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四年级《我们的身体结构》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15512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4.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学四年级《我们的身体结构》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小学科学四年级《我们的身体结构》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小学科学四年级《我们的身体结构》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小学科学四年级《我们的身体结构》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小学科学四年级《我们的身体结构》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小学科学四年级《我们的身体结构》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小学科学四年级《我们的身体结构》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小学科学四年级《我们的身体结构》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小学科学四年级《我们的身体结构》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小学科学四年级《我们的身体结构》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小学科学四年级《我们的身体结构》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小学科学四年级《我们的身体结构》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小学科学四年级《我们的身体结构》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小学科学四年级《我们的身体结构》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小学科学四年级《我们的身体结构》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小学科学四年级《我们的身体结构》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小学科学四年级《我们的身体结构》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小学科学四年级《我们的身体结构》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小学科学四年级《我们的身体结构》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小学科学四年级《我们的身体结构》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四年级《我们的身体结构》教案.docx

《小学科学四年级《我们的身体结构》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四年级《我们的身体结构》教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科学四年级《我们的身体结构》教案.docx

小学科学四年级《我们的身体结构》教案

小学科学四年级《身体的结构》教案

学科

科学

单元

四单元

备课者

课型

学时课

课题

1.身体的结构

执教者及时间

学习

要点

1.从身体的外形划分身体的结构

2.根据身体各个部分功能不同划分身体结构

学习

目标

1.人体根据外观特征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如果根据做事情的不同人体还会有不同的结构划分。

2.人体的外部特点可以直接观察到,内部的特点可以借助一些工具观察到。

3.能够应用触摸、手捏、听等观察方法并结合体验活动,了解身体内部的结构。

4.能够根据观察目的的不同,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观察方法。

探究

问题

1.人类的身体结构有哪些特点?

2.观察人类的身体要观察什么?

3.怎样观察人类的身体结构?

4.怎样划分人类的身体结构,还有其他的划分方式吗?

应用

作业

作业练习

完成练习册上作业

实践应用

用其他的划分方式划分人类的身体结构

文化

阅读

1.人体构造图

2.人体内脏构造图

学习

重难点

教学重点:

身体由哪些部分组成,以及认识人体的左右对称的特点。

教学难点:

观察身体内部器官。

教学

过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二次备课

首学

阶段

(一)引入:

动物的本领和它们的身体特点有关。

1、提出问题:

人人知道青蛙是捕虫能手,青蛙为什么善于捕虫?

老鹰为什么能抓住机灵的老鼠?

啄木鸟为什么能吃到树干中的害虫?

2、引出课题:

人有哪些本领?

人为什么这样有本领?

今天我们来观察自己的身体。

 

1、师放映录像带:

青蛙的眼睛、后腿、舌头具有善于捕虫的特点,肤色用伪装来保护自己。

老鹰有坚硬而带弯钩的喙,以及尖利的爪子,适于捕捉老鼠.

2、小结:

动物的本领和它们身体的特点有关系。

互学

阶段

(二)观察人的身体。

1、观察身体的外形。

我们的身体由哪几部分组成?

2、人体是左右对称的。

(1)教师提出问题:

如果从头顶开始,通过鼻尖画一条线,把人的身体分为左右两部分,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人体是对称的)

(2)让学生亲自体验身体左右对称这种结构的好处。

活动:

①体验用两只眼睛看,比用一只眼睛看到的范围广;

活动:

②让学生体会两只眼睛比用一只眼睛看得准确。

师:

使学生体会到我们身体器官左右对称的优越性。

当然从人体外部来看,结构上还有不少特点,但对小学生来说观察起来都有一定的难度,不便观察,所以也就把重点放在身体的左右对称这个特点上。

群学

阶段

3、观察身体的内部。

教师出示一幅画,上面画有一个人体外表的轮廓,告诉学生人体好比刚才那个纸袋子,外面由皮肤包裹着,看不见里面,让学生想办法推测内部有什么。

这时学生的思路打开了,想出了许多好办法:

①有的说,用耳朵可以听到心脏的跳动,从而可以知道心脏的位置;

②有的说,手臂曲起,可以摸到鼓起的肌肉;

③有的说,说话时有手摸喉部,可以摸到正在振动的声带;跑步后胸部一起一伏,可以知道那里是肺部……

最后让学生根据大家用看、摸、听等方法所得到的信息,综合想象一下人体的内部是什么模样?

