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科室医疗质量检查标准.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080055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38.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科室医疗质量检查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临床科室医疗质量检查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临床科室医疗质量检查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临床科室医疗质量检查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临床科室医疗质量检查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临床科室医疗质量检查标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临床科室医疗质量检查标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临床科室医疗质量检查标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临床科室医疗质量检查标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临床科室医疗质量检查标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临床科室医疗质量检查标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临床科室医疗质量检查标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临床科室医疗质量检查标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临床科室医疗质量检查标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临床科室医疗质量检查标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临床科室医疗质量检查标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临床科室医疗质量检查标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临床科室医疗质量检查标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临床科室医疗质量检查标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临床科室医疗质量检查标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临床科室医疗质量检查标准.docx

《临床科室医疗质量检查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科室医疗质量检查标准.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临床科室医疗质量检查标准.docx

临床科室医疗质量检查标准

临床科室医疗质量检查标准(1000分)

一、记录本(50分)

评估要素

分数

评估方法及评分标准

记录本

50分

1.各临床医技科室应书写以下记录本: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本》、《疑难危重病例讨论记录本》、《死亡讨论病例记录本》、《学习培训记录本》、《医生交接班记录本》、《危急值登记本》;五大登记本:

《临床路径登记本》、《不良事件登录本》、《单病种登记本》、《住院超过30天登记本》、《非计划再次手术登记本》。

(医技科室无《死亡讨论病例记录本》)。

10

无专人负责管理-2分;

未能查看的一个-2分,再次督查未能查看一个-5分。

2.各科有专人负责管理各个记录本,每月底负责将所有记录本收齐备查。

3.《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本》于次月2日前完成记录,次月初由医务科检查。

内容分布到各个医疗环节扣分

4.凡符合病例讨论的科内、全院性疑难危重病例在进行讨论后均需及时详细记录于《疑难危重病例讨论记录本》,每月4次;死亡病例在一周内进行全科讨论,并详细记录于《死亡讨论记录本》。

讨论本记录参加人员本人签名,时间具体到分钟,记录每人发言意见,总结性意见条理清楚,有经验教训的总结。

均需手写完成记录。

10

记录缺一次-5分。

记录不规范一处-1分。

讨论未按要求申请、准备的一例-5分。

5.各科室每月至少4次业务学习,并详细记录于《学习培训记录本》。

住院医生每周有业务学习笔记一次。

学习记录的具体要求见“三基三严”部分。

10

科室缺一次扣5分,住院医生少一次扣-2分。

本处只对次数进行扣分,其余要求及扣分见“三基三严”部分。

6.接到所有医技科室的危急值电话或短信,需及时在《危急值登记本》上详细记录信息,不得漏项或错登,并及时处理,做好病程记录。

若本科室发报告项目中出现危急值的,需立即电话通知相关科室并在《危急值报告本》上详细登记相关信息。

相关人员熟悉危急值项目内容。

10

接听科室《危急值记录本》中未及时记录的一例-5分,信息登记漏项或不规范的一处-1分;(病历相关记录检查及扣分在病历质量部分)报送危急值项目科室未及时报送及登记的一例-5分《危急值报告本》中信息登记漏项或不规范一处-1分。

相关人员不熟悉危急值项目一人-3分,欠熟悉一人-2分。

7.各科室严格按照要求书写《医生交接班记录本》,保证书写及时性及完整性,不得出现漏填情况。

10

一个班次未交班-2分,眉栏未填完整一次-0.5分,床边未交或交接不全一次-1分,交班人数不对应一次-0.5分,签名不及时一次-0.5分,交班内容不全一次-1分,交班内容不规范一次-0.5分。

二、医疗流程、秩序与服务(240分)

评估要素

分数

评估方法及评分标准

一、流程管理

150分

1.人员准入:

工作人员100%符合法定执业资格和注册条件,无卫生技术人员违规执业,超范围执业及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经医院授权后独立完成诊疗活动。

