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融体系存在三大问题.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800418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金融体系存在三大问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我国金融体系存在三大问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我国金融体系存在三大问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我国金融体系存在三大问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我国金融体系存在三大问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我国金融体系存在三大问题.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我国金融体系存在三大问题.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我国金融体系存在三大问题.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我国金融体系存在三大问题.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金融体系存在三大问题.doc

《我国金融体系存在三大问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金融体系存在三大问题.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我国金融体系存在三大问题.doc

我国金融体系存在三大问题

运用你所学的知识,分析当前中国金融市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成因和对策

我个人觉得当前中国金融市场主要的问题还是制度问题,改革开放后,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金融体制的改革远远落后于实体经融体制改革的滞后,最终必将影响到实体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记得2006年的时候我国金融业将全面对外开放,外资银行将以其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科学的风险管理机制、高效的市场营销机制以及雄厚的资本实力等优势,与中资银行展开全方位的竞争。

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已迫在眉睫。

我国金融体系存在三大问题

  第一,金融体系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当前我国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可从两个方面得出初步判断。

  首先是储蓄—投资转化率。

社会资金转化为投资通常有三个途径:

一是通过银行等金融中介以信贷资产形式发放给资金需求者;二是通过财政资金如国债的形式转为投资;三是通过资本市场如股票、债券等形式转为投资。

在财政融资方面,尽管我国税收占GDP的比重逐年增加,2003年已接近20%,但与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指标30%—40%相比,仍相距甚远,更何况财政支出具有很强的刚性,且大部分支出为非生产性支出。

在证券融资方面,由于资本市场的不规范,近年来其占比更有明显下降。

由于上述两个融资渠道相对较弱,银行信贷仍然是我国储蓄转化为投资的主要途径。

从2000—2003年国内金融市场融资情况可以佐证以上的分析。

2000年,贷款占国内金融市场融资总量的比例为69.7%,国债占比17.8%,企业债占比0.6%,股票占比12%;到2003年,贷款占比升至85.1%,企业债占比微升至1%,国债占比降至10%,股票占比降至3.9%。

  根据人民银行和西南财经大学联合课题组的统计分析数据显示,自1995年我国商业银行首次出现存差约0.3万亿元以来,到2003年末存差已经扩大至4.9万亿元,大量资金沉淀在国有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并未有效转化为生产性资金。

  另外,国内储蓄过剩与外资大量涌入并存的现象存在,也从一个角度说明了国内金融资源的浪费,反映了储蓄无法顺利地转化为投资。

  其二是M2/GDP指标。

大量的理论及实证研究表明,M2/GDP指标过高,通常反映出货币供应量超过经济增长的实际需要,金融体系的运行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不高。

2003年末中国M2/GDP比率已经达到189%,2004年6月末上升到200%,远远超过一般国家100—150%的正常水平,几乎是世界上最高的。

尽管这里面有货币化进程的因素,但M2/GDP这一指标的持续上升表明我国的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信贷推动特征,而且信贷资产的运用效率趋于下降,不能不说金融体系的运行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方面存在问题。

  另外,国有商业银行是我国银行业的主体。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效率和绩效可以说代表着我国金融体系的效率和绩效。

但是,按照英国《银行家》杂志2004年第7期公布的全球性1000家最大商业银行最新排名和主要财务数据,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按资产排名分别为第20位、第28位、第33位、第41位;按绩效排名则分别为第85位、第83位、第69位、第81位。

由此我们可以体会到,2006年我国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之时,外资银行将于中资银行在公平、对等的基础上展开全面竞争,我国金融业所面临的形势是何等之严峻。

  第二,融资结构扭曲,金融体系内风险向银行集中。

  目前我国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比例严重失衡,我国间接融资比例过高,增加了银行贷款风险,制约了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地发展。

从国内金融市场整体融资结构来看,2003年国内金融机构新增贷款规模约为3万亿元,占融资总量的85%,而同期股票、国债、企业债券等直接融资的新增规模为5340亿元,只占融资总量的15%。

