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备课主备.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089517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4.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单元备课主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第三单元备课主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三单元备课主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第三单元备课主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第三单元备课主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第三单元备课主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第三单元备课主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第三单元备课主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第三单元备课主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第三单元备课主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第三单元备课主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第三单元备课主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第三单元备课主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第三单元备课主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第三单元备课主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第三单元备课主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第三单元备课主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第三单元备课主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第三单元备课主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第三单元备课主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备课主备.docx

《第三单元备课主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单元备课主备.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三单元备课主备.docx

第三单元备课主备

教学内容

6、蘑菇该奖给谁(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学习生字词,能正确认读,掌握“练、提、加、参”等的字形。

教学重点

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兔妈妈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懂得敢于和强手竞争,才能显示出真正本领。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卡片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揭题导入

 

二、看图说图意

 

三、初读课文

 

四、再读课文

 

五、学习生字

1.指名读课题:

蘑菇该奖给谁

2.谈话:

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

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1.观察第一幅图画,说说图上画了谁?

它们在干什么?

(小白兔和马赛跑,小白兔跑在马的后面。

2.观察第二幅图画,说说图上画了谁?

它们在干什么?

3.观察第三幅图画,说说图上画了谁,它们在干什么?

4.质疑:

看了图,你有什么问题吗?

1.初读课文,要求:

读准字音,注意轻声、前后鼻音。

2.检查:

认读生字词。

(1)蘑菇、临走、嘱咐、跑得最出色、得意地说

(2)提着、参加、乌龟、冠军、敢和高手比”

(3)清晨、晚上、第一名、难为情、骏马

3.自读、指读、开火车读

1.再读课文,要求:

标好自然段,读通句子。

2.检查:

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指读每个自然段,评议。

3.讨论:

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出示生字:

习、乌、加、军、参、练、比、提、过、品

1.自读生字,找出左右结构的字。

2、师范写生字,指导学生描红。

学生认真读课题。

学生说说从课题中知道了什么,并针对课题提出自己的疑问。

仔细观察图画,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小白兔和马赛跑,小白兔跑在马的后面。

(小黑兔和乌龟赛跑,小黑兔跑在乌龟的前面。

(兔妈妈把蘑菇奖给小白兔。

学生说说自己的疑问。

 

学生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特别注意轻声和前后鼻音。

 

认读老师出示的课文中比较难读的音。

 

多种形式练读。

按老师的要求再次读课文。

说说课文共几个自然段,分自然段读课文。

说说自己通过读书知道了什么。

认读生字,找出左右结构的字。

(加、练、提)

认真学习这三个生字,并在本子上描红。

练习设计

板书设计

6、蘑菇该奖给谁

加、练、提

教学内容

6、蘑菇该奖给谁(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敢于和强手竞争,才能显示出真正本领。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对话时的不同语气。

3.学习生字“习、参、乌、军”。

教学重点

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兔妈妈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懂得敢于和强手竞争,才能显示出真正本领。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卡片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复习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三、学习第2—4自然段

 

四、学习第5—7自然段

 

五、学习第8—10自然段

 

六、学习生字

 

1.认读生字:

蘑菇临嘱咐练习提参加乌军敢

2.这篇课文讲了谁的故事?

板书:

小白兔小灰兔兔妈妈

1.自读。

2.指读。

3.讨论:

什么时候兔妈妈要出去采蘑菇了?

出示:

清晨(读师述“清晨就是早上的时候”)

想想临走的时候兔妈妈对两个孩子说了什么,请你做兔妈妈来说一说。

课文中用了哪一个词说明兔妈妈在关照孩子?

出示:

嘱咐(读)

4.兔妈妈很喜欢她的两个孩子,希望它们好好练习跑步。

请小朋友一起读这一段。

1.晚上,兔妈妈提着一大篮子蘑菇回来,她问了两个孩子什么问题,两个孩子又是怎么回答的呢?

出示2—4自然段。

2.小组分角色朗读。

3.指名小组朗读,评议。

引导学生把“跑得最出色、最大的”等词语读好。

读出“得意的、难为情的”语气。

1.听了小白兔和小黑兔的回答,兔妈妈又问了个什么问题,他们又是怎么回答的?

请小朋友继续分角色读读5---7自然段。

2.交流,指读。

引导读好“所有、都”等词语,读出兔妈妈问的语气及小白兔难为情的语气、小黑兔骄傲的语气。

1.最后兔妈妈把最大的蘑菇奖给了谁呢?

