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都区小学数学学科教研基地活动简报.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039737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208.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盐都区小学数学学科教研基地活动简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盐都区小学数学学科教研基地活动简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盐都区小学数学学科教研基地活动简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盐都区小学数学学科教研基地活动简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盐都区小学数学学科教研基地活动简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盐都区小学数学学科教研基地活动简报.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盐都区小学数学学科教研基地活动简报.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盐都区小学数学学科教研基地活动简报.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盐都区小学数学学科教研基地活动简报.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盐都区小学数学学科教研基地活动简报.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盐都区小学数学学科教研基地活动简报.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盐都区小学数学学科教研基地活动简报.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盐都区小学数学学科教研基地活动简报.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盐都区小学数学学科教研基地活动简报.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盐都区小学数学学科教研基地活动简报.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盐都区小学数学学科教研基地活动简报.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盐都区小学数学学科教研基地活动简报.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盐都区小学数学学科教研基地活动简报.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盐都区小学数学学科教研基地活动简报.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盐都区小学数学学科教研基地活动简报.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盐都区小学数学学科教研基地活动简报.docx

《盐都区小学数学学科教研基地活动简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盐都区小学数学学科教研基地活动简报.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盐都区小学数学学科教研基地活动简报.docx

盐都区小学数学学科教研基地活动简报

盐都区小学数学学科教研基地活动简报

2013年第3期盐城市盐都区教研室主办

-------------------------------------------------------

本期内容

2013年3月盐都区小学数学三四年级学科教研基地活动专辑

●2013年3月盐都区小学数学三四年级学科教研基地活动在大纵湖小学成功举行

●观摩课教学预案、课后反思

●观摩与研讨活动发言摘要

●专家讲座

2013年3月盐都区小学数学三四年级学科

教研基地活动在大纵湖小学成功举行

3月26日,盐都区小学数学三四年级学科教研基地活动在大纵湖小学成功举行。

来自全区的部分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教研员、学校校长以及教学一线的优秀青年教师代表,共五十多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26日上午,在大纵湖小学三、四年级分别同时开设了两节“同课异构”的研究课。

三年级的教学内容是苏教版国标本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材《观察物体》,由潘黄实验葛代粉和大纵湖小学张联群老师分别执教;四年级的教学内容是苏教版国标本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材《搭配的规律》,由张庄小学黄刘军和大纵湖小学顾兴奎老师分别执教。

与会代表和大纵湖小学的全体数学教师分年级观摩了两节课。

每个年级的两节课题相同、结构模式不同、、风格各异、各具特色的研究课得到了全体听课老师的一致赞叹。

第三节课全体老师,又聆听了市二小杨红庆副校长开设的《阅读:

一种恒久的教育生活方式》数学专题讲座,大家深有感触、受益匪浅。

26日下午,全体听课老师又参加了以“推进活动导学打造高效课堂”为主题的沙龙活动。

首先四位执教老师进行了教前设想和教学反思。

接着与会代表围绕活动主题,结合教学案例进行了交流、研讨,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沙龙气氛轻松活泼,问题研讨真实深入。

活动导学如何开展?

如何发挥课堂评价的激励功能?

教案设计如何创造性的处理教材?

学法指导,如何找规律?

等等,与会代表围绕这些话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评议活动中,区教育学会副秘书长柏德华就本次活动的策划和设想作了说明,并针对课堂或评议活动中老师们的疑问或问题及时谈了自己的看法,如:

如何创造性的处理教材,设计教案?

如何让数学课有数学味?

