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高考总复习语文有答案诗歌鉴赏80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059497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DOCX 页数:81 大小:71.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技能高考总复习语文有答案诗歌鉴赏80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技能高考总复习语文有答案诗歌鉴赏80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技能高考总复习语文有答案诗歌鉴赏80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技能高考总复习语文有答案诗歌鉴赏80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技能高考总复习语文有答案诗歌鉴赏80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技能高考总复习语文有答案诗歌鉴赏80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1页
技能高考总复习语文有答案诗歌鉴赏80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1页
技能高考总复习语文有答案诗歌鉴赏80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1页
技能高考总复习语文有答案诗歌鉴赏80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1页
技能高考总复习语文有答案诗歌鉴赏80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1页
技能高考总复习语文有答案诗歌鉴赏80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1页
技能高考总复习语文有答案诗歌鉴赏80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1页
技能高考总复习语文有答案诗歌鉴赏80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1页
技能高考总复习语文有答案诗歌鉴赏80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1页
技能高考总复习语文有答案诗歌鉴赏80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1页
技能高考总复习语文有答案诗歌鉴赏80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1页
技能高考总复习语文有答案诗歌鉴赏80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1页
技能高考总复习语文有答案诗歌鉴赏80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1页
技能高考总复习语文有答案诗歌鉴赏80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1页
技能高考总复习语文有答案诗歌鉴赏80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1页
亲,该文档总共8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技能高考总复习语文有答案诗歌鉴赏80题.docx

《技能高考总复习语文有答案诗歌鉴赏80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技能高考总复习语文有答案诗歌鉴赏80题.docx(8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技能高考总复习语文有答案诗歌鉴赏80题.docx

技能高考总复习语文有答案诗歌鉴赏80题

诗歌鉴赏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寄和州刘使君①

【唐】张籍

别离已久犹为郡,闲向春风倒酒瓶。

送客特过沙口堰,看花多上水心亭。

晓来江气连城白,雨后山光满郭青。

到此诗情应更远,醉中高咏有谁听?

【注】①刘使君,指唐代诗人刘禹锡,时任和州刺史。

诗中沙口堰、水心亭,均在和州。

1.根据前两联,概括刘禹锡“闲”的表现,并分析他如此表现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表现:

有空闲喝酒,绕道送客,常去赏花。

原因:

长期得不到升迁,怀才不遇;喜欢自然山水。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形象的能力。

前两联,重点抓住关键诗句“闲向春风倒酒瓶”,结合当时诗人被贬,官场不得志的背景理解;同时抓住“看花多上水心亭”的雅趣分析体会作者的心境。

2.对刘禹锡诗歌艺术的钦佩之情;对刘禹锡目前境况的同情之感;对自己能感知对方心意的知音之许。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者情感的能力。

解答时,要联系题目、全诗内容、关键字词及作者当时所处社会现实,准确把握。

“应更远”、“高咏”写出了作者对刘禹锡诗歌艺术的钦佩之情,同时,“有谁听”也写出了对他怀才不遇现状的同情与愤愤不平。

尾联一句抒发自己的感情,表露出他与别人不同。

据此分析概括。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移家别湖上亭

【唐】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作者是采用什么样的艺术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

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和“啼”两个动词就用得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作者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感,并使主客移位,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

(或:

借景抒情。

通过柳条、藤蔓、黄莺的描写,表现惜别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的能力。

诗人选取了柳条藤蔓、黄莺等意象,用他们的依依难舍来表达自己的离情,所以很有特色。

答题时可先写出其用何手法,并结合诗句举出事例,并写出其表达了何种情感。

2.用“系”字既切合柳条藤蔓修长柔软的特点,又写出了柳条藤蔓牵衣拉裾的动作,表现它们依恋主人不忍主人离去的深情。

用“啼”字既符合黄莺鸣叫的特点,又似殷殷挽留、凄凄惜别,让人联想到离别的眼泪。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中重点字的作用的能力。

这两个字的传神之处在于其蕴含拟人修辞,更好的表达情感.答题时要结合诗句具体描述其所绘之景及所抒之情。

三、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北陂杏花①

【宋】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②。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作尘③。

【注】①此诗系王安石晚年所作。

此前诗人亲手创立的新法被一一废止。

陂(bēi):

池塘,这里指池边或池中小洲。

②占春:

占领春光,指包含浓郁春意。

③碾作尘:

意即备受践踏。

1.你认为“一陂春水绕花身”中的“绕”字用得好不好?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前人评价这首诗时说:

“安石遗情世外,其悲壮即寓闲淡之中。

”这种悲壮之情在诗中是如何表现的?

