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专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007653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80.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专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专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专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专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专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专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专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专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专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专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专题.docx

《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专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专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专题.docx

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专题

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专题

一、实验验证

方案一

 

学生1:

由于CO2与NaOH反应生成Na2CO3,我设计的方案是:

将CO2与NaOH反应,在反应后的溶液里滴加HCl,如果有气泡产生,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

老师:

我有一个问题:

CO2也能与H2O反应生成H2CO3,同样含有CO32-,你怎么知道到底是Na2CO3中的CO32-与酸反应放出的CO2,还是H2CO3中的CO32-与酸反应放出的CO2?

怎么消除H2CO3的影响?

学生1:

先将反应后的溶液加热,使H2CO3分解,再滴加HCl。

老师根据学生的设计进行实验,方案一获得成功。

老师:

实验证明,有气泡产生,证明CO2与NaOH确实发生了反应,这位同学的设计获得了成功,但为了更加严谨,应将产生的无色无味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的确产生了二氧化碳。

学生1:

若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氯化钙溶液或者氢氧化钙溶液产生沉淀,也能证明CO2与NaOH反应了。

老师:

对,一是我们可以证明反应物消失二是证明有新的物质生成,都能证明发生了反应。

 方案二

 

学生2:

由于NaOH是碱性的,生成的是盐,应该是中性的,我设计的方案是在NaOH中滴几滴酚酞,这时酚酞显红色,再通入CO2,如果CO2能与NaOH反应,酚酞会褪色。

学生3:

我认为不行,因为Na2CO3显碱性,同样会使酚酞显红色。

老师演示方案二,酚酞没有褪色,方案失败。

老师:

虽然这位同学的设计没有获得成功,但他考虑到了用指示剂,这也是思考的一个途径,的确有一些反应可以用指示剂来检验, 如:

酸碱的中和反应。

 方案三

 

学生4:

CO2与NaOH的反应,是气体被吸收进溶液的反应,气体减少了,会使气压减小,因此我设计的方案是:

在集气瓶中收集满CO2,迅速地倒入NaOH,用一个带有U型管的橡皮塞塞紧,如果U型管中的液面发生变化,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

老师:

这位同学的物理学得很好,他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变化入手,注意到反应引起气压的变化,将化学和物理结合起来,想法很好,能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

实验是最好的证明。

老师演示方案三,实验成功。

老师:

虽然现象明显,但是必须考虑到NaOH溶液中水的影响,所以应将瓶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体积的水,进行对照实验。

若对照组U行管内水面左侧上升的液面低于氢氧化钠溶液组,则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

 方案四

 

学生5:

我想到了我们曾经做过的一道题,用气球来做实验。

在一个瓶子里收集一瓶CO2,迅速倒入NaOH,然后用一个带有导管的塞子塞紧,导管的一端套上一个气球,我预计能看到气球鼓起。

老师:

这位同学很有心,联想到我们曾做过的题,如果能成功,是一个很有趣的设计。

演示方案四,成功。

老师:

虽然现象明显,但是必须考虑到NaOH溶液中水的影响,所以应将瓶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体积的水,进行对照实验。

若对照组气球小于氢氧化钠溶液组,则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

 方案五

 

学生6:

我设计的方案是:

在一个烧杯里放入NaOH溶液,用一个集气瓶收集满一试管CO2,倒扣在烧杯里,如果CO2能与NaOH反应,集气瓶里的气体减少,水会上升到试管里。

老师:

这位同学应用的原理与前两位同学一样,反应的现象和我们曾经做过的哪个实验相似?

学生: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老师:

虽然现象明显,但为了严谨,依然要做水的对照实验,进行比较。

老师:

同学们设计出了一些实验,成功地证明了CO2与NaOH能反应,在同学们的设计中都用到了两种以上的化学仪器,能不能将实验装置简化,应用生活中的常见用品来完成实验?

 方案六

 

学生7:

(迅速反应)用矿泉水瓶!