……最后,在当前课改形势下就听课、上课提了三点建议。

(见后面)

这次活动时间虽短,但参与老师一致认为:

这样的活动针对性强,有实效,收获大,真正起到了深化教研,培训骨干,增进交流,引领课改的作用,希望在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今天,区教研室能多组织这样小型的、深入的、实效性强的教研活动。

(区教研室)

观摩课教学预案、课后反思

“观察物体”教学预案和课后反思(盐城市潘黄实验学校葛代粉)

学习内容: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41页例题,“想想做做”的第1--3题。

学习目的:

1、能够通过对4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拼摆成的物体的观察,正确选择或描绘出相应的视图;知道从同一个角度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得到的视图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能够依据同样的视图要求,拼摆出不同形状的物体。

2、在实际的拼摆活动中,进一步学习利用实物或图形进行直观思考,培养初步的空间想像和推理能力。

3、在观察、操作、思考的过程中,增强对“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逐步形成积极的数学情感。

学习重点:

会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学习难点:

根据指定视图摆出物体。

教具准备:

4个正方体贴图12张活动单课件铅笔尺

学具准备:

活动单白纸学具盒活动单

一、课前谈话

4人为一小小组,8人为一大组,互相看看你们小组的成员,有信心你们的小组获胜吗?

老师发现某某同学的眼睛真亮,我就喜欢用眼睛和我说话的小朋友,课前我们先来欣赏几张照片,这是只青蛙,让它换个角度变成马头,这是个猪头,摇身一变成了人头,看他的表情,气愤吧!

再来观察又笑了,咦!

神奇吧!

把照片换个角度来观察看到的样子就变了,相信今天的这节课只要你用心观察,一定会看到更有趣的现象,都准备好了吗?

好,上课!

二、以旧引新,激发兴趣

1、大家瞧!

今天我们请来了新朋友魔方,下面就让我们来感受魔方带给我们的魅力,魔方变变变,变成了一个正方体,你能说出正方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分别是什么颜色吗?

指名说并板书正面、侧面、上面。

2、魔方又在变变变,变成了这样(3个横着放一排)这个长方体的正面、侧面、上面分别是什么形状呢?

同学们用学具盒中的小正方体摆一摆,(为了观察得更清楚大家把摆的物体都放在桌子上的白纸上)同桌互相说一说指名说课件闪动3个面(正侧上)(说得真好,这是位会思考会表达的孩子)这是我们上学期所学习的知识观察物体,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观察物体。

三、尝试探究,体验感悟

1、调皮的小魔方又来凑热闹了它说想排到它们的前面,会有几种情况呢?

小朋友你能帮它摆一摆吗?

同桌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3种情况,你真聪明!

还找到了规律,出示课件

2、

(1)板书贴出,老师把他们请到黑板上来,住这儿它们可舒服了!

你能看着这些物体说说它们的正面的形状吗?

生说师点击闪动3个物体的正面,并贴板书正面

(2)侧面和上面呢?

大家先观察再和小组同学说一说,老师这儿还有相应的贴图,谁来贴一贴?

3、看着这里的形状你发现了什么?

正面侧面形状相同,上面形状不同,贴板书:

从同一角度观察不同的物体,看到的形状有时相同,有时不同,齐读

四、灵活运用,拓展延伸

(一)活动一:

小巧手

1、通过刚才的观察我们明白了这一道理真了不起,你认为自己是观察的高手了吗?

我也觉得才是新手,下面让我们继续来接受小魔方的考验,瞧!

调皮的小魔方刚在这组长方体的前面,现在它又想站到这组长方体的上面,聪明的小朋友你能帮它摆一摆吗?

同桌合作摆(大家这次摆的可熟练了,老师看你们摆的这么认真也想来摆一摆)课件出示3种情况

2、指名说上面的3种情况,一个个向上移动得到3种,拿出手中的活动单完成活动一小巧手,在表格里画出相应的形状,认真看个老师在这儿先画一个,大家可以仔细观察后再画一画。

活动一:

小巧手摆一摆,在表格里画出相应的形状。

正面

侧面

上面

3、各小组汇报情况,画好后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正不同,侧上相同)

4、总结体会:

再读板书

(二)活动二:

走进数学城堡

1、小魔方可佩服你们了!

还想接受魔方挑战吗?

