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笔试中学教育知识和能力.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046124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证笔试中学教育知识和能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教师资格证笔试中学教育知识和能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教师资格证笔试中学教育知识和能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教师资格证笔试中学教育知识和能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教师资格证笔试中学教育知识和能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教师资格证笔试中学教育知识和能力.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教师资格证笔试中学教育知识和能力.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教师资格证笔试中学教育知识和能力.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教师资格证笔试中学教育知识和能力.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教师资格证笔试中学教育知识和能力.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教师资格证笔试中学教育知识和能力.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教师资格证笔试中学教育知识和能力.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教师资格证笔试中学教育知识和能力.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教师资格证笔试中学教育知识和能力.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教师资格证笔试中学教育知识和能力.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教师资格证笔试中学教育知识和能力.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教师资格证笔试中学教育知识和能力.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教师资格证笔试中学教育知识和能力.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教师资格证笔试中学教育知识和能力.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教师资格证笔试中学教育知识和能力.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证笔试中学教育知识和能力.docx

《教师资格证笔试中学教育知识和能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证笔试中学教育知识和能力.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师资格证笔试中学教育知识和能力.docx

教师资格证笔试中学教育知识和能力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知识梳理

(一)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1.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产生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广义的教育是指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

广义的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种形式,学校教育是其典型代表。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的生理、心理的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

2.教育的构成要素

教育的构成要素是: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1)教育者:

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教的职责、施加教育影响的人。

特点:

目的性和专业性。

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是最直接的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

(2)受教育者:

是在教育活动承担学习的的责任、以一定方式接受教育影响的人。

特点:

发展性和不成熟性、可塑性和可教性、能动性和主体性。

受教育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

(3)教育影响:

是教育实践活动的手段,是教育活动的中介,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措施等。

3.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教育的社会属性:

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4.教育的起源与发展(P4)

5.教育的功能

按照教育作用的性质,可以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按照教育功能的作用对象,可以分为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

按照教育功能呈现的方式,可以分为显性功能(计划性)和隐形功能(非预期性)

6.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就是要阐明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揭示教育的基本规律,为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提供理论支持,为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服务。

7.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①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增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自觉性

②有助于掌握教育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③有助于了解教育历史,传承思想遗产④有助于了解教师职业及其工作环境

8.教育学的发展(P9)

9.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1)教育与人口的关系

a.人口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人口数量影响教育的规模、结构和质量;人口质量影响教育质量;人口结构影响教育结构;人口流动对教育提出挑战

b.教育对人口再生产的作用

教育可以提高人口质量,减少人口数量,改善人口结构,使人口有序流动

(2)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a.文化对教育有制约作用

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教育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使用

b.教育对文化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教育传递和保存文化;传播和交流文化;选择和提升文化;更新和创造文化

(3)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a.生产力对教育有制约作用

生产力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影响着教育目的的确定、制约教育结构的变化、制约教育的内容和教学方法

b.教育对生产力有促进作用

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4)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a.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的权利

b.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培养合格的公民;选拔人才;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可以促进民主

10.教育与人的发展

(1)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特点)

a.顺序性:

人的发展是一个有顺序的、持续不断的过程

要求:

在对青少年进行教育时,要由浅入深,由简入繁,由低级到高级,由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不能揠苗助长

b.阶段性:

人的成长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要求:

教育工作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具体任务,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要根据实际情况区别对待

c.不平衡性:

身心发展在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不平衡;不同的方面的发展不平衡

要求:

教育必须适应人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把握个体发展的关键期,在关键期内施加教育影响,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d.个别差异性:

人的发展的速度、水平以及发展的优势领域存在差异

要求:

在教育工作中注重研究个体间的差异特征,要做到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

e.互补性:

个体的生理机能之间以及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之间存在互补的可能

要求:

教育应结合学生实际,扬长避短,长善救失,注重发现学生的自身优势,促进其个性化发展;同时也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和努力的品质

(2)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a.学校教育:

起主导作用;

原因: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教育能有效的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b.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是内部动力;个体的活动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c.遗传:

是生理前提

d.环境:

是外部客观条件;人的社会实践是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1.教育制度的概念

广义的教育制度:

是指国民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规章制度。

狭义的教育制度:

是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衔接关系。

其中学校教育制度处于国民教育的核心和主体地位,体现了一个国家国民教育制度的实质。

12.教育制度的影响因素(建立学制的依据)

a.政治: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b.经济: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c.文化:

