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19876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4.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docx

《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docx

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1.1 《古诗词三首》

学习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

3、学习通过看注解、边度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话说说诗句意思。

课前预习:

1、       独自一人坐在敬亭山上,以山             为伴,抒发了孤独寂寞之情。

(A. 李白   B、.杜甫  )

2、        夜,       经过洞庭湖,看见优美的洞庭湖夜色,即赋诗一首。

(A、夏 刘禹锡 B、 秋  刘禹锡)

预习检查:

1、选择正确的读音

风景旧曾谙(yīn  ān )    潭面无风镜未磨(mó  mò)

众鸟高飞尽(jìn  jìng)   白银盘里一青螺(lóu   luó)

2、加偏旁组新字再组词

  累(    )(    )           廷(   )(   )

  音(    )(    )           覃(   )(   )

3、恰当解释我会选

厌:

①憎恶②满足③因过多而不喜欢

⑴、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     )

⑵、这个游戏我们早玩厌了。

(     )

⑶、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帮助,不该厌弃在学习上遇到困难的同学。

(     )

合作学习:

1、(鸟飞走了,云飘远了。

)诗人只有静静地凝视着敬亭山,而敬亭山似乎也一动不动地看着诗人。

                                                             

2、填写修辞方法我来试

①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        )

②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      )

③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        )

④能不忆江南?

(          )

迁移训练:

1、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曾:

                   谙:

              

2、“               ”一句是对江南风景总的赞美。

与“                    ”一句相呼应。

表达出作者对江南景色的             与         之情。

拓展探究:

宋代诗人苏轼曾写过一首赞美杭州西湖风景的诗,请写出苏轼的这首诗。

                    

 

1.2《桂林山水》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3、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课前预习:

1、读准字音,通读课文。

2、学习生字11个,积累四字词语10个。

3、会写词语盘点中本课的词语。

4、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5、思考。

①这篇文章是以          为主的记叙文。

(A 状物 B 写景)

        ②本文采用                的构段方式。

(A 总分 B 总分总 C 分总)

预习检查:

1、朗读检查  抽个别学生读课文

2、给下列带点字注音

      (  )    ( )( )          ( )

        翡 翠     骆  驼           峰峦雄伟          

        (  )               (  )   ( )

    红叶似火              画 卷       屏  障

3、理解词语

无暇        嶙峋       竹筏

4、听写词语

5、交流学习预习中的第5个问题

合作学习:

1、文章以“                       ”一句总领全文。

其中一个“     ”字高度概括了桂林山水的奇景堪称天下第一。

2、把你喜欢的句段读给合作学习伙伴听,希望能背下来。

3、与合作伙伴交流喜欢它的原因。

迁移训练:

1、抄写你喜欢的句子,并背下来

2、按要求写词语(各写5个)

描写山的                                                             

描写水的                                                              

拓展探究;

1、仿写句子:

例: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漓江的水真     啊,                           。

       真      啊,                            。

2、查找资料,了解另一处风景名胜。

 

1.3 《记金华的双龙洞》

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能复述“双龙洞”

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壮观。

3、领悟按游览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积累语言。

课前预习:

1、从题目看,这是一篇           (A记事文章B游记)

2、作者按    顺序描写的同时,还多次写到        ,两条线索清晰地交织在一起。

(A游览 。

B事情发展 水)

预习检查:

1, 朗读检查  抽个别学生读课文

2、看拼音写汉字  

wān  yán     é tóu       shuǐ  yuán 

 (       )   (        )  (            )

3、根据语境注音

 ①我们转(      )身又回到洞里,四处转(      )

 ②船两头都系(    )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拉回来,拽过去,安全系(  )数高着呢。

4、比较组词

 浙(    )       稍(     )     据(       )    

 晰(    )       梢(     )     剧(       )  

 析(    )       捎(     )     锯(       )

合作学习:

1、词语搭配

(    )                      (    )

 (    )    的石洞            (    )    的心情

(    )                        (    )

2、选词语填空

            观赏        玩赏       欣赏

①老人退休后,闲暇时就爱(          )年轻时收藏的各种玩意儿。

②洞内的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颜色各异,很值得(       )。

③我们跑到广场上(     )雪景。

迁移训练:

1、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用加点字造句)

 

                                                   

拓展探究:

 一(    )房子             一(    )房子  

 一(    )房子             一(    )房子

 一(    )房子           十来(    )房子 

1.4 《七月的天山》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借助字典,读懂词句的意思,积累佳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

3、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一、      课前预习

1、从文题看,这是一篇                的文章,突出了                 在      季的景物之美。

 

2、作者用                   的方法,重点从天山的         、           、         三个方面展示了天山的景物。

预习检查:

1、我为生字选读音

皑 (  kǎi  ái )  涧 (  jiān   jiàn ) 

     俯 (  fǔ  fù  )  蹄 (  dì    tí  )

2、语境注音

①我们骑马来到饮         马溪边,忙跳下马,掬起来一品,比饮         饮料还清纯。

②售货员重      新称了糖果的重        量。

合作学习:

1、比比来组词

斑(    )       漫(     )     延(       )    

 班(    )       慢(     )     廷(       ) 

2、填空:

   (     )的雪峰          (     )的秋天

   (     )的山涧          (     )的日影

   (     )的水底          (     )的森林

迁移训练:

1、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华呢?

