家远离毒品,拒绝毒品,我这里将青少年吸毒的原因,概括地讲一下,以引起同学们的警惕。

青少年吸毒的原因,有客观方面的,更有主观方面的。

这里着重讲一下主观方面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受好奇心驱使。

好奇心是青少年的特点之一。

在许多情况下,好奇心能激励同学们发现和思考问题。

但如果不能正确地把握好奇心,一旦与罪恶的事物结缘,以好奇心去尝试毒品,结果不仅是误入歧途,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少年张某是个独生子,聪明好学,成绩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

在一天放学回家的路上,他发现两个高年级同学躲在一间破房子抽烟,令他对其神秘兮兮的样子产生了好奇,便前去观看。

其中一个对他说:

“我们吸的这种烟很好玩,你要不要试试?

”他经不起诱惑,就吸了一支掺有海洛因的

烟。

结果一发而不可收,很快上了瘾。

开始旷课,成绩一落千丈。

为了购买海洛因,他向父母要钱,向同学借钱,后发展到偷同学的钱。

他每天买海洛因要花掉100多元,父母每月的工资,仅够他吸几天,后到社会上行窃。

最终被送进了强制戒毒所。

多可惜又多可悲啊!

二是受人诱惑。

青少年重感情,讲义气,有时易产生盲目的“从众心理”,受人诱惑而被毒品击中。

小雅是一名15岁的初中生,但她厌学。

羡慕那些辍学而游荡在社会上的“混混”,经常旷课,学校和父母没少批评教育。

但她由无动于衷到干脆自动退学到歌舞厅做伴舞小姐。

在“舞友”的诱惑下,她开始服用摇头丸,还做向舞客推销摇头丸的生意。

小雅的行为已构成了贩卖毒品犯罪,被送进少年犯管教所。

三是对毒品无知。

青少年社会经验少,辨别是非和自控能力差。

一旦遇到变故或挫折时,往往不能正确对待,情绪低落,精神恍惚,意志消沉。

为了摆脱心理压力,有的竟相信“毒品可以消愁、解闷和减轻压力”等害人的鬼话,成为吸毒者。

林某在初一二年级时,学习成绩为全班之冠,一直是父母眼中的好孩子,老师眼中的好学生。

可是,在一次考试中,有一位同学成绩超过了他,他就感觉十分不自在。

为了夺回第一名的位子,考试作弊,受到老师严厉批评后,开始消极。

一天在街上闲逛时,他的同学蒋某发现他愁眉苦脸,便把他带到自己家中,拿出一支烟说:

“抽了这支烟,所有的忧愁都会忘掉”。

林某不知烟里掺有海洛因,抽后上了毒瘾。

有一次毒瘾发作时,林某为摆脱痛苦,吞服安眠药自杀,幸好被父母及时发现,经医生抢救,保住了性命。

四是寻求不正当的刺激。

有的青少年喜欢冒险,寻求刺激,为了满足一时的心理需要,往往不计后果。

但以尝试吸毒作为一种刺激的方式,就会付出惨重的代价。

何某上初中时,觉得每天上学、回家很平淡,为了寻求刺激,就结交了几个“舞迷”朋友光顾舞厅。

初到舞厅,“舞迷”朋友就给他半粒红色小丸药,并对他说:

“吃了这个,保你跳个不停,够刺激”。

何某吞服后,果然摇头不止,无法控制。

从此,他每次去舞厅就吃摇头丸。

不久,他记忆力下降、失眠,体质越来越差,上课注意力无法集中,成绩直线下降,最后不得不住进医院治疗。

五是被人蒙骗。

有些毒贩利用青少年思想单纯、心地善良、容易轻信他人的特点,或将毒品掺入饮料、糖果等食物中,或制成各种卡通形象,或用毒品冒充药品,骗你服用,让你上瘾。

16岁的花季少女叶某是初三学生,在学校住宿。

中考前一天,她突然腹疼难忍,一位同学就拿了一支烟对她说:

“这个能止疼,你吸了马上就好了。

”小叶没有多想,就吸了那支烟,感觉腹疼缓解。

在随后的两天中,她又连续吸了二支,三天过后,肚子不疼了。

当她知道那种烟里掺了海洛因时,毒瘾使她再也离不开那种烟了。

为了买毒品,她竟从事卖淫活动。

好端端的一个中学生,就这样惰落了,最后她被劳动教养。

青少年朋友们,请记住古训: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要树立自我保护意识,不可随便接受他人食物,不要相信“毒品能解除痛苦”之类的说法,以免上当受骗,走入歧途。

六是缺乏对国家禁毒的法律法规与政策的认识。

国家高度重视禁毒工作。

1990年底成立了国家禁毒委员会,统一领导和协调全国禁毒工作,制定了禁吸、禁贩、禁种、禁制“四禁并举,堵源截流,严格执法,标本并治”的方针,把对青少年的防毒教育作为禁毒工作的治本之策。

1992年《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引诱、教唆或者强迫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的,依法从重处罚。

2002年,国家禁毒委、中央综治办、教育部、团中央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的通知》,教育部据此下发了《中小学生毒品预防专题教育大纲》。

同时,我国禁毒立法也逐步完善。

对此,除各级禁毒机构、教育部门和有关组织采取各种方式加强对青少年宣传教育外,广大青少年要自觉地学习有关禁毒的法律法规,增强法制意识。

以法律为武器,抵制毒品的诱惑或欺骗,做一名拒绝毒品的勇士。

三、青少年如何抵制和远离毒品

可能有的同学会问:

为什么毒贩会盯住青少年?

这是因为,贩毒离不开吸毒,没有人吸,毒贩就不可能冒杀头风险通过贩毒获取巨额利润。

他们把目光投向青少年,就是利用青少年思想单纯,好奇心强、好寻求刺激等特点,使其上当受骗,一旦上瘾,就不怕你不买毒品,我们的青少年就成了他们摄猎的目标。

当前,这方面的斗争是非常激烈的。

我们在此向大家提出以下几点要求:

(一)牢固构筑拒毒心理防线

青少年朋友抵制毒品,首先要牢固构筑拒毒的心理防线,做到“四个知道”:

一要知道什么是毒品;二要知道吸毒极易成瘾,戒断很难;三要知道毒品的危害;四要知道毒品违法犯罪受惩罚的后果。

(二)正确把握好奇心,抵制不良诱惑

前边已讲到青少年的好奇心,对于没有体验过的东西,总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冒险心理。

但是,面对诱惑,头脑一定要冷静,多问几个为什么,千万不能盲从。

面对毒品,一定要旗帜鲜明、态度坚决地加以拒绝,并向有关部门报告,千万不能在好奇心驱使人去尝试第一口。

(三)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

人生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

青少年朋友在学习、生活、家庭和社会交往中,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是正常的。

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要冷静,多和家长、老师和朋友谈心沟通,多找主观原因,排除烦恼。

绝对不能借毒品来解脱苦闷,千万要警惕别人利用毒品来对你安慰和引诱。

要相信,困难和挫折是暂时的,以坚定的意志去战胜它,你就获得了人生宝贵财富。

(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有关调查表明,有不良行为习惯的人更容易沾染毒品。

青少年预防侵害,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至关重要。

1、不吸烟,不喝酒。

吸烟、喝酒,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也往往是沾染毒品的第一步。

据调查,在吸毒者中,从青少年时期就开始吸烟、喝酒者所占比例最高。

2、不涉足未成年人不宜进入的场所。

依照法律规定,有些公共娱乐场所未成年人是不宜进入的。

因为这些场所是毒品违法犯罪多发之地,你涉足这些场所,说不定就被毒贩子利用。

课余时间,多读些好书,多参加一些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文体、社会活动。

3、慎交友。

青少年喜欢交友,这没错。

问题是要慎交友、不要滥交友。

俗话说: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如果良莠不分,滥交朋友,就很可能被所谓的朋友用毒品把你打中。