它决定带你们去数学城堡走一走,走进这座城堡来看看真面目是这样的,闭上眼睛,师在讲台上搭,指名说三个面的形状,师再移动另一个正方体得到一个物体,再比较说一说,你能根据这座城堡的样子仔细观察,连一连吗?

2、连好后在活动单上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

小组同学说一说(侧上同,正不同)

真了不起,你会观察也会比较,逛完了数学城堡,我们知道观察物体不仅要眼到、口到、手到,更重要的是心到,走出城堡,你们就成为观察的高手了,下面就让我们来施展一下身手。

(三)小小设计师

魔方里的小正方体又着急的跳出来了,有几个小正方体?

4个,请你来摆一摆,看要求:

1、上面看到

2、上面看到

3、上面看到

这个组摆的很整齐,方法也多

4、出示拓展题:

用4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摆一摆:

从正面看到的是

,你能用身边的正方体摆一摆它的形状吗?

总结:

大家真是心灵手巧,这节课你通过仔细观察有什么收获?

(1)用4个正方体摆出不同的形状的物体

(2)从同一角度观察看到的。

(3)知道那面看的形状摆图形(4)会画看到的形状观察细心用心

五、图片欣赏

其实只要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在我们的身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就能发现不同的美:

一群聋哑姑娘表演的千手观音曾感动了全中国,横看成岭侧成峰,战士们的动作不管从哪个角度,都是整齐划一的。

结束语:

同学们今天我们跟着魔方朋友一起学习观察物体,以后我们还要学习更多有关观察物体的知识,老师相信只要我们善于用自己灵巧的双手,智慧的大脑,我们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教学反思:

在接到《观察物体》这个课题时,我很慎重地作了思考,学生在三年级上册认识了物体的正面、侧面、上面及观察用三个相同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的不同角度的形状,本学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观察4个小正方体摆成的物体的不同角度的形状,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只有把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进行综合,才会形成这个物体的完整表象。

为此我作了如下思考: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感知观察的有趣

新课程特别倡导用具体的、有趣味的、富有挑战性的素材引导学生投入数学活动。

情境的设置不仅仅有益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还应当在课程的进一步开展中自始至终发挥一定的导向作用。

本课教学开始,我创设了看照片变换的情境,并从小魔方入手,逐步跳出1个,3个,4个来说一说,摆一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二、观察体验,让学生体验观察结果的相同和不相同 

观察物体一课的教学内容,决定了本课的教学方式,应以活动为主,让学生在观察活动中不断体验,让他们在亲身经历中不断丰富表象,增强感性认识。

因此,教学时,我选择学生喜欢的小魔方作为对象,从魔方中跳出小正方体以小小组合作摆出不同的物体进行观察,并在组内交流,思考讨论:

3个不同的物体从同一角度观察看到的形状会怎样呢呢?

在他们的亲身经历中不难达成共识。

为了深化体验,我又让学生进行3个活动的观察,围绕4个小正方体摆成的物体再来观察,通过三个活动:

小巧手、走进数学城堡、小小设计师来观察不同物体的正面、侧面、上面的形状,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从同一角度观察不同的物体,看到的形状有时相同有时不同,为了提升本课数学内容的思维层次,我适当地拓展了教学内容,让学生继续观察用4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从正面看到的是

,并在小组中组织讨论各种摆法,得出有无数种情况,这些知识都在学生的观察中渗透,在体验中感知,为学生以后再学习观察物体打下了良好的辅垫。

三、借助观察,让学生在想象中发展空间观念

如前所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好素材。

本课教学也安排了让学生展开想象,让学生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不同的物体之后,我就让学生在数学城堡这一环节进行想象:

从上面、侧面看,想象一下,会是什么样子?

