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仪表常识试题教案资料.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1465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7.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仪器仪表常识试题教案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仪器仪表常识试题教案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仪器仪表常识试题教案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仪器仪表常识试题教案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仪器仪表常识试题教案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仪器仪表常识试题教案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仪器仪表常识试题教案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仪器仪表常识试题教案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仪器仪表常识试题教案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仪器仪表常识试题教案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仪器仪表常识试题教案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仪器仪表常识试题教案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仪器仪表常识试题教案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仪器仪表常识试题教案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仪器仪表常识试题教案资料.docx

《仪器仪表常识试题教案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仪器仪表常识试题教案资料.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仪器仪表常识试题教案资料.docx

仪器仪表常识试题教案资料

仪器仪表常识试题

一、选择题(注意选择题里有单选择、多选择或都选择答案)

1.国家对安全电压的标准等级规定是(    )伏。

A.安全等级是42、36、24、12、6伏;B.安全等级是48、36、24、12、6伏;

C.安全等级是50、36、24、12、6伏;D.安全等级是62、36、24、12、6伏。

2.化验室用的切片机、磨片机、钻床等都是由电机驱动的,采用三相四线制,电源是380V交流电。

在安装或使用这类设备时,发现电机反转(或工作部位反向),这种情况下只要进行(    )处理就能解决问题。

A.调整相线或相线对调;B.撤下地线;C.维修设备;D.检查电源是否正常。

3.化验室用的切片机、磨片机、钻床等在工作时,要在加工部位用水做润滑剂和冷却剂,而且水是易导电介质,这样在操作使用这类设备时,为了保证人体不发生触电和设备不被烧坏,通常要进行(    )和安装(    )的办法来保证人和设备安全。

A.断路器,保护接地;      B.保护接地、漏电断路器;

C.保护接地,刀闸;        D.保护接地,按扭开关。

4.在进行仪器设备操,还未做好以下哪项工作以前,千万不要开动机器?

(      )

A.通知主管;            B.仪器没擦干洁;

C.仪器设备没摆放好;    D.检查所有安全部位是否安全可靠。

5.有些压力表常在刻度盘上刻有的红色标线是表示(      )。

A.最低工作压力;B.最高工作压力;C.中间工作压力;D.不表示什么意义。

6.气瓶在使用过程中,下列哪项操作是不正确的?

(    )

A.当高压气瓶阀冻结时,用敲击或用火烤的方法将冻阀敲开或解冻;

B.当瓶阀冻结时,可以用毛巾浸热水包裹瓶阀解冻;

C.要慢慢开启瓶阀;  D.当瓶阀冻结时,不能用火烤。

7.人体触电时是很危险的,当通入人体的电流越大相电流持续的时间越长就越危险。

其危险程度大致可以划分为(    )三个阶段。

A.室颤,感知,摆脱;          B.感知,摆脱,室颤;

C.感知,摆脱,无知觉;        D.头晕,抽搐,室颤。

8.常见负反馈电路有(      )形式,其电路组成分别为(      )。

A.四种,电压并联、电压串联、电流串联和电流并联;

B.五种,电压电流并联、电压串联、电流串联、电流并联和电流串并联;

C.三种,电压并联、电压串联和电流串联;

D.二种,电压并联、电流串联常。

9.漏电保护器主要由是(      )组成。

A.检测元件、中间放大环节、操作执行机构三部分;

B.检测元件、电流互感器、操作执行机构三部分;

C.断路开关、中间放大环节、操作执行机构三部分;

D.检测元件、中间放大环节、操作执行机构、电源开关四部分。

10.当加到二级管上的反向电压增大到一定数值时,反向电流会突然增大,该反向电压值被称为(      ),此现象被叫做(    )现象。

A.反向击穿电压;  B.正向击穿;  C.正向击穿电压;  D.反向击穿。

11.在晶体管的输出特性中有三个区域分别是(    )。

A.反相区、放大区、饱和区;          B.截止区、放大区、饱和区;

C.截止区、放大区、不饱和区;        D.正相区、放大区、饱和区。

12.计算机具有(    )的特点。

A.运算速度快;                B.计算精度高;

C.具有“记忆”和逻辑判断能力;D.高度自动化。

            

13.大家知道计算机是以二进制方法实现运算的(即“0和1”两个数),现有“101”和“1010”两个二进制数,要转换成十进制数表示,则对应选项是哪一个(    )

A.5和10;    B.5和9;    C.6和8;    D.4和8。

            

14.正常工作中突然发现仪器仪表冒烟,其原因是(    )

A.超负荷;                B.绝缘降低;    

C.电阻变质,电压过高;    D.电线接头松动而造成虚接开路等原因。

            

