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127497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69 大小:71.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术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美术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美术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美术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美术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美术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9页
美术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9页
美术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9页
美术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9页
美术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9页
美术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9页
美术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9页
美术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9页
美术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9页
美术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9页
美术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9页
美术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9页
美术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9页
美术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9页
美术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9页
亲,该文档总共6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美术教案.docx

《美术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术教案.docx(6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美术教案.docx

美术教案

版报设计

课时:

一课时

  课业类型:

创作设计课

  教学目的:

    1、了解并掌握两种版面布局格式;

    2、掌握版面设计的基本步骤;

    3、理解版面设计的两个设计重点。

  教学重点:

    掌握版面设计的基本步骤,理解版面设计两个重点。

  教学难点:

    了解并掌握两种布局格式。

  教具:

    微机、网络资源库、实物投影、课件、学生例作;

  学具:

    微机、粘贴材料、剪报、手抄报材料、网络资源库;

  一、欣赏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回顾已学内容,利用学生的自豪感,激发学习兴趣。

(课件1)

  2、评价虚拟社区内各部分版面的风格及特点。

  3、利用学生对报纸版面的选择、评价,增加学习兴趣;

  展示四幅手抄报图样,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鉴赏能力。

引导学生概括出版面设计的设计重点。

  A、由评价版面图样、色彩的优劣,引出重点一:

装饰美化

  B、由评价版面分割、规划优劣,引出重点二:

布局编排

  教师小结:

  我们所看到的黑板报或墙报、手抄报,除了文字稿件质量要好以外,版面的编排设计好坏也直接影响它的宣传效果。

(板书:

版面设计)

  二、新授版面设计知识,承前启后;

  1、解释版面设计包含内容:

以课件演示为主,通过一幅作品进行分解。

版面设计就是利用报头、文稿、各级标题、栏图、题图、插图、尾花、花边等内容进行布局编排、装饰美化的过程。

  2、版面设计的一般步骤:

  

(1)第一步:

根据文稿主次进行版面分割布局。

  首先,同学们讨论一下,根据你们的经验,进行版面设计要按照怎样的步骤进行?

(学生讨论,讨论结果教师板书)

  (播放课件2第一步)一份手抄报的文稿内容有主要和次要之分,主要文稿占的块面较大,次要的文稿占的块面较小,我们在进行版面设计时,首先要针对文稿的主次进行大块面的分割布局,这样才能达到界面编排合理、块面活泼统一的效果。

  A。

讲解第一步的两种布局方式:

  a.对称式布局

  b.均横式布局

  在版面设计的整体布局方面,我们经常运用的有两种布局,下面请同学们看两幅事例,观察一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师出示课件3、4演示,学生观察总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观察结果的概括能力)

  a.请看第一幅作品,从布局上看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观察出左右对称的布局方式,以及这种布局的设计特点。

  b.生观察并自行给第二种布局格式起名字。

  培养学生的观察及运用学过知识概括能力。

  B。

利用两个事例,辨别两种布局方式,加深理解。

  

(2)第二步:

设计报头、栏图、题图及标题字体。

  (课件5)在第一个步骤的基础上,运用前几节课所掌握的报头、题图、栏图及标题字体几方面内容,在版面上进行合理的安排。

  (3)第三步:

誊抄文稿、画插图。

  (课件6)誊抄文稿时,字迹要工整,插图要与文稿相辅相成,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最后,看看我们的版面上还缺少什么?

