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内审检查表(食品安全小组)范文.doc

上传人:m****c 文档编号:18094331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内审检查表(食品安全小组)范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内审检查表(食品安全小组)范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内审检查表(食品安全小组)范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内审检查表(食品安全小组)范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内审检查表(食品安全小组)范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内审检查表(食品安全小组)范文.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内审检查表(食品安全小组)范文.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内审检查表(食品安全小组)范文.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内审检查表(食品安全小组)范文.doc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内审检查表(食品安全小组)范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内审检查表(食品安全小组)范文.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内审检查表(食品安全小组)范文.doc

××食品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

NJAK/NS-10-2023

内审

受审查部门

食品安全小组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内审检查表

依据GB/T27341、ISO22000、ISO/TS22002-01等标准编制。

编制:

×××

审核:

×××

批准:

×××

发文日期

2023年7月28日

生效日期

2023年7月28日

-

-

-

-

-

-

分发部门

管理层、办公室、品控部、生产部(含仓库)、采购部、供销部、食品安全小组

内审检查表

共7页第1页

受审部门:

食品安全小组

审核员

***

标准条款

审核内容、方法

检查结果记录

是否符合

6.1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F)

应对风险的措施,目标及实施

识别了风险和机遇,主要风险为小组成员知识不足,危害分析不充分,控制组合措施不合理,导致食品安全危害水平提高。

根据分析识别,建立了应对措施,如下:

1)完善食品安全小组成员,覆盖企业所需知识面,经常内/外部培训,定期岗位能力评价,以期满足要求。

如确实需求,可外聘专家支持。

2)危害分析、HACCP计划、控制组合措施等每年验证,发现不可控及时调整,确保体系运行正常,危害控制及控制组合措施等控制有效。

符合

7.4沟通(F)

沟通

公司制定了信息沟通控制程序,规定了沟通职责。

内部沟通采用交谈、会议,电话,文件、记录传递等方式。

该方式目前能有效沟通。

当原料,供方,设备,场所,环境,清洁方法,人员,法规等发生变化,保持与食品安全小组的沟通。

内部沟通频次和时间相对机动灵活,以迅速高效为原则。

外部沟通以组长为主,各部门参与进行,沟通食品安全相关信息,并及时内部反馈。

目前沟通比较顺畅。

符合

7.1.5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外部开发要素(F)

外部开发要素

组织生产配套设施设备齐全,工艺/检测技术成熟,按照企业标准及行业规范进行生产和服务,满足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暂无外部开发要素。

符合

内审检查表

共7页第2页

受审部门:

食品安全小组

审核员

***

标准条款

审核内容、方法

检查结果记录

是否符合

8.1运行策划和控制(F)

8.2前提方案(PRP)(F)

3.3良好卫生规范(H)

4.1总则(H)

运行策划和控制

前提方案(PRPs)

良好卫生规范

策划的安全产品的实现过程:

前提方案的确定、成立食品安全小组、进行产品描述(包括原料、包材及终产品)、绘制和确认生产流程图、对过程步骤和控制措施进行描述、危害识别、评价和分析、建立操作性前提方案、建立危害控制计划

食品安全小组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14881-2013等要求,对公司的车间内外环境、设施、车间布局及其配套设施,原料和辅料、内包装材料的采购、运输和贮存等环节控制,车间、仓库卫生控制要求等进行诊断、改进以满足生产安全产品的需要,并配备相应的检测设备,以监控和验证生产过程与终产品的安全。

建立良好卫生规范(GMP+SSOP)文件及相关实施记录,2023年进行有评审及验证。

依据HACCP原理建立HACCP计划文件,见2023年度对HACCP计划进行确认和验证。

符合

8.5.1实施危害分析的预备步骤(F)

4.2预备步骤(H)

实施危害分析的预备步骤

提供《食品安全小组成员名单》:

分别来自品控、生产、销售、化验和采购等部门岗位。

相关食品安全管理成员均具备该岗位多年的工作经验,各组员职责清晰。

查原料、辅料和与食品接触的材料描述:

查终产品特性:

详略程度满足要求。

查生产流程图:

有产品生产流程图,内容包括了从原料、辅料和内包装材料直至加工贮存的所有步骤、对辅料的投入点、返工点、循环点、废弃物排放点均有描述,并经现场验证确认,其科学合理可操作,且实施了对每个加工步骤和控制措施进行了描。

符合

内审检查表

共7页第3页

受审部门:

食品安全小组

审核员

***

标准条款

审核内容、方法

检查结果记录

是否符合

8.5.2危害分析(F)

8.5.3控制措施和控制措施组合确认(F)

4.3.1危害分析(H)

4.3.2控制措施的制定(H)

4.3.3危害分析工作单(H)

