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围棋文化史清至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3226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1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现代围棋文化史清至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近现代围棋文化史清至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近现代围棋文化史清至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近现代围棋文化史清至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近现代围棋文化史清至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近现代围棋文化史清至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近现代围棋文化史清至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近现代围棋文化史清至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近现代围棋文化史清至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近现代围棋文化史清至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近现代围棋文化史清至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近现代围棋文化史清至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近现代围棋文化史清至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近现代围棋文化史清至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近现代围棋文化史清至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近现代围棋文化史清至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近现代围棋文化史清至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近现代围棋文化史清至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近现代围棋文化史清至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近现代围棋文化史清至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近现代围棋文化史清至今.docx

《近现代围棋文化史清至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现代围棋文化史清至今.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近现代围棋文化史清至今.docx

近现代围棋文化史清至今

第十二章清朝围棋

第一节围棋异闻

纪晓岚爱下围棋,自称“观弈道人”。

《阅微草堂笔记》记载了很多他亲身遭遇过的离奇故事。

一日,纪晓岚和门人吴惠叔、棋友程念伦正在扶乩问事,仙人张三丰降临,于是请仙人指导程一盘棋,仙人欣然应允。

刚开局数着,程就开始手抖直冒虚汗,以为“仙机莫测”……

相传乾隆年间,国手范西屏(后详述)闯荡京师,所向披靡。

一日,偶游武庙山,路遇僧人摆棋,两人乘兴开始方圆论道。

僧人事前做了一梦……

第二节群雄争霸

人云:

“围棋之于清,犹诗歌之于唐。

”仅清末邓元鏸《国朝弈家姓名录》就收列国手多达169人,在这众多国手中,

(一)周懒予率先崛起。

他五六岁时,每日旁观祖父下棋,渐晓围棋攻守进退之法,取舍大小之妙。

十来岁便在嘉兴老家无敌手,人称神童。

纵观棋坛,明末过百龄仍然享有第一国手的美誉。

究竟谁是王中之王

明·清新老争霸

黑方:

周懒予白方:

过百龄

弈至白58,后续不详。

双方经过“十番”大战,最终年轻人得以胜出。

清初棋坛进入战国时代,周懒予之后

(二)周东候名噪一时。

与此同时,雄视天下的风云人物黄龙士横空出世。

(三)黄龙士(1651~1691),天资极高,16岁那年,父亲带着他去拜访当时著名诗人棋家杜睿。

初次交手后,杜认为少年已达二流水平;再次交手后刮目相看,声称“已达国手水准”。

18岁时,开始向霸主盛大有发起挑战。

盛当年是与过百龄齐名的重量级人物。

双方对垒七场,黄龙士连下七城,所向披靡。

众皆望风而逃之际,唯有老将周东候一人敢与之争锋。

时人称黄龙士为龙,周东候为虎,两人棋逢敌手。

周东候精研棋理,见解独到。

他认为,弈棋是为了研究棋艺,决不只为了输赢,因此,他在对局时不太计较胜负,每次对弈都呕心沥血、竭尽全力地去创造。

黄龙士一改前人之弈风,他的棋灵活自然,注重大局,招法堂堂正正,这与一味寻衅斗力的平庸之辈大相径庭。

正当他的功名如日中天之时,对棋坛后辈的帮助亦不遗余力。

时年略长于黄的(四)徐星友(1644~)在棋界尚是无名之辈,家境却很富裕。

他拜黄为师,经常请到家里来指导……双方竭尽才思,呕心沥血鏖战十局,时人称之为“血泪篇”,这对徐星友的棋艺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可惜的是,黄龙士身体欠佳……徐星友继承了师父的优良传统,积极提携后进,培养新人。

当时人们把黄龙士尊为“棋圣”,与名望高、品德好、学问造诣深的顾炎武、黄宗羲等一代大儒巨匠相提并论,列入“国初十四圣人”,足见其盛名之极了。

说来也巧,当年日本也出了一位被尊为“棋圣”的人物———名人本因坊道策,他连续击败安井、井上和林三大棋派掌门人,统一了古代日本围棋界。

那么,道策的棋力有多强呢围棋大师吴清源认为两位棋圣的确难分高下。

黑方:

