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习题第九单元单元整合提升.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052263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65.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习题第九单元单元整合提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习题第九单元单元整合提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习题第九单元单元整合提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习题第九单元单元整合提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习题第九单元单元整合提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习题第九单元单元整合提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习题第九单元单元整合提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习题第九单元单元整合提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习题第九单元单元整合提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习题第九单元单元整合提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习题第九单元单元整合提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习题第九单元单元整合提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习题第九单元单元整合提升.docx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习题第九单元单元整合提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习题第九单元单元整合提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习题第九单元单元整合提升.docx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习题第九单元单元整合提升

单元整合提升

一、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项目

原因

核心内容

意义

土地改革

新解放区的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

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私有制

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发展

农业合作化

分散的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

把土地等生产资料变为公有制,实行集体经营

进一步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人民公社化

党的一些领导人主观地认为农业合作化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生产力发展

提高公有化程度和扩大公有化规模

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阻碍了生产力发展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党中央在总结教训的前提下,决定实行经济体制改革

在坚持公有制前提下,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

[针对训练]

1.(2017·大庆质检)“分田到户,包产到户在那些已经使用机械生产的平原地区显然是倒退。

因为单干就要废弃机耕实行畜耕和人耕……但是,农民宁愿出力出汗也愿意分田到户。

”材料旨在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A.不符合基本国情

B.阻碍了农业现代化

C.不被民众认可

D.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解析:

材料“农民宁愿出力出汗也愿意分田到户”表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D项正确;A项与史实不符,排除;B、C两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答案:

D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的变动

比较项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调整

新中国成立初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从建立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体制,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体制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

原因

(1)照搬苏联模式

(2)中共缺乏经济建设的经验

(3)主观上追求“一大二公”,急于完成工业化

党中央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工业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特别是吸取了“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并借鉴外国经验,决定对工业体制进行改革

党中央在认识国情和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决定加快经济体制改革

核心内容

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片面追求工业发展的高速度

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企业管理方式,实行政企分开等

把企业推向市场

结果

这种体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对于恢复国民经济、发展工业曾起到积极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它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使企业失去了活力

增强了企业活力,解放了生产力,工业得到发展,成就举世瞩目

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使经济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

[针对训练]

2.(2017·河南百校联盟模拟)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外资经济投资总额迅速增加,截止到1996年底,外商实际投资累计总额已达到1748.84亿元,总产值也达到了10972.8亿元。

这种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改革开放的深化

B.全球化趋势加强

C.新经济体制建立

D.思想进一步解放

解析:

根据材料“20世纪90年代”可知,我国冲破了“计划”与“市场”的束缚,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改革开放加速发展,故A项正确;B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项与时间不符,排除;20世纪90年代,我国理清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思想观念得到极大的解放,但1978年起,我国的主旋律始终是改革开放的问题,故D项错误。

答案:

A

一、比较苏俄新经济政策与中国改革开放

比较项

苏俄新经济政策

中国改革开放

 

不同点

背景

国内外敌人的进攻被粉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过时,一些地方发生叛乱

“文化大革命”刚结束,国家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工作重心亟待转移

内容

以农业为核心,涉及工业、流通、分配等领域

先农业后工业,全面改革

特点

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

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相同点

(1)都是在面临国内经济困难的背景下展开的

(2)都采用了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相结合的方式

(3)都符合本国国情与经济发展规律,都是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成功探索

[针对训练]

3.(2016·衡阳五校联考)有学者认为,列宁实行的新经济政策和邓小平实行的改革开放,其实质是相同的。

这里所说的相同实质是指(  )

A.实行改革,发展资本主义

B.从产品交换发展到商品交换

C.把商品经济关系引入到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

D.利用政治力量从计划经济退却到多种经济形式并存

解析:

本题考查综合分析能力。

注意题干中强调的是“实质”,新经济政策和改革开放都是利用市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措施,故A项错误,C项正确;B项是现象,不能反映本质,故B项错误;新经济政策和改革开放都是发展经济的措施,不能简单地把其归结为退却,故D项错误。

答案:

C

二、比较苏联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1.相似之处。

(1)都面临由农业国过渡到工业国的任务。

(2)都对斯大林模式进行过改革。

(3)工业化建设都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实施五年计划;改革农村生产关系。

2.不同之处。

(1)工业化方针提出:

中国是在1953年的过渡时期总路线中;苏联是在1925年的联共(布)十四大上。

(2)开始改革:

中国是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苏联是在1956年苏共二十大以后。

(3)改革结果:

中国改革成功,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苏联几位领导人的改革相继失败,苏联解体。

(4)结果不同的原因。

①指导思想不同。

中国有邓小平理论的正确思想做指导;苏联缺乏科学的思想指导。

②具体做法不同。

中国经济改革力度比较大,完全突破了“斯大林模式”;苏联经济改革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小修小补,政治改革背离社会主义方向,引起思想混乱。