本国的传统学制和国外优秀学制的影响d.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

13.现代学制发展的主要趋势:

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注重其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延长义务教育年限;促进职业教育发展

高等教育类型日益多样;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终身教育日益受到普遍重视

14.义务教育的特点:

a.强制性(义务性)b.免费性(公益性)c.普及性

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

15.教育目的的概念

教育目的是指一个国家对教育活动结果规定出的总要求,是国家为培养人才而确定的质量规格和标准,对教育工作具有全程性的指导作用。

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它的实现也是教育活动的归宿,也是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

16.教育目的的层次性

国家的教育目的(远程目标)、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中程)、教师的教学目标(近程)

17.教育目的的作用

①导向作用(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有目标导向;教育内容、制度、方法等都以其为依据和前提)

②激励作用(最终目标可以反过来成为一种激励目标)

③评价作用(可以对学校、教学工作、教师、学生进行评价)

18.教育目的的主要理论

(1)个人本位论(卢斯、裴斯特洛齐、罗杰斯、福禄贝尔、马斯洛)

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主张教育目的是发展人的个性

(2)社会本位论(柏拉图、迪尔凯姆、凯兴斯坦纳、孔德、赫尔巴特、涂尔干)

主张教育目的是培养合格的公民;但忽视了人的价值

19.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

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因素②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

③人的身心发展特点与需要④其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20.我国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

①强调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②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③强调教育劳动生产相结合(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也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规定了实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21.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①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②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③面向全体学生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⑤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22.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1)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五个部分):

1)德育。

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转化为个体思想品质的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特点:

历史性、阶级性、继承性

2)智育。

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学生智力的教育。

3)体育。

体育是授予学生健身知识、技能,发展学生机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增强他们的体质的教育。

4)美育。

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以及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5)劳动技术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是向学生传授现代生产劳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生产技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的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包括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两个方面。

(2)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的相互关系:

1)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都是全面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2)它们各自有自身的基本任务,不能相互代替,但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一个整体;3)德育是实施各育的思想基础是灵魂和统帅,为其它各育起着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的作用;4)智育是其他各育的知识和智力基础;5)体育为各育的实施提供健康基础,是各育得以实施的物质保证;6)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是德、智、体的具体运用与实施,促进学生德、智、体的发展和提高。

23.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及分类:

(1)观察法:

1)描述观察法;2)取样观察法;3)等级评定法;4)间接观察法。

(2)调查法:

①按调查范围分:

全面调查、个案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

②按直接目的分:

现状调查、前瞻调查、回顾性调查、追踪性调查;

③按调查方式分:

书面调查、口头调查

(3)历史法:

考察事物的历史,揭示其本质和发展规律

(4)实验法:

分为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在实际的教育情景中实验)

(5)行动研究法:

教师进行的反思性探索,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

补充:

师生关系

教学上的授受关系;人格上的平等关系;社会道德上的相互促进

(二)中学课程

1.课程类型

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指设计课程的种类。

1按课程的组织方式可分:

分科课程、综合课程与活动课程。

2按对学生的学习要求分:

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3按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分: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4按课程呈现方式分:

显性课程(计划性)和隐性课程

5按课程的任务分:

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

⑥按课程的固有属性分:

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

2.课程理论流派

(1)学科中心课程论(知识中心课程理论):

代表人物:

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斯宾塞和布鲁纳。

①基本主张:

学校课程应以学科的分类为基础,以学科教学为核心,以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和相应的技能为目标,从而使学生形成知识结构。

②弊端:

该理论强调按知识体系编制课程,而对社会生活和生产实际不够重视,对于学生学习上的兴趣,爱好和需要等关注较少。

(2)活动中心课程论(又称儿童中心课程论或经验中心课程论):

代表人物:

杜威、罗杰斯、克伯屈。

①基本主张:

传统的学科课程论不能照顾学生的需要、兴趣和个性,提出在活动中学习,通过活动获得经验,培养兴趣,解决问题,培养科学的思想、态度和思维方法。

②弊端:

夸大了儿童个人的经验,忽视了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影响了系统的知识学习。

(3)社会中心课程论(又称社会改造主义课程理论):

代表人物:

布拉梅尔德、金蒂斯和布厄迪。

①基本理论:

主张围绕社会重大问题来组织课程内容,认为教育的根本价值是社会发展。

②弊端:

忽视学生的主体性,阻碍学生主体意识和能力发展。

3.课程开发的主要影响因素

①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发展水平对课程开发的影响(社会)

②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儿童)

③学科特征影响课程的编制(知识)

4.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主要表现为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

①课程计划包括课程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及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它是指导和规定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课程标准的依据。

②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活动、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③教材的编写有直线式和螺旋式两种基本方式。

直线式是按照知识本身的逻辑结构,不重复编排。

螺旋式是将知识按深度、广度等不同层次重复出现。

5.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

①全面发展的课程价值观;②科学与人文整合的课程设计观;③回归生活的课程内容观;

④创生取向的课程实施观;⑤民主化和多样化的课程管理观。

6.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①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强调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其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②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③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适合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④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⑤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⑥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补充: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作为必须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

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

(三)中学教学

1.教学的概念

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2.教学的意义

①教学是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形式

②是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人才的基本途径

③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3.我国现阶段教学的任务

①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②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③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④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4.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能力或智能)相统一的规律

(3)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的规律

(4)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5.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及要求

教学活动包括五个基本环节:

备课、上课、布置和检查作业、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1)备课——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

备课的内容包括:

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和制定教学进度计划。

制定教学进度计划,包括学年(或学期)教学进度计划、单元(或课题)计划、课时计划(教案)。

(2)上课——中心环节,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最直接的体现。

一节好课的要求有如下几点:

①教学目标明确;②内容正确;③方法得当;④表达清晰;⑤重点突出;⑥组织严密;⑦课堂气氛热烈

(3)布置和检查作业——有机组成部分

布置作业应遵守下列要求:

①作业内容符合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要求,要有代表性,有助于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培养能力;

②作业分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

③布置作业要提出明确要求,并规定完成的时间;④教师应经常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

(4)课外辅导——上课的必要补充

辅导是帮助和指导学生学习的活动,是上课的必要补充。

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做好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帮助工作。

(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重要环节

要从检查中获得反馈信息,用来指导、调节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从而改善教学和提高质量。

6.中学常用的教学原则及贯彻要求

(1)直观性原则:

①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②直观是手段而不是目的;③在直观基础上提高学生认识

(2)启发性原则:

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③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④发扬教学民主。

(3)巩固性原则:

①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②重视组织各种复习;③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4)循序渐进原则:

①按教材系统性来教学;②注意主要矛盾,做好重难点教学;③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5)因材施教原则:

①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②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①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②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③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④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7)量力性原则

7.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及要求:

(1)讲授法:

①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②注意启发;③讲究语言艺术。

(2)谈话法:

①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②提出问题要明确、引起思维兴奋,问题难易要因人而异;

③善于启发诱导。

(3)讨论法:

①讨论的问题要具有吸引力。

②要善于在讨论中对学生启发引导。

③做好讨论小结。

(4)演示法:

①做好演示前的准备;②要使学生明确演示的目的、要求与过程,主动、积极、自觉地投入观察与思考;③通过演示,使所有的学生都能清楚、准确地感知演示对象,并引导他们在感知过程中进行综合分析。

8.教学组织形式

(1)班级授课制及其优缺点:

优点:

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性;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缺点:

由于过于强调集中、同步和标准,不利于照顾学生个别差异(因材施教);不利于培养学生兴趣、特长和发展个性;大多采用分科教学,过于强调书本知识;容易肢解知识整体性,理论脱离实际。

(2)个别教学及其优缺点

优点:

教师教学的知识难易、内容方向、教学方式和教学进程因人而已,因内容不同而不同,很好地照顾了每个学生的能力水平和兴趣爱好。

缺点:

教学规模小、教学成本高、教学效率低。

只能适应古代农耕社会低水平生产力发展状况,不能满足机器大工业时代经济发展对熟练工人的大规模需求。

(3)分组教学及其优缺点

优点:

较好地照顾学生个别差异,重视学生个别性,有利于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特点。

缺点:

1)对学生的能力和水平鉴别不一定科学,忽视学生发展性;2)对学生心理发展负面影响较大,快班或实验班的学生容易骄傲自满,慢班和普通班学生容易产生破罐子破摔心理;3)家长、学生、教师和学校在分组教学问题上意见很难达成一致;4)由于学生处于不断发展中和确保学生能受到恰当教育,情况一变就得重新分组,就必须经常进行,教育管理比较麻烦。