4.身体怎样工作:

利用学生熟悉的身体活动,让学生在对活动的体验中,利用泡泡图的方式把活动中多个身体部分共同参与的情况表现出来。

思考:

如果按照人体工作的类型划分,我们更深夜静可以怎么看待人体的组成呢?

(1)教师用解暗箱的游戏引入(突破难点)。

教师准备一个牛皮纸袋,里面有一个塑料瓶,瓶里装半瓶水,另外还有其它的如夹钳、钟表等物品。

教师让学生想办法推测里面的物品,并说出自己这样猜测的理由。

学生通过用手摸、捏、摇、听等方法最后终于猜出了里面的物

(2)皮肤下面是什么、肌肉下面是什么、骨胳包着的是什么,血管和神经怎样分布……

共学

阶段

讨论问题:

直立行走是人区别于其它动物的重要特征之一,请查阅资料了解人体具备什么样的结构特点,使其能直立行走?

师生共同讨论

板书

设计

观察我们的身体

头颈躯干四肢

教学

后记

 

学时课教学设计表

学科

科学

单元

四单元

备课者

课型

学时课

课题

2.骨骼、关节和肌肉

执教者及时间

学习

要点

1.了解骨骼、关节和肌肉的作用

2.理解骨骼、关节和肌肉三者的协调关系

学习

目标

1.知道身体的肢体活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形式,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组合结构也会有不同。

2.能够在观察的基础上,做出上肢结构形态的观察记录,并能够在不断完善认识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对自己的观察记录进行补充完善。

3.能查阅资料,了解有关上肢结构的知识,能够对照资料完善并纠正自己对人体结构的认识。

探究

问题

1.哪些组织与骨骼协调工作?

2.你能简单将骨骼、关节和肌肉在运动过程中的关系描述出来吗?

应用

作业

作业练习

完成练习册作业

 

实践应用

利用小棍、皮筋等材料制作一个简易模拟手臂运动的模型

文化

阅读

骨骼、关节和肌肉相关视频

学习

重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在运动中,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协调运动,及身体在做不同运动的过程中,骨骼、关节和肌肉所发挥的作用。

教学难点:

用观察记录的方式记录下每一段学习中对研究议题的想法与思考过程。

教学

过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二次备课

首学

阶段

一、引入:

我们的身体里有一个支架,这就是骨骼。

骨骼支撑着我们的身体,保护着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骨骼能独立运动吗?

有哪些组织与骨骼协调工作呢?

师:

出示模型

互学

阶段

二、观察上肢的运动

1、拿重物:

学生体验一侧手臂完成拿起哑铃动作。

感受肌肉在运动中的变化和作用;

尝试使用不同的观察方法来了解运动中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协调运动。

能感受到拿起、放下时都在用力、肌肉变化不同。

2、记录我们的观察

用图文记录观察所得,强调将观察到的事实、体验到的感受,通过图画、文字真实的表现出来.