再进一步具体化,从2001年、2002年到2003年,银行贷款占企业融资的比例分别为75.9%、80.2%和85.1%,2004年第一季度上升到93.8%。

可以看到间接融资占有绝对比重,融资结构严重失衡。

  按照金融运行的一般规律,短期资金需求主要靠银行贷款,即间接融资的办法予以解决;长期资金的需求主要靠发行股票和债券等直接融资的方式来解决,这样可以避免用短期资金来源解决长期资金需求的种种弊端和风险。

然而,目前我国的现状却是,90%的长期资金需求都是通过商业银行以间接融资渠道解决的。

与此同时,商业银行的资产来源又是以短期资金为主,从而产生了短存长贷引发的流动性问题,蕴藏着潜在的金融风险。

  第三,直接融资体系内结构失调。

  一是债券市场与股票市场发展不平衡。

在国外成熟的资本市场中,债券市场的融资规模通常是股票市场融资额的数十倍。

我国的情况则相反,2002年末,中国GDP总值为10万亿元,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和企业债的未清偿余额为35000亿元,相当于GDP的35%。

其中,企业债券的地位更是微不足道:

它的未清偿额不到1000亿,占GDP总额的比重不足1%。

  与债券市场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国股票市场发展迅速。

自1991年开始,经过10多年的发展,我国股票市场的上市公司数量、市价总值、交易规模等,逐年攀升。

截至2003年底,我国股票市场的市价总值4万多亿元,相当于当年GDP的36%。

股票市场融资相对于间接融资的比重在调整中也逐步上升,2004年第三季度这一比重达到了4.8%。

  二是在债券市场中,企业债的发展严重滞后。

目前中国债券市场的品种主要有国债、政策性金融债、特种金融债和企业债四大类。

从1994年开始中国国债发行规模呈现跳跃式增长,2004年中国国债的发行规模已近7000亿元人民币。

同时,政策性金融债发行总额也呈快速增长态势。

2004年政策性金融债的发行总额已达到4298亿元人民币,成为中国债券市场中发行规模仅次于国债的券种。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严重滞后。

10余年来,在多数年份中,我国企业债券的发行规模都不超过500亿元。

从2004年的情况看,截至2004年11月底,企业通过股票市场筹资1273亿元,通过债券融资245亿元,企业债券融资仅为股票融资规模的五分之一。

二、对策建议

  第一,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为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提供良好的实体经济背景。

  现代金融体系存在的基本价值就是积累资本,配置资本,资本的配置效率依赖于金融体系。

但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不仅仅依赖于金融体系,它还更多地依赖于金融资源的主要使用者——国有企业的效率。

国有企业承担的过重的政策性负担,使之在愈来愈市场化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举步维艰,但无论如何,融入市场,加快自身的市场化步伐是国有企业的唯一选择。

  因此可以说,国有企业攻坚战与我国金融体系建设是站在一条船上的难兄难弟,患难与共,祸福同享。

加快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必须同时加快国有企业攻坚战步伐,以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为条件和前提。

  第二,以加快推进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化进程为核心,进一步完善金融产权制度。

  完善我国的金融产权制度的主要内容是,要加快金融产权的多元化进程,允许各种投资主体投资金融产业,实现金融主体成分的多元化。

无论是什么性质的产权主体控制金融,都要对金融机构的经营失败负责,不得存在任何形式的经营失败成本转嫁,即真正实现金融产权的完整化。

只有把金融机构转嫁失败成本的路堵死了,金融机构的成本才是真正内在化的完全成本,预算约束才是真正的完全硬约束。

  目前的一个着力点是要加快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力度。

核心是股权多元化。

产权结构的多元化有利于形成相互制衡、有效约束的内部治理机制,将国有商业银行还原为真正的金融企业,使其逐步建立灵活有效的经营机制,真正以利润最大化或公司价值最大化为经营目标;同时,多元化的产权结构也有利于强化外部监督,促使各项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第三,加快发展我国企业债券市场。

