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必修三知识点和世界区域地理.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106827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101.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地理必修三知识点和世界区域地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高二地理必修三知识点和世界区域地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高二地理必修三知识点和世界区域地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高二地理必修三知识点和世界区域地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高二地理必修三知识点和世界区域地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高二地理必修三知识点和世界区域地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高二地理必修三知识点和世界区域地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高二地理必修三知识点和世界区域地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高二地理必修三知识点和世界区域地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高二地理必修三知识点和世界区域地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高二地理必修三知识点和世界区域地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高二地理必修三知识点和世界区域地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高二地理必修三知识点和世界区域地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高二地理必修三知识点和世界区域地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高二地理必修三知识点和世界区域地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高二地理必修三知识点和世界区域地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高二地理必修三知识点和世界区域地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高二地理必修三知识点和世界区域地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高二地理必修三知识点和世界区域地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高二地理必修三知识点和世界区域地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地理必修三知识点和世界区域地理.docx

《高二地理必修三知识点和世界区域地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地理必修三知识点和世界区域地理.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二地理必修三知识点和世界区域地理.docx

高二地理必修三知识点和世界区域地理

高二地理必修三知识清单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1—3.1程晓鹏)

1.1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区域是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区域界线有的是明确的,有的具有过渡性质.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2、区域特征:

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可变性.

3、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

同:

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异:

①位置差异:

长江三角洲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松嫩平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

②气候条件差异:

长江三角洲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松嫩平原在温带季风气候区,也是雨热同期,但大陆性稍强,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生长期较短,水热条件的组合不如长江三角洲.

③土地条件差异:

长江三角洲以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松嫩平原黑土分布广泛,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④矿产资源条件差异:

长江三角洲矿产资源贫乏,松嫩平原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4、长江三角洲在良好的水热条件基础上,发展水田耕作业,主要种植水稻、油菜、棉花等,一年两熟至三熟;松嫩平原受水热条件的限制,发展旱地耕作业,主要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等,一年一熟.

5、长江三角洲河湖水面较广,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西部降水较少,草原分布较广,适宜发展畜牧业.

6、长江三角洲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对外联系方便,商业贸易发达,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松嫩平原利用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发展重化工业,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

7、区域不同发展阶段中地理环境的影响:

(以长江三角洲为例)

 

(1)早期:

河流、湖泊和沼泽分布较广,地势平坦,土质黏重.受地理环境的限制,耕作农业发展缓慢.

 

(2)农业社会:

①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稠密的水系为扩大交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

②随着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改良,多水而质地黏重的土壤不再成为耕作业的限制条件,农业生产得到较快的发展.

③随着我国历史上人口从北方至南方几次大规模的迁移,人口越来越稠密

.④优越的气候条件还使得长江三角洲成为我国主要的桑蚕和棉花生产基地.

 (3)农业社会后期:

①工商业的发展使人口、城市密集,耕地面积减小

②耕地被分割得很破碎,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粮食商品率低.

③今天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已逐渐让位于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在全国棉花生产中的地位也比不上新疆南部和华北平原.

1.2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1、地理信息技术指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主要包括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等.

2、遥感(RS) :

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1)原理:

 物体辐射和反射电磁波→收集→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专业图件统计数字

  目标物→传感器(关键装置)→遥感地面系统→成果

(2)特点和优点:

可以首先从面上的区域分析研究入手,然后有重点地选择若干点、线进行野外验证和检查.不仅可以提高研究工作的精度和质量,而且节省人力和财力,提高效率.

3、全球定位系统(GPS):

 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导航和定位的系统.

(1)三大部分:

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

特点:

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具有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

4、地理信息系统(GIS) :

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用于所有用到地图或需要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领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和城市管理中得到应用.