师:

观察方法及观察目的

1、分解观察上肢运动,降低观察难度。

2、借助对上肢活动的感受,了解骨骼关节与肌肉的关系。

群学

阶段

小组交流

通过观察记录,学生把自己对于上肢骨骼、关节和肌肉在活动中的关系,直观表现出来。

3、观察与骨骼、关节和肌肉相似的物体

对骨骼、肌肉、关节认识的拓展,利用现代机械上的类似构造,直观地表现三者的功能特点。

再次明确三者关系,并上升到健康生活的高度。

师:

帮助学生完善自己的认识

共学

阶段

参加体育锻炼和我们的骨骼、肌肉、关节的关系。

师生小结: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我们的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更加灵活。

板书

设计

骨骼、关节和肌肉

骨骼

关节

肌肉

教学

后记

 

学时课教学设计表

学科

科学

单元

四单元

备课者

课型

学时课

课题

3.运动起来会怎样

(一)

执教者及时间

学习

要点

1.呼吸系统的作用

2.呼吸系统与骨骼、肌肉的联系

学习

目标

1.人体运动需要氧气,肺的气体交换作用将氧气吸进血液,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2.量越大,消耗的氧气也就越多,就需要加快肺的呼吸,以吸收进更多的氧气。

3.合理使用实验记录单,能够测量单位时间内心跳与呼吸的次数,并进行数据分析。

4.能够结合实验现象、相关信息资料,作出对呼吸次数加快原因的分析。

探究

问题

1.我们在运动时,身体里有什么变化?

2.运动与呼吸有什么关系?

应用

作业

作业练习

完成练习册上的作业

实践应用

制作一个简易的肺活量测量装置,并测量自己或他人的肺活量

文化

阅读

呼吸系统解剖图

学习

重难点

教学重点:

以学生很容易感受到的身体活动后的变化为线索,将呼吸和循环系统引入学生的视野,并展现出这两大系统在支持人体活动上的作用与联系。

教学难点:

以学生很容易感受到的身体活动后的变化为线索,将呼吸和循环系统引入学生的视野,并展现出这两大系统在支持人体活动上的作用与联系。

教学

过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二次备课

首学

阶段

1、激活已有经验提出探究问题

(1)汇报交流:

运动后身体发生哪些变化?

(呼吸加快、流汗、心跳加快等)回顾:

运动后呼吸为什么会加快?

 

(1)播放一段有关运动的录像。

(播放学生跑步后的体征表现,如流汗、气喘、疲惫的视频资料)

(2)提出问题:

心跳为什么会加快?

互学

阶段

1、探究运动前后心跳次数的变化

认识心脏和心跳

(1)看书了解心脏不停跳动是在干什么?

(播放视频)认识心脏在收缩和舒张使血液在人体循环的过程。

(2)测试运动前的心跳次数

(3)测试运动后的心跳次数

2、对比运动前后心跳次数的数据,分析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

1、(出示心脏模型)了解人的心脏是什么样子的?

讲解心脏的位置和大小。

2、(播放视频)讲解:

我们的心跳就是心脏在跳动,也就是心脏在收缩和舒张.

3、平静时大多数同学的每分钟心跳次数在70-90次左右。

4、小结:

运动后人体的心跳次数明显加快了。

群学

阶段

3、认识剧烈运动后心跳加快的原因

(1)提出疑问:

剧烈运动后我们的呼吸和心跳会加快,这是为什么?

(2)心脏不停跳动使血液循环过程有什么作用?

(3)那么,心跳加快使人体内的血液循环发生了什么变化?

(心跳加快使人体内的血液循环加快。

1、用一个洗耳球和塑料管来体验(模拟)心脏收缩与舒张过程中的用力以及血液运输的形式。

2、小结:

心跳使血液在人体内不停地循环,血液向人体各处不断输送氧气和养分,同时将身体内产生的废气通过肺排出体外。

共学

阶段

(1)出示情境:

在登上高楼时有的同学会出现气喘吁吁的现象,而有的同学呼吸却没多大的变化?

讨论:

这种差别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

(2)交流汇报:

①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会怎样?

②不锻炼或少锻炼的人又会怎样?

