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检测打包29份 含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11869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43 大小:1.6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版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检测打包29份 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3页
通用版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检测打包29份 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3页
通用版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检测打包29份 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3页
通用版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检测打包29份 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3页
通用版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检测打包29份 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3页
通用版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检测打包29份 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3页
通用版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检测打包29份 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3页
通用版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检测打包29份 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3页
通用版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检测打包29份 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3页
通用版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检测打包29份 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3页
通用版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检测打包29份 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3页
通用版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检测打包29份 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3页
通用版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检测打包29份 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3页
通用版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检测打包29份 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3页
通用版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检测打包29份 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3页
通用版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检测打包29份 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3页
通用版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检测打包29份 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3页
通用版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检测打包29份 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3页
通用版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检测打包29份 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3页
通用版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检测打包29份 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3页
亲,该文档总共2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通用版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检测打包29份 含答案.docx

《通用版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检测打包29份 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版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检测打包29份 含答案.docx(2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通用版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检测打包29份 含答案.docx

通用版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检测打包29份含答案

专题检测

(一)明“因”熟“力”,破解共点力的平衡问题

1.[多选]如图甲所示,笔记本电脑散热底座一般有四个卡位用来调节角度。

某同学将电脑放在散热底座上,为了获得更好的舒适度,由原卡位1调至卡位4,如图乙所示,电脑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则(  )

A.电脑受到的支持力变大

B.电脑受到的摩擦力变大

C.散热底座对电脑的作用力的合力不变

D.电脑受到的支持力与摩擦力两力大小之和等于其所受重力的大小

解析:

选AC 对电脑的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电脑始终处于静止状态,故电脑受力平衡。

由平衡条件可知:

电脑受到的支持力FN=

mgcosθ,电脑受到的摩擦力f=mgsinθ,由原卡位1调至卡位4,θ减

小,故FN增大,f减小,选项A正确,B错误;散热底座对电脑的作用力的合力即电脑受到的支持力与摩擦力两力的矢量和,大小等于电脑所受的重力,始终不变,选项C正确;电脑受到的支持力与摩擦力两力大小之和大于其所受重力的大小,选项D错误。

2.(2019届高三·南京模拟)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磁铁,吸在竖直放置的磁性黑板上静止不动。

某同学沿着黑板面,用水平向右的恒力F轻拉磁铁,磁铁向右下方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磁铁受到的摩擦力Ff(  )

A.大小为Mg     B.大小为

C.大小为FD.方向水平向左

解析:

选B 由题意可知,磁铁受竖直向下的重力、水平向右的恒力的作用,二力的合力为F合=;由力的平衡条件可知,摩擦力应与二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

反,则磁铁受到的摩擦力大小Ff=F合=,故A、C、D错误,B正确。

3.[多选]重力为G的体操运动员在进行自由体操比赛时,有如图所示的比赛动作,当运动员竖直倒立保持静止状态时,两手臂对称支撑,夹角为θ,则(  )

A.当θ=60°时,运动员单手对地面的正压力大小为

B.当θ=120°时,运动员单手对地面的正压力大小为G

C.当θ不同时,运动员受到的合力相同

D.当θ不同时,运动员与地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不相等

解析:

选AC 对运动员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地面对手的支持力F1=

F2=,则运动员单手对地面的正压力大小为,与θ无关,选项A正确,B错误;不管θ如何,运动员受到的合力为零,与地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等大,选项C正确,D错误。

4.

在粗糙水平地面上放着一个截面为半圆的柱状物体A,A与光滑竖直墙之间放另一截面也为半圆的光滑柱状物体B,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截面如图所示。

设墙对B的作用力为F1,B对A的作用力为F2,地面对A的作用力为F3。

在B上加一物体C,整个装置仍保持静止,则(  )

A.F1保持不变,F3增大B.F1增大,F3保持不变

C.F2增大,F3增大D.F2增大,F3保持不变

解析:

选C 未放上C时,以B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1所示,由平衡条件得,墙对B的作用力F1=GBtanα,当放上C时,F1增大。

A对B的作用力F2′=,F1增大,则F2′增大,由牛顿第三定律知F2′=F2,即F2也增大。

再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2所示,则放上C前,地面对A的支持力N=GA+GB,放上C后变为GA+GB+GC,即N增大,地面对A的摩擦力f=F1,且F3为N与f的合力,所以F3增大,故C正确。

5.如图,滑块A置于水平地面上,滑块B在一水平力作用下紧靠滑块A(A、B接触面竖直),此时A恰好不滑动,B刚好不下滑。

已知A与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A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A与B的质量之比为(  )

A.B.

