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及从业人员管理制度.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802393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种设备及从业人员管理制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特种设备及从业人员管理制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特种设备及从业人员管理制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特种设备及从业人员管理制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特种设备及从业人员管理制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特种设备及从业人员管理制度.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特种设备及从业人员管理制度.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特种设备及从业人员管理制度.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特种设备及从业人员管理制度.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特种设备及从业人员管理制度.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特种设备及从业人员管理制度.doc

《特种设备及从业人员管理制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种设备及从业人员管理制度.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特种设备及从业人员管理制度.doc

特种设备及从业人员管理制度(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对山西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农村旅游公路(以下简称“旅游公路”)施工建设中特种设备及从业人员的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机械设备事故,促进从业人员安全意识进一步提升,山西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农村旅游公路建设南(北)区指挥部(以下简称“南(北)区指挥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等法律、法规、规范,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特种设备定义

本制度中所称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场(厂)内机动车辆,以及公路施工所用的滑模爬模、整体提升式脚手架、架桥机等自行式架设设施。

第三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做到“三落实、两有证、一检验、一预案”。

即要确立落实管理机构、落实管理人员、落实管理制度;设备使用证,人员有操作证;设备依法检验合格;有应急预案度演练,有演练记录。

同时要及时淘汰更新老旧设备,确保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行。

第四条各施工单位要制定严格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并要依据《特种设备目录》制定本单位涉及到的特种设备清单。

安全管理、机械管理部门要经常向相关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组织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术培训,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杜绝违章作业。

第二章适用范围

第五条本制度适用于旅游公路建设中使用特种设备的施工单位及安装拆卸单位。

第六条监理单位要按本制度的要求对设备的使用单位进行全面的检查,做好特种设备及操作人员的监督管理。

第三章特种设备的管理

第七条特种设备的进场、安拆和验收登记

(一)特种设备在进场前,各施工单位机械部门必须对该特种设备是否携带齐全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监督检验证明等文件进行验收登记,文件资料不齐全时不得使用。

(二)特种设备的安装、验收、维修及拆卸,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或指导进行,且对该设备的安装、拆卸、维修质量和安全技术性能负责。

(三)特种设备的安装、拆卸前,必须制定专项安全方案,经总监理工程师审批后方可进行。

安拆过程中,各单位必须安排专职安全人员在现场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

(四)特种设备安装完成自检质量和安全技术性能合格后,必须向规定的监督检验机构提出验收检验申请,并由执行当次验收检验的机构出具检验报告及安全检验合格标志。

(五)特种设备在验收完毕及正式投入使用后30日内,必须持监督机构的验收检验报告和安全检验合格标志到所在地的市级以上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注册登记,并将安全检验合格标志固定在大型特种设备显著位置上后,方可以投入正式使用。

第八条各施工单位必须针对特种设备建立详细的安全技术档案,并交机械部门存档,安全技术档案包括:

(一)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

(二)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

(三)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包括维修、保养、使用)。

(四)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检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

(五)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

(六)其他记录。

如操作规程、起重机械的试吊记录等,机械设备为租赁时必须签订安全合同。

第九条特种设备日常管理

(一)各施工单位应建立特种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和定期检查制度,明确责任人员。

(二)所有进场的轮胎式的设备,全部安装倒车雷达一体机,并建立相应的台帐。

(三)特种设备必须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并定期自行检查,至少每月一次,并作好记录,并由责任人员签字确认,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四)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或分管的安全管理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安全、机械及项目负责人报告,必要时可采取紧急措施。

(五)特种设备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必须进行定期校验、检修,并记录备查。

(六)特种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时应当对其全面检查,消除事故隐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严禁带病作业。

(七)特种设备的维护、保养、安装、改造、操作必须由有资质的单位或有特种作业操作证的人员进行,并做好相关记录。

(八)特种设备停放现场必须设置必要的安全警示标志和围挡设施,并由专人进行管理。

第十条特种设备报停

(一)特种设备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满前1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接到定期检验的通知后,要做好迎检工作。

未经定期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

(二)特种设备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或超过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使用年限的应当予以报废,严禁使用。

第四章特种设备从业人员管理

第十一条从业人员管理

(一)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必须持有《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不得无证上岗。

(二)各施工单位要建立详细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档案,所有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后方可进行作业。

(三)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中,必须严格执行有关的安全规章制度和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

对于违章指令有权拒绝执行,并可向南(北)区指挥部进行举报。

由于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违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以及操作规程发生事故的,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追究责任。

第五章其他要求

第十二条各施工单位安全部门必须针对特种设备制订事故应急预案,提前进行演练,并根据演练情况对预案进行修订、完善。

第十三条监理单位在批准有特种设备的工程项目开工前,必须对特种设备检验、登记和作业人员持证情况进行审核,不符合要求时不得批准开工。

第十四条各单位自有、租赁的常规施工机械以及协作队伍自带机械设备也必须纳入安全管理范围,参照特种设备要求进行管理,所有台账必须建立完善。

第六章奖罚

第十五条南(北)区指挥部将特种设备及人员的管理纳入到安全生产考核中,根据考核结果实施奖罚。

第七章附则

第十六条本制度由南(北)区指挥部安全部负责解释。

第十七条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附件:

1、特殊工种作业人员管理台帐

2、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档案

3、特种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台帐

4、特种设备运行检验记录表

附件1:

特殊工种作业人员管理台帐

施工单位:

合同号:

监理单位:

编号:

序号

工种

姓名

年龄

性别

身份证号码

上岗(操作)证类别

证件编号

证件核发机关

证件核发时间

和有效期

进场

时间

退场

时间

编制:

审核:

主管领导:

附件2: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档案

项目名称:

编号:

设备名称

 

设备型号

 

出厂日期

 

照片

使用单位

 

设备来源

 

操作人员

 

操作证号

 

验收单位

 

验收时间

 

设备检验证

 

有效期

 

技术状况

完好

封存

待修

待报废

 

 

 

 

 

 

 

 

安全工作台班或台时

 

 

 

 

 

 

 

 

 

安全生产

管理情况

 

 

 

 

 

 

附件3:

特种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台帐

施工单位:

合同号:

监理单位:

编号:

序号

特种设备名称

型号

或功率

操作员

进场时间

检验机构名称

检验证书编号

是否建立了检查、维修、保养记录台帐

退场时间

备注

编制:

审核:

主管领导:

附件4:

特种设备运行检验记录表

施工单位:

合同号:

监理单位:

编号:

机械名称

型号规格

投入日期

运行记录

检验保养内容

维修内容

操作人员

保养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