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词刘禹锡.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064196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3.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竹枝词刘禹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竹枝词刘禹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竹枝词刘禹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竹枝词刘禹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竹枝词刘禹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竹枝词刘禹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竹枝词刘禹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竹枝词刘禹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竹枝词刘禹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竹枝词刘禹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竹枝词刘禹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竹枝词刘禹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竹枝词刘禹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竹枝词刘禹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竹枝词刘禹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竹枝词刘禹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竹枝词刘禹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竹枝词刘禹锡.docx

《竹枝词刘禹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竹枝词刘禹锡.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竹枝词刘禹锡.docx

竹枝词刘禹锡

竹枝词禹锡

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⑵。

这首诗写的是一位沉浸在初恋中的少女的心情。

她爱着一个人,可还没有确实知道对方的态度,因此既抱有希望,又含有疑虑;既欢喜,又担忧。

诗人用她自己的口吻,将这种微妙复杂的心理成功地与以表达。

作者简介:

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字梦得,(今属)人,自言系出(治今定县)。

贞元(唐德宗年号,公元785~805年)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辞科。

授监察御史。

曾参加王叔文集团,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被贬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

后以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

世称宾客。

其诗通俗清新,善用比兴手法寄托政治容。

《竹枝词》、《柳枝词》和《插田歌》等组诗,富有民歌特色,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

有《梦得文集》。

创作背景:

禹锡于唐穆宗长庆二年(822)正月至长庆四年(824)夏在夔(kuí)州任刺史作《竹枝词》十一首。

十一首《竹枝词》分为两组,这是其中一首,作于另九首(《竹枝词九首》)之后,大约是诗人前组九首完成后,又重新创做完成的,又不想在前九首后面再加上十首、十一首之题,故又题为《竹枝词二首》。

词句注释

⑴竹枝词:

乐府近代曲名。

又名《竹枝》。

原为东部一带民歌,唐代诗人禹锡根据民歌创作新词,多写男女爱情和三峡的风情,流传甚广。

后代诗人多以《竹枝词》为题写爱情和乡土风俗。

其形式为七言绝句。

⑵晴:

与“情”谐音。

《全唐诗》:

也写作“情”。

白话译文

柳青青江水宽又平,听见情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下起雨,说是无晴但是还有晴。

文学赏析

这首诗是描写青年男女爱情的诗歌。

它描写了一个初恋的少女在柳青青、江平如镜的清丽的春日里,听到情郎的歌声所产生的心活动。

首句“柳青青江水平”,描写少女眼前所见景物,用的是起兴手法。

所谓“兴”,就是触物起情,它与后文要表达的情事。

并无直接关系,但在诗中却是不可少的。

这一句描写的春江柳,最容易引起人的情思,于是很自然地引出了第二句:

“闻郎江上唱歌声”。

这一句是叙事,写这位少女在听到情郎的歌声时起伏难平的心潮。

最后两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是两个巧妙的隐喻,用的是语意双关的手法。

“东边日出”是“有晴”,“西边雨”是“无晴”。

“晴”和“情”谐音,“有晴”、“无晴”是“有情”、“无情”的隐语。

“东边日出西边雨”,表面是“有晴”、“无晴”的说明,实际上却是“有情”、“无情”的比喻。

这使这个少女听了,真是感到难以捉摸,心情忐忑不安。

但她是一个聪明的女子,她从最后一句辨清了情郎对她是有情的,因为句中的“有”、“无”两字中,着重的是“有”。

因此,她心又不禁喜悦起来。

这句用语意双关的手法,既写了江上阵雨天气,又把这个少女的迷惑、眷恋和希望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巧妙地描绘出来。

此诗以多变的春日天气来造成双关,以“晴”寓“情”,具有含蓄的美,对于表现女子那种含羞不露的在感情,十分贴切自然。

最后两句一直成为后世人们所喜爱和引用的佳句。

这种根据汉语语音的特点而形成的表现方式,是历代民间情歌中所习见的。

它们是谐声的双关语,同时是基于活跃联想的生动比喻。

它们往往取材于眼前习见的景物,明确地但又含蓄地表达了微妙的感情。

如南朝的吴声歌曲中就有一些使用了这种谐声双关语来表达恋情。

如《子夜歌》云:

“怜欢好情怀,移居作乡里。

桐树生门前,出入见梧子。

”(欢是当时女子对情人的爱称。

梧子双关吾子,即我的人。

)又:

“我念欢的的,子行由豫情。

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

”(的的,明朗貌。

由豫,迟疑貌。

芙蓉也就是莲花。

见莲,双关见怜。

)《七日夜女歌》:

“婉娈不终夕,一别周年期,桑蚕不作茧,昼夜长悬丝。

”(因为会少离多,所以朝思暮想。

悬丝是悬思的双关。

这类用谐声双关语来表情达意的民间情歌,是源远流长的,自来为人民群众所喜爱。

作家偶尔加以摹仿,便显得新颖可喜,引人注意。

禹锡这首诗为广大读者所爱好,这也是原因之一。

秋夕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⑵,

轻罗小扇扑流萤⑶。

天阶夜色凉如水⑷,

坐看牵牛织女星⑸。

《秋夕》是唐代诗人杜牧(一作王建)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一首宫怨诗。

这首诗描写一名孤单的宫女,于七夕之夜,仰望天河两侧的牛郎织女,不时扇扑流萤,排遣心中寂寞,反映了宫廷妇女不幸的命运,表现了一位官女举目无亲、百无聊赖的苦闷心情。

作者简介: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人。

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杜从郁之子。

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

后赴观察使幕,转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

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

与商隐并称“小杜”。

词句注释

⑴秋夕:

秋天的夜晚。

⑵银烛:

银色而精美的蜡烛。

银,一作“红”。

画屏:

画有图案的屏风。

⑶轻罗小扇:

轻巧的丝质团扇。

流萤:

飞动的萤火虫。

⑷天阶:

露天的石阶。

天,一作“瑶”。

⑸坐看:

坐着朝天看。

坐:

一作“卧”。

牵牛织女星:

两个星座的名字,指牵牛星、织女星。

亦指古代神话中的人物牵牛和织女。

[2]  [3] 

白话译文

在秋夜里烛光映照着画屏,

手拿着小罗扇扑打萤火虫。

夜色里的石阶清凉如冷水,

静坐寝宫凝视牛郎织女星。

文学赏析

此诗写失意宫女孤独的生活和凄凉的心境。

前两句已经描绘出一幅深宫生活的图景。

在一个秋天的晚上,银白色的蜡烛发出微弱的光,给屏风上的图画添了几分暗淡而幽冷的色调。

这时,一个孤单的宫女正用小扇扑打着飞来飞去的萤火虫。

“轻罗小扇扑流萤”,这一句十分含蓄,其中含有三层意思:

第一,古人说腐草化萤,虽然是不科学的,但萤总是生在草丛冢间那些荒凉的地方。

如今,在宫女居住的庭院里竟然有流萤飞动,宫女生活的凄凉也就可想而知了。

第二,从宫女扑萤的动作可以想见她的寂寞与无聊。

她无事可做,只好以扑萤来消遣她那孤独的岁月。

她用小扇扑打着流萤,一下一下地,似乎想驱赶包围着她的孤冷与索寞,但这是无用的。

第三,宫女手中拿的轻罗小扇具有象征意义,扇子本是夏天用来挥风取凉的,秋天就没用了,所以古诗里常以秋扇比喻弃妇。

相传汉成帝妃班婕妤为飞燕所谮,失宠后住在长信宫,写了一首《怨歌行》:

“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此说未必可信,但后来诗词中出现团扇、秋扇,便常常和失宠的女子联系在一起了。

如王昌龄的《长信秋词》:

“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王建的《宫中调笑》:

“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都是如此。

这首诗中的“轻罗小扇”,也象征着持扇宫女被遗弃的命运。

第三句,“天阶夜色凉如水”。

“天阶”指皇宫中的石阶。

“夜色凉如水”暗示夜已深沉,寒意袭人,该进屋去睡了。

可是宫女依旧坐在石阶上,仰视着天河两旁的牵牛星和织女星。

民间传说,织女是天帝的女,嫁与牵牛,每年七夕渡河与他相会一次,有鹊为桥。

汉代《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就是写他们的故事。

宫女久久地眺望着牵牛织女,夜深了还不想睡,这是因为牵牛织女的故事触动了她的心,使她想起自己不幸的身世,也使她产生了对于真挚爱情的向往。

可以说,满怀心事都在这举首仰望之中了。

梅圣俞说:

“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

”(见《六一诗话》)这两句话恰好可以说明此诗在艺术上的特点。

一、三句写景,把深宫秋夜的景物十分逼真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冷”字,形容词当动词用,很有气氛。

“凉如水”的比喻不仅有色感,而且有温度感。

二、四两句写宫女,含蓄蕴藉,很耐人寻味。

诗中虽没有一句抒情的话,但宫女那种哀怨与期望相交织的复杂感情见于言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悲惨命运。

这首诗写失意宫女生活的孤寂幽怨。

首句写秋景,用一“冷”字,暗示寒秋气氛,又衬出主人公心的孤凄。

二句写借扑萤以打发时光,排遣愁绪。

三句写夜深仍不能眠,以待临幸,以天街如水,暗喻君情如冰。

末句借羡慕牵牛织女,抒发心中悲苦。

赠花卿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⑵,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⑶,人间能得几回闻⑷?

《赠花卿》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作品,约作于唐上元二年(761年)。

全诗四句,前两句对乐曲作具体形象的描绘,是实写;后两句以天上的仙乐相夸,是遐想。

因实而虚,虚实相生,将乐曲的美妙赞誉到了极度。

此诗有动有静,婉转含蓄,耐人寻味。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

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

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白并称“杜”。

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容深刻。

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

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

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创作背景:

此诗约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

花敬定曾因平叛立过功,居功自傲,骄恣不法,放纵士卒大掠东蜀;又目无朝廷,僭用天子音乐。

杜甫赠此诗予以委婉的讽刺。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礼仪制度极为严格,即使音乐,亦有异常分明的等级界限。

据《旧唐书》载,唐朝建立后,高祖渊即命太常少卿祖孝考订大唐雅乐,“皇帝临轩,奏太和;王公出入,奏舒和;皇太子轩悬出入,奏承和;……”这些条分缕析的乐制都是当朝的成规定法,稍有违背,即是紊乱纲常,大逆不道。

词句注释

⑴花卿:

光远的部将花敬定,曾平定段子璋之乱。

卿,当时对地位、年辈较低的人一种客气的称呼。

⑵锦城:

即锦官城,此指。

丝管:

弦乐器和管乐器,这里泛指音乐。

纷纷:

繁多而杂乱,形容乐曲的轻柔悠扬。

⑶天上:

双关语,虚指天宫,实指皇宫。

⑷几回闻:

本意是听到几回。

文中的意思是说人间很少听到。

[2]  [3] 

白话译文

美妙悠扬的乐曲,整日地飘散在锦城上空,轻轻的荡漾在锦江波上,悠悠地升腾进白云之间。

如此美妙音乐,只应神仙享用,世间的平民百姓,一生能听几回?

整体赏析

这首绝句,字面上明白如话,但对它的主旨,历来注家颇多异议。

有人认为它只是赞美乐曲,并无弦外之音;有人则认为它表面上看是在赞美乐曲,实际上却含讽刺,劝诫的意味。

说是语含讽刺,耐人寻味的是,作者并没有对花卿明言指摘,而是采取了一语双关的巧妙手法。

字面上看,这俨然是一首十分出色的乐曲赞美诗。

“锦城丝管日纷纷”,锦城,即;丝管,指弦乐器和管乐器;纷纷,本意是既多而乱的样子,通常是用来形容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事物的,这里却用来比状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乐曲,这就从人的听觉和视觉的通感上,化无形为有形,极其准确、形象地描绘出弦管那种轻悠、柔靡,杂错而又和谐的音乐效果。

“半入江风半入云”也是采用同样的写法:

那悠扬动听的乐曲,从花卿家的宴席上飞出,随风荡漾在锦江上,冉冉飘入白云间。

这两句诗,使读者真切地感受到了乐曲的那种“行云流水”般的美妙。

两个“半”字空灵活脱,给全诗增添了不少的情趣。

乐曲如此之美,作者禁不住慨叹说: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天上的仙乐,人间当然难得一闻,难得闻而竟闻,愈见其妙得出奇了。

全诗四句,前两句对乐曲作具体形象的描绘,是实写;后两句以天上的仙乐相夸,是遐想。

因实而虚,虚实相生,将乐曲的美妙赞誉到了极度。

然而这仅仅是字面上的意思,其弦外之音是意味深长的。

这可以从“天上”和“人间”两词看出端倪。

“天上”,实际上指天子所居皇宫;“人间”,指皇宫之外。

这是封建社会极常用的双关语。

说乐曲属于“天上”,且加“只应”一词限定,既然是“只应天上有”,那么,“人间”当然就不应“得闻”。

不应“得闻”而竟然“得闻”,不仅“几回闻”,而且“日纷纷”,于是,作者的讽刺之旨就从这种矛盾的对立中,既含蓄婉转又确切有力地显现出来了。

宋人天觉曾论诗文的讽刺说:

“讽刺则不可怒,怒则筋骨露矣。

”(《诗人玉屑》卷九引)杜甫这首诗柔中有刚,绵里藏针,寓讽于谀,意在言外,忠言而不逆耳,作得恰到好处。

朝天子.咏喇叭王磐

喇叭 ②,锁呐③,曲儿小腔儿大④。

官船来往乱如麻⑤,全仗你抬声价⑥。

军听了军愁⑦,民听了民怕。

哪里⑧去辨甚么真共假?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⑨,吹伤了那家⑩,只吹的水尽鹅飞罢⑾!

《朝天子·咏喇叭》是明代 王磐的散曲。

明朝正德年间,宦官当权,欺压百姓,行船时常吹起号头来壮大声势,这支散曲就是为了讽刺宦官而作。

诗中表面上写的是喇叭和唢呐,实则处处写的都是宦官。

“曲儿”比喻宦官的地位低下,“腔大”比喻他们的仗势欺人;“军愁”“民怕”说明他们走到哪里,就给哪里带来灾难;“水尽鹅飞”则形容他们把百姓欺压得倾家荡产。

整首曲子虽然没有正面提到一个宦官的字样,但是却活画出了他们的丑态,在轻俏诙谐中充满了对宦官的鄙视和愤慨,道出了百姓的心声。

这首散曲借物抒怀,活画了宦官的丑态,讽刺和揭露了明代宦官狐假虎威,残害百姓的罪恶行径,表达了人民的痛恨情绪,是王磐的散曲代表作。

作者简介:

王磐(约1470~1530)明代散曲家。

字鸿渐。

号西楼。

高邮人。

从年轻时起即鄙视功名,筑楼高邮城西,与名流谈咏其间,因自号西楼。

其散曲题材广泛,虽多闲适之作,亦有同情人民疾苦、讥讽时政的佳作。

有《王西楼乐府》。

[2] 

王磐散曲存小令65首,套曲9首,全属北曲。

王磐散曲题材比较宽广,作品的风格基本上是清丽精雅的,个别讽刺作品则较为豪辣。

王磐著有《王西楼乐府》1卷,有明嘉靖三十年刊本,为其甥守中所校订刊行。

《散曲丛刊》收入此本时,曾校以《尧山堂外纪》和《雪涛诗话》。

伯阳《全明散曲》,齐鲁书社1994年版。

创作背景:

这支曲作于明武宗正德年间(1506—1521),当时宦官当权,在交通要道运河上,他们往来频繁,每到一处就耀武扬威,鱼肉百姓。

诗人王磐家住运河边的高邮县,目睹宦官的种种恶行,写了这支《朝天子》,借咏喇叭,揭露宦官的罪行。

字词注释

1.朝天子:

曲牌名。

2.喇叭:

铜制管乐器,上细下粗,最下端的口部向四周扩,可以扩大声音。

3.锁呐:

写作“唢呐”,管乐器,管身正面有七孔,背面一孔。

前接一个喇叭形扩声器。

民乐中常用。

4.曲儿小:

(吹的)曲子很短。

腔儿大:

(吹出的)声音很响。

曲儿小腔儿大是喇叭、唢呐的特征。

本事很小、官腔十足是宦官的特征。

5.官船:

官府衙门的船只。

乱如麻:

形容来往频繁,出现次数很多。

6.仗:

倚仗,凭借。

你:

指喇叭、唢呐。

抬:

抬高。

声价:

指名誉地位。

(宦官装腔作势,声价全靠喇叭来抬。

而喇叭其所以能抬声价,又因为它传出的是皇帝的旨意。

矛头所指,更深一层。

也暗示其狐假虎威的嘴脸。

7.军:

指军队。

愁:

发愁。

因受搅扰而怨忿。

旧时皇帝为了加强对军队统帅的控制,常派宦官监军,以牵制军队长官的行动,十分讨厌。

8.哪里:

同“那里”。

辨:

分辨、分别。

甚么:

同“什么”,疑问代词。

共:

和。

9.眼见的:

眼看着。

吹翻了这家:

意思是使有的人家倾家荡产。

10.吹伤了那家:

使有的人家元气大伤。

11.水尽鹅飞罢:

水干了,鹅也飞光了。

比喻民穷财尽,家破人亡。

这是宦官害民的严重后果。

水尽鹅飞,“官船”就不能长久来往,这也是对最高统治者的警告,比喻家破人亡。

[2] 

白话译文

喇叭和唢呐,

吹的曲子虽短,声音却很响亮。

官船来往频繁如乱糟糟的麻,全凭借你抬高名誉地位。

军队听了军队发愁,百姓听了百姓害怕。

哪里会去辨别什么真和假?

眼看着使有的人家倾家荡产,使有的人家元气大伤,

直吹得水流干鹅飞跑,家破人亡啊!

作品赏析

小令第一层说喇叭、唢呐的特征是“曲儿小腔儿大”,这是喇叭最突出的特征,一“小”一“大”的对比中,也流露出作者的爱憎之情。

一个“腔”字,道出了喇叭和宦官的共同特征,把那些贪官污吏的丑恶本质刻画得入木三分。

小令的第二层说喇叭、唢呐的用途,是为来往如麻的官船抬声价,即为官方所用。

“声价”即名誉地位,按理应是客观评价;而这里却要“抬”,就说明喇叭、锁呐的品格是卑下的。

小令第三层展示喇叭、唢呐用途的另一面:

为害军民,即在为官船抬声价的同时,肆意侵害军民的利益,让老百姓一听到喇叭、唢呐之声就不寒而栗,胆战心惊。

小令最后一层写喇叭、唢呐吹奏的结果:

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直吹得民穷财尽,家破人亡。

通篇咏喇叭咏得真切,咏得让人信服。

这首小令是作者目睹了往来于运河之上的宦官的种种恶行后的借题发挥之作,是有所寄托的。

喇叭和宦官不同类,但喇叭的“曲儿小腔儿大”与宦官的“本事小来头大”却有共同点,于是作品在物与人之间找到共性,作者实际上是比照着宦官的嘴脸咏喇叭的:

以吹(虚声势)为特征,是官方害民的帮凶,到处作威作福,惹得军民共忿,直到吹得天昏地暗、江山动摇。

作者在对宦官害民的现实黑暗进行揭露的同时,也向最高统治者发出警告,其批判锋芒是很尖锐的。

所以说这首小令的思想涵是丰富而深刻的。

这首作品不是为咏物而咏物,它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洞察,强烈的感情色彩,是在传达一种反抗的呼声,而这些思想涵都包融在咏物之中。

作品是在批判宦官害民,但终于没有点破,结论留待读者思而得之,既痛快淋漓又含蓄有力,这就是“不即不离”。

菩萨蛮.书造口壁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菩萨蛮·书造口壁》是宋代著名词人辛弃疾任提点刑狱驻节赣江途经造口时所作的词。

