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网络SA性能指标提升优化总结.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094415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5.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5G网络SA性能指标提升优化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5G网络SA性能指标提升优化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5G网络SA性能指标提升优化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5G网络SA性能指标提升优化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5G网络SA性能指标提升优化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5G网络SA性能指标提升优化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5G网络SA性能指标提升优化总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5G网络SA性能指标提升优化总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5G网络SA性能指标提升优化总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5G网络SA性能指标提升优化总结.docx

《5G网络SA性能指标提升优化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G网络SA性能指标提升优化总结.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5G网络SA性能指标提升优化总结.docx

5G网络SA性能指标提升优化总结

SA性能指标提升优化总结

通过对接通Top小区进行分析,发现Top小区主要分布于城区边缘或站间距较大的区域,结合TA分布看均属于弱场问题导致,目前5G网络未能实现全网覆盖,弱场问题比较严重,全网部署弱场优化功能,包括CCE自适应+PDCCH最优波束,NI换底,上行基于SINR的频选,上行IRC自适应,上行功控共5项功能。

1.CCE自适应+PDCCH最优波束

现网NR基站版本下PDCCH传输方式默认采用宽波束,远点用户可能出现PDCCH漏检导致性能下降,改为最优波束方案后,PDCCH采用窄波束且有赋形增益,大幅增加远点用户的解调成功率,降低漏检概率,提升网络性能。

MocName

ParaName

ParaFullName

Range

Filter

SuggestValue(64T)

PDCCHConfig

pdcchTmMod

PDCCH传输模式开关

2

 

2

PDCCHConfig

cceAdaptMod

CCE自适应模式

4

 

Adaptive

PDCCHConfig

frequencyDomainResources

Corset频域资源

000000000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11111111111111111

 

000000000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PUCCHConfig

rsrpReportEnable

RSRP上报使能开关

FALSE

 

true

RSRPMeasureConfig

reportQuantity

测量上报量类型

criRSRP

moId='1'

ssbindexRSRP

RSRPMeasureConfig

csiRsEnable

CSI-RS使能开关

FALSE

moId='1'

FALSE

RSRPMeasureConfig

ssbEnable

SSB使能开关

FALSE

moId='1'

true

ControlResourceSet

cceRegMappingType

CCE-to-REG的映射方式

noninterleaved

 

interleaved

ControlResourceSet

regBundleSize

RegBundling大小

n6

 

n2

ControlResourceSet

interleavedSize

交织矩阵的行数

n2

 

n3

SearchSpace

nrofCandidatesAggregationLevel1

聚合度是1对应的候选集个数

n0

searchSpaceTypeList='ueSpecific'

n4

SearchSpace

nrofCandidatesAggregationLevel2

聚合度是2对应的候选集个数

n0

searchSpaceTypeList='ueSpecific'

n4

SearchSpace

nrofCandidatesAggregationLevel4

聚合度是4对应的候选集个数

n4

searchSpaceTypeList='ueSpecific'

n4

SearchSpace

nrofCandidatesAggregationLevel8

聚合度是8对应的候选集个数

n0

searchSpaceTypeList='ueSpecific'

n0

SearchSpace

nrofCandidatesAggregationLevel16

聚合度是16对应的候选集个数

n0

searchSpaceTypeList='ueSpecific'

n0

筛选MR覆盖率低于80%的SA接通、掉线质差14个TOP小区,进行参数优化,修改效果如下:

2.NI换底

由于内环SINR借助于PUSCH和SRS来获得,在闭环模式下,测量时通过SRS来获得,但是在实际环境中,SRS和PUSCH收到的干扰并不相同,使用SRS的NI不能准确反映PUSCH的NI,因此需要对SRS进行换底处理,即将SRS的NI全部替换为PUSCH的NI。

针对NI换底选取接通、掉线10个TOP小区进行修改,修改效果如下:

上行基于SINR的频选

现网存在未清频D1D2导致的系统间干扰,以及海康威视等干扰器的外部干扰,影响用户感知,基于此,上行基于SINR的频选方案可以较好的规避干扰,提升用户感知。

将100M带宽分为68个子带,每个子带4个RB,评估每个接入UE的SINR,低于门限时进入频选,优先分配平均NI最低的子带,该方案可最大程度的使UE避开上行干扰,提升用户感知。

MocName

ParaName

ParaFullName

Range

SuggestValue(64T)

PUSCHConfig

ulFreqSelectMode

上行业务频选模式

freqselectdisable

sinrfreqselect

选取5G基站周边存在D1/D2频点且5G小区存在干扰的接通、掉线TOP小区,共计15个进行参数修改验证,修改效果如下:

4.上行IRC自适应

上行解调合并方式分为IRC和MRC,干扰场景下建议采用IRC,而无干扰场景建议采用MRC,但是受限于外场环境,无法针对性的进行配置,需要根据上行无线环境自适应的支持IRC和MRC的转换。

MocName

ParaName

ParaFullName

Range

SuggestValue(64T)

PhysCommon

puschIrcSwch

PUSCHIRC开关

TRUE

TRUE

PUSCHConfigCommon

puschIrcSwch

PUSCHIRC开关

FALSE

TRUE

NRPhysicalCellDU

reserved34

预留字段34

0

123abc

NRPhysicalCellDU

reserved35

预留字段35

0

8;20;40;60

NRPhysicalCellDU

reserved36

预留字段36

0

-452

NRPhysicalCellDU

reserved37

预留字段37

0

328

选取5G存在干扰的接通、掉线TOP小区,共计12个进行参数修改验证,修改效果如下:

5.上行功控

默认的PUSCH闭环功控策略下,UE整体发射功率偏高,导致多用户场景下带来系统内干扰,适当降低中远点用户闭环功控的目标SINR值,远点为保障感知暂时不降,整体降低系统内干扰。

选取10个接通、掉线TOP小区进行修改;修改后指标变化如下:

   

一. RRC低接通率优化

验证RRC接通率低Top小区可拉长RRC连接定时器,MSG3和PDCCH功率改善,现场针对Top小区部署后,RRC接通率低问题提升明显。

参数模板如下:

MocName

ParaName

ParaFullName

Range

SuggestValue(64T)

PUSCHConfigCommon

msg3DeltaPreamble

MSG3相对于PRACH的功率偏移

long:

[-1..6]

默认值:

0

4

PowerControlDL

pdcchCommonPwrOffset

PDCCH公共空间EPRE相对于小区RE参考功率的偏移

long:

[-1..6]

默认值:

0

6

ControlPlaneTimer

rrcSetupTimer

RRC连接建立定时器(ms)1

2000

10000

ControlPlaneTimer

rrcReestabTimer

RRC重建立定时器(ms)1

3000

3600

筛选16个低接通TOP小区,修改定时器等参数,修改后指标变化如下:

一. 切换优化总结

1.5-5ANR开通

5-5切换目前存在优化瓶颈,主要是突发切换失败时由于没有切换失败惩罚机制,短时可能触发上百次的切换失败,影响整网指标。

基础优化能做的就是邻区增删,可以使用ANR进行邻区增补和监控,葫芦岛验证切换成功率有提升,但是无法稳定保持,突发Top邻区对失败问题本质无法规避,由于当前版本无切换失败惩罚功能,单个问题终端导致的连续切换失败无法得到控制。

开启ANR功能后,5G小区共增补616条邻区,邻区增补后切换成功率由98.81%提升至99.16%;

一. 夜间指标恶化分析及优化

现网很多top小区和异常事件都发生在凌晨0-6点之间,分析主要原因为载波关断节能开启导致,现网有90%小区会在0-6点触发载波关断节能(目前载波关断不评估负荷),只有10%小区未开启载波节能,因此夜间整体网络覆盖空洞问题凸显,弱场问题进一步恶化,导致夜间指标差,top小区增多,已建议将问题小区周边节能小区进行去节能,提升用户感知。

二. 5-4切换优化

5-4切换涉及到5G和4G两个系统,切4G频率又较多,5-4切换问题相对较多,全省5-4切换成功率均较低,为了提升葫芦岛5-4切换成功率,先后进行了邻区增补,邻区同频同PCI优化,后续继续研究回落优先级及不同频点使用不同门限的优化探讨。

基于共站4G切换关系进行邻区增补:

1、将5G小区与共站4G小区的对应关系梳理;

2、统计共站共扇区的4G小区一周内出切换成功次数大于1000的邻区对,对目标小区为FDD1800,E1,D3的小区进行筛选;

3、将4G小区通过对应关系替换成5G小区,并继承4G小区高切换成功次数的邻区关系,进行邻区关系增补。

基于重定向次数及TA距离的邻区增补:

1、统计现网5G小区触发重定向到4G的次数,对于重定向次数较高的小区说明可能存在4G邻区漏配导致;

2、统计高重定向次数5G小区的TA值,1个TA约等于39米,计算5G小区的平均覆盖距离;

3、根据5G小区的平均覆盖距离进行基于距离的4G邻区关系增补。

通过上述两种方案优化后,5-4切换成功率由97%提升至98.3%

经过优化后SA接通率由98.5%提升至99.3%;掉线率由1.1%改善至0.2%;5-5切换成功率由98.8%提升至99.1%;5-4切换成功率由97%提升至98.3%。

优化效果明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