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在哪里 》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034673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8.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幸福在哪里 》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幸福在哪里 》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幸福在哪里 》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幸福在哪里 》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幸福在哪里 》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幸福在哪里 》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幸福在哪里 》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幸福在哪里 》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幸福在哪里 》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幸福在哪里 》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幸福在哪里 》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幸福在哪里 》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幸福在哪里 》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幸福在哪里 》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幸福在哪里 》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幸福在哪里 》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幸福在哪里 》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幸福在哪里 》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幸福在哪里 》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幸福在哪里 》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幸福在哪里 》教案.docx

《《幸福在哪里 》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幸福在哪里 》教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幸福在哪里 》教案.docx

《幸福在哪里》教案

Theworldwillgivewaytothosewhohavegoalsandvision.同学互助 一起进步(页眉可删)

《幸福在哪里》教案

《幸福在哪里》教案1

  教材分析

  《幸福在哪里》是一童话故事。

主要写了三个牧童把一口喷泉挖成一口泉井,得到了智慧女儿的祝福;十年后,通过他们自己的劳动,亲身找到了幸福的事,说明了幸福就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的道理。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幸福就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

  2、学习本课生字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合作表演课文内容。

理解智慧的女儿两次话语中的深刻含义,培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

课件。

  学生:

预习课文。

搜集有关幸福的名言警句,拓展对幸福的认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课时2课时

  板书设计

  幸福在那里

  三个牧童

  寻找幸福

  幸福的含义

  幸福在对人类有益的活动中

  教学活动设计

  第一课时

  一、审题入手,设疑激趣。

  1、板书“幸福”,什么是幸福?

你有过幸福的感受吗?

  板书“在哪里”,幸福在哪里?

怎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保加利亚埃林·彼林的童话故事,找寻其中的答案吧!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自由读文,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2、出示生字词,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分别找出写三个牧童童年挖泉井的经历及十年以后他们再次相聚经历的相应段落。

  三、入情入境,精读课文,领悟幸福的真谛。

  

(一)课文的前19个自然段向我们展示了三个牧童挖泉井的经历,指导学生从三个牧童挖泉井的语言、动作、神情及智慧的女儿说的话中领悟幸福在哪里。

  1、自读这部分内容:

  读懂了什么?

把读不懂的地方用笔画出来。

  2、重点研读三个牧童挖泉井的段落(1-5自然段)

  三个牧童是怎样挖泉井的?

  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划出文中的有关词语、语句。

(愉快,高兴极了,心满意足)

  他们为什么这么快乐?

(浑浊的泉水变成了清洁透明、清澈的、如同镜子一般的泉水)

  3、孩子们为什么这么快乐呢?

从文中的6-19自然段中找寻答案。

  ①朗读孩子们说的话“我们把它弄干净了,就是喝的”,领会其中的意思。

  ②出示智慧女儿的话。

  从“代表……代表……代表……代表……”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智慧女儿是这么说的,你会怎么对牧童说呢?

请用四个“代表”说一句话。

  4、回归整体,从三个牧童挖泉井的经历中,领悟到幸福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

  第二课时

  一、回顾前文,学习下文。

  从上节课的学习中你了解到什么?

  二、课文的后14个自然段向我们再现了十年后,他们再次相聚的经历,放手让学生用心读书,从人物的话语中领悟幸福的真谛。

  1、三个孩子分手后,各从事了哪些“有益于人类的劳动”?

  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幸福?

  2、出示智慧的女儿的话。

  ①理解“领悟”一词的含义。

  ②结合三个孩子的经历理解“幸福就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

  3、分角色朗读此部分,感受三个青年的幸福经历。

  [点评:

以上设计,紧紧围绕着孩子们十年前、十年后的生活经历,从具体的语言、动作、神情中,引导学生明白“幸福就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层层深入,恰到好处。

]

  三、拓展交流,情感延伸。

  1、合作表演课文内容。

  2、学习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收获呢?

