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调研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0322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7.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调研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甘肃省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调研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甘肃省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调研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甘肃省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调研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甘肃省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调研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甘肃省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调研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甘肃省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调研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甘肃省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调研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甘肃省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调研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甘肃省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调研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甘肃省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调研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甘肃省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调研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甘肃省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调研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甘肃省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调研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甘肃省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调研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甘肃省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调研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甘肃省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调研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调研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甘肃省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调研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8

12。

40

4

电子信息大类

101

5

11。

60

土建大类

73

21

8。

38

6

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

46

30

11

5。

28

7

农林牧渔大类

39

20

4.48

艺术设计传媒大类

38

15

4。

36

9

生化与药品大类

34

3。

90

10

大类

材料与能源大类

26

17

14

2.99

12

运输大类

24

2.76

13

医药卫生大类

13

2。

41

14

轻纺食品大类

19

11

2.18

15

环保、气象与安全大类

18

2.07

16

水利大类

1。

03

17

1。

18

公共事业大类

-1

0。

92

19

法律大类

0。

92

总计

871

292

100

100。

00

专业布点数在20个以上的二级专业类主要有教育类、计算机类、机械设计制造类、语言文化类等13个专业类,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专业布点数在20个以上的二级专业类一览表

二级专业类名称

专业布点数

占专业布点总数的比例(%)

教育类

100

11。

48

计算机类

68

7。

81

机械设计制造类

55

6。

31

语言文化类

42

4.82

自动化类

31

3。

56

财务会计类

3.44

电子信息类

28

3.21

工商管理类

化工技术类

27

3.10

10

艺术设计类

市场营销类

26

99

12

管理类

2.99

汽车类

87

合计

513

58。

90

由表1、表2可以看出,我省高职专业大类中的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材料与能源大类增量较大,符合我省经济的需要.但公共事业大类(8个)、法律大类(8个)、水利大类(9个)、大类(9个)等专业布点数量较少,并且增量相对较小,甚至出现了负增长(如公共事业大类)。

而在大众化的热门专业,如制造、财经类的专业设置比重较大,且几乎是每个高职院校都开设,招生人数较多,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对未来就业造成了较大压力.

(二)我省高职专业结构与结构的匹配情况

按照全省结构调整和经济的需要,我省沿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了三个区,即以省会兰州为中心的省城区、以张掖市为中心的XX区、以天水市为中心的陇南区。

这三个区的,改变了过去我省高校主要集中在兰州的局面,高等学校地区分布的状况得到了很大改善。

从河西走廊到陇南山区,全省14个市(州),除临夏外,已有13个市(州)设立了高等学校,这其中绝大部分是高职高专院校。

到2012年,在我省设置的23所高职高专院校中府举办19所,行业企业办学3所,力量办学1所,了多元化的办学格局。

这些院校除传统的师范、医学、教育外,还设立了包括石油化工、资源环境、冶金、机电、农业、林业、、建筑、、外语等具有鲜明行业特点的职业学院,基本上涵盖了我省的支柱。

增设了服务区域经济、具有社区学院性质的地区性、多科性高等职业学院。

因此,从我省高职院校的总体布局来看是符合我省经济的。

但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还应与结构调整相适应、相匹配.我省西部风电、光电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生物育种,关中—天水经济区制造业,陇能源及煤炭化工,甘肃中部特色农业生产及加工、生物制药、信息、现代服务业等国家及甘肃区域重点和新兴已初具规模;

以兰州石化和天水电子电器主导为核心的链集群;

现代农业形态,如定西的中药材和马铃薯已达16亿产值、兰州榆中现代经营方式的农业总产量占三分之一。

但是从表3可以看出,我省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与结构还存在着不协调的状况,二者之间存在着错位现象。

表3 

2011年甘肃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结构与结构匹配情况表

结构

对应的高职专业比例

错位幅度

第一

第二

第三

6.86

51

34。

63

4.48

35。

25

60。

2。

38

23。

—25。

65

(三)我省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成效

近年来,在国家大力高等职业教育的宏观策引导下,在甘肃省委、省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省高等职业教育快速,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各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专业结构调整和特色专业建设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初步成效。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进一步明确

近年来,全省高职高专院校以市场为导向,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紧密结合市场需求,依托行业、企业优势,逐步走上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特色办学之路.