周东候白方:

黄龙士

弈至第100手,后续不详。

局面白棋占优。

弃子·进攻之名局

黑方:

安井知哲白方:

本因坊道策

第一谱(1~100)宽文7年(1667)10月20日于御城

道策(1645~1702)和黄龙士是同时代的中日棋圣,可惜无缘切磋棋艺。

这里介绍的是本因坊道策与安井掌门人知哲在“御前”的殊死鏖战图,道策的名局之一。

第二谱(101~185)

简评:

摘自《圍碁古典名局選集》·玄妙道策(酒井猛九段·日本棋院92版)

肩负着门派的荣辱,双方展开了殊死的搏斗……

白36、黑49皆手筋。

白66·68匪夷所思的弃子……嗯!

白78~82又把刚做活的左下角弃掉了!

为的就是争抢84攻击黑棋大龙啊。

白98·100开始对黑棋展开猛攻,102~122更是“缠绕”攻击的典范,顺势吃去右边黑两子,相当成功。

白150·152次序妙,160断吃黑3子,胜定。

(共185手下略,白胜5目)

康熙48年,神童(五)范西屏(1708~)出世,其父爱好围棋,常在家里以棋会友,3岁的范西屏,竟然在旁咿咿呀呀地指指点点,似乎了然弈中之妙,棋友大惊,谓“此童必以弈名扬天下。

”山阴高手俞长候见此幼童天资聪慧,必是天生下棋的大才,收为关门弟子,悉心指导。

不出所料,范西屏12岁时方圆百里无敌手,与师父齐名,众皆惊羡不已。

次年,又一同乡(海宁)神童(六)施襄夏(1709~1770又名定庵)呱呱坠地,幼时见父亲焚香抚琴,对客围棋,显示出极大的好奇。

……父亲对他说:

“学琴轻松一些,也很淡雅;学棋就不一样,要有健康的身体,要吃苦耐劳才行。

你身体赢弱,还是学琴为宜。

”不料,小襄夏死活不依。

无奈,只得带着他投到俞长候门下,成了范西屏的小师弟。

雍正元年,范西屏15岁,师父让他先连战十盘,一城未失,从此师徒不再对弈。

……光阴荏苒,施襄夏已经23岁了。

由于起步较晚,始终差了师兄范西屏一先。

……

乾隆四年,范西屏时年31,施襄夏30,两人棋艺炉火纯青,无人可及。

他们究竟谁更胜一筹时人期待着他们一决雌雄……家乡东道主张永年盛情相邀,于平湖展开了殊死的较量。

(据记载,两人在平湖对弈十多盘,但无确切数字。

“当湖”是平湖的别称,后人取其整数,冠以“当湖十局”编辑成帙,流传至今)两位大国手的这些棋局出神入化,精彩无限。

“当湖十局”不但在当时围棋界博得掌声一片,直至今日,仍被奉为我国古代围棋的经典之作。

棋局欣赏:

《当湖十局》第一局

白方:

施襄夏黑方:

范西屏

第一谱(1~100)

本局解说摘自陈祖德老师著《当湖十局细解》(中华书局2005年版)

白7古风,黑8·10所谓‘五六飞攻’,白11断展开激战,双方骑虎难下之势。

黑40可先42位靠,白43强烈;49·51好手,65跳吃掉黑数子,实空占优。

白83形之急所。

黑100挖试探应手,时机绝好!

