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第十三章财政政策效力.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8068587 上传时间:2023-08-08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12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3第十三章财政政策效力.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13第十三章财政政策效力.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13第十三章财政政策效力.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13第十三章财政政策效力.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13第十三章财政政策效力.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13第十三章财政政策效力.ppt_第6页
第6页 / 共56页
13第十三章财政政策效力.ppt_第7页
第7页 / 共56页
13第十三章财政政策效力.ppt_第8页
第8页 / 共56页
13第十三章财政政策效力.ppt_第9页
第9页 / 共56页
13第十三章财政政策效力.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56页
13第十三章财政政策效力.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56页
13第十三章财政政策效力.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56页
13第十三章财政政策效力.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56页
13第十三章财政政策效力.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56页
13第十三章财政政策效力.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56页
13第十三章财政政策效力.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56页
13第十三章财政政策效力.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56页
13第十三章财政政策效力.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56页
13第十三章财政政策效力.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56页
13第十三章财政政策效力.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56页
亲,该文档总共5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3第十三章财政政策效力.ppt

《13第十三章财政政策效力.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第十三章财政政策效力.ppt(5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3第十三章财政政策效力.ppt

第十三章开放条件下的财政政策,开放经济体系汇率概念国际收支与BP曲线ISLMBP模型,1.开放经济体系,在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中,开放经济条件下国民收入(等于总需求)可以表示为:

YCIGEXIM在该方程中,EX为出口、IM为进口,C、IM均为可支配收入的函数,即为(YT)的函数,而I为利率的函数,G、EX均为外生变量。

这样,上式可以写成:

YC(YT)I(R)GEXIM(YT),开放条件下的乘数,开放条件下的国民收入创造乘数的方法是:

Y=C+I+G+EX-IM,国民收入等式;C=a+c(Y-T),消费函数;T=tY,税收函数;,开放条件下的乘数,G=G0,政府开支;I=I0,私人投资;EX=EX0,出口;IM=m+n(Y-T),进口函数。

代入国民收入等式,求出乘数为:

=1/1-b(1-t)+n说明,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民收入创造乘数进一步变小。

对外贸易的性质,据此人们很容易提出扩大出口,压缩进口对经济增长有益,至少为发展中国家产品提供了越来越大的市场,也保障了发展中国家的就业增长。

但是,结合实际的有关分析结果表明,进出口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均是双重的:

(1)乘数由原理表明,任何扩大出口,减少进口的力量都会使GNP扩大。

这样看来,即使仅仅从增加就业角度考虑,扩大出口就是有益的。

对外贸易的性质,

(2)出口虽然有利于GNP的提高,但是国民经济过度依赖出口产生对外依赖的脆弱性,国际经济的波动可能会给国内经济带来较大的影响。

(3)进口虽然降低GNP创造,但是如果进口的是关键的资本品,国内短缺的资源(技术,人才等等),这类进口则应该视为GNP的扩大因素。

对外贸易的性质,(4)国内如果出现供小于求的暂时现象,及时的进口扩大有时可以缓解经济社会中存在的物价上升的压力。

(5)对外贸易规模很大时,国内货币政策调整变得尤为困难,独立的货币政策往往难于实现。

对外贸易的性质,国际贸易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变化的作用可以划分为两类:

一类是国际贸易自行产生的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作用(自主的变化);一类为国际贸易政策引致的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作用(引致的变化)。

自主的变化,贸易提高了国内工人、农民、技术人员、企业家的各种能力,导致生产技术与资本积累方式的各种改进。

虽然这些变化具有渐进式特点,但是这些变化的最终结果是:

(1)把原先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推,

(2)产品的成本比较、贸易数量、贸易结构均会发生有利的变化。

引致的变化,引致的变化源于国家贸易政策的调整,这种政策通常对发展进程产生有利的或者不利的影响。

例如,强调进口替代与强调出口替代的贸易政策对经济发展速度、质量显然有非常不同的影响效果。

引致的变化,如果政府仅仅因为看到国际贸易过程可能产生的诸如收益不平等、劳动分工不合理等问题,而忽略国际贸易的各种间接效应,从而采取保护主义政策,则可能是危险的。

这不仅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发展,也会妨碍整体经济发展。

间接效应,

(1)国际贸易对发展中国家提供了经济发展过程不可缺少的资本品、原材料、特种劳务等物质手段。

发展中国家从中获得的巨大利益是不能被忽视的,这种利益的取得虽然不是单方面的,但是和“自给自足”发展战略相比,必然加快了发展进程和提高了发展质量。

间接效应,

(2)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比物质进口更重要的是技术、技巧、管理才能的进口,它们从中获益匪浅。