从服务对象来看,我省高等职业院校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

一类是背靠行业、企业的院校,这些学校都是定位在行业背景下,为行业服务、为行业培养人才。

如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等15所院校,各校主体服务行业分别为石化、林业、煤炭、气象、地质、农业、、建筑、、畜牧、钢铁等。

第二类是类似社区性质的多科性高职院校,这些院校主要设置在密集、潜力较大的地州市,包括兰州职业技术学院、酒泉职业技术学院、武威职业学院等3所院校。

第三类是面向乡村中小学、乡镇卫生院的师范、医学类院校,如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张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等5所院校.

图1 

甘肃省高等职业院校分布及办学定位情况

气象煤炭,1

钢铁,1

2.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从专业结构上看,以适应我省需求为导向,以技术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为重点,依据甘肃省优先石化、有色、冶金等传统优势和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制药、特色农产品加工、特色、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的需要,各高职院校都在大力和培育优势特色专业。

逐步了一批以特色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基本建立了与区域经济相适应、与人才市场需求相衔接的专业门类比较齐全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高职院校的特色专业建设进一步强化

在国家示范校和骨干校建设过程中,各高职院校都逐步凝练并建设了一定的特色专业.例如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在强化石化类专业和建设的基础上,新建“煤化工生产技术”、“无损检测技术”、“网络技术(物联网方向)"

、“物流管理”、“印刷技术(印刷设备方向)"

、“油品分析"

等升级和转型急需的新专业,专业布局更加合理。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紧密围绕林业行业和区域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要,保持林业类专业特色,加大测绘、土建类专业建设力度,适时增设制造与服务类专业,了以林业类专业为骨干,多专业并举、相互渗透与补充的专业结构.

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按照“错位设置、非均衡建设、星级管理、专业展”的业建设策略,做强“煤炭"、“气象”两个传统优势专业,拓展区域经济建设紧缺的冶金、水利等专业,了采矿、安全、气象、地质、环境、机电、测量、矿物加工、水利、冶金等11个服务资源环境类行业的专业群,毕业生供不应求。

酒泉职业技术学院紧紧围绕新能源、、特色农业等地方主导,以机电技术(风电方向)为龙头,带动风能与动力技术、太阳能应用技术、光伏材料加工与应用技术等新能源专业共同,在全国高职院校率先了由10个专业组成的新能源特色专业群,已经成为酒泉建设千万千瓦级新能源招商引资的靓丽名片,了新能源、现代农业、、土木、制造、化工、财经等专业门类共同的格局.

武威职业学院在武威市委市府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与府、行业、企业深度融合,构建“三重融合、四方联动”的办学机制,按照“停招一批、调整一批、增加一批、提升一批"

的思路,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开始了以工为主,以新能源和护理等相关医学类专业为特色,文、经、农、艺等综合的专业布局。

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突出“三建、六业、两规” 的办学特色(三建:

城市建设、村镇建设、市建设;

六业:

建筑业、房地、市公用事业、建筑勘察业、建材业、装饰业;

两规:

城市规划、村镇规划),做精做强土建类专业,在甘肃省内了“哪里有建筑工地,哪里就有建院学子”的局面.