③对待“和平演变”的态度不同。

中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苏联混淆社会主义民主与资产阶级自由化界限。

④对改革认识不同。

中国把改革当作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改革成就突出;苏联把改革当作缓和国内矛盾、对外争霸的工具,经济改革的一点点成果也化为乌有。

[针对训练]

4.(2016·珠海质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就是“去苏联模式化”的道路。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以下史实中,属于中国“去苏联模式化”的是(  )

A.着重发展重工业

B.实行“一五”计划

C.把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相结合

D.强调集体利益,忽视个人利益

解析:

苏联模式即“斯大林模式”,建立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的特点是在生产资料的所有制方面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在管理体制上以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管理取代市场调节,因此只有C项符合“去苏联模式化”,故C项正确,A、B、D项错误。

答案:

C

题型解读——主题式材料解析题

主题式材料解析题以某一个主题为中心(主线),运用图文材料,设置问题,考查学生对主题所涉及的历史主干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和学科理论分析、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具有“小切口、小跨度或大跨度、深分析”的特点,其设问都是围绕一个中心主题(主线),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层层发问、逐次诱导,较好地考查学生微观和宏观理解认识问题的能力,也是近年高考命题考查较多的题型。

真题展示

(2013·广东卷)(节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早在13、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

这不仅因为欧洲的经济总量远远无法与亚洲的中国、印度相比,还由于欧洲人在从亚洲输入香料、丝绸、瓷器、棉织品等商品时,能向亚洲销售的产品极少,多数情况下只能以金、银等贵金属交易,欧洲的贵金属货币日益紧缺。

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这种处境开始改善。

但一直到18世纪,原有的世界经济贸易格局仍没有改变。

随着欧洲人越来越广泛深入地融入和利用既存的经济贸易体系,并在其中发挥日益增大的影响力,到19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

——据《白银资本》等

(1)根据材料,13—18世纪,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居优势地位的是哪个地区?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处境开始改善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与18世纪相比,19世纪欧洲和中国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相对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并分析促成这一变化的政治、经济原因。

解析:

(1)问,据“因为欧洲的经济总量远远无法与亚洲的中国、印度相比”,可知13到18世纪,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居优势地位的是亚洲(注意是地区而不是国家)。

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处境开始改善的主要原因,时间点“16世纪欧洲”恰好是新航路开辟后,故回答其影响即可。

(2)问,首先要指明地位的变化,然后分别答出其政治与经济原因。

很明显,它们的原因应是相对的,注意表达方式。

答案:

(1)亚洲;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得到大量的贵金属,并在国际贸易中获得丰厚利润。

(2)欧洲上升;中国下降。

原因:

欧洲建立资本主义政治体制;进行工业革命;对外殖民扩张;充分利用既有的经济贸易体系。

中国仍坚持封建专制统治;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遭受西方侵略。

备考指导

解答此类试题除了运用材料解析题的一般方法外,还要重视以下几方面:

(1)紧扣主题,注意递进式材料解析题每个设问之间的递进关系。

解题时要特别注意其逐步递进的关系,设问与设问之间是有秩序地推进,设问之间的答案互相关联着,前一问对后一问有直接的影响,甚至下一个设问就是上一个设问的间接或直接的答案。

把握了设问之间的这一层微妙关系,可以引导自己正确的思维方向。

(2)注意解答顺序和思维逻辑顺序。

这类题目答好第一问是关键,解答第一问时要注意对材料进行多角度思考,发掘材料的显性和隐性含义,全面考虑问题的正反两方面。

同时,要注意思维的逻辑程序,先答什么,后答什么,都要想清楚;如果是一材多问的题目,对解题思路的要求则更高,因此要重视解题思路的培养。

1.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

互助组(临时和常年)。

特点:

不改变个人所有制,共同劳动,有少量公共财产。

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初级社。

特点:

土地入股,统一经营,有较多公共财产,按劳分配和按股分红相结合。

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

高级社。

特点:

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取消按股分红,实行按劳分配。

具有“完全社会主义”性质。

在1952年底以前,主要是发展互助组;从1953年春开始,发展初级社;从1955年冬开始,进入高级社阶段。

2.国家资本主义。

(1)定义:

是在无产阶级掌握国家经济命脉的条件下存在的,同国营经济相联系、并受工人监督的资本主义经济。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中国私营工商业属于国家资本主义。

(2)从生产目的上看:

它主要不是为了资本家的利润而存在,而是为了供应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而存在。

(3)从性质上看:

这种经济带有很大的社会主义成分。

国家资本主义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性质上有很大区别的两种经济,不能混为一谈。

(4)与新经济政策的区别:

苏俄实行的新经济政策也采用国家资本主义,但主要是为了恢复国民经济;中国采用国家资本主义,主要是为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3.赎买政策。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国家实行赎买政策,通过多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逐步把资本主义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