  (4)第四步:

画尾花、花边、总体调整。

  (课件7)当所有的设计工作基本完成时,就要看看有没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添加润色,修修补补,让你的作品更加优秀。

好的版面设计应该是篇目层次分明,文、图块面活泼多变、而又有统一感,色彩协调、醒目。

  三、学生作业。

  (音乐伴奏,课件8出示创作主题与建议)

  

(一)给学生提供创作主题;

  

(二)给学生提供创作建议;

  1、素材可以在网上下载或者资源库中搜集;

  2、制作手法可以自行选择,例如微机、手抄报等等。

  3、画面整洁,有良好的创作习惯。

  四、作业讲评,进行小结。

  分小组进行讲评,对在制作手法、制作创新等方面突出的作品进行师生探讨,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

所学知识结合经验,谈谈收获。

提出希望,课后多加练习,踊跃参赛。

  板书

  课件使用说明表

  课件

  名称制作方法使用说明

  1利用课件大师

  软件,制作课件;精彩作品展评

  2版面设计第一步

  3对称式布局讲解

  4均衡式布局讲解

  5版面设计第二步

  6版面设计第三步

  7版面设计第四步

  8创作主题及建议

人美版美术教学参考书第十六册

石窟艺术的宝库——敦煌莫高窟

  教材分析:

本课以敦煌莫高窟为重点,了解和学习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和壁画,并链接我国其他的著名石窟。

从石窟艺术追溯佛教的起源,从对雕塑、壁画艺术的欣赏,引申到对当时社会历史、文化的了解,对宗教文化的了解;同时通过敦煌石窟藏经洞遭遇外国所谓探险家的掠夺,致使大批国宝四处流散的事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懂得艺术珍品的价值。

打破了以往单纯介绍作品的美术特征的局限,把敦煌放在特定的文化情境中,以便更好的理解敦煌艺术,同时对当时社会的文化产生认识,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认识和学习石窟艺术。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A.应知:

认识敦煌艺术是由石窟建筑、彩塑艺术和壁画艺术共同组成的佛教艺术的宝库,这三者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补充。

既有各自不同的鲜明特色,又有紧密相关的内在联系。

B.应会:

通过查找资料,了解佛教传入与敦煌石窟的兴建。

对敦煌石窟有代表性的造像的形象塑造与艺术效果进行分析。

(2)隐性内容与目标:

A.充分感受我国石窟艺术的伟大成就,感受我国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

认识敦煌作为石窟艺术宝库的价值,认识到艺术品的珍贵。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对敦煌莫高窟彩塑和壁画的主要艺术成就的认识。

(2)难点:

对石窟艺术作品所传达的审美理想与情感的感悟。

第一课艺术与科学

  教材分析:

本课融合了“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两个学习领域的教学内容。

因此,教师要思考艺术与科学的关系,科学发现、科技进步对艺术的发展所起的作用,艺术想象、审美追求对科学技术发展和设计所产生的影响等问题,在深入理解艺术与科学关联的基础上,深入浅出的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进行创作、表现。

此外,在本课教学中,还可以提示学生思考如何将自己已有的学科体系进行整合,以及怎样正确看待和处理不同学科的学习目的、学习方法等问题。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A.应知:

能够联系生活,了解艺术与科学的结合对人类生活的促进作用,认识到现代科技对艺术发展的重要影响。

B.应会:

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生活中各种物品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艺术特质。

(2)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了解设计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增强学习科学的热情和对艺术的热爱;了解著名科学家和艺术家的工作经历,认识到将艺术和科学进行有机结合是成功者必备的素质。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艺术与科学的相互关系,分析艺术与科学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如何在生活用品设计中体现的。

(2)难点:

艺术对科学的促进作用。

第二课中国山水画的意境

  教材分析: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从认识山水画所表现的意境的美入手,感受山水画独特的艺术美感。

了解画家是怎样通过笔墨的运用、构图的安排、虚实的处理来实现对意境的营造的。

对于山水画的学习,力求改变过去过于注重技巧、过于强调皴法而无暇顾及在画中表现意境的现象。

让学生对中国画的精神与特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从品位意境、享受意境,到用笔墨大胆、自由的表现意境。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A.应知:

欣赏中国山水画作品,感受历代画家是如何借山川之景抒画家之情的,是如何在丰富多彩的自然美中表达中国人的自然观和审美观的。

初步理解对意境的营造是画家追求的艺术境界,是山水画的灵魂。

B.应会:

尝试创作一首小诗或散文,概括的表达出所喜欢的山水画的意境。

通过查找、收集有关山水画家及作品的资料,使自己对我国古今著名的山水画家及艺术风格有所了解。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培养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的分析、理解,了解山水画的成就及有关画家,使学生热爱中国传统绘画,感受自然与艺术的丰富多彩。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通过对山水画构图、空白、墨色的分析,使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是怎样表现意境的。

(2)难点:

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在思想、技巧和形式上的不同点是什么。

第三课中国画的形式美

  中国画依托于中国古典哲学和文化的深厚背景,构成了高雅的艺术品位和丰富的艺术品类,如同一切文化遗产一样,中国画也正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发展。

通过本课的教学,可以使学生了解中国画的形式美,涵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加深对中国画作品的形式语言的认识和理解,从而丰富和提高审美视知觉的能力。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A.应知:

认识绘画中形式美感与内容的协调统一,是构成作品艺术美感的重要的两个方面。

认识中国画是通过笔墨、色彩、章法等外在形式语言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的。

认识中国画将绘画、书法、诗歌、篆刻等进行有机结合,形成其独特的形式美感。

B.应会:

运用形式美因素和法则,探究中国画的综合性,对中国画的形式美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加深对中国画整体的认识和理解。

(2)隐性内容与目标:

教材选用的图片均为现代中国画作品。

从这些作品中可以发现,作者的艺术生命之树的根须,深植于祖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体现了形式美探索的多样性,以鲜明的时代精神和艺术个性促进了民族传统绘画的变革和升华。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感悟到中国画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并内化为热爱祖国的情怀。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赏析中国画的笔墨美感。

(2)难点:

中国画形式美各因素的价值判断。

第四课用电脑画“山水画”

  本课希望学生能在对中国传统绘画的意境和形式美认识、理解并有一定体会的基础上,学会运用适当的电脑美术技巧,选择并利用适当的图片素材,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一副“山水画”作品。

其目的在于借助电脑美术可以对多种多样的素材进行随心所欲的造型和色彩处理的功能,将自己在前面课程所学的内容结合现代化的创作手段进行综合处理,全面提高自己的美术素养。

  教学内容与目标:

(1)学会根据自己创作的需要收集和选择适当的图片素材。

(2)学习运用图像处理软件的图层处理功能和滤镜变形功能,认识利用电脑进行美术创作。

(3)巩固对中国传统绘画美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在对意境和形式美内容的认识和理解上,运用电脑图像处理功能进行创作。

(2)难点:

如何在选择素材和创作中,融入自己对意境和形式美内容的认识和理解。

如何将“滤镜”功能进行合理组合使用。

第五课陶艺创作

  本课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了解我国陶瓷艺术的传统,通过欣赏陶艺作品,感受陶艺的独特的美感效果,并从中学习陶艺的知识;在陶艺创作中,学习制作技术,力争表现出具有艺术性和鲜明个性的造型。

本课要求学生制作一个陶艺作品,在这一过程中必然涉及到造型、色彩、装饰等方面知识,所以又会涉及到实空间、虚空间等立体构成的概念,因此陶艺创作课可以结合相关知识进行讲授。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A.应知:

认识陶艺是具有实用性和观赏性的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

了解我国陶瓷艺术的辉煌成就和悠久的历史,分析陶艺作品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

B.应会:

初步掌握泥板成型、泥条成型、拉坯成型的几种基本技法。

运用陶艺的基本技法,创作一件陶艺作品。

(2)隐性内容与目标:

了解陶艺创作与其他艺术门类的关系,认识陶艺创作与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初步感受陶艺的魅力,运用所学的陶艺知识,较好的完成作品。

(2)难点:

通过学习与动手实践,对陶艺与生活之间的关系能有所理解。

第六课明暗与立体的表现

  教材分析:

本课通过了解明暗造型的基本知识,尝试描绘物体的立体感,提高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增强他们的创作欲望,更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很好的理解“利用明暗色调来表现物体的立体形象是素描的一种基本方法”的含义。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A.应知:

了解明暗色调的形成及对物体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方法,知道利用明暗色调来表现物体的立体形象是素描的一种基本方法。

通过对古今中外优秀素描作品的欣赏,了解具有代表性的画家和他们作品的艺术价值。

B.应会:

通过运用不同的明暗色调表现技能,尝试创作出具有一定创意的、具有立体感的素描作品。

通过学习,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素描作品进行分析和欣赏。

(2)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观察、学习、实践,了解明暗与立体表现的关系和素描艺术独特的艺术魅力,增强学生对未知世界探索和表现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创新、设计意识,表达学生的思想和情感,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时代个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

如何利用明暗色调表现物体的立体感、空间感,提高学生的观察、创新、设计能力。

第七课视觉传达的色彩搭配

  教材分析:

视觉传达是指人类利用视觉符号来进行信息传达的设计。

随着科学的进步,各种技术飞速发展,已经不仅仅是印刷美术,还包含有影像、电子、多媒体设计等。

视觉传达设计具有“沟通性”。

它传达给观者信息,也需要观者的接受。

设计中的传达应该使对方理解、接受而传达。

本课希望学生通过学习能够了解色彩在视觉传达中不同的搭配会给人不同的感受与影响。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A.应知:

认识色彩搭配在视觉传达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了解视觉传达需要进行怎样的色彩搭配,才能达到传达信息、传递情感和表达思想的目的。

B.应会:

运用已有的色彩知识,尝试进行视觉传达的色彩设计。

(2)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色彩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而视觉传达中的色彩,能够表达情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意想不到的影响,提高学生在生活中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了解视觉传达中的色彩对人们情感产生的作用。

(2)难点:

运用恰当的色彩搭配传达出自己的思想、情感

第八课现代产品设计的色彩搭配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为学生学习和了解现代产品设计色彩搭配的基本要求,配色规律而设立的,目的是指导学生了解和学习“现代产品设计的色彩搭配”知识进行各种实践活动。

教师在本课教学中,要在巩固已学过的色彩知识的基础上,分析现代产品设计中色彩的搭配方法、色彩整体效果,强调现代产品设计中色彩搭配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A.应知:

了解现代产品设计的色彩搭配的基本规律。

B.应会:

尝试运用不同的色彩秩序,设计自己喜爱的现代产品。

(2)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色彩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了解设计与生活的关系,增强对生活的热爱,提高生活的审美品位。

逐步养成事前预想和计划的行为习惯和耐心细致、持之以恒的工作态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现代产品设计的色彩搭配是“以人为本”的设计,是以功能要求为前提的,不同的色彩秩序和功能组合关系会创造出不同的色彩气氛和艺术情调。

(2)难点:

如何运用众多物象的色彩关系来建立和谐的色彩秩序,并创造出符合特定目的、要求的艺术情调。

第九课人文奥运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中第9-12课围绕奥运会设计了一个综合探索单元。

希望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能使学生对奥运的历史、我国申办奥运的情况有所了解和认识,同时将“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绿色奥运”的理念,渗透在本单元的教育教学当中,让我们的少年关心我国将于2008年主办的北京奥运会,以主人翁的态度去迎接它的到来,并为我国申办奥运取得成功而感到自豪和骄傲。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了解奥林匹克运动蕴涵的深而广的人文精神,了解奥林匹克运动与美术的密切关系。

(2)隐性内容与目标:

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体育运动与人类生活的重要关系;对事业的追求和拼搏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奥林匹克运动中蕴涵的丰富的人文内涵。

(2)难点:

本课是通过对奥林匹克运动丰富人文内涵的深入了解和探究获得丰富内心感受的新型课程,是以综合探索形式出现的全新的课程,因此调动学生研究热情和学习兴趣,使其能积极参与应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第十课体育题材美术作品与纪念品