此词写作者登郁孤台(今省市城区西北部贺兰山顶)远望,“借水怨山”,抒发国家兴亡的感慨。

上片由眼前景物引出历史回忆,抒发家国沦亡之创痛和收复无望的悲愤;下片借景生情,抒愁苦与不满之情。

全词对朝廷苟安江南的不满和自己一筹莫展的愁闷,却是淡淡叙来,不瘟不火,以极高明的比兴手法,表达了蕴藉深沉的爱国情思,艺术水平高超,堪称词中瑰宝。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

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人。

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曾任耿京军的掌书记,不久投归南宋。

历任江阴签判,建康通判,提点刑狱,、转运使,、安抚使等职。

四十二岁遭谗落职,退居信州,长达二十年之久,其间一度起为提点刑狱、安抚使。

六十四岁再起为浙东安抚使、知府,不久罢归。

一生力主抗金北伐,并提出有关方略,均未被采纳。

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激昂,富有爱国感情。

有《稼轩长短句》以及今人辑本《辛稼轩诗文钞存》。

创作背景:

这首词为公元1176年(宋孝宗淳熙三年)作者任提点刑狱,驻节、途经造口时所作。

关于此词之发端,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有几句话非常重要。

《鹤林玉露·辛幼安词》条云:

“盖南渡之初,虏人追隆祐太后御舟至造口,不及而还。

幼安自此起兴。

”《宋史》高宗纪及后妃传载:

1129年(建炎三年)八月,“会防秋迫,命宁止制置江浙,卫太后往洪州,腾康、珏权知三省枢密院事从行。

闰八月,高宗亦离建康(今市)赴浙西。

时金兵分两路大举南侵,十月,西路金兵自(今黄冈)渡江,直奔洪州追隆祐太后。

“康、珏奉太后行次吉州,金人追急,太后乘舟夜行。

”《三朝北盟会编》(建炎三年十一月二十三日)载:

“质明,至太和县(去吉州八十里。

《太和县志》),又进至万安县(去太和一百里。

《万安县志》),兵卫不满百人,滕康、珏皆窜山谷中。

金人追至太和县,太后乃自万安县至皂口,舍舟而陆,遂幸虔州(去万安凡二百四十里。

《府志》)。

”《宋史·后妃传》:

“太后及妃以农夫肩舆而行。

”《宋史·胡铨传》:

“铨募乡兵助官军捍御金兵,太后得脱幸虔。

”史书所记金兵追至太和,与罗氏所记追至造口稍有不合。

但罗氏为南宋庐陵人,又曾任抚州军事推官,其所记信实与否,尚不妨存疑。

况且金兵既至太和,其前锋追至南一百六十里之造口,也未始无此可能。

无论金兵是否追至造口,隆祐太后被追至造口时情势危急,以致舍舟以农夫肩舆而行,此是铁案,史无异辞。

尤要者,应知隆祐其人并建炎年间形势。

当公元1127年(北宋靖康二年)金兵入汴掳徽钦二宗北去,北宋灭亡之际,隆祐以废后幸免,垂帘听政,迎立康王,是为高宗。

有人请立皇太子,隆祐拒之。

《宋史·后妃传》记其言曰:

“今强敌在外,我以妇人抱三岁小儿听政,将何以令天下?

”其告天下手诏曰:

“虽举族有北辕之恤,而敷天同左袒之心。

”又曰:

“汉家之厄十世,宜光武之中兴;献公之子九人,唯重耳之独在。

”《鹤林玉露·建炎登极》条云:

“事词的切,读之感动,盖中兴之一助也。

”寅恪《论再生缘》亦谓:

“维系人心,抵御外侮”,“所以为当时及后世所传诵。

”故史称隆祐:

“国有事变,必此人当之。

”建炎三年,西路金兵穷追隆祐,东路金兵则渡江陷建康、临安,高宗被迫浮舟海上。

此诚南宋政权出存亡危急之秋。

故当作者身临造口,怀想隆祐被追至此,“因此感兴”,题词于壁,实情理之所必然。

罗氏所记大体可信,词题六字即为本证。

公元1175至1176年(淳熙二、三年)间,辛弃疾任提点刑狱,经常巡回往复于、等地。

来到造口,俯瞰不舍昼夜流逝而去的江水,词人的思绪也似这江水般波澜起伏,绵延不绝,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词句注释