  联系亲身经历谈谈自己对幸福的理解。

  3、出示收集到的和幸福有关的名言警句,学生交流谈感受。

  举例:

“能使大多数人幸福的人,他自己本身也是幸福的——马克思”

  “幸福要__劳动,要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

  “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的聪明的手创造出来的——高尔基”

  激发兴趣,畅所欲言

  幸福是一个美好的字眼,提及幸福,对于学生来说,生活中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可幸福在哪里,怎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这一系列问题的提出,无形中激起了学生读书找寻答案的兴趣。

  文中自然段颇多,为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清__脉络,是非常必要的。

  分别找出写三个牧童童年挖泉井的经历及十年以后他们再次相聚经历的相应段落。

  指导学生从三个牧童挖泉井的语言、动作、神情及智慧的女儿说的话中领悟幸福在哪里。

  划出文中的有关词语、语句(愉快,高兴极了,心满意足)

  放手让学生用心读书,从人物的话语中领悟幸福的真谛。

  联系亲身经历谈谈自己对幸福的理解。

  出示收集到的和幸福有关的名言警句,学生交流谈感受。

  学文后,让学生在共同经历着幸福的时刻,在共同的拥有中,细心地回味着“幸福就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

  作业设计

  1.规范地书写生字。

  2.完成基础练习中的题目。

  教学反思

  学文后,让学生在共同经历着幸福的时刻,在共同的拥有中,细心地回味着“幸福就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从而,自然而然地达到了教育学生热爱劳动,积极参加劳动的目的。

《幸福在哪里》教案2

  一、班会目的

  时下有人说,现实生活中什么人最累?

不是工人,农民,也不是知识分子,而是我们的孩子——中、小学生。

学习时间很长,很少有体育锻炼和玩的时间,更难得有接触社会和大自然的机会,好多孩子因课业负担过重,活动太少,睡眠不足,弄得茶饭不思。

在今年中考后,某初中毕业生因考试成绩不理想,而跳河自杀。

肖川博士来我校讲学,谈到了幸福的感觉和作用。

他告诉我们幸福是一种感觉,敞开心灵去感受,幸福无处不在……我们0502班是竞赛班,学业压力很重,同学们学习也非常刻苦,所以我们必须能够找到学习时幸福的感觉,找到学习的动力源,这样我们才能勇往直前,不被困难和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吓倒,以更好的状态迎接挑战!

  二、班会过程

  师:

谁愿意来挑战主持人这一角色,感受一下主持人的幸福?

师:

温艳茹同学第一个举手,就让她当主持人这一重要角色,同学们欢迎。

温:

有一首歌是这样唱的:

“幸福在哪里,幸福在哪里,它不在柳阴下,也不在温室里,它在辛勤的工作中,它在辛勤的汗水里。

”下面请大家谈谈你找到的幸福。

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发言,主要的幸福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父母的关爱给了他们幸福的感觉。

  2.同学间的友情给了他们幸福的感觉。

  3.老师的关心和教导给了他们幸福的感觉。

  4.经过努力而获得成绩的那一刻也给了他们幸福的感觉。

最后,大家一致认为,幸福是一种感觉,我们要在每件事中寻找幸福的感觉。

师:

刚才大家谈的幸福的感觉都很感人,也给了我们很多动力,但我认为,幸福不仅是自己的感觉,我们在自己幸福的同时,要让别人也感到幸福,换而言之,不能用别人的幸福来换取自己的幸福。

同时,我们更应该珍惜现在的幸福,化它为动力,用自己的努力为更多的人赢得幸福!

  三、会后行动

  我们班的同学在会后制作了一期《幸福在哪里》,幸福在这里的板报,我粘贴在此一部分,以供鉴阅。

当饥饿的恐惧席卷大地,当无助的难民潮水般涌向另一国度,幸福在哪里?