9.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趋势

(1)关注先进的教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2)关注教学的组织;(3)关注思想道德教育的针

对性和实效性;(4)关注教师发展

(四)中学生学习心理

1.感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

感觉的特性:

①感觉适应(由暗处走入亮处,慢慢适应)②感觉对比(亮处更亮,暗处更暗)

③感觉后像(余音不绝于耳)、感觉得相互补偿(盲人的听觉好)

④联觉(一个刺激引起两种感觉,如播放乐曲想象到画面)

2.知觉

知觉是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应。

知觉的分类:

知觉的特性:

选择性(夜空中的流星)、知觉的整体性(孤立的知觉为整体)

知觉的理解性(利用已有的经验去认知)、知觉的恒常性(以实际大小来直觉远处的人)

补:

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按照感知觉规律进行直观教学,结合语言和形象,使多种分析感觉参与教学,提高学生的感知效果。

3.注意

(1)注意的特征:

指向性、集中性

(2)注意的分类:

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有目的性,但不需意志努力)

(3)注意的品质:

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一心两用)、注意的转移

4.记忆的基本过程:

识记是第一环节;保持是第二环节;再认和回忆是第三环节

5.遗忘的规律:

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

①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的,渐趋平稳;②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③重新学习要比第一次学习容易。

6.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①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②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③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④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⑤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7.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①问题的特征②迁移③定势④功能固着(只看到某物通常功能)⑤原型启发⑥动机的强度

9.学习是个体在特定的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改变。

10.学习动机及其功能

(1)学习动机:

是引发和维持个体学习活动,并将学习活动指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动力机制。

学习动机包括推力(与本身的追求有关)、拉力(如社会地位等,起引诱作用)和压力(如升学、竞赛等,起强制作用)三种因素。

(2)学习动机的构成:

学习需要(内驱力)和学习期待(诱因)

(3)学习动机的功能

一是激发功能,迫切的需要可以引发内驱力,激起一定的学习行为;

二是指向功能,即在动机的作用下,人的行为将指向一定的学习目标;

三是维持功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集中注意力,克服影响,坚持不懈。

11.学习动机和学习效率之间是倒U型曲线关系,且任务强度不同,其最佳动机强度也不同。

12.学习动机理论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由低到高排列依次是:

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上四种统称为缺失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聪明才智的需要。

(2)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主观判断。

自我效能理论的中心思想是,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决定他在成就情境中的行为动机。

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

成败经验、对他人的观察、言语劝说、情绪和生理状态,其中最主要的是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

13.习得性无助:

一个总是失败并把失败归于内部的、稳定的和不可控的因素(即能力低)的学生会形成一种习得性无助的自我感觉。

14.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

①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②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③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④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15.学习迁移的分类

(1)按迁移方式分侧向迁移(水平迁移)、纵向迁移(垂直迁移)。

(2)从迁移发生的方式可以分为特殊迁移和一般迁移。

(3)从迁移中先后学习发生影响的方向,可以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4)从迁移发生的效果可以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迁移,或称之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16.学习迁移的理论

(1)形式训练说(沃尔夫德):

最早的学习迁移理论。

形式训练说主张迁移要经历一个形式训练过程才能产生。

(2)共同要素说(桑代克):

只有当两个机能的因素中有相同的要素时,一个机能的变化才会改变另一个机能的习得。

(3)概括化迁移说(贾德):

原理理解和概括对迁移具有重要的作用,原理理解和概括得越深刻,迁移效果越好。

(4)关系转换说:

学习迁移的重点不在于掌握原理,而在于觉察到手段与目的之间的关系。

认为学生“顿悟”两种学习情境中原理原则之间的关系,特别是手段—目的之间的关系,是实现迁移的根本条件。

是由于对要素之间的整体关系以及原理与实际事物之间关系的顿悟理解。

(5)认知结构迁移说(布鲁纳和奥苏贝尔):

认为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产生的,不受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有意义学习是不存在的。

一切有意义的学习必然包括迁移,迁移是以认知结构为中介进行的,先前学习所获得的新经验,通过影响原有认知结构的有关特征影响新学习。

17.促进学习迁移的措施(方法):

(1)理解基本原理,促进原理或法则的迁移;

(2)总结学习经验,运用学习方法;(3)创设与应用情境相似的学习情境;(4)牢固掌握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