诱白101长,然后顺势102接,

由此产生了108位的托,同时左下黑棋将死灰复燃。

第二谱(101~200)第三谱(201~260)

白141过分,应149位小尖补净。

黑142·144抓住战机,白153错觉,当于162位断吃,胜负尚难预料。

黑200顶,右上角和上边必围一处,胜定。

对弈结果:

黑胜7子

施襄夏在大好局面下痛失首局,这并没有把他打垮。

双方最后各胜五局,平分秋色,皆大欢喜。

观棋的人们意犹未尽地谈论着各局的精彩,更有人即兴贴出打油诗于赛场门外,诗云:

“手谈古艺生辉,二妙棋冠南北。

龙虎相争竞雄威——难分伯仲”

大家正在议论纷纷之时,只见门口又贴出一首云:

“诗坛李白杜甫齐名,棋坛西屏定庵齐名。

到底谁为最——范西屏”

显然这是范西屏的崇拜者所为,那边岂能容忍,当即有人要去撕下。

幸亏张永年出面劝阻,才避免了棋迷之间的一场乱斗……。

激动的人群尚未安静下来,又有一诗贴出:

“昔有诗圣诗仙,今有棋圣棋仙。

到底谁是真仙——施定庵”

施襄夏的支持者不甘寂寞。

正在混乱之中,还是两位国手亲自出场,说服大家要“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终于平息了这场剑拔弩张的大混战。

 

第三节名人诗词

(一)题八仙对弈图①纪昀(1724~1805)

局中局外两沉吟,犹是人间胜负心。

那似顽仙痴不省,春风蝴蝶睡乡深②。

纪昀,字晓岚,乾隆进士。

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四库全书》总纂官,博学多才,善诗文。

注:

①录自《阅微草堂笔记》。

乾隆36年冬,有人拿《八仙对弈图》来求纪晓岚题字,画面是韩湘子正在和何仙姑手谈,五仙旁观,铁拐李头枕着葫芦正入梦乡……

②蝴蝶睡乡:

《庄子·齐物论》记载:

“从前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一只欣然自得飞舞着的蝴蝶,感到多么愉快和惬意啊!

……一会儿苏醒了过来,不知是庄周梦中变成了蝴蝶呢,抑或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了庄周呢

(二)遣兴·其六①袁枚(1716~1797)

弈棋贪有伴,降心似相从。

应付吾手上,高低吾心中。

袁枚,字子才,乾隆进士。

曾任江宁知县等职。

善诗文,为清朝一大家。

喜欢下棋,有多首棋诗留世。

时称“南袁北纪”。

注:

①录自《小仑山房诗文集》卷15。

作品表现了弈者手中行棋,心中品棋的乐趣。

再来看看他的“观弈三首”吧。

观弈三首①其一

悟得机关早,都缘冷眼睛。

代人危急处,更比局中惊。

其二

张步临奔悔,陈宫见事迟。

分明一着在,未肯报君知。

其三

肯舍原非弱,多争易受伤。

中间有余地,何必恋边旁。

注:

①同上。

我们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围棋的爱好非同一般,对弈理理解颇深。

 

第四节《红楼梦》精彩弈棋片段

第62回憨湘云醉眠芍药裀呆香菱情解石榴裙

……只见一个小丫头笑嘻嘻的走来:

“姑娘们快瞧云姑娘去,吃醉了图凉快,在山子后头一块青板石凳上睡着了。

”众人听说,都笑道:

“快别吵嚷。

”说着,都走来看时,果见湘云卧于山石僻处一个石凳子上,已经香梦沉酣,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脸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手中的扇子在地上,也半被落花埋了,一群蜂蝶闹嚷嚷的围着她,又用鲛帕包了一包芍药花瓣枕着。

众人看了,又是爱,又是笑。

……

……宝钗等吃过点心,大家也有坐的,也有立的,也有在外观花的,也有扶栏观鱼的,各自取便说笑不一。

探春便和宝琴下棋,宝钗岫烟观局。

林黛玉和宝玉在一簇花下唧唧哝哝不知说些什么。

只见林之孝家的和一群女人带了一个媳妇进来。

那媳妇愁眉苦脸,也不敢进厅,只到了阶下,便朝上跪下了,碰头有声。

探春因一块棋受了敌,算来算去总得了两个眼,便折了官着,两眼直瞅着棋枰,一只手却伸在盒内,只管抓弄棋子作想。

林之孝家的站了半天,因回头要茶时才看见,问:

“什么事”……

第87回感秋深抚琴悲往事坐禅寂走火入邪魔

……宝玉无处可去,忽然想起惜春有好几天没见,便信步走到蓼风轩来。

刚到窗下,只见静悄悄一无人声。

宝玉打量她也睡午觉,不便进去。

才要走时,只听屋里微微一响,不知何声。

宝玉站住再听,半日又拍的一响。

宝玉还未听出,只见一个人道:

“你在这里下了一个子儿,那里你不应吗”宝玉方知是下大棋,但只急切听不出这个人的语音是谁。

底下方听见惜春道:

“怕什么,你这么一吃我,我这么一应,你又这么吃,我又这么应。

还缓着一着儿呢,终究连得上。

”那一个又道:

“我要这么一吃呢”惜春道:

“阿嗄,还有一着‘反扑’在里头呢!

我倒没防备。

宝玉听了,听那一个声音很熟,却不是她们姊妹。

料着惜春屋里也没外人,轻轻的掀帘进去。

看时不是别人,却是那栊翠庵的槛外人妙玉。

这宝玉见是妙玉,不敢惊动。

妙玉和惜春正在凝思之际,也没理会。

宝玉却站在旁边看她两个的手段。

只见妙玉低着头问惜春道:

“你这个‘畸角儿’不要了吗”惜春道:

“怎么不要,你那里头都是死子儿,我怕什么。

”妙玉道:

“且别说满话,试试看。

”惜春道:

“我便打了起来,看你怎么样。

”妙玉却微微笑着,把边上子一接,却搭转一吃,把惜春的一个角儿都打(提)起来了,笑着说道:

“这叫做‘倒脱靴势’⑴。

惜春尚未答言,宝玉在旁情不自禁,哈哈一笑,把两个人都唬了一大跳。

惜春道:

“你这是怎么说,进来也不言语,这么吓唬人。

你多早晚进来的”宝玉道:

“我头里就进来了,看着你们两个争这个‘畸角儿’。

”说着,一面与妙玉施礼,一面又笑问道:

“妙公轻易不出禅关,今日何缘下凡一走”

妙玉听了,忽然把脸一红,也不答言,低了头自看那棋。

……

注:

⑴“倒脱靴势”……先让对方提子,然后再于提子的空点落子,反吃对方。

如图:

说明:

左边A形,白1“扑”好手,黑2接,更是冷静的好着。

白3提取黑四子后,如右边B形,黑棋再走4位断反吃白两子,精妙!

若无此“倒脱靴”妙手,黑棋整块大棋就危险了。

第十三章围棋大师·吴清源

第一节天才诞生

“1914年5月19日,我作为吴家的老三出世了。

夏季的福建,傍晚雷雨十分频繁。

母亲生我的那天,据说雷雨下得特别凶猛……他们就给我取名泉,字清源。

我的性情偏于‘水性’,大概就是这个原因吧。

“父亲在我出生之前,曾经到日本留学了两年时间,从那里背回了好多的围棋书籍,这在我幼时的记忆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摘自吴清源回忆录《以文会友》,日本白水社,下同)

第二节学棋

“大概在我7岁的时候,他考虑‘为什么不教兄弟几个下围棋呢’于是,父亲把从日本带回来的棋书打开,从规则开始讲起……过了一阵子,父亲发现我比两个哥哥记谱记得更快更好,开始重点培养起我来。

好多定式、死活,我通常只摆一遍,就再也不会忘记。

学棋的第三年,9岁的我已经可以和父亲对子下了。

“我10岁那年,父亲就带着我去他经常下棋的‘海丰轩’棋室,当时的知名棋手顾水如等高手也常出入其间……。

“段祺瑞十分喜好围棋,在京的好几位围棋高手成了段公馆的常客,当时的第一国手顾水如先生也在其中,不知什么原因,他把我介绍给了段祺瑞,每月以‘学费’的名目支付给我100大洋津贴。

这时,我父亲身体欠佳,不久病情加重,离开了人世。

因此,领到的这笔津贴,对于我家的生计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节东渡日本·定段赛

1926年,吴清源时年12岁,日本棋院棋手岩本熏六段、小杉丁四段来华访问,岩本先让吴3子,获胜;又让2子,一胜一负;小杉让2子,吴胜。

第二年,井上孝平五段来华,与吴大战三合,一胜一负之后,决胜局中途不明原因就宣布暂停,看来清源形势占优了。

井上五段回到日本后,他的师父——日本棋院元老濑越宪作认真研究了清源的棋之后,万分惊喜地在《棋道》杂志上发表介绍专文道:

“我们发现了一位足以令世人惊奇的围棋天才少年!