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好。

一个“绕”字,使春水富有动感、充满生机,表现了(或赋予)春水爱花惜花的情致。

(认为好,其回答与之语意相近即可;如果认为不好,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炼字。

“绕”字,有“围绕”的意思,写出春水围绕杏花转,把水写活了,也写出了水对花的情感。

2.在诗中诗人用“作雪”和“成尘”作喻,形成对比,再以“纵被”和“绝胜”强调了宁愿为理想献身也不愿同流合污的悲壮感情。

(回答与之语意相近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后两句主要运用对比(托物言志)的手法,写杏花宁愿被春风吹落,如雪般落于水上,也不愿意在南陌被车轮碾作尘土。

作者借此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与高尚的情操,宁愿为理想献身也不愿陷身污浊。

(高洁傲岸的情操、坚贞不屈的品质、洁身自好的节操)(意对即可)

四、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宋】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注】这首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

红蕖,红荷花的别名。

1.请简要分析“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一句在景物描写方面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认为这首词体现了作者被贬黄州之后苦闷、抑郁的心情,也有人认为本词展现了作者贬居黄州后自得其乐的隐逸生活。

你认同哪种观点?

结合词的下片,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视觉、嗅觉相结合。

从视觉写色:

“白鸟”翻飞与“红蕖”照水;从嗅觉写味:

“细细香”香气绵长。

②远近结合。

“翻空白鸟”是远景,“照水红蕖”是近景。

③动静结合。

白鸟在空中翻飞,属于动静。

红蕖散发幽香,属于静景。

④俯仰结合。

白鸟在空中翻飞,这是仰视角度;水中红蕖,这是俯视角度。

⑤色彩搭配。

白色的鸟与红色的荷花,红白相间,引人入胜。

⑥运用叠词。

“时时”写出了白鸟之多,翻飞之迅疾。

“细细”运用通感,将香味视觉化,写出红蕖香气之细腻。

【解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可在整体感知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抓住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视觉、嗅觉相结合;远近结合;动静结合;俯仰结合;色彩搭配;运用叠词.要结合具体的诗句分析,不能脱离文本。

(每点1分,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

单写“通感”并加以分析,也可得1分。

2.苦闷、抑郁的心境。

下片写太阳在即将落山的时候,词人拄着藜杖在村边小道上徐徐漫步。

昨天夜里三更时分下了一场好雨,使得词人又度过了一天凉爽的日子。

“浮生”、“凉”、“又”等词表现词人得过且过、日复一日地消磨岁月的消极情绪。

(或答闲适、自得其乐。

下片写作者太阳西下时手拄藜杖缓步游赏,表现他自得其乐的隐逸生活。

昨夜三更时分的一场好雨,让作者倍感爽快。

“殷勤”等词抒发了作者乘兴游赏的自得其乐、盎然喜情。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此题相对开放,答题时,要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即“苦闷、抑郁的心境”和“闲适、自得其乐”任选一个,然后结合着具体的诗句分析理由.“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的答题步骤为:

①总说;全诗(诗歌的某些句子)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②结合具体的意象、诗句进行分析。

(态度明确,1分。

简要表述下片词句意思,1分。

结合下片分析作者感情,1分)

五、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画堂春

【宋】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

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捻(niǎn):

持取,捻弄

1.上阙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

请简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上阙通过描写铺径之落红、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园、哀啼之杜鹃等残春景象,以哀景写哀情,表现伤春(惜春)的无奈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诗歌景物描写的能力。

这是一首景情分析题,答题关键在把握景物的特点(哀伤、欢乐),再分析感情的内涵.答题分三步:

第一步指出景物特点,第二步指出情与景的关系,第三步揭示情感的内涵。

2.细节(动作)描写。

用捻花、放花两个细节(动作)表现了词中人物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春归的感情变化。

(逐句分析,能答出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的感情变化也可。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凭栏手捻花枝”和“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细节描写,先找出细节,再结合诗句分析,最后回答情感,表现了词中人物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春归的感情变化。

六、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不见

【唐】杜甫

不见李生久,徉狂真可哀!