总结:

同学们,身体健康是第一,增强体质靠运动。

我们要积极响应党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号召,让我们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坚持每天锻炼一小时,让我们的心肺功能更强,实现健康工作50年,幸福快乐一辈子。

希望你们成为身心健康、充满活力的新一代接班人。

板书

设计

运动起来会怎样

(二)

心跳次数

血液循环

输送排出体外

 

教学

后记

 

学时课教学设计表

学科

科学

单元

四单元

备课者

课型

学时课

课题

4.运动起来会怎样

(二)

执教者及时间

学习

要点

1.循环系统(心血管系统)的基本功能

2.心脏的功能与结构

学习

目标

1.人体需要的氧气又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在排出体外。

2.了解人体运动量的增加,需要血液运输更多的氧气,心脏跳动速度的增加可以加大运输血液的数量。

3.通过实验的方式,了解心脏工作强度和工作量。

探究

问题

运动与心跳有什么关系?

应用

作业

作业练习

完成练习册上的作业

实践应用

绘制一个简单的气泡图来表示身体活动与呼吸、心跳之间的关系

文化

阅读

人体循环系统解剖图

学习

重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在人体活动过程中,当肺完成气体交换后,心脏所要完成的输送血液的功能。

教学难点:

了解在人体活动过程中,当肺完成气体交换后,心脏所要完成的输送血液的功能。

教学

过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二次备课

首学

阶段

(一)引入

当我们跳动的时候,骨骼、关节和肌肉都参与了运动,发生了变化,我们的身体里还发生了什么变化?

指导学生进行讨论

互学

阶段

(二)测量心跳和呼吸

(1)提出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应?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我们的身体在运动后究竟会发生哪些变化。

2、探究运动前后呼吸次数的变化

(1)测试运动前的呼吸次数

①一分钟自己的呼吸为几次?

(一呼一吸算呼吸一次).

②汇报统计发现:

平静时大多数同学的每分钟呼吸次数在20-40次左右。

(2)测试运动后的心跳和呼吸次数

①根据我们上课的这个环境,你能不能设计一个运动量比较大运动项目?

②学生设计并交流室内运动。

③强调运动时注意事项后做运动,测试运动后的心跳和呼吸的次数并做好记录。

④汇报交流:

运动后的呼吸次数。

(1)播放一段有关运动的录像。

(播放学生跑步后的体征表现,如流汗、气喘、疲惫的视频资料)

(2小结:

运动后身体发生哪些变化?

(呼吸加快、流汗、心跳加快等)

群学

阶段

(三)呼吸为什么加快

1、提出问题:

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呼吸,伴随着运动量的增加,每分钟呼吸的次数也会增加,那么运动与呼吸有什么关系呢?

2、体验活动:

反复呼吸塑料袋里的空气,有什么感觉?

学生猜测。

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将会采集人体在平静、一定量的运动以及运动后几段时间内的每分钟心跳与呼吸次数的数据。

并引出问题“呼吸为什么会加快”。

验证活动:

比较三瓶不同的气体。

借助资料,认识到呼吸是气体的交换过程。

3、对运动和呼吸之间的关系做出解释。

通过测量跳动后的心跳与呼吸次数的变化,研究呼吸为什么会加快,将呼吸、心跳与人体活动的关系引入学生的研究视野之内。

师生小结:

知道运动要消耗氧气,而呼吸的功能就是在进行氧气与二氧化碳气的交换。

共学

阶段

要求学生每天坚持跑步锻炼,如果我们的呼吸量增加了,说明我们的身体得到了锻炼。

师:

指导学生制定锻炼计划

板书

设计

运动起来会怎样

(一)

呼吸心跳

氧气氮气二氧化碳

呼吸量

教学

后记

 

学时课教学设计表

学科

科学

单元

四单元

备课者

课型

学时课

课题

5.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执教者及时间

学习

要点

1.消化系统的功能

2.消化系统的组成

学习

目标

1.人体活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消化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

2.人体的消化器官有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每个器官都有各自的功能。

食物在人体内将会按顺序进入这些消化器官,被消化吸收。

3.能够在已有经验的的基础上,做出食物消化过程图,并能够在不断完善认识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对自己的观察记录进行补充完善。

 

探究

问题

1.食物是怎样被我们的身体吸收和利用的?