”日本围棋界一些有远见卓识的人士立刻开始了行动,他们四处奔走,利用自己在政界、财界、军界等各种人缘关系,为吴清源来日本留学打开了通道……

吴清源在北京一举成名,遗憾的是,当时的民国政府和社会不能为这位极具资质的天才少年提供继续深造提高的环境和条件。

经过濑越宪作、山崎有民等人的积极努力,日本棋院终于决定每月拨付给吴清源200日圆的生活费,为期两年。

师父濑越甚至公开道:

“两年之内,吴清源的棋一定上得去!

否则,本人愿以……!

吴清源一行于1928年10月23日到达神户港码头。

达到日本之后,首先碰到的问题就是,到底给予清源什么段位合适呢濑越先生极力主张给予清源三段,有不少人不服气,所以暂时确定为“三段格”,通过“试验棋”来最终确定段位。

秀哉名人(末代本因坊掌门人),让吴清源2子。

“黑棋态度认真,招法扎实,堂堂正正,不给白棋有任何可乘之机,把优势保持到了最后,可谓2子棋的杰作。

”局后,得到秀哉名人的高度评价,被正式授予三段位。

吴清源平时钻研棋艺非常刻苦,进步神速。

二战结束时,他和日本高段棋手(五段以上)对阵37场,取得27胜7负3和的优异战绩。

1950年,日本棋院正式授予他九段棋手称号。

第四节新布局

吴清源的棋,创造力强,这正是围棋的生命力之所在。

来日之后,他经常与年纪、棋力都相当的木谷实九段切磋棋艺,成了棋坛知己。

当时的围棋界,仍然盛行着前人们保守的观念,认为下小目、然后守“无忧角”是理所当然的下法,步调缓慢。

“我喜欢快速布阵,一步棋占角的三三、星位是我的最爱。

”吴清源回忆道。

……

黑方:

木谷实五段白方:

吴清源五段黑方:

小杉四段白方:

吴清源五段

“五段级争霸战”64手封盘“大手合”赛

 

第五节三三·星·天元奇局

1933年,正当新布局旋风吹遍棋界的时候,读卖新闻策划了“日本棋院选手权战”,优胜者将获得向秀哉名人挑战的资格,这盘棋将是名人职业围棋生涯的最后一场正式比赛。

谁不想在棋界留名呢……

“这盘棋对于我来说没有什么压力,秀哉名人挂帅本因坊派,胜败直接关系到门派在棋界的地位和权威,压力肯定相当大……比赛开始了,我执黑1·3·5顺次下了三三·星·天元,由于白棋连下两个小目,黑棋为了求得实地和势力的平衡选择了‘天元’,并非有意要哗众取宠……

“然而,这步棋立刻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黑棋的这几步棋是本因坊派布局教义里所没有的,(特别是三·三,更是禁手!

)……‘这是对名人的,不!

是对日本传统进行的挑战!

简直不成体统!

’这种腔调的抗议信像雪花一样飞进了报社……

“当时,中日关系急剧恶化。

……报社增加了发行量固然不错,但这无论是对名人还是对我来说,都是十分尴尬的事情……。

三三·星·天元棋局

黑方:

吴清源白方:

秀哉名人

39=32位接

第一谱(1~50)上第二谱(51~159)下

精彩场面·白160飞来之妙手!

第三谱(162~252)

共252手完·白胜2目

“弈至中盘,从棋的内容来看,形势一直非常接近,黑棋可能稍微厚实一些。

紧接着白方下出了160的妙着,这步棋迫使濑越先生辞去了理事长的职务……现在回想起当时那险恶的政治氛围,如果真的赢了这盘棋,后果很严重啊!

