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标体系建立.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020958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8.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指标体系建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指标体系建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指标体系建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指标体系建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指标体系建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指标体系建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指标体系建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指标体系建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指标体系建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指标体系建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指标体系建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指标体系建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指标体系建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指标体系建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指标体系建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指标体系建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指标体系建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指标体系建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指标体系建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指标体系建立.docx

《指标体系建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指标体系建立.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指标体系建立.docx

指标体系建立

源师兄的意见

1.“指导教师情况”一栏中“研究方向”和“授课名称”是指余老师本人的研究方向和他教的课的名称。

2.立项依据应该先讲现状然后谈意义

3.其他基本没什么问题,不过你们应该抓紧时间把这申请表送到余老师处,让他提出更加具体化的实施步骤和意见

   祝你们成功!

教材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丁朝蓬 

  课程编制是一袱期而复杂的过程,而课程评价在这一过程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课程评价沟通了课程编制者与课程实施者,使课程系统与外部世界(社会、教学环境、教学人员、学生等)的信息交换得以不断进行,从而为课程的编制与完善提供支持。

课程专家以儿童发展、社会需要和知识逻辑系统者为依据,以教育教学和课程理论为指导进行课程设计,包括课程目标的设计和课程内容的设计。

设计成型的课程在学校中实施,作用于教育对象——学生,学生不断学习内化课程内容,身心获得发展。

从课宠计到课程在学校实施,始终伴随着课程评价。

作为课程编制者,要关注各个阶段各种形式的评价,从中获得课程评价的信息,以便不断提高课程质量。

下面将不同阶段、不同形式的评价标示在图中。

(图略)

  评价1是依据已设计出的课程目标来评价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看课程内容是否与课程目标相符合,课程内容能否达成课程目标。

评价1一般在课程编制过程中进行,属于形成性评价,评价的主体多为课程编制者或课程编制者邀请的各界专家。

  评价2是跳出已定的课程目标,完全依据客观的社会需要、儿童个性全面发展的需要以及学科本身的要求评价课程内容。

评价2也是在课程编制过程中进行的。

评价主体也是课程编制者及各类专家。

  评价3是根据预定的课程目标,比较学生的发展状况与课程目标,看学生学习了课程内容后是否的确能够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

评价3是在课程实施了一段时间以后才进行的,多属终结性评价。

评价主体一般为学校和教师。

  评价4跳出既定的课程目,以社会、儿童、知识三者为评价依据,看学习了该课程的学生是否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是否能够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评价4要在课程实施后较长一段时间才能进行,因为课程实施效果的显现具有滞后性。

其评价主体一般是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

相对于前三种评价,这一评价是一个较长期的过程,往往要经过几十年,才能对课程的质量作出结论。

  评价5是对课程目标进行评价,评价所设计的课程目标是否满足儿童、社会的需要,是否体纤学科知识的要求。

  评价1与评价3都是依据既定的课程目标来评价课程内容。

评价者首先假定课程目标是合理、适度的,然后评价所编制的课程是否体现了课程目标,学习这样的课程的学生能否达到课程目标。

评价2与欺4的评价基点不再是由课程编制者预定的课程目标,而是直接以社会需要和儿童发展作为参照目标来评价课程这两种评价可以说是终极评价,因为它们直接指向教与课程的最终目的。

 ±价1和评价侵苯庸刈⒖纬瘫旧恚钥纬套陨淼男灾省⑻氐愕茸髌兰郏梢猿谱髂谠谄?

intrinsice valuation)。

而评价3豪价4肛注课程实施后的结果,通过学生学习课程后的效果来评价课程,可称作结果评价(payoffevaluation)

  这里要特别谈一谈内在评价与结果评价。

结果评价是通过课程实施的效果来评价课程,它暗含着一个前提条件,即学生的发展完全是由课程编制者所编制的课程这个因素造成的。

但是这个前提存在两个疑点,一是由课程专家设计编制的课程要经过教师的理解后才能实施于学生,学生学习的实际课程并不完全等同于理想课程;二是学生的发展还会受到课程以外的,诸如家庭、社会等因素的影响。

因而结果评价只能是部分地反映课程的性质。

相反,内在评价直接面对课程计划本身,评价是直接的。

  结果评价通常要以学绩测验和教师评定为依据来进行,而在评价更多地依靠评价者个人学识与经验,因此结果评价比内在评价更具有客观性。

  结果评价与内在评价各有其优点与局限,在实际进行课程评价时最好将两种评价结合起来使用,可以相互取长补短。

  目前,课程编制者更多地使用的是内在评价,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对教材特别是教科书进行内在评价。