  目前,加快发展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关键,是尽快出台2000年以来一直加紧修订的《企业债券管理条例》,放松一级市场管制。

一是改审批制为核准制,并逐渐进步到注册制。

二是打破对发债主体的限制。

三是放宽所募资金使用限制。

四是实行企业债券利率市场化。

五是大力培育机构投资者。

要发展企业债券市场,应该大力培育保险公司、商业银行、养老基金、投资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以提高市场流动性,降低市场风险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对世界金融市场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当前世界经济的的变化会对金融市场进一步的持续动荡,能源、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也在持续上涨,通胀压力进一步扩大,会使高速发展中的国家和地区经济放慢了增长步伐.长期看来,美元还是占主导地位.欧元以及其他新兴国家难以改变当前格局.

总而言之.。

我认为世界的经济慢慢向一体化方向发展。

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相互配合的必要性

货币政策通常见效快,但容易引起市场剧烈反应。

财政政策见效慢些,但相对温和。

所以配合使用,效果较好,也比较健康。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的两大手段,它们各自的特点决定了在调节经济的过程中,彼此是互补的关系,缺一不可,不能互相替代。

积极财政政策实施六年来虽然取得了巨大成绩,但离不开货币政策的配合与支持。

本文将分析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必要性,以及在不同的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方式。

  一、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必要性

  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调节范围的不同要求两者必须协调配合。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以调节社会总需求为基点来实现社会总供求平衡的政策,但两者的调节范围却不尽相同.具体表现为:

财政政策主要在分配领域实施调节,货币政策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则主要是通过影响流通中的货币量来实现的、其调节行为主要发生在流通领域。

正是这种调节范围的不同,使得不论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对社会总供求的调节都有局限性。

  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目标的侧重点不同要求两者协调配合。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都对总量和结构进行调节,但在资源配置和经济结构上,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更强调资源配置的优化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有结构特征。

而货币政策的重点是调节社会需求总量,具有总量特征。

  3.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时滞性不同要求两者协调配合。

在政策制定上,财政政策的变动,需要通过立法机构、经过立法程序,而货币政策的变动通常由中央银行决定;在政策执行上,财政政策措施通过立法之后,还要交给有关执行单位具体实施,而货币政策在中央银行决策之后,可以立即付诸实施。

因此,财政政策的决策时滞_般比货币政策要长。

但是,从效果时滞来看,财政政策则可能优于货币政策。

由于财政政策直接影响消费总量和投资总量,从而直接影响社会的有效需求。

而货币政策主要是影响利率水平的变化,通过利率水平变化引导经济活动的改变,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是间接的。

从这一点分析,货币政策比财政政策对经济运行产生影响所需的时间要长。

  由此看来,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都是有「定的局限性,如果单纯运用其中某一项政策,很难全面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

这就要求两者互相协调、密切配合,充分发挥它们的综合调控能力。

  二、不同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方式

  1.在1998年通货紧缩,需求不足的条件下财政货币政策同时松动,既有总量措施上的配合,又有结构措施上的协调。

既有间接调控手段上的组合,又有直接调控手段上的搭配。

譬如,在总量方面,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同向松动。

在结构方面,财政支出结构与税收对象结构的优化同信贷投入结构的调整并行不悖。

这至少反映在三个侧面,一是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的财政建设性支出的扩大与以上述领域为重点的信贷投入的增加遥相呼应;二是在财政下调小企业增值税率的同时,银行也开始消除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歧视,并一再强调改善和加强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服务;三是在财政增加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生活费和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等经济性支出的同时,银行对个人消费信贷的投入比重也大幅上升。

