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轮复习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168021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58.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轮复习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第二轮复习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第二轮复习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第二轮复习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第二轮复习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第二轮复习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5页
第二轮复习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5页
第二轮复习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5页
第二轮复习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5页
第二轮复习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5页
第二轮复习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5页
第二轮复习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5页
第二轮复习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5页
第二轮复习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5页
第二轮复习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5页
第二轮复习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5页
第二轮复习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5页
第二轮复习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5页
第二轮复习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5页
第二轮复习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5页
亲,该文档总共5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轮复习教案.docx

《第二轮复习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轮复习教案.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二轮复习教案.docx

第二轮复习教案

【专题一】生活消费与生产经营

【考点透视】

一、货币

1、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⑴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的本质决定了货币的职能,货币的职能是其本质的体现。

⑵基本职能:

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是观念上的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是现实的货币。

其他职能:

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等职能。

2、纸币:

⑴纸币是价值符号。

纸币代替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本身没有价值。

纸币的面值由国家规定,但国家无权规定纸币的购买力。

⑵结合我国以HD90开头的假币现象,分析纸币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强制发行的,制造假币是违法犯罪行为。

作为我国公民要爱护人民币,了解防伪知识,提高鉴别假钞的能力。

⑶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区别:

①含义及实质不同。

前者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

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

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而后者则是指物价水平在较长时间内持续下降的经济现象。

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

  

②形成的原因不同。

前者是由于纸币发行量过多或纸币的流通速度过快而造成的。

而后者则是由宏观经济环境由商品短缺转为相对过剩,货币供应量增长乏力,国外经济危机传导的物价下降等原因造成的。

  

③解决的方法不同。

解决通货膨胀的主要方法有:

一是要大力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

二是要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实行适度从紧和量入为出的财政方针,努力增收节支等措施。

而要解决通货紧缩,主要靠综合运用投资、消费和出口等措施拉动经济增长,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来说,特别需要靠扩大内需的方针。

  

联系:

①都表现为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不平衡。

②都会影响正常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

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抑制。

  

④通货膨胀导致物价上涨。

物价上涨有多种情况、多种原因,所以物价上涨不一定是通货膨胀。

通货紧缩导致物价下跌。

物价上涨有多种情况、多种原因,所以物价下跌不一定是通货紧缩。

 

⑷重点:

2011年要结合当前国内扩大内需的各项措施,分析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运用、如何预防通胀现象等。

特别是国家为了预防通胀现象,保证经济平稳增长,多次灵活地调整货币政策,所以,以此为背景命制选择题的可能性较大。

3、货币的种类与形式:

①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对待金钱要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用之有益;

②结算与信用工具:

注意信用卡的功能和作用,支票的类别。

③外汇和汇率的区别,结合全球金融危机分析外汇汇率变化及其影响,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

二、价格

1、影响价格的因素(谁影响了价格):

决定因素:

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关系影响价格;

国家宏观调控、纸币发行量、金属货币本身价值量的变化也会影响价格。

2、价格带来的影响(价格影响了谁):

(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一般来说,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价格降低,需求量增加。

对不同商品的影响不同:

①对高档耐用品和生活必需品的影响不同;②对既定商品的影响:

不仅受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而且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互为替代品和互补商品。

(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调节生产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这一影响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重要表现。

三、消费:

把握住以下四点

(1)影响消费的因素:

根本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主要是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水平,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2)类型:

按消费的对象、交易方式和消费目的,可分为三种类型,他们之间是相互交叉的关系。

(3)结构:

通过恩格尔系数来体现。

其发展的趋势是,基本生存资料的消费比重逐步下降,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消费比重逐步增加。

(4)重点: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①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

主要有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和求实心理。

②做理性消费者,践行正确的消费原则: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③结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汽车产业规划等热点,分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问题。

四、生产与经济制度

1、重点:

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①生产决定消费。

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为消费创造动力。

②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

③结合当前国内的经济形势,特别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运用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来分析具体措施的原因及其意义。

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①把握公有制经济的范围和地位;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

济的地位和作用;

②区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与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个体经济与私营经济、“三资企业”与外资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

③易错点: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社会主义经济。

其余公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是平等的,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不可能平等的。

④结合中国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分析公有制经济实现形式的意义。

五、企业与劳动者

1、生产的微观主体——企业

①公司的类型:

区分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异同(易混点)

②公司的组织结构

③重点:

运用公司的经营与发展的知识分析,面对金融危机,企业特别是我国的中小企业如何克服困难,走出困境;结合三鹿奶粉事件,分析企业重视信誉与形象的问题;在自主创新之路上,企业如何承担好自己的责任等。

2、劳动者:

①就业的意义与形势;

②结合国内形势,特别是根据就业或者创业的先进个人事迹,分析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鼓励自主创业的必要性。

