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二教师资格证讲课课件.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011405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52.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必修二教师资格证讲课课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中生物必修二教师资格证讲课课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中生物必修二教师资格证讲课课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中生物必修二教师资格证讲课课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中生物必修二教师资格证讲课课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高中生物必修二教师资格证讲课课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高中生物必修二教师资格证讲课课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高中生物必修二教师资格证讲课课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高中生物必修二教师资格证讲课课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高中生物必修二教师资格证讲课课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高中生物必修二教师资格证讲课课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高中生物必修二教师资格证讲课课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高中生物必修二教师资格证讲课课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高中生物必修二教师资格证讲课课件.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高中生物必修二教师资格证讲课课件.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高中生物必修二教师资格证讲课课件.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高中生物必修二教师资格证讲课课件.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高中生物必修二教师资格证讲课课件.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高中生物必修二教师资格证讲课课件.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高中生物必修二教师资格证讲课课件.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必修二教师资格证讲课课件.docx

《高中生物必修二教师资格证讲课课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必修二教师资格证讲课课件.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生物必修二教师资格证讲课课件.docx

高中生物必修二教师资格证讲课课件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上午好!

我是_____号,我高中就读于XXX中学,现在是一名大四的在读生,我就读于XXXXX。

今天我抽到的题目是高中生物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

(一)

第一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

(一)

引言:

我们知道地球上的生命生生不息,不是由于个体的寿命,而是由于生物都有遗传。

一:

那么什么是遗传呢?

就是子代的性状与亲代的相似,这就是遗传现象

二:

遗传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遗传是由什么物质控制的,遗传物质又存在哪呢,有什么特点,又具有什么样的规律呢?

那么我们就沿着前人研究遗传的足迹来研究遗传,在研究遗传的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这样一位科学家——孟德尔

八年耕耘源于对科学的痴迷

一畦畦豆苗蕴藏遗传的秘密

试验设计开辟了研究的新路

数学统计揭示了遗传的规律

孟德尔被称为现代遗传学之父,是遗传学的奠基人。

一:

为什么用豌豆做杂交试验容易取得成功呢?

豌豆:

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

豌豆的花是他的生殖器官

花:

花瓣花药花粉(精子)

花蕊雄蕊花丝

雌蕊柱头

花柱

子房(卵细胞)

A花:

闭花授粉(自花传粉)

1.1闭花授粉的好处?

自然状态下永远是纯种,性状能够稳定的遗传

1.2自花传粉也叫做自交

两朵花之间的传粉过程叫做异花传粉(杂交)

杂交的过程中提供花粉的叫做父本,用符号:

____男子弯弓射箭

接受花粉的叫做母本,用符号:

____像镜子,女子非常喜欢的

B花比较大容易做人工试验

1.3作为豌豆他是自花授粉,那怎样做人工杂交试验呢?

去雄(先除去未成熟的花的全部雄蕊)

套袋(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

授粉(花蕊成熟)

套袋(防止外来花粉干扰)

播种获得子代植株观察性状

人工异花传粉示意图

总结:

以上的讲述中涉及这么几个概念:

1.自花传粉:

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自交

2.异花传粉:

两朵花之间的传粉过程

各位评委老师辛苦了!

请多多指教!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上午好!

我是_____号,我高中就读于XXX中学,现在是一名大四的在读生,我就读于XXXXX。

今天我抽到的题目是高中生物必修2第一章第二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

第二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

(二)

回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孟德尔为什么选择豌豆做杂交试验呢?

有三个原因:

1.豌豆的花比较大容易做杂交试验2.豌豆他是闭花授粉,自花传粉不容易受外来花粉的干扰3.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基于这些原因孟德尔做了一对性状的杂交试验,通过对一对性状研究之后,又产生了新的疑问:

1.一对相对性状的分离对其他的相对性状有没有影响呢?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

(二)

例子1:

孟德尔观察花园里的植株。

发现就子叶的颜色和种子的性状来说,只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黄的圆粒,一种是绿色皱粒。

是不是决定子叶颜色的遗传因子对决定种性状的遗传因子有影响呢?

