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元件识别大全附图简体.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20551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29.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元件识别大全附图简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电子元件识别大全附图简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电子元件识别大全附图简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电子元件识别大全附图简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电子元件识别大全附图简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电子元件识别大全附图简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电子元件识别大全附图简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电子元件识别大全附图简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电子元件识别大全附图简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电子元件识别大全附图简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电子元件识别大全附图简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电子元件识别大全附图简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电子元件识别大全附图简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电子元件识别大全附图简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电子元件识别大全附图简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电子元件识别大全附图简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子元件识别大全附图简体.docx

《电子元件识别大全附图简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元件识别大全附图简体.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子元件识别大全附图简体.docx

电子元件识别大全附图简体

元件识别指南

1.0目的

制订本指南,规范公司的各层工作人员认识及辨别日常工作中常用的各类元件。

2.0范围

公司主要产品(电脑主机板)中的电子元件认识:

2.1工作中最常用的的电子元件有:

电阻、电容、电感、晶体管(包括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及三极管)、晶体、晶振(振荡器)和集成电路(IC)。

2.2连接器元件主要有:

插槽、插针、插座等。

2.3其它一些五金塑胶散件:

散热片、胶针、跳线铁丝等。

4.0电子元件

4.1电阻

电阻用“R”表示,它的基本单位是欧姆(Ω)

1MΩ(兆欧)=1,000KΩ(千欧)=1,000,000Ω

公司常用的电阻有三种:

色环电阻、排型电阻和片状电阻。

色环电阻的外观如图示:

图1五色环电阻图2四色环电阻

较大的两头叫金属帽,中间几道有颜色的圈叫色环,这些色环是用来表示该电阻的阻值和范围的,共有12种颜色,它们分别代表不同的数字(其中金色和银色表误差):

颜色

绿

代表数字

1

2

3

4

5

6

7

8

9

0

±5%

±10%

我们常用的色环电阻有四色环电阻(如图2)和五色环电阻(如图1):

1).四色环电阻(普通电阻):

电阻外表上有四道色环:

这四道环,首先是要分出哪道是第一环、第二环、第三环和第四环:

标在金属帽上的那道环叫第一环,表示电阻值的最高位,也表示读值的方向。

如黄色表示最高位为四,紧挨第一环的叫第二环,表示电阻值的次高位,如紫色表示次高位为7;紧挨第2环的叫第3环,表示次高位后“0”的个数,如橙色表示后面有3个0;最后一环叫第4环,表示误差范围,一般仅用金色或银色表示,如为金色,则表示误差范围在±10%之间。

例如:

某电阻色环颜色顺序为:

黄-紫-橙-银,表示该电阻的阻值为:

47,000Ω=47KΩ,误差范围:

±10%之间。

2.五色环电阻(精密电阻):

它的阻值可精确到±1%,电阻外表上有5道色环,读取阻值和误差范围的方法与四色环电阻大体相同,仅下两点不同:

A*有些五色环电阻,两端的金属都有色环。

这种电阻都会有4道色环相对靠近,集中在一起,而另一道色环则远离那4道色环,单独标在金属帽上的色环是表误差的第5环。

B*五色环电阻增加了第3道色环表示阻值的低位,第五环表示误差范围。

1).SMD排型电阻(简称排阻),排阻的外形如图3,它没有极性。

它的内部结构实际上是由多个小电阻排列在一起,所以叫排阻。

图3排型电阻图4单片电阻

2).SMD单片电阻,它的体积小如碎米,按其几何尺寸可分0805、0603等型,没有极性。

示值方法为:

精密电阻:

以两位数字和一位英文字母表示,数字表有效数字的代码,字母表示十的幂次关系,两者之积即为其阻值。

如:

47B,“47”是301的代号,“B”表示101,所以该电阻的阻值为301×101=3010欧姆。

详细资料可查询物料规格承认书有关精密电阻之阻值对照表。

片状电阻表面有丝印,由于误差不同而分三位数和四位数表示:

A*对于三位数表示的,前二位表示有效数字,第三位数表示有效数字后“0”的个数,这样得出的阻值单位为其基本单位欧姆(Ω)。

如:

“223”表示22000欧姆。

这种电阻的误差范围一般是J级,即±5%。

B*对于四位数表示的,前三位表示有效数字,第四位数表示有效数字后“0”的个数,这样得出的阻值单位也为其基本单位欧姆(Ω)。

如:

“1001”表示1000欧姆。

这种电阻的误差范围一般是±1%。

C*片状电阻除了阻值与误差等级这两个参数外,还有承受功率和体积二个参数,常用的各1311等,其规格代号分别为Q、F、H和B。

电阻的体积用英制单位英寸表示,如0603表示0.06×0.03英寸,一般而言,0805规格的电阻承受的功率为1/10W,也有少部分为1/8W,1206规格的电阻承受的功率为1/8W。

当客户封电阻的供应商有特殊要求时(即常说的牌子),可在产品BOM上描述。

3).DIP排型电阻

◆A型排阻:

内部结构如图,每个小电阻的阻值都一样,小电阻的其中一脚全部连通到第1脚“1”上,因此第1脚“1”与任何一只脚的阻值都相同,公共脚与其他脚不能插错,所以A型排阻有极性。

在实物上有小点一端的脚即为第1脚,插机时对应相应位置的小点即可。

◆B型排阻:

内部结构如图,各个小电阻的阻值各自独立地排列在一起,每个小电阻的阻值都一样,因此B型排阻没有公共脚,脚数一定为偶数,它没有极性。

123456

A型排阻内部结构B型排阻内部结构A型排阻

阻值的表示方法有以下四种:

A.三位数表示方法:

前面二位数字表示该排阻的阻值的最高位和次高位,第3从头再来表示“0”的个数。

如:

472T表示该排阻的阻值为4700欧姆,误差等级为T级。

B.“R”表示法:

“R”表示小数点,如3R2表示该排阻的阻值为3.2欧姆。

C.“K”表示法:

“K”表示千欧单位,如4K7表示该排阻的阻值为4700欧姆。

D.直接表示法:

直接把阻值标出,如90Ω

图示A型排阻丝印中,A10表示它是有10个小电阻的A型排阻(图仅作示意);字母“SUP”表示商号、品牌;“212J”表示阻值2100Ω,误差等级为J级。

4.1.3热敏电阻,如下图:

4.2电感

电感用“L”表示,它的基本单位是亨利(H)

1H=1,000mH(毫亨)=1,000,000uH(微亨)

公司常用的电感的三种:

片状电感(如图6)、绕线电感、色环电感(如图5)和磁珠。

图5四色环电感图6片状电感

用金属线圈与环形磁石自行绕制,无标记。

外形酷似电容,如图6示

贴片电感及其电感量用三位数表示,前三位为有效数字,第三位数字为有效数字后的“0”的个数,得出的电感量为微亨,其误差等级用英文字母表示:

J,K,M分别表示±5%,±10%,±20%。

外型:

色环电感与色环电阻外形很相似,只是体形比色环电阻明显胖一些,电感量及误差范围表示方法与色环电阻完全相同,只是得出的结果的单位是uH而不是欧姆。

例如:

某色环电感的第一道到第四道色环依次是“红、紫、黑、银”,则该电感的电感量为27uH,误差范围为±10%。

外观是一个黑色的小圆柱体,表面没有标记(如图7),电感量及误差范围需查包装盒或产品说明书。

图7磁珠

4.3电容

电容用字母“C”表示,它的基本单位是法拉(F)

1F=1000mF(毫法)=1,000,000nF(纳法)=,1000,000,000,000pF(皮法)

公司常用的电容有:

电解电容、陶瓷电容、独石电容、钽质电容和片状电容。

“-”表示该脚为负极,另一脚为正极。

图8电解电容图9片状电容

(如图9所示)

它的外壳是由陶瓷做成的,外形为扁平的近圆形

大体圆形,在圆的上方有一小的圆锥体,有极性,在其中的一脚上标正号“+”表示该脚为正极,另一脚为负极。

陶瓷电容钽质电容独石电容

其外形似粒小石籽,没有极性。

,这两个参数一般有两种表示法:

A*直接表示法:

直接标出容量与耐压,这种方法在较大的电容如电解电容、钽质电容上常见,如图示:

“10uF16V”表示该电容的容量为10uF,耐压为16V。

B*三位数表示法:

前面两位表示有效数值,最后一位表示零的个数,得出的容量单位是pF(皮法),这种方法在较小的电容上常用,如:

陶瓷,独石电容等。

如:

“102”表示该电容的容量为1000pF。

电容的误差等级一般用英文J、K、M、Z字母来表示(见附表一)。

耐压常见的有20V,25V,50V,63V等;体积常见的有0603,0805,1206,1311,分别用英文字母Q,F,H,B,C表示。

4.4晶体管

二极管用“D”表示,含有一个PN结,符号是它是一种单向导电元件,即电流只能朝一个方向流动(从正极流向负极)。

因此,二极管是有极性的。

二极管表示正负的方法有三种:

图10二极管1图11二极管2图12二极管3

A*如图10,箭头所指的一端为负极,亦表示电流和流向,由正极流向负极。

B*如圆示,涂黑的一头表示负极,外壳用玻璃或橡胶封装的小二极管常用此法。

二极管表面上的字母“INxxx”或“ISxxx”,都是二极管的标识方法,表示该元件是二极管。

C*如图12,缺口的一端为正极。

常见的有红、黄、绿、紫、蓝、白等颜色,它们这些外观颜色即为发光时的颜色。

也是有极性的,插机时要留意极性,不能插错。

其外形如图:

图13发光二极管

它的极性分辨如下:

1).金属脚嵌在玻璃里较小的一端为正极,较大的一极是负极。

2).外壳下边切弧的一端为负极,对面为正极。

三极管用字母“Q”表示,它是一种能将电信号放大的元件,如图16的三极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像一个被削掉一小半的圆柱体,有三只脚,分别代表三极:

基极(b)、集电极(c)和发射极(e)。

三极管有极性,三只脚不能弄错。

图14三极管1图15三极管2图16三极管3

如圆14示

如图15示

如图16示

4.5晶体

晶体用字母“X”或“XY”表示,晶体内由一片晶片组成,它是振荡电路的振源,没有极性,外形如圆:

图17圆柱形晶体图18方形晶体

有两个脚,外壳用金属封装,以保护里面的晶片,晶体的表面标记有:

A*商号:

用英文字母表示,如:

“FIC”

B*振荡频率:

直接用数字标出,如“14.31818”表示振荡频率为14.3818MHz(兆赫兹)、32768表示振荡频率为32.768KHz。

C*生产年份与月份:

如“14.3A7”中A表示1月份,7表97年。

具体表示因供应商不同而有变化。

4.6晶振(又称振荡器)

晶振用字母“Y”表示,与晶体相比,晶振的内部除了晶片外,还有电阻、电容等,它已构成一个振荡电路,因此有极性。

其外形如图19示,像一块方砖,有四个脚,外壳用金属封装。

图19晶振

晶体表面的标记:

A*商号,编号,用英文字母和数字表示,如:

“DOC-70”。

B*振荡频率:

直接用数字表示,如30.000MHZ“表示30.000兆赫兹。

4.7集成电路(又称IC)

集成电路快用字母"U"示(常称IC),它有极性,表面有小槽口或圆点等表示方向,插错方向会使IC烧坏,使用时封装方向标志对应路板相应位置的方向标志。

IC是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一种元件,多采用双排列扁平封装,其引脚封称排列,外观多为有很多脚的黑色方块,常见引脚数有8、14、20、24、40和64甚至100或更多。

多用凹槽表示其极性,即凹槽左侧引脚的第1脚为该IC的第1脚,然后按逆时针方向给其余脚按1、2、3…自然数顺序定义。

在IC表面一般有厂标,厂名,以及以字母、数字表示的芯片类型、温度范围、工作速度和生产期等。

公司常用的有以下几种系列及封装形式:

4.7.1TTL系列:

是较为普通、常用的IC,其体形小,双排脚封装,如圆19示:

图19TTL系列IC丝印图20TTL系列IC

其表面标示的含义是:

S12GD75232D

5).设计序号,为D系列。

4).容量;

3).IC类型,为GD;

2).系列代码,为12系列;

1).商号、名称,为LGS;

这些表面标记中,2、3和4这三个标记是最重要的,只有这三个标记完全相同的IC才能代用。

4.7.2RAM系列﹕(中文称随机存储器)RAM系列的外形极性TTL系列IC,如图21及图22所示,不同之处在于表面标记:

图21RAM系列IC丝印图22RAM系列IC外观

KM1256AP-159942

6).年份(99)与生产周(42)。

5).存取速度;

4).封装型号,为P;

3).设计序号,为A;

2).储存容量;

1).商号,为KM;

这些表面标记中以2和5最为重要,这两个参数不同的RAM系列IC一定不能代用,而且,就算这两个参数相同,但生产厂家不同,都要先经过测试合格后才能代用。

4.7.3ROM系列﹕(中文称只读存储器)