C.D.

解析:

选B 设A、B的质量分别为mA、mB,B刚好不下滑,根据平衡条件得mBg=μ1F;A恰好不滑动,则A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等于最大静摩擦力,把A、B看成一个整体,根据平衡条件得F=μ2(mA+mB)g,解得=,选项B正确。

6.[多选]某些农村一大家人过春节时常用简易灶做菜,如图甲、乙所示,将一个球形铁锅用三个不计重力的小石块支起用柴火烧菜,铁锅边缘水平,小石块成正三角形放在水平灶台上,石块到铁锅球心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30°,已知铁锅与菜的总质量为9kg,不计铁锅与石块间的摩擦,重力加速度g取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灶台对每个石块的作用力均竖直向上

B.灶台受到每个石块的压力大小为30N

C.每个石块与铁锅之间的弹力大小为20N

D.灶台对每个石块的摩擦力大小为10N

解析:

选BC 灶台对石块有竖直向上的支持力和水平方向的摩擦力作用,故灶台对每个石块的作用力的方向不是竖直向上,选项A错误;铁锅和石块竖直方向对灶台的压力等于铁锅所受的重力,故灶台受到每个石块的压力大小等于mg=×9×10N=30N,选项B正确;对铁锅由平衡条件可得:

3FNcos30°=mg,解得:

FN=20N,选项C正确;Ff=FNsin30°=10N,即灶台对每个石块的摩擦力大小为10N,选项D错误。

7.如图所示,一轻绳一端固定在地面上的C点,另一端与竖直杆AB的顶端A相连,顶端A右侧一水平轻绳跨过一光滑定滑轮与一重物相连,竖直杆AB处于平衡状态,AB与地面的摩擦不计。

若AC加长,使C点左移,AB仍保持平衡状态,AC上的拉力T和AB受到的地面的支持力N与原先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增大,N减小B.T减小,N增大

C.T和N都减小D.T和N都增大

解析:

选C 若AC加长,由于悬挂的重物质量不变,右侧水平轻绳的拉力不变。

分析A处受力情况,AC上的拉力T沿水平方向的分力大小等于悬挂的重物重力,沿竖直方向的分力等于AB受到的地面的支持力。

若AC加长,使C点左移,AB仍保持平衡状态,显然,T和N都减小,选项C正确。

 

8.(2018·铁岭协作体模拟)如图所示,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A,左侧是圆弧面,右侧是倾角为θ的斜面,一根轻绳跨过物体A顶点上的小滑轮,轻绳左、右两端分别系有质量为m1、m2的小球,当两小球静止时,左端小球与圆心连线跟水平方向的夹角也为θ,不计一切摩擦,则m1、m2之间的关系是(  )

A.m1=m2B.m1=m2tanθ

C.m1=D.m1=m2cosθ

解析:

选B 设轻绳对两小球的拉力大小为FT,对右端小球根据平衡条件得:

FT=m2gsinθ;对左端小球根据平衡条件得:

FT=m1gcosθ;解得:

m1=m2tanθ,B正确。

9.[多选](2018·天津高考)

明朝谢肇淛的《五杂组》中记载:

“明姑苏虎丘寺塔倾侧,议欲正之,非万缗不可。

一游僧见之曰:

无烦也,我能正之。

”游僧每天将木楔从塔身倾斜一侧的砖缝间敲进去,经月余扶正了塔身。

假设所用的木楔为等腰三角形,木楔的顶角为θ,现在木楔背上加一力F,方向如图所示,木楔两侧产生推力FN,则(  )

A.若F一定,θ大时FN大

B.若F一定,θ小时FN大

C.若θ一定,F大时FN大

D.若θ一定,F小时FN大

解析:

选BC 根据力F的作用效果将力F分解为垂直于木楔两侧的力FN,如图所示。

则=sin,即FN=,所以当F一定时,θ越小,FN越大;当θ一定时,F越大,FN越大。

故选项B、C正确。

10.[多选]如图,粗糙水平面上有a、b、c、d四个相同小物块用四根完全相同的轻弹簧连接,正好组成一个等腰梯形,系统静止。

ab之间、ac之间以及bd之间的弹簧长度相同且等于cd之间弹簧长度的一半,ab之间弹簧弹力大小为cd之间弹簧弹力大小的一半。

若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则(  )

A.ab之间的弹簧一定是压缩的

B.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

C.c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

D.d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2f

解析:

选ABC 设每根弹簧的原长为L0,ab之间弹簧的形变量为Δx1,cd之间弹簧的形变量为Δx2,则有kΔx2=2kΔx1,若ab之间的弹簧是拉长的,则有:

L0+Δx2=2(L0+Δx1),解得L0=0,不符合题意,所以ab之间的弹簧是压缩的,A正确;由于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根据对称性可得,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也为f,B正确;以a和c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图中的θ为ac与cd之间的夹角,则cosθ==,所以θ=60°,则∠cab=120°,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f=T;对c根据力的合成可得fc=f,C正确;由于c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根据对称性可知,d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也为f,D错误。

11.

(2018·云南师大附中模拟)如图所示,柔软轻绳ON的一端O固定,在其上某点M拴一重物,用手拉住绳的另一端N将重物向右上方缓慢拉起。

初始时,OM竖直,OM⊥MN,保持OM与MN夹角不变,在OM由竖直被拉到水平的过程中(  )

A.OM上的张力逐渐增大

B.OM上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

C.MN上的张力逐渐增大

D.MN上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

解析:

选C OM和MN上的张力的合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根据几何关系有FMN=Gsinθ,FOM=Gcosθ,可知,随着θ的增大,MN上的张力逐渐增大,OM上的张力逐渐减小,故C正确,A、B、D错误。

12.(2019届高三·德州调研)如图所示,把一重为G的物体,用一水平推力F=kt(k为恒量,t为时间)压在竖直的足够高的粗糙墙面上。

从t=0时刻开始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f随t的关系对应选项图中的(  )

解析:

选B 开始时由于推力F为零,物体和墙面间没有挤压,则摩擦力为零,物体在重力作用下开始沿竖直墙面下滑,所以开始一段时间内为滑动摩擦力。

由Ff=μFN,又FN=F=kt,所以Ff=μkt,即Ff随时间t成正比增大,当Ff增大到等于G时,物体具有一定速度,由于惯性仍然滑行,随着滑行的继续,Ff会大于G,最后物体静止于墙面上,摩擦力变为静摩擦力,竖直方向上根据二力平衡,则有Ff=G,所以B正确。

13.(2018·哈尔滨模拟)如图所示,三个质量均为1kg的小木块

a、b、c和两个劲度系数均为500N/m的相同轻弹簧p、q用轻绳连

接,其中a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

开始时p弹簧处于原长,木块都静止。

现用水平力缓慢地向左拉p弹簧的左端,直到c刚好离开水平地面为止,g取10m/s2。

则该过程中(  )

A.q弹簧上端移动的距离为2cm,p弹簧的左端向左移动的距离是4cm

B.q弹簧上端移动的距离为4cm,p弹簧的左端向左移动的距离是2cm

C.q弹簧上端移动的距离为4cm,p弹簧的左端向左移动的距离是8cm

D.q弹簧上端移动的距离为2cm,p弹簧的左端向左移动的距离是6cm

解析:

选C 开始时p弹簧处于原长,可知q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压缩量为Δxq==

2cm;c刚好离开水平地面时,q弹簧伸长Δxq′==2cm,则q弹簧上端移动的距离为

4cm;p弹簧伸长Δxp==4cm,则p弹簧的左端向左移动的距离是8cm。

选项C正确,A、B、D错误。

14.[多选]