然后再站起来观察一下,验证自己的想象是否正确。

整节课下来,我个人感觉教学过程还算比较流畅,但是我在教学中有些细节还需再进一步强化自己,例如学生在画看到的形状时没有用尺画直,教师应做好强调,小组间同桌间的同学有个别没有真正动起手来,还需要进一步调动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发自内心的去摆,去观察。

所以通过这节课,也让我深刻地明白了,备一节课并不难,上一节课也不难,难的是准确无误的掌握这节课的重难点,并且能够在课堂毫无疑义、挥洒自如的将重难点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难点并掌握难点,这也是我接下来的学习任务。

“观察物体”教学预案和课后反思(盐城市大纵湖小学张联群)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1页例题,第41-42页“想想做做”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进一步深化对实物和视图关系的认识。

培养初步的空间想像和推理能力。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思考的过程中,增强对“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逐步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会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学准备:

每组4个小正方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

1.出示一个正方体。

谁能指出它的正面、侧面、上面?

2.下面几个图形是用3个小正方体拼成的,从正面、侧面、上面看到的各是什么图形?

3.如果再增加一个小正方体,摆成一个物体,从正面、侧面、上面看到的又各是什么图形呢?

这节课继续学习观察物体。

(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㈠、活动一:

摆一摆

先把三个方块排成一排,再摆一个小正方体,能摆出多少种不同形状的物体?

1、学生动手操作。

2、各小组汇报。

3、教师用实物演示

㈡、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研究放在前面的三个不同的物体。

出示书中三个不同的物体。

1、我们先来看第一个物体,从正面、侧面、上面看到了什么?

2、其它两个物体,从正面、侧面、上面看到的又是什么图形?

㈢、活动二:

看一看,连一连

1、学生动手操作

2、检查各小组完成情况,教师评点。

3、演示从从正面、侧面、上面看到的图形。

㈣、比一比

1、通过刚才的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结

三、活学活用

1、想想做做1

2、想想做做2

四、拓展延伸

用4个小正方体摆在一起,从前面看到的是这个图形,能摆出多少种不同的物体?

五、总结全课

同学们,这节课有哪些收获?

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能观察由2-3个小正方体摆成的物体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观察4个小正方体摆成的物体。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使学生通过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进一步深化对实物和视图关系的认识。

培养初步的空间想像和推理能力。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思考的过程中,增强对“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逐步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是:

会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针对这个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的全过程。

学生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这节课教学内容是让学生了解从不同角度观察不同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有时是相同的,有时是不同的,进一步深化对实物和视图关系的认识。

学生无论选择了哪个观察点,观察到的是物体的其中一部分,观察点不同,看到的形状有时是相同的,有时是不同的。

只有把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进行综合,才会形成这个物体的完整表象。

  一、动手操作,感知不同物体不同表象  

新课程特别倡导用具体的、有趣味的、富有挑战性的素材引导学生投入数学活动。

情境的设置不仅仅有益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还应当在课程的进一步开展中自始至终发挥一定的导向作用。

新课教学开始,我创设了先让学生把3个方块排成一排,然后再摆一个小正方体能摆出多少种不同的物体的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丰富他们的表象。

  二、充分观察,在活动比较中深化认识  

观察物体一课的教学内容,决定了本课的教学方式,应以活动为主,让学生在观察活动中不断体验,让他们在亲身经历中不断丰富表象,增强感性认识。

因此,教学时,我选择书中3个不同物体作为观察对象,让学生看一看、连一连,并在组内交流。

然后再比一比,让他们在亲身经历中达成共识。

为了深化体验,我又让学生进行换位观察,又围绕放在上面得到的3个物体,观察从正面、侧面、上面看到的形状,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只有把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进行比较,才会形成这个物体的完整表象。

为了提升本课数学内容的思维层次,我适当地拓展了教学内容,让学生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的第2题,然后完成拓展延伸题。

小组合作,使思维的火花不断发生碰撞。

  

3、借助观察,让学生在想像中发展空间观念

  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是培养学生空间想像力的好素材。

这课教学中我安排了两处让学生展开想像,让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不束缚的思维,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学生增强了对“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逐步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无定法,学无止境。

