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自然总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205050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自然总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小学自然总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小学自然总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小学自然总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小学自然总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小学自然总复习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小学自然总复习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小学自然总复习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小学自然总复习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小学自然总复习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小学自然总复习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小学自然总复习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小学自然总复习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自然总复习资料.docx

《小学自然总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自然总复习资料.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自然总复习资料.docx

小学自然总复习资料

小学自然总复习

12册

1.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针孔照相机是根据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原理制造的。

幻灯机、电影放映机、照相机、摄像机是根据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制造的。

潜望镜是根据光的反射原理制造的。

2.小孔成像的实验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成的像是倒立的。

3.光照射到物体上,被物体挡住改变了原来的传播方向反回去了,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光从一个透明物体进入另一个透明物体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4.各种物体都能反光,反光的情况不同。

红颜色物体反射红色光,黄色物体反射黄色光,不同颜色的物体反射光的颜色不同。

白色的物体比黑色的物体反光能力强。

表面越光滑反光能力越强。

5.平常使用的镜子,表面是平的,叫平面镜。

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F矫婢道锏南裼胛锾?

U>大小相同,左右相反。

6.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叫做凸透镜。

凸透镜有聚光、放大和成像的作用。

7.(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利用凸透镜形成的像都是倒立的。

当凸透镜距纸屏近、距蜡烛远时,形成的是缩小的像;当凸透镜距纸屏远、距蜡烛近时,形成的是放大的像。

8.眼睛的主要部分是眼球;它是由瞳孔、晶状体、视网膜、视神经组成的。

瞳孔像照相机的光圈,能控制光线的强弱;晶状体像凸透镜能使物体成像;视网膜像实验中的纸屏,能映出图像。

9.(我们是怎样看到周围的物体的?

)我们周围的物体,有的自己发光,有的能反射别的物体的光。

当它们发射或反射的光通过瞳孔、晶状体进入眼睛后,会在视网膜上形成这些物体的像;连接视网膜的视神经立即把这些光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看到了这些物体。

10.(为什么远近物体都能看得清?

)晶状体的凸度是靠牵引晶状体的肌肉调节的。

肌肉收缩,晶状体的凸度变大,眼睛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肌肉舒张,晶状体的凸度变小,眼睛就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

健康的眼睛晶状体调节力强,远近物体都能看得清。

11.(近视眼是怎样形成的?

)如果长时间看近处的物体,牵引晶状体的肌肉总是处在紧张状态,就会疲劳,失去调节能力,看远处物体就会模糊,这就是近视眼。

12.预防近视眼要做到:

1)读书写字姿势要端正,眼睛与书本的距离要保持在30厘米左右;

2)看书约一小时要休息几分钟,向远处眺望一会儿;

3)不要在强光或弱光下看书;

4)躺卧、走路时不要看书;

5)少年儿童要经常做眼保健操。

13.(彩虹是怎样形成的?

)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分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

阳光是由七种色光混合成的。

下雨时(或雨后),空中悬浮着很多小水滴,它们会像三棱镜一样,将阳光分散成七种色光,形成彩虹。

14.岩石都是由矿物构成的。

花岗石是石英、长石、云母三种矿物组成。

15.聚集在一起的具有开采价值的矿物叫做矿产。

可以做燃料的叫做能源矿产,如煤、石油、天然气等,它们不仅是燃料,而且还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煤经提炼后可以得到焦炭、煤气、煤焦油三种矿物。

可以提炼出金属的叫做金属矿产。

如:

铁矿石、铜矿石、钨矿石等。

16.(煤是怎样形成的?

)煤在地下的分布是一层一层的,大多夹在砂岩、页岩中。

煤是古代植物被埋在地下,与空气隔绝,在高温和高压的作用下,经过亿万年变化逐渐形成的。

煤、石油、天然气中蕴藏的能量最初来自太阳。

17.矿产的开采方法主要有:

露天开采、地下开采、管道开采等几种方法。

石油、天然气属于管道开采。

煤等固体矿产可以露天开采、也可以地下开采。

18.各种矿产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

有的是在岩浆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有的是在岩石风化、沉积等过程中形成的。

19.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利用石油和天然气最早的国家,“石油”一词最早见于宋代著名科学家沈括的著作。

