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学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07073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1.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学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学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学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学案.docx

《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学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学案.docx

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学案

正安一小2018---2019第一学期

集体备课教案

 

科目:

语文

年级:

三年级

主备:

叶昌慧

副备:

 

2018年9月

第三单元

教材分析:

花儿会跳舞,星星在歌唱,童话的王国真奇妙。

本单元以“童话”为主题,编排了两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一篇编童话的习作,一个《语文园地》和一个《快乐读书吧》。

《去年的树》讲述了一个关于“信守诺言,珍惜友情”的故事。

《那一定会很好》写了一粒种子成为一棵大树、一辆手推车、一把椅子、木地板的生命历程。

《在牛肚子里旅行》讲述了蟋蟀青头和红头这一对好朋友之间的动人故事。

《一块奶酪》则通过蚂蚁队长处理一丁点儿奶酪残渣,让我们看到了一位以身作则、严于律己的蚂蚁队长。

围绕本单元的体裁,本单元的习作安排为编童话,通过一些词语的提示,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编写属于自己的故事。

《快乐读书吧》编排了世界著名的童话集《安徒生童话》,引导学生阅读更多的童话故事。

学习目标:

1.会认、会写本单元中的重点生字、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不同的语气,体会人物心情,感受童话中的人物形象。

3.能表演童话,根据词语编童话。

4.能和同学交流自己学习童话的收获。

5.学习三种常用的修改符号,能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

6.有阅读童话书的兴趣,能完整阅读《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童话书。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不同的语气,体会人物的心情。

2.感受童话中的人物形象,能和同学交流自己学习童话的收获。

难点:

根据给出的词语自编童话。

单元课时分配:

《去年的树》-----------------------------------------2--3课时

《那一定会很好》-----------------------------------1--2课时

《在牛肚子里旅行》--------------------------------2--3课时

《一块奶酪》-----------------------------------------1--2课时

《习作:

我来编童话》-----------------------------2--3课时

《语文园地》-----------------------------------------2--3课时

《快乐读书吧》--------------------------------------1---2课时

 

正安一小语文科教学设计

第周第节年月日

学科

语文

年级

三年级

主备

叶昌慧

副备

课题

8、去年的树

课型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重点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鸟儿心情的变化。

3.能联系课文展开想象,走进鸟儿的内心世界。

4.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并能和家人交流自己的感受。

重点

识记生字,分角色朗读课文,读通课文。

难点

联系课文展开想象,走进鸟儿的内心世界。

课前准备

教师: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学生:

预习课文。

课时

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课题质疑:

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

课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小组交流。

2指导生字的练读。

3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生说说自己读完课文后的理解,老师指导概括。

5说说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三、品读课文,研读对话

1课文中有很多语句能体现出鸟儿和大树是好朋友,你能把这些句子找出来吗?

找到后再读一读,去感受他们之间那种深厚的情感。

2指名读一读,再交流感受。

3总结:

鸟儿在寻找树的过程中是那样焦急、担心、急切,因为他们是(好朋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

二、体会真情,想象说话

鸟儿历经千辛万苦寻找好朋友树,虽然好朋友树已经不在了,但他化为的灯火还在。

于是,村子里,煤油灯旁,两个好朋友相聚了。

想象一下,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三、指导写字,强调姿势

1出示要求会写的字,学生自读生字,给生字组词。

3指导学生用钢笔写这些字。

4展示交流学生书写的作品,并做出评价。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正安一小语文科教学设计

第周第节年月日

学科

语文

年级

三年级

主备

叶昌慧

副备

课题

9*那一定会很好

课型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

2默读课文,了解这粒种子走过了一段怎样的生命历程。

3能发现这篇课文和《去年的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4感悟种子蓬勃向上、勇于前行、甘于奉献、追寻梦想的品质。

重点

1.会认7个生字。

2.读课文,了解这粒种子走过了一段怎样的生命历程,感悟童话形象。

难点

通过比较,能发现本文与《去年的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课前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

学生:

积累本,预习课文。

课时

安排

1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师:

同学们,还记得《去年的树》吗?