10

发现医务人员超范围执业或无相关资质-10分,XX开展相关业务的一例-10分(在考试考核与授权项目中扣)。

2.技术的准入管理符合医院规定,无超范围医疗行为,新开展的技术项目实行准入审批。

10

发现超范围执业项目一例-10分。

3.相关人员知晓本岗位职责及相关质量管理标准及措施,落实相关医疗流程管理。

10

无岗位职责不得分,岗位职责不健全-2分;1人不熟悉岗位职责-3分,欠熟悉-2分,发现违反医疗管理流程或不规范的情况一次-5分。

4.相关人员知晓并落实关键环节(如危急重患者管理、围手术期管理、输血与药物管理、有创诊疗操作等)、重点部门(急诊室、手术室、血液透析室、内镜室、导管室、重症病房、产房、新生儿病房等)的管理标准与措施。

每月将重点部门、关键环节整体情况及时在《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本》中记录,支撑材料为平时检查的原始资料,需真实、完整,能为记录本上的记录提供依据且内容相符,相关人员知晓检查内容并掌握检查方法,每月、季度、年度对相关内容进行总结分析,提出持续改进措施。

30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本》中医疗质量关键环节、重点部门管理情况记录不属实或无支撑材料记录的一处-5分,本子及支撑材料记录不完整一处-2分,不规范一处-1分。

每月、季度、年无总结分析-5分,记录不完整、不规范-1分。

医务科抽查出问题一例-5分,相关人员不熟悉检查内容或方法一人-2分,欠熟悉一人-1分。

4.认真自查并落实医疗核心制度;首诊科室(医师)负责制度、查对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医疗文书管理制度、护理分级管理制度、危急值报告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术前讨论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值班交接班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每月将整体情况及时在《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本》中记录,支撑材料为平时检查的原始资料,需真实、完整,能为记录本上的记录提供依据且内容相符,相关人员知晓检查内容并掌握检查方法,每月、季度、年度对相关内容进行总结分析,提出持续改进措施。

80

全科医师应熟悉核心制度,抽查医务人员对核心制度的掌握情况,不熟悉一次-2分,掌握欠佳-1分。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本》中核心制度落实情况记录不属实,无支撑材料检查记录的一处-5分,记录不完整一处-2分,不规范一处-1分,每月、季度、年无总结分析-5分,记录不完整,不规范-1分,医务科抽查违反核心制度一例-5分,不符合相关规定一处-5分,相关人员不熟悉检查内容或方法一人-2分,欠熟悉一人-1分。

5.各科室各专业有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和临床诊疗指南,及时更新,并按规范执行。

每月将整体情况在《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本》中记录,支撑材料为平时检查的原始资料,需真实、完整,相关人员知晓检查内容并掌握检查方法,能为记录本上的记录提供依据且内容相符,每月、季度、年度对相关内容进行总结分析,提出持续改进措施。

10

科室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掌握并遵循本专业岗位相关规范和指南开展医疗工作、抽查有违反情况一次-5分,《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本》中记录落实情况不属实,无支撑材料检查记录的一次-5分,记录不完整-2分,不规范一处-1分,每月、季度、年无总结分析-5分,记录不完整,不规范-1分,医务科抽查出现问题一例-5分,相关人员不熟悉检查内容或方法一人-2分,欠熟悉一人-1分。

二、秩序管理

70分

1.严禁收治非本科本专业的病人。

5

发现一例-5分。

2.严禁推诿病人。

5

发现一例-5分。

3.严禁开展非本专业本科室的诊疗业务。

5

发现一例-5分。

4.根据患者病情,及时并合理安排会诊,转科及转院。

转科、转院需告知患方并签署意见。

10

未按要求及需要执行一例-5分,未告知签署意见一次-5分。

5.积极完成院部及医务科安排的各项工作,按要求参加会议或培训。

15

不配合完成工作一次-5分,未按时完成一次-2分。

无故不参会的一人一次-2分。

6.认真执行“四合理”制度,即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合理收费。

20

抽查发现违规情况一例-5分。

7.严格执行请示报告与审批制度:

重大疑难破坏性、高风险等手术审批、特殊药物使用审批、外院医师来院会诊、手术或本院医师外出会诊、贵重耗材、科室临时特殊情况等履行请示、报告、审批手续。

8.科室内务整洁,特别是医师办公室与值班室,桌面、墙面、床面等整理规范,拒绝脏乱。

10

未按要求对相关事项上报的漏报一例-5分,迟报一例-2分,科室内务不整洁-5分,欠整洁-2分。

三、服务管理

20分

1.健康热线调查病人满意度调查大于90%。

5

满意度低于90%,每降低1%-2分。

2.住院患者对医师服务满意度调查大于90%。

5

满意度低于90%,每降低1%-2分。

3.患者对服务态度的投诉。

10

经调查属实,一例-5分。

3、病历质量(100分)

