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自考真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048385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4.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理学自考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法理学自考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法理学自考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法理学自考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法理学自考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法理学自考真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法理学自考真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法理学自考真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法理学自考真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法理学自考真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法理学自考真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法理学自考真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法理学自考真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法理学自考真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法理学自考真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法理学自考真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法理学自考真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法理学自考真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法理学自考真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法理学自考真题.docx

《法理学自考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理学自考真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法理学自考真题.docx

法理学自考真题

法理学自考真题2013年04月

(总分:

100.00,做题时间:

90分钟)

一、第一部分选择题(总题数:

0,分数:

0.00)

二、单项选择题(总题数:

30,分数:

30.00)

1.“法学”一词源自公元前3世纪末罗马共和时期的拉丁文jurisprudentia,意指______

(分数:

1.00)

 A.体现先见的法律知识

 B.体现权利的法律知识

 C.体现正义的法律知识

 D.体现正义和先见的法律知识 √

解析:

[考点]“法学”一词的来源

[解析]“法学”一词,源自公元前3世纪末罗马共和时期的拉丁文jurisprudentia,由jus和providere所合成,前者意指正义并可引申为法,后者意指先见并可引申为知识,两者合成时意指体现正义和先见的系统法律知识。

2.所有的人文社会科学都必然对社会生活发生影响,下列属于直接影响社会生活,或是直接影响为主,同时兼有间接影响的是______

(分数:

1.00)

 A.经济学、政治学、法学 √

 B.文学、哲学、史学

 C.经济学、哲学、法学

 D.政治学、经济学、哲学

解析:

[考点]法学的特质

[解析]经世致用是法学的特质所在。

所有的人文社会科学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都必然对社会生活发生影响。

影响的方式可以粗略分为两类:

一是直接影响社会生活,或是以直接影响为主,同时也兼有间接影响,如法学、经济学、政治学之类;二是间接影响社会生活,或是以间接影响为主,同时兼有直接影响,如文学、哲学、史学之类。

3.以探究法学研究对象的各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原则和基本规律的法学分支学科的总称,是指______

(分数:

1.00)

 A.理论法学 √

 B.应用法学

 C.综合法学

 D.社会学法学

解析:

[考点]法学分支学科的划分

[解析]法学分支学科分为理论法学、应用法学、历史法学和综合法学四大类别。

理论法学是从总的方面探求法学研究对象的各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原则和基本规律的法学分支学科的总称。

理论法学相对来说比较抽象,它是从法律实际生活和应用法学中概括出来的较为抽象的理论,同时又指导法律实际生活和应用法学的发展。

4.康德、黑格尔认为______

(分数:

1.00)

 A.法是公意的体现

 B.法是社会契约的产物

 C.法是自由意志的体现 √

 D.法是理性的体现

解析:

[考点]法的概念

[解析]卢梭认为法是公益的体现;自然法学派认为法是社会契约的产物;康德、黑格尔认为法是自由意志的体现;西方许多思想家、法学家认为法是理性的体现。

5.法是由若干部分构成的一个统一整体,这些构成法的整体的各个主要组成部分被称为______

(分数:

1.00)

 A.法律体系

 B.法学体系

 C.法系

 D.法的要素 √

解析:

[考点]法的要素

[解析]法是由若干部分构成的一个统一整体,这些构成法的整体的各个主要组成部分,称为法的要素。

法的要素是法的整体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6.关于法的价值这一术语的意义,下列表述有错误的是______

(分数:

1.00)

 A.法自身具备哪些价值

 B.法在实现社会调整的过程中可以增进哪些价值

 C.法的内在的、稳定的能量和潜力的表现 √

 D.用来作为评判标准,评价同法相关的行为和社会现象的价值准则

解析:

[考点]法的价值

[解析]法的价值就是法这种客体对于社会主体的关系和在这种关系中所具有的可以满足或影响社会主体需要的属性和潜能。

法的价值这一术语通常被人们在三种意义上使用:

一是用来指称法自身有哪些价值,此类价值被有的学者称为法的形式价值;二是用来说明法在实现社会调整的过程中可以增进和维护哪些价值,这是所谓法的目的价值;三是用来作为评判标准,评价同法相关的行为和社会现象。

7.法的历史类型更替的根本原因是______

(分数:

1.00)

 A.阶级矛盾和斗争

 B.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 √

 C.社会革命

 D.社会关系的矛盾和冲突

解析:

[考点]法的历史类型的更替

[解析]法的历史类型更替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

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推动着社会不断地向更高层次发展,推动着新旧社会的更替,因而也决定着法的历史类型的更替。

8.大陆法系又被称为______

(分数:

1.00)

 A.民法法系 √

 B.普通法法系

 C.英国法法系

 D.英美法系

解析:

[考点]民法法系

[解析]民法法系是以古代罗马法,特别是以19世纪初《法国民法典》为传统而发展起来的世界各国和地区的法的总称,由于民法法系首先和主要是指欧洲大陆国家的法,所以又称大陆法系。

9.普通法法系判例法形成的原则是______

(分数:

1.00)

 A.依法办事

 B.遵循先例 √

 C.无罪推定

 D.权力制约

解析:

[考点]判例法

[解析]判例法产生于法官的判决,是法官从判决中所揭示的原则,是法官所创造的法。

根据判例法,包含在某一判决中的法律原则不仅适用于该案,而且往往作为一种先例,成为以后法院办理同类案件必须遵循的准则,即“遵循先例”的原则。

10.法的作用是有限的,下列关于其有限性的表述有错误的是______

(分数:

1.00)

 A.徒法不足以自行

 B.法仅仅是一种基本的社会规范

 C.法的作用的有限性是一种正常的情形

 D.任何社会关系都需要法的调整 √

解析:

[考点]法的作用

[解析]法的作用,不是说法的作用是无边无际的。

法的作用是有限度的。

这是因为:

其一,“徒法不足以自行”。

其二,法仅仅是一种社会规范,一种基本的或起码的社会规范,它只能解决部分问题,只能解决属于它所能解决的基本问题,其他问题只能由别的社会规范如道德、习惯、政策之类去解决,法不能包办一切。

其三,法是偏重于稳定性的社会规范。

11.根据法和政治的一般关系,下列表述错误的是______

(分数:

1.00)

 A.政治可以为法的发展提供条件和环境

 B.政治可以影响和制约法和法治的内容

 C.每一具体的法都有相应的政治内容或要求 √

 D.法可以对危害掌权阶级的行为采取措施维护其政治统治

解析:

[考点]法和政治的关系

[解析]政治和法相互联系,政治对法有影响和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

政治关系的基本状况是法的状况的重要依据,规定国家基本制度的宪法和基本法律,往往是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表现。

政治可以为法的发展提供条件和环境。

政治可以影响和制约法和法治的内容。

政治的发展变化,往往直接导致法和法治的发展变化,导致法的制定、修改、废止,以及法的贯彻实施。

法对政治具有确认、调整和影响作用。

但法和政治也有区别,政治的内容更为丰富,法、法治、政策方针等方面都可能含有政治内容。

并非每一具体的法都有相应的政治内容或要求,法还有执行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能,不能把法调整的一切社会关系都归结为政治关系。

12.一定的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依照法定程序遵守和适用法律、法规并形成法律秩序的活动是______

(分数:

1.00)

 A.法律遵守

 B.法律实施 √

 C.法律适用

 D.法律关系

解析:

[考点]法的实施

[解析]法的实施,也叫法律实施,是同立法或法的制定相对应的一个法的概念和法学概念,是指一定的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依照法定程序遵守和适用法律、法规并形成法律秩序的活动。

13.基于违法行为而形成,需要通过法律制裁方式才能使主体权利义务得以实现的法律关系是______

(分数:

1.00)

 A.相对法律关系

 B.保护性法律关系 √

 C.平权型法律关系

 D.具体法律关系

解析:

[考点]保护性法律关系

[解析]保护性法律关系是基于违法行为而形成的,需要通过法律制裁的方式才能使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得以实现的法律关系。

刑事法律关系就是一种典型的保护性法律关系。

14.1689年英国通过的最重要的宪法性文件是______

(分数:

1.00)

 A.《自由大宪章》

 B.《独立宣言》

 C.《人权和公民权利宣言》

 D.《权利法案》 √

解析:

[考点]英国的《权利法案》

[解析]英国《权利法案》,全称为《国民权利与自由和王位继承宣言》,是对1688年光荣革命成果的巩固。

这部法案由英国议会于1689年2月起草,威廉三世于1689年12月签署。

15.下列属于民事制裁的是______

(分数:

1.00)

 A.没收财产

 B.罚款

 C.支付违约金 √

 D.国家赔偿

解析:

[考点]民事制裁

[解析]民事制裁是根据民事法律规定,责任主体依照其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而被施加的强制性惩罚措施。