当城市中的煤气管道离奇地爆炸,当巨大的冲击波与炽热的火焰摧毁了家园,当人们痛哭流涕时,幸福在哪里?

可怜的人们何去何从?

当战争的恐惧袭入家庭,无辜的孩子去哪里躲藏?

当战争的阴霾依然笼罩大地,可怜的人们被冰冷的枪口所恐吓,幸福在哪里?

研究显示,随着收入的增加,幸福安宁的感觉也会随之增长,不过有一定上限。

从一贫如洗到拥有自己的房子和稳定收入的这一阶段,人们的幸福感提升最明显。

而一旦步入中产阶级,金钱就开始与幸福脱节,两者再无必然的关系。

伊利诺伊大学的心理学家爱德华·迪纳曾调查过一定比例的位居《福布斯》世界400首富之列的千万富豪们,结果发现,与中等收入的普通人相比,这些富豪对于生活的满意程度仅略高一点。

  他们的确很富有,然而有些东西是金钱不可能买到的。

金钱和物质与幸福感仅略微相关——几乎所有有关幸福的研究都支持这一基本结论。

卡内曼曾经这样概述他的研究:

“生活环境对幸福似乎没有绝对影响。

”至于为什么一旦步入中产阶级,金钱便不再给人带来幸福,有几种不同的说法,其中一种解释就是目标的不断变换,人们对于物质的需求和生活的享受也随着收入的曲线同时增长。

需求是可以满足的,而欲望是永远无法满足的。

一个住在小房里,但将在五内年搬进中档房子的人,可能比一个已经拥有大房子的人快乐,因为后者知道这已是自己能够拥有的最大住宅。

“第二道菜远不如第一道鲜美”。

  最后,我想对所有的人说:

爱我们的孩子吧,他们会给你最充实的幸福感!

NeverIfIwasatearinyoureyes,Iwouldfalldownonyourlipstokissyou!

Butifyouwereatearinmyeyes,Iwouldnevercry,becauseIamafraidtoloseyou!

SeehowmuchIloveyou,Nomatterwhen,Nomatterwhere!

但愿爱能感动一切!

《幸福在哪里》教案3

  教材分析:

  《幸福在哪里》是一篇童话故事。

主要写了三个牧童把一口喷泉挖成一口泉井,得到了智慧女儿的祝福;十年后,通过他们自己的劳动,亲身找到了幸福的事,说明了幸福就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的道理。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幸福就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

  2、学习本课生字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合作表演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了解三个牧童对幸福各有怎样的体会,从而懂得真正的幸福是什么。

  教学难点:

  理解智慧的女儿两次话语中的深刻含义。

  教学准备:

  教师:

作者简介,__拓展资料。

  学生:

预习课文,搜集有关幸福的名言警句,拓展对幸福的认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审题入手,设疑激趣。

  1、板书“幸福”,什么是幸福?

你有过幸福的感受吗?

  板书“在哪里”,幸福在哪里?

怎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保加利亚埃林彼林的童话故事,找寻其中的答案吧!

  [点评:

幸福是一个美好的字眼,提及幸福,对于学生来说,生活中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可幸福在哪里,怎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这一系列问题的提出,无形中激起了学生读书找寻答案的兴趣。

]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自由读文,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2、出示生字词,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分别找出写三个牧童童年挖泉井的经历及十年以后他们再次相聚经历的相应段落。

  [点评:

文中自然段颇多,为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清__脉络,是非常必要的。

]

  三、入情入境,精读课文,领悟幸福的真谛。

  

(一)课文的前19个自然段向我们展示了三个牧童挖泉井的经历,指导学生从三个牧童挖泉井的语言、动作、神情及智慧的女儿说的话中领悟幸福在哪里。

  1、自读这部分内容:

  读懂了什么?

把读不懂的地方用笔画出来。

  2、重点研读三个牧童挖泉井的段落(1-5自然段)

  三个牧童是怎样挖泉井的?