我记得同学们当时说到是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对树的砍伐,才让鸟儿找不到它的朋友了。

但今天,我们接着学习的这篇童话将会颠覆大家的思维和看法,一起来学习吧。

二、默读课文,认识生字

1.默读课文,圈出生字。

2.同桌互认生字。

3.全班交流识字。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课文录音。

2.学生自读课文,把含有短语“那一定会很好”的句子画出来交流。

4.说一说这粒种子走过了一段怎样的历程。

四、品读“那一定会很好”交流

教师小结:

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有一颗甘于奉献的心,能做什么就做什么。

有梦想,有行动,这不就是我们该有的生活状态吗?

五、回忆比较,求同存异

师:

想一想,这篇童话和《去年的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正安一小语文科教学设计

第周第节年月日

学科

语文

年级

三年级

主备

叶昌慧

副备

课题

10、在牛肚子里旅行

课型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掌握4个多音字,会写13个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对话时的心情,读出相应语气。

3.找出能体现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的句子。

4.能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重点

认识生字,理解读写词语。

难点

感悟故事中所蕴含的浓浓的友情。

课前准备

1.制作教学课件,课文朗读录音。

(教师)

2.了解牛吃食的特点,预习课文。

(学生)

课时

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题质疑,导入新课

1.板书:

旅行,组织交流。

2.板书:

旅游。

3.把课题补充完整。

4.引导学生质疑: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老师巡视,指导学生自由读课文。

并给自然段标序号。

2.指导学生学习新字、新词。

教师重点指导。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导学生再读课文,思考:

(1)谁在牛肚子里旅行?

(2)红头为什么会到牛肚子里旅行?

2.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四、课堂小结

1.教师引导学生,归类复习本节课的生字。

2.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1、回顾交流,导入新课

1.复习生字词。

2.红头是怎样在牛肚子里旅行的?

3.从红头的旅行过程中,你还发现牛吃东西时有什么特别的表现?

二、深入研读,了解课文

1.出示文段,引导学生用“先——再——接着——最后——”连起来介绍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过程。

2.组织交流,学习“反刍”。

3.组织交流,引读课文。

4.抓住红头、青头说话的语气指导朗读。

三、再读课文,升华情感

1.找出描写青头帮助,鼓励红头的语句,进行朗读、体会。

2.从青头的所作所言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总结想象,拓展延伸

1.当红头从牛肚子里出来后会对青头说些什么呢?

2.你能试着讲一个有趣的历险故事吗?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正安一小语文科教学设计

第周第节年月日

学科

语文

年级

三年级

主备

叶昌慧

副备

课题

11*.一块奶酪

课型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蚂蚁队长和蚂蚁们的美好品质。

3.学习蚂蚁大家庭同心协力,关心幼小的美好品质,受到启发。

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难点

体会蚂蚁队长表现出的美好品质。

课前准备

1.自学生字,收集蚂蚁搬食物的资料。

(学生)

2.教学相关课件。

(教师)

课时

安排

1课时

 

一、问题导入

1.同学们,你们见过蚂蚁搬运食物吗?

2.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蚂蚁队长,看看它是怎样带领蚂蚁队伍搬运食物的?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识字

1.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把生字圈起来。

2.认读生字和带生字的词语。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三、研读感悟

1.自读课文第1~3自然段,思考:

(1)蚂蚁队长下达了什么命令?

(2)蚂蚁们是怎么做的呢?

2.研读第4~9自然段,思考:

蚂蚁队长和蚂蚁们对掉在地上的奶酪渣是什么态度?

3.齐读最后一段。

4、课堂小结

学生再读课文,说说课文对你的启发。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正安一小语文科教学设计

第周第节年月日

学科

语文

年级

三年级

主备

叶昌慧

副备

课题

习作·语文园地三

课型

教学目标

1.学习用减一减的方法认识生字。

2.认识“口”部的生字,并理解带“口”部的字与什么有关。

3.学习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4.积累谚语。

5.学编童话故事。

重点

识字和学会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难点

编童话故事。

课前准备

1.收集自己喜欢的童话故事。

2.相关内容的课件。

课时

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习作:

我来编童话)

一、复习导入。

1.回忆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是什么体裁的文章?