当然,我觉得也有美中不足之处,对学生课堂中作业的评点要求不够严格,教者的语言还需提高艺术性,这有待于以后教学中进一步改进。

“搭配的规律”教学预案和课后反思(盐城市张庄小学黄刘军)

教学内容:

找搭配的规律。

四下教科书第50~51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对几个事物进行搭配的过程,按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对几个事物进行搭配的所有方案,探索搭配的规律。

2.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验证、归纳,并主动与他人开展交流,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和逐步优化的过程,发展符号感。

3.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4.让学生在探索规律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在他人的帮助下,能及时调整自己的探索策略。

教学重点:

自主探究,掌握有序搭配方法,并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

教学难点:

怎样搭配可以有顺序、有条理、不重复、不遗漏。

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学生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1.谈话:

同学们平时早餐你喜欢吃些什么?

指名学生交流

我们都知道,科学合理的膳食搭配不仅能填饱肚子,还能给我们提供丰富的营养为我们的成长加油。

(板书:

搭配)。

有一位小姑娘叫小丽,她的妈妈每天都为她准备早餐。

今天妈妈为小丽准备了什么早餐呢?

我们来看(课件出示:

一杯牛奶、一碗豆浆、一个馒头、一个面包)

小丽喜欢选一种糕点、喝一种饮品作为自己的早餐,她现在有几种不同的选择?

我们每个小组都有这些食物的图片,请组长拿出来,摆在课桌上,一起动手配一配,讨论研究一下有多少种搭配方法。

师启发:

如何选配才能显得有次序有条理?

(学生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2.指名一个小组到讲台前演示搭配过程,说出结论。

(先选饮品,然后配食品)

(板书:

饮品配食品4种)

再指名另一个小组到讲台前演示不同的搭配过程,说出结论。

(选食品,然后配饮品)

(板书:

食品配饮品4种)

师小结:

(指图)用连线的方式呈现。

(为下面的连线做准备)

如果先选喝的,牛奶和豆浆可以分别搭配馒头或者面包,2种加2种,共有4种不同的搭配;如果先选吃的,馒头和面包可以分别搭配牛奶或者豆浆,也是2种加2种,共有4种选择。

这种选配方法好吗?

(条理清晰,有顺序)

这样选有什么优点?

(引导回答、板书:

有顺序、有条理,不重复、不遗漏)

3.谈话:

这样的早餐真不错,可是如果再增加一种糕点:

蛋糕,现在有两种饮品:

牛奶、豆浆,有三种糕点:

馒头、面包、蛋糕。

小丽每次还是选一种喝的和一种吃的作为自己的早餐,请同学们帮她想想,现在她的早餐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刚才我们用摆图片的方法来演示搭配的过程,现在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来进行搭配?

(摆图片)图片不够(用物品代替)如果每次都用物品代替就——太麻烦了,可不可以用简洁的方法来表示呢?

(视情况,可先引导学生先说一说)能不能在纸上画出来呢?

(学生画图,教师巡视)

4.展示学生所画的连线图:

汉字的、数字的、图形的等。

(说明是用连线的方法)

5.教师出示图形,△代替什么?

(饮品,2种饮品是一类,用一种图形表示,画成一排)□代替什么?

(糕点,3种糕点也是一类,用另一种图形表示,并且画成另一排)怎样连线搭配?

(指名演示连线过程)

△△

□□□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

如果先选饮品,每一种饮品又各有3种食品可配。

(课件演示连线过程)因此选饮品配食品的方法有2个3种,共6种。

(板书:

6种)

如果先选食品,每一种食品又名有2种饮品可配。

(课件演示连线过程)因此选食品配饮品的方法有3个2种,共6种。

(板书:

6种)

二、总结规律,板书课题

1.如果再增加一种糕点,现在有两种饮品,四种糕点。

一共有几种不同的搭配呢?

