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NG船卸方案及应急预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05977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84.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LNG船卸方案及应急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LNG船卸方案及应急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LNG船卸方案及应急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LNG船卸方案及应急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LNG船卸方案及应急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LNG船卸方案及应急预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LNG船卸方案及应急预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LNG船卸方案及应急预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LNG船卸方案及应急预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LNG船卸方案及应急预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LNG船卸方案及应急预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LNG船卸方案及应急预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LNG船卸方案及应急预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LNG船卸方案及应急预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LNG船卸方案及应急预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LNG船卸方案及应急预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LNG船卸方案及应急预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LNG船卸方案及应急预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LNG船卸方案及应急预案.docx

《LNG船卸方案及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LNG船卸方案及应急预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LNG船卸方案及应急预案.docx

LNG船卸方案及应急预案

LNG接收站技术文件

LNG接收站卸船方案及应急预案

 

1、流程描述

码头工程设计为可停靠35,000~11,000m3的LNG运输船。

设计船型为82,000m3的LNG运输船。

码头的接卸设施可在19小时内卸完1条82,000m3的LNG运输船。

设有2台12”卸船臂和1台气相返回臂,卸船流量为2X2200m3/h。

当气相返回臂由于故障而不能使用时,1台液体卸船臂将可用作气相返回臂,库区设有货物蒸发汽回收系统,卸船操作还可在较低的流速下完成,不需将蒸发气排放至火炬系统燃烧。

LNG运输船到达卸船码头后,LNG由运输船上的输送泵,经过LNG卸船臂LA-6101A/B及卸船总管输送到LNG储罐中。

LNG进入储罐后置换出的蒸发气,通过一根返回气管道,经气相返回臂,回到LNG运输船的船舱中,以保持卸船系统的压力平衡。

在卸船期间,LNG储罐的操作压力略高于LNG运输船的操作压力,由于运输船的单壁金属储罐设计压力较高,为了保证蒸发气回到船舱,岸上用蒸发气回气风机将蒸发气增压后送回运输船舱中。

其回气压力通过一个调节阀可以自动控制。

在卸船完成后,装卸臂拆除前,用氮气从卸船臂顶部开始注入,将卸船臂内的LNG液体分别压送回船舱内和码头卸船总管,液相排空后气相通过管线排放到岸上火炬烧掉。

在无卸船的期间,LNG液经LNG储罐内的潜液泵抽出,通过一根从LNG输出总管引来的循环管线以小流量经码头卸船管线循环,以保持LNG卸船管线处于冷态备用。

循环的LNG通过LNG卸船总管经LNG储罐顶部和底部进料阀的旁路回到LNG储罐。

循环流量通过一个调节阀控制。

正常的循环流量依据使卸船总管内LNG温度升高不超过4℃的原则来确定。

限制循环的LNG温度升高,目的是保持LNG卸船总管处于冷态,防止卸船操作开始的时候,热的LNG进入储罐时发生高闪现象。

在卸船操作时,停止卸船管线的循环。

循环流量在每次卸船操作后需要重新确定。

在栈桥上游与下游分界处,LNG液相管线和气相管线都设有切断阀。

在紧急情况下,关闭切断阀实现码头和库区的隔离,同时码头装卸臂根部还设置有与船方隔离的应急切断阀。

位于码头的热膨胀阀的排放管线汇集于一根收集管线,送至火炬。

2、卸船设备

表1.1卸船设备参数表

项目

参数

液相卸料臂

数量:

2

尺寸:

12”

设计流速:

2200m3/h

设计压力:

1.48MPa

设计温度:

-170/60℃

气相返回臂

数量:

1

尺寸:

12”

设计流速:

4400m3/h

设计压力:

1.48MPa

设计温度:

-170/60℃

回气风机

数量:

1

进气量:

4400m3/h

入口压力:

0.003-0.012MPa

出口压力:

0.011-0.021MPa

入口温度:

-150℃

3、卸船计划

序号

项目

持续天数

备注

1

卸船管线冷却和填充

2天

2

建立码头冷循环

2天

3

停止码头冷循环卸船

3天

卸船

4

保持码头管线冷循环

1天

注:

是否建立码头冷循环需根据采购计划,如果近期有船到港则建立码头冷循环,如果近期没船到港则不需要码头冷循环,让卸船管线缓慢复温。

4、

卸船组织

5、卸船步骤

 

6、准备工作

序号

准备工作

责任人

完成日期

1

联系船代,并做好船靠泊前的相关联系工作、事项

2

船舶靠泊前系泊设备测试

3

装卸臂测试

4

卸船管线预冷

5

卸船前空压机制氮机正常,两个氮气储罐的压力保持在2MPa。

6

火炬系统处于完好备用状态,长明灯点燃

7

后勤、安全保障总协调

8

储罐预冷

9

联系供电局,卸船期间的供电保障

10

联系第三方计量检验公司

11

联系管线冷却用LNG槽车问题

12

码头靠泊指挥

13

准备卸货协议

14

卸船操作记录表

15

卸船指挥

16

库区操作指挥

17

码头水尺、船舶吃水记录

18

 

7、卸船操作大纲

1)LNG卸船操作

在到港之前卸船管线需处于冷循环状态,且操作员要检查储罐的液位确认接收罐。

在LNG卸货至储罐前,操作员需根据LNG船上的密度和储罐的密度确认LNG是从顶部卸料还是从底部卸料。

在卸船期间,停止装卸车工作并将储罐的压力尽量降低,将储罐的压力降低的目的是让储罐有一定的缓冲空间。

在卸料期间,随着LNG的卸入储罐的压力也会上升。

序号

动作

责任人

1

靠泊系缆

码头操作员

2

放置登船梯

码头操作员

3

连接船岸通讯光纤、电缆

码头操作员、船员

4

船前会议

船方代表

5

计量

刘松

6

连接液相臂和气相臂

码头操作、当班主管及船员

7

氮气置换和泄漏测试

码头操作、当班主管及船员

8

停止码头冷循环

天然气中控、天然气班长

9

ESD测试

天然气中控、当班主管及高级船员

10

卸料臂冷却

高级船员、岸方作业指导员及码头操作

11

打通卸船流程

天然气操作员

12

开始卸料

天然气操作员、高级船员

13

向船方返气

天然气中控员

在卸料完毕后,卸料臂需进行吹扫和置换,吹扫时用氮气将臂中的LNG液相分别吹向船仓和岸罐。

在完成卸料后需实施以下操作步骤

序号

动作

责任人

14

停止卸料泵

高级船员

15

吹扫卸料臂内LNG

码头操作员、当班班长、天然气中控、船员

16

氮气置换卸料臂

码头操作员、当班班长、船员

17

卸船后计量

第三方商检及高级船员

18

建立码头保冷循环

码头操作员及当班班长

19

断开并收回卸料臂

码头操作员及当班班长

20

收回船岸通讯光纤/电缆

码头操作员、当班班长及船员

21

收回登船梯

码头操作员

22

LNG船解缆离泊

码头操作员、当班主管

2)建立码头冷循环

当LNG卸料和卸料臂吹扫完成马上开启码头冷循环(第18步),首先启动罐内泵,然后打开阀门,关闭阀门。

冷循环的量保持在60m³/h用于保证卸船管线的冷态。

8、卸船操作程序

7.1卸船操作

1)LNG靠泊和系缆

LNG船的靠泊和系缆按照码头操作规程操作,安排首尾各4人的系缆小组。

2)放置登船梯

登船梯的操作由码头操作员完成,操作时依登船梯操作规程操作。

3)连接船岸通讯系统的光纤/电缆

a.将光纤和电缆分别传递至船方甲板;

b.船员负责连接光纤和电缆至船方接头;

c.船方和岸方仪表工程师确认通讯是否正常(包括电话等)