 

(1)流程:

信息源→数据处理→数据库→空间分析→表达

(2)优点:

①信息量大,使用方便;②功能强大;③动态监测(GIS与RS相结合)

5、遥感、全球定位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即互为独立又相互促进.遥感主要用于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全球定位系统主要用于地理信息的空间定位,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于对地理信息进行管理、查询、更新、空间分析和应用评价.

6、数字地球是指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将各种地理信息按地理坐标,从区域到全球进行整合,并进行的立体、动态的显示.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1、荒漠化指发生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荒漠化主要表现为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2、西北地区范围:

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西北地区地形地貌:

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和中部(内蒙古境内)是辽阔坦荡的高原;西部(新疆境内)是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是干旱,以荒漠、草原景观为主,其成因:

深居大陆内部-远离海洋-水汽难以到达.

3、由于受夏季风影响程度不同,西北地区自东向西降水量逐渐递减,因此干旱程度增加,土地的自然产出和载畜量逐渐减少;贺兰山以东的内蒙古高原主要属于半干旱的草原地带;贺兰山以西形成了大片的沙漠和戈壁,只有一些高耸的山地迎风坡地带,降水稍多.山地迎风坡降水和冰雪融水成为绿洲农牧业生产的主要水源.

4、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因素-为荒漠化创造条件:

①基本条件→气候干旱少雨;②物质条件→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③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④气候异常也可以影响到荒漠化的进程.

5、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因素-加剧荒漠化进程(起决定性作用)

(1)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

A.来自于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B.由于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

(2)主要表现:

①过度樵采;②过度放牧;③过度开垦.

6、西北地区的次生盐渍化主要分布在在有水源灌溉的绿洲地区.原因是由于耕作技术落后,灌溉措施不当,另外由于干旱的气候条件下蒸发旺盛,盐分极易在地表聚集而形成.

7、我国不同历史时期荒漠化的演化:

时代

影响范围

原因

古代

盲目垦耕,战争、瘟疫

塔里木盆地沙漠边缘、河西走廊

近代

移民实边、开放蒙禁

内蒙古南部农牧过渡地带

现代

人口压力,管理失误

草原牧区和旱作地区

8、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荒漠化的防治内容:

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的土地的生产力.

荒漠化的防治原则:

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的原则.

防治荒漠化要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下,以防为主,保护并有计划地恢复荒漠植被;重点治理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的地段,因地制宜地进行综合整治

(4)荒漠化具体治理措施:

①合理利用水资源;

②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

③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④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⑤控制人口增长.

我国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和经验生物固沙、草方格沙障、沙地飞播造林种草、小流域综合治理等.

9、我国政府在西北地区的生态建没和荒漠化防治中,先后实施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体系建设、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防沙治沙等多项生态环境治理工程.

2.2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1、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具有众多生态作用和环保功效,如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防风固沙、吸烟除尘、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等,被称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2、现存的原始森林集中分布在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地区.它们或因地广人稀、自然条件严酷,或因难以通行、开发较晚,才免遭大规模破坏.其中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森林.但现在世界森林面积减小的趋势仍在加剧,尤其热带原始林是正在遭受毁灭性破坏.

3、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两侧,但在大陆向风地带可以伸展到南北纬15-25度.热带雨林的三大集中分布区是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非洲刚果河流域、东南亚地区.

4、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①地球之肺:

影响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调节全球气候;②地球的储水库:

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③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地球生物进化史中繁衍物种最多、保存时间最长的场所.

5、热带雨林系统的优势:

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生物生长迅速、群落生产力高.

6、雨林生态的脆弱性;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土壤贫瘠.

7、亚马孙雨林开发:

①20世纪五十年代以前:

生活方式落后,开发规模小,没有太大的影响;②人口急剧增长,雨林遭到空前的破坏;③1970年,巴西政府正式公布了著名的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

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迁都巴西利亚、移民亚马孙平原、借助外资并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

8、在当前背景下,面对雨林破坏严重的严峻形势,应该把保护放在第一位.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3.1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1、可再生能源:

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

 非可再生能源:

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

2、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

①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储量丰富、分布范围广、煤种齐全、煤质优良;②市场广阔;③位置适中,交通便利.

