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复习中国区域地理北方和南方8.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05604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67.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一轮复习中国区域地理北方和南方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考一轮复习中国区域地理北方和南方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考一轮复习中国区域地理北方和南方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考一轮复习中国区域地理北方和南方8.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考一轮复习中国区域地理北方和南方8.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高考一轮复习中国区域地理北方和南方8.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高考一轮复习中国区域地理北方和南方8.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高考一轮复习中国区域地理北方和南方8.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高考一轮复习中国区域地理北方和南方8.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高考一轮复习中国区域地理北方和南方8.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高考一轮复习中国区域地理北方和南方8.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高考一轮复习中国区域地理北方和南方8.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高考一轮复习中国区域地理北方和南方8.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高考一轮复习中国区域地理北方和南方8.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高考一轮复习中国区域地理北方和南方8.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高考一轮复习中国区域地理北方和南方8.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高考一轮复习中国区域地理北方和南方8.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一轮复习中国区域地理北方和南方8.docx

《高考一轮复习中国区域地理北方和南方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一轮复习中国区域地理北方和南方8.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一轮复习中国区域地理北方和南方8.docx

高考一轮复习中国区域地理北方和南方8

【本讲教育信息】

一.教学内容:

中国区域地理——北方和南方

(一)目标要求:

1.识记要求:

(1)北方地区的地域分异——黑土地和黄土地。

(2)兴修水利,防治水患。

(3)北方地区的能源基地和工业中心。

(4)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

(5)长江中上游防护林。

(6)沿海和内地工业的发展。

2.能力要求

各分区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的联系

(二)知识结构:

二.内容讲解

(一)北方地区

1.自然条件:

北方地区

(1)范围:

大兴安岭、贺兰山脉、巴颜喀拉山脉以东,秦岭、淮河以北,即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北部地区。

(2)地形特征:

平原面积广大,其中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黑土为主,多沼泽,北部冻土层厚;华北平原是我国最平坦的平原,主要由黄河、海河、淮河冲积而成,土层深厚;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广、最厚的黄土堆积区,土质疏松,直立性强,地表植被保护差,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流经高原区的河流含沙量大。

太行山脉两侧地形差异明显,以东为华北平原,以西为黄土高原。

(3)本区主要地形单元有:

东北平原(三江、松嫩、松辽)、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兴安岭山地、长白山地、山东丘陵、辽东丘陵。

本区“名山”有:

“东岳”泰山(山东)、“西岳”华山(陕西)、“中岳”嵩山(河南)、“北岳”恒山(山西)。

气候特征:

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其中大兴安岭北部为寒温带、长城以北为中温带、黄河中下游地区为暖温带,无霜期4-8个月,热量条件南北差异大;年降水量400-800毫米,主要集中在7—8月,大部分属于半湿润、半干旱区(东北的东部及北部山地为湿润区);夏季温暖多雨(东北较短),冬季寒冷干燥(东北漫长严寒多积雪,漠河为我国的“寒极”);主要灾害性天气:

冬季寒潮,东北地区夏季低温、秋季早霜,华北地区春季干旱多沙暴、夏季多暴雨。

(4)水文特征:

水文特征南北差异大。

水量北丰南小,汛期北长南短(东北地区有明显融雪春汛),河流含沙量北小南大,结冰期北长南短。

(5)主要河流:

黑龙江及其支流松花江、乌苏里江,黄河(下游为“地上河”)及其支流渭河、汾河,海河,辽河,鸭绿江,图们江。

(6)主要湖泊:

白头山天池、兴凯湖。

(7)植被:

东北地区以针叶林为主(长白山地区为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黄河中下游地区为落叶阔叶林。

(8)土壤:

东北地区黑土分布广泛,黄河中下游地区主要为钙质土。

(9)主导因素:

积温自北而南逐渐增大。

(二)农业生产

1.农业生产条件:

有利条件:

①夏季气温高,降水多,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配合较好。

东北地区冬季积雪厚,夏季日照长;黄河中下游地区秋季晴天多,华北平原地下水丰富。

②平原广阔,土层深厚。

东北地区,黑土肥沃,人均耕地多,宜农荒地多,森林资源丰富。

③黄河中下游地区农业生产历史悠久。

不利条件:

①东北地区生长期短,热量不足,受寒潮影响大;西部风沙威胁大。

②黄河中下游地区春旱、夏涝突出;水土流失和土壤盐碱化严重。

2.农业活动特点:

重要的农耕区,以旱作为主。

长城以北一年一熟长城以南两年三熟。

农耕区畜牧业为主。

东北林区面积广大。

3.农业在全国的地位:

①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和林业基地,农业机械化程度高;黄河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最大的棉麦产区;黄泛区为全国最大水果带。

②商品粮基地:

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棉花基地:

冀中南、鲁西北、豫北。

4.主要农产品:

种植业-小麦(东北春小麦)、玉米、高粱(东北、黄土高原)、谷子(黄土高原)大豆、甜菜、亚麻(东北);棉花、花生、烤烟(华北)

林业-用材林:

红松、落叶松(东北);经济林:

苹果、梨、柿、桃、枣、板栗(黄河中下游)

畜牧业-黄牛、马、驴、骡、绵羊、鸡。

水产业-海水养殖和海洋捕捞:

海带、对虾、贝类。

5.工业生产:

(1)工业发展条件:

农业基础-东北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甜菜、大豆、亚麻生产基地,黄河流域棉区是我国最大的棉区。

交通运输-东北地区铁路网最稠密,以沈阳和哈尔滨为中心,滨洲、滨绥、哈大、京沈、沈丹五条铁路呈“不”字型分布;黄河中下游地区铁路以北京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主要干线有:

京哈、京九、京沪、京广、京包、京通、京秦,以及石太、石德、太焦、焦柳、胶济、陇海、包兰、同蒲、大秦、神黄、焦石等。

著名海港:

大连、秦皇岛、青岛、烟台、天津,新建黄骅港。

河港:

哈尔滨。

资源配置-①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以煤炭、石油为代表的能源资源极其丰富。

著名的矿产地:

煤矿:

抚顺、阜新、鸡西、鹤岗、开滦、大同、峰峰、阳泉、平顶山、焦作、兖州、平朔、神府。

油田:

大庆、辽河、吉林、胜利、华北、中原。

海盐:

长芦。

铁矿:

鞍山、本溪、迁安、磁山。

②松花江上游、黄河中上游水能资源丰富,著名的水电站:

白山、丰满、三门峡、小浪底、青铜峡、刘家峡。

③长白山地和兴安山地森林资源丰富。

资源主要缺陷为水资源不足,尤其是辽中南和京津唐两大工业区。

(2)工业生产:

突出特点-工业基础好,重工业突出。

钢铁、石油、化工、电机、能源、造船、煤炭、机械、汽车、电子、纺织、制糖等工业在全国占重要地位。

重要工业城市和工业区-沈阳(东北最大工业中心、多种机械制造)、大连(造船、化工)、鞍山(钢铁)、长春(汽车)、吉林(化工)、哈尔滨(电机、制糖、麻纺)、齐齐哈尔(机械)、大庆(石油、化工)、北京(钢铁、机械、化工、汽车、电子、家电、纺织)、天津(钢铁、化工、造船、电子、纺织)、石家庄(棉纺)、唐山(钢铁、煤炭、陶瓷)、青岛(棉纺、机械)、郑州(棉纺)、洛阳(拖拉机、棉纺)、西安(电子、棉纺、电机)、兰州(能源、化工、机械)、太原(钢铁、化工、能源)工业区:

辽中南、京津唐、陇海-兰新线工业带东段、沿海工业带北段。

(三)南方地区

1.自然条件

(1)范围:

东部季风区南部,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

(2)地形特征:

地势东西差异大,主要位于第二、三级阶梯,东部平原、丘陵面积广大,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地势最低的平原,河汊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江南丘陵是我国最大的丘陵,大多由东北——西南走向的低山和河谷盆地相间分布,“南岳”衡山、庐山、井冈山等众多名山分布其中,南岭地区岩浆岩分布广泛,是我国有色金属矿产的集中分布区;西部以高原、盆地为主,四川盆地(西北部有成都平原)是我国四大盆地之一,素有“紫色盆地”和“天府之国”之称;云贵高原地表崎岖不平,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分布最典型的地区,山间“坝子”是当地主要的耕作区;横贯山脉和南岭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台湾玉山主峰为我国东南沿海最高峰。

主要地形区有:

长江中下游平原(江汉、洞庭湖、鄱阳湖、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平原、江南丘陵、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横断山脉、南岭、武夷山脉、秦巴山地、台湾山脉。

(3)气候特征:

以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积温4500℃——8000℃,热量条件南北差异大,一月份均温在0°C以上,冬温夏热,四季分明(南部沿海和滇南地区一月均温大于15°C,长夏无冬)。

年降水大于800毫米(台湾东北部火烧寮年均降水6489毫米,为我国“雨极”),主要集中在夏半年,雨季由南向北变短。

横断山区气候垂直变化大,云贵高原为源于太平洋和源于印度洋的两类季风交汇处,冬季昆明静止锋以东阴雨冷湿,以西晴朗温暖。

长江中下游地区(宜昌以东,淮河以南,南岭以北)每年6—7月间受江淮静止锋影响,出现梅雨,7——8月在夏威夷高压脊控制下形成伏旱。

冬季寒潮和沿海地区夏秋季台风是主要的灾害性天气。

(4)水文特征:

水量丰富,汛期长,水位季节变化小(南部沿海河流有明显台风汛);江南丘陵、南部沿海、云贵高原、四川盆地河流落差大,水力丰;长江水系、珠江水系、京杭运河航运价值高;河流含沙量小;无结冰期。

(5)主要湖泊:

长江流域为我国淡水湖主要分布区,鄱阳湖(我国最大淡水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日月潭。

(6)主要河流:

长江及其支流汉江、洞庭湖水系、鄱阳湖水系、四川盆地向心水系(岷江、雅垄江、乌江、嘉陵江);珠江及其支流西江、东江、北江;钱塘江;淮河;闽江;横断山区水系澜沧江、怒江;浊水溪。

(7)植被: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

(8)土壤:

地带性土壤为红、黄壤和砖红壤性红壤,非地带性土壤有四川盆地的紫色土和农田区的水稻土。

(9)主导因素:

东部积温自北而南逐渐增加,西部降水自东向西逐渐减少。

2.农业生产

(1)农业生产条件:

有利条件:

①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资源丰富、配合好(台湾、海南、滇南西双版纳是全国水热条件最好的地区)。

江淮地区梅雨适时适量,有利于水稻生长。

②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河汊纵横,既灌溉便利,也利于发展淡水养殖;四川盆地紫色土肥沃;横断山区,森林资源丰富,树种多,人类影响小,利于发展林业生产。

③长江流域农业生产历史悠久,生产水平高。

不利条件:

①江淮地区伏旱期,气温高,降水减少,蒸发旺盛,易对水稻生产产生影响、南部沿海地区夏秋季台风影响很大。

②长江以南地区为红壤分布区,土壤酸性强,土质粘重,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

③云贵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崎岖,土层薄,地表水缺乏,不利于农业发展。

(2)农业活动特点:

重要的农耕区之一,以水田为主。

长江以北一年两熟,长江以南一年三熟。

农耕区畜牧业为主。

淡水养殖发展很快。

南部(海南、云南西双版纳等)发展热带经济作物生产。

海洋渔业发达,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渔场,沈家门港是我国最大的渔港。

(3)农业在全国的地位:

①重要的商品粮、桑蚕、糖料作物、油料作物、棉花、黄麻、亚热带热带作物和淡水渔业产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四川盆地素有“天府之国”之美誉。

②商品粮基地:

成都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江淮地区。

棉花基地:

江汉平原、长江三角洲。

热带经济作物基地:

海南岛、西双版纳。

糖料作物基地:

广东、海南、广西、云南、四川。

出口农产品基地:

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

淡水渔业基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

桑蚕基地:

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成都平原。

用材林基地:

横断山区、东南林区。

(4)主要农产品:

种植业-水稻(最大产区)、小麦、棉花、油菜籽(长江流域)、甘蔗。

林业-用材林:

杉、马尾松、竹。

经济林:

茶叶、油茶、油桐、橡胶、剑麻、柑橘、香蕉、荔枝、桂圆、菠萝、蚕桑。

畜牧业-水牛、山羊、猪、鸭、鹅、鸡。

水产业-海水养殖和海洋捕捞:

带鱼、大黄鱼、小黄鱼、墨鱼、贝类。

淡水养殖:

青、草、鲢、鳙、蟹、虾等。

3.工业生产

(1)工业发展条件:

农业基础-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是我国商品粮基地分布最集中的地区,长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地,四川盆地素有“天府之国”之美称。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四川盆地是我国著名的桑蚕产区。

交通运输-铁路运输、公路运输、内河航运、沿海运输密切配合,水陆联运条件好。

铁路:

主要铁路干线构成“六纵三横”铁路网。

“三横”:

北是陇海线,中是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北是黎湛——南昆线;“六纵”:

京沪、京九、京广、焦柳、襄渝——川黔、宝成-成昆线。

内河航线:

京杭运河(港口:

杭州、苏州、无锡、扬州)淮河(港口:

蚌埠)、长江干支流(港口:

上海、南通、镇江、南京、芜湖、安庆、九江、武汉、宜昌、重庆、宜宾)、珠江干支流(广州、肇庆、梧州)。

沿海港口:

连云港、上海、宁波、温州、福州、泉州、厦门、汕头、深圳、广州、香港、湛江、北海。

资源配置-①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南岭和横断山区的有色金属矿产最有特色,滇、苏北、皖北的煤、大陆架石油、四川盆地的天然气等矿物能源资源也较丰富,四川盆地的井盐,四川是我国铁矿比较丰富的省。

著名的矿产地:

煤矿:

徐州、“两淮”六盘水、天府;海盐:

莺歌海、布袋;铁矿:

海南、马鞍山、大冶、綦江、攀枝花。

有色金属:

铜(德兴、东川)、钨(大余)、锑(锡矿山)、铅锌(水口山)、锡(个旧)、汞(铜仁)、铝(修文)。

②水能资源极其丰富,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上游及其支流、横断山区、珠江上游、东部沿海各河流。

著名水电站有:

长江流域:

丹江口、安康、五强溪、葛洲坝、三峡、隔河岩、宝珠寺、乌江渡、二滩;珠江流域:

天生桥、岩滩、西津、大化。

钱塘江:

新安江、乌溪江。

闽江:

水口。

③江南丘陵盛产毛竹、茶、油茶、油桐等多种用材林和经济林,横断山区是我国第二大木材基地、海南、滇南盛产各种热带经济作物。

东南沿海地区缺乏煤等能源矿产。

(2)工业生产:

突出特点-工业基础好,轻重工业都比较发达。

钢铁、有色冶金、化工、能源、造船、机械、汽车、电子、纺织、制糖等工业在全国占重要地位。

工业布局由沿海向内地发展。

重要工业城市和工业区-上海(我国最大综合性工业中心)、南京(化工、电子)、徐州(煤炭)、无锡(纺织)、杭州(丝纺、麻纺、电子、化工)、马鞍山(钢铁)、景德镇(陶瓷、飞机)、武汉(钢铁、棉纺、造船)、十堰(汽车)、宜昌(能源)、长沙(有色冶金)、重庆(能源、钢铁、机械、纺织)、成都(机械、纺织、仪表)、贵州(有色冶金)昆明(有色冶金、机械、仪表、化工)、广州(综合性工业中心)、南宁(制糖、罐头)、柳州(机械)工业区:

沪宁杭工业区、长江沿岸工业地带、珠江三角洲工业区、沿海工业地带南段。

【典型例题】

[例1]读图1完成下列各题

图1

(1)填出图中下列字母的地理名称

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

(2)A地区的温度带是_________干湿地区是_________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_

(3)C地区地形是_________形成的,该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_,主要经济作物是_________

(4)D地区地表覆盖物的成因是_________,该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_。

地表主要特征是_________。

(5)图中_________多地震,其原因是_________。

答案:

(1)汉水谷地秦岭渭河谷地

(2)亚热带湿润区水稻

(3)断裂上升冬小麦、玉米棉花

(4)风积,谷子、玉米沟壑纵横

(5)C位于断层上

解析:

此图关键在于准确判断出该事物的地理位置,理解图上标出的方位、海拔和图例,就不难判断出黄土高原有关的知识。

[例2]读图2“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问答1—2题。

图2

1.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图2中沿a—b线所做的地形剖面图的是()

2.有关图2区域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图中自然保护区以保护亚热带季雨林为主

②地处山区,多生产力低下的坡耕地

③经济发展水平高,资源开发程度低

④地形条件复杂,旅游资源丰富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②③

答案:

B;B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

20分钟)

一.选择题:

1.关于北方地区工矿业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本区煤、石油、铁矿资源丰富

B.山西是全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

C.京津唐和东北均有比较发达的重工业

D.区内河南、山西、陕西重工业不发达。

2.关于南方地区居民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本区人口约占全国的55%

B.少数民族人口约占本区的55%

C.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桂、云、贵、川、湘、琼等省(自治区)

D.人数较多的少数民族有壮、苗、藏、土家、傣、黎等族

3.关于南方地区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本区的水热条件对农业生产有利

B.紫色土和红壤均为有利于农业生产的肥沃土壤

C.区内各省均盛产甘蔗

D.香蕉是本区产量最大、分布最广的水果

4.关于南部沿海外向型工业地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14个沿海开放城市和5个经济特区为中心

B.5个经济特区是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口

C.发展以出口为主的多种有色金属工业和制造工业

D.家用电器、服装、食品、玩具制造是重要的工业部门

二.综合题:

1.将上图数码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填入下格中。

①高原、②平原、③平原

④山脉、⑤山脉、⑥山脉

⑦半岛、⑧半岛

2.写出下图中数字代表的工业城市名称和字母代表的矿产地名称。

①市②市③市④市

⑤市⑥市⑦市

A煤矿B煤矿C油田D油田

E油田F铁矿G铁矿

3.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斜线所示区域是我国防护林工程;

(2)建此防护林的原因是;

(3)此工程计划在年内完成,地跨个省(自治区)。

4.读“南方地区图”,填下表。

代表

数字

地形区

代表

数字

河流

代表

数字

湖泊

()平原

()江

()湖

()丘陵

()江

()湖

()盆地

()江

()湖

()高原

()江

()湖

 

【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D2.A3.A4.D

二.综合题:

1.①黄土;②华北;③松嫩;④大兴安岭;⑤小兴安岭;⑥长白;⑦辽东;⑧山东

2.①沈阳;②鞍山;③大连;④北京;⑤天津;⑥唐山;⑦太原

A.大同;B.开滦;C.大庆;D.胜利;E.华北;F.鞍山;G.迁安

3.

(1)长江中上游

(2)防水土流失;减少旱涝灾害(3)30;10

4.

(1)长江中下游

(2)江南(3)四川(4)云贵(5)长(6)钱塘(7)闽(8)珠(9)鄱阳(10)洞庭(11)太湖(12)洪泽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