③维护劳动者权益:

把握住必要性;劳动者权利和义务的内容;从国家、企业和劳动者多角度分析如何维护劳动者的权益。

六、投资与融资

1、储蓄存款

①储蓄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②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及其利润的计算;

③重点:

利率是国家股价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结合知识分析自2008年9月来,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多次下调的原因、意义带来的效果等。

2、股票、债券和保险

(1)重点:

2008年我国股市受全球股市的影响,相对低迷,因此这一问题是备考的热点之一。

把握:

股票的性质、收入的来源;股票价格的影响因素;股票的特点。

(2)债券:

把握债券的含义、与股票的异同及三种不同债券的特点比较。

(3)商业保险:

把握其特点、承办机构、程序、分类主要任务,与社会保险的不同等。

结合四川汶川大地震,谈保险的积极作用和特点。

(4)投资方式这部分内容,易混点较多,注意区分:

从流动性、风险性、收益性等方面,对四种投资方式予以比较把握;同时要树立正确的多元化的投资理念,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学会理财,注意探究性的题目。

【仿真演练】

1.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

”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

这说明

A.商品生产者需要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

B.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就是失去了使用价值和价值

C.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必须是观念上的货币

D.回避作为一般等价物在物物交换中起决定作用

【解析】A本题考查考生对商品属性的理解运用能力。

因为商品生产者只有把商品卖出去,才能实现“商品—货币”的转化,实现商品的价值;否则,商品生产者就会赔本、破产,故A项正确。

B、C、D不符合题意。

2.按照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协议,成员国90%的贸易商品实行零关税。

如果以前一件10人民币元的M商品出口到某东盟成员国N国的关税为5%,本外币间的汇率为l:

8。

2010年该商品实行零关税,中国生产M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5%,其他条件不变,则一件M商品在实行零关税之前和之后出口到N国的价格用N国货币单位表示分别为

A.80,84B.84,80C84.64D.84,100

【解析】C本题考查考生对汇率、价值量的理解。

在本题中,以前10元人民币的商品出口到某东盟成员国N国,按照人民币本币与外币间的汇率为l:

8,再加上N国的关税为5%,计算公式是:

10×8×(1+5%)=84N国货币单位;2010年该商品实行零关税,中国生产M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5%,故中国以前一件10人民币元的M商品,现在是10元÷(1+25%)=8元人民币,人民币本币与外币间的汇率仍为l:

8,故一件M商品在实行零关税之后出口到N国的价格用N国货币单位是64.

3.在河北曹妃甸的矿石码头,铁矿石运输轮一靠岸,运输带就直接将铁矿石运往新首钢加工车间。

经过若干道工序后,铁矿石变成钢材,又从成品码头重新装船销往世界各地。

这种紧凑的“前港后厂”生产经营模式,缩短了流通时间,给新首钢带来了巨大的效益。

这一效益的取得在于

①流通环节能够产生更大的利润②“前港后厂”模式节省运输成本③流通时间的缩短加快了资金的周转④“前港后厂”模式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解析】B本题考查考生对企业经营的理解能力。

“前港后厂”生产经营模式,减少了从码头到工厂的时间、路程,节约了运输成本、缩短了流通时间,故②③符合题意;①题干为反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依赖于科技的发展与管理,④不合题意。

 

【专题二】分配制度与财政税收

 

【考点透视】

一、个人收入的分配

1、分配制度

①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为什么实行这一制度。

②按劳分配:

基本内容和要求、地位、实行的原因及意义。

③其他分配方式:

内容;重点把握按生产要素分配——劳动、资本、技术、管理和土地等;理解其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④结合十七届四中全会允许农民以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分析这一要求的意义。

2、分配原则——效率与公平的原则:

①把握效率与公平的含义;

②理解二者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二者既具有一致性,又存在矛盾;

③正确处理初次分配与在分配的关系:

十七大的新表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④区分我国的分配制度、分配原则和具体的分配政策。

⑤结合当前我国采取的减免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关注民生的具体措施等,分析我国维护正义,注重公平。

二、国家收入的分配

1、财政收入与支出

①构成:

财政收入分为税收、利润、债务和其他收入;财政支出包括经济建设支出、科教文卫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

②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其中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③财政收支关系的三种情形。

2、重点:

财政的作用

(1)表现:

①财政与基础设施工程:

体现国家财政集中力量办大事,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②财政与宏观调控:

通过对财政收支水平的调控促使经济平稳运行,通过财政手段促经济经济社会的发展。

③财政使人民生活有保障:

三项具体表现。

④结合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增长、调结构、促消费”等重大大事件,分析财政的巨大作用。

(2)重难点:

区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①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比较表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含义不同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它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

货币政策是指一国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所采取的指导方针及其相应的政策措施

工具不同

凡有关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政策,如税收的变动,发行国债,保护价收购粮食等都属于财政政策