在矿泉水瓶中收集满CO2,迅速倒入NaOH,盖上瓶盖,矿泉水瓶会变瘪。

(老师演示方案六,现象明显)

老师:

同理,需要等体积水进行对照实验,使实验更严谨。

方案七

老师:

我设计的方案是在一个干燥的烧瓶里收集满CO2,迅速地倒入NaOH,用一个带有导管的橡皮塞塞紧,导管的中间用止水夹夹住,导管的下端伸入水中,打开止水夹,会有水上升到烧瓶里,形成美丽的景象。

(老师演示方案七,形成喷泉)

老师:

要证明CO2能与NaOH反应,主要是从哪些方面考虑的?

学生8:

从两个方面:

一个是从检验产物,一个是从反应物状态的变化引起气压的变化考虑的。

 点评: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由于实验现象不明显,应从检验生成物和反应物消失造成的气压变化两方面思考,设计实验进行探究,验证二氧化碳确实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

方案八讨论

按下图所示,将二氧化碳气体通过带有多孔球(用来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的导管,或倒扣的漏斗,持续通入氢氧化钠溶液。

A.

B.

二、典型例题:

1.在科学拓展课中,甲同学向两个充满CO2气体的塑料瓶中分别加入NaOH溶液和Ca(OH)2溶液。

迅速盖紧瓶盖后充分振荡,结果发现两个塑料瓶都变瘪。

他认为据此实验现象。

可以判定NaOH和Ca(OH)2均能与CO2发生反应。

(1)乙同学认为上述判定方法还存在不严密之处。

他的理由是                。

 

(2)两同学根据B瓶中出现的浑浊现象,判定Ca(OH)2与CO2发生了反应,提出了可以从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的角度去判断。

那么,若要判定NaOH和CO2发生了反应,在排除了

(1)中的干扰因素后,接下来的方法是                    。

 

解析:

1.

(1)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并且能和水反应 

(2)取A中适量液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是否产生气泡

(1)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中都有水,塑料瓶中的二氧化碳气体能够溶于水并和水反应,使压强变小,导致塑料瓶变瘪,故上述判定方法还存在不严密之处。

(2)要判定NaOH和CO2发生了反应,可以从生成物碳酸钠入手,碳酸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操作方法为:

取A中适量液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如果产生气泡,说明溶液中含有碳酸钠。

碳酸钠是由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故进一步说明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钠反应。

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G6-3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先关闭止水夹,将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烧瓶中,充分吸收掉二氧化碳后,再打开止水夹。

(1)烧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2)根据上述现象能否得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的结论?

    ,原因是                                    。

 

(3)实验结束后,烧瓶内液体的溶质组成可能是                    。

 

解析:

2.

(1)澄清石灰水倒吸入烧瓶,烧瓶中溶液变浑浊

(2)不能 二氧化碳溶于水也会使烧瓶中压强变小,使石灰水倒吸入烧瓶,且二氧化碳也能使石灰水变浑浊

(3)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或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

(1)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二氧化碳中,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消耗了二氧化碳而使烧瓶中压强变小,澄清石灰水进入烧瓶,氢氧化钙溶液可与二氧化碳或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所以烧瓶中的溶液变浑浊。

(2)仅凭

(1)中的现象不足以说明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因为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溶剂为水,二氧化碳溶于水也会使烧瓶中压强变小,且二氧化碳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产生

(1)中现象。

(3)根据二氧化碳、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以及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是足量的,可以判断在该溶液中溶质一定有氢氧化钠,可能存在的溶质为碳酸钠、氢氧化钙中的一种,注意碳酸钠和氢氧化钙不可能同时存在,因为碳酸钠可以和氢氧化钙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

3.多角度认识“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1)从反应物角度

如上图所示,甲同学往集气瓶内注入氢氧化钠溶液,U形管右边液面    ,他认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

乙同学认为还需将针筒内液体换成    (填物质名称)进行对比实验,才能说明二者发生反应。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从生成物角度

①丙同学认为可用酚酞溶液验证二者发生反应,该方法     (填“可行”或“不可行”),原因是                。

 

②丁同学建议,往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到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因此说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

 

戊同学将氯化钡溶液换成不同类别的物质也能达到目的,该物质是       (填化学式)。

 

解析:

3.