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不仅主动适应我省建设和新农村建设需要,而且根据畜牧业生产需要,主动服务“三农”,尤其是近三年来毕业生率达到99%,为我省培养了一大批畜牧兽医与机电高技能专门人才。

二、我省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热衷于铺摊子,设新专业,导致财力分散、设施分散、师资分散,不利于集中优势办好特色或优势专业

2011年甘肃省石化、有色、、冶金、食品、煤炭和装备制造业等支柱完成增加值1665.5亿元,增长15.7%,占规模以上的93。

4%。

其中,装备制造业完成增加值117亿元,增长17。

3%。

结合自身实际和优势,甘肃锁定新材料、新能源、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和信息技术5大领域作为重点,打造具有特色的战略性新兴,近年来增速保持在20%以上。

但部分高职院校在增设新专业时缺乏全面深入的论证,没有长远的系统专业设置规划,专业设置盲目追风,缺乏特色,新设生产技术应用类专业偏少,与支柱和新兴相关的专业在我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中仍然存在“盲点"

,如: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技术、硅材料技术、新能源应用技术、新能源发电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新能源电子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等.

(二)专业结构趋同现象仍然比较严重,通用性较强的专业设置比重较大

对我省23所高职院校2012年招生的19个专业大类871个专业方向的初步研究显示,重复设置相同专业的院校有:

会计及电算化(15家),计算机应用(13家),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各10家),建筑工程、物流管理(各9家)。

表4是我省布点数前九位的专业一览表.

表4 

布点数排在前9位的高职高专专业一览表

专业名称

布点数量

计算机应用技术

3.21

初等教育

电子商务

72

建筑工程技术

1.61

会计电算化

1.61

物流管理

61

数控技术

49

机电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

应用电子技术

13

管理

1.26

商务英语

焊接技术及自动化

1.15

会计

15

工商企业管理

10

应用英语

艺术设计

应用化工技术

03

模具设计与制造

1.03

电气自动化技术

1.03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1.03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1.03

语文教育

英语教育

1.03

工程造价

92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0.92

0.92

学前教育

331

38.00

由表4可以看出,目前我省许多高职院校建设相同的专业,甚至同一地区的不同院校也建有相同的专业、相同的实训,各院校专业趋同,使考生面对这种情况无所适从,特别是有些专业本来市场就不大,各个学校都在办,结果造成部分学校招收的学生过少,甚至无法开班,引发了一系列问题。

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统一的宏观指导。

各高职院校各自为,专业设置缺乏总体规划,只看重办学效益而忽视用人需求;

只开设成本小、硬件条件要求低的专业,一味追求生源数量,不考虑当前饱和状态和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去向。

(三)专业结构与区域结构调整存在错位现象

我省的结构以第二为主,内部的36个行业中,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烟草制品业的比较优势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十二五"

时期,我省将改造提升传统,大力现代服务业,积极特色农产品加,壮大特色优势,推动战略性新兴快速,规模化、集聚化和特色化格局。

但我省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中仍存在专业结构与结构错位的现象.其中,与第一相关的专业设置和第一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相比,差别相对较大。

与第三相关的专业设置数量偏多,但显现出迟缓下降态势,因受经济变化对就业形势的影响,与第三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数量已超过甘肃省所能容纳的数量。

第二占的比重与相关专业数的比例不尽合理,专业布点偏少。

其中,材料与能源大类中的能源类专业只有1个专业点,这与甘肃省第二内部结构现状极不协调。

像煤炭深加工与利用、煤化工生产技术分别只布点1个,煤质分析技术等专业均处于空白状态。

这一布局现状,显然不能满足甘肃乃至全国矿业快速的需要.

(四)高职专业的设置和行业的需求不能有效地进行衔接,还没有建立起高职教育专业市场需求调研和专业预警机制

有些高职院校专业陈旧,不顾市场的状况连年招生,造成了毕业生的大量囤积,加剧了市场矛盾.由于应对市场需求变化的灵活度不够,花在就业和专业调研上的精力不足,导致学生在经过三年培养后走进时才发现自己的专业学习很难适应的需求。

有些高职专业的设置与本科专业存在重复,专业定位不强;

有的专业设置从名称、专业教材和师资等方面与本科院校相近;

有的名称虽然进行了改变,但教材内容没有体现出与本科教材的差异,某种程度上还不如本科教材完整、严谨;

“双师型"

教师难以从数量和质量上满足学校的需求;

专业教学方法上难以摆脱传统理论教学模式,这些因素都造成了高职毕业生的适应性难以和本科生进行竞争,职位的迁移性也不强、毕业生转岗能力和后劲不足。

有些院校不能按照专业设置规律,充分利用好强势专业的优势,依靠强势专业带动弱势专业的。

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通过对高职整体就业和各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横向和纵向的统计分析,采用先进的、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建立健全专业预警机制,对就业形势相对不好的专业提前发出反馈警示,并适当减少该专业在当年的招生规模,从而为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学生就业以及企业的需求服务.