危害分析

查危害分析:

包括了产品加工各步骤、潜在危害(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显著性(是/否)、判断依据、控制措施、是否是CCP点/OPRP点,按照每类产品的生产流程图进行了逐步进行了描述。

符合

8.5.4危害控制计划(HACCP/OPRP计划)(F)

4.3.4HACCP计划(H)

危害控制计划(HACCP/OPRP计划)

经识别、评价和分析得出:

CCP:

配料、油炸、煮制、金属探测、熟渍、漂烫。

OPRP:

包材消毒。

公司为实现对各项危害的有效控制,符合前提方案的要求,制订了操作性前提方案、原辅料验收作业指导书等操作性前提方案,各方案都规定了要求、监控和纠正等内容。

查《危害控制计划》,内容符合。

符合

8.8.1验证(F)

4.5HACCP体系验证(H)

3.12食品欺诈(H)

3.11食品防护(H)

有关PRPs和危害控制计划的验证。

防欺诈的验证

公司制订了验证活动策划、实施和评价程序,规定了:

在HACCP计划和操作性前提方案中的控制措施在实施前或变化及时进行确认,以确保其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在体系运行后,对HACCP计划及其它控制措施实施验证,每年进行一次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内审,以确保其符合性和有效性。

建立有食品防欺诈控制程序,见2023年食品防欺诈验证

建立有食品防护计划,定期对防护计划进行验证。

符合

内审检查表

共7页第4页

受审部门:

食品安全小组

审核员

***

标准条款

审核内容、方法

检查结果记录

是否符合

8.8.2验证活动结果的分析(F)

4.4HACCP计划的确认(H)

3.12食品欺诈(H)

控制措施和控制措施组合确认

HACCP计划的确认

防欺诈的确认

验证结果的评价

查控制措施组合确认记录:

确认目的:

控制措施或其组合的可操作性和科学合理性。

确认的时机:

体系批准后、运行前或每年定期。

确认的依据:

卫生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等。

确认的结论:

经确认制订的控制措施科学合理有可操作性。

系统地评价所策划验证的各个结果,当其不符合策划的安排时,要对以下方面进行评审:

①现有的程序和沟通渠道;②危害分析的结论;已建立的操作性前提方案和HACCP计划;③前提方案;④人力资源和培训活动的有效性;

2023年食品防欺诈确认评审。

符合

4.6HACCP计划记录的保持(H)

HACCCP计划记录的保持

企业的HACCP相关的检验、生产等所有记录均保存2年以上,满足追溯的要求。

抽查加工过程CCP点等记录(具体见生产、质检部审核记录),记录信息齐全,满足要求。

符合

6.1-6.6(B)

卫生管理:

(1)是否具有卫生管理制度。

(2)是厂房及设施卫生管理、食品加工人员健康管理与卫生要求、虫害控制、废弃物处理、工作服管理是否符合要求。

具有操作性前提方案,厂房及设施卫生管理、食品加工人员健康管理与卫生要求、虫害控制、废弃物处理、工作服管理符合要求。

符合

8(B)

生产过程的食品安全控制:

(1)产品污染风险控制是否符合要求。

(2)生物、化学、物理污染控制是否符合要求。

(3)包装是否符合要求。

通过体系控制产品污染的风险,设立了关键控制点和HACCP计划。

具有控制生物、化学、物理污染的措施,符合要求,详见H7.1-7.9。

食品包装能在正常的贮存、运输、销售条件下最大限度地保护食品的安全性和食品品质。

包装材料的使用具有记录,可追溯

符合

13(B)

管理制度和人员:

(1)是否配备食品安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并建立保障食品安全的管理制度。

(2)管理人员是否能够判断潜在的风险,采取适当的预防和纠正措施,确保有效管理。

配备了食品安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并建立保障食品安全的管理制度。

HACCP计划中,判断了潜在的风险,具有适当的预防和纠正措施

符合

内审检查表

共7页第5页

受审部门:

食品安全小组

审核员

***

标准条款

审核内容、方法

检查结果记录

是否符合

18.1(ITS)

总要求:

所有的食品包装制造组织应评估由潜在阴谋破坏、肆意破坏或恐怖行为引起的对产品的危害,并因此建立相应的防护措施。

注1应考虑运输、配送和现场活动,如应包括:

a)建筑物和设施设计上应防止非许可进入。

b)员工背景调查。

c)机密信息控制。

d)仓储和生产区域安保。

b)安全事件管理。

现场安全评估应及时更行。

应对员工提供现场安全措施培训。

对为防止食品包材污染采取的措施的有效性应定期进行评审。

建立食品防护计划

符合

18.2(ITS)

进入控制:

公司内部潜在的敏感区域(如生产区域,公共设施服务)应识别、图示标出,并控制进入。

注:

可行时,进入控制应通过使用锁、电子门禁或其他系统等物理性限制方法。

带商标的包装、促销品和/或图案不用时应妥善保管。

设置了门禁系统

符合

15.2(ITS)

产品召回要求:

应保持撤回事件中关键联系人清单,联系人在任何时间均可联系到。

应建立程序确保撤回发生时,能立即通知受影响的客户。

因紧急健康危害而撤回产品时,应评估在相同生产条件下生产的其他食品包装的安全性。

建立了召回联系人清单

符合

内审检查表

共7页第6页

受审部门:

食品安全小组

审核员

***

标准条款

审核内容、方法

检查结果记录

是否符合

15.1(ITS)

总要求:

应建立体系确保当食品包装被确定未达到食品安全标准要求时从供应链的所有必要的环节被识别、确定并转移。

建立了产品召回程序

符合

服务方管理(附加要求)

1)食品链中的组织应确保可能对食品安全造成影响的所有服务:

a)有具体要求并会对其定期审查b)在文件中有所描述,详细程度能够满足实施危害分析c)按照行业前提方案(PRP)的技术规范要求进行管理d)接受评估和批准,未违反具体的要求e)受到监控,确保始终处于服务提供商批准状态。

2)上文1)中所述的服务应至少包括:

a)公用设施;b)运输和贮存;c)维护;d)清洁;e)外包服务。

3)组织应实施一种体系来确保对验证食品安全至关重要的所有投入物的分析得以实施,这要由一家能够通过经验证的测试方法和最佳实践。

建立了食品防护计划,针对薄弱环节制定了控制措施

符合

环境管理(附加要求)

组织应确保制定环境监测方案,以确认清洁和卫生方案的有效性,并要符合ISO22000中所述的验证要求。

建立了环境监控计划

符合

内审检查表

共7页第7页

受审部门:

食品安全小组

审核员

***

标准条款

审核内容、方法

检查结果记录

是否符合

前提方案(附加要求)

(1)是否具备生产所需的产品标准及相关标准;

(2)公司的产品标准是否符合强制性国家、行业标准要求,并经过备案;(3)是否具有科学合理的工艺文件;(4)公司是否制定了技术文件管理制度;(5)加工用水是否能满足生产需要,是否符合相关水质标准;(6)公司是否根据批准的采购文件进行主要原辅材料采购;(7)采购人员应具有简易鉴别原材料质量、卫生的知识和技能;(8)重复使用的包装物或容器,其结构应便于清洗、消毒;(9)盛装原材料的包装物或容器,其材质应无毒无害不受污染,符合卫生要求。

(1)具备生产所需的产品标准及相关标准;

(2)公司的产品标准符合强制性国家、行业标准要求。

并经过备案;(3)具有科学合理的工艺文件;(4)公司制定了技术文件管理制度;(5)加工用水能满足生产需要,符合相关水质标准,有水质监测报告;(6)公司根据批准的采购文件进行主要原辅材料采购;(7)采购人员具有简易鉴别原材料质量、卫生的知识和技能;(8)重复使用的包装物或容器,其结构便于清洗、消毒;(9)盛装原材料的包装物或容器,其材质应无毒无害不受污染,符合卫生要求。

符合

操作性前提方案的建立(附加要求)

(1)是否按产品品种分别建立生产工艺、卫生管理制度以及作业指导书,明确各车间、工序、个人的岗位职责,并定期检查、考核;

(2)是否建立相应的卫生管理机构对本单位的卫生工作进行全面管理;(3)建立健全维修保养制度,定期检查、维修,杜绝隐患,防止污染食品;(4)是否制定了有效的清洗、消毒方法相应制度,以确保所有场所清洁卫生,防止污染食品;(5)是否制定并公布有毒化合物使用、贮存规章制度,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6)是否制定并公布明确的个人卫生制度,并定期进行检查,有无检查记录;(7)是否定期对员工进行体检,对体检不合格的人员是否及时调离生产岗位座谈了解。

(1)按产品品种分别建立生产工艺、卫生管理制度以及作业指导书,明确各车间、工序、个人的岗位职责,并定期检查、考核;

(2)建立相应的卫生管理机构对本单位的卫生工作进行全面管理;(3)健全维修保养制度,定期检查、维修,杜绝隐患。

防止污染食品;(4)制定了有效的清洗、消毒方法相应制度,以确保所有场所清洁卫生,防止污染食品;(5)制定并公布有毒化合物使用、贮存规章制度,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6)制定并公布明确的个人卫生制度,并定期进行检查,有检查记录;(7)定期对员工进行体检,对体检不合格的人员是否及时调离生产岗位。

符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环境科学食品科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