赎买政策有两个阶段:

全行业公私合营前,实行“四马分肥”,即把企业利润分为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资方红利四份。

全行业公私合营后,实行对私股定息的办法,统一规定年息为5%,共计10年。

这时资本家除了领取定息外,整个企业已经归国家所有。

4.过渡时期总路线。

过渡时期总路线以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主体,以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为两翼,主体和两翼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它一方面要求集中力量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又要采取积极稳妥的步骤,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进一步解放生产力,为国家工业化提供原料、资金和市场,从而支持和推动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

5.三年困难时期。

三年困难时期是指中国大陆地区从1959年至1961年,由于“大跃进”运动以及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政策所导致的全国性的粮食短缺和饥荒。

根本原因是“左”倾错误严重,“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片面追求单一生产关系,追求大规模和高速度,否定客观规律,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加上苏联断绝经济援助,三年自然灾害,使中国的经济出现了严重的困难。

6.票证。

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在商品供应极为匮乏的年代,国家为了保障供需平衡,对城乡居民的吃穿用等生活必需品,实行计划供应,按人口定量发行了粮票、布票等专用购买凭证,这些凭证通称为“票证”。

1953年我国宣布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实行计划经济。

计划经济就是对社会资源产品的配置形式采取有计划生产,而对商品采取计划供应,对单位个人进行计划分配。

为了满足人民生活的基本需求而采取在当时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印发各种商品票证,有计划地分配到单位或城镇居民手中。

我国最早实行的票证种类是粮票、食用油票、布票等票证。

我国的票证种类数量堪称“世界之最”,全国2500多个市县,还有一些镇、乡都分别发放和使用了各种商品票证,进行计划供应,此外一些大企业、厂矿、农场、学校、部队、公社等也印发了各种票证,种类繁多。

我国计划经济时期极具时代特色的票证,经历了四十多年的风风雨雨,终于在20世纪90年代逐步退出了经济舞台,完成了历史使命。

7.“统购统销”。

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的一项控制粮食资源的计划经济政策。

1953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

这一决议是根据陈云的意见,由邓小平起草的。

所谓“计划收购”被简称为“统购”;“计划供应”被简称为“统销”。

后来,统购统销的范围又继续扩大到棉花、纱布和食油。

这一政策取消了原有的农业产品自由市场,初期有稳定粮价和保障供应的作用,后来变得僵化,严重地阻碍农业经济的发展。

统购统销,从1953年开始直到1992年底停止,共施行了39年。

8.“银元之战”与“米棉之战”。

“银元之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在上海发生的一场经济风波。

由于部分拥有大量资产的投机者试图通过银元的投机来阻止人民币进入上海市场流通。

事件最终演变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上海民族资产阶级的对抗。

不久,中国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行政干预手段,平息了这一银元风波。

中国政府称此次事件的意义非常重大,毛泽东本人评价“银元之战”的作用不亚于一场淮海战役。

“银元之战”后,人民币的地位得到巩固,但上海以至全国的物价并没有停止上扬的势头。

在“银元之战”中受到打击的上海投机资本不甘心失败,很快转向粮食、棉纱和煤炭市场,利用物资极其匮乏的机会,大做投机生意,引发又一次全国性涨价高潮。

在这种情况下,中财委主任陈云决定以上海为主战场,打一场平抑物价的“歼灭战”。

将大批粮食、棉纱和煤炭从全国各地紧急调往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准备以经济实力压垮投机商,并采取政治手段收税和收公债等。

在市场物价在投机商人哄抬之下达到顶点的时候,指导各地集中时间、集中物资统一向市场抛售,同时收紧银根,征收税款。

暴涨的物价在市场规律的作用上迅速下跌,“米棉之战”最终取得了胜利。

9.“三线建设”。

“三线建设”是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它是在当时国际局势日趋紧张的情况下,为加强战备,逐步改变我国生产力布局的一次由东向西转移的战略大调整,建设的重点在西南、西北。

所谓三线,一般是指当时经济相对发达且处于国防前线的沿边沿海地区向内地收缩划分三道线。

一线地区指位于沿边沿海的前线地区;二线地区指一线地区与京广铁路之间的安徽、江西及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四省的东半部;三线地区指长城以南、广东韶关以北、甘肃乌鞘岭以东、京广铁路以西,主要包括四川(含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中西部省区和山西、河北、河南、湖南、湖北、广西、广东等省区的后方腹地部分,其中西南的川、贵、云和西北的陕、甘、宁、青俗称为“大三线”,一、二线地区的腹地俗称为“小三线”。

由于三线地区社会经济落后,导致建设起来的企事业单位在之后很长一段时期内经营发展都极为困难,但是三线建设也为中国中西部地区工业化做出了极大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销售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