  教材分析:

本课是奥运主题综合探索单元的第二个内容,着重向学生介绍一些体育题材的美术作品,并希望通过这些作品,使学生了解人们在体育运动中追求的崇高理想和奋斗精神,如不畏艰难、争取胜利的精神;追求健康美好生活的精神;顽强拼搏,为民族、为国家争取荣誉的精神;为了友谊和和平交流技艺的精神等,使得教学更富有人文性。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A.应知:

了解美术创作的一般形式。

用语言评述一下所欣赏的作品,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B.应会:

自由选择材料,确定形式,设计一件小艺术品并加以装潢,使其更完整、更精美。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学会传递情感,关心身边的校园活动,关心他人。

从体育美术作品中汲取精神力量。

养成认真、精细的完成制作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设计一件小艺术品,用色彩和形象表情达意。

(2)难点:

要在作品中体现出体育精神。

第十一课体育场馆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奥运主题探索单元第三个内容。

着眼点放在建筑方面,让学生们了解在建筑中有这样一类专门为体育运动设计的建筑,开阔学生的眼界与胸怀,并通过这些建筑初知建筑学中最基础的知识,对如构造、功能与外观,以及各种形式的表现图等,有一个浅显的接触。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A.应知:

了解建筑设计的一般知识,如体育场馆设计中功能、结构与外观的综合构成关系等,懂得欣赏建筑的美,以及建筑与环境的相互协调等。

认识和表现体在空间中的构成关系,提高对形体的空间关系的认识和表达能力。

B.应会:

选择一种自己觉得适合的呈现形式,画或做一个建筑的写生、临摹或创作图或模型,学习表现建筑造型。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在欣赏经典体育建筑作品之后的感受,经过有效的引导,应该转化为学生丰富的联想。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本课重点为对建筑外形美的赏析。

从美术角度去学习建筑主要应注意其外观设计、空间构成、材料色彩、肌理、与环境相互协调等审美层面的价值。

(2)难点:

作业的设计完成,提高对建筑美的审美眼光并不等于自己轻易就可做出好的设计,因为每个人的思路和技法都不相同,教师难于统一辅导。

第十二课我们身边的体育活动

  教材分析:

本课是奥运主题综合探索单元的最后一个内容,旨在使学生把目光落在身边的体育活动上,充分认识体育与健康人生的关系,透视体育活动中积极向上的精神,体会其中的精神美和视觉美,从而对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有一定的反思。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观察身边的体育活动,用任意一种美术造型方法表现其中的一个场景。

(2)隐性内容与目标:

汲取体育活动的精神内涵,迁延在自己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形成坚毅、顽强、持久、灵巧等良好品德。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观察和表现体育活动中美的场面和形态。

(2)难点:

正确选择瞬间,把握生活与艺术创作之间的关系。

第十三课艺术品的收藏和拍卖

  教材分析:

本课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艺术品的收藏,一部分是艺术品的拍卖。

本课力图通过艺术品的收藏和拍卖这一现象,让学生了解一些美术现象的来龙去脉,从而学会看待这些现象,分析这些现象。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模拟的艺术品收藏和拍卖活动,使学生了解艺术品收藏的一般知识,了解艺术品拍卖的有关程序,继而对艺术和市场的关系有初步的认识。

(2)隐性内容与目标:

提高学生对艺术与市场的关系的认识能力,锻炼拍卖活动中的组织能力,体验艺术品收藏和拍卖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学习艺术品收藏的有关知识,了解艺术品拍卖的主要程序。

(2)难点:

组织好模拟拍卖活动,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在活动中加深对收藏和拍卖的进一步的认识。

开国大典

刘杨

课型:

单一课

  教学方法:

讲述、欣赏与思考。

  一、教学目的

  通过对油画《开国大典》的讲述与欣赏,使学生了解中国现代绘画艺术的伟大成就,提高学生对油画中国民族化特点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