在地质学家李四光的学说指导下,开发了一个又一个大油田。

20.(我们为什么要合理使用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

地球上的矿产资源有限,又不可再生,必须有计划地开采、利用,决不可乱采乱用。

21.家畜的祖先都是野兽,家禽都是由野鸟驯化而来的。

按照人类的需要,把野生动物培养成家养动物的过程,叫做动物的驯化。

22.生物的启示:

鱼——船、桨、舵、潜水艇;茅草——锯;鸟——飞机;蛋壳——薄壳结构屋顶;蝙蝠——雷达;长形卷叶——筒形叶桥;苍蝇——蝇眼照相机;人——机器人;人脑——电子计算机。

23.根据日、月、星辰东升西落的现象,我们知道地球每时每刻都在自转,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

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一天)。

24.(昼夜是怎样形成的?

)地球是个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向着太阳的那面是白昼,背着太阳的那面是黑夜。

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现象就会交替出现。

昼夜变化是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

25.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转动,这种运动叫做公转,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的,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或365天)。

地球公转形成了四季变化。

26.月球围绕地球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月相变化是由于月球公转引起的。

每逢农历十五傍晚,月球总是在东方。

27.(月相是怎样形成的?

)月球圆缺的样子叫做月相。

月球不会发光,朝着太阳的一面是明亮的,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暗的。

月球在公转过程中,向着地球的一面有时全是明亮的,有时明亮部分大于黑暗部分,有时明亮部分和黑暗部分各半,有时明亮部分小于黑暗部分,有时全是黑暗的。

这样,在地球上就会看到月相变化。

28.(日食是怎样形成的?

)月球围绕地球转;地球围绕太阳转。

当月球转到太阳和地球中间,三个天体大致成一条直线的时候,月球的影子就会投在地球上。

处在月影里的人,由于被月球挡住了视线,就看不见太阳或只能看见一部分太阳,这就是日食。

多发生在农历初一。

我国远在3000年前,就有观测日食的记录。

29.(月食是怎样形成的?

)当月球转到地球背着太阳的一面,三个天体大致成一条直线时,月球就处在地球的影子里,太阳照在月球上的光就被地球挡住了,这时就会发生月食。

多发生在农历十五、十六。

30.日食时总是太阳的西边先亏,月食时总是月球东边先亏。

农历的每月十五可看到圆月,日食和月食不是年年月月都发生的。

31.像太阳这样自己能发光的星,叫做恒星;像地球这样自己不发光、围绕恒星运行的星,叫做行星。

像月球这样自己不发光、围绕行星运行的星,叫做卫星。

32.在太阳周围有九颗大行星,它们是: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在九大行星中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水星,离太阳最远的是冥王星。

每颗行星都有自己的运行轨道,一面自转,一面朝同一方向绕太阳公转。

除水星、金星外,其他的行星都有卫星。

33.围绕太阳运行的、形状像扫帚一样的天体叫做彗星。

轨道又扁又长,在地球上看到彗星的机会很少。

(哈雷彗星,76年)

34.当太阳周围众多的流星体闯入地球的大气层时,与大气层摩擦燃烧发光,形成流星。

35.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运行的行星及其卫星、彗星、流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叫做太阳系。

36.太阳比地球大,地球经月球大,宇宙比银河系大,银河系比太阳系大。

37.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明了望远镜,波兰科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

38.银河系由大约1000亿——2000亿颗恒星组成,构成铁饼形。

我们的太阳系是银河系的一员,距银河系中心约3万光年,与众多恒星一起,围绕银河系中心运行着。

39.太阳并不是宇宙中唯一的恒星,只是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

40.光年是计量天体距离的单位。

光每秒传播约30万千米,1光年等于光1年所走的距离,约9.5万亿千米。

41.银河系在宇宙中并不是唯一的恒星集团。

银河系以外的恒星集团叫做河外星系。

目前,人类已经发现了约10亿个河外星系,也都在运动着。

银河系和所观测到的所有河外星系被称做总星系。

42.(为什么说宇宙是无限的?

