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109374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理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护理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护理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护理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护理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护理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护理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护理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护理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护理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

《护理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护理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

护理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护理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

101100)

一、学科简介及研究方向

护理学科主要任务是研究人类由现存或潜在健康问题和生命周期变化引起各种失衡反应的客观规律及诊断与干预的方法和技术,以恢复或重建平衡,达到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减轻痛苦的目的。

研究范畴包括探讨护理对象在上述因素作用下心身反应的规律、评价病情观察和判断手段与技术的有效性、改进各种护理措施的效果,探讨护理人才的培养问题和护理实践中的管理问题。

护理学专业1999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6年获得护理学硕士学位授予权,是河北省开展护理专业本科教育较早和第一个获得该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院校。

2011年成功申报国家首批护理学一级学科。

教职工31人,其中博士7人,教授7人,副教授9人,硕士生导师19人,兼职教师39人。

三三三人才3人,省管专家1人,市管专家2人。

是一支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和具有良好发展态势的学术团队。

目前,护理学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河北省优秀教学团队”、“河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煤炭创伤康复护理创新高地”、“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并拥有2门省级精品课程,本学科拥有多个先进的教学与研究实验室,其中康复护理实验室拥有国内第一台全自动步态训练机器人。

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河北省教学成果奖3项,承担国家自然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及省市重点攻关科研项目80余项,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余项,市级科技进步奖20余项,获国家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12项。

发表科研论文400余篇(其中SCI收录13篇,核心期刊260余篇)。

主编及参编教材60余部。

主要研究方向:

1.老年护理面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对老年群体的常患慢性病护理进行研究,探讨应对措施,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2.临床护理改进临床常见病患者的护理方法,寻求减轻病痛,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的有效方法。

3.社区护理探讨医院和社区的延续护理模式,探讨疾病预防、健康促进的有效途径,探讨社区常见慢性病人的管理,寻求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管理方法,建立良好的管理模式。

4.护理管理对医院护理人员管理、病人管理、护理过程管理、护理质量管理等内容进行研究,寻求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管理方法,建立良好的管理模式。

三年修学期满获得硕士学位。

二、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当代卫生保健服务发展需要,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健康事业服务,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与全面的知识结构,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护理实践能力,科研能力,一定的教学、管理能力,具有在护理专业领域的发展潜能,毕业后能够从事临床护理、护理教育、社区护理、护理科研和管理工作。

具体要求如下:

1.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护理专业,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医疗卫生事业服务。

具有以发展护理学科为己任的意识和责任心,具有严谨求实、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努力奉献的精神及品格。

2.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系统的专业技能,具有现代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并能利用相关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心理、社会学等学科知识,系统掌握护理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实验方法和技能,了解学科现状和发展趋势。

掌握本专业常见病及急危重症的护理方法,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掌握科研的基本方法,熟悉研究的基本过程,具有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态度,完成具有创新性的学位论文,具备获取专业发展的前沿信息和知识的能力。

4.能够承担护理学专业学生的带教任务,熟悉各种教学方法,并能够运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具有担任护理本科实践教学的能力。

5.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的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外语口语交流能力。

6.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

护理学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一般在导师指导下按照护理学科的培养方案要求选修课程。

研究生的科研及论文工作实行导师组(或导师)负责制,即实行以导师为主的导师组集体培养方式。

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工作力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培养方式主要为:

在校学习全部课程,论文选题报告、论文答辩等非课程环节和大部分论文研究工作一般在校内完成,但同时也有非隶属附属医院或科研单位组成双导师双基地的培养方式,根据学生的选题方向参加本专业的临床护理实践。

培养模式:

,掌握本专业常见病基本诊疗知识及按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

学制3年,最长修业年限6年。

因特殊情况可申请提前半年或一年毕业。

从事学位论文工作的时间应不少于1年(不包括申请论文答辩的时间)。

四、课程设置及简介

1、课程设置

硕士生的课程学分为34个学分,其中学位课为18学分。

凡同等学力或跨学科考取的硕士研究生,除完成课程计划中所规定课程外,还需补修2门以上大学本科相应的主要课程,具体科目由导师确定。

补修课程只记成绩不计学分。

护理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课程

类别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备注

中国特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

必修

外语

基础英语

72

4

Ⅰ、Ⅱ

必修

英语口语听力

36

2

Ⅰ、Ⅱ

必修

医学统计学

54

3

必修

护理理论与护理研究进展

54

3

必修

急危重症护理学

36

2

必修

老年护理学

36

2

必修

专业英语

36

2

必修

自然辩证法

18

1

选修

文献检索

45

2.5

必修

分子生物学

108

6

选修

日语

36

2

选修

医学实验动物学

36

2

选修

医学免疫学

45

2.5

选修

形态学实验技术

45

2.5

选修

医学信息学

28

1.5

选修

医学科研方法

28

1.5

必修

统计学软件的使用(SAS、SPSS)

45

2.5

必修

补修

课程

内科护理学

80

外科护理学

80

康复护理学

40

必修

环节

实践环节

18

1

必修

学术报告

18

1

必修

文献检索与开题报告

36

2

必修

2、课程简介

(1)护理理论及护理研究进展(NursingtheoryandThedevelopmentofnursingresearch)

护理理论是护理专业的独特理论知识体系,是护理学科发展与成熟的重要标志。

本课程介绍了当前护理学中先进的专业思想、基础理论及基础知识,主要围绕人的健康与疾病及生命过程,根据护理概念的基本内涵来组织课程内容,其目的是使学生能适应护理模式的转变,在一定的科学理论指导下为服务对象提供整体护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系统而全面的领悟护理专业的独特理论体系及模式,并明确其它相关学科的理论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以及在这些理论及模式的指导下如何应用护理程序来满足服务对象的生理、社会心理、文化及精神需要。