黄色的豌豆一定是饱满的,绿色的一定是皱缩的吗?

一.两对性状的杂交试验

P

黄的圆粒绿色皱粒

F1

黄的圆粒

F2

黄的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

数量31510810132

9:

3:

3:

1

注释:

亲本都是纯种的,无论正交还是反交的结果F1都是黄的圆粒,说明黄的圆粒是显性性状,绿色皱粒是隐性性状

孟德尔又让F1自交,出现了黄色圆粒,绿色皱粒这是意料之中的事,奇怪的是F2中还出现了亲本没有的性状----黄色皱粒,绿色圆粒

1.1为什么会出现新的性状组合呢?

孟德尔对不同的性状类型进行了数量统计:

在总共的到的556粒种子种。

他们的数量比是:

9:

3:

3:

1

1.2那么这一对性状试验中3:

2数量比有联系吗?

孟德尔首先对每一对相对性状单独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每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对遵循了分离定律

粒行圆粒种子315+108=423圆粒:

皱粒接近3:

1

皱粒种子101+32=133

粒色黄色种子315+101=416黄色:

绿色接近3:

1

绿色种子108+32=140

上述分析表明,无论是豌豆种子的形状还是颜色,只看一对性状,依然遵循分离定律,那么将两对性对性状的遗传一并考虑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这个问题留给我们下一节课研究。

今天我们就学到这。

我们来回顾一下这节课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

我们学习了两对性状的杂交式样,他是怎样进行的恩,同学们回顾一下。

首先是让纯种的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进行杂交,得到的子一代全是黄色圆粒,让他们自交,得到子二代。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上午好!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上午好!

我是_____号,我高中就读于XXX中学,现在是一名大四的在读生,我就读于XXXXX。

今天我抽到的题目是高中生物必修2第二章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引题: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减数分裂,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什么是减数分裂呢?

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的生殖细胞时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

减数分裂的结果是。

成熟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下面我们来结合哺乳动物精子形成,介绍减数分裂的过程

一:

精子的形成过程

高等动植物的减数分裂发生在有性生殖器官中,人和哺乳动物的精子是在睾丸中形成的,图2-1睾丸里有许多弯弯曲曲的曲细精管,曲细精管里有很多的精原细胞,也就是原始的雄性生殖细胞,每个精原细胞染色体的数目与体细胞的相同,当雄性动物性成熟时,睾丸里面的一部分精元细胞就进行剑术分裂,经过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____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在经过精细胞的变形,就形成了成熟的雄性生殖细胞——精子

精元细胞(2n)体细胞有丝分裂形成的

体积增大染色体复制复制后的每

条染色体都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由同一个着丝点连着

初级精母细胞

前期1原来分散的染色体两两进行

配对(有丝分裂是没有)一

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叫同源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

像叫做联会——四分体

中期1随后,各对同源染色排列在

赤道板上,每个的着丝点都

附着在纺锤丝上。

后期1不久,在纺锤丝的牵引下,

配对的两条同源染色体彼

此分离,分别移向细胞的两

极,这时一个初级精母细胞

分裂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n)

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两条

姐妹染色单体也随之分开,称为

两条染色体

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分别移向细

包的两级,并随细胞的分裂进入

两个字细胞

精细胞(n)

变形

精子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上午好!

我是_____号,我高中就读于夏邑高级中学,现在是一名大四的在读生,我就读于南阳理工学院。

今天我抽到的题目是高中生物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伴性遗传

引题: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伴性遗传的定义,同学们回顾一下什么是伴性遗传?

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遗传中子那个是与性别有关联,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

比较典型的伴性遗传病是红绿色盲,我们知道红绿色盲是一种伴X隐形遗传病,那么这种伴X隐形遗传病有什么特点呢?