禁毒斗争的实践告诉我们,一些毒贩就是千方百计和你交朋友来诱人吸毒的。

所以,青少年要慎交友、交益友、不可滥交友、交损友,以防其害。

(五)追求健康、幸福的生活

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物质基础。

同学们有了健康的体魄,才能吃得香、睡得好、学得快乐、玩得尽兴,才能越来越聪明、漂亮、强健,才能快成才报效祖国。

因此,要加倍珍爱生命,不让毒品吞噬健康的机体。

1、珍惜生命的宝贵,做健康的人。

生命对于人只有一次,不仅属于自己,而且属于你父母、亲人和社会。

一旦沾染毒品,你将失去健康甚至生命。

请记住:

珍爱生命,做健康的人。

2、树立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感,做有用的人。

前边讲过,毒品害已、毁家、损国。

禁绝毒品,人人有责。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

保护(自我保护)青少年就是保护祖国的未来。

青少年要树立为国家为民族而勤奋学习的伟大抱负,积极参与学校开展的禁毒活动,并把这种活动当作热爱祖国、为建设和谐社会作贡献的具体行动。

最后,祝愿同学们都能够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刻苦学习,健康成长!

【篇二:

学校禁毒教育讲稿】

学校禁毒教育讲稿

学习毒品知识增强拒毒能力共同构建禁毒防线

(内容提要)

禁毒工作,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全民动员,依法禁毒,重在预防。

固本强基,大力加强禁毒宣传教育工作,切实开展禁毒知识进校园活动,增强青少年识毒、防毒、拒毒和禁毒四种意识,积极预防青少年毒品违法犯罪,努力推动禁毒工作社会化。

本讲稿由引子、认识毒品篇、防毒拒毒篇、禁毒宣传篇和结语五部分组成。

《讲稿》开宗明义,毒品泛滥给旧中国带来的极深伤痛,并简要回顾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所经历的几个毒情阶段,以及现阶段我国和我县禁毒工作形势。

在“认识毒品篇”里,主要对毒品的概念、种类和特征进行了阐述。

特别是对毒品的危害性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解说,并附以活生生的例子,使人对毒品产生强烈的憎恶惧怕之感。

在“防毒拒毒篇”里,在分析了吸贩毒人员的构成及其共同特征后,介绍了吸贩毒分子引诱人们吸毒常用的伎俩和人们有效抵制毒品侵害的方法,引导同学们正确看待社会上的一些人和事,正确理解老师和家长的教诲,学会与人交往,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使自己远离毒品快乐成长。

在“禁毒宣传篇”里,主要教育学生明白禁毒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大家有义务投身到禁毒工作中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为净化社会风气贡献力量。

最后号召同学们自觉远离毒品、拒绝毒品,积极参与禁毒宣传,同一切吸贩毒违法犯罪行为作坚决的斗争,净化学习生活环境,共同构建禁毒防线,为实现无毒校园、无毒家庭而努力。

县禁毒委员会办公室

二〇一三年四月三日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很荣幸受学校领导的委托跟大家一起谈谈关于毒品的问题。

谈到毒品,大家就很容易想到鸦片,想到清朝后期的鸦片战争,当然也就想到虎门销烟的大英雄——林则徐,也许有同学就会问呀——为什么他要销毁鸦片呀?

林则徐要销毁鸦片的原因就是因为鸦片是毒品,是外国侵略者用来毒害我们中国人的东西。

人们一旦吸食毒品后,就会上瘾,头脑就会迟钝,就会四肢麻木,全身无力,就会不思进取,无所事事,就会倾家荡产,穷困潦倒;就会成为名副其实的“东亚病夫”!

“东亚病夫”是什么?

