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明实践经验信息.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09467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时代文明实践经验信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新时代文明实践经验信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新时代文明实践经验信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新时代文明实践经验信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新时代文明实践经验信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新时代文明实践经验信息.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新时代文明实践经验信息.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新时代文明实践经验信息.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新时代文明实践经验信息.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新时代文明实践经验信息.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时代文明实践经验信息.docx

《新时代文明实践经验信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时代文明实践经验信息.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时代文明实践经验信息.docx

新时代文明实践经验信息

新时代文明实践经验信息2020

1

新时代文明实践经验信息五篇

目录文艺微党课赋能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1望闻问切开创文明实践新疗法...........................3三个到位全力保障试点工作顺利开展.....................6六进农家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9四举措点亮群众新生活................................12

文艺微党课赋能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

为切实增强传统党课的通俗性和普遍性,大力实施新时代宣讲师‛计划,我区立足全国微型党课发源地和公共文化服务全省第一的优势基础上,创新打造文艺微党课,构建大师课、区级精品课、基层普及课三级课程体系,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插上艺术的翅膀,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一是连线高端资源,以大师课打造文明实践新能级。

依托中央音乐学院新时代文明实践音乐中心落户的资源优势,策划推出大师课‛,让文明实践有影响、有品牌。

积极对接艺术大师,通过大师课‛让广大群众在高雅艺术的熏陶2

中参与文明实践。

如响乐团,举办了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首堂音乐党课,吸引线上线下40余万人观看,在全社会形成了强大的影响力和引领力。

此外,通过在基层建立文艺微党课基地,不断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能级,如建立小提琴艺术馆,建立小友友‛大提琴社团,用新时代文明实践助推乡村振兴。

二是借力本土专家,以区级精品课激发文明实践新活力。

充分发挥在鄞高校新时代文明实践联盟作用,组织区内外专业文艺工作者围绕重大主题和中心工作开展专题创作,推出一批区级精品课‛,用文艺的形式赋予传统微型党课新形式、新内容。

组建文艺微党课高级讲师团,首批成员15位,带着《经典歌曲里的中国梦》等20堂精品课程,开展线上线下的示范宣讲50多场,吸引听课人数达10余万人次,深受基层的欢迎。

三是深挖草根力量,以基层普及课引领文明实践新风尚。

凝聚基层草根文艺志愿者力量,以音乐、舞蹈、朗诵等多种形式传播科学理论、讲述奋斗历程、引领文明风尚,形成一批基层普及课‛。

如在镇街、企业、村社挖掘草根名嘴、民间艺人等,组建21支文艺微党课草根宣讲队伍,以三句半、小品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手段,创作《春越来越近》《映山红》《我们不能回家》等文艺微党课作品157个,深入农村文化礼堂、说3

事长廊、企业文化俱乐部开展宣讲近70场,吸引群众1万余人次。

基层普及课‛通过可长可短、可组可分‛的灵活方式,把时代大主题切换成文艺小节目,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宣讲,吸引群众广泛参与,以文艺微党课新载体掀起了基层文明实践的新风尚。

望闻问切开创文明实践新疗法

望闻问切‛是中医问诊的基本方法,流传了几千年的文化瑰宝在新时代仍旧给我们带来很多惊喜。

县卫生健康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分队依托县卫健委牵头管理,立足队伍主体结构为县级各医疗单位优势,全系统组建了一支由214名党员医务工作者、卫健政策宣讲员和优秀卫健工作人员组成的卫生健康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将望闻问切‛四诊工作方法创新运用到新时代文明实践当中来。

望看望伴随着近两年二胎政策的开放,许多家庭增添了孩子的欢声笑语,但在这之中还有一些特殊的失独家庭显得越发冷清。

为了让这些失独家人不再孤单,县卫生健康分队携手计划生育协会组织志愿者,围绕暖心家园‛项目开展了一系列关爱失独家庭活动,春节送春联、红五月踏青行、端午插花会让4

家不再孤单。

近日,为了让全县特殊家庭都能过上一个吉祥安康的中秋佳节,县卫生健康分队在全县推开计生特殊家庭迎中秋庆国庆‛走访慰问活动,节日前夕,全县共走访慰问计生特殊家庭86户,上门入户送去中秋节日慰问品258份,同时为大家送上节日的美好祝福。