在手段方面,政策支出、信贷规模、外汇管制等直接调控工具与税收、利率、准备金率等间接调控工具相互融合,优势互补。

积极财政政策通过适当增加财政贴息资金的规模;扩大贴息政策适用范围;建立全国性的中小企业货款担保基金,为中小企业贷款融资创造条件等方式来拓展货币政策作用的空间。

在货币政策方面,也通过一定手段使之与积极的财政政策相互配合,形成合力。

如建立向中小金融机构提供再贷款的正常渠道和机制,增加再贷款投放;适时增加公开市场的操作频率,扩大可进入公开市场的金融机构范围,完善和扩大公开市场操作,使之成为吞吐基础货币、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的中央政策工具;要求商业银行合理配置分支行贷款权限,建立合理的贷款约束和激励机制,把握好贷款的投放,支持经济发展;逐步放开管制,让商业银行自动购买和持有各种债券。

积极的财政政策所带来的投资需求的扩大,需要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的支持,8000亿元的国债资金,拉动了大批的社会投资,而社会资金的大部分,是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

积极的财政政策所带来的消费需求的扩大,同样离不开稳健的货币政策的支持。

近年来,住房贷款、汽车贷款、教育贷款均有了大幅度的增长,不仅仅使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效应落到实处,更直接扩大了内需。

  2.2003年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了一些出人意料的变化,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具体实施中出现了政策冲突的现象。

2003年以来,我国货币供应量增长较快,金融机构贷款大幅度增加。

2003年下半年,央行加大央行票据的发行力度,力图收回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压缩货币信贷量过快增长的态势。

然而,货币信贷快速增长的趋势并没有因此而明显减弱。

在这种情况下,2003年8月23日,央行被迫给出货币政策的一剂“猛药”,从9月21日起将存款准备金率由6%提高到7%。

综观2003年货币政策实施的全过程,我们可以看出,无论央行实行公开市场操作——主要采取回购方式和发行央行票据,还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已使货币政策实际走向紧缩,而财政政策仍然积极。

因此,2003年的宏观调控中出现了一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冲突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下面三个方面:

  以增发国债为主要特征的积极财政政策会在一定程度上带动货币供应量和银行贷款的过度增加。

银行机构构成国债的主要买主,银行机构购买了大量国债,会增加货币投放。

据估算,银行机构增持国债而创造的货币,约占货币供应量的10%左右。

另外,银行机构需要为国债投资项目提供配套的贷款,以及财政贴息而带动一部分银行贷款,这些也会推动银行贷款的增加和货币供应量的扩大。

  2003年趋向紧缩的货币政策导致国债发行成本上升,影响了国债的发行。

由于央行货币政策的基调一直倾向于控制货币信贷的过快增长,频发票据回笼货币,特别是央行决定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后,市场由此产生利率上涨预期,打压债市,影响了国债的发行。

为降低国债发行成本,完成2003年的发债计划,财政部被迫调整第四季度国债发行品种,且采用先发行、交易,然后再缴款的方式。

  作为两大宏观经济政策联结的重要工具,国债在市场化运行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

国债市场分割成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所债券市场和商业银行柜台市场;国债发行体制在国债利率市场化、国债品种多样化和国债期限分布平缓化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

这些矛盾和问题的存在,一方面使中央银行利用公开市场业务进行货币政策的微调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和很难兼顾各方利益;另一方面,也使国债管理部门难以根据市场状况,灵活、有效实施国债发行和债务管理操作。

另外,我国目前财政投融资体制存在的财政投融资与商业银行投融资界限不清,效益低下,盲目、重复建设现象普遍,以及财政融资渠道单一,资金不足等问题,导致财政、金融部门职能界定不清,影响了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3.在2004年经济增长速度加快,投资过热的条件下,为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积极财政政策将转型为中性财政政策,与略微从紧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并推进国债运作管理和财政投融资体制的改革。

  鉴于我国经济形势已经趋向好转,积极财政政策将转型为中性财政政策,可以适当减少国债的发行规模。

同时,由于我国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欠债很多,所以要调整国债资金的使用方向,更多地注重财政资金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方面的投入,加大对社会性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重点转向农村、医疗卫生、教育、环保等方面。