一般,ROM输入资料后是不可以擦除的,可以将输入的资料擦除的ROM有两种:

EPROM(中文称:

此外线可擦除式可只读存储器)和EEROM(电可擦除式只读存储器)。

ROM的外形与RAM相似,如图23所示,不同的是表面丝印,如图23及图24:

图23ROM系列丝印图24ROM系列

MX29F002NTPC-12LA7771

6).版本号。

5).存取速度;

4).设计序号;

3).存储容量;

2).ROM代号;

1).商号;

这些标记中以2、3和4是最重要的。

4.7.4PAL系列﹕(中文称可编程逻辑阵列IC)

在我们公司较少用到,外形与前面学过的几种很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其表面丝印:

PAL16L8A

5).速度(如为A"示传送延时为25ns,如为B"表示传送延时为15ns)

4).可输入数目

3).输出类型(分组合型:

用“L”表示;带锁存弄:

用“R”表示;可改变型:

用“V”表示)

2).可输入数目;

1).商号;

这些标记中2、3、4和5都很重要,PAL需要代用,必须2、3、4、5项完全相同,如果2、3、4任何一项不相同则不可代用;2、3、4项相同而5项不同的PAL,须以试验确认才可代用。

4.7.5IC的封装形式有:

SOP、SOJ、QFP、PLCC、PGA、BGA(球栅阵列封装IC)等,如下图图25BGAIC

5.0连接器件

5.1扩展槽(SLOT):

用以连接声卡、网卡、显示卡和边卡(内存条)等等适配卡,有以下类型:

5.1.1ISA插槽:

它有98个脚位,用于插98PIN的ISA适配卡。

5.1.3AGP插槽:

它有124个脚位,用于插124PIN的AGP适配卡(如图26)。

5.1.3PCI插槽:

它有120个脚位,用于插120PIN的PCI适配卡(如图27)。

图26AGP插槽图27PCI插槽

5.1.4DIMM槽:

动态内存插槽,168PIN,SDRAM(同步动态内存)即插于此槽(如图28)。

图28DIMM插槽

5.1.5SIMM槽:

静态内存插槽,72PIN,SRAM(静态内存)即插于此槽。

图29USB头图30KB头图31GAME头

5.2外部输入/输出(I/O)接口

5.2.1USB(系统/外围接驳口),如图29。

5.2.2KB(KeyboardandMouse,键盘和鼠标接头),如图30。

5.2.3GAME(游戏或声卡接头),如图31

5.2.4PRT(Print,打印接头)。

5.2.5COM1和COM2。

5.3连接座

5.3.1电源插座(火牛座)

5.3.2FDC和FDD:

2*17-1PIN,用于连接软驱。

图32FDD插座

5.3.3IDE:

2*20-1PIN﹐用于连接硬盘或光驱。

其外形很像FDC插座。

5.4插针与针耙

5.4.1插针:

以针脚数量不同可分1*2、1*3、1*4、2*3、1*5、2*10-3PIN不等(如图33及34)。

5.4.2针耙:

依颜色可分黄、黑、白、色等,如图25示。

图33防呆丝插针图342*3插针图35针耙

6.0HSK(散热片)

图36散热片

7.0元件在印刷电路板(PCB)上的丝印:

X1:

晶体R1:

电阻D1:

二极管IC1:

集成电路块

C1:

电容L1:

电感Q2:

三极管JP1:

插针、铁丝

BT:

电池座RN1:

排阻FDC:

软驱IC2:

集成电路块

Y1:

晶体PCI1:

PCI槽DIMM1:

DIMM槽F1:

保险丝、电感

IDE1:

硬盘、光驱槽

8.0作业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元件的外壳所用的材料大多数很脆,拿取、搬动时要轻拿轻放,避免掉落损坏;

2).元件的表面标记要保护好,以免增加日后检修的困难;

3).元件借用时,需有施工单或工程变更通知单等指导文件的说明。

4).有极性(方向性)的元件,必须按规定的方向插机与贴片,否则会损坏元件;而无极性元件插反虽然不影响性能,但为了整齐美观,亦需按规定的方向操作。

5).接触对静电敏感的元件,必须按《防静电及强电控制指南》执行,以防损坏元件。

9.0附表

附表一:

常用误差等级表示法

等级代号

F

G

J

K

M

Z

金色

银色

误差范围

+1%

+2%

+5%

+10%

+20%

+80%?

–20%

+5%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