2.人体的消化器官有哪些?

 

应用

作业

作业练习

完成练习册上的作业

实践应用

用画图的方式表现出消化器官和消化过程的认识

文化

阅读

人体消化系统结构图

学习

重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

教学难点:

了解食物在消化道里的运动方式。

教学

过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二次备课

首学

阶段

1、创造情景,导入新课。

讲述:

同学们大都比较喜欢出去旅游吧?

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去旅行,好吗?

我们的旅行既不是去游览壮丽的山河,也不是去探险寻宝,我们将要哪里去呢?

先请我们的导游闪亮登场,(亮出馒头),今天我们将馒头导游到一个时刻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的地方去。

去哪里呢?

2、学生猜测后导出本课研究内容,食物的消化

教师板书课题。

 

互学

阶段

(二)认识人体的消化器官,探究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

1、初步感知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

(1)提问,旅游时旅客可以更着导游走,我们增氧才能跟着馒头导游到我们身体里去旅行呀?

(2)学生咀嚼馒头,并且体会馒头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

2、学生根据自己的感知经验,认识消化器官。

活动: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绘制旅行图。

交流、展示绘制的旅行图,其实馒头旅行的景点是固定的,履行的路线也是固定的,怎样才可以知道谁画的旅行图是正确的呢。

1、教师讲述:

当馒头导游进到胃里的时候没,我们看不到也感觉不到了,馒头导游,还会带我们到哪些地方旅游呢?

现在请同学们猜测并绘制一幅旅行图吧

2、教师通过计算机可将向学生展示食物在消化器官里的消化过程。

群学

阶段

(三)认识消化道的蠕动是推进食物前进的主要方式

1、提问:

我们看过人倒立吃东西的表演,逆向过来为什么人能倒立着吃东西吗

2、学生猜测,做出假设。

3、知道的学生做模拟食物在消化道里运动的实验。

4、提问:

消化道是用什么方式使食物前进的?

 

老师小结:

这种方式归纳为蠕动

共学

阶段

1、辨析,什么样的饮食习惯好?

2、讨论:

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及怎样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板书

设计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教学

后记

 

学时课教学设计表

学科

科学

单元

四单元

备课者

课型

学时课

课题

6.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执教者及时间

学习

要点

1.口腔的功能与结构

2.牙齿的分类与功能

学习

目标

1.人体运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消化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食物在口腔里的有良好的初步消化过程,会利于整体消化器官的工作。

2.齿、舌和唾液共同参与了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过程,他们的功能各不相同。

3.齿有三种,门齿、犬齿和臼齿,不同的牙齿有不同的功能,要保护好牙齿,利于身体健康。

4.在观察和已有经验的的基础上,做出食物在口腔内部变化和牙齿形状特征和分布的记录,并能够在不断完善认识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对自己的观察记录进行补充完善。

探究

问题

1.口腔在食物消化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2.口腔是怎样工作的呢?

 

应用

作业

作业练习

完成练习册上的作业

实践应用

记录食物在口腔里咀嚼的不同时间

文化

阅读

人体口腔结构图

学习

重难点

教学重点:

人体运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消化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食物在口腔里的有良好的初步消化过程,会利于整体消化器官的工作。

教学难点:

能够在观察和已有经验的的基础上,做出食物在口腔内部变化和牙齿形状特征和分布的记录,并能够在不断完善认识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对自己的观察记录进行补充完善。

教学

过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二次备课

首学

阶段

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那么口腔在消化中发挥了什么作用呢?