)现在,用射电望远镜已能观测到100亿光年外的宇宙空间情况,但仍没有找到宇宙的边缘。

所以我们说宇宙是无限的。

11册

1.各种动物和植物都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动植物。

动物和植物的生活环境包括阳光、温度、水等。

2.蝴蝶——白天,蛾——夜间,猴——炎热的丛林,白熊——寒冷的北冰洋,鱼——水里,骆驼——沙漠;橘树——南方,苹果树——北方,仙人掌——沙漠,莲——池塘,月季——向阳,玉簪——背阴。

3.动植物之间具有食物关系。

动、植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做食物链,食物链按谁被谁吃的顺序,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4.我国珍稀的动植物有:

猫熊(大熊猫):

我国特有的哺乳动物。

朱鹮:

生活在陕西秦岭一带,18只。

扬子鳄:

古老的爬行动物。

其它珍稀的动物还有:

金丝猴、白头叶猴、羚羊、白鳍豚、黑颈鹤、红腹锦鸡。

银杉:

植物中的大熊猫。

    水杉:

我国特有的世界珍稀植物。

其它珍稀的植物有:

银杏、珙桐、人参。

5.(为什么要保护珍稀的动植物?

)珍稀的动植物是特别宝贵的自然资源,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和人的捕杀、砍伐,它们的数量正在逐渐减少,有的种类已濒临灭绝,所以我们必须努力地保护它们。

6.(国家是如何保护珍稀动植物的?

国家在保护珍稀动植物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为了保护珍稀的动植物,国家专门颁布了法律(如《野生动物保护法》),国家还在它们生存的区域建立自然保护区。

在自然保护区内不准狩猎和采伐,不准破坏它的自然环境,使珍稀动植物能很好地生存、繁殖。

7.有树木、草覆盖的山坡流下来的水较少,比较清;没有树木、草覆盖的山坡流下来的水较多,比较浑。

8.(水、土、植物的关系)水、土、植物是相互依存的:

植物可以保护土不被水冲走,同时也使水不致流失;有了水和土,植物才能生存。

没有植物的保护,土容易被水冲走,同时也使水流失;没有了水和土,植物也不能生存。

9.(水土流失有什么危害?

为什么必须保持水土?

)水和土同时流失的现象叫做“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会使土壤层变薄、养分减少、植物生长不良,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方植物根本不能生长;此外,水土流失还会造成水源枯竭,河道淤塞、河水泛滥成灾。

因此,必须努力保持水土,减少流失,这是关系到人类生存的大事。

植树种草、绿化荒山是避免水土流失、保持水土的根本办法。

10.人们为了更好地生存,就要不断了解自然、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同时必须注意保护大自然。

11.保护大自然的空气、土壤、山山水水。

保护大自然的植物、动物,特别是那些珍稀的动植物。

保护大自然的地下宝藏……保护大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人人都要关心,人人都要尽力。

21.秋季北天星空的一个耀眼星座是仙后座,主星构成M形或W形。

利用仙后座可以寻找北极星。

22.冬季上半夜,南天引人注目的星座是猎户座。

我国民谚说“三星正南,就要过年”,就是根据“猎人”腰带部位三颗亮星在天空中的位置移动情况说的。

23.在“猎人”的两个肩膀、左脚、右腿部位,有4颗亮星组成一个不规则的四边形,其中左脚部位那颗星又白又亮;在“猎人”的腰带部位,有3颗比较亮的星,斜着排成一排。

这七颗亮星是识别猎户座的明显标志。

24.通电能产生磁性的装置是电磁铁。

电磁铁由铁芯和线圈组成。

它通电时有磁性,切断电流后磁性消失。

25.电磁铁的两极是可以改变的。

导线两端与电池正负极的连接方向改变了,或者线圈缠绕的方向改变了,它的两极都会改变。

26.加大电磁铁磁力的方法有两个,它们是增加串联电池的数目和增加线圈的匝数。

27.电磁铁主要用在电铃、电话机、电磁起重机、电动机等。

28.在杠杆上,起支撑作用的那点叫做支点,人(或人通过其他装置)对杠杆用力的那点叫做力点,承受重物的那点叫做重点。

杠杆可以省力,也可以是费力的,斜面、轮轴、动滑轮、滑轮组是省力的。

29.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省力;(费距离)

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小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费力;(省距离)

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等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30.钉锤、剪刀、咬丝钳、镊子都属于杠杆。

31.像旗杆上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定滑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用力方向;跟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起来使用的装置叫做滑轮组,滑轮组既能改变用力方向又能省力。

32.由一个大轮和一个轴组成的机械叫做轮轴。

轮轴有省力作用。

在轴粗细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

在轮大小相同时,轴越细越省力。

33.方向盘、球形锁、水笼头、螺丝刀、扳手、上发条的钥匙都属于轮轴。

34.斜搭的木板叫做斜面。

斜面有省力的作用。

在高度相同的条件下,斜面越长,坡度越平缓,越省力。

35.斧头、公路引桥、锲子、盘山公路、螺丝、楼荨⒉说抖际粲谛泵妗?