“战后的昭和23年(1948),我与岩本本因坊的‘升降级十番棋’进行途中,在一次结果预测座谈会上,濑越先生披露了高度机密‘第160步妙手是前田陈尔四段想出来的。

“关于这步妙手,故事还没有完呢。

大仓付总裁事先已经知晓那步妙着,他十分关注棋局的发展。

不知为什么,在将要下出第160手的前一天,他叫了我和木谷到他家作客,还招待我们吃了中华料理。

……‘白棋如果走这里怎么办’

“比赛结束后,木谷约我去咖啡馆喝了一杯,‘这种比赛制度天生对白棋(指上手,他有权决定在任何时候封盘。

本局白方利用规则达14次)有利,这是非常不公平的竞争。

’好言安慰了我一番。

摘自吴清源回忆录《以文会友》

第六节升降级十番棋

从1939年至1955年,吴清源先后与日本一流职业棋手进行了10场殊死的“升降级十番棋”大比拼,取得了9胜1负的总战绩,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棋王,称霸棋坛达30多年。

具体成绩如下表:

吴清源十番棋战绩表

比赛时间对手姓名比赛结果

1939.9至1941.6

木谷实七段

6胜4负胜

1941.8至1942.5

雁金凖一八段

4胜1负胜

1942.12至1944.8

藤泽库之助六段

4胜6负负

1946.8至1947.1

桥本宇太郎八段

6胜3负1和胜

1948.7至1949.2

岩本熏本因坊

7胜2负1和胜

1950.7至1951.8

桥本宇太郎本因坊

5胜3负2和胜

1951.10至1952.7

藤泽库之助九段

7胜2负1和胜

1952.10至1953.3

藤泽库之助九段

5胜1负胜

1953.11至1954.6

坂田荣男八段

6胜2负胜

1955.7至1956.11

高川格本因坊

6胜4负胜

注:

表中对手的段位·称号均为比赛当时

从上表可以看出,吴清源取得了压倒的胜利。

主办“升降级十番棋”的报社为了增加发行量,尽量吸引读者,把比赛规则定得很刺激,甚至有些残酷了:

只要一方的净胜盘数达到4,就把对手降一级!

……

吴清源尽管取得了“前无古人”的战绩,日本棋院却从来没有把他作为正式会员看待,在其每年发行的围棋年鉴上,吴先生一直是“名誉客员”的待遇……

1984年,吴清源先生迎来70华诞,日本社会各界为他举行了盛大的祝寿晚会。

吴先生正式宣布引退,结束了现役职业棋手生涯。

从此,他全力投身于围棋普及事业,并多次回国交流访问。

笔者亦有幸多次拜见大师,聆听教诲。

……“我们都知道,下围棋最讲究每一颗棋子的效率,搞围棋普及同样要讲求工作的效率,那么,你们想想该如何去做才好呢”我们好半天都没有想出那步‘好棋’来……

第十四章新中国围棋发展简史

第一节建国早期

新中国成立后,围棋的发展呈现出几个新的特点。

首先,人民政府直接出面提倡围棋活动,组织起有序的竞争、选拔和培养机制,有力地推动了围棋事业的发展;棋艺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国手们在许多国际大赛中为祖国争得了荣誉;围棋爱好者日益增多,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

我们知道,在我国漫长的围棋发展史上,曾经有许多封建帝王和文人墨客对围棋倍加推崇,为围棋的普及和发展作出了一定程度的贡献。

然而,他们的提倡,往往只是出于个人爱好,极少有人把围棋作为一个事业来抓,更不会主动面向普通大众普及围棋活动。

早在1950年,陈毅副总理就曾指出,“围棋是我国创始的,现在日本的水平比我们高,我们一定要赶上并超过日本。

”1960年,陈老总在会见全国知名棋手时,明确提出了“国运盛,则棋运亦盛;国运衰,则棋运亦衰。

”的著名论断。

(在以前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已经了解,‘康乾盛世’时出了范·施两位大国手,他们把围棋水平提高了一大步;随着清王朝走向衰落,他们身后就后继无人了。