这就是说,国际贸易起到传播技术知识、传播思想观念,吸收技能、技巧、管理才能的作用。

穆乐讲过:

“在目前人类进步的较低状态,使人们与陌生人接触,使与自己不熟悉的思想和行动模式进行接触,其价值怎么评价也不过高这样的交往始终是-特别是在目前这个时代-社会进步的主要源泉之一。

”,间接效应,(3)国际贸易也是国际资本流动的媒介物。

发展中国家通过国际贸易扩大,国际资本进入规模也会扩大。

尽管国际资本投资偏好不一定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要求相一致,但是有外资进入,总比没有外资进入的情况要好许多。

间接效应,(4)国际贸易还对发展中国家营造健康的竞争环境,有效反对垄断活动作出贡献。

因为垄断造成经济的无效率,而自由贸易是反垄断的最有力的武器。

结论,哈伯勒指出:

“.每个人进行贸易比不进行贸易将变得更好。

每个国家进行自由贸易是最好的。

”“从经济发展角度看,近似于自由贸易(即只作较小的非本质的修正和偏离)是最好的政策。

”,2.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外汇国际收支汇率汇率形成,国际汇兑(ForeignExchange),简称为外汇,是一国持有的外国货币和以外国货币表示的用以“进行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

辨别外汇可以有三个标准:

(1)外汇必须是以外币表示的国外资产(主要指外国货币,包括钞票、铸币等等);,国际汇兑,

(2)外汇必须是在国外能够得到补偿的债权(主要指外币有价债权,如外国政府公债、外国公司债券、股票等等);(3)外汇必须是能够兑换为其他支付手段的外币资产(主要指外币支付凭证,如票据、银行存款、邮政储蓄等等)。

国际收支(BalanceofPayments),国际间的外汇支付,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由于经济、政治与文化等等各种对外交往而发生的、必须立即结清的、来自其他国家的货币收入总额与付给其他国家的货币支出总额的对比。

如果收入额大于支出额,该国便有国际收支顺差;如果收入额小于支出额,该国便有国际收支逆差。

汇率(ExchangeRate),是在外汇交易中形成的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如果把货币视为一种特殊的商品,汇率又可以被看作是一种货币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价格。

例如。

用美元表示人民币价格:

0.12¥1.00。

汇率(ExchangeRate),按照一定的汇率决定标准,目前国际上汇率制度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两类,即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主要随着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变化而自由升降。

与固定汇率制度相比,浮动汇率制度的最大特点是未来走势难以准确确定。

这一特点导致外汇市场在相当的程度上表现出与商品市场、股票市场相同的性质。

汇率形成,例如,在中国的外汇市场上,美元供求的均衡价格为1=¥8.30,此时进口商需要美元100亿,而出口商也恰好可以供给100亿美元,如图:

S$,D$,¥/,8.30,$100亿,Q$,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如果进口扩大,美元需求增加就会导致D$曲线向右移动至Ds,此时外汇市场上美元的要求大于供给。

结果造成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改变为1=¥8.40。

人民币的贬值刺激了出口,使得美元供给提高,于是新的均衡形成。

外汇市场的均衡价格为¥8.40,而均衡数量为150亿美元。

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如果出口扩大,美元供给增加就会导致S$曲线向右移动至Ss,此时外汇市场上美元的需求小于供给。

结果造成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改变为1=¥8.20。

人民币的升值刺激了进口,使得美元需求提高,于是新的均衡形成。

外汇市场的均衡价格为¥8.20,而均衡数量也为150亿美元。

人民币贬值对外贸的影响,如果将均衡汇率固定在¥10.12,并且不允许变动,那么外汇市场的不平衡造成的汇率波动就会直接影响进出口规模,使之恢复均衡。

例如,如果出口扩大,经济社会就会发生出超,出口商要将更多的美元兑换成人民币,于是对人民币的需求增加,产生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即迫使人民币汇率从原先的¥10.12升值为¥10.14。