内在评价不足是主观性较强,为了能够尽可能地使教材内在评价更加客观,建立教材评价的指标体系是一个较好的方法。

有了评价指标体系,不同的评价者对教材的评价毙一个统一的尺度,有助于提高评价的信度。

笔者尝试提出自己对这一问题的设。

  在提出评价指标体系之前首先要界定课程侥评价中的两个关键的核心概念——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

由于这两个概念均是由很普通的常用词构成的,看起来是一见即可知其义的,因而导致研究者对它们的忽略。

但是,这种忽略对研究的深入进行却极为不利。

课程教材评价研究的最终结果是要制订出科学有效的评价标准和(或)评价指标,如果对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没有准确的定义,又怎么能制订它们呢?

  从目前的研究成果看,大家对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两个概念有几种观点。

第一种认为评价指标是具体的可测的评价标准,指标是由标准分解而来的。

“判断教材的价值,首先要有一个标准,但这个标准往往比较原则比较抽象、笼统。

要使这个标准具体化,并且可以进行测量,就需要把这些标准分解,列出若干个具体可测的项目,这就是评价指标。

每一个指标都包括具体的内容和测量的单位标准两部分,单位标准也称为量标,或标度。

  第二种观点认为评价指标是评价标准与评价对象相互作用碟物。

“课程评价指标是既体现课程评价标准的基本精神,又体现一定评价对象的基本属性的一系列具体的评价目标。

它是一定条件下课程评价准与一定评价对象相互作用的产物。

  第三种观点认为评价标准永价指标均由教育目标分解而来。

“评估指标是将评估时所依据的有关教育目标逐步分解成各级指标”,“从本质上说,教育评估项目是教育目标属性某一个方面的标志,是被评教育客体内涵的分解,是具体化的、行为化的、可测的某个子目标。

”“教育评估标准实际上是教育目标在各个评估项目上的具体要求,评估标准要与教育目标一致。

  笔者认为,评价活动中有三个要素,一是实施评价的评价主体,二是作为评价对象的评价客体,三是评价活动中所使用的评价工具——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工具应该是联系主体与客体的桥梁,一方面要反映评价客体的本质属性,另一方面又要体现主体对评价对象的需要或要求。

评价工具只有体现被评对象的本质,才能对评价对象进行有效的测量;评价工具只有表达出主体对客体的价值需求,才有可能达到评价的目的。

  一个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由这样一些元素构成:

指标、标准、量表和指标权重。

评价指标是评价对象本质属性与特征的具体反映,是对评价的各个维度的界定;评价标准是对评价对象各个评价维度的定性或定量的要求,是被评事物属性的质的临界点以及它们在质变过程中量的规定,是衡量评价客体价值的准则;量表则是衡量评价对象达到标准的程度的一种尺度;指标权重是标明各个评价指标在指标体系中重要性的数值,当需要对评价对象作出综合的数量化评定时,权重系数是不可缺少的。

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指标描述了评价对象的全貌,与每个指标相应的评价标准的集合构成评价主体对评价对象的要求。

在评价指标体系中,评价指标与评价标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由对被评对象的固有属性和内在结构的分析得来的,在一定时期内是相对稳定的;而后者是由评价主体的需要产生的,与评价指标相比更具有多样性和易变性。

当然,从长远的观点看,无论评价标准还是评价指标,都是人类一定阶段认识的产物,都不是一成蹭的,都会随着人们的认识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完善,不断接近评价对象的本质属性。

  教材的评价指标应该产生于对教材的内在的本质结构和属性的分析,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评定,应该可以反映教材质量的全貌。

  教材是教师向学生传递人类文化的工具,教材是承载文化信息的结构化载体。

教材编制就是要制造一个有利于信息传播者传递信息和信息接收者理解信息的媒体。

因此,可以将教材编制看作是对于人类现有知识材料的加工过程,涉及材料的选择、材料的组织和材料的表达三个连续的阶段。

在教材编写之初,编写者要从人类知识文化宝库中选择适合于教育对象、能够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的具有一定广度与深度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经验要素。

编写者要对各种经验要素进行组织编排,编排时要依据知识本身的逻辑系统与学生心理发展的逻辑系统相统一的原则。

逻辑体系确定后要将知识材料以学生可见的形式表达出来,这就是教材文字、插图、版面安排等,这个阶段是将编写者的设计思想转化为具体教材的过程,同样是十分重要的。

  基于上述认识,笔者认为评价教材应该评价材料选择、材料组织、材料表达这样几项内容。

这三项内容是编制教材所必经的三个阶段,抓住这几个维度,基本上就抓住了教材的本质和全貌。

评价了这几项内容,也就基本能够判断一本教材的优劣。

下面提出笔者设计的具体评价指标。

  1.教材目标

  

