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萧珊.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8069012 上传时间:2023-08-08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28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怀念萧珊.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怀念萧珊.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怀念萧珊.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怀念萧珊.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怀念萧珊.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怀念萧珊.ppt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怀念萧珊.ppt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怀念萧珊.ppt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怀念萧珊.ppt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怀念萧珊.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怀念萧珊.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怀念萧珊.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怀念萧珊.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怀念萧珊.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怀念萧珊.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怀念萧珊.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怀念萧珊.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怀念萧珊.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怀念萧珊.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怀念萧珊.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怀念萧珊.ppt

《怀念萧珊.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怀念萧珊.ppt(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怀念萧珊.ppt

怀念萧珊,巴金,作家作品,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原名李尧棠,字芾甘,中国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

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

同时也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

妻子萧珊。

“巴金”这一笔名源自他一位在留学法国时认识的一位巴姓的同学巴恩波(一说是无政府主义创始人巴枯宁),以及这位同学自杀身亡时巴金所翻译的克鲁泡特金著作。

他把这二人的名字各取一字,成为了他的笔名。

小行星8315正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所创作的小说有两大主题:

一是探索青年人追求理想和信仰的道路,代表作有新生、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等;二是揭露封建家庭制度的弊害,以影射社会专制制度的罪恶,代表作有春天里的秋天、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等,热烈、真诚,文字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影响。

1978年文革结束后,以沉痛的心情反思知识分子在20世纪所走过的道路和教训,并以个人为解剖对象,写作了五卷随想录(包括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无题集),总结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教训,挖掘知识分子心理缺陷,提倡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和文革博物馆,写得沉重、真诚、深刻,被文化界誉为是“一部说真话的大书”。

巴金在怀念萧珊中深情地写道:

“我按期把骨灰盒接回家里。

有人劝我把她的骨灰安葬,我宁愿让骨灰盒放在我的寝室里,我感到她仍然和我在一起。

她的结局将和我的结局连在一起。

”这几句朴素的语言凝注着巴老对妻子萧珊30年风雨与共的挚爱。

这对伉俪结缘于文学,是对文学的执著追求使他们走在一起的。

相濡以沫的夫妻巴金与萧珊,1930年,巴金小说家的出版,赢得了广大读者的瞩目,特别是爱情三部曲出版后,巴金经常收到读者的来信,其中不乏年轻的女士,很含蓄地向他表示爱意。

当时的巴金还没有将自己的婚事提到人生日程。

只是出于作家对读者的感谢的心情,给读者写回信。

在来信中有个署名“一个十几岁的女孩”的读者,给巴金留下深刻的印象。

巴金觉得这个女孩很单纯、热情,和她保持了大约半年的通信关系。

有一次她来信说:

“笔谈如此和谐,为什么就不能见面谈呢?

”信中提出与巴金见面的请求,约定了时间和地点,还附上了一张照片,背面写着:

“给我敬爱的先生留个纪念阿雯”。

这个叫“阿雯”的女孩就是后来的萧珊。

因为她在兄妹中排行第三,1941年她在西南“联大”学习时,她们宿舍住着三个女孩,她年龄最小,两个师姐管她叫“小三”,后来就取其谐音“萧珊”为笔名了。

巴金如期履约,来到新亚饭店。

他们一见如故,谈得十分融洽,一点也不拘束。

就连不善言辞的巴金也觉得谈得很开心。

在交谈中,萧珊告诉巴金,她叫陈蕴珍,很喜欢文学,曾用“程慧”的笔名发表过作品。

当时正在上海爱国女中读高中。

她特别喜欢巴金的小说,对他的小说里的人物很有感触。

她告诉巴金,她父亲是上海泰康食品公司的大股东,思想很古旧,处处限制她,不让她参加爱国学生运动。

她对巴金说:

“李先生,我真想像觉慧那样离开这个古板的家庭,自己闯出一条路来!