此时意味着进口商可以用相同的人民币买到更多的美元,减少了进口成本,增加进口,同时增加了在外汇市场上对人民币的供给。

人民币贬值对外贸的影响,但是,升值对出口商不利,意味着要用更多的美元兑换同样数量的人民币,实际上是增加了出口成本,抑制了出口,同时在外汇市场上减少了对美元的需求;结果造成外汇市场上出现供大于求的缺口,迫使人民币汇率下调,以刺激出口抑制进口,最后使汇率恢复到原先的均衡水平,即¥10.12。

人民币升值对外贸的影响,如果进口扩大,经济社会就会发生入超,进口商要将更多的人民币兑换成美元,于是对人民币的供给增加,产生了人民币贬值的压力,即迫使人民币汇率从原先的¥10.12贬值为¥10.10。

此时意味着出口商可以用相同的美元兑换到更多的人民币,减少了出口成本,增加出口,同时增加了在外汇市场上对人民币的需求。

人民币升值对外贸的影响,但是,贬值对进口商不利,意味着要用更多的人民币兑换同样数量的美元,实际上是增加了进口成本,抑制了进口,同时在外汇市场上减少了对美元的供给;结果造成外汇市场上出现求大于供的缺口,迫使人民币汇率上调,以刺激进口抑制出口,最后使汇率恢复到原先的均衡水平,即¥10.12。

贸易盈余与进口、出口的关系,如果用贸易盈余变得来表示贸易状况的话,可以得到贸易盈余与进口、出口的下述关系;TSP(EX)Pf/e(IM)这里:

TS,名义贸易盈余;P(EX),出口收入的本币价值;Pf,国外价格水平;e,汇率;Pf(IM),进口开支的外币价值;Pf/e(IM),即为Pf(IM)e,代表以本币表示的进口价值。

汇率变动对产品市场的影响,汇率变动对产品市场的影响也是明显的,可以将e代入国民收入会计恒等式,并以隐函数形式表示,即YC(YT)I(R)GEX(e)IM(YT,e),3.国际收支与BP曲线,一国的国际收支统计包括:

经常项目及其平衡资本项目及其平衡官方储备项目及其平衡。

国际收支:

经常项目,经常项目平衡表示进出口差额加上来自于外部的各种要素收入。

EXIMNFR这里NFR代表外部要素净收入:

如果NFR0,那么就会存在着(EXIM)NX,即净出口。

国际收支:

经常项目,可以认为进出口的规模取决于国民收入的规模与汇率水平。

因为国民收入的大小影响进口数量,而汇率高低影响出口数量,所以,可以认为经常项目的平衡取决于国民收入与汇率水平。

国际收支:

资本项目,资本项目表示一国对外部资产的占有情况,包括“金融资产进口”,即资本外流(如本国居民增加了外国存款、购买外国债券等等),和“金融资产出口”,即外国资本的流入,(如外国进行的直接投资、购买本国的债券、在本国的存款等等)。

国际收支:

资本项目,这种货币流动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是本国利率变动造成的。

所以,可以认为资本项目的平衡取决于利率水平。

资本项目的差额通常表示为:

AX-AM(资产出口减资产进口)。

国际收支:

官方储备项目,官方储备项目主要包括外汇、黄金、海外存款等等。

通常用ORT表示。

根据这种简单认识,可以把国际收支差额(BP)表示为经常项目差额与资本项目差额,它应该等于官方储备的变动,即有下述关系存在:

国际收支:

官方储备项目,BP=(EX-IM)+(AX-AM)=ORT如果ORT为零,就有EB=ORT=0,即(IM-EX)=(AX-AM)的关系存在。

(IM-EX)为净进口(代表贸易逆差),而(AX-AM)为金融资产净出口(代表资本项目的顺差-外国资本的流入大于本国资本的流出),BP曲线及其特点,Y,R,BP=0,BP曲线及其特点,