世人①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②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注】这首诗写于客居成都的初期,杜甫此时辗转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获释,遂有感而作。

①世人:

指统治集团中的人。

②匡山:

李白少时读书的大匡山,在今四川北部。

1.结合具体词句,分析诗中李白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全诗,说说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佯狂”“飘零”等表现了李白的怀才不遇、疏狂自放;“独怜才”“诗千首”等表现了他的才华横溢。

(答到“怀才不遇”:

或“疏狂自放”得(1分);答到“才华横溢”得(1分);结合具体词句解答得1分)

【解析】考查诗歌人物形象的把握。

概括李白形象,在理解全诗的基础上,要抓住关键词。

“佯狂”是写李白的狂放,“飘零”写李白的怀才不遇,“独怜才”、“诗千首”则在写李白的才华横溢。

2.①抒发了对好友李白的挂念;②对李白才情的赞赏和对李白怀才不遇的境况的同情;③抒写了自己与李白同样遭遇的感慨。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

首先可以把握的是对李白的牵挂,这是思乡怀人诗的一般特点;其次可从“哀”见其对李白的哀怜,从“怜”可见其对李白的欣赏和同情;最后是通过对李白的叙述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七、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虞美人·听雨

【宋】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1.这首词按照什么顺序截取了词人一生中三幅富有象征性的画面?

形象地概括了作者不同时期在环境、生活和哪方面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一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时间、心情(感情)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写作特点的把握。

解答本题时,可由“少年”“壮年”“而今”等词语分析其写作顺序;作者的变化可由语句“悲欢离合总无情”分析得出,侧重于听雨的心情,据此作答。

2.描绘了一幅在水天辽阔、乌云低垂的江面上,一只在风雨中失群孤飞的大雁,在凛冽的西风中悲鸣的画面。

表达了作者远离家乡、孤独凄凉的愁苦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佳句及诗人情感的赏析。

解答本题时,根据作者描写的意象“江”“云”“雁”“西风”等,以及“阔”“低”“叫”等词语,分析其描绘的画面;分析作者情感时,可结合当时作者因国破家亡而背井离乡的处境作答。

八、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凭阑人˙金陵道中

【元】乔吉

瘦马驮诗天一涯,倦鸟呼愁村数家。

扑头飞柳花,与人添鬓华。

1.这首小令描绘的“诗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任选一个角度(如语言、写法、构思等),对该作品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沦落天涯、孤寂愁苦(或倦于漂泊、羁旅思乡或落泊困顿的倦客游子)的形象。

【解析】本题考查曲中作者的形象,要结合整首曲全面理解。

诗歌头两句巧妙地化用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所创造的意象,同样的意象表达了同样的情感,也塑造了同样的沦落天涯、孤寂愁苦的游子形象。

2.语言:

①用语奇特,精炼传神,以“瘦”状马,以“倦”绘鸟,言简义丰,以形传神;②诗用马“驮”,愁由鸟“呼”,柳花“添”人鬓华,可运用拟人手法,化无情为有情,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愁苦。

写法:

①衬托。

人物的落泊困顿,孤寂悲凉,乡思愁绪,均是通过对“马”“鸟”“柳花”的描写烘托出来,含蓄蕴藉。

②白描。

小令语言不尚藻饰,质朴自然,却能将景物、人物形象表现得栩栩如生,鲜明突出;使意境典雅,动人心魄。

③寓情于景。

借对“马”“鸟”“柳花”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孤寂思乡的愁苦心情。

【解析】本题题目设计比较开放,可以选择的角度多(语言、写法和构思),拓展空间大。

可以选择的角度有用词、拟人手法、衬托手法、白描手法、寓情于景等,构思方面即是本曲借助其他事物来传达自己的情感。

但要结合诗歌作答,言之成理。

 