  二、教学重点

  作品的艺术处理及民族绘画与西洋绘画结合的特点。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

  1、教具:

大幅《开国大典》印刷品一张,[富有民族特色的工笔画和年画各一幅。

  2、学具:

教材,笔记本。

  四、教学步骤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课前准备。

  

(二)导入新课:

  我们知道,中国的民族绘画-------中国画,是以线条、墨色来表现形体、质感,并与诗、书、画、石相结合,达到“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的效果。

(出示中国画、年画挂历)而西洋画中的主要画种----油画,却以丰富、能表现复杂的色调层次,能绘声绘色地表现人物形象。

今天让我们来欣赏具有中国特色的油画------《开国大典》(出示油画《开国大典》)

  (三)作者介绍:

  作者:

董希文(1914---1973年),我国著名的油画艺术家。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浙江绍兴人。

1933年考入苏州美专,1934年进杭州国立艺专预科学习,后考入该校本科。

1938年在上海美专借读半年,后又去湖南沅陵国立艺专学习。

学校内迁贵阳后,常去苗寨写生。

1939年随校再迁昆明,毕业后由学校推荐去越南河内美术专科学校学习,不久回国。

1940年到贵州省合作委员会编辑股任职。

1943年至1945年在国立敦煌壁画研究所临摹壁画。

1946年在北京艺专任教,1949年----1973年在中央美术学院任教。

生前曾是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协委员,中国美协创作委员会委员和绘画组副组长。

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教研室主任。

曾任人民英雄纪念碑雕塑创作组长,并作《武昌起义》浮雕草图。

他的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及参加香港、法国沙龙展出。

并多次被选中为中国军、政代表团出国赠人的国礼。

《开国大典》是中国油画民族化发展历程中的代表作,并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的肯定。

他的艺术功底深厚,强调从整体观察对象和概括描写。

重视以情作画,画中寓情。

作品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深受群众喜爱。

  (四)艺术欣赏:

  1、主题思想:

作品是一幅深为群众欢迎的革命历史画。

它表现了新中国开国大典的宏伟壮阔的场面,再现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划时代的一刻。

  2、作品欣赏:

  1)《开国大典》概括:

画宽4.05米,高2.3米,油画。

1952年至于953年作,现藏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

  画面主体为毛泽东主席和其它中央领导人在天安门城楼上。

代表着亿万中国人民向全世界庄严宣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

这庄严的声音,响彻天安门广场,回响在祖国大地,震撼着全世界。

  画面上,国家领导人虽只在左侧占画面三分之一的部分,但在暖调子的红灯笼、红柱子、红地毯的衬托下,非常醒目。

毛泽东主席健朗魁伟的身姿处于画面中心,也体现了领导全中国的核心之核心,并与远方千千万万的群众遥相呼应,共同为中国历史掀开新的一页而自豪。

画家在构图、设色、人物等场面的处理上,体现出一个泱泱大国的气魄和风度。

如果你到过天安门城楼上,会更加体会到作者构图的大胆与巧妙。

画家在画面上加宽了左右两边红柱子的实际距离,并把右边的一组红柱子搬到画面之外;将栏杆、地毯、游行队伍平行舒展开去使宏大的群众场面得以充分表现。

  天安门座北朝南,中央领导人本是面向南方站在毛泽东主席后面,处于逆光之中并背向观众。

画家大胆地将中央领导人的位置移至左侧一角,从而消除了逆光与背向观众的现象,使画面显得更加明丽而喜气洋洋。

再细看,毛主席的集团也不是面向正南方。

另外,典礼当天是阴天有雨的天气,画家却把它改为秋高气爽的晴朗天气,使人有天随人愿、清爽欢快之感。

所有这些大胆的改动,一般人看画时都并不会察觉,不会去分析这些情况给人的印象是,该画真实地、恰如其分地表现了开国大典的盛况。

非如此不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学研究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