改成陈述句:

                                              

                                                          

2、我在乡村的山坡上,尽情地欣赏着乡村恬静美丽的晚景。

缩句                                                       

拓展探究:

  走进天山深处,山色逐渐变得             ,山形也变得     

          。

这里溪流变得缓慢,萦绕着每一个山脚。

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相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

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显得格外精神。

在马山你用不着离鞍,只要稍一伸手就可以捧到满怀心爱的鲜花。

1、在文中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2、照样子写出描写颜色的词语。

 五彩缤纷                                          

3、短文第一句话在文中是            句。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                     手法。

2.1《中彩那天》

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能正确了、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故事内容懂得道理。

3、体会首尾照应的表达方式,能复述课文。

课前预习: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默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按事情的发生、经过、结果给课文中叙述的故事列出提纲,准备复述故事内容。

预习检查:

1.朗读检查:

抽部分学生读课文

2.给下列带点字注音

( )  (   )   (   ) (   )(    ) (   )

 拮据    梦寐以求   奔驰   馈赠   迷惑不解  捎了一张

3.词语听写:

4.理解下列词语:

拮据     精湛       梦寐以求     馈赠

5.根据提纲复述故事内容。

合作学习:

1.父亲中彩后,“我”的心情有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2.“你父亲正面临着一个道德难题”。

这个道德难题指的是什么?

为什么说这是一个难题?

他是怎样面对和处理这个难题的?

3.父亲最后拨电话给库伯,让他把车子开走,你觉得父亲这样做值得吗?

为什么?

4.说说为什么中彩哪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

(理解这个“富有”的特殊意义)

5.体会开头与结尾之间的联系。

6.画出文章的中心句,说说对这句话的体会。

迁移训练:

1.学习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收获与体会?

 2.你知道有关诚信方面的名人名言吗?

说出来与同学交流

拓展探究:

   在今天的商业社会与市场经济里,你怎么看待诚信?

与周围的同学相互交流自己的观点,然后写成一篇短文。

 

2.2《万年牢》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了解故事内容,体会做人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的道理。

3、学习作者叙述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式。

课前预习:

     1、熟读课文,找出文中心句。

     2、画出不认识的生字新词,查字典解决。

     3、默读课文,边读边动笔做记号,画出课文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讲了几件事?

并在书上做简单的批注。

 预习检查:

     1、抽部分学生,朗读课文。

       2、指名回答课文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讲了哪几件事?

 合作学习:

    1、万年牢是什么意思?

万年牢指的是什么意思?

    2、课文三处写了“万年牢”,分别指的是什么?

找出有关语段读一读。

    3、这三处“万年牢”之间有什么联系?

 迁移训练:

    1、你是怎样理解父亲的做人道理的?

结合具体的生活事例来说明。

 

 拓展探究:

    交流“做事认真、讲诚信”的故事。

 

2.3《尊严》

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体会稳重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从中感悟人物形象。

课前预习: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查字典、词典自己解决不认识的生字。

     3、找出文中描写人物、动作和语言的句子体会人物的品质。

检查预习:

     1、抽部分学生朗读课文。

       2、听写生字、词语。

     3、理解下列词语。

      喉结:

        疲惫不堪:

           狼吞虎咽:

     4、指名复述课文。

合作学习: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画出描写小伙子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想一想这个年轻人是个怎样的人?

按照“我认为他是一个         的人”的句式来谈谈你的看法。

     3、年轻人的表现令人钦佩,更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4、这个年轻人是谁?

是什么使他从一无所有到拥有一笔让所有美国人都羡慕的财富的呢?

     5、课文的题目为什么叫作“尊严”?

从年轻人哈默和杰克逊大叔身上,我们学到了什么?

迁移训练:

    1、搜集、积累有关“尊严”和做人方面的格言。

    2、积累有关人物外貌的词语。

 

拓展探究:

    课后利用网络,查阅图书资料的方法以及亲身经历,收集整理有关尊严的事例。

 

2.4《将心比心》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将心比心”这一成语的意思。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课前预习: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查字典自学生字、新词。

    3、课文写了哪两件“将心比心”的事?

 预习检查:

    1、抽部分学生读课文。

      2、指名回答课文写了哪两件“将心比心”的事。

 合作学习:

    1、说说课文中的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

    2、母亲的“宽容”体现在哪里?

母亲又是怎么鼓励护士的?

她为什么能这么做?

    3、最后一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4、反复朗读、记诵最后一段话,然后说说对“将心比心”这个成语的理解

 迁移训练:

    1、要是你是那位阿姨会怎么做?

如果你是文中的那位被扎针的母亲,你会这样做吗?