九、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月螺川①早发

【明】王猷定

月落秋山晓,城头鼓角停。

长江流远梦,短棹拔残星。

露湿鸥白衣,天光雁字青。

苍茫回首望,海岳一孤亭。

【注】①螺川:

螺山,委婉如螺,在江西境内,南临赣江,风景秀丽。

②棹(zhào):

船桨。

③孤亭:

这里指螺江。

诗人:

王猷定(yóu)(1598—1662),字于一,号轸石,江西南昌人,明末清初散文大家,诗人。

他出身于官宦之家,祖父辈科名显达,但他并不追逐功名利禄。

1.诗中哪些自然景物表现了“螺江早发”的“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景中有情”是这首诗的艺术特点,请结合诗句作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月落、残星、露湿、天光

【解析】此题考查对诗歌意象的把握。

直接从诗句中摘取出写景的词语即可,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词如“月落”“残星”“露湿”“天光”即可理解诗所描绘的景色特点。

(注意:

要用词语,不要用句子。

2.通过写水天苍茫中回望螺川好似一座孤亭,来表现自己孤独的心境,表现离别螺川时的伤感之情。

(或通过写自己在舟中放眼远望,看到鸥鸟和大雁在天际水雁飞来飞去,引发和暗藏了离别螺川的依恋之情。

【解析】此题考查对诗句的赏析。

理解古诗思想情感,要依据作者的身世与写作背景,抓住诗中有情感色彩的字词。

(如本诗中的“孤”字来理解。

船越行越快,越显山小如孤亭,让人联想到送别的长亭,螺山亭亭玉立目送行舟,其楚楚依人,看似写景,实为写情,写出了螺山为之送行之意及诗人对螺山的依恋之情,把离别之后的孤寂情感表现得更深沉更浑厚。

要联系诗人的遭遇来思考。

十、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山行

【清】姚范

百道飞泉喷雨珠,春风窈窕绿蘼芜。

山田水满秧针出,一路斜阳听鹧鸪。

1.请品析第二句中“窈窕”一词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全诗,分析“一路斜阳听鹧鸪”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窈窕”一般是形容人形体美好的,在这里形容春风,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轻柔的春风带给人们的美好感觉。

(也可以联想为:

散发着清香的蘼芜草在微风中轻轻摇摆,如舞姿飞扬,情态美好。

【解析】“窈窕”本来是形容女子的,而诗中赋予“春风”“窈窕”的姿态,据此可结合其本义及其语境义分析作答。

2.诗人沐浴着春风,轻快地行走在山间,踏着夕阳,听着鸟鸣,看着周围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田园风光,心中充满了对自然的喜爱和对农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解析】结合全诗写景内容,抓住本句诗中“斜阳”“听鹧鸪”两个词,体会诗人视听的美好感觉,从而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

十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横塘

范成大

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

1.请结合全诗说说“依然”一词所蕴涵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这首诗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

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依然”一词,以景物的不变反衬出人事的变化,流露出依依难舍、留恋难分的情味。

【解析】春到横塘,绿满平川,石桥依旧横卧,朱塔依然屹立,可是诗人却要与友人分别了,“依依难舍”的心情油然而生。

2.①借景抒情。

着绿的南浦,静立的石桥和朱塔,如丝的细雨,似线的垂柳,待发的画船,诗人借这些典型的景物,抒发了离别之情。

②以乐景衬哀情(反衬)。

诗人描绘的景色明艳清丽,但抒发的却是朋友间离别的伤感。

【解析】全诗写送别朋友时的情景,表达了与朋友间的深情。

前两句为送别之景,后两句是离别之情。

全诗以抒情之笔写景,通过景物描写,烘托离别之情,深情缠绵。

十二、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襄邑道中

陈与义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动。

【注】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