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专业论文.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183505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7.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工作专业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社会工作专业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社会工作专业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社会工作专业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社会工作专业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社会工作专业论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社会工作专业论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社会工作专业论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工作专业论文.docx

《社会工作专业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工作专业论文.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社会工作专业论文.docx

社会工作专业论文

 

毕业论文(设计)材料

 

题目:

社会工作在我国的地位缺失及其原因探索

 

学生姓名:

胡俊

学生学号:

0801040114

系别:

政法系

专业:

社会工作

届别:

2012

指导教师:

胡善平

填写说明

1、本材料包括淮南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开题报告以及毕业论文(设计)评审表三部分内容。

2、本材料填写顺序依次为:

(1)指导教师下达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2)学生根据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在文献查阅的基础上撰写开题报告,送交指导教师审阅并签字认可;

(3)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后期,学生填写毕业论文(设计)主要内容,连同毕业论文(设计)全文一并送交指导教师审阅,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实际完成的论文(设计)质量进行评价;

(4)指导教师将此表连同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全文一并送交评阅教师评阅。

3、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对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成绩评定均采用百分制。

4、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记录不包括在此表中。

 

一、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及达到的目标

要完成的主要任务:

(1)利用学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检索相关文献不少于50篇,并整理分析,提供文献综述。

(2)阐述自己选题的意义和价值,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论文结构和体系设计。

完成开题报告,写作提纲,要具有操作性、适合性。

(3)设计好调查问卷

(4)撰写论文的初稿,论文应做到中心突出,层次清楚,结构合理;必须观点正确,论据充分,条理清楚,文字通顺;并能进行深入分析,见解独到。

同时论文字数不得少于8000字,还要有300字左右的论文摘要,关键词3--5个,并附上参考文献目录。

(参考文献不少于15条;注释不少于10个)

(5)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论文的修改。

(6)严格按照学校要求的格式,完成论文排版,积极准备参加论文的答辩。

工作进度要求

(1)2011年11月1日-11月18日确定论文题目、填写任务书

(2)2011年11月19日-12月31日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及进度表

(3)2011年11月20日-12月22日调查问卷设计及问卷调查

(4)2012年1月1日-1月30日查找资料、写出论文大纲

(5)2012年2月1日-3月16日完成系统总体设计

(6)2012年3月17日-4月16日完善系统,并完成初稿

(7)2012年4月17日-4月40日第二次搞交给老师批阅

(8)2012年5月1日-5月16日完成论文终稿交给老师批阅

(9)2012年5月17日-5月27日申请答辩、文论答辩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二、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课题研究目的

 

1、了解社会工作职业在我国的现状,即社会工作的声望和社会要求。

2、在现实依据的基础上,分析社会工作地位产生的原因,为什么社会工作在我国不适应或地位缺失,从而进一步了解社会工作这一职业。

3、根据原因的分析,提出相应的策略。

社会工作在我国的扎根及发展,需要其自身的努力和外界社会的各种支持

课题研究计划

 

2011年11月1日——11月18日确定论文题目

2011年11月19日——12月31日根据指导老师的任务书完成开题报告

2012年1月1日——1月31日查找资料、写出论文大纲

2012年2月1日——3月16日完成系统总体设计

2012年3月17日——4月16日完成系统,并完成初稿

2012年4月17日——4月30日提交二稿给老师批阅

2012年5月1日——5月16日完成论文终稿交老师批阅

2012年5月17日——5月27日参加论文答辩

本课题研究现状(需附适量参考文献)

一、对近10年关于社会工作在我国地位的研究成果不完全统计,研究文章并不多,大概在30篇。

目前,对社会工作地位的研究更多的是从社会工作的实然状况的角度,而从理性的角度,也即社会工作地位的应然层面的文章很少。

以往对社会工作在我国的地位研究相关文献主要有:

(一)关于社会工作教育的研究

目前,社会工作在教育方面的主要表现在:

学校的师资力量缺乏,专业教师少,很多是从其他专业转过来的,教室水平参差不齐;大学里,社会工作的课程安排不合理常常出现,学校在课程方面安排重课程轻实务,且常出现教材不足的问题;在查到的文献有:

张文华的《我国社会工作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其主要从师资、招生、实习与督导等方面探讨制约社会工作教育发展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在师资上,主要讲述我国师资力量缺乏,专业水平亟待提高;从招生方面看,社会工作专业目前招生的学生大部分都是调剂来的,第一志愿填报的很少,虽不能说调剂来的学生不好,但学生的选择与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呈正相关。

可见,社会工作作为一个专业还没有广泛的被社会大众认同;对于实习的问题,我们的社会工作教育实习却不容乐观,问题也最多。

主要表现为,首先,现在的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毕业实习基本就是“放羊”实习,学生自愿找实习岗位,对专业对口问题考虑甚少。

再者,社工实习大多免费,从而使得大多数学生不愿选择社会工作专业岗位。

其次,专业实习的实践基地严重不足。

还有,在实习监督上,我国社会工作教师大多都没有受过社会工作督导的训练,这就严重影响了督导功能的实现。

(二)关于社会工作本土化的研究

关于社会工作本土化问题,主要体现为,社会工作在中国社会不适应,对社会工作这一“舶来品”,国人起初拿来借鉴来解决社会问题,但渐渐发展为怎样让中国社会去适应西方的社会工作模式,违背了以前的宗旨。

以往的文献有:

刘威的《“一个中心”与“三种主义”》,其中,“一个中心”是指,社工本土化在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拿来主义。

这一理论建立在两个基本假设之上:

其一,认为西方社工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具有明显优势,中国社工应与之接轨才能发展;其二,认为社工虽基于西方理论但也要与中国文化相容,然在发扬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时,仍驻足于这些优良传统与西方社工价值理念的相通和对接。

从实质上说,本土化构想仍是基于西方中心的思维。

“三种主义”是指,我国社工在西方思想的指导下形成三种本土化的思想。

业余的选择了专业至上主义,表现为积极引进各种专业理论和实务技巧,却忽视了社会工作的传统价值;在与西方相比的前提下,我们偏向于西方理论,从本土寻找适合西方理论因子;在我国的社会背景下,我们未曾真正评估政府的职责与功能。

(三)关于社会工作职业化的研究

社会工作职业化的问题是社会工作得不到社会大众认同及难以发展的重要原因,而目前社会工作职业化表现为:

在学校里,学生们得不到专业化的教育,老师得不到更高层次的提升,难以满足教育的需求;在制度、政策上,社会工作进入门槛低,不需要太高的专业水平,在我国社会工作只作为政府的一工具,发挥政府的功能,来维护社会的稳定;而,社会工作的难以职业化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工作不被社会大众认同。

对于,职业化的问题,近年的研究有,钟莹的《专业社会工作者的职业状况及其启示》,其从教育、制度、社会层面,分析社会工作职业化程度低的问题。

二、对于,目前社会工作地位研究的现状,我主要从社会学的角度谈谈为何社会工作在我国地位缺失,从社会工作应然的角度分析社会工作地位的问题。

我对社会工作地位缺失的分析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讲:

第一,社会工作在我国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进入史无前例结构转型期,社会问题丛生,社会失范现象比比皆是,越轨行为屡见不鲜。

中国迫切需要既符合要求,又行之有效的现代社会稳定与发展的机制。

理论上说,社会工作迎来千载难逢机会,但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社会工作并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同,专业地位低,致使社会工作专业难以发展,形成社会发展需要与社会工作发展相互分离的奇特现象。

第二,社会工作在我国已有的成就:

2006年7月20日,人事部、民政部联合发布了《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和《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2006年10月11日,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2007年10月,民政部确定75个地区和90个民政事业单位为民政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单位。

第三,社会工作在我国地位缺失的原因及其对策,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

1、社会工作资金短缺,待遇较差的原因与对策

2、社会工作缺乏相对独立性的原因与对策

3、社会工作的发展缺乏法律、法规的“护航”的原因与对策

4、社会工作缺乏社会力量的支持的原因与对策

5、社会工作自身发展的不足的原因与与对策

参考文献:

[1]柳拯.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2009.