3、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策略:

①扩大煤炭开采量;②提高晋煤外运能力;③加强煤炭加工转换,建设坑口电站;发展炼焦业.

4、加强能源综合利用:

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值.①加强三条产业链:

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②山西省产业结构由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原料工业逐步超过采掘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5、山西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①提高煤的利用技术;②调整产业结构;③工业三废的治理.

 

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3.2—5唐飞)

第二节:

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1、田纳西河概况:

位于美国东南部,是密西西比河支流俄亥俄河的一条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分支,属于二级支流;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的西坡,在肯塔基市附近注入俄亥俄河。

  2、不同地段的保护:

山地:

河流的发源地,保护好植被生态河谷平原:

人类活动比较集中的地区,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

河流:

流域中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注意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的保护。

  3、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①地形:

多山,地形起伏大,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陆路交通不便,河流航运作用十分突出。

②气候:

亚热带地区,冬末春初降水多,夏秋季降水相对较少。

  ③水系:

支流众多,水量丰富,大部分可通航,并通过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可通往全国大部分地区;

  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大,受气候影响,水量很不稳定。

④矿产资源:

非常丰富。

  4、流域的自然背景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为以能源的梯级开发为核心.

  5、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

  ①18世纪下半叶:

农业发达,人口较少,对自然环境影响不大。

  ②19世纪后期:

人口急增,对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与社会问题:

土地退化;植被破坏;环境污染。

  ③20世纪30年代初:

田纳西河流域成为美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

  6、7、流域的综合开发:

TVA将河流的梯级开发作为流域开发的核心。

  大坝的作用:

防洪、航运、发电、提高水质、旅游、土地利用等等效益

  7、田纳西河两岸形成"工业走廊"的原因:

大规模的火电和核电使田纳西河流域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流域内炼铝、化学等高耗能工业的发展。

  8、田纳西河水量随季节变化特点及原因:

冬末春初降水多,河流流量大,夏秋季降水相对较少;河流流量小。

  9、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区位优势是什么?

  ①田纳西河流域处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大,水资源丰富;②加上流域内地形起伏,河流落差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③此外还有丰富的煤炭(磷、铅锌矿)等矿产资源。

  10、田纳西河流域是美国的棉花带(农业带),从农业发展角度看,田纳西河流域的气候条件对农业发展有什么不利影响:

高温期与多雨期不一致,对农业生产不利

  11、田纳西河流域发展水运有那些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有利条件:

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水量丰富,大部分可通航;没有结冰期,全年可通航;通过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可通往全国大部分地区。

不利条件:

  12、田纳西河流域早期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19世纪后期起,流域内人口激增,开发利用强度加大。

扩大种植面积、开矿乱开滥采、用木炭炼铜导致森林砍伐、植被破坏,造成水土流失;高强度利用耕地导致土地退化;大量排出含S02的废气,不仅污染大气,还形成酸雨污染土壤和水体,影响生物生长。

13、对田纳西河治理采取了哪些措施,并说明其效益。

修筑了(多座)水坝、(多处)船闸和港口。

取得了防洪、改善通航条件、提高运输能力的效益。

实现了对全河的统一管理和梯级开发。

14、分析河流水能丰富的原因

  主要从两个方面分析:

  一是流速(位于阶梯过渡地带,河流落差大);

  二是径流量大(看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

  

(一)凌汛的形成条件

  凌汛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有冰期;二是流向高纬。

在我国凌汛最严重的是黄河,主要发生在上游河段和下游河段(即山东河段)。

15、水库坝址的区位选择

  主要考虑以下3个方面:

1.选在河流较窄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因为工程量小,工程造价低);2.选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尽量避开断层、喀斯特地貌等,防止诱发水库地震;3.考虑占地搬迁状况,尽量少淹良田和村镇。