(1)认知标

  ①知识目标

  ②技能与能力目标〖ZK)〗

  

(2)非认知目标

  ①方法目标

  ②态度目标

  2.材料内容的选择

  

(1)正文内容的选择

  ①内容的质(选择哪些内容,不选择哪些内)

  ②材料内容的广度与深度

  ③不同性质内容的配比(例如,理论知识与应用知识的比例基础性知识与科学新成果的比例;现代文与文涯的比例,等等。

可根据学科特点和评价者所关心的问题来确定更具体的评价项目。

  

(2)训练内容的选择

  ①训练项目和习题的确定(如确定培养学生说话能力、阅读能力,并选择相应的涟。

)

  ②训练的程度与分量

  ③不同类型训练项目和习题的配比(如训练计算能力与逊思维能力的习题的比例;简单习题与综合习题的比例,等等。

可根据学科特点和评价者所关心的问题来确定更具体的评价项目。

  (3)其他学习活动的选择(除习题以外的学习活动,如演示、讨论、思考、调查等各种活动)

  ①学习活动的质

  ②活动的难度与分量

  (4)选学内容的选择

  ①内容的质

  ②内容的广度与深度

  3.材料内容的组织

  

(1)教材的纵向结构

  ①知识体系的安排

  ②能力训练体系的安排

③品德态度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体系

  

(2)教材的横剖结构

  ①单元的编写体例

  a单元内有无各类功能块(如正文块、习题块、活动块、小结块等)

  b各功能块的配合

  ②不同育人内容的配比

  a不同性质知识的配比

  b不同技能、能力的配比

  c不同情感态度的配比

  d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的相互配合

  4.材料的呈现与表达

  

(1)文字表达

  ①遣词造句

五、学习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应用

发表日期:

2009年10月9日      有84位读者读过此文

通过结构化观察、问卷调查、形成性练习、总结性测验等方法取得了一批关于学生学习反应资料,经第一次量化后,为了更好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出评价,我们还需要根据优化目标,对所得到的资料进行第二次量化处理。

这就是根据学习评价指标体系,对学生学习情况按照一定的标准,归属所处等级,从而综合地考察评价学习状况,检验教学设计的完善性,发现问题之所在,以便调整修改设计方案。

对资料的二次量化处理,关键就是要根据优化目标建立一套完整的学习评价指标体系。

学习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目标的具体化,是对评价目标的分解。

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的问题说到底是对评价目标的分类与把评价目标加以具体化、行为化的问题。

规定评价的指标就是规定评价哪些因素,不评价哪些因素。

指标体系这个概念通常有两种意义。

广义的指标体系不仅包括指标项的集合体,即关于被评对象的因素集合体,而且还包括相应的权重系数的集合和相应的量化方法:

狭义的指标体系只指指标项的集合体。

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总是先明确目标,然后提出指标项系统,最后再规定相应的权重与量化方法。

其中,指标项系统的设计是关键性、决定性的工作。

(一)分解目标,建立指标项体系

指标项是目标的具体化、行为化和操作化,指标性必须与目标相一致,因此可通过分解目标的形式建立指标性系统。

目标分解可按如下三个层次的分解获得,如图5-4所示。

图5—4目标分解图

根据优化教学的总体目标,我们可以形成关于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等多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

在设计指标项系统时,应注意如下问题:

1、  指标项与总目标的一致性

既然指标项是目标的具体化、行为化和操作化,那么它就必须充分地反映目标,与教学目标相一致。

2、  指标项的直接可测性

就是指标项作为具体的目标,它应是可用操作化的语言加以定义,它所规定的内容是可通过实际观察加以直接测量以获得明确结论的。

3、  系统内指标项的相互独立性

指标系统是由一组相互间有着紧密联系的指标项结合而成的。

系统内指标项的相互独立性要求各项指标必须是独立的。

所谓指标项是相互独立进口的,就是说,在同一层次的各项指标必须不能相互重叠,不存在因果关系,不能从这一项导出那一项。

4、  指标项系统的整体完备性

所谓指标性系统的整体完备性指的是指标项系统的指标项的全面性。

它要求指标项系统不遗漏任一重要的指标项,能够全面地、毫无遗漏地再现和反映教学目标。

5、  指标项的可比性

指标项的可比性指的是指标项必须反映被评价对象共同的属性,反映对象属性中共同的东西。

6、  指标项的可接受性

指标项的可接受性包含这两层含义:

其一是必须从实际出发,提出的指标项才是可接受的;其二是按指标项进行评价是可行的。

建立指标项系统必须注意以上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评价指标体系的品质,提高评价工作的质量。