(1)如果BP0,表示外汇供求平衡,没有汇率变动的外在压力,即处于外部均衡状态。

BP曲线及其特点,

(2)在国民收入扩大,而利率水平未发生变动的情况下,就会出现进口扩大,而进口扩大使BP0不能愈益维持,对外不平衡出现,即入超发生,BP小于0。

那么,恢复BP0,只能提高利率,在利率提高情况下,更多的外部资本流入,抵销了入超,使BP恢复为0,即重新恢复均衡。

BP曲线及其特点,(3)如果国民收入没有扩大,而进口也没有增加,国内利率水平发生了变动,如上升,就会吸引外部资本流入,造成BP大于0,相当于出超。

在这种情况下,资本流入增加会造成产出的扩大,即国民收入的增长,而国民收入的增长造成进口扩大,于是进口增加,抵销了出超,使BP恢复为0。

(1)、

(2)、(3)为国际收支自动平衡机制。

BP曲线及其特点,(4)BP曲线的斜率取决于资本流动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

如果比较敏感(即利率弹性较大),BP曲线呈平缓状态;如果较不敏感(即利率弹性较小),BP曲线呈陡直状态。

BP曲线及其特点,(5)汇率变动可以引起BP曲线的位置变动,一般情况下:

e下降,会使BP曲线右移,表示贸易盈余扩大;e上升,会使BP曲线左移,表示贸易盈余减少。

4.ISLMBP模型,将IS、LM、BP三条曲线结合起来,可以说明一国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的关系,如图,R,Y,IS,LM,BP=0,a,IS,b,LM,c,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对外部均衡的影响,点a,初始的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同时取得,是一种理想的国民经济均衡状态。

如果此时国内需求扩大,或者政府实行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从而使IS曲线右移,从IS移到IS,国内经济均衡处于点b。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对外部均衡的影响,在点b,由于国民收入扩大,利率上升,进口扩大,入超增加,导致国际收支出现逆差,实际上使国民经济处于一种内部均衡,而外部非均衡的状态。

同样,政府扩张性货币政策也会伴随利率水平下降,国民收入扩大,进口扩大,入超增加,导致国际收支出现逆差,如点c所示。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对外部均衡的影响,无论国际收支处于逆差状态,还是处于顺差状态,外部非均衡总是不能长期持续下去,随后的经济调整会使其恢复到新的内、外均衡状态。

那么,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政策的有效性则会更多地取决于其所实行的汇率制度固定汇率,或浮动汇率。

浮动汇率制度下财政政策效果,b,a,财政扩张导致IS右移,汇率贬值导致IS继续右移,BP右移表示汇率贬值,起到扩大出口作用,特点:

在BP曲线斜率越是大于LM曲线斜率情况下,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作用效果就相对越好;即使在资本完全不允许流动的场合,即BP曲线为一垂直线时,扩张性财政政策也能够发挥出其基本作用。

特点:

在BP曲线斜率越是小于LM曲线斜率情况下,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作用效果就相对越差;而在资本流动对利率变化极端敏感并允许其充分自由流动的场合,则BP曲线成为一水平线,此时扩张性财政政策就会失去任何作用效果。

特点:

这是因为在BP曲线成为一水平线时,扩张性财政政策导致利率提高(IS曲线右移的结果),资本大量流入,造成国际收支顺差,进而迫使本币升值,本币升值进一步刺激进口和抑制出口,完全抵消了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作用(将已经右移的IS曲线再次拖回到原先的位置)。

财政扩张刺激IS右移,本币升值进口增加抵消财政扩张作用,固定汇率制度下财政政策效果,财政扩张导致IS右移,固定汇率导致本币升值,出口下降,国际收支均衡,国民收入相对减少,特点: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BP曲线斜率越是大于LM曲线斜率,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作用效果就相对越差,因为扩张性财政政策带来的本币贬值的压力,是依靠政府紧缩性货币政策予以平抑的,起到了“松财政-紧货币”的政策搭配效果。

特点:

当然,在BP曲线斜率越是小于LM曲线斜率情况下,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作用效果就相对越好,因为扩张性财政政策带来的本币升值的压力,是依靠政府扩张性货币政策予以平抑的,起到了“松财政-松货币”的政策搭配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