”巴金马上安慰这个18岁的女孩说:

“你还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应该多读书,增长知识与才干,才能在社会上立身。

”巴金的诚挚教导,使萧珊感到他们间的距离更近了,便寻找更多的机会与巴金会面。

在交往中他们成为无所不说的忘年朋友。

有一次,她来找巴金,说她父亲准备把她嫁给一个富家子弟,问巴金她该怎么办?

巴金虽说很喜欢这个女孩,可是他们的年龄相差13岁,觉得应该给予萧珊更多的选择机会,就说:

“你的终身大事,还得你自己决定。

”这句违心的话,使得萧珊很伤心,她没有料到巴金竟然会这样回答她。

巴金的邻居见萧珊哭哭啼啼地离开了巴金家,就去问巴金怎么不就此成全了自己的婚事?

巴金说:

“我的意思是让她考虑,要是愿意和我生活在一起,我是没有意见的。

”巴金的表白,很快就传到萧珊的耳朵里,两个人的心意相同,往来更为频繁,感情进一步升华。

萧珊经常到巴金住所帮助巴金处理家务事。

淞沪战争爆发后,巴金与靳以到广州筹办文化出版社广州分社。

同年萧珊高中毕业后,也来到广州,协助巴金工作。

1938年10月广州沦陷前,巴金与萧珊撤退到桂林。

第二年,巴金送萧珊进入西南“联大”读书,自己回到上海继续写他的小说秋。

当时,巴金老家人口多,负担重,原来是他的三哥和他一起承担家里的生活费用。

如今在战乱时期,只得依靠巴金提供生活费用,因此巴金拼命写书、译书和编书,大部分的收入都寄到四川老家,结婚的费用就显得捉襟见肘了。

于是他跟萧珊商量,要她再等一两年结婚。

到1944年,巴金已经40岁了,萧珊也27岁了,不能再拖了,他们就在5月8日来到贵阳花溪租了间房,举行了婚礼。

“文革”期间,巴金被关进“牛棚”,萧珊也被揪到上海文联,参加陪斗。

她为了保护巴金,挨了红卫兵的铜头皮带的抽打。

平时还要在人们歧视的眼光下扫大街。

最终她不堪忍受折磨病倒了,患上直肠癌,于1972年8月病逝。

她的死,犹如晴天霹雳,给巴金很大的打击和刺激。

巴金将萧珊的骨灰盒放在自己的卧室里,床头放着萧珊翻译的普希金和屠格涅夫的作品。

为了怀念爱妻萧珊,他写了怀念萧珊、再忆萧珊、一双美丽的眼睛等散文,深情地回顾了他与萧珊的交往和对萧珊的无限怀念。

作品分析巴金自1978年底在香港大公报开辟随想录专栏,从1978年12月1日写下第一篇谈到1986年8月20日写完最后一篇即第一百五十篇怀念胡风(陆续以每三十篇编为一集,共出五集,依次为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和无题集),其间历时八年。

写完这部全长四十二万字的散文巨著,对于年届八旬的巴金来说,不仅意味着工作的艰辛,它还更是一次老人对自己心灵的无情拷问,是一次伴随着内心巨大冲突而逐渐深入的痛定思痛的自我忏悔。

巴金写随想录的出发点非常明确,就是要对“文化大革命”作出个人的反省,正如他在后来所写的随想录合订本新记中说的:

“拿起笔来,尽管我接触各种题目,议论各样事情,我的思想却始终在一个圈子里打转,那就是所谓十年浩劫的文革。

住了十载牛棚,我就有责任揭穿那一场惊心动魄的大骗局,不让子孙后代再遭灾受难。

”他在随想录中真实地记录了“文革”给他和他的家人及朋友带来的身心摧残,怀念萧珊就是其中著名的篇章,事实上,整整一部随想录也正可以看作是巴金用纸和笔建立的一座个人的“文革”博物馆。

怀念萧珊写于1978年8月至1979年1月,发表于1979年2月2日至5日香港大公报,是巴金新时期散文创作中“缅怀故人”的一篇力作,也是巴金饱蘸着积压已久的血和泪,融合着满腔的真诚,深沉的思念,写下的动人心弦、催人泪下的悼亡散文。

巴金在失去妻子萧珊之时,已是近古稀之年的老人,何以在六年后竟写出这样声泪俱下,情深意切的悼文?

