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结构与性质2.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028011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7.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子结构与性质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分子结构与性质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分子结构与性质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分子结构与性质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分子结构与性质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分子结构与性质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分子结构与性质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分子结构与性质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分子结构与性质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分子结构与性质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分子结构与性质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分子结构与性质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分子结构与性质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分子结构与性质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分子结构与性质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分子结构与性质2.docx

《分子结构与性质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子结构与性质2.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分子结构与性质2.docx

分子结构与性质2

课时提升作业四十二 

分子结构与性质

(45分钟 100分)

1.(18分)元素周期表中第2周期元素包括B、C、N、O、F等非金属元素。

(1)硼元素、氮元素均可与氟元素形成AB3型的分子,这两种分子的立体构型分别为________。

(2)实验室中常用CaC2与水反应制备C2H2,CaC2为离子化合物,其阴离子为

的电子式为________,与

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为________。

C2H2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分子中σ键与π键数目之比为________,C2H2为________(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

(3)三种分子CH4、NH3、H2O的键角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NH3极易溶于水,而CH4不溶于水,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水分子和氟化氢分子间均存在氢键,氟化氢中的氢键比水中的氢键强,但为什么水的沸点高于氟化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BF3中B为sp2杂化,分子为平面三角形;NF3中N为sp3杂化,分子为三角锥形。

(2)

的电子式为

,其等电子体分子有N2、CO等。

C2H2中碳原子为sp杂化,分子为直线形,结构式为H—C≡C—H,含有3个σ键,2个π键,σ键与π键数目之比为3∶2,C2H2为非极性分子。

(3)CH4、NH3、H2O的键角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H4>NH3>H2O。

NH3为极性分子,与水分子间可形成氢键,因此极易溶于极性溶剂水;CH4为非极性分子,不溶于极性溶剂水中。

(4)水分子间和氟化氢分子间均存在氢键,氟化氢中的氢键比水中的氢键强,但水分子间形成的氢键多于氟化氢分子间的氢键,导致水分子间的作用力大于HF分子间的作用力,因此水的沸点高于氟化氢。

答案:

(1)平面三角形、三角锥形

(2)

 N2、CO等 sp 3∶2 非极性

(3)CH4>NH3>H2O NH3为极性分子,与水分子间可形成氢键,因此极易溶于极性溶剂水;CH4为非极性分子,不溶于极性溶剂水中

(4)水分子间形成的氢键多于氟化氢分子间的氢键,导致水分子间的作用力大于HF分子间的作用力,因此水的沸点高于氟化氢

2.(18分)(2017·张家口模拟)已知A、B、C、D、E、F、G都是元素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其中A、B、C、D、E为不同主族的元素。

A、C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B的电负性大于C,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E的焰色反应为紫色,F的基态原子中有4个未成对电子,G的+1价阳离子正好充满K、L、M三个电子层。

回答下列问题:

(1)A、B、C、D、E、F、G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D元素的原子核外有________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有________种不同能级的电子。

基态的F3+核外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

(2)B的气态氢化物在水中的溶解度远大于A、C的气态氢化物,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化合物ECAB中的阴离子与AC2互为等电子体,该阴离子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4)FD3与ECAB溶液混合,得到含多种配合物的红色溶液,其中配位数为5的配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

(5)化合物EF[F(AB)6]是一种蓝色晶体,下图表示其晶胞的

(E+未画出)。

该蓝色晶体的一个晶胞中E+的个数为________。

(6)G的二价阳离子能与乙二胺(H2N—CH2—CH2—NH2)形成配离子:

该配离子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________。

(填字母)

a.配位键     b.极性键

c.离子键d.非极性键

阴离子CAB-中的A原子与乙二胺(H2N—CH2—CH2—NH2)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分别为________。

【解析】A、B、C、D、E、F、G都是元素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A、B、C、D、E为不同主族的元素,A、C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A为碳元素、C为硫元素;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E的焰色反应为紫色,则E为钾元素,D的原子序数大于C而小于E且为主族元素,则D是氯元素;B的电负性大于C,且原子序数小于C,且主族元素处于不同主族,则B为氮元素;F的基态原子中有4个未成对电子,且为第4周期元素,则F为铁元素;G的+1价阳离子正好充满K、L、M三个电子层,则G为铜元素。

(1)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第一电离能越小,这几种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是K,则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K;D是氯元素,原子核外有17个电子,电子就有17种运动状态,有5种不同的能级;F是铁元素,失去三个电子生成Fe3+,Fe3+核外有23个电子,则Fe3+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

(2)B的氢化物是氨气、C的氢化物是硫化氢、A的氢化物是甲烷,硫化氢、甲烷和水分子不能形成氢键、氨气和水分子能形成氢键,氢键的存在促进其溶解度增大,所以氨气的溶解度大于甲烷和硫化氢。