15.正常工作中突然发现仪器设备冒烟怎样处理。

(    )

A离开现场找人帮忙.;  B.马上检查原因;    

C.应立即切断仪器电源和总电源,并查清原因;    D.不处理不上报也不管。

            

16.已知某数据测量结果的绝对误差为1克,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为20克,其测量结果的相对误差是多少。

(    )

A.5%;  B.10%;  C.4%;  D.3%

化验员上岗安全培训试题之一

化验常识试题

(1)

一、选择题(注意选择题里有单选择和多选择答案)

1.化验室(或实验室)的定义是(    )。

A.化验室是进行化学分析的场所;    B.化验室是进行物理化学分析的场所;

C.化验室是什么都能分析测试的场所;D.化验室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进行实验的场所。

2.已知某数据测量结果的绝对误差为1克,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为20克,其结果的相对误差是多少。

(    )

  A.5%;  B.10%;  C.4%;  D.3%

3.在进行仪器设备操作,还未做好以下哪项工作以前,千万不要开动机器。

(    )

A.通知主管;B.检查所有安全部位是否安全可靠;C.仪器清洁;D.仪器设备摆放。

4.有些压力表常在刻度盘上刻有的红色标线是表示。

(    )

A.最低工作压力;B.最高工作压力;C.中间工作压力;D.不表示什么意义。

5.气瓶在使用过程中,下列哪项操作是不正确的?

(    )

A.当高压气瓶阀冻结时,用敲击或用火烤的方法将冻阀敲开或解冻;

B.当瓶阀冻结时,可以用毛巾浸热水包裹瓶阀解冻;

C.要慢慢开启瓶阀;  D.当瓶阀冻结时,不能用火烤。

6.个体防护用品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性措施,不能被视为控制危害的(    )。

A.可靠手段;B.主要手段;C.有效手段;D.无效手段。

    

7.精密仪器着火时,可以使用下列(    )灭火器灭火。

  

A.四氯化碳灭火器;    B.1211和二氧化碳灭火器;

C.用水或泡沫灭火器;  D.沙土。

8.化验室理化分析中经常有加热操作。

实际工作中若不明了这些基本知识,必然出现差错,甚至造成化验事故。

而使用的玻璃仪器有可加热的和不可加热的两类。

请问下面那种玻璃仪器可在电炉上加热使用。

(      )

A.量筒、量杯;B.容量瓶、试剂瓶;  C.烧杯、烧瓶;  D.蒸馏瓶。

9.安全“四懂四会”的内容是(    )。

A.一懂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二懂预防火灾的措施,三懂灭火的方法,四懂自救逃生办法;

B.一会报警,二会使用灭火器材,三会扑救初起火灾,四会组织疏散逃生;

C.一懂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二懂预防火灾的措施,三懂灭火的方法,四懂自救逃生办法;

D.一会报警,二会使用灭火器材,三会扑救初起火灾,四会脱离危险区。

10.氢气单独存在时比较稳定。

但因分子量和密度小,极易从微孔漏出。

而且它漏气扩散速度很快,易和其它气体混合。

因此要检查氢气导管或连接部位是否漏气,最简便的检漏方法是用(    )检查漏气现象。

A.肥皂泡;  B.水;  C.明火;    D.嗅觉。

11.用分析天平称量样品时,其称量误差来源有哪些?

(      )

A.称量时样品吸水,天平和砝码的影响;  B.环境因素的影响;  

C.空气浮力的影响;    D.操作者自身造成的影响。

12.百分率(数)有几种表示方法?

(    )

A.%——100克溶液中含有溶质的克数;  

B.%(m/m)——100克固体或液体中含有成份的质量;  

C.%(v/v)——100ml液体或气体中含有成份的容量;    

D.ppm。

13.标准物质是(      ),而标准溶液是(    )。

A.“已确定其一种或几种特性,用于校准测量器具、评价测量方法或确定材料特性量值的物质”;“用标准物质标定或配制的已知浓度的溶液”。

  

B.“已确定其一种或几种特性,用于校准测量器具”;“用标准物质标定或配制的已知浓度的溶液”;  

C.“用评价材料特性量值的物质”;“用标准物质标定或配制的已知浓度的溶液”;

D.“用于校准测量器具、评价测量方法或确定材料特性量值的物质”;“已知浓度的溶液”。

14.化验室中常用的分析天平是(      )的仪器。

A.利用杠杆原理;                  B.分度值在1mg以下;  

C.用于直接测量物质质量;        D.确定物质含量。

15.实验中,误差的来源有几种。

(        )

A.系统误差,随机误差;          B.方法误差,过失误差;  