(二)权重系数的确定

权重系数是表示某一指标项在指标项系统中的重要程度,它表示在其他指标项不变的情况下,这一指标项的变化,对结果的影响。

权重系数的大小与目标的重要程度有关。

对于不同学科,不同年龄阶段,每个指标项的重要程度是不同的,所以各指标项的权重系数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合理的规定。

通常,权重系数的获得可通过如下两条途径:

1、经验方法

通过访问有经验的专家、学者,以他们在实践中的经验分析哪项指标项重要、哪项指标项不太重要,从而确定这些指标项的权重系数的大小。

2、多因素统计方法

这种方法是事先设计好一些问卷问题,将各项指标项列出来,以最重要、重要、次重要的等级让被调查对象打勾,再将调查的结果机型统计计算,以计算出来的排序指数Wi的大小来确定权重系数的大小。

例如,现有三项指标项,对10个被调查对象进行调查的结果如表5—11所示。

表5—11权重系数的统计方法

其中,为各等级分值,即3,2,1,nij为各指标项上各等级的响应人数,N为总的响应人数,三个指标项的排序指数分别为:

(三)等级的划分与标准

在学习评价过程中,为了便于量化,通常采用等级划分的方法来进行。

常用的等级划分有3等级式(如好/一般/差)、4等级式(如优/良/中/差)、5等级式(如优/良/中/可/差)。

但要进行量化,还必须有一个比较基准。

衡量事物的比较基准,就称为评价标准。

描述标准常见的有三种形式,即描述式标准,期望评语量表式标准以及客观可数等级式标准。

1、描述式标准

描述式标准就是运用文字描述每个不同要素的等级,并赋给每个等级的分值。

例如表5—12就是一个实例。

表5—12描述式标准的形式

指标

标准

分值

学生

学习

注意力

全班同学全神贯注,没有人搞小动作,没有交头接耳

有个别同学精神不集中,搞小动作

整节课大部分同学不注意听讲,交头接耳,搞小动作

3

2

1

描述式标准是一种是用较广泛的标准形式,但它要求所描述的各要素必须明确、合理、利于判别。

2、期望评语量表式标准

它是根据目标要求,写出期望达到的评语或要求,同时把该项指标分为若干等级,每个等级赋以分值,评判者根据达到期望评语或要求的程度逐项打分。

3、客观可数等级式标准

它是以客观的、可数的定量数值作为标准,标准分成不同的等级,凡达到一定的数额者可归属到某一等级之中,如表5—13。

表中数字为该知识点的综合得分率。

表5—13客观可数等级式标准

知识点的达标程度

4

3

2

1

知识点1

知识点2

知识点3

0.9以上

0.9以上

0.9以上

0.75—0.9

0.75—0.9

0.75—0.9

0.6—0.75

0.6—0.75

0.6—0.75

0.6以下

0.6以下

0.6以下

(四)评价指标体系总表

完成了上述三项工作之后,便可得到一个完整的学习评价指标体系总表。

(五)学习评价结果的描述

学习评价的最终目标是要对评价对象(学生)的学习效果作出价值性的判断。

通常可采用如下几种方式进行描述:

1、绝对性评定

又称目的性评价,是根据评价目的,以某一项教学目标作为评定的依据,即判断a≥A是否成立(其中A为预期目标)。

这种评定是以评价对象(学生)对预期的教学目标已达到的数量和质量情况来衡量的。

例如,对于某知识内容,按教学大纲的要求必须达到应用水平,实施教学活动之后,学生的达标率为90%,那么我们可以判断学生对该知识内容的理解达到了原教学目标(应用)的要求。