女作家冰心在关于男人这篇作品里,把巴金称作是“一位最可爱可佩的作家”,说他的最可佩处之一在于“他对萧珊的爱情是严肃、真挚而专一的”,透过这篇悼文的字里行间,人们更加敬重作家巴金高洁的品格,真挚的感情。

自读全文,思考1、萧珊最后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你能否理解这个愿望?

2、你猜度萧珊是带着怎样的心情去世的?

你想对萧珊说些什么?

3、读了此文,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与怀悼散文通常写法不同的是,本文不是通过对死者一生的生平事迹的顺序概述来表达生者的思念哀痛之情,而是着重于写萧珊在文革中的遭遇,最后才略写她的生平。

文章详细回忆了她因受作者的牵连而受尽精神和肉体折磨的情景,在灾难的岁月里,夫妻相依为命,相濡以沫。

萧珊,不过是“一个普通的文艺爱好者,一个成绩不大的翻译工作者,一个善良的好人”;她性格坚强,忍辱负重,宽厚待人,富于牺牲精神,有着美好的生活追求;她愿意改造思想,希望看到社会主义的建成;在灾难的日子里,为了保护丈夫,她挨过“红卫兵”的打,愿“多受一点折磨”;她病倒了,还鼓励丈夫要坚持下去,因为“坚持就是胜利”;病情加重了,工宣队头头逼迫丈夫迅速返回“五七”干校,她还安慰丈夫说:

“你放心地去吧!

”病危了,还关心丈夫的“解放”,儿子的肝炎;病得已经不能谈话了,“见到熟人她有这样一种表情:

请原谅我,麻烦了你们”;临终时,她非常安静,睁大两只眼睛,很大,很美,很亮”。

萧珊,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作品不写“文革”时期血雨腥风的残酷现实,而是写一个不该过早离开人世的人的离世,但读者却随处都可意识到、体会到“文革”给社会、给千千万万个家庭带来的悲剧。

感情真挚、蕴意深刻是文章的一大特点。

以善良人的悲剧来控诉“四人帮”的罪行。

把萧珊的悲剧同特定的时代背景紧密联系起来,以个人的悲剧反映民族的悲剧,揭示出深刻的主题。

怀念萧珊的思想主题是什么?

怀念萧珊是一篇悼亡、祭奠之作,写得悲愤交织,正气凛然。

巴金在这里祭奠亡妻,固然倾诉了丈夫对妻子那种风雨同舟、相濡以沫的感情,但它实际上又远远超出了个人、夫妻,因为萧珊作为巴金的妻子同时也是一个翻译家、知识分子,她在“文革”中的种种遭际具有那个特殊岁月“历史见证”的“典型”意义,完全是和整个国家、民族的劫难紧紧连在一起的,因而,对她的奠祭事实上也就是对在“文革”浩劫中不幸遭难的千千万万个中国知识分子的奠祭!

所以,此文写“情”即是写史,奠祭“个人”即是奠祭“历史”,即对文革罪行的揭露、批判和声讨。

感情真挚,蕴意深刻,还体现在作家严厉的“自审”意识上。

这种严厉的“自审”意识,对于同代人说来,不能不是最好的揭示与警策。

他万分悲痛,说:

“我后悔当初不该写小说”,“我甚至愿意为我那十四卷邪书,受千刀万剐”,“是我害了她”,只因为她是“黑老K的臭婆娘”,否则,她不会凄凉地死去,儿子也不会被剥夺“好些公民权利”,“我不该生儿育女”面对不幸的亡妻、儿女,作家的自责、悔恨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同时也是对那场毁灭文化、毁灭人才、毁灭一切美的“文革”,进行了最有力的血泪控诉。