评估要素

分数

评估方法及评分标准

(一)病案首页

5分

各项目填写完整、正确、规范。

5

未填写、填写不规范、错误,一空-0.5分,缺首页或空白-5分

(二)入院记录

25分

入院记录24小时内完成,并完善医师签名。

1.一般项目:

基本信息完整、准确、不矛盾。

1

缺项或写错误或不规范一处-0.5分。

2.主诉简明扼要,不超过20个字,能导出第一诊断;主要症状(体征)及持续时间,原则上不用诊断名称代替。

3

主诉超过20个字、未导出第一诊断-1分,主诉不规范或用诊断名称代替,而在现病史中发现有症状的-1分,其他不合要求一处-1分。

3.现病史:

①起病时间及诱因;

②主要症状、体征的部位、时间、性质、程度描述;伴随病情,症状与体征描述;

③有鉴别诊断意义的阴性症状与体征;

④疾病发展情况,入院前诊治经过及效果;

⑤一般情况(精神、饮食、睡眠、二便、体重、体力);

⑥经本院“急诊”入住,有急诊诊疗重要内容简述。

5

①现病史与主诉不相关、不相符-2分;起病时间描述不准确或未写诱因-1分;

②部位、时间、性质、程度及伴随病情描述不清楚一处-1分;

③缺有鉴别诊断意义的重要阴性症状与体征-1分;

④疾病发展情况或入院前诊治经过未描述或描述不全-1分;

⑤一般情况描述不全-1分;

⑥无急诊诊疗内容-2分,不全/不准确-1分。

4.既往史:

①记录既往一般健康状况、心脑血管、肺、肾、内分泌系统等重要的疾病史,时间与症状等记录完整详细;

②手术、外伤史、传染病史、输血史、药物、食物过敏史。

3

①缺重要脏器疾病史,尤其与鉴别诊断相关的一处-1分,记录不完整,不规范一处-1分;

②缺手术史、外伤史、传染病史、输血史、药物、食物过敏史,儿童缺预防接种史一处-1分;

③各种病史与住院志,首页不一致一处-1分。

5.个人史:

①记录与个人有关的生活习惯,嗜好和职业,地方病接触史及夜游史,吸烟史需明确记录;

②婚育史:

婚姻、月经、生育史;

1

①缺个人史或个人史描述有遗漏-0.5分,吸烟史未记录-0.5分;

②婚姻、月经、生育史缺项或不规范一处-0.5分。

6.家族史:

①记录与疾病有关的遗传或具有遗传倾向的病史及类似本病病史;

②直系家族成员的健康、疾病及死亡情况。

1

①缺遗传史-1分,如系遗传疾病,病史询问少于三代家庭成员-0.5分;

②家族中有死亡者,死因未描述;或未记录父母情况一处-0.5分。

7.陈述者签名

2

缺签名或不一致-2分,无日期、具体时间、电话等缺项-1分。

8.体格检查:

①项目齐全,填写完整、正确;

②与主诉现病史相关查体项目有重点描述,且与鉴别诊断有关的体检项目充分;

③专科检查情况全面、正确。

5

①检查项目不全、填写不完整、不正确一处-1分;

②与本次住院疾病相关查体项目不充分一处-2分;鉴别诊断有关的体检项目不充分-2分;肿瘤或诊断需鉴别者未查相关区域如淋巴结一处-2分;

③专科检查不全面,应有的鉴别诊断体征未记或记录不全一处-2分。

9.辅助检查:

记录与本次疾病相关的主要检查及其结果,写明检查日期、外院检查注明医院名称。

1

有辅助检查结果未记录或记录有缺陷一处-1分。

10.病史小结

1

缺病史小结-1分,不规范一处-0.5分。

11.诊断:

①初步诊断疾病名称规范、主次排列有序。

1

①无初步诊断-1分,诊断不合理,不规范,排序有缺陷-0.5分。

②有医师及审阅医师签名

1

②缺签名或无冠签一处-1分

入院记录(或再次入院记录)由经治医师在患者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如遇转科告病危、抢救的病人入院记录由首诊科室完成;书写完成后及时签名并打印。