(2018·宝鸡质检)如图所示,两块相互垂直的光滑挡板OP、OQ,OP竖直放置,小球a、b固定在轻弹簧的两端,并斜靠在OP、OQ上。

现有一个水平向左的推力F作用于b上,使a、b紧靠挡板处于静止状态。

现保证b不动,使OP向右缓慢平移一小段距离,则(  )

A.推力F变小B.弹簧长度变短

C.弹簧长度变长D.b对OQ的压力变大

解析:

选AC 

设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现保证b不动,使OP向右缓慢平移一小段距离,则α减小,以a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根据平衡条件得:

F弹=,α减小,cosα增大,则F弹减小,弹簧长度变长;OP对a的弹力FN1=mgtanα,α减小,FN1减小,对a、弹簧和b整体研究,水平方向:

F=FN1,则推力F将减小,故A、C正确,B错误;竖直方向:

OQ对b的支持力FN2=(ma+mb)g不变,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b对OQ的压力不变,故D错误。

专题检测

(二)熟知“四类典型运动”,掌握物体运动规律

1.(2018·江苏高考)某弹射管每次弹出的小球速度相等。

在沿光滑竖直轨道自由下落过程中,该弹射管保持水平,先后弹出两只小球。

忽略空气阻力,两只小球落到水平地面的(  )

A.时刻相同,地点相同  B.时刻相同,地点不同

C.时刻不同,地点相同D.时刻不同,地点不同

解析:

选B 弹射管自由下落,两只小球始终处于同一水平面,因此同时落地。

两只小球水平方向的分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且速度相等,但两只小球弹出后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不相等,所以水平位移不相等,落地点不同。

故B正确。

2.一质点沿直线运动,其平均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满足v=2+t(各物理量均选用国际单位制中单位),则关于该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可能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B.0~5s内质点的位移为35m

C.质点运动的加速度为1m/s2

D.质点在第3s末的速度为5m/s

解析:

选B 根据平均速度v=知,x=vt=2t+t2,根据x=v0t+at2=2t+t2知,质点的初速度v0=2m/s,加速度a=2m/s2,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C错误;0~5s内质点的位移x=v0t+at2=2×5m+×2×52m=35m,故B正确;质点在第3s末的速度v=v0+at=2m/s+2×3m/s=8m/s,故D错误。

3.(2018·安徽“江南十校”联考)如图所示,将小球以速度v沿与水平方向成θ=37°角斜向上抛出,结果小球刚好能垂直打在竖直墙面上,小球反弹的瞬间速度方向水平,且速度大小为碰撞前瞬间速度大小的,已知sin37°=0.6,cos37°=0.8,空气阻力不计,则当反弹后小球的速度大小再次为v时,速度与水平方向夹角的正切值为(  )

A.B.

C.D.

解析:

选B 采用逆向思维,小球的斜抛运动可视为平抛运动的逆运动,将抛出速度沿水平和竖直方向分解,有:

vx=vcosθ=0.8v,vy=vsinθ=0.6v,小球撞墙前瞬间的速度等于0.8v,反弹速度大小为:

vx′=×0.8v=0.6v,反弹后小球做平抛运动,当小球的速度大小再次为v时,竖直速度为:

vy′===0.8v,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的正切值为:

tanθ′===,故B正确,A、C、D错误。

4.(2019届高三·晋中调研)

如图所示为一个做匀变速曲线运动的物块运动轨迹的示意图,运动至A点时速度大小为v0,经一段时间后物块运动至B点,速度大小仍为v0,但相对于A点时的速度方向改变了90°,则在此过程中(  )

A.物块的运动轨迹AB可能是一段圆弧

B.物块的动能可能先增大后减小

C.物块的最小速度大小可能为

D.物块在B点的加速度与速度的夹角小于90°

解析:

选D 由题意,物块做匀变速曲线运动,则加速度的大小与方向都不变,所以运动轨迹是一段抛物线,不是圆弧,故A错误;由题意,物块运动到B点时速度方向相对于A点时的速度方向改变了90°,速度沿B点轨迹的切线方向,则知加速度方向垂直于AB的连线向下,合外力也向下,物块做匀变速曲线运动,物块由A点到B点过程中,合外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由动能定理可得,物块的动能先减小后增大,故B错误;物块的加速度方向垂直于A、B的连线向下,根据物块由A点到B点的速度方向改变90°,