民事制裁的制裁性不强,主要是民事法律强制违约主体或侵权主体支付违约金、赔偿金等措施。

16.有时候被称为“法律的嘴巴”或“会说话的法律”的是______

(分数:

1.00)

 A.法官 √

 B.律师

 C.检察官

 D.警官

解析:

[考点]法官职业

[解析]法官是依法独立行使国家审判权的专业人员,有时被称为“法律的嘴巴”或“会说话的法律”。

17.美国法学家戈尔丁认为“与纠纷相关的人不应该是法官”,该观点体现了司法的______

(分数:

1.00)

 A.独立性

 B.专属性

 C.中立性 √

 D.被动性

解析:

[考点]司法中立性的特征

[解析]司法具有中立性的特征。

司法机构不同于政府,它在发生纠纷的政府和公民或两者当事人之间不能具有任何的倾向性,而是要中立于其间,对控辩双方的主张和利益都给予同等的关注,并在此基础上作出公正的裁判。

美国法学家戈尔丁曾给影响司法公正的中立性提出了具体标准:

(1)与纠纷相关的人不应该是法官;

(2)结果中不应含纠纷解决者个人利益;(3)纠纷解决者不应有支持和反对某一方的意见。

18.从个别判断推出一般规律的推理属于______

(分数:

1.00)

 A.演绎推理

 B.归纳推理 √

 C.类比推理

 D.辩证推理

解析:

[考点]法律推理

[解析]归纳推理是从个别判断推出一般规律的推理。

演绎推理是从一般规律推出个别结论的逻辑推理方法。

类比推理是从特殊推出特殊的推理。

19.自然人的权利能力开始于______

(分数:

1.00)

 A.出生 √

 B.年满10周岁

 C.年满14周岁

 D.年满16周岁

解析:

[考点]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能力

[解析]权利能力,又称权义能力,是能够参与一定的法律关系,依法享有法律权利和承担法律义务的能力或资格。

自然人的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止于死亡。

20.“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在我国宪法中确立的时间是______

(分数:

1.00)

 A.2004年

 B.1997年

 C.1999年 √

 D.1994年

解析:

[考点]建设中国法治国家

[解析]1999年我国宪法确立“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这是在尊重世界法治国家建设规律、反思我国法治建设历史教训的基础上所做的明智选择。

21.一定的法、法制、法治、法律意识以及其他法的现象的精神品格的总称是指______

(分数:

1.00)

 A.法律心理

 B.法律原则

 C.法律文化 √

 D.法律传统

解析:

[考点]法律文化的释义

[解析]法律文化是一定的法、法制、法治、法律意识以及其他法的现象的精神品格的总称。

22.被有的学者称之为独立于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之外的“第四种权力”是指______

(分数:

1.00)

 A.政党的权力

 B.公民的权利

 C.社会舆论 √

 D.法律职业群体

解析:

[考点]社会的法律监督

[解析]舆论监督的重要任务是把各种违法乱纪行为予以“曝光”,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某些违法犯罪现象进行揭露和批评,形成众矢之的,支持和监督国家机关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舆论监督就像一面魔镜,它可以照出法律工作中的失误,照出腐败分子。

舆论监督速度快、范围广、影响大,特别是在当今信息时代,更具有特殊的威力。

因此,有的学者甚至称,社会舆论是独立于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之外的“第四种权力”。

23.狭义的法律监督不包括______

(分数:

1.00)

 A.人民检察院的监督

 B.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

 C.国务院的监督

 D.社会团体的监督 √

解析:

[考点]法律监督的概念

[解析]狭义上的法律监督,专指由特定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对立法、执法和司法活动的合法性所进行的监察和督促,例如人民检察院行使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社会组织、公民关于贯彻实施法律的活动所给予的监督。

24.中国现时期法制的中心环节是______

(分数:

1.00)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解析:

[考点]法制的要求

[解析]中国现时期法制的基本要求就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有法必依是健全中国现时期法制的中心环节,是加强法制建设的关键。

25.主张“法是主权者针对臣民发布的以强制为后盾的命令,法的体系就是这些命令的集合”的观点,出自西方学者______

(分数:

1.00)

 A.哈特

 B.奥斯丁 √

 C.凯尔森

 D.拉兹

解析:

[考点]法的体系的含义

[解析]奥斯丁认为,法是主权者针对臣民发布的以强制为后盾的命令,法的体系就是这些命令的集合。

26.有权立法的机关依法定程序进行的,能够产生新法或法典的活动是______

(分数:

1.00)

 A.法的汇编

 B.法的编纂 √

 C.法的清理

 D.法的整理

解析:

[考点]法的编纂

[解析]法的编纂是一项重要的立法活动,应当由有权立法的机关依法定程序进行;其结果是产生新法或法典。

27.行使我国国家立法权的机关只能是______

(分数:

1.00)

 A.国务院

 B.中共中央

 C.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

 D.中央政府

解析:

[考点]中国现行的立法体制

[解析]在中国,根据宪法或立法法的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制定法律。

28.构成法的渊源的基本要素是______

(分数:

1.00)

 A.资源、动因、规则

 B.形式、内容、规则

 C.资源、进路、动因 √

 D.法条、判例、衡平

解析:

[考点]法的渊源的基本要素

[解析]法的渊源是由资源、进路和动因三项基本要素所构成的综合事物。

29.立法权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政权机关共同行使的立法体制称为______

(分数:

1.00)

 A.制衡的立法体制

 B.多元的立法体制

 C.单一的立法体制

 D.复合的立法体制 √

解析:

[考点]复合立法体制

[解析]立法权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政权机关共同行使的立法体制称为复合立法体制。

30.立法体制的核心是有关______

(分数:

1.00)

 A.立法权限的体系和制度 √

 B.立法主体的体系和制度

 C.立法程序的体系和制度

 D.立法原则的体系和制度

解析:

[考点]立法体制

[解析]立法体制是一国立法制度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立法体制是关于立法权限、立法权运行和立法权载体诸方面的体系和制度所构成的有机整体。

其核心是有关立法权限的体系和制度。

三、多项选择题(总题数:

5,分数:

10.00)

31.下列属于资本主义法的特征的有______

(分数:

2.00)

 A.注重维护私有财产 √

 B.注重身份等级保护

 C.注重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D.注重特权保护

 E.注重体现契约自由 √

解析:

[考点]资本主义法的特征

[解析]资本主义法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上的法律上层建筑,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关系的反映。

它的特征包括:

(1)注重维护私有财产权;

(2)注重体现契约自由;(3)注重确认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2.认定法律效力位阶一般应遵循的原则包括______

(分数:

2.00)

 A.宪法至上 √

 B.上位法优于下位法 √

 C.新法优于旧法 √

 D.特别法优于一般法 √

 E.国际法优于国内法 √

解析:

[考点]法的效力位阶

[解析]法的效力位阶也称为法的效力等级或法的效力层次,是指在一国的法的体系中,具有不同形式的法律规范在效力方面的层级差别。

认定法的效力位阶一般遵循以下原则:

(1)宪法至上;

(2)上位法优于下位法;(3)新法优于旧法;(4)特别法优于一般法;(5)国际法优于国内法;(6)强制性规定优先于任意性规定。

33.根据法律行为的效力对象和生效范围,可以将其划分为______

(分数:

2.00)

 A.积极法律行为

 B.消极法律行为

 C.抽象法律行为 √

 D.具体法律行为 √

 E.违法行为

解析:

[考点]法律行为的种类

[解析]根据法律行为的效力对象和生效范围,可以区分为抽象法律行为和具体法律行为。

34.法律监督的客体包括______

(分数:

2.00)

 A.所有国家机关 √

 B.武装力量 √

 C.各政党和社会团体 √

 D.各企事业单位 √

 E.全体公民 √

解析:

[考点]法律监督的客体

[解析]法律监督的客体就是法律监督的对象,即监督谁的问题,也就是法律监督主体行使职权的范围。

在当代中国,法律监督的客体主要包括进行各种法律活动的所有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单位,全体公民。

35.下列关于法的汇编的表述,正确的有______

(分数:

2.00)

 A.法的汇编不是正式的立法活动 √

 B.法的汇编一般不改变法的文字和内容 √

 C.法的汇编必须由有权立法的主体进行

 D.法的汇编是对现存法进行汇集和技术处理或外部加工 √

 E.法的汇编是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的一种方法 √

解析:

[考点]法的汇编

[解析]法的汇编是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的一种方法,它是在法的清理的基础上,按一定顺序将各种法或有关法集中起来,加以系统编排,汇编成册。

其特点是:

一般不改变法的文字和内容,而是对现存法进行汇集和技术处理或外部加工,是立法的辅助性工作,不产生新法,不是正式的立法活动。

四、第二部分非选择题(总题数:

0,分数:

0.00)

五、判断说明题(总题数:

5,分数:

20.00)

36.法的功能是法的外在的、动态的属性。

(分数:

4.00)

 A.正确

 B.错误 √

解析:

[解析]法的功能是法所固有的可以对社会生活发生影响的功用和性能,是法这个事物的内在的、稳定的和应然的能量和潜力。

法的功能是法所固有的内在属性,法的功能是法所固有的稳定属性。

37.一个法律条文可以表现若干个法律规则。

(分数:

4.00)

 A.正确 √

 B.错误

解析:

[解析]法律规则不等于法律条文,一个法律规则可以表现在一个法律条文中,也可以表现在不同的法律条文甚至不同的法中。

一个法律条文也可以表现若干个法律规则。

38.法律责任就是法律义务。

(分数:

4.00)

 A.正确

 B.错误 √

解析:

[解析]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人由于违法行为、违约行为或者由于法律规定而应承受的某种不利的法律后果。

法律责任与法律义务有密切的联系,但又有一定的区别。

法律义务通常是指主体根据法律的规定或合法的约定必须作为或不作为,通常针对一般的社会主体设立。

而法律责任是一种特殊的义务,通常是针对特殊主体设定的,具体是指一方由于违反了法定义务或约定义务从而产生一种新的特定义务。

39.法律传统具有精神凝聚功能。

(分数:

4.00)

 A.正确 √

 B.错误

解析:

[解析]法律传统是指在漫长的法律发展过程中,在一定民族或一定地域内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并在历史上得以传承的法律制度和法律意识。

法律传统具有精神凝聚功能,人们在继承法律传统的同时能够保持某种血统或文化上的联系,能获得一种归属感,法律传统作为一种依恋的对象一定程度地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40.坚持立法的民主原则需要从国情出发。

(分数:

4.00)

 A.正确 √

 B.错误

解析:

[解析]坚持立法的民主原则,首先需要从国情出发,建立较为完备的民主立法制度。

在立法权限划分和立法权行使方面,既要注意保障全部立法权归于人民,又要注意在初级阶段由于人民的政治觉悟、文化水平、管理国家的能力和国家的经济实力、交通条件等多方面的原因,尚不能由人民直接行使立法权,只能将立法权委托给人民代表或有关主体代为行使。

六、简答题(总题数:

4,分数:

20.00)

41.法对科学技术有哪些作用?

(分数:

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

解析:

法对科学技术的作用有:

(1)法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发挥引导、组织和管理的作用。

(2)法对科学技术发展发挥保障作用,对科学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消极后果具有抵制和防范作用。

(3)法对科学技术发明创造发挥鼓励作用,对科学技术成果的合理使用和推广发挥保证和促进作用。

(4)法对国际科技合作发挥推动和协调作用。

42.为什么说对权力资源的调控是法治的要义之一?

(分数:

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

解析:

之所以说对权力资源的调控是法治的要义之一,是因为:

(1)法治是一种以法为依据的社会调控方式。

法治要求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依法行使职权,使权力接受法的制约。

实行法治,就意味着应当依法配置和规制国家权力。

(2)权力资源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可以支配社会主体和其他社会资源的强制性力量。

现代法治的主要内容就是治理权力和保障权利,国家活动、政治活动和社会活动的一项最主要的内容就是获取和行使权力。

在权力事项上离开了法律调控,依法治国必然不得要领,所谓法治也必然是个空壳。

(3)法在法治国家处于特别重要的地位。

法在法治国家的地位是极为重要的,权力资源的获取、存在和运行是需要合法化的,权力资源负面作用的抑制以及正面价值的兑现是需要法律制度保障的,而法律也的确可以对权力资源予以调控。

43.简述法律解释的特征。

(分数:

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

解析:

法律解释的特征:

(1)法律解释的主体不是确定的,有解释权的主体可以解释法,没有解释权的主体也可以解释法,前者有法的效力,后者无法的效力。

(2)法律解释的范围或对象主要是规范性法律文件。

(3)法律解释可以是同具体案件密切相关的,也可以是同具体案件没有密切或直接关系的。

(4)法律解释总是在解释者的法律意识的支配或影响下进行的,因而通常都具有一定的价值取向。

44.简述法律文化的特征。

(分数:

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

解析:

法律文化的特征:

(1)传承性和变异性。

(2)民族性和共通性。

(3)时代性和超越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