①无入院记录,或入院记录未在患者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或非执业医师书写入院记录★单项否决;

②告病危、抢救病人首诊科室未完成入院记录-5分

③超过24小时仍未及时打印入院记录-5分,打印倒置-1分。

(三)首次病程记录

5/7分

手术科室总分5分,非手术科室总分7分。

1.首次病程记录由经治或值班医师在患者入院后8小时内完成。

缺首次病程记录或未在患者入院后8小时内完成★单项否决;

2.将入院病史、体检及辅助检查归纳提炼,写出病例特点,要求重点突出,逻辑性强。

2

照搬入院病史、体检及辅助检查,未归纳提炼、条理不清-2分。

3.拟诊讨论应紧扣病例特点,写出对诊断的分析思考过程,阐述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必要时对治疗中难点进行分析讨论。

3

无分析讨论、无鉴别诊断、分析讨论-2分,不够全面-1分。

4.针对病情制订具体明确的诊疗计划,体现出对患者诊治的整体思路、诊断、治疗方案合理,符合诊疗规范要求,有吸烟病史患者,诊疗计划中需注明戒烟宣教。

2

诊疗计划内容不全、不具体、无针对性、不规范-1分,吸烟者无戒烟宣教内容-1分。

(四)病程记录

手术科室20分,非手术科室30分。

1.上级医师首次查房记录;

①上级医师首次查房记录在患者入院后48小时内完成;

②记录上级医师查房对病史有无补充、查体有无新发现;

③记录上级医师对疾病的拟诊讨论(诊断依据与鉴别诊断的分析)及诊疗计划和具体医嘱。

手术科室3分

非手术科室5分

①上级医师首次查房记录未在患者入院后48小时内未完成,★乙级病例-10分;

②未记录上级医师查房对病史有无补充、查体有无新发现或其他缺陷一处-1分;

③无分析讨论、无鉴别诊断或分析讨论不够、诊疗计划变动记录不全等一处-2分,上级医师查房与首次病程记录中的主要内容雷同-2分。

2.日常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①按规定书写主治医师查房病程记录,每周至少2次;②主治医师日常查房记录内容应包括补充的病史与体征,诊断依据与鉴别诊断的分析,诊疗计划,更改诊疗计划具体意见;

③按规定书写科主任或副主任以上医师查房记录(每周至少一次),内容主要是对下级医师诊疗计划的更正,对病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分析的补充,新的诊疗意见,对病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分析的补充。

④副主任职称以上医师管床书写病程记录的,每周必须有一次科室主任查房记录;

⑤住院超过30天按规定书写主任查房记录,分析原因;

⑥对入院3-7天未确诊病历进行科内讨论,7-10天诊断不清或治疗效果不佳患者申请全院讨论并规范记录疑难病历讨论记录,有总结性意见的描述与是否执行的决定。

手术科室5分

非手术科室8分

①次数不符合要求-2/次;

②主治医师日常查房无内容、无分析及处理意见或其他缺陷一处扣1-3分;

③疑难或危重病例一周无科主任或副主任以上职称医师查房记录-3分;一般患者一周无科主任或副主任以上职称医师查房记录-2/次;副主任以上医师查房无分析及指导诊疗意见的一处1-2分;

④副高职称以上医师管床病程记录每周无科主任查房记录一次-2分;

⑤住院超过30天患者,缺主任查房-5分;记录不规范或无分析一次-2分;

⑥未按要求进行讨论的-3分,讨论记录不规范一处-1分,缺支持人审阅并签名-1分,无是否执行讨论意见的描述-1分。

3.日常病程记录

12/17

手术科室12分,非手术科室17分。

①记录患者自觉症状,体征等病情变化情况,分析其原因,并记录所采取的处理措施及效果

①未及时记录患者病情变化,观察记录无针对性,对新的阳性发现无分析及处理措施等-2分/次。

②按规定书写病程记录:

病危随时记录,至少每天一次,病重至少每两天一次,病情稳定至少每三天一次,入院3天内每日有病程记录。

②对病情稳定患者未按规定时间记录病程记录者-2分/次;对危重患者未按规定时间记录病程记录者-3分/次。

③记录异常的辅助检查结果及临床意义,有分析、处理意见及效果;危急值必须及时记录,并有处理情况。

③未记录异常的检查结果或无分析、判断、处理的记录-1/次,危急值未及时记录处理情况-2分。

④记录所采取的重要诊疗措施与重要医嘱更改的理由及效果。

④未记录所采取的重要诊疗措施;未对更改的药物、治疗方式进行分析说明-1/次。

⑤及时规范记录患者病情变化、诊疗方案变化等情况,特别是危重患者,病情变化或重要诊疗计划更改等情况需及时告知患者及家属相关情况。

⑤未及时记录病情变化及诊疗方案变化-1分,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不及时或重要情况未告知记录-2分,无签字确定-1分。

⑥普通会诊应在申请科室发出后24小时内完成,急会诊时邀请科室必须给会诊科室及时电话通知,由三年以上住院医师或住院老总在规定时间10分钟内到达会诊科室。

平会诊申请必须在中午12点前发出邀请,之后时间的平会诊申请必须确认会诊科室能及时会诊方可放出,否则不能完成的会诊为邀请科室责任。

⑥会诊未在出发申请后规定时间内完成-5分,会诊申请单无申请理由及目的-1/次,无上级医师签名-1分,其他不符合要求一处-1

⑦会诊记录单填写应完整记录明确的会诊意见,会诊意见清楚明了;需转科患者必须先经过相关科室会诊,提出转科建议,科主任同意后转出,疑难危重病人必要时应立即规范科内或院内外会诊并记录。

⑦会诊记录单为手写的-2/次,无医师签名-1分,会诊意见不明确,含糊其辞-2分,记录不规范一处-1分。

⑧会诊情况需及时在病程中单独记录;记录会诊意见及会诊意见应征得主任或医疗同意后是否执行的情况,需转科或转诊的患者,必须告知患方,有记录并有患方签署意见。

⑧无会诊病程记录一次-1分,无科室执行会诊意见的描述-1分,未履行上级医师一次-1分,无患方签署是否转科、转诊意见-2分。

⑨介入、胸穿、腰穿、无菌穿刺、各类插管等有创检查(治疗)操作记录应由操作者在操作结束后24小时内完成。

⑨无有创检查(治疗)操作记录手术,在操作结束后24小时内完成★乙级病例;

⑩有创诊疗操作记录应记录操作过程、有无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及操作者姓名。

⑩未记录操作过程、有无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及操作者姓名一处-1分。

⑪输血病例中应有输血前各项检查报告单或化验结果记录。

⑪已输血病例中无输血前各项检查报告单或化验结果记录-2/次。

⑫输血申请必须由主治医师以上完成,输血后需单独书写输血病程记录,每次/疗程输血要有输血疗效好评记录,内容包括输血指证、输血种类及量、有无输血反应及输血效果评价。

⑫非主治以上医师申请一次-2分,申请单填写不全一处-0.5分,无输血病程记录-2分,记录不规范不全面-1分,无输血疗效评价一次-2分。

⑬抢救记录、抢救医嘱应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完成。

⑬抢救记录、抢救医嘱未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完成-5分。

⑭抢救记录应记录时间、病情变化情况、抢救时间及措施,参加抢救医务人员姓名及职称。

⑭无死亡抢救记录(放弃抢救除外)-5分;抢救记录有缺陷-1/次,开具的抢救医嘱与抢救记录内容不一致-1分

⑮交、接班记录,转科记录,阶段小结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转接记录及交接班记录可代替阶段小结。

⑮无交接班记录、转科记录、阶段小结或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5分;交班与接班记录,转出与转入记录雷同-5分,未按要求书写一处-2分

⑯出院前一天应有上级医师同意出院的病程记录,最后一次病程记录要记录出院时病情,交代门诊治疗、随访、注意事项及有关抢救情况记录。

⑯缺上级医师同意出院的记录-2分,缺出院病程记录-2分,记录欠完善一处-1分。

⑰抗生素的使用严格按照抗生素分级管理制度执行。

⑰抗生素的使用不规范,相关记录不完整一处-2分。

(五)围手术期记录

12分

1.术前小结是手术前对患者病情所作的总结,包括简要病情、术前诊断、手术指证、拟施手术名称和方式、拟施麻醉方式、注意事项等。

无术前小结★单项否决,术前小结缺项、漏项一处-0.5分;