/P>

36.复杂的机械叫做机器,一架完整的机器主要由工作部分、动力部分、传动部分和操纵部分构成。

产生动力的部分又叫动力机。

常见的传动装置有:

皮带传动、齿轮传动和链条传动。

37.自行车的龙头是机器的操纵部分,自行车的轮胎属于机器的工作部分,自行车的链条是机器的传动部分。

38.(卵石是怎样形成的?

)气温、水、植物等对岩石的破坏叫做风化。

高山上的岩石由于风化作用崩落下来,在河水的搬运过程中,受到水的冲刷和相互摩擦碰撞,形成了卵石。

39.水的搬运能力与水流速度、水流大小有关系,当水流速度变慢、水流变平缓时,水中的物体会沉积下来,重的物体先沉积,轻的物体后沉积。

40.(岩石是怎样形成的?

)在河床、湖底、海底以及一些低洼的地方,大多覆盖着一层层的沉积物。

年复一年,沉积的层次越来越多,压力越来越大,沉积的碎石、泥砂便胶结、压合在一起,成为一层层坚硬的岩石。

(砂岩、页岩)人们把这样成层的地质构造叫做地层。

41.在地层中经常可以找到一些古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它们已经变成跟石头一样的东西,叫做化石。

42.地层中层层叠叠的岩石是记录地球历史的“万卷书”,而化石就是书页中的“文字”。

43.我国古代科学家沈括,在太行山一带的山崖中发现有一层卵石和海生螺蚌化石。

44.地球的半径有6000多千米,从表面到地心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45.地壳是地球的固体外壳,由一层层岩石构成。

地壳越到深处,压力越大,温度越高,那里的物质热得像烧熔了的玻璃一样,叫做岩浆。

46.(火山喷发是怎样形成的?

)地壳深处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下会沿着裂缝上升,在上升过程中冷却下来的就变成了岩石,冲出地面的就形成了火山喷发。

47.有的火山喷发之后一直没有再喷发,叫做死火山。

有的火山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喷发,叫做活火山。

48.(地震是怎样形成的?

)岩层在受到巨大的挤压力时会发生褶皱,褶皱加大就可能断裂,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使大地猛烈地震动起来,产生巨大的破坏力量,山崩地裂、房屋倒塌,就形成了地震。

49.我国是世界上研究地震最早的国家,早在1800多年前,科学家张衡就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监测地震的仪器——地动仪

(五年级)

1.春季夜晚北天可以找到有七颗亮星组成一个勺形,它是北斗七星,属于大熊星座,是大熊星座的标志。

利用它可以找到北极星。

2.牛郎星在银河东岸,属于天鹰座,织女星在银河西岸,属于天琴座。

3.电有两种,它们是正电和负电,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用符号“+”表示;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用符号“-”表示。

同种电相互排斥,异种电相互吸引。

4.(雷电是怎么回事?

)雷电是一种大规模的放电现象。

天空中的云,有的带正电,有的带负电;当两块带不同电的云相互接近时,会发生大规模的放电现象。

放电时出现的电火花就是闪电,发出的声音就是雷声。

(美国,富兰克林)

5.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在气体、固体、液体中都能传播,传播的方向是向着四面八方的。

6.燃烧需要可燃物、一定的温度、氧气三个条件;灭火时应至少去掉一个以上的燃烧条件,燃烧才会停止。

7.风是空气流动形成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它会上升。

8.在阳光的照射下,植物把从根吸收来的水分和由气孔进来的二氧化碳,合成植物所需要的养料,同时放出氧气,叶的这种作用叫做光合作用。

9.植物的根有固定植物、吸收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10.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

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气体叫做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氮气占空气体积的78%,此外,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法国,拉瓦)

11.耳朵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组成。

中耳和内耳在头的内部。

12.(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声波通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鼓膜的振动又通过听小骨传给耳蜗,连接耳蜗的听神经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13.(保护耳朵应注意些什么?