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1、东北地区地理条件

  

(1)气候条件:

大部分位于湿润、半湿润的温带季风气候区,热量和水分基本可满足一年一熟作物需要,但不利条件是容易受到低温冷害的影响。

  

(2)地形、土壤条件:

为农业多种经营提供了条件;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有利于农业生产。

  (3)社会、经济条件:

①工业:

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农牧兴工、共促农牧②交通:

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发展外向型农业。

③开发时间较晚,人口密度较低,有利于绿色农业和大农业的发展。

  2、主要地形:

三山脉(小兴安岭、大兴安岭、长白山)、三平原(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

  3、农业布局特点:

耕作农业区:

主要分布在三大平原地区。

林业和特产区:

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

畜牧业区:

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是重要的羊、牛、马牧畜生产基地。

畜种:

呼伦贝尔市三河地区:

三河牛、三河马;松嫩平原西部:

东北红牛。

  4、东北商品粮基地生产特点:

①大规模机械化生产②地区专业化生产

  5、农业发展方向:

平原区:

发展适应加工需要的优质、专用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条;建设绿色食品基地。

西部草原区: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

山区农业:

实现由原料型生产向原料及产品加工并举的转变。

  6、东北建设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是:

  自然条件:

雨热同期,光照充足,平原广阔、土壤肥沃。

  社会经济条件:

人均耕地面积大,机械化程度高,交通便利,对外联系方便,市场需求大。

  7、东北商品粮基地发展潜力较大的原因:

  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粮食商品率高;目前单位面积产量不高,随着科技和农业投入的增加,粮食的单产和总量将有较大幅度的提升;有一些宜农荒地可供开垦;(为什么长江三角洲地区商品粮基地潜力下降:

由于人口稠密,每年净增人口多;城市、工交建设等建设用地不断增加,耕地面积将会有所下降;目前单产已较高,增产潜力已较小。

  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为例

  1.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背景及地理条件

  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①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②工业内部,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⑵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最先改革开放的地区,给予许多优惠政策,使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

  ⑶良好的区位条件:

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发挥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的优势,就近接受港澳产业的扩散,利用港澳贸易渠道,大量出口商品。

  ⑷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2.工业化城市化推进的阶段

  ⑴工业化的推进:

①第一阶段:

1979-1990年,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这一阶段的主导产业。

②第二阶段:

1990年以后,高技术产业产业逐渐取代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成为主导产业。

  3.问题与对策

  ⑴产业升级面临困境(与长三角相比产业基础、科技实力、人才队伍和市场腹地都处于劣势)--产业结构调整:

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不发达,以产业基础较好的广州市为基地,发展汽车、钢铁、石化、造船等原材料工业与装备制造业,以此推动产业升级。

  ⑵城市建设相对落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落后,缺少分工合作)--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构建以广州、深圳、香港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⑶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酸雨、水质型缺水、噪声等)--加强规划与管理。

⑷"城中村":

城市郊区出现的已经转变为以从事工商业为主的村落。

补充:

一、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一)自然条件

  土地(地形、土壤)+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水源(指灌溉水源)

  注:

自然因素的改造:

通过培育良种、改良耕作制度等技术改革,扩大某种农作物的区位范围;另外,人们根据经济技术条件,对不适宜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进行改造,使之适宜发展农业。

  

(二)社会经济因素

  1.市场:

市场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市场区位及需求的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突出。

  2。

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即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减小。

在最适宜的地方形成区域专业化生产,从而形成区域性或世界性的农产品生产基地。

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阿根廷5国成为世界主要商品粮生产国;荷兰、丹麦、新西兰等成为世界主要的乳畜产品供应国;拉丁美洲、非洲以及东南亚和南亚成为世界热带经济作物的生产基地。

  3.政策

  4.劳动力

  5.科技

  6.工业基础

  二、如何分析某一作物生长的气候条件

  1.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个方面去分析;