4)开卸船前会议

a.开会检查以下事宜

Ø船舱中BOG的氧含量

Ø卸货计划确认(见附表)

Ø确认安全检查项目(附安全检查表)

5)计量

在船方代表和岸方代表全部在场的情况下,使用船上的计量系统确认船上LNG货物的数量。

在LNG卸货之前也要检查LNG的密度和组分,操作人员根据密度和组分确定顶部进料还是底部进料。

描述

数字

从LNG船卸载的量

89,000m³

↓↓

89,000m³LNG液体对应占LNG储罐的高度

内罐直径为58m

LNG储罐的高报液位

32.3m

↓↓

卸料前储罐液位

确定好收料储罐后,在卸料的过程中库区操作员需要密切关注LNG储罐的液位。

如果LNG储罐的液位接近高报,则岸方应通知船方,并准备转换进料储罐。

注意:

操作任何与卸船相关的阀门都要通知船方以防止管线突然关闭。

 

如何选择储罐进料方式(顶部、底部进料):

船方和岸罐LNG密度

选择的进料部位

船方LNG液相的密度大于岸方

顶部进料

船方LNG液相的密度小于岸方

底部进料

6)连接气相臂和液相臂

a.按照卸料臂厂家手册做好操作气液相卸料臂的准备工作

b.检查各卸料臂的压力

c.打开火炬排放阀门给卸料臂泄压

d.拆除卸料臂法兰盲板(拆除时需小心谨慎)

e.驱动卸料臂与船方的法兰对接并锁紧

f.确认卸料臂万向节有足够的氮气流量保护以免结冰

g.在整个卸料过程中卸料臂需严格按照厂家的操作手册进行操作。

7)卸料臂的氮气置换和气密试验

a.向卸料臂中通入氮气对卸料臂进行氮气气密试验;

b.在以下条件下对卸料臂法兰接头处进行检漏。

液相臂:

0.6MPa

气相臂:

0.1MPa

c.氮气置:

换在排放阀处检查排放气体的氧含量,氧含量需小于1%。

d.气密试验及置换合格后打开船侧的排放阀排掉卸料臂内的氮气。

8)停止码头LNG冷循环

a.装卸臂试漏置换合格、船岸双方已准备好卸货;

b.装卸臂预冷温度达到-50℃或以下;

c.检查20”卸料管和3”冷循环管线的温度低于-158℃。

d.关闭冷循环阀门(注意调节泵的回流量)。

e.停止罐内泵。

9)ESD测试

a.确认ESD是处于原始状态。

b.岸方触发ESD按钮

c.检查船岸双方ESD对应的阀门动作

d.ESD触发按钮复位,将个阀门状态复位

e.由船方触发一次ESD,船岸双方检查对应阀门的动作状态。

f.船方ESD复位,岸方将各阀门还原至原始状态。

10)冷却卸料臂

a.打开卸料臂根部的排火炬阀。

b.船方开启小流量液相(2-10m³/小时)给卸料臂进行冷却,冷却时应缓慢均匀,一般卸料臂的冷却时间为1.5-2个小时。

c.冷却完成时(约在-100℃,压力2kg、基本充满液体)通知船方,准备缓慢加大流量卸货。

11)打通卸船流程

a.打通码头到储罐(T-1102)的流程;

b.确保到T-1101储罐的阀门是关闭的。

12)开始卸料至储罐

a.记录储罐原始的液位等相关参数。

b.要求船方开始卸料:

缓慢加大阀门开度、提高流量;

c.检查卸料臂法兰的接头处是否有泄漏

d.逐步开启船方的其它卸料泵至全速卸船(

e.在正式卸料开始后,调试在线取样系统。

f.密切关注储罐的液位、压力、密度和温度等参数。

13)向船方返气

a.设定码头气相PV阀的压力(8kpa),该压力在船前会议时与船方协定。

b.将气相PV阀设定为自动调节,在开始回气时启动回气风机。

14)船方停止卸料泵

LNG卸料接近完成时,LNG的卸料速度从最大量逐步减为0,停卸料泵时也是一台一台的逐步停。

停止卸料后视岸罐罐压停止回气风机,将码头PV阀打至手动状态并关闭。

15)吹扫卸料臂内LNG

关闭码头20寸卸料管线切断阀,旁通阀门处在开启状态,向卸料臂内通入氮气至3-5bar的压力,先将卸料臂内的LNG吹扫至岸方两次,然后转至吹向船方。

通过卸料臂根部的温度或气流声音确定卸料臂内的LNG液相是否吹扫干净。

16)氮气置换卸料臂

吹扫完毕后船岸双方关闭阀门,向卸料臂内通入氮气并打开通向岸方火炬的阀门,将余气排到火炬烧掉,看火炬燃烧火苗大小确定余气含量,然后从船方的汇管排污处检测可燃气体含量,至含量低于1%,视为置换合格。

17)卸船后计量

a.记录岸方卸料罐的液位等参数。

b.记录船方剩余物料的各参数。

18)建立码头保冷冷循环

a.开启罐内泵。

b.打通码头冷循环流程,建立码头保冷循环。

c.监控冷循环各状态。

19)断开并收回卸料臂

a.置换合格后断开卸料臂与船方法兰的快速抓扣(QCDC)。

b.在卸料臂的法兰处安装盲板。

c.通入氮气将卸料臂内的压力保持在20kpa左右。

20)收回船岸通讯光纤/电缆

a.断开电源后要求船方拆除通讯光纤/电缆。

b.将通讯光纤/电缆收回至箱中。

21)收回登船梯

a.按操作规程收回登船梯。

22)LNG船解缆和离泊

a.解开LNG船缆绳。

b.LNG船离泊。

9、码头卸船期间船舶监控理制度

1)卸大船前与船方达成协议,要求船舶提供夜间船上照明,以便清楚地观察船舶周围水域;

2)装卸船作业期间对出入码头人员及船员进行身份验证,严禁无关人员上下船;并责令保安人员和码头操作人员对码头前沿水域进行巡视或瞭望;

3)加强对码头区域内的人员进行身份验证,严禁无关人员滞留在码头区域;

4)对进出港口的船上人员,通过检查其船员证确认身份;对其他与船舶有关的人员(如来访者等),通过与船方确认,检查证件并登记,由库区人员陪同送到船上;

5)门卫对进出码头人员随身携带的物品进行一般性检查,防止将违禁物品等带入港区、防止将码头物品带出港区;

6)港口设施保安组织内部成员之间、保安人员之间、保安员与相关部门之间,均能通过电话、对讲机等通讯方式,保持有效联络,发现可疑情况时及时通报或报警;

7)非工作人员(包括来访者)经批准进入港区时,需处于港口设施保安人员持续的陪同之下;

8)通过码头值班室内监控电视及中控室内监控电视对船舶作业泊位、码头区、库区进行实时监控;

9)根据需要申请海事处出动巡逻船对附近海面进行巡逻、监控,严禁未经允许的船筏(小船)进入本码头的附近水域。

10、码头码头作业应急预案

天然气码头作业最大的风险就是泄漏,然后产生火灾、爆炸、人员缺氧、中毒窒息,其它风险还包括船舶搁浅、船舶碰撞码头、人员落水等。

为使风险和损失降低到最少程度,特制订本码头应急反应程序。

1)紧急应变组织机构

a.应急管理中心:

应急管理中心由以下成员组成:

Ø应急总指挥

Ø现场总指挥

Ø对外关系及发言人

Ø现场支持协调

Ø现场技术协调

Ø应急计划协调

Ø现场后勤协调

b.应急管理中心:

由非上班的人员作为应急小组,值班主管作为应急小组组长,其组员有以下人员组成:

Ø非上班码头操作人员

Ø装车操作人员

Ø地磅人员

Ø保安人员

2)应急通讯

1)码头及库区操作人员、应急指挥中心、应急战斗队、现场警戒与疏散组等人员使用对内部讲机频道为2频道;

2)应急指挥中心与船方、引水员和拖轮联系使用VHF频道为71频道;装卸货过程码头/库区与船方的联系系使用VHF频道为73频道;

3)中控室电话

4)码头指定联络人

5)其它电话

火警:

119   

匪警:

110   

医疗急救中心:

120

3)事故应急行动

a.码头或船舶发生泄漏、火灾的行动:

步骤

行动

执行人

停止所有的操作活动、按下现场紧急停车系统按纽。

现场操作人员

向中控室报告、尽可能关闭靠近泄漏点的阀门、同时现场发出警报。

除非泄漏已经被制止,否则不要试图灭火。

现场操作人员

启动码头水幕系统、开水雾喷洒驱散聚积的液化气,冷却设备。

现场操作人员

控制泄漏现场、要求无关人员离开。

现场操作人员

不能控制时撤离到“安全区域”、监视事态发展、等候支援。

现场操作人员

向值班主管报告事故、根据值班主管决定报告总监和相关部门。

中控员或班长

根据事故性质、大小及程度启动紧急事故控制中心。

主管或总监

向附近的人员或船泊发出警告、组织救援队增援

总指挥

堵漏、水雾驱散气雾,着火时给附近储罐、设备管线洒水降温。

救援队员

10

如灾情情况严重,报告港航及海事局等上级主管部门请求支援。

总指挥、通信员

11

在能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组织指挥拖轮协助船舶紧急离泊。

码头主管

12

采取一切方法控制泄漏源,已着火的部位控制让其继续燃烧。

救援队长

13

泄漏源制止后,使用干粉等灭火器材进行灭火,然后清理现场。

救援队长

14

保持与应急中心的联系,灾情不受控制、接到指令时组织人员撤离到安全地点,清点人数、等候专业队伍救援。

救援队长

15

灾情解除,现场清理完毕后,宣布抢救行动结束。

总指挥

b.停靠在码头的船舶发生泄漏、火灾行动:

Ø停止所有操作活动;

Ø启动紧停车系统;

Ø向中控制报告;

Ø打开码头水幕;

Ø响警报;

Ø报告消防局;

Ø报告海事局;

Ø报告港务局/引航站;

Ø启动事故控制中心;

Ø如是天然气船着火,可利用水炮和水枪协助船方控制火势,冷却管线,装卸臂等可能受到火势威胁的设备,同时利用干粉炮喷射干粉灭火;

Ø召集后方库区人员支援;

Ø指挥非应急人员到集中地点;

Ø根据需要按下装卸臂的紧急脱离按钮,使装卸臂与大船紧急脱离;

Ø在情况允许的情况下,应将登船梯回收;

Ø得到港口消防船的协助,由消防船于大船的外侧进行灭火;

Ø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使用拖轮将起火液化气船迅速拖离码头;

Ø命令周围的船舶迅速撤离;

Ø消防局确认火情威胁已不存在,生产可以恢复时,公司事故总指挥可宣布事故处理完毕。

c.人员落水应该采取的行动:

Ø发出警报或大声呼叫;

Ø抛下附近的救生圈;

Ø报告中控室及班长;

Ø保护现场、跟踪落水者;

Ø视情况启动相应的应急指挥中心。

d.毗邻公司的火警应急行动步骤:

通常我司码头及后方库区不需要被卷入此类事件,若毗邻公司的火警影响到我司码头正在靠/离泊及正在作业的船舶,则需要采取行动。

若船舶正着靠泊:

Ø与船舶保持联系;

Ø告知若毗邻公司的火警情况;

Ø要求船舶到锚地等候通知。

若船舶正在作业

Ø停止所有操作活动;

Ø启动紧停车系统;

Ø拆管;

Ø收回登船梯;

Ø安排船舶紧急离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