三、我省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对策探讨

(一)要适应结构调整,系统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

结构变化呼唤现代职教体系将“技术员及准专业人员"

作为职业群来看待。

由于职业教育的结构是由劳动力在三大中的分布状况决定的,因此结构的变化会对职业教育结构产生重要影响.我省于2012年提出实施“3341”项目工程,即打造三略平台,就是打造以兰州新区开发建设和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为重点的经济战略平台、以华夏文明保护传承和创新示范区建设为重点的文化战略平台、以国家生态屏障建设保护与补偿试验区为重点的生态战略平台;

实施三大基础建设,即深入实施提升、信息畅通和城镇化建设,重点建设一批事关当前和长远的基础设施项目;

瞄准四大方向,即把培育壮略新兴、特色优势、富民多元、区域首位,作为全省各地因地制宜、齐头并进、共同发力的方向和工作格局。

这一项目工程涵盖了、农业、服务业和基础设施、民生建设等方方面面的内容.上述项目的建设和运行将需要大批生产一线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与上述联系十分紧密的公路运输类、铁道运输类、信息技术类、电力技术类、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化工技术类、材料类、能源类;

生态环保类、循环经济、气象与安全大类;

农业技术类、制造大类、食品类、制药技术类、土建施工类、水利工程与管理类;

数字出版、文化创意、影视动漫、移动多等新兴文化类专业将有较为广阔的前景。

顺应甘肃省“3341"

项目工程的建设步伐,我省高职教育应积极与之联系比较紧密的上述各类专业,系统培养这些专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提高专业的办学质量

现阶段,我省高职院校的重点是进行内涵建设.普通高等院校内涵建设的平台主要是学科建设.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平台主要是专业建设,主要是因为高职教育本身是一种面向职业领域的专业教育,一个好的高职院校一定会有若干个好的专业,好学校是要有好专业支撑的.好专业依靠该专业的办学质量,即专业的定位是否准确,是否符合对人才的需求,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是否使人才培养目标落到实处等。

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

高职教育是为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培养满足各专业所对应岗位(岗位群)需要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我们要紧紧围绕“复合型、创新型、型”等特征要素来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注意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效性、针对性和适应性。

一要根据经济的需要,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主线,深入,广泛听取用人单位和相关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确定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

二要建立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特点,实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工作任务系统化等多种形式的“工学结合”、兼顾技术导向的教学模式;

三要构建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要充分体现“职业技术核心”、“动手能力优先"

和“注重综合素养”的高职课程设计原则,体现与职业岗位对接、中高职衔接、理论知识够用,职业能力适应岗位要求和个人要求。

2.完善教学

师资队伍建设要在师资数量保证教学需要的前提下,不断改善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提高“双师"素质教师及具有丰富经验的兼职教师比例.教学设施建设不仅要保证一定数量的设备以满足教学的需要,还要注重设备的完整性与利用率,有条件的还要发动专业教师研究与开发自制教学设备。

教材建设不仅要求选用XX、甘肃规划、推荐的质量高且针对性强的教材,而且还要组织教师编写适合我省区域经济需要、适合当地企业需求、适合本校学生素质能力的校本教材和讲义。

创新培养途径方法

从培养模式、培养方法和培养手段等方面入手,不断探索“产教融合"

的新形式、新方法,拓展“产教融合”的深度与广度,积累“产教融合”的好方法、好经验,努力探索订单式培养、校企合作式培养等人才培养途径,积极开展本专业的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教学;

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理实教学,应用的教学手段,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三)拓展专业教学内容的内涵与外延