  2.从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气象灾害等方面去分析;

  3.从春、夏、秋、冬4个季节的气候条件分段分析。

  例如,试分析华北地区棉花生长的气候条件。

  有利条件:

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秋季雨水少,天气晴朗,有利于棉花后期生长和收摘。

沙性土壤肥沃。

有灌溉水源。

  不利条件:

播种期适逢春旱,灌溉水源不足。

  三、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一)自然条件:

位置、土地、水源。

  

(二)经济因素:

农业基础、原料、燃料、市场、交通、劳动力、技术。

  (三)社会因素:

政策、个人偏好、工业惯性、社会协作条件、国防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历史条件、政策。

  (四)环境因素:

主要用于微观布局。

  工业区位因素是多方面的,在诸多的区位因素中,某种工业的区位选择所要考虑的主导因素可能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因此,在现实的区位选择中,要首先考虑其主导因素或具有明星优势的条件。

  注:

①原料地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原因是工业所用原料的范围越来越广,可替代原料越来越多,加上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②市场对工厂区位的影响在逐渐加强;③沿海、沿江港口、铁路枢纽、高速公路沿线地区,对工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④信息通信网络的通达性越来越重要;⑤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在逐渐加强。

第五章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

  ⑴自然原因:

①区域分布不均匀;②自然资源一般不具流动性。

  ⑵经济原因:

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区域资源供求不匹配。

  西气东输:

以新疆天然气资源为基础,以长江三角洲作为天然气的目标市场,建设从塔里木盆地至上海的输气管道。

  2.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⑴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①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对能源需求量大,但是能源相对短缺,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②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能源资源蕴藏丰富,需求量小,能源优势难以发挥。

  ⑵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①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为主,易引发酸雨等环境问题;②北煤南运对我国南北向铁路运输带来很大压力。

  ⑶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①天然气分布西多东少、北多南少;②四大气区是新疆(塔里木、准噶尔)、青海(柴达木)、川渝(四川盆地)、陕甘宁(鄂尔多斯);③东部油气开发已到中后期,西部是战略接替区,发展战略是稳定东部,发展西部。

  3.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经济生态社会

  ⑴对中西部经济发展(输出地)的影响:

①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③有利于西部地区能源气化,缓解因植被破坏对环境的压力。

促进基础设施的建设。

也有利于缓解交通压力。

  ⑵对东部经济发展(输入地)的影响:

①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缺状况,促进经济发展;②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能源结构,;③有利于净化大气环境④促进东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缓解交通压力。

  第二节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1.概念:

产业转移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达区域的部分企业顺应区域比较优势的变化,通过跨区域直接投资,把部分产业的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区域进行,从而在产业的空间分布上表现出该产业由发达区域向发展中区域转移的现象。

  产业转移一般包括对外直接投资、设立营销网络、建厂、设立研发机构等形式,其中设立研发机构是产业转移的高级形式。

跨国公司在国外设立研发机构有利于实现生产与开发一体化,缩短新产品生产周期。

  2.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劳动力因素、内部交易成本、市场因素、

  此外:

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环境因素、资源问题等。

  3.当前,中国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方面的三大特点:

(阅读选学)

  第一,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行业越来越多。

制造业仍然是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行业,在制造业中,高耗能产业成为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方面。

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为减小本国的环境压力,从能耗、环保、税收等方面对高耗能项目进行限制,加上《京都议定书》生效后,这些国家为完成减排温室效应气体的任务,越来越多地将此类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越来越重要的行业,服务业是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新重点。

  第二、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区域越来越多。

东部地区因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一直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方面占据优势地位。

但西部地区所拥有的资源优势、环境优势和要素低成本优势等,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企业到西部进行投资。

东部地区外商到西部地区再投资,也已成为西部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方式。

  第三、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方式越来越多。

如制定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设立各种形式的开发园区、开展产业链招商引资、技术引进和消化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