“东亚病夫”就是我国吸毒者积贫积弱的生活写照;

“东亚病夫”就是明显的体现了外国侵略者对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人的一种轻视和嘲笑。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禁毒运动,创造了三十年无毒的奇迹。

可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受国际毒潮的影响,我国毒品问题又死灰复燃。

我国由毒品过境国变成了毒品过境消费国,现正逐步演化成毒品危害国。

毒品一度呈现出泛滥之势。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毒品问题,密切关注毒品动向,积极部署,全民动员,大力打击毒品违法犯罪分子。

2008年6月1日,我国专门颁布、实施了《中国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目的在于实现禁毒工作社会化、法制化、规范化,最大程度上遏制毒品的危害。

那么,什么是毒品呢,毒品又会对人们造成哪些危害呢?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毒品吧。

认识毒品篇

一、毒品的概念:

《禁毒法》在第一章第二条对毒品的定义作了如下阐释: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二、毒品的种类:

毒品种类很多,卫生部于1996年1月颁布的《麻醉药品品种目录》和《精神药品品种目录》分别有118种和119种,我国常见的有鸦片、大麻、可卡因、苯丙胺及其他五大类。

按照毒品出现的时间也可以分为传统毒品和新型毒品两种。

传统毒品主要有鸦片、海洛因等鸦片类、吗啡类毒品;

新型毒品是相对传统毒品而言的,主要指人工化学合成的致幻剂、兴奋剂类毒品。

它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病变,使人过度兴奋和致幻。

常见的有k粉,摇头丸(狂喜丸),冰毒,麻古等。

三、毒品的特征

毒品具有依赖性、耐受性、非法性、危害性四大基本特征。

1、依赖性。

毒品能使人从生理到精神上产生强烈的依赖性。

不管是百万富翁,还是普通人,仅一两次的吸食即会上瘾。

一旦停止吸毒,生理功能就会发生紊乱,出现不安、焦虑、忽冷忽热、起鸡皮疙瘩、流泪、流涕、出汗、恶心、呕吐、腹疼、腹泻等一系列反应。

为此,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强制性地使吸食者连续使用该药,并且不择手段地去获得它。

2、耐受性。

表现在:

吸毒者不断使用一种或同类毒品,其药性效力会逐渐退化、减弱。

吸毒者必须逐步增大吸毒量、缩短吸毒间隔时间以及改变吸毒方式(由烟吸、烫吸、鼻吸、口服到直接注射进血脉),以缓解毒瘾发作的痛苦,直至奔向死亡!

3、非法性。

我国《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等法律都明确规定,吸食贩卖毒品行为是违法犯罪行为。

《刑法》中规定了十二种相关罪名:

1、

容留他人吸毒罪;2、强迫他人吸毒罪;3、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4、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毒品原植物种子、幼苗罪;5、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6、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7、走私制毒物品罪;8、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9、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10、非法持有毒品罪;11、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12、走私制毒物品罪、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六章第五十九条也有相应的规定,严厉打击涉毒违法犯罪分子。

4、危害性。

科学研究表明,无论吸食哪种毒品,都能使人成瘾,都能将吸毒者的生命引向黑暗和死亡的地狱。

毒品无论对吸毒者个人,还是对其家庭和整个社会,都将产生许多可怕的严重恶果。

下面,我将跟同学们着重讲一讲毒品的危害性,其危害性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⑴、毁灭自己

吸毒首先毁掉的是吸毒者自己。

为什么这样说?

一是因为吸毒严重摧残人的身体。

毒品对人脑中枢神经直接造成刺激性的不可逆性损害,引起脑部神经细胞的变性坏死,直至毁掉一个人的健康和生命。

即使经过脱毒治疗,由于大脑神经的不可逆性损害,人也会产生木呐痴呆等症状。

据统计,吸毒人群的平均寿命一般为30岁-40岁,死亡率比一般人群高出15倍。

目前,全球每年因滥用毒品致死的人数已高达20多万。

二是吸毒扭曲人格,自毁前程。

人一旦吸毒成瘾,大多数就会人性丧失,道德沦丧,不顾廉耻和人格尊严,做出抢劫、绑架、偷盗、卖淫、聚众淫乱等违法违纪的事情,最终都会受到法律法纪制裁。

三是吸毒极易引发自伤、自残和自杀等严重后果。

毒瘾发作后的痛苦是常人无法忍受的。

为缓解痛苦,有的吸毒者甚至不惜采取切手指、砍胳膊、烫烟头等自残方式,不堪忍受痛苦的折磨而引发自杀的也不乏其数。

四是吸毒传播疾病。

吸毒者通常聚拢一起共用一个注射器,极易导致传染艾滋病病毒和乙肝、丙肝等传染性疾病的传播扩散,同时也给细菌性心内膜炎,破伤风、败血病、肺癌、横断性脊髓炎的发生增加了机会。