则物块在A点的速度方向与AB连线方向夹角为45°,如图所示,所以在物块运动过程中的最小速度大小为v0,故C错误;物块在B点速度沿B点轨迹的切线方向,而加速度方向垂直于A、B的连线向下,可知二者之间的夹角小于90°,故D正确。

5.(2018·北京高考)根据高中所学知识可知,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小球,将落在正下方位置。

但实际上,赤道上方200m处无初速下落的小球将落在正下方位置偏东约6cm处。

一现象可解释为,除重力外,由于地球自转,下落过程小球还受到一个水平向东的力”,该“力”与竖直方向的速度大小成正比。

现将小球从赤道地面竖直上抛,考虑对称性,上升过程该“力”水平向西,则小球(  )

A.到最高点时,水平方向的加速度和速度均为零

B.到最高点时,水平方向的加速度和速度均不为零

C.落地点在抛出点东侧

D.落地点在抛出点西侧

解析:

选D 将小球的竖直上抛运动分解为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两个分运动。

上升阶段,随着小球竖直分速度的减小,其水平向西的“力”逐渐减小,因此水平向西的加速度逐渐减小,到最高点时减小为零,而水平向西的速度达到最大值,故A、B错误;下降阶段,随着小球竖直分速度的变大,其水平向东的“力”逐渐变大,水平向东的加速度逐渐变大,小球的水平分运动是向西的变减速运动,根据对称性,小球落地时水平向西的速度减小为零,所以落地点在抛出点西侧,故C错误,D正确。

6.[多选](2018·兰州一中检测)一快艇从离岸边100m远的河流中央向岸边行驶,快艇在静水中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甲所示;河中各处水流速度相同,速度—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

则(  )

A.快艇的运动轨迹一定为直线

B.快艇的运动轨迹一定为曲线

C.快艇最快到达岸边,所用的时间为20s

D.快艇最快到达岸边,经过的位移为100m

解析:

选BC 由题图知,两分运动一个为匀加速直线运动,一个为匀速直线运动,知合速度的方向与合加速度的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合运动为曲线运动,即运动轨迹一定为曲线,A错误,B正确;当快艇速度方向垂直于河岸时,所用时间最短,垂直于河岸方向上的加速度a=0.5m/s2,由d=at2,得t=20s,而合速度方向不垂直于河岸,位移大于100m,

C正确,D错误。

7.

如图所示,一根细线下端拴一个金属小球A,细线的上端固定在金属块B上,金属块B放在带小孔的水平桌面上,小球A在某一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

现使小球A改到一个更低一些的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图中未画出),金属块B在桌面上始终保持静止,则后一种情况与原来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块B受到桌面的静摩擦力变大

B.金属块B受到桌面的支持力变小

C.细线的张力变大

D.小球A运动的角速度变小

解析:

选D 设A、B质量分别为m、M,A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为a,细线的张力为T,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对B研究,B受到的静摩擦力f=Tsinθ,对A,有

Tsinθ=ma,Tcosθ=mg,解得a=gtanθ,θ变小,f变小,故A错误;以整体为研究对象知,B受到桌面的支持力大小不变,等于(M+m)g,故B错误;T=,θ变小,T变小,故C错误;设细线长为l,则a=gtanθ=ω2lsinθ,ω=,θ变小,ω变小,故D正确。

8.

一位网球运动员以拍击球,使网球沿水平方向飞出,第一只球落在自己一方场地的B点,弹跳起来后,刚好擦网而过,落在对方场地的A点,如图所示,第二只球直接擦网而过,也落在A点,设球与地面的碰撞没有能量损失,其运动过程中阻力不计,则两只球飞过网C处时水平速度之比为(  )

A.1∶1B.1∶3

C.3∶1D.1∶9

解析:

选B 两球飞出时的高度相同,所以第一只球落到B点所用的时间等于第二只球落到A点所用时间,根据竖直上抛和自由落体运动的对称性可知,落到A点时,第一只球所用时间为t1=3t,第二只球所用时间为t2=t,由于两只球在水平方向的分运动均为匀速运动,水平位移大小相等,设它们从O点出发时的初速度分别为v1、v2,由x=v0t得v2=3v1,即=,B正确。