一:

首先我们通过几幅婚配图来学习色盲症的遗传特点

亲本正常女性色盲男性携带者女性正常男性

配子

子代

男性的色盲只能传给女儿不能传给儿子男孩的色盲基因只能来自于母亲

亲本女性携带者色盲男性女性色盲男性正常

 

配子

子代

女儿色盲父亲一定是色盲父亲正常女儿一定正常母亲色盲儿子一定色盲

二:

通过四种婚配方式我们可以总结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特点:

1.交叉遗传(隔代遗传)

2.男性患者多余女性注释:

女性携带色盲基因并不一定是色盲而男孩只要有色盲基因就是色盲

总结:

今天我们通过婚配图学习了色盲遗传的特点,请同学们回忆一下。

大家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吗?

若是没有我们今天的课就到这里!

谢谢(鞠躬)

各位评委老师辛苦了!

请多多指教!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上午好!

我是_____号,我高中就读于夏邑高级中学,现在是一名大四的在读生,我就读于南阳理工学院。

今天我抽到的题目是高中生物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引题:

自从摩尔根提出基因的染色体理论以后,基因在人们的认识中不再是抽象的“因子”,而是存在染色体上的一个单位,但是基因到底是什么?

本质是什么?

那么我们就来学习第三章基因的本质的第一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第一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一.染色体在生物遗传中起重要作用,染色体包括蛋白质和DNA,那么人们开始推测谁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呢?

1.120世纪20年代人们认识到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连接而成的大分子,各种氨基酸按照不同的方式排列,形成不同的蛋白质,那么多的排列顺序,可能蕴藏着遗传信息,当时大多数科学家认为蛋白质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

20世纪3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DNA的研究,使人们想到DNA是不是遗传物质呢?

1.2DNA的组成

碱基(A腺嘌呤C胞嘧啶G鸟嘌呤T胸腺嘧啶)

DNA的基本单位:

脱氧核甘酸脱氧核糖

磷酸

这一认识本来可以使人们意识到DNA的重要性,由于对DNA分子的结构没有清晰的了解,认为蛋白质是遗传物质的观点仍占主导地位

 

二.这种现象持续到1928年,英国格里菲斯肺炎双球菌感染小鼠的实验

以及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通过这两个实验证明了:

DNA是遗传物质

请同学们预习下这两个实验,我们来总结下我们这节课学习的重点:

我们知道染色体有两种物质组成,他们是蛋白质和DNA,我们重点学些了DNA的基本组成单位脱氧核苷酸的组成。

这节课我们就到这里。

谢谢(鞠躬)

各位评委老师辛苦了!

请多多指教!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上午好!

我是_____号,我高中就读于夏邑高级中学,现在是一名大四的在读生,我就读于南阳理工学院。

今天我抽到的题目是高中生物必修2第三章第二节DNA分子结构

引题: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肺炎双球菌感染小鼠的实验以及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通过实验我们知道DNA是遗传物质,我们又通过一些其他的生物例如流感病毒我们知道作为病毒,他们的体内只有RNA,没有DNA,则RNA是遗传物质,我们就说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或者RNA,也可以说是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但是具体到某个生物个体就要说是DNA或RNA,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那么我们就是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那么DNA作为主要的遗传物质,他的分子结构是怎样的呢?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第二节DNA分子结构

一.构建DNA分子

1.1DNA的组成元素是:

CHONP

1.2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什么?

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认识到组成DNA分子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1脱氧核苷酸=1碱基+1磷酸+1脱氧核糖

1.3DNA模型构建

多脱氧核苷酸链

1952年奥地利的生物学家查哥夫有了一个重大的发现:

腺嘌呤(A)的量总是等于胸腺嘧啶(T)的量鸟嘌呤(C)的量总是等于胞嘧啶的量(G)这一发现让沃森和克里克再度兴奋,他们改变了碱基配对方式,让A-TC—G构建出了新的DNA分子模型

DNA分子的平面结构见课本图3-11

DNA是由两条链连接起来的,两条链是通过氢键连接的

思考:

DNA分子是如何维系他的结构的稳定性?