要合理、灵活、及时地应用各种财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时机成熟时也可进行税制改革,重点由拉动投资需求转移为调节社会分配、拉动消费需求。

要按照公共财政理论及政策框架确立我国的公共财政制度,实施积极的公共财政政策,使财政功能由经济建设型转为公共服务型,从而实现社会经济和谐稳定地增长。

  为抑制投资过热,防止物价全面上涨,应实施略微从紧的货币政策,适当控制银行信贷投放的规模和速度。

2004年3月24日央行宣布从2004年4月25日起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同时实行再贷款浮息制度,从2004年3月25日起,对期限在1年以内、用于金融机构头寸调节和短期流动性支持的各档次再贷款利率,在现行再贷款基准利率基础上加0.63个百分点。

随后,中国人民银行又于4月25日,再次决定提高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将直接冻结资金1100亿元,按货币乘数效应估计会收缩资金3000亿-4000亿元。

4月25日开始实施的这两个政策突出的特点,是对农村金融机构没有实行这个政策,其目的就是要保证春耕生产对资金使用的需求和农业领域的其他有效资金投入。

这一政策目标非常明显,就是体现了中央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保证农民增收致富的政策意图。

  为抑制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大幅增加的势头,中国银监会发出通知,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和银监会派出机构认真落实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和任务,进一步加强贷款的风险管理。

通知指出:

对于盲目投资、低水平扩张、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条件,未按规定程序审批的项目,各商业银行一律不得发放新的贷款。

已给予授信和已发生贷款的要采取适当、稳妥的方式予以纠正,适时、适度对钢铁、电解铝、水泥以及房地产、汽车等过热行业贷款进行合理控制。

但对于煤炭、电力、石油、交通、供水等公共设施、基础设施项目的贷款,要给予重点倾斜。

银监会要求各银行要严格执行审慎的贷款准备金制度,提高资本充足率水平,并加强对贷款的逐笔、实时监控,对重点机构和客户进行直接监测。

  推进国债运作管理和财政投融资体制的改革是我国财政货币政策协调的两大基点。

在国债运作管理方面,可以考虑实行“国债余额管理”制度,即全国人大每年给财政部批准一个国债余额指标,这个指标是上一年的国债余额加上本年度财政预算赤字之和。

只要国债发行不突破这个余额,由财政部视市场情况灵活掌握发行规模和期限品种。

为解决财政部发行短期国债缺少动力,而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又缺乏短期国债作为操作工具这一矛盾,一年期以内的短期国债,可不列入当年的国债发行计划,当财政账户出现临时性头寸不足之时,财政部可以迅速发行短期国债用于周转。

在财政投融资体制改革中,要明确财政投融资与商业银行投融资的界限,既提高财政投融资的投资效益,又保障货币政策免受政策性金融业务的冲击。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在不同的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政策应相互配合与协调,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两方面的作用,加强对经济运行的监测,着力解决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一些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

在财政政策转型的过程中应重点解决市场所不能解决的全局性的问题,促进第三产业的恢复和发展,缓解就业压力,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生态环保的关系,促进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货币政策应适度从紧,要防止货币供应总量和信贷规模大起大落,同时要切实加强对商业银行贷款行为的监督管理,降低金融风险。

在此基础上推动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和经济的长期、持续增长。

由于财政与银行在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形成中有不同的作用,这就要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必须配合运用。

如果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各行其是,就必然会产生碰撞与摩擦,彼此抵消力量,从而减弱宏观调控的效应和力度,也难以实现预期的调控目标。

看法

一、利率市场化新概念及理论模型 

  对利率市场化概念理解的主流观点停留在供求关系的认识上,或者认为利率市场化指的是货币管理当局将利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由市场主体自主地决定利率。

这两种说法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但这些理论都是在供求分析的框架内进行的,其不足之处也很明显。

 