9.[多选]如图为一网球场示意图,球网高为h=0.9m,发球线离网的距离为x=6.4m,某运动员在一次击球时,击球点刚好在发球线正上方H=1.25m高处,设击球后瞬间球的速度大小为v0=32m/s,方向水平且垂直于网(不计空气阻力,网球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g取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网球不能过网

B.网球在水平方向通过网所在处历时0.2s

C.网球的直接落地点离对方发球线的距离为16m

D.网球从击出到落地历时0.5s

解析:

选BD 网球在水平方向通过网所在处历时t1==0.2s,下落高度h1=gt12=

0.2m,因h1

10.

[多选]如图所示,竖直薄壁圆筒内壁光滑、半径为R,上部侧面A处开有小口,在小口A的正下方h处亦开有与小口A大小相同的小口B,小球从小口A沿切线方向水平射入筒内,使小球紧贴筒内壁运动,小球进入A口的速度大小为v0时,小球恰好从A点的正下方的B口处飞出,则(  )

A.小球到达B口时的速率为

B.小球的运动时间是

C.小球的运动时间是

D.沿AB将圆筒竖直剪开,看到小球的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

解析:

选AC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v2=mgh+mv02,所以小球到达B口时的速率

v=,故A正确;小球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所以小球在筒内的运动时间为:

t=,在水平方向,根据圆周运动的规律可得:

t=n(n=1,2,3,…),故B错误,C正确;小球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水平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沿AB将圆筒竖直剪开,则小球沿水平方向的运动可以视为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看到小球的运动轨迹是一条曲线,故D错误。

11.[多选]质量为m的小球由轻绳a和b分别系于一竖直轻质细杆的A点和B点,如图所示,绳a与水平方向成θ角,绳b沿水平方向且长为l,当轻杆绕轴AB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时,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绳张力不可能为零

B.a绳的张力随角速度的增大而增大

C.当角速度ω>,b绳将出现张力

D.若b绳突然被剪断,则a绳的张力一定发生变化

解析:

选AC 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在竖直方向上的合力为零,水平方向上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所以a绳在竖直方向上的分力与重力相等,可知a绳的张力不可能为零,故A正确;根据竖直方向上受力平衡得,Fasinθ=mg,解得Fa=,可知a绳的张力不变,故B错误;当b绳张力为零时,有=mlω2,解得ω=,可知当角速度ω>时,b绳将出现张力,故C正确;由于b绳可能没有张力,故b绳突然被剪断,a绳的张力可能不变,故D错误。

12.如图所示,A、B两球用两段不可伸长的细绳连接于悬点O,两段细绳的长度之比为1∶2,现让两球同时从悬点O附近以一定的初速度分别向左、向右水平抛出,至连接两球的细绳伸直所用时间之比为1∶,若A、B两球的初速度大小之比为k,则k值应满足的条件是(  )

A.k=B.k>

C.k=D.k>

解析:

选A 设连接A球的细绳长为L,A球以初速度vA水平抛出,水平方向的位移x=vAt,竖直方向的位移y=gt2,则x2+y2=L2,可得vA=;同理得B球的初速度vB=,因此有=k=,选项A正确。

13.[多选]如图所示,BOD是竖直平面内半圆轨道的水平直径,OC为竖直半径,半圆轨道半径为R。

现有质量相同的a、b两个小球分别从A、B两点以一定的初速度水平抛出,分别击中轨道上的D点和C点,A点在B点正上方高度为R处,已知b球击中C点时动能为Ek,不计空气阻力,则(  )

A.a球击中D点时动能为1.6Ek

B.a球击中D点时动能为1.25Ek

C.a、b两球初速度之比为1∶1

D.a、b两球与轨道碰撞前瞬间,重力的瞬时功率之比为1∶1

解析:

选AD 两个小球都做平抛运动,下落的高度都是R,根据R=gt2可知,运动的时间为:

t=,根据题图可知,a球运动的水平位移为2R,则a球的初速度为:

vA==,b球的水平位移为R,则b球的初速度为:

vB==,则a、b两球初速度之比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