为什么?

请自读最后三个自然段。

2.交流:

兔妈妈把最大的蘑菇奖给了谁?

出示“我的好孩子------”

(1)兔妈妈是怎么做的?

怎么说的?

(理解’亲了亲、挑”)

(2)表演读。

3.小黑兔可不服气了,他问:

“我今天得了冠军,为什么把大蘑菇奖给小白兔?

(1)读小黑兔的话。

(2)你有问题吗?

4.出示“兔妈妈说-------”

(1)指读

(2)讨论“他”是谁?

“高手”是谁?

小白兔比得过骏马吗?

既然比不过,他为什么还要比?

(3)有感情的读。

5.如果是你,你准备跟谁比赛?

你跟别人在哪方面比过赛呢?

跟谁比的?

6.小结:

是呀,只有跟比自己强的人比,才能使自己进步更快。

1.观察“习、参、乌、军”,说说结构及部首。

2.交流。

习:

独体字

参:

上下结构私字头。

大下面是三撇。

乌:

独体字。

与鸟比较。

军:

上下结构宝盖头,下面是车。

3.师范写,生书空。

4.描红。

5.作业

学生认读本课生字词。

说说课文讲了谁和谁的故事。

 

学生自己读一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说说兔妈妈是什么时候出门采蘑菇的。

 

模仿兔妈妈说一说早晨兔妈妈出门前对自己孩子说的话。

找出关键词“嘱咐”

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学生读一读课文2——4自然段。

 

小组分角色朗读。

小组讨论如何读好这几个自然段,抓住重点词语来读。

 

学生读一读课文第5——7自然段。

可以小组合作分角色读一读。

汇报读5——7自然段,读出兔妈妈疑问的语气,小白兔难为情的语气还有小黑兔骄傲的语气。

 

带着问题读一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说说兔妈妈把最大的蘑菇给了谁。

说说兔妈妈是怎么做的。

学生表演读。

 

读好小黑兔的话。

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

 

指名读兔妈妈的话。

回答老师的问题。

有感情的朗读。

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认真老师小结,明白只有跟比自己强的人比,才能使自己进步更快。

观察“习、参、乌、军”,说说结构及部首。

 

认真观察生字的结构。

 

认真书空,并在作业本上描红。

练习设计

板书设计

6、蘑菇该奖给谁

小白兔              小黑兔

比                  比

赛                 赛

骏  马              乌  龟

 

教学内容

7、骑牛比赛(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学习生字词,能正确认读,掌握“观、技、位、特”的字形。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骑手技艺的高超。

教学难点

理解第三段骑手所说的话。

懂得高超的技术是经过长期艰苦努力得来的,只有不怕吃苦,经得起摔打,才能学到真本领。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卡片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谈话导入

 

二、初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蘑菇该奖给谁》,谁来说说它讲了怎样一个故事?

2.师:

小白兔、小黑兔分别与骏马、乌龟参加了跑步比赛,(板:

比赛)比赛的对象不同,结果也不同。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则关于骑牛比赛的故事。

(板:

骑牛)

3.读课题(指名读、齐读)

4.学生质疑: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吗?

过渡:

刚才小朋友提的这些问题,老师相信,只要你们认真地读了这个故事,答案就出来了。

1.初读课文,要求:

读准字音。

2.检查自读情况:

认读生字词

南美洲  兴致勃勃  特别  观看  只有  技艺高超  尽管    热烈  掌声  这位骑手   献上  一束鲜花  曾经

3.自读、当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齐读

4.再读课文

(1)再读课文,要求:

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

(2)检查:

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3)指名读每个自然段,师生共同评议。

(4)讨论:

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1.出示生字,自读,找出左右结构的字。

2.交流:

左右结构的字有哪些?