[2]刘威.《“一个中心”与“三种主义”》[J].中州学刊,2011年第3期.

[3]张文华.《我国社会工作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社会工作》2010年第12期.

[4]钟莹.《专业社会工作者的职业状况及其启示》[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2月.

[5]石松平.论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池州师专学报,2005,(6).

[6]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7]周朗.深圳市推进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的思路:

政府主导推动民间组织运作[N].人民日报,2008.

[8]薛海.社会组织在提升社会工作社会认同中的角色[J].社会工作,2007,(7).

[9]向德平.社会工作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作用[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10]谭磊,丁建定.中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现状初探[J].青年探索,2005年第03期.

[11]纪德尚,李淑艳.社会建设视野中的社会管理和社会工作[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12]王思斌.体制转变中社会工作的职业化进程[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1).

[13]杨金萍,万江红.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与公益性民间组织发展初探[J].学会,2008,(3).

[14]薛海.社会组织在提升社会工作社会认同中的角色[J].社会工作,2007,(7).

[15]郑杭生.社会学中国化的几个问题[J].学海,2000(6):

1.

[16]刘焱,潘月娟,等.幼儿园教师专业自权的现状与影响因素的初步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08.

 

学生签名:

          年月日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三、毕业论文(设计)评审表

毕业论文(设计)主要内容

本文的内容主要是从对以往对社会工作研究资料以及社会工作目前发展现状分析而来。

本文,首先,讲述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所遇到的前所未有的问题,而社会工作在解决这方面问题有其独特的方法和技巧,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其次,讲述的是社会工作在我国所取得的成就,这主要从有关社会工作的几部法律、法规来描述的。

成就是值得称赞的,但社会工作并没有想象的发展那么顺利,而是举步维艰。

紧接着,是对这一现状产生的原因分析,制约其发展既有外部环境因素,也有内部环境因素,而对于外部环境因素,主要借鉴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分析,帕森斯帕森斯认为一个功能整体发挥其功能需要满足以下四个要求:

对环境的适应(A)、从环境中获取目标的取向(G)、将系统整合为一个整体(I),以及对功能模式的维持(L)。

再者,本文对社会工作在我国地位缺失的原因做具体的分析,并相应提出相关的对策。

对于,从外部环境因素来分析,是根据帕森斯AGIL理论而提出的,主要从以下方面来描述的:

1、适应(A:

Adaptation)与资金短缺,待遇较差,对于这一点又从政府的财政支持、社会工作职业地位、社会认同度和社会工作岗位薪酬等四个方面介绍的。

2、达鹄(G:

GoalAttainment)与政府主导,缺乏相对独立性。

对于这一点,主要是从社会工作与政府的关系来讲述的,其表现为,政府对社会工作管理过多,对其专业权利赋予不够,致使社会工作缺乏独立性。

3、整合(I:

Integration)与职业准入和认证制度不健全。

对于这一点,主要是借鉴我国公务员、事业单位的相关制度,提出的相关意见。

4、模式维持(L:

Latency)与社会力量的缺乏。

这一点主要是从,家庭网络功能、学校教育和社会媒体宣传等三个方面来分析的。

家庭功能的特殊地位,教学资源不足和教育与实践的脱节,以及缺乏媒体的宣传,致使社会工作难以在我国发展。

对于,社会工作的内部环境因素,本文的意见是:

社会工作者要认清事实,社会工作在我国处于初级阶段,自身的不足,环境的不成熟,不能期望太高,先要发展好自己,拥有中国“本土”特色,这样才能长久的生存,并取得长远的发展。

最后,本文主要讲述的是:

对于社会工作在我国难以发展的种种反问,并提出具有总结全文式的对策。

指导教师评语

成绩

评定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评阅教师评语

成绩

评定

评阅教师签字:

年月日

系论文工作小组意见

成绩

评定

系主任签字(盖章):

年月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