1.碱基之间的氢键

2.碱基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氢键的作用力分子间的作用力)

 

谢谢(鞠躬)

各位评委辛苦了!

请多多指教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上午好!

我是_____号,我高中就读于夏邑高级中学,现在是一名大四的在读生,我就读于南阳理工学院。

今天我抽到的题目是高中生物必修2第三章第三节DNA分子复制

引题: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知道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两条两按反相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外侧,DNA分子的碱基之间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碱基的连接遵循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

我们知道了DNA分子的结构那么DNA分子是怎样进行复制的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三节DNA分子复制

第三节DNA分子复制

一.DNA分子的复制

1.1DNA分子是在什么时间复制的,在什么场合?

1.2什么是DNA分子的复制?

DNA的复制是以亲代的DNA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

时间:

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分裂的间期进行的,随着染色体的复制完成的。

地点:

细胞核

二.DNA分子的复制过程(课本图3-13DNA分子的复制图解)

1.解旋利用细胞提供的能量,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把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

2.以解开的每一段母链为模板,在DNA聚合酶等酶的作用下,利用细胞中游离的四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各自合成与母板互补的一段子连

3.随着模板链解旋的进行,新合成的子连也在不断的延伸,新链与对应的模板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这样复制结束,一个DNA分子就形成了两个完全相同的DNA分子。

然后通过分裂,分配到子细胞中去

 

2.1DNA的复制需要什么条件?

模板:

亲代DNA的双链

原料:

4中脱氧核苷酸

能量:

ATP

酶:

DNA解旋酶DNA聚合酶等

DNA复制有什么特点?

边解旋边复制

半保留复制

DNA准确复制的原因?

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模板

碱基具有互补配对的能力,能够使复制准确无误

DNA分子复制的实质(意义)

DNA的复制,是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了子代,从而保证了物种的相对稳定,保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使得种族得以延续。

总结:

时间:

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模板:

DNA解开的两条单链原料:

4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能量:

ATP酶:

DNA解旋酶DNA聚合酶原则: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场所:

主要在细胞核

特点:

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意义:

保持前后代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上午好!

我是_____号,我高中就读于夏邑高级中学,现在是一名大四的在读生,我就读于南阳理工学院。

今天我抽到的题目是高中生物必修2第四章第一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引题: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基因,并且指导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而且他是控制生物形状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结构单位就是有特殊效应的DNA片段,功能单位是从那体现的呢?

那么我们来学习第四章基因的表达

第一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一作为生物的形状是由谁来体现的?

蛋白质

二.基因如何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基因是由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NA主要位于细胞核中,而蛋白质的合成是在细胞质中进行的。

那么DNA携带的一串心是怎样传递到细胞质中的呢?

当遗传信息到达细胞质中又是怎样解读的呢?

三.遗传信息的转录

科学家推测在DNA和蛋白质中间还有一种物质充当信使,后来发现细胞中的确由这样的物质,那就是RNA

3.1DNA的RNA区别?

项目DNARNA

名称脱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

组成CHONP脱氧核糖磷酸含氮碱基AUCTCHONP核糖磷酸含氮碱基AUCG

基因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

结构一般双链一般单链

存在部位主要细胞核中主要细胞质中

功能携带遗传信息传递遗传信息

3.2为什么RNA适合做DNA的信使?