(特、观、技、位)

3.指导书写

自学课后笔顺图,说说每个字的部首,想想怎样记住这个字,再给这些生字组组词。

4.交流:

观:

左右结构,“又字旁”,右边是“见”,要写得左窄右宽。

技:

左右结构,“提手旁”,右边是“支”。

要写得左窄右宽。

位:

左右结构,“单人旁”,右边是“立”,要写得左窄右宽。

特:

左右结构,“牛字旁”,右边是“土”和“寸”组成的。

5.师范写,生书空、描红。

学生回顾第六课《蘑菇该奖给谁》。

 

认真听老师揭示课题,激发学习的兴趣。

 

学生齐读课题。

 

说说读了课题后有什么问题想要问。

 

学生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认读课文中的生字词。

 

各种形式读词语。

 

再次读课文,要求读通句子,标上自然段。

 

指名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

说说自己有什么收获。

学习生字,仔细观察,找出左右结构的生字。

 

按笔顺书空生字,说说每个字的部首是什么,怎样才能记住这些字。

观:

左右结构,“又字旁”,右边是“见”,要写得左窄右宽。

技:

左右结构,“提手旁”,右边是“支”。

要写得左窄右宽。

位:

左右结构,“单人旁”,右边是“立”,要写得左窄右宽。

特:

左右结构,“牛字旁”,右边是“土”和“寸”组成的。

练习设计

1.抄写生字

2.熟读课文

3.组词

观(       )(       )   技(      )  (       )

位(       )(       )   特(      )  (       )

4.多音字组词

只  zhi    (        )

    zhi    (        )

 

板书设计

7、骑牛比赛

教学内容

7、骑牛比赛(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高超的技术是经过长期艰苦努力得来的,只有不怕吃苦,经得起摔打,才能学到本领。

2.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生字“束、兴、几、两、艺、次”。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骑手技艺的高超。

教学难点

理解第三段骑手所说的话。

懂得高超的技术是经过长期艰苦努力得来的,只有不怕吃苦,经得起摔打,才能学到真本领。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卡片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复习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五、学习生字

 

1、认读生字:

洲、致、勃、超、管、掌、献、特、观、技、热、烈、位、束

2.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1.自读

2.出示:

南美洲人(特别)爱看骑牛比赛。

指名填空板书:

特别(“特别”就是“和其他人不一样”)

“特别”还可以怎么说?

(引导学生换词理解:

“十分”、“非常”)

3.师简单介绍“南美洲”:

地球七大洲之一,位于西半球南部。

过渡:

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南美洲的人特别爱看骑牛比赛呢?

请大家自读第二自然段。

1.自读

2.出示:

一天,赛场周围()了人,大家在()地观看比赛。

指名填空。

师板书:

挤满(看的人很多)兴致勃勃(兴趣非常浓)

读好这两个词语。

3.观看的人那么多,兴致那么高。

那骑手们的表现怎么样呢?

出示:

好几个骑手骑在野性大发的公牛背上,只两三秒钟就摔了下来。

齐读(指导:

抓住“好几个”“只-----就”词语)

出示:

只有一个骑手技艺高超,尽管公牛疯狂地上下蹦跳,他还是牢牢地骑在牛背上。

引导学生看插图

指名读,师范读,齐读(抓住“只有”“技艺高超”“尽管-----还”“牢牢”等词语)

4.看到技艺高超的骑手,精彩的比赛,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5.齐读第二自然段

过渡:

如果你也在观看这场骑牛比赛,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1.是啊,赛场上有一位小姑娘和我们小朋友一样,也有个问题想问问骑手,我们看看她是怎样做的,又是怎样问的。

(指名读)

2.出示:

“你怎么没从牛背上摔下来呢?

指名读,要读出问的语气。

齐读。

3.骑手又是怎样回答的呢?

出示:

“小姑娘,你

不知道,我曾经从牛背上摔下来上千次!

自读,想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这位骑手平时练过好多次,吃过很多苦,所以才有现在高超的本领。

4.看了骑手的表演,听了骑手的话,你明白了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5.教师总结:

高超的技术是经过长期艰苦努力得来的,只有不怕吃苦,经得起摔打,才能学到真本领。

这位骑手多了不起啊,多么让人敬佩啊,我们一起读好这句话。

1.出示生字认读:

束、兴、几、两、艺、次

2.观察字的结构和偏旁部首,指名说说。

3.指导写字

4.教师范写、学生书空、描红。

学生认读课文中的生字。

 

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自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理解“特别”的意思。

 

(引导学生换词理解:

“十分”、“非常”)

了解“南美洲”的大概地理位置。

 

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口头填空读读句子。

认真读好词语“挤满”和“兴致勃勃”。

 

找出书中描写骑手表现的句子,抓住重点词语好好读一读。

 

理解“好几个”,“只——就”的意思。

 

读好这一句话。

 

仔细观察插图,借助插图理解句子。

 

学生齐读第二自然段。

 