)同年,陈老总为《围棋名谱精选》一书题诗:

“纹枰对坐,从容谈兵。

研究棋艺,推陈出新。

棋虽小道,品德最尊。

中国绝技,源远根深。

继承发扬,专赖后昆。

敬待能者,夺取冠军。

当你走进今天的中国棋院大门时,陈老总的半身铜像迎面屹立眼前,身旁的金色大匾刻着这首诗,时刻勉励着今天的棋手们……

在人民政府的倡导下,从五十年代开始,当时的国家体委(现体育总局)以及各省市体委陆续把开展围棋活动列入议事日程,逐步采取了以下举措:

从1957年开始定期举办全国围棋比赛;1960年,新中国第一个围棋刊物《围棋》杂志在上海创刊;日本围棋代表团首次访华,举行围棋友谊比赛;1961年,在北京成立了国家围棋集训队,每年冬·夏两季不定期地组织集训;1962年,中国围棋协会成立,陈毅同志担任名誉主席。

值得一提的是,1959年我国举办首届全运会,围棋也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一些省市体委为了参加全运会围棋比赛,面向社会广召人才,组织选拔比赛,然后进行短期集训,享受运动员待遇。

(伙食、住宿由国家负担,还有津贴呢。

这在当时可是好多人梦寐以求的。

遗憾的是,由于围棋是‘非奥’项目,1987年的第六届全运会之后被暂时取消了。

幸运的是,笔者搭上了这趟末班车,进入了决赛阶段的比赛。

)从六十年代开始,有计划地在青少年中开展业余围棋培训,分别采取了业余体校、少年宫、棋艺业余学校等多种形式开展活动,并择优吸收到当地的专业围棋队伍里进行重点培养。

我国著名国手、现任中国围棋协会主席的陈祖德九段,就是经过这种业余集训培养成长起来的优秀棋手代表,他取代了‘南刘北过’成为1964年全国围棋锦标赛的冠军。

然而,当时我国的围棋水平与日本相比,还存在巨大的差距。

从60年开始,由日中友协牵头,每年都派出围棋代表团访华,团员中有少数的职业围棋高段棋手,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下‘指导棋’来的。

陈祖德老师在其自传《超越自我》中写道:

“陈老总是多么希望我们能够早日战胜日本职业九段棋手啊!

第二节初胜日本职业九段

“1963年9月,日本派出了以杉内雅男九段为团长的代表团来华访问,除了交流棋艺,还有一项任务:

代表日本棋院赠送陈毅副总理名誉七段的证书……陈老总的情绪特别好,因为他已经得知我战胜了九段高手……”

黑方:

陈祖德白方:

杉内雅男九段1963年9月27日弈于北京

第一谱(1~100)第二谱(101~215)

比赛为让先,215手下略,黑胜半子

“……9月27日上午,在悦心殿的赛场中,坐第一台的是杉内九段和我。

我满怀信心地进入赛场,执起黑子摆开了我最得意的布局。

杉内九段棋风稳健,只有耐心等待机会。

好不容易在右下的接触战中,白44跳,看准机会‘啪’的一个手筋在白子上靠了一手!

(黑45)这一着确实利害,杉内九段大概没有料到。

他盯着棋盘凝视许久,此时恐怕对我真正重视起来了。

“进行到中盘我感觉不妙,黑棋有不少棋子陷于被动挨攻的境地,如要与白棋对攻,则火力太弱,势必受挫;如要强行夺围,则外势必将受损。

我苦思良久,决定弃子,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我先牺牲了3子(81·83·95),然后再弃上边6子,在这过程中,将左上角两颗白子俘获了过来(黑145)。

虽然花了极大的代价,但甩掉了包袱,摆脱了困境,经过转换夺得白棋左上角,有失也有得。

从全局来看,保持着大致的平衡。

摘自陈祖德自传《超越自我》

这盘棋是我国棋手第一次战胜日本九段,发出了中国围棋能够迅速提高并且赶超日本的信号,在现代围棋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继陈老师之后,70年代中后期又涌现出以聂卫平九段为代表的一大批年轻国手,对日本‘超一流’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