)耳朵是人体的听觉器官,如果受到伤害,人的听力就会下降甚至丧失。

耳朵的保健应注意:

(1)不要用尖硬的东西挖耳朵,以免刺破外耳道和鼓膜;

(2)听到巨大声响(打雷、放炮等)时要张口,以免震破鼓膜;(3)要预防鼻炎、咽炎,以免病菌侵入中耳,引起中耳炎,中耳炎会损坏听小骨或使鼓膜穿孔。

14.水在平常温度下,会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这种现象叫蒸发。

15.水蒸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气体,它是气体状态的水。

16.酒精灯的火焰分外焰、中焰、焰心,加热时用外焰,因为外焰温度高。

17.喷气式飞机、火箭是利用反冲原理飞行的。

18.空气中的水蒸气受冷变成小水点,或小冰晶,在高空是云,低空是雾。

“白气”是水蒸气受冷形成的许多小水点,0℃度以上凝结在植物上形成的是露,0℃度以下则在植物上凝结成霜。

19.氧气没有颜色、透明的气体,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比空气重,能灭火,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20.日晷是计时的仪器;圭表是测定季节和年的仪器。

日晷由晷面和针两部分构成;圭表由圭和表构成。

一年中,表影最长时是冬至,最短时是夏至,长短居中时分别是春分和秋分。

21.种子萌芽必须具备的条件是空气、水和一定的温度。

22.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有蛋白质、水、盐类、脂肪、淀粉、维生素。

其中蛋白质、水、盐类是构成人体的主要材料,脂肪、淀粉是人体的能源。

维生素具有促进生长发育、增强身体抵抗力等作用。

23.消化器官包括:

口腔、食道、胃、肝、大肠、小肠等。

24.呼吸器官包括:

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人体需要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25.在人体内有担负运输任务的血液循环器官,包括心脏和血管。

心脏内有四个腔:

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

血管有动脉血管、静脉血管和毛细血管。

26.心脏总是在有规律地收缩舒张。

收缩时,把血液压入动脉血管;舒张时,让血液从静脉血管流回心脏。

心脏每收缩一次,我们就感觉到心跳一次。

27.雄蕊的主要部分是花药,花药里有花粉。

雌蕊的主要部分是柱头和子房,子房(形成果实)里有胚珠(形成种子)。

简答题:

1、煤是怎样形成的?

答:

2亿——3亿年前,地球上气候温暖潮湿,植物生长茂盛。

在湖泊和海边有大量的植物堆积,并被沉积泥沙覆盖起来,时间久于,泥沙越积越厚,植物越埋越深,这些植物在地下与空气隔绝,同时受到高温高压的作用,经亿万年形成了煤。

2、为什么说宇宙是无限的?

答:

因为太阳系是非常大的,但太阳系是银河系的极小部分。

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构成了总星系。

人仃]观察到了100亿光年的宇宙空间情况,都还没有找到总星系的边缘。

宇宙中不知有多少个总星系,所以宇宙是无限的。

3、为什么教室的墙壁要粉刷成白色的?

答:

因为白色墙反光能力强,可以提高室内的亮度,有利于学生在教室里学习,所以教室的墙壁要粉刷成白色。

4、为什么要大力提倡植树造林、绿化荒山?

答:

因为植物可以保护土不被水冲走,同时也使水土不致流失,植树造林,绿化荒山是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的好措施,所以要提倡植树造林绿化荒山。

5、说说鱼化石是怎样形成的?

答:

是生活在江河湖海中的鱼;鱼死后沉入水底,被沉积的泥沙覆盖隔绝空气,经亿万年的变化,在压力和胶结的作用下,夹在泥沙中鱼的尸体形成了坚硬的沉积岩即鱼化石;由于地壳的变动,埋在地下的鱼化石上升到地面上。

6、上山的公路为什么要修成盘旋状?

答:

因为盘旋状属于斜面,根据在斜面高度一致时,斜面越长越省力,所以上山公路要修成盘旋状,车才容易开上山顶。

7、怎样保护脑?

答:

(1)交替地进行各种活动,让大脑各部分轮流休息。

(2)保证9——10小时的睡眠;(3)勤学习勤思考。

(4)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8、说一说:

乱砍乱伐森林会造成什么后果?

答:

乱砍乱伐森林会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破坏动物的生态环境等。

9、在窗前照镜子,是将脸还是将镜子对着窗外的阳光看看书的像更清楚?

想一想,这是什么道理。

答:

将脸对着窗外的阳光看自己的像更清楚。

因为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脸要在镜子里成像,就必须有光从脸反射向镜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