2.择期中等或2级以上手术应有手术者参加的术前讨论记录,急诊手术需书写“急诊抢救手术记录”。

无术前讨论记录或“急诊手术抢救手术记录”★单项否决,缺项,漏项一处-2分;

3.术前一天手术者需查看患者并记录。

无手术者手术前一天查看患者的记录-3分;

4.有手术前一天病程记录

无手术前一天病程记录-2分;

5.有麻醉师术前查看、术后访视患者的记录

无手术前麻醉医师查看患者的病程记录-2分,无手术后麻醉医师记录或术后镇痛效果评价的记录-2分;

6.手术前需规范完整填写“手术风险评估”表,充分评估手术风险,并落实术前识别。

缺项或不规范一处-1分;

7.手术记录:

(14分)

①手术后24小时内由手术者完成,内容包括一般项目、手术日期、术前诊断、术中诊断、手术名称、手术者及助手姓名、麻醉方法、手术经过、术中出血情况及处理、术中出血及输血、描述病理标本肉眼所见、恶性肿瘤要记录相应淋巴结情况,术中所使用的特殊医用器材的名称、型号、产地、期限等说明(条码)贴在手术记录页中等情况。

①无手术记录或未在患者术后24小时内完成★单项否决;缺项或写错或不规范一处-1分;无手术医师或非手术医师签字-1分,一助书写的手术记录缺手术者冠签-5分,记录不全-1分,无条码-1分,无相关观察者-1分,非手术者书写的手术记录★乙级病历-10分

②重大、疑难、破坏性、新开展手术要有报告,审批;手术级别与手术者手术权限相符,手术通知单填写规范、正确

②未按要求履行审批无审批单-5分,手术通知单填写不规范一处-0.5分,手术级别不符-5分,其他一处-1分。

8.详细书写麻醉记录单,麻醉记录由麻醉医师于术后即刻完成。

无麻醉记录单或麻醉记录★单项否决,未记录麻醉中的病情变化及处理措施-1分,缺项或写错或不规范一处-1分。

9.术后首次病程记录由参加手术者在术后即刻书写完成,内容包括手术时间、术中诊断、麻醉方式、手术方式、手术简要经过、术后处理措施、术后应当特别注意观察的事项等。

缺术后首次病程记录-4分,非手术医师书写-2分,缺项或写错或不规范一处-1分。

10.术后连续3天,每天至少书写一次病程记录;术后3天内应有手术者查看患者的记录。

缺术后每天一次,连续3天的病程记录一次-1分,术后3天内无手术者或上级医师查看患者的记录-1分。

11.完整规范填写手术安全核查记录单。

缺手术安全核查记录单-5分,缺项一处-0.5分

(六)出院(死亡)记录

10分

1.患者出院(死亡)24小时内完成,出院记录内容包括:

主诉、入院情况、入院诊断、诊疗经过、出院情况、出院诊断、出院医嘱、记录正确、死亡记录内容同上述要求外,应记录病情演变。

2.出院医嘱需明确记录详细内容,需复诊的注明具体时间,用药需有用法等。

3.出院诊断需完整全面、规范,不得漏记。

4.死亡病例讨论记录内容符合规范,在患者死亡一周或收到病理解剖报告一周内完成,由科主任或具有副主任医生以上资格的医师支持,有明确的总结性意见的记录。

5.死亡时间应具体到分钟,须与医嘱单、体温单及护理记录的死亡时间相吻合。

10

1.缺出院(或死亡)记录或未在患者出院(或死亡)后24小时内完成★乙级病历-10分;

2.缺某一部分内容或记录有缺陷一处-2分;出院记录缺医师签名-2分,缺患方签名-1分;死亡记录无死亡原因和时间-2分,出院诊断不全面-1分,出院医嘱不规范一处-1分;其他记录不规范一处-1分。

3.缺死亡病例讨论记录★乙级病历-10分;死亡病例讨论记录不规范一处-1分,不符合前面其他要求的一处-1分。

(七)知情同意书

10分

1.手术、麻醉、输血,特殊检查或治疗、超范围用药及有创操作病例应有患者或患者代理人签署意见并签名的知情同意书,术中快速病检患者需单独签署“术中快速病检同意书”

手术、麻醉、输血及有创操作病例,术中快递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