  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划出文中的有关词语、语句。

(愉快,高兴极了,心满意足)

  他们为什么这么快乐?

(浑浊的泉水变成了清洁透明、清澈的、如同镜子一般的泉水)

  3、孩子们为什么这么快乐呢?

从文中的6-19自然段中找寻答案。

  ①朗读孩子们说的话“我们把它弄干净了,就是供大家喝的”,领会其中的意思。

  ②出示智慧女儿的话。

  从“代表……代表……代表……代表……”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智慧女儿是这么说的,你会怎么对牧童说呢?

请用四个“代表”说一句话。

  4、回归整体,从三个牧童挖泉井的经历中,领悟到幸福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

  

(二)课文的后14个自然段向我们再现了十年后,他们再次相聚的经历,放手让学生用心读书,从人物的话语中领悟幸福的真谛。

  1、三个孩子分手后,各从事了哪些“有益于人类的劳动”?

  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幸福?

  2、出示智慧的女儿的话。

  理解“领悟”一词的含义。

  结合三个孩子的经历理解“幸福就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

  3、分角色朗读此部分,感受三个青年的幸福经历。

  [点评:

以上设计,紧紧围绕着孩子们十年前、十年后的生活经历,从具体的语言、动作、神情中,引导学生明白“幸福就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层层深入,恰到好处。

]

  四、拓展交流,情感延伸。

  合作表演课文内容。

  学习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收获呢?

  联系亲身经历谈谈自己对幸福的理解。

  出示收集到的和幸福有关的名言警句,学生交流谈感受。

  举例:

“能使大多数人幸福的人,他自己本身也是幸福的——马克思”

  “幸福要靠劳动,要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

  “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的聪明的手创造出来的——高尔基”

《幸福在哪里》教案4

  教材分析:

  《幸福在哪里》是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劳动》中的一篇主体课文。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讲了三个牧童在智慧女儿的引导下,经过自身的劳动实践,找到了幸福,弄懂了幸福的真正含义:

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幸福就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经过前几年的指导学习后,已经具备了相应的自学生字的能力了,而且也已经积累了很多的词汇量,所以课前可以让学生在预习的同时自学生字词,课上多让学生思考,说出自己的理解。

  教学目标:

  1、自学会本课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明确幸福的含义,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幸福。

  3、通过读了解内容,感悟__的中心。

  4、话题拓展,寻找幸福。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学习,明白幸福的真正含义,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幸福。

  2、理解领悟一词的含义。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具准备:

  录音机、磁带、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导入:

  1、老师:

同学们,上课前我想请你们先听一首歌,好吗?

  (课件播放歌曲《幸福拍手歌》)

  2、老师:

看到刚刚小牌子上的字没有?

(歌曲放完以后会出示一个小牌子,上写着幸福是什么?

)那么,谁能用三言两语说说幸福是什么吗?

(板书幸福)

  (指名回答)

  过渡:

同学们说的都挺好的,那么,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呢?

它究竟在哪里呢?

(板书在哪里)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保加利亚著名作家埃林彼林的童话故事《幸福在哪里》去找找看。

  二、初步学习课文:

  1、听课文录音,熟悉课文内容(配上合适的背景乐),要求学生边听边在书上标出情感起伏的地方和好词好句。

  2、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快速浏览课文,找找看事件历时多久,在书上标画出来。

  三、深入理解课文:

  过渡:

是啊,历时十年,十年的时间是很漫长的,足以改变很多事情,也足以证明很多事情。

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

  

(一)、自由快速地读课文,小组讨论:

(课件出示)

  1、十年前,三个牧童是怎样挖泉井的?

心情如何?

  2、十年中,三个牧童是如何寻找幸福的?

  3、十年后,三个牧童找到幸福了吗?

幸福究竟在哪里呢?