加强失独家庭联络全覆盖,对所有失独家庭建立3+1‛联络机制,即每户失独家庭确定一名计生联络员,一名专属家庭医生,及一名文明实践志愿者,积极了解失独家庭各项政策的落实,关心他们的身体及心理的健康。

闻听闻孩子是祖国的花朵,但不是每一个孩子都有父母的庇护,县卫生健康分队俯身倾听孩子的需求,为他们撑起了一把遮风挡雨的文明实践大伞。

为保障孤儿健康成长,县卫生健康分队深入到13个乡镇和县福利院开展明天计划‛孤儿健康体检活动,为全县23名散居儿童和福利院22名孤儿进行健康体检,鼓励他们热爱生活,好好学习,长大后为社会作贡献。

通过体检活动的开展,一方面进一步掌握孤儿的身体健康状况,为孤儿的疾病预防、早期发现及治疗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另一方面也让这些正处于成长关键期的孩子们,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社会大家庭的关爱和温暖。

明天计划‛将持续为更多疾患孤儿提供有效帮助,为他们换回一个可以期待的明天。

问询问5

县卫生健康分队依托该县健康大讲堂‛民嘴讲堂‛同心服务队‛等平台,以及各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深入机关单位、乡镇村居(社区)、学校,以一线抗疫故事等为主要内容,以传承劳动精神为核心,广泛开展主题宣讲活动,引导群众感受医者仁心精神。

在圩镇街区、村庄广场等公共场所组织开展健康知识讲座、义诊答疑等志愿服务活动,全面提升群众的公共卫生安全观念、健康保健及疫情防控意识。

5月12日,为庆祝国际护士节,县人民医院新时代文明实践小分队深入万合镇集义村开展送医送药下乡、健康促进义诊‛活动。

共免费体检272人次,现场解答咨询321人次。

5月29日,该县卫生健康新时代文明实践分队在县城人民广场开展第33个世界无烟日‛暨保护青少年远离传统烟草产品和电子烟‛主题宣传活动,活动现场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接待群众现场咨询150余人次,免费体检190余人次。

切切身新时代文明实践,不仅要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也要服务志愿者自身,让志愿者们切身得到精神洗礼。

县卫生健康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分队组织卫健委机关全体机关党员志愿者开展忆党史、当先锋‛系列专题宣讲活动。

县人民医院志愿服务小分队开展先进基层党支部和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及学习强国‛学习标兵表彰活动;县妇保院志愿服务6

小分队组织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观看党员电教片,赴马家洲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参观学习,接受红色革命传统教育洗礼,党支部书记戴宇晓上了一堂以《共产党员应打磨好底色‛亮出本色‛》为主题的党课,教育党员干部正确认识党的先进性,不忘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

三个到位全力保障试点工作顺利开展

我县被列为全国50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试点单位以来,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基层宣传思想工作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谁来做、做什么、怎么做,坚持边实践边探索,通过三个到位‛全力保障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新路径,加快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制度化、常态化、特色化。

体制机制健全到位,构建工作落实网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

出台《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实施方案》、《关于深化拓展我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确立县委书记任文明实践中心主任、乡镇及村党组织书记任文明实践所、站负责人,明确职责,压实责任,真正打造成基层组织建设书记项目‛。

7

二是坚持高位推动。

建立县领导和县直单位联系包保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责任制,县四个班子领导各联系包保一个乡镇。

把新时代文明实践纳入文明创建和意识形态工作考评内容,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调度会,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有力有效开展。

三是打造三级阵地。

县委、县政府统筹安排使用800万元文明创建工作资金,并每年给予90万元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专项经费支持。

有效整合人员、平台、项目等资源,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及所、站建设全部实现有标牌、有场地、有队伍、有制度、有计划、有活动、有记录七有‛。

截止目前,全县共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3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315个,初步形成中心吹哨、部门动员、各方参与‛的工作机制。