⑴菩萨蛮:

词牌名。

⑵造口:

一名皂口,在万安县南六十里。

⑶郁孤台:

今省市城区西北部贺兰山顶,又称望阙台,因“隆阜郁然,孤起平地数丈”得名。

清江:

赣江与袁江合流处旧称清江。

⑷长安:

今省市,为汉唐故都。

此处代指宋都汴京。

⑸愁余:

使我发愁。

(6)无数山:

很多座山。

(7)鹧鸪:

鸟名。

传说其叫声如云“行不得也哥哥”,啼声凄苦。

[2-4] 

作品译文

郁孤台下这赣江的水,水中有多少行人的眼泪。

我举头眺望西北的长安,可惜只看到无数青山。

但青山怎能把江水挡住?

江水毕竟还会向东流去。

夕阳西下我正满怀愁绪,听到深山里传来鹧鸪的鸣叫声。

文学赏析

辛弃疾此首《菩萨蛮》,用极高明之比兴艺术,写极深沉之爱国情思,无愧为词中瑰宝。

词题“书造口壁”,起写郁孤台与清江。

造口一名皂口,在万安县西南六十里(《万安县志》)。

词中的郁孤台在城西北角(《嘉靖府志图》),因“隆阜郁然,孤起平地数丈”得名。

“唐勉为虔州(即)剌史时,登临北望,慨然曰:

‘余虽不及子牟,而心在阙一也。

’改郁孤为望阙。

”(《方舆胜览》)清江即赣江。

章、贡二水抱城而流,至郁孤台下汇为赣江北流,经造口、万安、太和、吉州(治庐陵,今)、隆兴府(即洪州,今市),入鄱阳湖注入长江。

“郁孤台下清江水。

”起笔横绝。

由于汉字形、声、义具体可感之特质,尤其郁有郁勃、沉郁之意,孤有巍巍独立之感,郁孤台三字劈面便凸起一座郁然孤峙之高台。

词人调动此三字打头阵,显然有满腔磅礴之激愤,势不能不用此突兀之笔也。

进而写出台下之清江水。

《万安县志》云:

“赣水入万安境,初落平广,奔激响溜。

”写出此一江激流,词境遂从百余里外之郁孤台,顺势收至眼前之造口。

造口,词境之核心也。

故又纵笔写出:

“中间多少行人泪。

”行人泪三字,直点造口当年事。

词人身临隆祐太后被追之地,痛感建炎国脉如缕之危,愤金兵之猖狂,羞国耻之未雪,乃将满怀之悲愤,化为此悲凉之句。

在词人之心魂中,此一江流水,竟为行人流不尽之伤心泪。

行人泪意蕴深广,不必专言隆祐。

在建炎年间四奔之际,自中原至江淮而江南,不知有多少行人流下无数伤心泪啊。

由此想来,便觉隆祐被追至造口,又正是那一存亡危急之秋之象征。

无疑此一江行人泪中,也有词人之悲泪啊。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长安指汴京,西北望犹言直北望。

词人因回想隆祐被追而念及神州陆沉,独立造口仰望汴京亦犹杜老之独立夔州仰望长安。

抬望眼,遥望长安,境界顿时无限高远。

然而,可惜有无数青山重重遮拦,望不见也,境界遂一变而为具有封闭式之意味,顿挫极有力。

歇拍虽暗用勉登郁孤台望阙之故事,却写出自己之满怀忠愤。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赣江北流,此言东流,词人写胸怀,正不必拘泥。

无数青山虽可遮住长安,但终究遮不住一江之水向东流。

换头是写眼前景,若言有寄托,则似难以指实。

若言无寄托,则遮不住与毕竟二语,又明显带有感情色彩。

周济云:

“借水怨山。

”可谓具眼。

此词句句不离山水。

试体味“遮不住”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