  

(二)、讨论,交流:

  问题一:

(课件辅助理解)

  1、齐读书上的4、5自然段写挖泉井的内容。

(课件出示)

  2、找出相应的动作描写。

  3、感受心情:

高兴极了,愉快,心满意足。

(课件出示)

  4、说说自己有过的类似的经历。

  问题二:

(课件辅助理解)

  1、找出书上的相应段落,用语言归纳。

(课件出示)

  2、分角色朗读。

  3、假想可能会遇到的困难。

  问题三:

(课件辅助理解)

  1、找到了,幸福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

(课件出示)

  2、读出书上的相应段落,再赛读。

(板书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

  3、思考小问题:

(课件出示)

  a、智慧女儿为什么说三个牧童信守诺言?

  b、领悟一词是何意?

  4、讨论、交流上面的两个小问题。

  四、情感升华:

  1、引:

我们再一起来说说幸福在哪里?

(齐)

  2、小结:

是啊,幸福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劳动是光荣的,在劳动中,我们会感受到收获的骄傲;劳动是幸福的,在劳动中,我们会享受那美妙的过程;劳动是快乐的,在劳动中,我们体验到了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的欣慰。

劳动创造了人类,劳动创造了美。

  过渡:

你们爱劳动吗?

(爱)(声音响亮点)

  你们的回答真好,我很高兴,所以我要送个礼物给你们。

  3、欣赏小诗(课件出示并配优美的背景乐):

  幸福它在哪里

  请听我告诉你

  它不在月光下

  也不在温室里

  幸福在哪里呢

  朋友我告诉你

  它在你的理想中

  它在你的汗水里

  a、齐读b、男女生赛读

  五、拓展延伸:

(课件辅助)

  引:

喜欢我的礼物吗?

有没有兴趣像老师一样也来写写呢?

  (课件出示):

尝试着写几句小诗,记录下你对幸福的感悟!

  (先自由创作,老师予以适当地指导,再进行展示评价)

  六、总结:

  幸福是美好的,我们一起努力吧,幸福就在我们的手中,每个人都能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

我希望你们都幸福!

  七、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记忆重点词句。

  3、继续诗歌创作。

  板书设计:

  幸福在哪里

  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

《幸福在哪里》教案5

  教学目标:

  导同学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来学习9个生字,积累好词佳句。

  弄明白“幸福”的真正含义。

  指导同学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练习讲故事。

  教育同学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热爱劳动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感悟幸福的真正含义。

  教具准备:

  1、《幸福在哪里》歌曲磁带。

  2、扮演头饰。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

  播放“幸福在哪里”歌曲,请同学们欣赏。

  谈谈歌曲中唱的幸福在哪里呢?

  说说你对幸福的理解:

那么真正的幸福到底在哪里呢?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幸福的__,幸福在哪里?

它告诉了我们答案。

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问题自读课文。

  学习课文第一局部,弄懂“幸福在哪里”问题是怎样出现的。

  课文中的三个牧童也和咱们一样要寻找“幸福在哪里”的答案,那么是什么事情引出的这个问题呢?

  生汇报:

三个牧童清理泉眼,砌了一口泉井,智慧孩子赞扬他们须知了好事,并引导他们自身去找幸福,弄明白幸福是什么。

  3、讨论:

三个牧童为什么那么做?

  学习课文第二局部,弄懂三个牧童寻找的幸福答案。

  个牧童分头支寻找幸福的答案,他们找到了吗?

答案是什么?

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二局部。

  个牧童是怎样找到幸福的?

  个小朋友各从事了哪些“有益于人类的劳动”?

画出相关的语句,在旁边写出自身理解的批注。

  合课文内容读读从中他们都得到了怎样的幸福。

  学习第三局部,提示幸福的真正含义。

  智慧孩子肯定三个小朋友领悟了幸福的真正含义,领悟是什么意思?

  齐读课文第三局部,领悟幸福的真正含义。

  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来读一读自身对“幸福”有怎样的理解,让同学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课文扮演:

我们中的每一个人寻找到了自身的幸福都非常高兴,文中的三个牧童寻找到了幸福也非常高兴,我们怀着幸福、高兴的心情把这个童话故事扮演出来好吗?