服务队伍组建到位,注重发挥主体作用。

一是建强县志愿服务总队。

县党政主要负责人任县志愿服务总队队长,同时设置完善20+N‛支以机关党员干部为主的常备志愿服务队伍,目前全县县直单位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组建率达100%,在职党员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参与率达80%以上。

二是组建群众身边志愿服务队伍。

8

乡镇、村(社区)吸纳本地乡土文化人才、科技能人、五老‛人员、新乡贤、创业还乡人员、群众性活动带头人,组建群众身边的志愿服务支队、小分队,目前全县登记在册志愿者队伍1451支,注册文明实践志愿者10万多人。

三是充实专业宣讲队伍。

组织由领导干部志愿者、县委党校老师和乡镇宣传委员组成的专业宣讲团及以五老‛、五青‛为主体的专业志愿服务宣讲队357支,深入企业、农村、机关、校园、社区文明实践所(站)开展宣讲215场次,参与群众42000多人。

服务群众精准到位,扎实开展实践活动。

一是推深主题志愿服务。

开展举旗帜送理论‛专题宣讲215场,邀请知名专家开展理论专家下基层‛活动,参与群众10000余人。

二是做实普惠性志愿服务。

以创建省文明城市提名城市为契机,开展我县是我家‛志愿服务活动,组织1000余名机关党员干部开展文明交通劝导、文明单位进社区、包保街区集中志愿服务活动。

以强化移风易俗成果为抓手,开展道德讲堂‛、我们的节日‛等活动179场次,中宣部第19期《学习与思考》刊发我县传承发展乡贤文化调研文章,对我县工作予以高度评价。

新时代文明实践三下乡‛形成常态化机制,文艺演出小分队、送春联轻骑兵‛9

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文明实践活动1417场次。

三是创新特惠性志愿服务。

着眼空巢老人、留守儿童以及特困群体,组织实施关爱弱势群众、扶贫帮困一对一‛多对一‛志愿服务31829人次,不断满足群众个性化、差异化需求。

四是配送个性化志愿服务。

根据群众点单,文明实践所(站)为群众配送送戏进村‛、田园旅游‛、科技培训‛等项目,使文明实践活动更接地气、更有实效。

六进农家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

我县紧紧围绕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这一目标,致力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紧贴围绕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等五项内容,扎实开展六进农家活动‛,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不断巩固全县思想阵地。

一、讲政策进农家全县200余名理论宣讲志愿者组成板凳宣讲小分队、草根宣讲小分队,将基层宣讲活动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盘活用好阵地、人员各类资源。

通过日常项目定单制‛、重10

点服务项目派单制‛和群众需求点单制‛,充分发挥理论宣讲志愿者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方面的优势,让党的最新理论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

截止目前,共开展理论宣讲500场次,受教育群众达10万人次。

二、传技术进农家发挥各单位在人才、信息、资源等方面的优势,邀请农业技术相关专家,按照一帮一‛原则,对各单位对口帮扶的贫困户,重点围绕送种、养、技术情况,采取结对帮扶方式开展志愿扶贫行动,进一步提高扶贫质量,巩固脱贫成果。

截止到目前,共开展农业技术下乡活动40次。

三、树模范进农家自2017年开展三奖评‛活动以来,共评选出4149户典型户,累计发放奖金207.45万元。

2018年以家庭和谐促进社会和谐,传播好家风、传承家庭美德为目标,在10个乡镇83个行政村开展美丽庭院‛孝心儿女‛评选活动,截止目前,共评出美丽庭院‛典型3600户,孝心儿女‛(家庭)1800户,设立红黑榜‛,红榜展示好邻居、好媳妇、优秀志愿者等典型风采,黑榜‛警示不文明的人和事。

四、献爱心进农家各级文明单位与各实践所、站结对共建,有针对性地为群众提供精准服务,通过点点滴滴,温润群众心灵,传递向善爱11

心。

发改局志愿者开展寒冬送温暖把爱带回家‛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活动;平洋镇双山村志愿者疫情期间为群众代购生活必需品及药品;宣传部志愿者开展云销售爱心助农鸡鸭蛋‛行动等。