  第一,供求分析的前提是消费者与生产者的两分法,而这种两分法在分析资本市场的利率决定时是不适合的。

最重要的原因是资本市场上投资者的身份是不确定的,存在着太多的投机意图。

 

  第二,资本市场上的产品(比如资金、金融资产、金融创新产品等),它们之间具有三位一体性和可逆转性,这与一般产品有着很大的不同,所以利用分析一般产品的供求分析框架对利率决定问题进行分析,有很多弊端。

 

  第三,如果承认利率是由某种供求关系决定,这等价于说利率是由供求两种博弈力量决定,那用非合作博弈定价理论来分析该问题,不是能使这种分析更为深入吗?

 

  正是居于以上的考虑,笔者提出一种新的利率决定理论——利率的动态议价过程模型(罗巧根、马文彬,2003)来描述利率的市场化过程。

 

  我们的基本观点是:

利率市场化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利率如何形成及该利率如何被整个市场接受并成为公认市场价格的过程。

 

  我们用四个模型来描述我们的利率市场化过程:

 

  1.首先的模型是一个静态的,信息完全的纳什谈判模型。

谈判双方在信息完全且对称的情况下,按利益最大化原则,一次性地开出自己的价格并达到统一。

 

  这个模型基本涵盖了主流利率决定理论的主要思想。

所不同的是,主流利率决定理论分析到这里就不能再进行下去了,而我们则可以对模型做进一步的修正。

 

  2.第二个改进的模型加入了信息的不对称和不完全。

比如,我们假设资本提供者只知道贷款给资本使用者将获得的潜在收益服从一个概率分布,而资本使用者知道其确切值。

但这样处理也同样存在着问题,即用概率分布来描述信息不完全是否妥当?

又比如我们假设资本使用者是企业,企业获得贷款后进行投资生产,而我们又假设资本使用者知道确切的投资利润,这也是无法想像的。

企业理论的基本常识告诉我们,企业家的最大作用就是克服投资利润的不确定性,如果利润是确定的,那就不是企业家行为,而是政府行为或寻租行为。

这个模型更为符合现实经济的情况,也为政府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进行必要的监管和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于这点下文将做详细的分析。

 

  3.第三个模型引入了时间的因素,加入了动态的分析,以此来克服前模型的不足,这是一个信息不完全的讨价还价模型。

核心意思是认为谈判的双方具有完全的理性,意识到下一轮将达成协议而在该轮谈判中只索取下一轮判断结果的贴现值。

这个模型用谈判的耐心程度等来刻划供求关系对利率的影响,但该模型的一个缺点是谈判结果与谈判的期限有关,我们通过无期限谈判的讨价还价模型克服了这一点。

但我们无法克服另外一点:

即谁先开价的问题。

所以我们引入下一个模型专门探讨这个问题。

 

  4.第四个模型是一个软硬策略模型。

它假设双方以某一概率选择对谁先开价采取软弱的态度还是强硬的态度。

这个模型告诉我们,只有一方采取软策略,而另一方采取硬策略才是纳什均衡,当然其他的结果也有可能出现,但不是纳什均衡。

 

  通过这四个博弈模型组成的理论模型,我们就可以探讨利率的市场化问题了。

经过数学处理我们可以看出这里有一个微妙的矛盾,从而得出下面的启示:

 

  当市场主体可作的概率q=1时,则P=(1-q)N=0,因此,所有人都采取合作策略,所以在时段t,所有人都会做成生意,因此没有人可以在转向他人时找得到合作伙伴。

下一时段没有合作伙伴,则每人的决策又变成另一时段决策,其最优q又不会为1。

这一矛盾意味着,虽然在一个市场中人很多时,最优q可以非常接近1,但决不会完全等于1,这种微小的选择非合作策略的概率正是市场上有可能找得到下一个合作伙伴的条件,因而是市场能用潜在合作机会使人们选择合作策略的概率趋于1的条件。

这也是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悖论产生的根源。

 

  本文把供求关系的定价称为非人格化的定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