C.外来误差;                    D.其它误差。

16.准确度是(    ),不确定度是(      )。

A.“多次测量值的平均值与真值的接近程度”,“表征被测定的真值处在某个数值范围的一个估计”;          

B.“一次测量值与真值的接近程度”,“表征被测定的真值处在某个数值范围的一个估计”;  

C.“测量值的平均值与真值的接近程度”,“表征被测定的均值一个估计”;                    

D.“多次测量值的平均值与真值的差”,“表征被测定值处在某个数值范围的一个估计”。

17.精密度是(      ),重复性是(    )。

A.“在确定条件下重复测定的数值之间相互接近的程度”,“同一条件下相继测定的一系列结果之间相互接近的程度”;  

B.“在不同条件下重复测定的数值之间相互接近的程度”,“同一条件下相继测定的一系列结果之间相互接近的程度”;          

C.“重复测定的数值之间相互接近的程度”,“相继测定的结果之间相互接近的程度”;                    

D.“两种重复测定的数值之间相程度”,“同一条件之间相互接近的程度”。

18.办公器具或家具的油漆和装修材料中的有机物挥发出的(    )气体对人体有害。

A.烯、炔、氯化氢;B.苯、甲醛、酚;

B.C.醚、醇、二氧化碳;D.乙醇、乙烷汽油。

19.为防止中暑应该少量多次饮水,饮用下列那一种为最好。

(    )

  A.矿泉水;B.纯净水;C.淡盐水;D.淡茶水。

20.任何电气设备在未验明无电之前,一律认为(    )。

    

A.有电;B.无电;C.可能有电;D.也可能无电。

化验常识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答案:

(注意选择题里有单选择和多选择答案)

1.(D);      2.(A);    3.(B);  4.(B);      5.(A);

6.(B);      7.(AB);    8.(CD);9.(AB);    10.(A);

11.(ABCD);12.(ABC);13.(AA);  14.(ABC);  15.(AB);

16.(AA);    17.(AA);    18.(B);  19.(B);      20.(A)。

2006-1-199:

06:

05

 

 

 

 

 

 

 

 

 

 

第2楼

 

二、判断题(根据题面判断;正确的请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21.现代化验验室要具备有:

实验教学功能、科学研究功能、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四大功能。

(    )

22.有效数字的修约,要遵循“四舍六入五成双”规则。

因此下面六组数据的数字修约的表示方法对吗。

(    )

a.0.32554→0.3255;  b.0.6236→0.3624;c.10.2150→10.22

d.150.65→150.6;    e.75.5→76;    f.16.0851→16.09

23.已知某数据测量结果的绝对误差为2克,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为20克,则计算测量结果的相对误差是9%,对吗。

(    )

24.石油产品或化学试剂的闪点是指在规定条件下,加热到它的蒸汽与火焰接触发生瞬间闪火时的最低温度。

因此一般将闪点在25℃以下的化学试剂被列入易燃化学试剂。

(    )

25.化验用玻璃仪器在使用前和使用后,可以不用立即清洗,等待再使用时用蒸馏水冲洗几次就可以,这样不会对分析结果造成影响的。

(      )

26.若化验品种多、项目杂,不可能每测一个指标固定使用一套专用仪器,往往交替使用,而对使用的仪器又不经过严格清洗或清洁度检验。

必然引起试剂间的交替污染。

从而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

27.化验室中经常大量使用强酸或强碱试剂,在使用前一定要了解接触到这些腐蚀性化学试剂的急救处理方法。

如酸或碱液溅到皮肤上或衣物上,就要马上用大量水冲洗等。

(      )  

28.化验室经常使用的压缩气体有氢气、氮气、氦气、氩气、氧气和压缩空气等气体。

因气体压缩后贮于耐压钢瓶内,都不具有危险性。

钢瓶在运输中不同气体钢瓶可以混装,受热或在太阳下曝晒甚至同库储存也是很安全的。

(      )

29.化验室经常使用易燃液体,按其性质其闪点有高有低之分“闪点<28℃有石油醚、汽油、甲醇、乙醇、苯、正已烷等;而闪点>29-45℃有煤油等”。

一般闪点越低,危险性越小,闪点越高,危险性越大,这种说法对吗。

(      )

30.在操作氧气瓶时,要求氧气瓶禁止与油脂接触。

操作者不能穿有油污过多的工作服,不能用手粘油、油手套和油工具接触氧气瓶及附件,减压器不能粘油或油污。

(    )

31.安全“三能、四知、五熟悉”的内容是:

一能进行防火宣传,二能遵守各种防火安全制度,按照操作规章进行作业,三能及时扑救初起火灾。

一知本单位消防基本情况,二知本单位重点消防部位,三知火险隐患,四知消防责任制度。

一熟悉防火责任人,二熟悉专职防火员,三熟悉消防组织,四熟悉生产(储存)物品的性质,五熟悉火险隐患。

(      )