为提高学生的基本专业素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解决专业问题及创造性的思维等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为学生在以后的专业实践中应用这些知识奠定雄厚的理论基础。

护理研究进展是通过高质量的文献学习帮助学生了解护理专业发展现状,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专业问题及创造性思维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2)老年护理学(GerontologicalNursing)

老年护理学是以老年人口和老年社会为研究对象,认识老年人生理、病理、心理变化规律及社会、家庭与老人的关系,从而进行研究、诊断和处理老年人对自身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的学科。

它是护理学的一个分支,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社会科学、人口学、心理学、管理学、信息学科等相互渗透。

通过该课程学习掌握老年护理学研究的重点在于从老年人生理、心理、社会文化以及发展的角度出发,研究自然、社会、文化教育、经济地位、家庭支持和生理、心理因素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探讨用护理手段或措施解决老年人健康问题,包括评估老年人的健康和功能状态,制定护理计划,提供有效护理和其他卫生保健服务,并评价照顾效果。

老年护理学强调保持和恢复、促进健康,预防和控制由急、慢性疾病引起的残疾,发挥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能力,实现老年肌体的最佳功能,保持老年人的尊严和舒适生活直至死亡。

积极促进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

(3)急危重症护理学(EmergencyandintensiveNursing)

随着科技的发展,生命支持技术的进一步提高,对重症患者的救护已经到了一个划时代改变的时刻,许多新技术、新设备不断应用于临床。

《急危重症护理学》是一门以现代医学科学、护理学理论为基础,研究临床急、危、重症患者的病情特点,发展规律以及救治监测过程中的护理理论、技能和科学管理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

其目的是增强学生的急救意识,讲授急救护理学的基本理论,训练急救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在紧急情况下迅速评估、正确决策和果断实施的综合急救能力,在为急救病人提供急救护理的过程中,应用急救护理技能,满足病人的基本需求,为病人提供及时的护理,并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和观察能力,为今后从事和发展急救护理工作奠定基础。

五、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要求

(一)论文要求:

1.应在所研究的学科领域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具有学术意义或使用价值的成果。

2.表明作者具有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

3.必须是系统完整的学术论文,要有新的见解和一定的工作量,必须达到国内核心或国外学术刊物可以接受并发表的水平。

(二)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必须完成如下环节:

1.论文选题报告与开题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应和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相结合,有一定的探索性,有一定的工作量,应具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或应用价值,并在本学科内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

在确定课题方向的基础上,要求查阅近10年内的国内外有关文献,并阅读30-60篇以上。

选题报告的时间安排在第三学期开学后9月底之前(开学五周内)完成。

书面选题报告要求0.5-1.0万字,双面打印装订成册,于开题后两周内上交“学位论文选题报告”及“开题报告评议书”一式两份,一份由所在学院留存,一份由研究生学院备案。

学术型学位论文选题报告可包括以下内容:

(1)课题来源和选题依据。

(2)拟选课题当前国内外发展动态和水平。

(3)该领域内存在的问题和开展科研工作的可行性。

(4)所选课题的目的、意义、关键问题与创新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等。

(5)选该课题所具备的条件(实验设备、图书资料、本人理论及实际工作基础),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解决的办法和措施。

(6)预期达到的目标及主要的新观点。

(7)研究工作计划及时间安排。

选题报告的评审一般应采用报告会的方式,硕士研究生须以书面和讲述两种方式,就课题的来源、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研究方案、拟解决的问题以及研究进度做出说明。

学院或系组成由5名以上具有副教授或以上职称者组成的评审小组,对选题报告进行评审,并提出评审意见。

选题报告通过者,进入论文工作阶段。

未通过者可在2个月内再补作一次选题报告,仍未通过者,不得继续进行论文工作,按肄业处理。

选题报告通过后,一般不得随意改变题目和研究内容。

如有特殊原因需修改者,由硕士研究生写出书面报告,经导师、评审小组组长签署意见,分学位评定委员会盖章,报研究生学院备案,并及时重做选题报告。

2.学位论文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是为了保证研究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对不适合培养的研究生进行及时处理。

中期考核一般安排在第四学期进行。

考核内容包括:

政治思想、业务学习和健康状况三个方面。

硕士研究生以书面(0.8-1.0万字)和讲述方式两种方式,对其论文作中期进展报告。

中期进展报告应说明论文进展情况、论文所遇到的问题、论文能否达到预期目标及进一步工作计划等问题。

学院或系组成由5名以上具有副教授或以上职称者组成的考核小组,对此报告进行考核,就课题初步结论的正确性等进行评审,对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提出指导性建议。

考核结束后,考核小组要形成决议并填写《华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阶段中期考核情况表》。

考核结果符合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条件者,可继续硕士学位论文工作;不符合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条件者,限期改正或终止学习按肄业处理。

3.学位论文预答辩

论文预答辩是答辩前的一次综合审查,一般安排在学位论文答辩前由学院组织进行,对硕士学位论文是否达到培养目标进行审查,并提出论文修改及答辩的具体指导意见。

论文预答辩合格者方可进行论文答辩和学位申请。

4.学位论文答辩与学位申请

硕士研究生完成培养计划的各项要求后,按照《华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申请和授予工作程序》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答辩通过者,经学院、校两级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查通过,方可获得硕士学位。

5.各环节间的时间要求

论文选题、中期考核、论文答辩等各环节之间应有充分的实际工作时间,防止走过场。

选题工作与论文答辩的时间间隔一般不少于1年。

答辩申请与答辩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1个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