和银行有关的一系列政策,如利率的调整。

其特点是通过利息率的中介,间接对宏观经济发生作用

制定者不同

财政政策是同国家制定的,必须经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通过

货币政策是由中国人民银行直接制定的

联系

(1)二者都是经济政策,都属于宏观调控的重要方式

(2)在一般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相互配合起作用的

②分析2010--2011年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必要性。

③结合国内形势,分析当前国家财政政策的运用与扩大内需的关系等。

三、征税和纳税

1、税收及其种类

①税收的含义、与财政收入的关系;

②税收的特征及相互关系;

③种类:

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要重点把握这两类税的作用。

④重点:

结合目前个税起征点修订、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政策调整、鼓励出口增加出口退税等,分析税收政策调整的意义,理解其调节经济的杠杆作用,特别是对调节收入,实现公平的影响;要学会个税的计算方法。

2、依法纳税

(1)纳税人和负税人:

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纳税人不一定是负税人,要看其是否是税款的实际承担者。

(2)依法纳税:

①我国税收的性质;②从权利和义务的角度分析,依法纳税是公民应尽的义务;③违反税法的行为;④公民增强应纳税人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以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

【仿真演练】

1.李某是以国有企业工程师,去年工资收入是36000元,奖金8000元,个人专利转让收入5000元;其妻开一家个体杂货店,年收入15000元;家里有房出租,年收入6000元。

去年李某一家按劳分配收入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分别是

A.44000元26000元B.36000元19000元

C.49000元21000元D.44000元11000元

【解析】D本题考查考生对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理解与应用。

李某作为国有企业工程师,其工资、奖金属于按劳分配收入,共44000元;个人专利转让属于按生产要素中的技术要素分配,房出租属于按生产要素中的土地要素分配,共11000元;妻子作为个体老板,其收入属于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故D项正确。

2.按收入高低把总人口等分为高、中、低三组,图8所示为各组收入占总收入比重的两种不同状态。

下列做法有利于由状态a向状态b转变的是

①加大扶贫开发与救济力度②个人收入按超额累进税率缴税

③发挥市场的自发调节作用④降低劳动报酬占初次分配比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析】A本题主要考查缩小收入差距,关注社会公平的相关知识,以及学生准确调用相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以数据图表的形式呈现材料,考查缩小收入差距,关注社会公平的问题,为此应该提高劳动者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④排除,应重视国家的宏观调控,以克服单纯市场调节的弊端,排除③,当选A。

3.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在一般情况下,下列选项中与图10曲线反映的变动关系相一致的是

A.X轴为税率Y轴为财政收入

B.X轴为居民收入Y轴为商品房价格

C.X轴为商品价格总额Y轴为流通中所需货币量

D.X轴由经济增长率Y轴为失业率

【解析】D本题考查的考点是:

财政收入、税收、影响价格因素、流通中所需货币量。

图表呈现的是一种反比例关系,只有D项随着经济增长率的上升,社会失业率相对降低,准确地体现这一关系。

其中AB选项都是不确定的,不能一概而论。

C项体现的是一种正比例关系。

【专题三】市场经济与对外开放

【考点透视】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市场经济基本原理

(1)市场:

①市场是合理配置资源的基本手段之一;②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③市场如何实现对资源的优化配置。

(2)重点:

区分市场调节的弊端:

 

原因

结果

侧重点

自发性

价值规律发挥作用与人们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行为是自发的、不需人为引导

出现不利于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的现象

自发追求经济利益而不择手段

盲目性

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不可能完全掌握市场各方面的信息,也无法控制经济变化的形势

造成经济被动和资源浪费

对生产某种商品以及生产数量“一窝蜂”

滞后性

市场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从价格形成、价格信号传递到商品生产的调整有一定的时间差

导致经济波动和资源浪费,尤其是在建设周期长的项目上

生产经营决策落后于经济形势的变化

(3)市场秩序:

①市场秩序的重要性: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信用经济、道德经济;②市场规则的内容;③社会信用制度的必要性和措施。

④应结合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分析其必要性。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基本特征:

基本标志、根本目标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用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分析其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异同。

(2)必考点:

我国的宏观调控

①原因:

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的。

②主要目标:

③手段:

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从其含义和常用的具体措施来加以区分。

④易错点: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而不是国家宏观调控。

(3)运用这一部分理论知识,分析重大经济事件、国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调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等;结合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成就、奥运会和神舟七号飞船的成功,分析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1、小康社会:

①表现:

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②特点:

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

③目标:

注意结合党的十七大的新表述理解。

2、必考点:

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

(1)科学发展观。

①原因:

片面追求GDP带来的一系列问题;②含义:

③内容:

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主旨在于更好的发展。

注意对“统筹兼顾”的内容根据十七大的表述完善。

(2)经济持续协调发展。

①原因:

②措施: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3)结合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要求、神七飞天、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分析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新农村等问题。

三、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

1、重点:

经济全球化

把握:

①含义及其表现:

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

②影响:

是一把双刃剑。

透过其实质,分析其消极影响;还应看到其积极影响。

③如何应对:

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勇敢地迎接挑战。

④根据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特别是多我国的影响,即如何积极应对,保护我国经济安全。

2、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1)国际经济组织:

三大经济组织,重点是WTO,与选修三相结合。

(2)重点:

对外开放与国际经济合作:

①原因:

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②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措施:

③“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

“引进来”的必要性及新形势下如何引进;“走出去”含义、主要内容及主要措施。

④结合当前国内、国际经济形势,分析如何扩大出口,拉动内需,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

【仿真演练】

1.在政府大力扶持下,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迅猛。

截至2009年底,中国风电装机容量累计达到2129万千瓦,位居世界第三。

从经济角度看,政府扶持新能源产业是因为

①经济快速发展对能源需求巨大②开发新能源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③中国能源供给结构单一④可开发利用的新能源种类众多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解析】A本题考查政府扶持新能源产业的原因,①应该是我国需要能源,否则政府不会大力扶持;②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③不符合我国当前能源实际状况;④不构成我国政府大力扶持的原因。

2.我国南水北调工程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它将建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巨大水网。

截至2009年4月,国家对东、中线一期工程累计投资538.7亿元。

这一工程将

①带动新兴产业发展,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②通过加大政府投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③改善南北水运条件,降低产品运输成本④改善水资源分布,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析】C我国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政府改善水资源分布,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举措。

虽然会带动一些新兴产业发展,改善南北水运条件,但说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运输成本也是未必;故①③说法不正确。

3.图7横向箭头显示的是一种宏观经济的收缩过程,纵向箭头显示的是针对过程中各环节相应的调控手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采用的手段是

A.①B.②C.③D.④

【解析】B本题考查考生对宏观调控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面对居民消费不足,需求下降,需要的是扩大需求,扩大消费,故②符合题意要求;①能够拉动生产,但与题意无关;面对价格下降,是产品供过于求,国家应通过从紧货币政策调控生产,故③错误;面对生产萎缩,投资下降,国家应降息等货币政策、减免税等财政政策调控,国债是弥补国库不足而发行的,故④说法错误。

4.

材料—

 

表72009年浙江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结构

 

人均纯收入(元)

占全部纯收入比重(%)

家庭经营收入

3788

37.9

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业或从事其他各种劳动活动获得的工资性收入

5195

51.9

转移性,财产性等非经营性收入

1024

10.2

 

材料二

近年来,浙江省政府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在经济上,着力改变传统工业层次低、布局散、竞争力弱的状况,推进新兴产业,发展现代农业,培育各类专业市场,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投入和转移支付的力度,推进农村住房改造和城镇化建设,力推“家电下乡”,建立和健全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制度等。

在文化上,实施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电影放映“2131”、送戏送书下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等一系列文化工程,推进农村文化建设。

(1)指出材料一中图13、表7的经济信息。

(6分)

(2)根据材料一的信息,运用社会再生产的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浙江省政府有关经济举措对统筹城乡发展的积极作用。

(14分)

【答案】

(1)图13显示,2005—2009年浙江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都在增长,但前者大大高于后者。

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大于农村居民收入增速;二都的差距有缩小趋势,但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速波动较大。

表7显示,2009年浙江省农村居民纯收入来源多样化;工资性收入比重大大高于其他项的比重。

(2)统筹城乡发展需要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的有机结合。

生产是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

省政府着力提升传统工业,推进新兴产业,发展现代农业,为工业反哺农业,发展农村经济,进一步拓宽农村居民收入来源,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创造了条件。

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

省政府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投入和转移支付的力度,建立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制度,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和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培育各类专业市场,有助于促进商品流通和城乡生产发展。

消费是最终目的和动力。

省政府推进农村住房改造和城镇化建设、力推“家电下乡”,建立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制度等,既提高了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又有助于扩大内需,促进生产发展。

【专题四】政治生活与人民政府

【考点透视】

一、我国的国家性质

1、把握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表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理解我国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决定了我国政府的性质,决定了我国的政体、政党制度、民族政策、宗教政策以及我国的外交政策,是政治生活全书的统领。

2、人民民主的特点:

广泛性和真实性的表现

3、人权:

国家尊重和保护人权;我国政府关于人权问题的观点。

二、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1、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这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

要重点把握政治权利和自由、政治性义务的内容及其地位、基本原则。

特别注意监督权与公民的民主监督、对政府权力的监督之间的联系;正确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2、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要求和主要内容。

三、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和形式

1、我国的选举制度和选举方式:

①理解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