32.通常情况下,在加热玻璃容器时,不将容器放在石棉网上,而直接将容器置于电炉上直接加热,以至容器受热不均匀,甚至于爆裂,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

(    )

33.按试剂纯度来划分,化验室常用的试剂有:

基准试剂、优级纯试剂、分析纯试剂、化学纯试剂、实验试剂、高纯试剂和标准物质七种。

(      )

34.通常毒物侵入人体有三条途径:

即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通过消化道侵入人体、通过皮肤和粘膜吸收侵入人体。

(    )

35.在化学分析中,常依照下面的规定来确定物质量范围:

(    )

⑴常量分析:

是对被测物质大于0.1g以上的试样进行的分析;

⑵半微量分析:

是对被测物质在10~100mg范围试样进行的分析;

⑶微量分析:

是对被测物质在1~10mg范围试样进行的分析;

⑷超微量分析:

是对被测物质在1mg以下的试样进行的分析;

⑸痕量分析:

是对被测组分的含量小于0.01%的分析;

⑹超痕量分析:

是对被测组分的含量小于0.001%的分析。

36.下面的几种分析方法是化验室经常使用的方法吗?

(    )

⑴化学分析:

是表示对物质的化学组成进行以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定性或定量的分析方法;

⑵仪器分析:

是表示使用声,光,电,电磁,热,电热,放射性等测量仪器进行的分析方法;

⑶定性分析:

是表示为检测物质中原子、原子团、分子等成分的种类而进行的分析;

⑷定量分析:

是表示为检测物质中化学成分的含量而进行的分析。

 

 

 

 

 

 

 

 

 

 

 

第3楼

 

37.分光光度计也是化验室常用仪器,其原理是利用光波测量介质对不同波长的单色光吸收程度的仪器:

它是由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接收器和测量系统五个部分组成。

(    )

38.用于测量压力的压力表(包括有真空压力表、标准压力表、电接点压力表和普通压力表等)只要视值相对准确,指针不偏离零点时,压力表是可以不用每年检定的,其测量值对最终结果不会造成影响。

(    )

39.“计量器具是指:

可单独的或与辅助设备一起,用以直接确定被测对象量值的器具或装置。

  (    )

40.⑴容量分析方法主要误差来源是:

滴定误差和读数误差。

(    )

⑵重量分析方法主要误差来源是:

滴定误差和溶解误差。

(    )

化验常识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答案:

(注意选择题里有单选择和多选择答案)

1.(D);      2.(A);    3.(B);  4.(B);      5.(A);

6.(B);      7.(AB);    8.(CD);9.(AB);    10.(A);

11.(ABCD);12.(ABC);13.(AA);  14.(ABC);  15.(AB);

16.(AA);    17.(AA);    18.(B);  19.(B);      20.(A)。

二、判断题答案:

(根据题面判断;正确的请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21.(√);22.(√);23.(×);24.(√);25.(×);

26.(√);27.(√);28.(×);29.(×);30.(√);

31.(√);32.(√);33.(√);34.(√);35.(√);

36.(√);37.(√);38.(×);39.(√);40.“⑴(√)⑵(×)”。

 

 

 

 

 

 

 

 

 

 

第2楼

 化验员上岗安全培训试题之二

(2)

37.一但发现有人低压触电时,要马上离开找人急救。

(    )

38.从人体触及带电体的方式和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触电可分为:

(单相触电)人站在地上或其它导体上,人体某一部分触及带电体;  (两相触电)人体两处同时触及两相带电体;(跨步电压触电)人体在接地体附近,由于跨步电压作用于两脚之间造成。

(    )  

  39.电流对人体的伤害有两种类型:

即电击和电伤。

(    )  

40.在充满可燃气体的环境中,可以使用手动电动工具。

(    )

仪器仪表常识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答案:

(注意选择题里有单选择和多选择答案)

1.(A);  2.(A);      3.(BB);  4.(D);        5.(B);

6.(A);  7.(B);      8.(AA);  9.(A);      10.(AD);

11.(B);12.(ABCD);  13.(A);  14.(ABCD);  15.(C);

16.(A)。

17.(ABC);  18.(B);  19.(C);      20.(ABC);

二、判断题答案:

(根据题面判断;正确的请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21.(√);22.(√);23.(√);24.(√);25.(√);

26.(√);27.(×);28.(√);29.(√);30.(×);

31.(√);32.(√);33.(√);34.(√);35.(√);

36.(×);37.(×);38.(√);39.(√);4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