2、相对性评定

又称集体内评定,是以评价对象的集体平均水平作为评价依据,判断在这个集体中每一个别对象所处位置相对好坏,即判断a≥ã是否成立(其中ã为集体平均水平)。

例如判断某位同学的某科成绩在整个班集体中所处的相对位置。

3、比较性评定

是以某一目标作为评定的依据,比较不同对象对同一知识内容的理解差异,即判断a≥b是否成立(a、b为不同的对象)。

例如比较实验班与控制班某单元学习成绩的高低。

4、发展性评定

又称自我型评定,它是各个评价对象对照自身的特点,判断是否进步了或后退了,也即判断a2≥a1是否成立(其中a2,,a1为同一对象在不同时期的状态)。

例如,通过两次测验成绩的比较,判定自己对某a2≥a一科的学习是否进步了。

以上四种描述方式,它们之间的区别可用表5—14表示。

5—14学习评价结果的描述方式

描述方式

区别

说明

绝对性评定

判断a≥A

A为预期目标

相对性评定

判断a≥ã

ã为平均水平

比较性评定

判断a≥b

a、b为不同对象

发展性评定

判断a2≥a1

a2,,a1为同一对象不同时期的状态

在教学中,为了研究媒体实施的效果,不仅要考虑评价对象的整体达标程度,还必须研究对象与对象之间及对象自身之间的效果比较。

因此,四种描述方式常常结合在一起综合使用。

(一)对各县(市、区)及开发区的评价考核

对各县(市、区)及开发区的评价考核指标体系由10个指标构成,采用计分制,满分为100分。

分项

评价指标

计量

单位

权重

1

服务业增加值增长速度

%

20

2

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

12

3

人均服务业增加值

元/人

6

4

服务业从业人员增长速度

%

12

5

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

%

6

6

服务业税收收入增长速度

%

10

7

服务业税收收入占全部税收收入比重

%

5

8

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

%

15

9

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重

%

6

10

城镇服务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元/人

8

(二)对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十三个指标单位的考核

1、考核对象:

商务局、财政局、交通局、地税局、教育局、卫生局、房管局、人行、邮政局、联合网络公司、移动公司、电信公司、铁通公司。

2、考核指标

序号

责任

单位

指标内容

分值

1

市商务局

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

100

2

市财政局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速

100

3

市教育局

1、从业人员劳动者报酬增速

100

4

市卫生局

1、从业人员劳动者报酬增速

100

5

市交通局

1、客货运周转量增速

100

6

市房管局

1、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

2、二级市场交易总额

70

30

7

市地税局

1、第三产业营业税增速

100

8

市人民银行

1、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贷款余额增速

2、新增贷款增速

60

40

9

市邮政局

1、邮政业务总量增速

2、邮政物流配送量增速

3、邮政储蓄期末余额增速

50

30

20

10

市移动公司

1、电信业务量增速

100

11

市联通公司

1、电信业务量增速

100

12

市电信公司

1、电信业务量增速

100

13

市铁通公司

1、电信业务量增速

100

(三)对全市服务业相关部门的考核

1、考核对象:

市发改委、市金融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科技局、市广电局、市体育局、市旅游局、市建委、市文化局、市供销社、市统计局、市民政局、市新闻出版局、市人事局、市国税局、市粮食局、市烟草专卖局、市盐业管理局、市市场发展服务中心。

2、考核指标如下:

序号

责任单位

指标内容

分值

1

市发改委

1、积极争取国家、省政策支持,管好、用好市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

100

2

市金融办

1、推动金融机构信贷

2、保费收入增速

60

40

3

市劳动和社会

保障局

1、第三产业新增就业人数

100

4

市科技局

1、技术合同全年转让和交易额

100

5

市广电局

1、广告收入增速

100

6

市体育局

1、市体育训练中心建设

2、体育产业开发

3、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30

30

40

7

市旅游局

1、国内游客人数增速

2、国内游客收入增速

50

50

8

市建委

1、房地产投资总额增速

2、房地产开工面积增速

60

40

9

市文化局

1、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速

2、乡镇文化设施建设

3、殷墟国家大遗址公园建设

4、举办纪念甲骨文发现110周年暨2009年中国安阳殷商文化旅游节活动

40

20

20

20

10

市供销社

1、销售总额增速

2、专业合作社建设

60

40

11

市统计局

1、服务业统计、监测及动态分析

100

12

市民政局

1、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2、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

60

40

13

市新闻出版局

1、加强新闻出版市场管理

2、“农家书屋”建设

70

30

14

市人事局

1、服务业人才培养与人才引进

100

15

市国税局

1、第三产业税收增速

100

16

市粮食局

1、粮食购销总量

2、发展和改造粮油店

70

30

17

市烟草专卖局

1、烟草销售收入增速

100

18

市盐业管理局

1、食盐购销总量

100

19

市市场发展服务中心

1、市场规划编制

2、市场体系建设

40

60

评价指标体系

2009年12月28日16:

40凤凰网财经【大中小】 【打印】共有评论0条

“金凤凰2009中国年度基金公司评选”指标体系由6大项指标构成,总评满分100分。

评选指标以基金投资业绩和投资能力为核心,辅以公司治理、品牌建设、社会责任等企业价值评估因素。

一、投资回报(权重40%,满分40分) 

评估指标

评估内容或评分准则

总评分

偏股方向基金加权

平均净值增长率

将评价期内加权平均净值增长率从高到低排名,按比例分为10级,最高的10%组得分30分,次之得分27分,依次类推,最低10%组得分3分

30分

偏债方向基金加权

平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