所以说,敲开毒品的门,就等于挖好了自己的坟。

⑵、祸及家庭

吸毒不仅消耗大量的资财,还是导致一个家庭破败和毁灭的罪恶祸首。

吸毒者平均每天用于吸毒的费用最少100元以上,一年就耗资4万元以上。

因此谁家只要有一人吸毒,必然引起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美满和睦的家庭就会失去往日的宁静、和谐、幸福和快乐。

丈夫吸毒导致夫妻不和、矛盾激化;妻子吸毒则加速婚姻破裂;父母吸毒子女遭殃;子女吸毒则父母担惊受怕。

城郊乡津江村朱某吸毒上瘾,妻子苦劝其戒毒,仍不见效后,无奈离婚。

2008年12月因谋求毒资而贩毒被关进监狱,留下七十多岁的老母亲和一个年仅八岁的儿子艰苦度日。

某市一个16岁的少年在省城的一所中专上学,因为吸毒回家向母亲要钱,在遭到拒绝后,竟然残忍地杀害了他的母亲。

有关部门曾就毒品对家庭的危害做过一个专门调查,在被调查的124个家庭中,因吸毒引起夫妻矛盾的有68例,离异15例,为吸毒而借贷和变卖家产的61例,其中4个家庭倾家荡产,竟将自己亲生的子女以几百元卖掉以获取毒资。

人们常说:

家有吸毒者,满是泪和血。

⑶、危害社会

吸毒对社会的危害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诱发犯罪,危害社会。

吸毒者在耗尽钱

财之后,为了维持吸毒,往往挺而走险,走上犯罪道路。

据统计,我国吸毒人员中,男性80%以上有盗窃、抢劫等犯罪行为,女性80%以上有卖淫行为。

2006年9月,我县查获的何某、曹某、王某等吸毒人员就在县城采取多次抢夺、盗窃行动,筹集资金用于吸毒。

由此可见,毒品已成为诱发违法犯罪、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是吞噬社会巨额财富。

吸毒消耗大量资金,给社会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大大削弱了国家的财力。

民国期间,中国吸食鸦片的人数达200

多万,每年因购买鸦片而外流的白银就达1千万两以上。

2006年全国有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116万,如果按每人年消耗海洛因100克(日吸量0.3克)计算,每年消费就高达200多亿人民币。

三是吸毒严重影响国民素质。

吸毒严重影响国民的身体素质。

因为吸毒,人的体力会下降、劳动能力会减弱,从而严重破坏社会生产力。

翻开中国近代史,我们便可深深地感触到这就是一部因毒受害的惨痛的民族屈辱史。

此外,毒品还有许多潜在的危害。

比如,吸毒必然引发种毒和制贩运毒品,而毁林种毒以及制毒废料都会破坏生态环境,影响人类的生存空间等等。

对于毒品的危害,有一幅对联写的很形象:

烟枪一支未闻炮声震响打得妻离子散

锡纸半张不见烟火冲天烧尽田地房屋

拒毒防毒篇

同学们:

前面,我们对毒品种类及其特征有了初步的认识,特别是对毒品的危害性做了较为详尽的讲述。

下面,我就一些拒毒防毒知识跟大家进行简明扼要的介绍。

近年来,随着公安机关对毒品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大和禁毒工作社会化的推进,我县的毒情明显好转,毒情也日益明朗:

调查表明,吸贩毒人员大多是18—35岁的青少年,他们的共同特征主要体现在几方面:

1、文化素质低,缺乏社会竞争力;2、无正当工作,无所事事,经常出入娱乐场所;3、不求上进,贪图享乐,游手好闲、生活腐化。

4、没有固定经济来源,靠以贩养吸,以抢养吸,以盗养吸,以卖淫养吸来维持高额毒资。

吸贩毒人员为了获取毒资和高额利润,扩大毒品消费市场,经常以蒙骗、利诱、强迫的手段使年少不经世的身边的青少年(特别是涉世不深的在校学生)染上毒瘾。

基于此,我们必须提高警惕,讲究方法,免遭毒害。

俗话说得好: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百年身。

我们要主动远离毒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思想免疫力;坚决拒绝毒品,绝不能让毒品断送我们幸福美好的人生。

那么,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才能有效抵制毒品的侵害呢?

识破吸贩毒分子引诱吸毒伎俩

针对目前青少年吸毒人数增加的社会现实,禁毒部门深入调查,审慎分析,一致认为导致青少年吸毒除家庭环境影响、自身的好奇心、不良的逆反心理和交友不慎等原因外,毒贩们的引诱使青少年吸食毒品、染上毒瘾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下面,我就毒贩们常用的引诱伎俩跟大家谈一谈,以免上当受骗。

伎俩一:

谎称“k粉、摇头丸不是毒品”。

因为通常情况下,人们谈到毒品就想到海洛因、鸦片等传统毒品,而对于k粉、摇头丸等新型毒品的常识缺乏认知。

贩毒分子抓住这一认知空白恶意误导,甚至大肆宣扬,混淆视听,居心不良,欺骗他人尤其是青少年吸食毒品。

而事实上,k粉、摇头丸不仅是毒品,更是毒性直接摧毁脑部神经、毒害更大的毒品。

伎俩二:

谎称“吸一两次毒品又不会上瘾”。

这是贩毒分子利用人们心存侥幸的心理诱骗他人吸食毒品。

很多毒贩花言巧语,甚至现身说法,声称自己吸毒很多次都

没有上瘾。

很多人不明就里,不加分析,就这样信以为真地上当受骗了。

而实际上,一般来讲,毒贩子本身也是瘾君子,其实早就染上了毒瘾。

众多吸毒者的亲身经历是:

一朝吸毒,永远想毒,终身戒毒。

伎俩三:

免费尝试。

几乎所有吸毒者初次吸食毒品,都是接受了毒贩或其他吸毒人员“免费”提供的毒品。

等他人吸食上瘾后,毒贩们再高价出售毒品给上瘾的人,从而谋取高额利润。

所以,大家要相信: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贪小便宜,必有大损失。

伎俩四:

声称“吸毒能治病”。

毒贩们利用人们对毒品的无知和对疾病的恐惧,引诱吸毒。

我们知道其实毒品本质上也是一种精神药品或麻醉药品,在医学上有麻醉、止痛、亢奋或抑制神经等功效。

但如果正常人滥用这些药品就会严重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损害大脑机能,影响血液循环和呼吸系统功能,还会降低生殖和免疫能力,甚至导致死亡。

这时,药品也就成了毒品。

所以毒贩子打着“吸毒能治病”的幌子,欺骗他人吸毒,全不顾他人的死活,使本已受病痛折磨的人从一个苦海跳到另一个更大的苦海,结果在病痛和毒瘾的双重折磨中悲惨地死去。

伎俩五:

鼓吹“吸毒是有钱的象征,现在有钱人都吸毒”。

毒贩们瞄准一些家庭较富裕的青少年或者通过自己努力积攒了一定财富的青年,向他们兜售“吸毒是有钱的象征”这样极其荒唐的错误观念。

而事实上,社会上真正有钱的人都是很吝惜钱物的,稍微理智的人都懂得一旦染上毒品,再富有也将成为毒贩的俘虏,任其摆布,最终将因巨大的毒资而倾家荡产。

伎俩六:

利用女青年爱美之心,编造“吸毒可以减肥”的谎话。

毒贩利用吸毒会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