它是怎样工作的呢

教师展示口腔模型

互学

阶段

2.观察口腔

请学生分别慢慢咀嚼一小块馒头,把他们的感觉说出来,从食物形状和我们的感觉两个方面观察,并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馒头会越嚼越甜。

在不同的时间内,食物可能在口腔中发生了变化。

3.观察牙齿

①观察牙齿,讨论牙齿的不同形状,并画牙齿分布排列图,按形状给牙齿分类及标名。

②讨论牙齿的作用。

③体验三类牙齿在咀嚼活动中的协调工作。

1、教师指导学生体验牙齿、舌和唾液在食物消化过程中的作用及相互协调的工作方式。

2、要特别关注“安全问题”,在不能够保证卫生的情况下,不要操作“入口”的实验。

3、了解牙起着切碎、研磨食物的作用,不同牙齿承担着不同的工作。

由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食物由大变小,加快了消化的速度。

群学

阶段

4.讨论对牙齿的保护

①讨论什么是蛀牙(龋病牙)?

②通过课前调查,让学生讨论交流:

(1)想一想,自己平时是怎样护牙的?

(2)你觉得哪些坏习惯是会影响牙齿生长的?

③.学生根据老师预设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

老师预设的问题:

(1)怎样选牙刷和牙膏?

(2)在换牙时期,要多吃些什么,少吃些什么?

(3)你发现班里的小朋友存在哪些坏习惯?

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4)如果发现你的同桌有这些坏习惯,你会怎么办?

共学

阶段

 

如果不及时改掉这些不良习惯,会产生怎样的后果?

 

师生进行讨论

板书

设计

板书设计:

口腔里的变化

牙齿、舌和唾液

切碎、研磨食物

龋病牙

教学

后记

 

学时课教学设计表

学科

科学

单元

四单元

备课者

课型

学时课

课题

7.相互协作的人体器官

执教者及时间

学习

要点

各系统之间的协作关系

学习

目标

1.的各个不同部分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

2.用画图的方法,直观的表现人体各个器官之间的关系。

3.反复对自己的绘图作出修改、完善,掌握画图的方法。

探究

问题

1.人体的各个器官是怎样协调工作的?

2.人体各器官之间有什么联系?

 

应用

作业

作业练习

完成练习册上的作业

实践应用

简单描述人体各器官之间的关系

文化

阅读

视频《人体探秘》

学习

重难点

教学重点:

人体的各个不同部分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

教学难点:

能够用画图的方法表现人体各个器官之间的关系。

教学

过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二次备课

首学

阶段

 

学生全面回顾前面学生所了解的人体的骨骼肌肉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的工作过程中,各系统内部不同器官相互之间的协作关系。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跨系统之间的协作关系,较全面的将人体的系统化结构呈现在学生面前。

互学

阶段

1、人体的各个感官怎样协同工作

(1)小组讨论或集体研讨“人体的各个器官怎样协同工作”,用图、文呈现。

(2)绘制表示简单关系的画图。

(3)交流研讨,在简单绘图的基础上寻找图与图之间的关系,并以此关系绘制新图。

(4)修改完善(循环反复)

建议学生制作卡片进行拼摆,利于表达想法也利于他人理解。

1、教师组织学生交流。

2、讨论可分为两个层次:

一是每节课中呈现的系统内部的协同工作;二是(如卡通人物所说)联系各个教学活动中涉及的人体活动,找出不同系统间的器官协同工作的情况。

群学

阶段

2、人体各器官之间的联系

(1)学生讨论人体各个器官之间的联系。

(2)学生通过讨论来丰富自己的想法,以寻求找到更多更广泛的联系,扩充自己的认识。

(3)学生在画图的过程中,也需要对各种器官之间联系反复思考,以寻找最适宜的表述方式。

 

师:

指导学生用画图的形式来表现对本单元学习的理解。

以前出现的多为较简单,面对比较复杂的关系,画图的难度就比较大了需要教师加以的指导。

共学

阶段

 

通过讨论,让学生理解“健康生活就是我们在了解了自己身体的结构和相互作用的规律后,爱护它们,促进他们更协调的工作。

教师进行小结

板书

设计

呵护我们的身体

协同工作

互相联系

教学

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