学生读一读描写小姑娘的句子一件小姑娘的问话。

 

指名读一读,要读出疑问的语气。

 

读一读骑手的回答。

想想骑手的话是什么意思。

 

认真听课,明白这位骑手是因为平时练过好多次,吃过很多苦,所以才有现在高超的本领。

说说自己懂得了什么道理。

高超的技术是经过长期艰苦努力得来的,只有不怕吃苦,经得起摔打,才能学到真本领。

齐读这一句话。

 

认读生字,学习生字。

说说字的结构和偏旁,书空并描红。

练习设计

1.抄写生字

2.熟读课文,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7.骑牛比赛

好几个只------就-----摔了下来  

骑手只有一个尽管------还------牢牢地

补充成语:

坚定不移持之以恒不屈不挠坚持不懈

教学内容

8、大松树和小松树(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在田字格中书写。

3.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生字。

教学难点

理解风伯伯对小松树说的话。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卡片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初读课文

 

二、初步理解课文

 

三、教学生字

1.自由读课文:

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课文,标上小节号,画出生字词。

3.师巡视指导,检查自学效果。

4.师生共同纠正,评议。

5.重点指导:

“地方”、“孩子”、“爷爷”的轻声音节。

1.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刚开始学课文时,你们提的问题已经弄懂了哪些?

3.剩余的问题,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课文,弄懂它们。

1.出示生字卡片:

读生字字音,巩固字音。

2.教学新偏旁。

3.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呢?

还有什么值得注意地方呢?

4.指导写字:

怎样把生字写美观?

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5.师重点指导以下几个字:

答、孩、低、听、伯、多。

6.师巡视指导。

1.学生按照要求自由读课文。

2.生按要求自学课文,标小节号。

3.自读,同座位互相读,互相纠正。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5.再次指名朗读课文。

1.指名回答。

2.学生说说自己明白了哪些问题,还有什么疑惑。

 

1.自学课后的生字笔顺表,并试着描红.

学习新偏旁,并说说怎么记住这些字。

2.生说说写字时要注意哪些重点笔画,描红、仿写

3.抽读生字卡片、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练习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内容

8、大松树和小松树(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能读出不同的语气。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可盲目骄傲自满的道理。

教学重点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生字。

教学难点

理解风伯伯对小松树说的话。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大松树、小松树和风伯伯的头饰。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复习

二、细读课文

1.细读第1自然段,这两棵一大一小的松树长在哪里呢?

2.细读第2自然段。

(1)你是从哪些词语中读出小松树很看不起大松树呢?

(2)边找出相应的词语,师一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3)你能一边读一边把小松树说这话时的神态表演出来吗?

有感情朗读小松树的话。

(4)这时大松树没有回答,它会想些什么呢?

3.细读第3自然段

(1)小松树这番话被风伯伯听见了,师范读第3自然段。

(2)通过风伯伯的话,你知道了什么?

(3)风伯伯对小松树怎样?

你从哪些词中读出来的?

(4)有感情练读风伯伯的话。

4.细读第4自然段。

(1)小松树听了风伯伯话后怎么做?

能学它的样子吗?

(2)这时他会想些什么呢?

(3)请你代表小松树,再向大松树说句话好吗?

5.现在,小松树不再看不起别人,变成了一个又谦虚又懂礼貌的孩子了。

1.齐读第1自然段。

说说两棵松树分别长在什么地方。

2.自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

你知道了什么?

 

3.自己练读,指名读,评议。

 

1.齐读第3自然段。

 

2.交流回答。

说说自己的感受。

3.有感情练读风伯伯的话。

 

1.生齐读第4自然段。

2.说一说。

3.分角色朗读、表演。

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评议。

练习设计

板书设计

8小松树和大松树

小松树看不起大松树

风伯伯教育小松树

小松树懂礼貌了

教学内容

练习3(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词语,通过读词语和看图,认识生活中几种常见的汽车类型,建立起词语概念与事物之间的联系。

2.联系生活经验,了解几种常见车型的功能和作用,进而把句子补充完整并说出来。

教学重点

积累成语,理解意思,写好左窄右宽的三个字

教学难点

口语交际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卡片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导入

 

二、新授

 

1.同学们,你们看到过什么车?

2.今天,我们来认识几种车。

1.指名读题。

(出示挂图)图上的汽车你认识吗?