思想情感,本文的思想感情是复杂的,表面上看仅仅是怀念萧珊,但实际上既有对爱妻萧珊的深切怀念,又有对萧珊去世的深沉的悲痛,还有对因萧珊受自己连累而被折磨直至得病死亡的深深自责与歉疚,更有对林彪、“四人帮”祸国殃民罪行的无比愤怒和强烈控诉。

这些感情都很强烈,又相互紧密相关。

那么,作品最主要的思想感情是什么呢?

最主要的思想感情是通过作者一家在“文革”中的不幸遭遇来揭露“文革”所造成的灾难,以警示后人永远不能让“文革”的悲剧在中国重演。

风格朴实,记真事,抒真情,写心声。

追求自然天成,真实质朴的美的艺术境界,而不着意于艺术技巧,是巴金散文创作的重要特点。

巴金曾说:

“艺术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是自然、是无技巧。

”这在本文中得到充分体现。

通篇都采用白描的手法直陈其事,娓娓叙说,无拘无束,朴素无华,但悲痛与愤怒的情感却奔涌其间。

这种寓深沉于平淡,注炽热于静穆,倾真情于笔端的作法,正是本文富于魅力、扣人心弦的功力所在。

本文就是这样一篇“真实、自然”而又有点“苍凉悲壮”的当代最优秀的散文。

1966年8月23日是老舍病愈后上班的第一天,红卫兵在成贤街孔庙焚烧京戏戏装,老舍被从单位拉去陪斗。

“在孔庙,父亲受伤最重,头破血流,白衬衫上淌满了鲜血。

”舒乙写道:

“他的头被胡乱地缠上了戏装上的白水袖,血竟浸透而出,样子甚可怕。

闻讯赶来的北京市副市长,透过人山人海的包围圈,远远地看见了这场骇人听闻的狂虐。

他为自己无力保护这位北京市最知名的作家而暗暗叫苦”,“父亲使足了最后的微弱的力量,将手中的牌子愤然朝地下扔去,牌子碰到了他面前的红卫兵的身上落到地上。

他立即被吞没是的,被吞没了”,次日,不堪凌辱的老舍从家中离开。

舒乙身披父亲的血衣,奔国务院接待站呈递冤情,周恩来设法寻找老舍,没想到等来的竟是死讯。

“父亲死后,我一个人曾在太平湖畔陪伴他度过一个漆黑的夜晚,我摸了他的脸,拉了他的手,把泪洒在他满是伤痕的身上,我把人间的一点热气当作爱回报给他。

”,老舍之死,翻译巨匠傅雷的愤然辞世,是在1966年的一个孟秋之夜。

9月2日的夜晚或3日的凌晨,五十八岁的翻译大师因不堪忍受红卫兵的殴打、凌辱,坐在自己的躺椅上吞服了巨量毒药,辗转而亡。

两小时后,他的夫人朱梅馥从一块浦东土布做成的被单上撕下两条布带,打圈,系在铁窗横框上,尾随夫君而去。

没有谁会注意到这样一条消息。

在一个恐惧满布、人命如蚁的年代里,“自绝于人民”的事是经常发生的。

当女佣周菊娣失魂落魄地将二人亡故的消息报告给当地政府后,几个神情傲岸的片区警察经过匆匆的讯问就决定火化,甚至连近在北京的傅敏(死者的次子)也来不及向父母的遗容告别,就匆匆地掩埋,像送走一盆过时的盆景。

傅雷之死,到现在,我们仍然不知道,而且永远不会知道他们夫妇在赴死前的最后几小时里商量过什么,但验尸报告告诉我们,傅比朱早死两小时。

也就是说,在这两小时里,一个女人要亲眼目睹自己相守三十四年的爱人先是喝下了毒药,继而痛苦地痉挛、抽搐,最后辗转死去。

对朱来说,她实际上经历了两次死亡:

前一次是心死,后一次是身死;前一次是精神亡命,后一次是灵魂投奔。

一个值得一提的细节是,朱在投缳自尽前,先将一块棉胎铺在地上,然后才将方凳放上去。

她的目的是,不让方凳踢倒时发出声响,影响了别人的休息。

这个傅译名著的普通爱好者,这个与傅家非亲非故的无名女子,只是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在钢琴老师的家里获悉了傅雷夫妇愤然弃世的消息,就立刻变得内心不安起来。

当她从傅家保姆周菊娣那里得知,凡自杀身亡的“黑五类”,一律不准存留尸骨,就毅然决定了自己的营救行动。

她瞒过父母,一脸忧戚,冒险来到了寄存骨灰的万国殡仪馆。

那里的工作人员被这个从天而降的傅雷“干女儿”的泪水打动,答应把骨灰交给她。

可等到一堆鳞片样的尸骨端到她面前时,她才发现自己根本没有钱为傅雷夫妇买一个骨灰盒。

于是从殡仪馆的登记簿上,她查到了朱人秀的地址,在朱的帮助下,她买了一个大塑料袋,将傅、朱的骨灰装好,并以“怒安”为名,寄存于上海永安公墓。

还有一位女子,不得不记录如下。

那就是江小燕。

1979年4月,傅雷夫妇的骨灰盒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移入上海革命烈士公墓。

一别祖国20多年的傅聪,第一次回国就赶上了父亲的追悼会,百感交集之余,得知父母的遗骨能奇迹般地保存下来,全仰仗于一个陌不相识的干妹子,就和胞弟傅敏四处打听。

见到江小燕后,他们一再表示要有所谢意,但这个婵娟式的女子只是淡然一笑。

出于礼貌,她只接受了傅聪音乐会的一张入场券,一俟音乐会结束,她就默默地离去了。

像一滴水融入大海,像一片树叶落入深秋的荒原,从此再也没有找过傅氏兄弟。

焚香举哀,以礼敬拜,一切安顿就绪,她回到家中,提笔给中央领导写了一封信,详细地报告了傅雷夫妇负屈身亡的经过,希望能昭雪英魂。

可信一寄出,她就立即因替老右派鸣冤叫屈被打成反革命,十几年来,一直过着含辛茹苦的悲惨生活。

这篇散文在艺术上最显着的特色是叙事与抒情的紧密结合。

作者“为情造文”(刘思文心雕龙情采),缘情叙事,记事抒情。

他围绕着对萧珊生前不幸的回忆,时而抒发对亡妻铭心的情思,时而表达对罪恶势力刻骨的憎恨。

在叙事结构上,文章分为四部分:

第一分由萧珊逝世六周年纪念日引情思,由最近经常参加骨灰安放仪式联想到到萧珊遗体告别的情形。

作者为她的早逝而不平,因为自己“连累”她而哀痛,从而转入对文章初期那段生活的回忆。

在第二节里,作者详尽地叙述了萧珊因受推残而病倒。

病情因医治延误而恶化的过程,同时表达看着亲人的天天地憔悴下去,看着她的生命之火逐渐熄灭,自己却无能为力的隐痛之情。

第三节则集中笔墨描述萧珊生命最后历程,叙写萧珊住院后那令作者“即感痛苦又感到幸福”的悲惨情形。

一方面是生离死别的境况,一方面又是柔肠欲断的情思,读来令人凄然泪下。

最后,作者在第四节简略地被叙了与萧珊从初识到永别的过程。

进一步表达对亡正好刻骨铭心的思念。

显然,全文的叙事重心是萧珊的死,是生者与死者永别的时光。

围绕这一重心的详略安排,既突出了萧珊的悲剧的时代因素,又强化了作品生离死别的悲剧力量;既较为全面地反映了作者与萧珊之间那美好而深长的感情历程,又突出了痛失亲人时那诉说不尽的哀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