(3)SCN-与CO2互为等电子体,因此其电子式为

(4)FeCl3与KSCN溶液混合得到含多种配合物的红色溶液,生成的配合物为铁氰化钾,其中配位数为5的配合物的化学式是K2Fe(SCN)5。

(5)根据图中信息,该晶胞中Fe2+个数:

8×4×

=4,Fe3+个数:

8×4×

=4,CN-个数:

12×

×8=24,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知,K+个数:

=4。

(6)Cu的二价阳离子能与乙二胺(H2N—CH2—CH2—NH2)形成配离子,该配离子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配位键、极性键、非极性键,答案选abd。

SCN-中的碳原子价层电子对数是2且不含孤电子对,所以碳原子为sp杂化,乙二胺(H2N—CH2—CH2—NH2)中碳原子价层电子对数是4且不含孤电子对,所以碳原子为sp3杂化。

答案:

(1)K 17 5 1s22s22p63s23p63d5

(2)NH3与H2O分子间存在氢键,CH4、H2S分子与H2O分子间不存在氢键

(3)

 (4)K2Fe(SCN)5 (5)4 (6)abd sp、sp3

3.(11分)X、Y、Z、W、Q、R六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Z基态原子核外有三个未成对电子,Y、Z、W分别与X形成常见化合物的分子结构依次为正四面体、三角锥形和V形,Q的各级电离能数据(单位:

kJ·mol-1)如下表,W与R是同族元素。

I1

I2

I3

I4

I5

……

496

4562

6912

9543

13353

……

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W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

(2)化合物X2W2的电子式为________,化合物XYZ的结构式为________。

(3)相同条件下,YW2、RW2两者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的是________(写分子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RW3分子中的键角________,R

分子的立体构型是________形。

(5)X、Z、W三种元素所形成的常见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________。

a.离子键        b.极性共价键

c.非极性共价键d.配位键

e.σ键f.π键

(6)YW2中的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共价键(填“极性”或“非极性”),根据等电子原理,指出与YW互为等电子体且含有Z原子的微粒有____________________(要求写一种即可)。

【解析】结合原子序数关系,W与R同主族,则W、R分别为第2、3周期元素。

Z的基态原子核外有三个未成对电子,则Z为第2周期元素N,其与X形成常见化合物的分子结构为三角锥形,则X为H,根据原子序数依次增大,都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以及和H形成常见化合物分子的空间构型,可知Y为C,W为O,W与R同主族,则R为S,根据Q的电离能,有突变说明电子层发生改变,则最外层有1个电子,Q为Na。

(1)W为O,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为

(2)X2W2的分子式为H2O2,其电子式为

H,XYZ分子式为HCN,其结构简式为H—C≡N。

(3)根据相似相溶原理,CO2是非极性分子,SO2是极性分子,H2O是极性分子,因此SO2的溶解度比CO2在水中溶解度大。

(4)SO3有3个σ键,价层电子对数为3,则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即键角是

120°。

S

有3个σ键,价层电子对数为4,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

(5)由H、N、O组成的离子化合物是NH4NO3,NH4NO3中N

与N

之间以离子键结合,N

和N

中均含有极性共价键、σ键,N

中含有配位键,N

中含有π键。

(6)CO2是由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

与CO互为等电子体的且含有Z原子的微粒是CN-、N2等。

答案:

(1)

(2)

H H—C≡N

(3)SO2 SO2和H2O均为极性分子,CO2为非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可判断SO2的溶解度较大

(4)120° 三角锥

(5)NH4NO3 abdef

(6)极性 CN-或N2

4.(11分)短周期元素A、B、C、D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C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电离出电子数相等的阴、阳离子。

A、C位于同一主族,A为非金属元素,B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B、C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D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E单质是生活中常见金属,其制品在潮湿空气中易被腐蚀或损坏。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E元素原子基态电子排布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由B、C两种元素组成1∶1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该物质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________。

(3)由上述A、B、C、D四种元素中的三种组成某种盐,水溶液显碱性,是家用消毒剂的主要成分。

将该盐溶液滴入淀粉KI溶液中,溶液变为蓝色,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上述A、B、C、D四种元素中的两种或多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有多种,写出一种既含有极性键又含有非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________。

(5)B、D两种元素可形成多种阴离子,如D

、D

、D

等,在这三种阴离子中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分别为________,离子的立体构型分别为________。

【解析】根据题意可推知:

A是H;B是O;C是Na;D是Cl;E是Fe。

(1)Fe原子基态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4s2或[Ar]3d64s2。

(2)由B、C两种元素组成1∶1化合物为Na2O2,其电子式是Na+

]2-Na+,Na2O2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

(3)由上述A、B、C、D四种元素中的三种组成某种盐,水溶液显碱性,是家用消毒剂的主要成分。

将该盐溶液滴入淀粉KI溶液中,溶液变为蓝色,说明该盐有强的氧化性,则该盐是NaClO,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I-+ClO-+H2O

I2+Cl-+

2OH-。

(4)四种元素形成的含有非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应含有过氧键,应为H2O2。

(5)B、D两种元素可形成的三种阴离子为Cl

、Cl

、Cl

,三种离子中Cl的价层电子对数均为4,均为sp3杂化,立体构型分别为V形、三角锥形、正四面体形。

答案:

(1)1s22s22p63s23p63d64s2(或[Ar]3d64s2)

(2)Na+

]2-Na+ 离子键和共价键(或非极性键)

(3)2I-+ClO-+H2O

I2+Cl-+2OH-

(4)H2O2

(5)sp3、sp3、sp3 V形、三角锥形、正四面体形

【加固训练】

(2017·合肥模拟)A、B、C、D、E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

A元素可形成多种同素异形体,其中一种是自然界最硬的物质;B的原子半径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C原子核外电子占据7个不同的原子轨道;D的单质在常温常压下是淡黄色固体。

(1)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B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

(2)A、D、E中电负性最大的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B、C两元素第一电离能较大的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

(3)A和D两元素非金属性较强的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写出能证明该结论的一个事实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化合物AD2分子中共有________个σ键和________个π键,AD2分子的立体构型是________。

【解析】A、B、C、D、E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

A元素可形成多种同素异形体,其中一种是自然界最硬的物质,因此A是碳元素;B的原子半径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则B是Na;C原子核外电子占据7个不同的原子轨道,则C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1,所以C是Al;D的单质在常温常压下是淡黄色固体,则D是S,E的原子序数大于S,且是短周期元素,因此E是Cl。

(1)E的原子序数是17,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3周期、第ⅦA族;B是钠,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可知,其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1。

(2)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则A、D、E中电负性最大的是Cl;金属性越强,第一电离能越小,则B、C两元素第一电离能较大的是Al。

(3)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已知H2CO3是弱酸,而H2SO4是强酸,因此A和D两元素非金属性较强的是S。

(4)双键是由1个σ键和1个π键组成的,CS2的结构式为S

C

S,因此分子中共有2个σ键和2个π键。

分子的立体构型与CO2分子相似,属于直线形结构。

答案:

(1)第3周期、第ⅦA族 1s22s22p63s1

(2)Cl Al

(3)S H2CO3是弱酸,H2SO4是强酸(或其他合理答案) (4)2 2 直线形

5.(12分)(2015·江苏高考)下列反应曾用于检测司机是否酒后驾驶

2Cr2

+3CH3CH2OH+16H++13H2O

4[Cr(H2O)6]3++3CH3COOH

世纪金榜导学号30682448

(1)Cr3+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配合物[Cr(H2O)6]3+中,与Cr3+形成配位键的原子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CH3COOH中C原子轨道杂化类型为__________;1molCH3COOH分子含有σ键的数目为____________。

(3)与H2O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阳离子为__________(填化学式);H2O与CH3CH2OH可以任意比例互溶,除因为它们都是极性分子外,还因为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Cr为24号元素,价电子为24-18=6,d轨道半满状态下较稳定,则Cr的核外电子排布为[Ar]3d54s1,失去电子时,先失最外层上的电子,所以Cr3+的核外电子排布为[Ar]3d3。

H2O中的O含有孤电子对,所以O为配位原子。

(2)甲基中碳为sp3杂化,羧基中的碳为sp2杂化。

单键全部为σ键,双键中有一个π键和一个σ键,所以1molCH3COOH中含有7molσ键。

(3)H2O中O的价电子数与F+相等,所以H2O和H2F+互为等电子体。

H2O与CH3CH2OH之间可以形成分子间氢键,故两者可以任意比例互溶。

答案:

(1)1s22s22p63s23p63d3(或[Ar]3d3) O

(2)sp3、sp2 7mol(或7NA)

(3)H2F+ H2O与CH3CH2OH之间可以形成氢键

6.(10分)(2017·郴州模拟)W、X、Y、M、Z为元素周期表中前四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W的基态原子中占据哑铃形原子轨道的电子数为3,X2+与W3-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W与X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Y的最外层电子数;Z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11列,M是第4周期中核外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元素。

请回答:

 世纪金榜导学号30682449

(1)Z的基态原子M层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W的简单氢化物分子中W原子的________轨道与氢原子的________轨道重叠形成W—Hσ键(填轨道名称)。

(3)比较Y的含氧酸酸性:

HYO2________HYO(填“>”或“<”),原因为__________。

(4)关于Z的化合物[Z(EDTA)]SO4(EDTA的结构简式如图)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Z(EDTA)]SO4中所含的化学键有离子键、共价键、配位键和氢键

B.EDTA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2、sp3

C.[Z(EDTA)]SO4的组成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氧元素

D.[Z(EDTA)]SO4的外界离子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

(5)离子型氢化物XH2的晶胞如图所示,其中阴离子的配位数为________。

【解析】W、X、Y、M、Z为元素周期表中前四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W的基态原子中占据哑铃形原子轨道的电子数为3,则W为氮元素;X2+与W3-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这两种离子核外有10个电子,则X为镁元素;Z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11列,则Z为铜元素;Y原子序数小于29,W与X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Y的最外层电子数,则Y为氯元素,M是第4周期中核外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元素,为3d54s1,为铬元素。

(1)Z为铜元素,基态原子M层的电子排布式为3s23p63d10。

(2)W的简单氢化物为NH3,氨气分子中,原子间形成σ键时,发生重叠的原子轨道分别为sp3杂化轨道和s轨道。

(3)同一种元素的含氧酸中,含有非羟基氧原子个数越多,其酸性越强,HYO2中非羟基氧原子个数是1、HYO中没有非羟基氧原子,所以酸性HYO2>HYO。

HClO2和HClO可分别表示为(HO)ClO和(HO)Cl,HClO中的Cl为+1价,而HClO2中的Cl为+3价,正电性更高,导致Cl—O—H中O的电子更向Cl偏移,更易电离出H+。

(4)[Z(EDTA)]SO4中所含的化学键有离子键、共价键和配位键,不存在氢键,故A错误;EDTA中碳原子有2种杂化轨道类型,其中羧基中为sp2、亚甲基中为sp3,故B正确;氮原子的2p轨道为半充满结构,第一电离能最大,故C错误;

[Z(EDTA)]SO4的外界离子是硫酸根离子,S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

×(6+2-4×2)=4,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故D正确。

(5)离子型氢化物MgH2的晶胞中,每个氢离子连接晶胞中体心上的镁离子和一个顶点上的镁离子,共3个镁离子,所以阴离子的配位数为3。

答案:

(1)3s23p63d10 

(2)sp3杂化 s

(3)> HClO2和HClO可分别表示为(HO)ClO和(HO)Cl,HClO中的Cl为+1价,而HClO2中的Cl为+3价,正电性更高,导致Cl—O—H中O的电子更向Cl偏移,更易电离出H+ (4)B、D (5)3

7.(20分)(2017·马鞍山模拟)铜在我国有色金属材料的消费中仅次于铝,广泛地应用于电气、机械制造、国防等领域。

一项科学研究成果表明,铜锰氧化物(CuMn2O4)能在常温下催化氧化空气中的一氧化碳和甲醛(HCHO)。

世纪金榜导学号30682450

(1)Cu+基态的电子排布式可表示为________。

(2)1mol甲醛(HCHO)中含有的σ键数目为________。

(3)氯和钾与不同价态的铜可生成两种化合物,这两种化合物都可用于催化乙炔聚合,其阴离子均为无限长链结构(如图),a位置上氯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

这两种不同化合物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4)金属铜单独与氨水或单独与过氧化氢都不能反应,但可与氨水和过氧化氢的混合溶液反应生成铜氨离子[Cu(NH3)4]2+。

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Cu(NH3)4]2+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有________(填序号)。

A.配位键      B.离子键

C.极性共价键D.非极性共价键

【解析】

(1)Cu是29号元素,Cu+基态的电子排布式可表示为1s22s22p63s23p63d10,也可表示为[Ar]3d10。

(2)甲醛结构式是

,在一个分子中含有3个σ键和1个π键,故1mol甲醛(HCHO)中含有的σ键数目为3NA。

(3)a位置上氯原子形成2个单键,含有2对孤电子对,杂化轨道数为4,因此原子杂化方式是sp3杂化。

阴离子中Cu与Cl个数比为1∶3,若铜元素为+2价,则化合物的化学式为KCuCl3;若铜为+1价,则其化学式为K2CuCl3。

(4)①铜和氨水、过氧化氢的混合液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Cu+H2O2+4NH3

[Cu(NH3)4]2++2OH-。

②[Cu(NH3)4]2+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有NH3中的极性共价键,NH3与Cu2+之间的配位键,故选A、C。

答案:

(1)1s22s22p63s23p63d10(或[Ar]3d10)

(2)3NA

(3)sp3 KCuCl3 K2CuCl3

(4)①Cu+H2O2+4NH3

[Cu(NH3)4]2++2OH- ②A、C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