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医院建设标准》doc.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17506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1.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医院建设标准》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综合医院建设标准》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综合医院建设标准》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综合医院建设标准》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综合医院建设标准》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综合医院建设标准》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综合医院建设标准》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综合医院建设标准》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综合医院建设标准》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综合医院建设标准》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综合医院建设标准》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综合医院建设标准》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综合医院建设标准》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综合医院建设标准》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综合医院建设标准》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综合医院建设标准》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综合医院建设标准》doc.docx

《《综合医院建设标准》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医院建设标准》doc.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综合医院建设标准》doc.docx

《综合医院建设标准》doc

《综合医院建设标准》

综合医院建设标准

关于批准发布《综合医院建设标准》的通知

建标[2008]164号

国务院有关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建设厅(委、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二○○二年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编制项目计划>的通知》(建标函[2002]345号)的要求,由卫生部负责修订的《综合医院建设标准》,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发布,自2008年12月1日起施行。

原《综合医院建设标准》同时废止。

  在综合医院项目的审批、设计和建设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国家关于严格控制建设标准的有关要求,认真执行本建设标准,坚决控制工程造价。

  本建设标准的管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具体解释工作由卫生部负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八年九月五日

综合医院建设标准

第一章总

 

第一条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加强和规范综合医院

的建设,提高综合医院工程项目决策与建设的科学管理水平,正确掌握建设标准,充分发

挥投资效益,制定本建设标准。

第二条本建设标准是为综合医院建设项目决策和科学、合理确定项目建设水平服务

的全国统一标准,是编制、评估和审批综合医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是有关

部门审查项目设计和对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监督、检查的尺度。

第三条本建设标准适用于建设规模在200~1000张病床的综合医院新建工程项目。

一般情况下,不宜建设1000床以上的超大型医院。

确需建设1000床以上医院时可参照执

行。

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可参照执行。

第四条综合医院的建设,必须遵守国家有关经济建设的法律、法规和国家发展卫生

事业的技术经济政策,应适应项目所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正确处理现状与发展、

需要与可能的关系。

第五条综合医院的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方便患者的原则,在满足各项功能需要的同时,

注意改善患者的就医条件和员工的工作条件,做到功能合理、流程科学、安全卫生、经济适用。

第六条综合医院的建设应符合所在地区城市总体规划、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

置规划的要求,充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避免重复或过于集中建设。

现有综合医院的改建、扩建,应合理利用原有设施,厉行节约,避免浪费。

第七条综合医院的建设,应认真做好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按照立足当前、考虑发

展、适度超前的原则,根据当地卫生事业发展规划的要求和建设单位的实际情况,切实做

好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论证、编制工作。

第八条综合医院的建设,应对院区进行总体规划,经批准后,根据需要和投资可能,

可一次或分期实施。

第九条综合医院的建设,除执行本建设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

范和定额、指标的规定。

第二章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

第十条综合医院的建设规模,按病床数量可分为200床、300床、400床、500床、

—1—

600床、700床、800床、900床、1000床九种。

第十一条新建综合医院的建设规模,应根据当地城市总体规划、区域卫生规划、医

疗机构设置规划、拟建医院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卫生资源和医疗保健服务的需求状

况以及该地区现有医院的病床数量进行综合平衡后确定。

第十二条综合医院的日门(急)诊量与编制床位数的比值宜为3∶1,也可按本地

区相同规模医院前三年日门(急)诊量统计的平均数确定。

第十三条综合医院建设项目,应由急诊部、门诊部、住院部、医技科室、保障系统、

行政管理和院内生活用房等七项设施构成。

承担医学科研和教学任务的综合医院,尚应包括相应的科研和教学设施。

第十四条磁共振成像装置、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装置、核医学、高压氧舱、血液透

析机等大型医疗设备以及中、西药制剂室等设施,应按照地区卫生事业发展规划的安排并

根据医院的技术水平和实际需要合理设置,用房面积单独计算。

第十五条综合医院配套设施的建设应坚持专业化协作和社会化服务的原则,充分利

用城市公共设施或集中建设、统一供应。

第三章建筑面积指标

第十六条综合医院中急诊部、门诊部、住院部、医技科室、保障系统、行政管理和

院内生活用房等七项设施的床均建筑面积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综合医院建筑面积指标(m2/床)

建设规模

 

200~300床400~500床600~700床800~900床

 

1000床建筑面积指标

80

83

86

88

90

第十七条综合医院各组成部分用房在总建筑面积中所占的比例,宜符合表2的

规定。

表2综合医院各类用房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

部门

急诊部

门诊部

住院部

医技科室

保障系统

行政管理

院内生活

 

各类用房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

3

15

39

27

8

4

4注:

使用中,各类用房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可根据地区和医院的实际需要作适当调整。

—2—

第十八条综合医院内预防保健用房的建筑面积,应按编制内每位预防保健工作人员

20m2配置。

第十九条承担医学科研任务的综合医院,应以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70%

为基数,按每人32m2的标准另行增加科研用房,并应根据需要按有关规定配套建设适度

规模的中间实验动物室。

第二十条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教学医院和实习医院的教学用房配置,应符合表3

的规定。

表3综合医院教学用房建筑面积指标(m2/学生)

医院分类

面积指标

 

附属医院

8~10

 

教学医院

4

 

实习医院

2.5注:

学生的数量按上级主管部门核定的临床教学班或实习的人数确定。

第二十一条磁共振成像装置等单列项目的房屋建筑面积指标,可参照表4。

表4综合医院单列项目房屋建筑面积指标(m2)项目名称

磁共振成像装置(MRI)

正电子断层扫描装置(PET)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装置(CT)

X线造影(导管)机

血液透析室(10床)

体外震波碎石机室

洁净病房(4床)

小型(1~2人)

单列项目房屋建筑面积

310

300

260

310

400

120

300

170高压氧舱

直线加速器

核医学(含ECT)

中型(8~12人)

大型(18~20人)

400

600

470

600核医学治疗病房(6床)

钴60治疗机

矫形支具与假肢制作室

制剂室

230

710

120

按《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执行注:

1.本表所列大型设备机房均为单台面积指标(含辅助用房面积)。

2.本表未包括的大型医疗设备,可按实际需要确定面积。

第二十二条新建综合医院应配套建设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设施。

停车的数量和停

车设施的面积指标,按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的有关规定执行。

—3—

第二十三条根据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需要配套建设采暖锅炉房(热力交

换站)设施的,应按有关规范执行。

第二十四条健康体检设施及其所需的面积指标,应根据实际需要报批。

第四章规划布局与建设用地

第二十五条综合医院的选址应满足医院功能与环境的要求,院址应选择在患者就医

方便、环境安静、地形比较规整、工程水文地质条件较好的位置,并尽可能充分利用城市

基础设施,应避开污染源和易燃易爆物的生产、贮存场所。

综合医院的选址尚应充分考虑医疗工作的特殊性质,按照公共卫生方面的有关要求,

协调好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第二十六条综合医院的规划布局与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建筑布局合理、节约用地。

二、满足基本功能需要,并适当考虑未来发展。

三、功能分区明确,科学地组织人流和物流,避免或减少交叉感染。

四、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建筑物的朝向、间距、自然通风、采光和院区绿化应

达到相关标准,提供良好的医疗和工作环境。

五、应充分利用地形地貌,在不影响使用功能和满足安全卫生要求的前提下,医院建

筑可适当集中布置。

六、应配套建设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设施。

第二十七条综合医院的建设用地,包括急诊部、门诊部、住院部、医技科室、保障

系统、行政管理和院内生活用房等七项设施的建设用地、道路用地、绿化用地、堆晒用地

(用于燃煤堆放与洗涤物品的晾晒)和医疗废物与日产垃圾的存放、处置用地。

床均建设用地指标应符合表5的规定。

表5综合医院建设用地指标(m2/床)

建设规模

 

200~300床400~500床600~700床800~900床

 

1000床用地指标

117

115

113

111

109注:

当规定的指标确实不能满足需要时,可按不超过11m2//床指标增加用地面积,用于预防保健、

单列项目用房的建设和医院的发展用地。

第二十八条承担医学科研任务的综合医院,应按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

70%为基数,按每人30m2,承担教学任务的综合医院应按每位学生30m2,在床均用地面

积指标以外,另行增加科研和教学设施的建设用地。

第二十九条新建综合医院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场的用地面积,应在床均用地面

积指标以外,按当地的有关规定确定。

第三十条新建综合医院的绿地率不应低于35%;改建、扩建综合医院的绿地率不

应低于30%。

—4—

第五章建筑标准

第三十一条综合医院的建设应贯彻安全、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的原

则,建筑标准应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条件合理确定。

第三十二条综合医院宜以多层建筑为主。

门急诊楼、医技楼、病房楼等主要建筑的结构形式,应考虑使用的灵活性和改造的可

能性。

病房楼不宜设置阳台。

综合医院的各类用房及配套设施,应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应符合国家有关抗震规范

的要求。

第三十三条综合医院的建筑装修和环境设计,应有利于患者生理、心理健康,体现

清新、典雅、朴素的行业特点。

综合医院建筑的色彩设计和室内照明,应符合卫生学要求。

第三十四条综合医院的建设,应符合国家《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的

要求,尚应考虑服务对象的特殊性,设置无性别卫生间。

第三十五条综合医院的建筑物,应符合国家建筑节能的相关标准。

综合医院的门急

诊、病房、重诊监护室、手术室、产房等部门的建筑设计应当符合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

基本原则。

第三十六条急诊部、门诊部、住院部、医技科室和实验室等医疗业务用房的室内装

修,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室内顶棚应便于清扫、防积尘;照明宜采用吸顶灯具。

二、内墙墙体不应使用易裂、易燃、易吸潮、易腐蚀、不耐碰撞、不易吊挂的材料;