同座位之间可以相互讨论。

2.指名说,其它学生补充,纠正。

3.读一读书上的词语。

(1)自读。

(2)指名读,评议,纠正,师重点提醒:

平舌音:

洒、藏;

翘舌音:

水、车;

后鼻音:

冷、藏、公、共、防。

(3)齐读。

4.把词语和相应的车相连起来,齐读一遍。

5.这些车各有各的本领,你知道吗?

四人一组讨论讨论。

6.指名回答,相互补充。

出示;消防车是用来(         )的。

      救护车是用来(         )的。

(     )车是用来(       )的。

7.你会填空:

指名口头填空。

8.打开书,写不来。

(生直接在书上填写)

9.师巡视指导,及时批改。

 

仔细观察图画,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

 

指名读题。

 

同座位之间可以相互讨论。

指名说,其它学生补充,纠正。

 

自读、指名读。

 

重点字音要读准确。

 

齐读书上的词语。

 

把词语和相应的车相连起来,齐读一遍。

 

指名回答,相互补充。

 

填写课文空白

练习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内容

练习3(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积累成语。

2.能背诵《三字经》中的几句。

3.练习铅笔字,并能写正确、美观,在写字实践中认识先左后右的笔顺规则。

教学重点

积累成语,理解意思,写好左窄右宽的三个字

教学难点

口语交际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卡片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教学第二题;

教学第1小题

 

二、教学第2小题

 

三、教学第三题

 

1.你懂得其中哪条成语的意思?

2.师讲述《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的故事。

3.你们听了故事后,觉得精卫、愚公值得我们学习吗?

为什么呢?

4、有感情朗读词语:

百折不回、勇往直前。

5、谁能背一背呢?

自背,指名背,齐背。

1.指导看图。

图上画了谁?

他在干什么呢?

2.这两句诗句讲的是什么意思呢?

师作适当点拨。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4.指导背诵。

1.审题。

2.这三个生字都有一个相同点,是什么呢?

3.写左右结构的字时,我们通常先写什么,后写什么?

4.怎样把字写美观呢?

(1)

(2)伯、听、池:

左窄右宽。

(3)师示范写“伯”,生描红、仿写。

(4)生描红色,仿写其他的两字,师巡视指导。

展示:

一部分写得好的学生的字,评议。

再展示:

一部分写得不规范的学生的字,生评议

1.指名回答。

2.指名读题、自读成语。

3.齐读:

百折不回、勇往直前。

4.自背,指名背,齐背。

 

1.借助拼音自读诗句。

2.自背、同座位互背,指名背,齐背。

 

1.认读三个生字。

2.生相互讨论交流。

生描红、仿写。

生相互讨论交流,师巡视指导。

 

3.描红,仿写其他的两字。

4.评议。

 

练习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内容

练习3(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练习对话,培养学生口头交际、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

积累成语,理解意思,写好左窄右宽的三个字

教学难点

口语交际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卡片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审题

 

二、指导看图说话

 

三、指导练习说话

 

四、练习

 

谈谈口语交际的要求。

1.一位小朋友在放学路上碰到了谁?

这是一位什么样的人?

他在干什么?

2.解放军叔叔向小朋友问起了一个什么样的人?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轻声读练习中的对话材料,弄清问路人和带路人说话的内容和相互的问答关系。

2.指名分角色朗读,师生评议鼓励。

(提示学生注意用礼貌用语和说话人的态度表情,必要时师可作示范)

1.各组小朋友都分角色朗读了对话,大家互相帮助,共同努力,都学会了在现实交际中如何为人指路。

现在,你们能自编内容表演吗?

2.各组自编内容表演,师巡视指导。

3.请代表上台表演。

同学们,对刚才同学的表演还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4.如指的是有关学校各办公室的路,则可以让学生亲自走出教室实践一下,弄清学校各办公室的路到底怎么走。

5.现在都有明白了吧!

同学们真聪明!

通过自己走一走,认一认,体验体验,就能清楚地为一些问路的人指路,当好一个小向导了。

 

学生读一读口语交际的要求。

 

仔细看图,说说自己在图上看到了什么内容。

 

1.借助拼音自由地读练习中的对话材料,弄清问路人和指路人说话的内容及相互的问答关系。

 

 

2.分角色朗读,评议鼓励。

 

学生试着自编内容进行表演。

 

各组自编内容表演。

 

练习设计

板书设计

练习3

消防车是用来()的。

救护车是用来()的。

()车是用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