(同学分组扮演)

《幸福在哪里》教案6

  一、整体感知

  1、快速默读课文,找出文中概括写出写出幸福的含义的句子,用波浪线划出、

  2、齐读这句,“幸福就在人类的劳动中”,该读出怎样的语气(肯定、真诚)

  3、

  4、“领悟”是什么意思?

他们是怎样领悟到的?

  二、学习“十年前”的事、

  他们怎么去费劲

  1、他们为什么去寻找幸福呢?

快速读览1—19段看十年前发生什么事?

  他们是怎样清理泉井的呢?

请一个同学读一读,其他同学找出动作词?

用三角符号划出、

  2、请个同学读第四自然段、

  3、用三角符号点出动作词、

  4、砌成泉井后,泉水有什么变化?

他们的心情怎样?

  5、这时,出现了智慧姑娘,她为了三个牧童健康喝了三口水,并说了一番感谢的话语,你来当智慧的女儿,读她的心语、

  6、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

还从哪里看出他们做这件事令森林带来好处、

  7、应用什么语气读?

(刘备曾告戒他的儿子: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是啊、虽然是一件很小的小事,可是有时对别人作用却很大、

  谁再来读

  8、你能仿照智慧女儿的说法,表达你对三位牧童的感激之情、

  1)你们做了一件好事,我非常感谢你们,并代表代表

  代表代表感谢你们、

  2)建筑工人建造出一栋栋舒适的房子,我代表代表

  代表代表代表感谢你们、

  3)清洁工人每天打扫街道,带来干净的环境,我代表代表代表代表感谢你们、

  (看似很平常的事却对人作用很大)

  下面我来引读,你们读书回来我看你们是否读懂、

  9、姑娘感谢后,还祝他们还祝他们?

但是三个牧童还不知幸福在哪里,于是姑娘引导他们自己去弄明白,并约定十年后见

  于是三个牧童各奔前程,一个,另一个,第三个孩子、

  10、十年后,三个牧童已成了三个刚强健康的的小伙子,他们欢聚在泉井边,谈起话来,谁愿意当三个小伙子表演一下、(分角色朗读)

  三个人对幸福的理解是怎样的,请用波浪线划出、

  11、从三句中选一句自己最喜欢的,有感情地读一读、

  并想象一下当中一个画面,等会说一说出来

  12、你是做什么职业,你对幸福是什么理解?

有哪些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呢?

  13、医生把饱受疾病折磨的病人治好病,使他恢复健康,他就感到幸福、消防员扑灭大火、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就感到幸福、农民耕田种地,种粮食养活人民,他就幸福、还有哪些怎样做,而感到幸福呢?

  请你照上面句式说一说

  医生为,病人,他就感到幸福、

  老师为,孩子,她就感到幸福、

  工人为,他就感到幸福、

  小学生为,他就感到幸福、

  ,他就感到幸福、

  14、全社会的人都在辛勤劳动,做出对人类有益的事情、

  社会就更加和谐,人民的生活就更美好,所以智慧女儿就说:

  齐读

  15、学习中,你有什么收获,你觉的怎样才是幸福?

  1、明白幸福在哪儿、

  2、获得幸福要通过劳动、

  3、一件好事虽小,对人的作用很大、

  4、每做有益于人的事,就能获的幸福、

  16、出示有关幸福的语句

  1、齐读

  2、写一句有关幸福的警句,格式言

  板书

  十年前清理泉井

  幸福在哪儿劳动

  十年后领悟幸福就在有益于

  人类的劳动中

《幸福在哪里》教案7

  教材分析

  《幸福在哪里》是一篇童话故事。

主要写了三个牧童把一口喷泉挖成一口泉井,得到了智慧女儿的祝福;十年后,通过他们自己的劳动,亲身找到了幸福的事,说明了幸福就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的道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