截止目前,共开展爱心进农家活动353次。

五、送文化进农家以农村、社区为重点服务区域,围绕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和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开展针对性服务,结合节庆文化,采取送歌舞、送春联、送图书、送电影、送戏剧、开办剪纸培训展的方式进行,充分发挥文化志愿者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积极作用,推动文化惠民工程有效实施,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截止到目前,共开展文化惠民活动70余场次,为全县广大群众分享丰富的文化大餐‛。

六、倡新风进农家破除奢侈浪费、互相攀比的不良习气,坚持创新理念、弘扬时代新风,扎实推进移风易俗引领文明新风尚。

婚事新办‛,让文明减轻负担。

积极倡导婚事新办,以茶话会、集体婚礼等形式代替传统婚宴,引导农民勤俭节约,倡树文明新风。

三年来,我们先后组织婚事新办的茶话会10余次,组织集体婚礼、相亲会、职工联谊活动3次,涌现出不办简办婚礼的农民典型20对。

集体升学礼‛,让新风尚成新常态。

在每年的学子宴‛高峰期,全县90个道德评议会、各村两委干部、帮扶责任人积12

极入户宣传,耐心做好学生家长思想工作,号召不办升学宴,两年来,对1635个毕业生家庭实现入户宣传全覆盖,不办、简办家庭占总数的93%。

引导教众凝聚群众‛,广泛汇聚各方力量。

采取常接触、真服务、送文化等措施,建立三级书记定点联系、党员干部定向联络等机制,引导信教群众爱国爱社会主义,与党同心同行。

文明积分制‛,让有德者有得。

探索建立乡风文明积分制‛,对于在推进文明乡风建设特别是移风易俗工作方面作出表率的家庭、先进个人可以给予相应奖励,让文明分‛有效促文明风‛形成。

四举措点亮群众新生活

我县强有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压紧压实责任,开展讲、评、帮、乐‛等活动,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送思想、送文明、送服务、送欢乐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

本着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的原则,在常态化、长效化上下功夫,眼于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大力培育文明乡风,创造激发文明实践的生命力,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浸润百姓生活,全力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成百姓家门口的服务中心、文明中心、信仰中心。

讲‛,就是结合理论宣讲活动,组织志愿宣讲队伍,以13

讲堂或入户的方式,讲理论、讲政策、讲文化等。

评‛,就是开展一系列最美人物‛评选活动,整合评选出来的道德模范、乡贤、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等身边好人‛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帮‛,就是结合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活动,协调家庭邻里关系,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孤残老人,引导形成邻里互助、守望相助的社会风尚。

乐‛,就是结合文化惠民‛工程,利用新时代文艺轻骑兵,培育挖掘基层文化人才,开展形式多样、接地气的文化活动,活跃繁荣基层文化生活。

乡土宣讲,讲出百姓的民心梦想统筹整合体制内外两方面人才力量,一方面拓展行政组织人才组建县委宣讲团‛,另一方面组织乡土能人组建百姓宣讲团,开展政策、文化、理论、法律等各种内容的微宣讲‛活动。

以忆经历、谈感受的讲述使宣讲变得生动形象、更接地气,宣讲具乡土味‛,效果更润民心‛。

组织百姓宣讲团、社区书记、村支书等深入社区大院、居民家中,把党的十九大精神、脱贫攻坚等相关内容用拉家常、讲故事、顺口溜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给百姓,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的红人‛。

常用百姓身边的、鲜活生动的事例弘扬在平凡岗位上追逐梦想的先进典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党的方针、政策,让群众更容易接受理解。

在宣讲活动中采取互动化形式,采取14

现场观众说与宣讲专家讲相结合的模式进行,改变单向讲解的灌输式宣讲,通过现场互动,先让观众从生活、工作、家庭、社会中的所见所闻等直观感受,同时把群众请上舞台,把舞台让给群众、把话筒交给百姓,让群众将深奥的官方话语‛翻译成生动地群众语言‛,用老百姓喜闻悦见的方式深入浅出、娓娓道来,让大家真正听得懂、感兴趣、用得着,让新思想真正打动人心、洗涤心灵。