再增加一种糕点呢?

……

你是怎么知道的?

也就是说:

食品的种数与饮品的种数,与有多少种搭配方法有什么关系?

2.得出结论:

饮品的种数×食品的种数=搭配方法的种数

3.师生共同小结:

生活中常常会碰到类似这样的搭配问题,我们通过自己的研究,找到了求一共有多少种不同搭配方法的规律。

(板书课题:

找搭配的规律)

4、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存在这些搭配问题。

三、练习巩固,验证结论

1.谈话:

现在我们就用这个规律来解决一些问题,怎样?

小丽要去少年宫(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的路线图)

从学校经过街心花园到少年宫,一共有几条路线可以走?

(2×4=8条)

她可以怎样走?

(课件演示验证)

四、小结拓展

1.出示:

3件衬衣,3条裙子和2条裤子。

如果穿衬衣和裙子,有几种不同的穿法?

穿衬衣和裤子,有几种不同的穿法?

如果选的话,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

出示:

3件衬衣,3条裙子和2条裤子,2双鞋,现在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30种)为什么?

如果再添加两顶帽子,一共有多少种穿法?

2.游戏问题。

师谈话:

“石头、剪刀、布”的游戏我们都玩过的吧。

现在我们一起玩一个“石头、剪刀、布”吧。

指名两名学生玩下。

同学们在做“石头、剪刀、布”的游戏时,有没有注意其中也有我们研究的搭配规律呢?

你知道在这个游戏中,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吗?

怎样才能把各种不同的搭配方法有序地玩出来呢?

同桌商量,并试着玩一玩。

交流玩法:

一个同学连续出三次“石头”,另一个同学依次出“石头”“剪刀”和“布”,就这样玩下去。

同桌两人玩一玩,然后交换一下角色,再玩一玩。

学生活动后,说一说一共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3、小丽的爸爸遇到了一件烦心事。

4、啊,其实在我们的身边就有许多搭配,例如我们的一日三餐的搭配,例如我们穿的衣服、鞋帽的搭配,我们用的学习用品、玩具都有搭配的问题,等等。

只要做个有心人,用心去观察,你就会从中发现问题,然后通过探索和思考,你就会找到其中的规律。

你也就会发现:

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的丰富多彩,我们的学习是多么的色彩斑斓,富有挑战性。

教学反思:

《找搭配的规律》是四年级第六单元的内容,本单元研究简单的搭配现象。

日常生活里经常会遇到与选配有关的实际问题,如服饰选配、饮食搭配、颜色搭配、路线选配、队伍组配……让学生研究一些常见的搭配现象,初步学会搭配与选择的方法,体会选配的规律及计算,是发展数学思考的载体,也有益于学生提高生活的自理能力。

我选择了教材里的两个内容,一是搭配问题,二是排列问题。

重点联系实际问题理解“搭配”的含义,学习不重复、不遗漏地有序搭配,探索计算选配方案总个数的方法。

这节课我觉得有几个地方比较成功:

1.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层次地组织教学。

我以早餐搭配入手,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入手,学生易于接受,参与积极。

通过饮品与食品的搭配,学生很快地找到了搭配的规律,这使后面的服装搭配、路线搭配问题轻而易举地解决了。

2.从矛盾引发讨论,体现解决问题的策略。

从搭配到排列,学生有的认为三人排列有9种排法,有的认为只有6种,通过质疑,引发矛盾,使得课堂讨论非常必要。

在学生的合作交流中,他们使用了各种方法解决问题,如:

使用123、ABC或不同的形状代替三个学生进行排列,采用连线法,采用画图法等等。

通过讨论,使学生进一步丰富了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尊重学生的思维,鼓励方法多样化。

在这节课中,我注重让学生总结方法,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允许不同学生有不同思考问题的方法,只要方法合理,不强求统一。

这样体现了策略的多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其它语言学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