1他也是由基本单位——核苷酸连接而成的,核苷酸也含有四种碱基,可以存储遗传信息

2.RNA和DNA关系中也遵循“碱基互补配对”

2RNA一般是单链,而且比DNA短,能够通过核孔,从细胞核转移到细胞质

3.3RNA的种类

信使RNA(mRNA)将DNA的遗传信息转录下来,传递到细胞质的核糖体上,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转运RNA(tRNA)种类多专一性(专一识别一种氨基酸的密码子,转运一种氨基酸)

核糖体RNA(rRNA)与核糖体的合成有关

3.4DNA的遗传信息怎样传递给mRNA的?

图4-4以DNA为模板的转录RNA的图解

第一步DNA双链解开,DNA双链的碱基得以暴露

第二步游离的核糖核苷酸随机地与DNA链上的碱基碰撞,当荷塘核苷酸与DNA的碱基互时,两者以氢键结合

第三步新结合的荷塘核苷酸链接到正在合成的MRNA分子上

第四步合成的MRNA从DNA链上释放,而后,DNA双链恢复

转录:

RNA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的,这一过程叫做转录

模板:

DNA的一条链原料:

游离的核糖核苷酸酶:

RNA聚合酶能量:

ATP场所:

细胞核

产物:

单链的RNA特点:

边解旋边转录原则:

碱基互补配对

我们来总结我们这节课学习的重点,我们主要学习了DNA与RNA的区别,以及RNA的种类,还有转录过程,主要掌握转录的过程,转录他只是使DNA的遗传信息转移到细胞质中,那么他是怎样知道蛋白质的合成呢?

我们下节课将要学习,遗传信息的翻译,请同学们下去预习下。

好今天我们的课就到这里。

谢谢(鞠躬)评委老师辛苦了!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上午好!

我是_____号,我高中就读于夏邑高级中学,现在是一名大四的在读生,我就读于南阳理工学院。

今天我抽到的题目是高中生物必修2第四章第二节基因对性状的影响

第二节基因对性状的影响

引题: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心法则,同学们回顾一下中心法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克里克:

DNADNA

转录转录

RNA蛋白质RNA蛋白质

(肿瘤病毒)(疯牛病毒)

一.基因,蛋白质和性状的关系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

例1.一百年前,孟德尔曾研究过豌豆的圆粒与皱粒这一对相对性状,并用遗传因子的假说做出了精彩的解释。

那么怎样从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这个角度来解释这一对性状呢?

原来,与圆粒豌豆DNA不同的是,皱粒豌豆的DNA中插入了一段外来的DNA序列,打乱了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导致这种酶不能合成,从而导致细胞内淀粉含量低,游离蔗糖的含量升高,不能吸水膨胀,所以成熟时显得皱缩,但是蔗糖含量高,味道更甜美

例2.人的白化病是由于控制络氨酸酶的基因的异常引起的,络氨酸存在于正常的皮肤,毛发等处,他能将络氨酸转化为黑色素,如果一个人由于基因不正常而缺少络氨酸酶,那么这个人就不能正常的合成黑色素,而表现出百花症状。

通过这两个例子我们知道:

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例3例4

CFTR基因缺失三个碱基控制血红蛋白形成的基因的一个碱基发生变化

(碱基替换)

CFTR蛋白质结构异常血红蛋白结构发生变化

导致功能异常

患者支气管内粘液增多红细胞成镰刀状

粘液清楚困难,细菌繁殖红细胞容易破裂,患溶血性贫血

肺部感染

囊性纤维病的病因图解镰刀型贫血症图解

例3.4总结:

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的结构来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今天我们的课就学到这里,请同学们回顾下,我们这节课的内容,基因蛋白质和性状他们三者之间的关系,那么他们三者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

基因酶细胞代谢生物的性状

蛋白质结构细胞结构生物性状

谢谢(鞠躬)

评委老师你们辛苦了!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

我是—号,我高中就读于夏邑高级中学,现在是一名大四的在读生,我就读于南阳理工学院,

今天我抽到的题目是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七章的第一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引题:

作为现在地球上的生物形形色色,那么他们到底是哪儿来得呢?