拓展专业教学内容的内涵与外延,就是要改变过去以个别行业为背景的专业建设模式,要根据不同行业链对专业人才的要求,设置不同的人才培养方案。

开发出各个专业方向共享的基础能力课程平台,其课程包含基础理论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岗位能力课程等不同形式,学生学完基础平台规定的课程后,根据市场和行业需求,将专业课程进行组合和增减,设置不同的专业拓展方向。

在搭建基础能力平台基础上,可以根据我省区域调整、不同行业和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就业市场的变化以及学生就业愿望,设置不同的专业方向,并根据这些专业方向的要求,进行针对性的课程教学设计。

(四)专业带头人与专业可持续

专业带头人在专业建设和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专业带头人是专业建设的,专业市场信息的捕捉者,也是专业教学的组织、实施者。

我省各高职院校应注重发挥专业带头人对专业建设的引领的作用,建立稳定的专业带头人培养机制,由专业带头人负责专业的研究和建设,教研室负责教学管理和教学实施.专业带头人的选拔通过竞争上岗,年度考核,梯队,学院在使用上要放心、大胆,赋予其权力、提高其地位和待遇,使专业建设得到可持续。

(五)建设特色(优势)专业,打造品牌专业

目前,高职教育在招生与学生就业市场中同质化竞争态势日趋明显。

基于这样的认识,在未来高职院校学科专业的激烈竞争中生存之路只有一条,即全力打造自己的特色(优势)专业。

也就是要在充分认识和发挥自身办学已取得的经验与相对优势前提下,紧紧围绕学校所服务的行业或区域的区位优势、地缘优势、资源优势、行业优势以及各地经济建设和的实际需求,本着立足地方(行业)、面向市场、服务来构建高职院校的特色专业。

特色专业一经确定,就应以此为重点,实行非均衡策略,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采取相应的措施,集中财力狠抓特色专业的设置、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训设备、服务能力等,并以此为突破口,引领学校办学水平发生质的飞跃。

品牌专业是由知名度与认可度决定的,它代表着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标志着学校的办学优势,是学校地位与水平的集中体现,也是学校可持续的重要基础,通过实施品牌战略来实现学校的跨越式。

因此,我省高职院校今后在谋划重点专业时,也应把品牌专业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来实施,品牌与特色是相联系的,应在确定特色专业的基础上打造品牌,通过若干年的不懈努力,使我省每个高职院校能有2—3个专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较高的知名度与认可度,也使某些高职院校在总体竞争格局处于弱势的情况下,在某些品牌和特色专业上能取得相对强势。

(六)积极开展专业群建设,构建专业群

一般而言,“孤岛专业"

由于没有其他相关专业和课程的支撑,在师资力量、实训条件等方面基础薄弱,艰难,所以高职院校应重视专业群的建设,这对于高职院校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构建专业群有利于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办学效益.高职院校通过专业群的建设可以实现实训、师资等教学资源共享,促进师资队伍及实训建设。

其次,专业群的建设和运行有利于学校整体实力的提升。

通过专业群中办学实力强的优势专业的带动,有利于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和品牌优势,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专业群体优势。

再次,专业群式教育有利于增强学生就业的竞争力和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

学生通过专业群相关课程的学习不仅能从事本专业的基础岗位工作,还能适应与专业相关的多个工作岗位群。

最后,高职院校开展专业群建设有利于根据市场需求及时、灵活调整专业,从而增强专业设置的灵活性与适应性,更好地适应行业和区域经济的需要。

因此,我省高职院校应立足院校原有优势专业构建专业群。

根据链的调整趋势,以学校原有的优势专业为核心,将教学基础相同的若干专业组群,通过不断调整群内核心专业的专业方向、渐进衍生开发周边专业来实现专业群的整体。

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高职院校建设和的立足点,高职院校的建设研究,特别是专业建设研究,其重要性和紧迫性是不言而喻的.省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了“多元支撑的现代格局,着力打造石油化工、有色冶金、煤化工、先进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等五大传统集群,着力培育新能源、新能源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信息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