(1)降低 水 CO2+2NaOH==Na2CO3+H2O

(2)①不可行 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都呈碱性,都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

②生成白色沉淀 Na2CO3+BaCl2==BaCO3↓+2NaCl Ca(OH)2(或HCl,合理均可)

4.学习小组用如图G6-5所示装置探究CO2与NaOH溶液反应。

查阅资料水的沸点与气体压强有关,气体压强小,沸点低;气体压强大,沸点高。

实验探究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①:

如图G6-5所示,锥形瓶A盛满CO2气体,锥形瓶B盛有96℃以上但未沸腾的热水,烧杯中加入同样温度的热水(起保持锥形瓶B中水温恒定的作用)。

步骤②:

取2支注射器,一支抽取20mL水,另一支抽取20mL浓NaOH溶液。

步骤③:

将注射器中20mL水注入锥形瓶A中,振荡后观察,锥形瓶B中的热水没有沸腾。

步骤④:

取下盛水的注射器,再将盛20mL浓NaOH溶液的注射器迅速连接到锥形瓶A上,注入该溶液并振荡,观察到明显的现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开始前,依图示连接好装置(锥形瓶A、B和烧杯均未盛装物质),将一支空注射器连接到锥形瓶A上,并将其活塞缓慢向上拉,几秒钟后松手,观察活塞是否复位,这个操作的目的是         。

 

(2)步骤④锥形瓶B中产生的明显现象是      ;产生明显现象的原因是                  。

 

解析:

4.

(1)检查装置气密性

(2)水沸腾 锥形瓶B中气压减小,水的沸点降低

[解析]

(2)氢氧化钠与锥形瓶A中的CO2气体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使锥形瓶B中气压减小,水的沸点降低,故接近沸腾的水会开始沸腾。

5.化学反应往往伴随着一些现象发生,但CO2与NaOH溶液的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

为了通过一些现象说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某班同学分组做了如下探究实验。

(1)第一组同学把一支收集有CO2的试管倒立在装有饱和NaOH溶液的烧杯中(如图G6-6),看到试管内液面上升。

发生这种现象是因为试管内外产生了    。

 

(2)有同学质疑,认为上述实验设计没有排除二氧化碳溶解于氢氧化钠溶液的假设,并设计了如下两个实验装置,进行实验甲和乙。

分别向甲、乙两个瓶中注入少量等体积的两种溶液或液体,观察实验现象。

①实验甲中若观察到U形管左端液面    (填“升高”或“降低”),则证明溶液中的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与以上实验相比,同学们认为实验甲更合理,因为它排除    对实验的干扰。

 

③实验乙中说明CO2能与Ca(OH)2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

 

④下列实验现象中,一定能说明实验乙“CO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的是    (填序号)。

 

a.U形管中红墨水左低右高

b.U形管中红墨水左高右低

c.U形管中红墨水液面没有发生改变

(3)现有下列信息:

乙醇中溶解度/g

NaOH(20℃)

17.3

Na2CO3(20℃)

<0.01

某同学向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可观察到        的现象,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

 

解析:

5.

(1)压强差 

(2)①升高 2NaOH+CO2

Na2CO3+H2O ②水 ③Ca(OH)2溶液变浑浊 ④bc 

(3)有白色沉淀析出

[解析](3)20℃时,氢氧化钠在乙醇中的溶解度为17.3g,碳酸钠在乙醇中的溶解度<0.01g,由此可知氢氧化钠在乙醇中可溶,碳酸钠在乙醇中为沉淀,所以在乙醇中生成的碳酸钠不溶。

因此向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看到的现象是有白色沉淀生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笔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