红黑张榜,评出乡亲的道德新风结合道德红黑榜‛和善行义举榜‛等设置和张榜,大力选树全县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最美‛人物,在评‛上出实招,组织开展道德评议,举荐身边好人、道德模范,褒奖善行义举,开展好媳妇好婆婆‛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最美家庭‛家风家训‛等评选活动,广泛在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先进事迹巡讲巡演,通过感恩教育、孝道教育,弘扬传统文化,,引导农村群众向善向上、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等最美‛社会风尚。

对移风易俗的先进典型在红榜‛张榜表扬,凝聚正能量,集中公示尊老爱幼、邻里和谐、庭院整洁、移风易俗等先进典型和好人好事;而违反移风易俗相关规定的,则列入黑榜‛,教育警示反面典型,曝光不遵守村规民约、破坏公共财产、不孝敬父母、大操大办等现象。

在评定红黑榜‛过程中,由党15

员组长推荐或自荐确定候选人,红白理事会逐一核实,再公开投票评定上榜的人和事,确保红黑榜‛公信力。

红黑榜‛就像一个道德的风向标‛,让更多村民明白,文明办好事才叫素质高。

让群众了解什么值得大力提倡、什么应该及时摒弃,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事不办的新观念深入人心,崇德向善、节俭朴素、文明环保成为令人眼前一亮的新风尚。

志愿服务,帮出群众的真心实意以县、乡镇、村(社区)三级为单元,以志愿服务为基本形式,重点组建好专家队伍、专业队伍、村(社县)志愿者队伍、五老‛(老党员、老干部、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宣讲队伍、先锋宣讲队伍等五类志愿服务队伍共20支志愿服务队。

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吸纳乡土文化人才、科技能人、五老‛人员、先进人物、文艺志愿者、创业返乡人员等积极参加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农技服务队组织农业技术志愿者,为群众开展果树栽培、管理、病虫防治等技术服务,文化志愿服务队组织开展送文化下乡‛文化活动,普法志愿者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普及志愿服务活动,卫生系统干部、医生、护士等,开展医疗常识、养生保健、健康科普知识宣传教育等志愿服务活动,助残‛志愿服务支队组织各行各业的志愿者开展残疾16

人康复医疗服务、贫困慰问通过一个个丰富多彩的活动,以特色志愿服务促进文明实践活动形成品牌。

在帮‛上求突破,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志愿服务的形式深入群众,实现群众需要什么,志愿服务就提供什么。

有哪些需求,就提供哪些服务。

‛始终把化解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忧心事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落脚点,满足群众多样化的现实需求。

结合三问‛做好供需‛结合,搭建志愿服务项目库和需求库。

主动征求群众的诉求和意见,不断丰富志愿服务菜单‛。

同时建立健全需求对接制度,做到精准服务,为群众的需求侧‛和文明实践供给侧‛架起桥梁。

文艺播种,乐出村民的幸福欢悦依托我们的节日‛主题系列活动,围绕春节、元宵之喜庆,清明之缅怀,端午之追忆,中秋之团圆,重阳之敬老等节日主题,编排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丰富群众文化娱乐生活,把党的方针政策融入到汇演节目中,在说唱中细数变化、讲述新时代故事。

同时开展送温暖献爱心、经典诵读、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志愿服务等丰富多彩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

以实践站(所)搭台‛、基层群众唱戏‛的做法,让广大群众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主角。

在乐‛上做文章,开展形式多样、接地气的文化活动,把送文艺‛变为种文艺‛,17

为基层群众带去高品质的精神享受‛。

通过文明礼仪、中华传统美德、移风易俗、卫生环保常识、交通安全知识的文艺宣传,群众的素质大大提升。

同时还依靠村级实践站所建起了合唱队、健身队、腰鼓队、器乐、太极拳等各类居民活动团队,强化催生群众的文体活动创编能力,极大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邻里之间的交流多了,亲情氛围更加浓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