有推床(车)通过的门和墙面,应采取防碰撞措施。

三、除特殊要求外,有患者通行的楼地面应采用防滑材料铺装。

四、所有卫生洁具、洗涤池,应采用耐腐蚀、难沾污、易清洁的建筑配件。

五、不应使用易产生粉尘、微粒、纤维性物质的材料。

第三十七条配餐、消毒、厕浴、污洗等使用蒸汽和易产生结露的房间,应采用牢固、

耐用、难沾污、易清洁的材料装修到顶;并应采取有效措施,使蒸汽排放顺利、楼地面排

水通畅不出现渗漏。

第三十八条综合医院的院区管网,应采用分区专线供应。

主要建筑物内,应设置管

道井并按需要设置设备层。

主要管道沟应便于维修和通风,应采取防水措施。

第三十九条综合医院的供电设施应安全可靠,保证不间断供电,并宜设置自备电源。

综合医院应采用双回路供电。

院区内应采用分回路供电方式。

第四十条综合医院的建筑耐火等级和消防设施的配置应遵守国家有关建筑防火设

计规范的规定。

第四十一条综合医院的手术室、产房、放射科、功能检查科、检验科、有关实验室

等用房应设置空调和通风设施。

—5—

 

洁净手术部空气净化设施应符合《医院洁净手术部建设标准》。

第四十二条综合医院应配置与其建设规模和业务技术、行政管理工作相适应的信息系统、通讯系统和安全技术防范系统。

第四十三条综合医院应配置完善、清晰、醒目的标识系统。

第四十四条综合医院应设置医用气体供应系统。

第四十五条综合医院应建设污水、污物的处理设施,污水的排放和医疗废物与生

活垃圾的分类、收集、存放与处置应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第六章医疗设备

第四十六条一般医疗设备的配置,应根据医院的不同功能、专科特长和所承担医疗保健工作任务,参照有关基本医疗装备配置标准的规定执行。

第四十七条大型医用设备的配置,应按卫生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和卫生部《全国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指导意见》的规定执行。

配置大型医用设备必须符合区域卫生规划的原则,充分兼顾技术的先进性、适宜性和可及性,实现区域卫生资源共享。

第七章相关指标

第四十八条综合医院的投资估算,应按国家现行有关规定编制。

在评估或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时,急诊部、门诊部、住院部、医技科室等设施的平均建安工程造价,可参照建设地区相同建筑等级标准和结构形式住宅平均建安工程造价的2~3倍确定。

有特殊功能要求的建筑物,其建安工程造价可按实际情况适当提高。

第四十九条综合医院工作人员的编制按卫生部有关组织编制规定确定。

第五十条综合医院的经济评价,应按国家现行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的规定执行。

县级综合医院主要医疗设备装备品目

一、基本配置品目

心电图机、脑电图机、心脏除颤器、床边监护仪、中心监护系统、超声诊断仪、彩色超声诊断仪、内窥镜系统、呼吸机、气管插管、吸引器、抢救车、血液透析机。

(含水处理机)、牵引床、妇科检查床、产床、母婴监护仪、新生儿黄疸治疗仪、新生儿抢救台、婴儿保温箱、婴儿体重计、裂隙灯显微镜、检眼镜、眼压计、验光仪、耳鼻喉治疗台、电子测听仪、鼻咽喉镜、口腔综合治疗台、牙科X线机、洗胃机、输液泵、注射泵、麻醉机、生物显微镜、血球计数仪、尿液分析仪、电解质分析仪、凝血分析仪、血糖测定仪、血气分析仪、自动生化分析仪、酶标分析仪、洗板机、电子天平、离心机、超净工作台、冰箱、低温冰箱(−40℃~−80℃)、血库冰箱、恒温培养箱、干燥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切片机(含冷冻切片机)、组织包埋机、组织脱水机、X线机、移动式X线机、手术台、无影灯、高频电刀、内窥镜消毒设施、快速消毒器、高压消毒柜、病房单元基本设备、救护车、毁形机、氧气瓶。

二、推荐配置品目

动态心电分析仪、超声心动仪、动态无创血压监护仪、肺功能分析仪、阴道镜、宫腔镜、妊娠高血压检测仪、新生儿听力筛查检测仪、新生儿经皮测胆仪、眼科超声诊断仪、屈率计、手术显微镜、眼科视野仪、超声洁牙机、光敏固化机、牙科技工装置、手机快速消毒柜、急救担架移动床、短波电疗机、超短波电疗机、五官超短波电疗机、紫外线治疗机、微波电疗机、麻醉气体监测仪、手术对接车、担架推车、血培养分析系统、微生物分析仪、电泳仪、基因扩增仪、高速冷冻离心机、生物安全柜、磨刀机、病理图像分析系统、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装置、洗片机、便携式超声诊断仪、超声波清洗机、化学气体消毒柜、烘干机、蒸馏水机、医疗废物处置装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