(童话)

2.回忆四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3.教师小结:

这些童话故事中的人物都是动、植物,把它们赋予了人的情感、动作、语言,每个故事都是那么生动有趣,你能编一个这样的童话故事吗?

二、学生交流。

1.课件出示文中一些词语,读一读、想一想:

看到这些词语,你的脑海里会浮现一幅什么画面呢?

你想到了什么故事?

2.同桌交流自己的故事内容。

3.指名说说,其他同学补充。

三、指导习作。

1.确定故事中有哪些角色?

(可以从上面找一个或几个,也可以添加你喜欢的其他角色。

2.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

是在哪发生的?

3.他们在那儿做什么?

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四、学生习作。

学生按自己的思路编写童话故事,写完后小组交流修改。

 

第二课时

(作文讲评)

一、谈话,导入新课。

本单元的几篇文章都是童话故事,这些故事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个生动有趣、神奇的世界。

现在,我们也来编一个童话故事吧!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篇佳作吧!

二、出示习作范文。

龙公主

从前,国王生了一个女儿,长得美若天仙。

到了待嫁的年龄,三个来自不同国家的王子前来求婚。

国王一时不知如何选择,便告诉他们,城堡对面的山顶上住着一条龙,通体漆黑,头生双角,它的胸前有一颗发光的火石,谁能把那条龙胸前的火石取下来,谁就可以娶公主为妻。

于是,三位王子带着武器便上山了,在山顶,他们找到了那条巨龙,通体漆黑,头生双角,胸前闪着一颗发着蓝光的火石。

鼻子上还有一条斜长的伤疤。

三位王子与巨龙展开了搏斗,经过几天几夜的激战,最终巨龙被斩杀。

但三位王子只有一位活了下来,活下来的王子取下巨龙胸前的火石,火石的亮光瞬间熄灭,他将火石做成项链献给了公主,并如愿以偿地娶了公主。

晚上,公主开心地将火石项链戴在胸前,这时,火石开始渐渐变亮,突然,在一阵强光中,公主变成了一头巨龙,通身漆黑,头生双角,胸前闪着一颗发着蓝光的火石。

卫兵和王子听到响声后赶过来,发现公主不见了,一条巨龙蜷缩在房间。

王子以为公主被巨龙吃了,愤怒地举起剑向巨龙砍去,变成龙的公主想向王子解释,可是刚靠近便被王子的剑击中了鼻子,一条斜长的伤口鲜血直流,巨龙疼痛地吼了一起,撞破墙壁,踉踉跄跄地飞出了城堡,飞向了远处的山顶,房间里留下惊惶失措的卫兵和伤心痛哭的王子。

习作评析:

文章充满了奇幻的想象,小作者通过“人杀龙,人变龙,人再杀龙”的故事结构展现了一幅“巨龙复仇”的故事。

故事虽然简单,但构思奇妙,暗示了在现实生活中,人类若不善待动物,最后终将得到惩罚的道理。

三、老师指导同学们评议。

1.故事里有哪些角色?

时间、地点是什么?

2.故事情节是否清晰?

3.这个故事讲了一个什么道理?

四、小组交流,互相评议。

前后四人小组互相朗读习作,交流点评。

五、课堂小结。

本次习作要求写一个童话故事。

故事要清楚地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情节,以及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第三课时

(语文园地)

一、交流平台。

1.小组交流自己最喜欢的童话故事,并说说从中获得的启示。

2.指名学生交流。

二、识字加油站。

1.读一读,比一比。

横线右边的字是左边字的一部分。

(减一减的方法识字)

2.认一认横线右边的字。

三、词句段运用。

(一)我发现

1.认识带“口”部的字,并归类。

第一类:

和嘴巴有关的动词:

咬、叼、嚼、啃、咽、吞、含

第二类:

表示叫的动作:

叫、喊、嚷、吼、啼、吵、唤

第三类:

表示声音的词:

吱、呜、嘀、嗡、嘟、啪、哗

2.学生认读这些字。

(二)学会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认识修改符号

表示改正

表示增补

表示删除

2.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四、日积月累。

1.自读谚语。

2.简单理解谚语的意思。

3.积累谚语。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