我们说他是由古代的生物进化而来得,那到底是怎么进化的,这个理论又是怎么提出来的呢?

这位就是我们这节课重点要解决的内容。

第一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请同学们看书中左图,讨论:

1.枯叶蝶的翅很像一片枯叶,这有什么适应意义?

这是拟态现象,使枯叶蝶不易被天敌发现

2.从进化的角度,怎样解释这种适应的形式?

枯叶蝶的祖先种群中出现酷似枯叶的变异个体后,由于这种变异是可遗传的有利变异,这种变异个体生存和留下来的机会多,久而久之,使这些蝴蝶具有翅似枯叶的适应性特征。

3.同一环境中不乏翅色鲜艳的蝴蝶,这又你刚才所做的解释有矛盾吗,若果有,又怎样解释?

这与我们刚才解释的枯叶蝶的解释看似矛盾,翅色鲜艳的蝴蝶可能具有其他的防御天敌的特征,他的翅像猛兽的眼。

我们讨论了这几个蝴蝶的问题,那作为蝴蝶我们总是认为他是进化而来得,那么生物是怎么进化的,我们提出生物进化这个词,有的经历了一些什么样的理论呢?

我们先来看

一.拉马克提出的进化学说

1.拉马克的进化学说的主要内容

①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不是神造的,而是由更古老的生物进化来的。

古代生物和现代生物既相似又相异→结论:

物种不是不变的,更不是上帝创造的。

这给当时人们普遍信奉的神创论造成一定冲击,因此具有进步意义。

②生物是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的。

拉马克几乎否认物种的真实存在,认为生物只存在连续变异的个体。

③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用进废退:

即经常使用的器官发达,不使用的器官就退化。

获得性遗传:

即上述变化是可遗传的。

这两个法则是拉马克用来解释生物进化原因的主要原理。

2.拉马克的进化学说的历史贡献和局限性

(1)历史贡献——拉马克的进化学说是历史上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进化学说。

拉马克的进化学说否定了生命世界中某种神秘力量的存在,使人们认识到物种是可变的,而且是由低等向高等不断进化的。

这对于进化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局限性——缺乏事实依据,大都来自于主观推测,说服力不强。

“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缺乏科学证据的支持,过于强调环境的变化直接导致物种的改变。

实际上,环境的变化如果未引起遗传物质的改变,就不会使生物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例1】下列叙述中,属于“获得性遗传”观点的是()

A.后天形成的性状可以遗传给后代

B.后代可以获得亲代的全部性状

C.后代可以得到亲代的遗传物质

D.生物所有性状的获得都是遗传的结果

获得性遗传是指后天由于用进废退而获得的性状是可以遗传给后代的。

引言:

第二节

(1)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

一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1.种群的概念

(1)概念:

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即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种群是生物繁殖后代的基本单位

说明:

把种群作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的原因是:

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

(2)理解:

①对于种群的概念,首先要抓住两个要素,一是“同种”,二是“全部”。

如:

树、鱼、鸟、蛇等都不是物种名,松树、竹子等也都不是具体的物种,而各是一类生物。

一类生物可有很多种,如松树有马尾松、红松、白皮松等种。

金环蛇、黑眉锦蛇、眼镜蛇是种,而蛇不是种。

②种群具有时空限制,离开一定的空间和时间,种群是不存在的。

如:

徐州云龙湖冬季有野鸭种群,不能说什么季节都有野鸭种群。

③种群不是个体的简单相加、机械地结合在一起。

因为一个种群的个体相互间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通过种内关系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个体之间彼此可以交配,并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递给后代,因此,从宏观方面看,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从微观方面看,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所以,它又是进化的基本单位。

2.种群的基因库

(1)概念:

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

说明:

一个种群的某个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不能叫做种群的基因库。

(2)每个种群都有自己的基因库,种群中的个体有生有灭,而基因库却在前后代遗传过程中保存和发展。

3.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