如果对那位护士进行责怪,甚至辱骂,将会产生什么后果?

    2、你想对文中那位阿姨和“我”的妈妈说些什么?

拓展探究: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用日记的形式写一件有关将心比心的事。

 

3.1《自然之道》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3、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

课前预习:

1、认识7个生字,会写出14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3、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

预习检查:

1、我能读写下列词语

旅游     蠢事     海鸥    争先恐后    若无其事

                                                   

 见死不救  鱼贯而出   愚不可及  气喘吁吁  响彻云霄

                                                        

2、我能根据意思写词语

(1)争着向前,唯恐落后,形容十分积极。

(          )

(2)像游鱼那样一个接一个地出去。

    (          )

(3)形容呼吸急促的样子。

            (          )

(4)十分愚蠢,好心反而办坏事。

      (          )

(5)犹豫。

                          (          )

3、读了课文,我知道讲了一件什么事。

合作学习:

1、我们干了一件什么样的“蠢事”?

2、愚不可及的做法及原因。

3、你知道幼龟入海的规律了吗?

我们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

“我们”由焦急变为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惊。

4、展开想象:

食肉鸟是怎样“饱餐一顿”的?

5、我能说出用上带点词语好在哪里,并把这几个句子抄下来。

(1)、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龟,朝大海走去。

那只嘲鸫眼见到手的美食丢掉,只好颓丧地飞走了。

 

(2)、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

“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就不会受到那样的伤害。

 6、说说本课的“自然之道”指的是什么?

迁移训练:

1、用“如果……就……”写一句话。

                                                 

2、缩句:

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龟。

                                               

 3、写出下列字的形近字并组词。

     幻(   )         嘲(   )        拦(   )

          (   )            (   )           (   )拓展探究:

1、向导明明知道“我们”的想法会害了幼龟,还抱起那只幼龟朝大海走去。

他这样做你是赞同还是反对?

 

 

2、你还了解哪些“自然之道”,请简单写下来。

 

3.2《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从中受到启示,增强环保意识。

3、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激发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

课前预习:

1、认识8个生字。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从中受到启示,增强环保意识。

3、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激发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

预习检查:

1、我能把下列字按音、形、义区别,并能组词。

祸(     )  择(     )  衍(     )   

锅(     )  译(     )  衔(     )   

蚀(     )  构(     )  域(     )   

浊(     )  钩(     )  或(     )

2、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我能理解下列词语。

摇篮                          高原 

 叫苦不迭                      生息繁衍 

 忧患                          流域  

水土流失                      数管齐下

3、通过朗读课文,我能解决下列问题。

(1)黄河发生了哪些变化?

(2)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怎样治理黄河?

合作学习: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了解黄河演变的过程和发生变化的原因以及黄河的变化给人们的教训。

3、我能说说对治理黄河的意见和看法。

4、你从文中受到了哪些启示?

迁移训练:

1、说说带点的字与括号里的字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江淮(准)    叫苦不迭(选)   开垦(恳)   放牧(收)

2、举生活中的实例谈谈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保护环境,治理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你打算怎样做,请写下来。

拓展探究:

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激发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

 

3.3《蝙蝠和雷达》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与要点,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激发热爱科学、乐于观察与探究的兴趣。

课前预习:

1、认识7个生字,正确书写12个生字

2、2、朗读课文,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练习给课文分段。

3、理解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预习检查:

1、给生字注音:

捕捉(   ) 飞蛾(    )蚊子(    )荧光(    )

躲避(     )敏锐(    )阻碍(    )苍蝇(    )

2、查资料理解。

雷达    超声波   仿生

合作学习:

1、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了解每一个自然段的意思。

2、用∥给课文分段。

   3、认真默读第4、5自然段,填写下表。

 试验次数

  做法

    结果

 结论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4、科学家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雷达的?

默读第7、8自然段,填空。

雷达的天线相当于蝙蝠的(               )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相当于蝙蝠的(              )

雷达的荧光屏相当于蝙蝠的(             )

5、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在结构上起(              )作用。

迁移训练:

1、在本节课中科学家从蝙蝠在夜间飞行中得到启示发明了▁▁▁,让飞机也可以在夜间飞行,科学家真是了不起,我将来要当一名▁▁▁,发明▁▁▁▁▁▁(分组展示)

2、学完课文,你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吗?

  

拓展探究:

   人类在生物的启示下,发明创造了很多东西,如:

(飞机——鸟,潜水艇——鱼,降落伞——松鼠尾巴……),这是一门新的科学—仿生学,请同学们阅读资料袋,交流收集到的仿生学的资料(组内交流)

 

 

3.4《大自然的启示》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朗读课文,把握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认识到大自然能给人类以警示和启发,激发阅读仿生学等科普读物的兴趣。

课前预习:

1.认识8个生字。

2.有感情朗读课文,把握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认识到大自然能给人类以警示和启发,激发阅读仿生等科普读物的兴趣。

预习检查:

1.我能给下列生字注音。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