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207215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2.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二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二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二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二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高二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高二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高二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高二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高二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高二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高二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高二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高二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高二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高二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docx

《高二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二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docx

高二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

2019-2020年高二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9分)

印章艺术是最具民族特色的中国传统艺术,它的起源和社会结构的复杂化分不开。

据传,在四千多年前的华夏族已经用玺印了。

汉代的《春秋远计枢>中说:

“黄帝时,黄龙负图,中者,文日天王符玺。

”这里说的玺,便是我们后来所说的印章。

印玺开始是作为一种契约和凭证来使用的。

《左传·裹公二十九年》中记载:

“季武子取卞,使公冶问,玺书追而与之。

”《周礼·地官·掌节》也记载:

“货贿用玺节。

”可见玺印在封建文书和贸易往来中的作用。

秦始皇一统六国,规定了皇帝的印称“玺”,官吏和民间只能叫“印”。

于是,印便有了证明社会身份的作用了。

古玺印采用的文字是不规范的,秦始皇将小篆定为通用字体后,篆书便成了印章文字的主流。

中国使用印章的历史,从考古所得的遗存看,可上溯到3000多年前的商代,河南安阳商代墓葬遗址中曾出土过印章,印面是四角内收的方形,称为亚字形,印文是小鸟的图像。

同时出土的还有铸造青铜器的范模,可知这方印章是制作青铜纹饰的印模。

在使用功能上,它与后世的印章不同,但透露出印章的出现,深受契刻的影响。

远在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的陶器上就发现了契刻符号;殷商时代在甲骨上记载占卜事件也契刻卜文;在铸造青铜器时,人们更把契刻技艺与金属铸造结合,创造出具有史书价值的青铜器铭文。

这说明印章的产生同契刻传统是相承的。

印章的使用方式也保留着新石器时代制陶工艺的特点,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纹饰,如几何纹就是用雕刻花纹的模印印在陶器表面上的。

北京刘家河商代遗址中,曾出土了一件陶制的模印,其形制与印章极为相似,长方形的模面,模背上粘接着兽形把手,形制很像印章。

所不同的是模印较印章薄

,把手较印纽大,为雕刻镂空花纹的薄片。

1992年,著名考古学家李学勤著文《中国玺印的起源》,论述台湾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三件铜印为商代玺印,从而为中国印章的起源提供了时代最早

的实物例证。

这三件铜印系本世纪30年代后期在河南安阳殷墟出土。

三印形制相似,都是扁平板状印体,正方形印面,铸阳文、鼻纽。

因出土时未经科学发掘,辗转流传,对其时代及真伪曾有不少学者质疑。

李文从解读印文入手,对照有关青铜器铭文,考订其中两件铜印印文为商代末期的族氏之名。

最终确认它们是商代后期的古玺。

提出这三件玺印的制作已较成熟,其渊源仍可上溯。

具有符刻铭记功能的印章约形成于西周春秋时期。

西周实行宗法封建制,中央王室与诸侯国颁布政令、分封委任、处理军国政务都需要有表明权力的凭证。

民间的经济、民事活动也需要契约性的证明。

印章作为政权机构或个人权力的信誉信物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了作用。

上述文献记载反映出西周春秋时,使用玺印的情况与战国秦汉时代极相似。

不过,这一时期的玺印实物尚未发现。

大量的战国时代的印章遗存,表明印章在战国时已非常盛行,使用印章成为普遍流行的风尚,形成中国印章的第一个发展高潮。

(摘编自王志敏《中国的印章与篆刻》)

l、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随着社会结构的复杂化的进程,印章便应运而生,从有关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来看,中国使用印章的历史至少有三千多年。

B.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范了印章的使用,规定了皇帝的印为“玺”,官吏和民间只能叫“印”,并将小篆定为印章的通用字。

C.在我国古代社会中,印章具有实用价值,它开始是作为一种契约和凭证来使用的,后来在封建文书中也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D.河南安阳商代墓葬遗址中,曾出土的印面是四角内收的被称为亚字形的方形印章,在使用功能上与后世的印章不同。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我国契刻的历史源远流长,从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的陶器到殷商时代的甲骨,再到青铜器上都有契刻的文字出现。

B.伴随商代墓葬遗址印章出土的还有铸造青铜器的范模,这方印章正是制作青铜纹饰的印模,可见印章同契刻的密切关系。

C.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纹饰是用雕刻花纹的模印印在陶器表面上的,由此可知印章的使用方式受到了新石器时代制陶工艺的影响。

D.北京刘家河商代遗址中出土的类似印章的模印,长方形的模面,模背上粘接着兽形把手,再次印证了印章与模印的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引用《春秋远计枢》中的话,是为了说明印章的起源,引用《左传》和《周礼》中的记载,则说明了印章在当时的用途。

B.李学勤的文章《中国玺印的起源》以台湾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三件铜印为论述对象,指出其为商代玺印,并考订其印文为商代末期的族氏之名。

C.由于西周时期政权机构处理政务的需要,以及民间的经济、民事活动契约性证明的需要,此时出现的印章便具有了符刻铭记的功能。

D.尽管尚未发现西周春秋时的玺印实物,但其使用玺印的情况是有文献记载的;战国时代使用印章的现象很普遍,大量的战国时代的印章遗

存就是证明。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为学,苦事也,亦乐事也 郭齐勇

熊十力的一生与世俗浮浅习气决绝,鄙弃随波逐流、追慕声誉、震慑于权威的奴才性格。

他说:

“为学,苦事也,亦乐事也。

唯真志于学者,乃能忘其苦而知其乐。

盖欲有造于学也,则凡世间一切之富贵荣誉皆不能顾。

甘贫贱,忍淡泊,是非至苦之事欤。

虽然,所谓功名富贵者,世人以之为乐也。

世人之乐,志学者不以为乐也。

”这表达了熊十力的自立之道。

抗战时期,中华民族遭受了深重的苦难。

先生作为民族的哲人,虽生活穷困,却凭着他对国家、民族、人民和传统文化执着的爱,发愤忘食,努力著述、讲学。

此时的熊十力潜心从事哲学研究,住在重庆北碚穷乡破庙中,老来颠沛,愈加贫困,勉力握笔,阐释、发挥中国哲学精义。

在流亡困厄之中,他仍神游玄圃,对于哲学创作,情有独钟。

他确乎做到了“以理想滋润生命,以生命护持理想”。

对传统文化深挚的爱,使熊十力虽长年居无定所,饱受贫困、病痛的折磨,仍以忧乐圆融的情怀,肩负起振兴中华文化的责任。

在抗战年代,他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除写作了大量书札短论外,最主要的是拿出了两部巨著:

《新唯识论》语体文本和《读经示要》,这是他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的结晶。

熊十力一生有一个难圆之梦,就是由他自己来主持一个哲学研究所,可惜好梦难圆,原因在于经费问题无从着落。

然而,国民党最高当局的资助,被熊十力拒绝了。

就在1946年这一年中,熊十力曾两次退回蒋介石资助他办哲学研究所的经费。

一次发生在是年春,熊十力从后方回到湖北,住在汉口亲戚家。

蒋介石曾令陶希圣打电话给时任湖北省主席的万耀煌,让他送一百万元给熊十力办研究所。

万耀煌派人给熊送去,熊当场退掉。

来人说如不收下,回去不好交差。

熊说,这不关你们的事,我熊某对抗战既无寸功,愧不敢当。

这年6月,徐复观将熊十力的《读经示要》呈送蒋介石,蒋令何应钦拨款法币两百万元资助先生办哲学研究所。

熊十力再次拒绝。

他给徐复观写信“吾生已六十有二,虽不敢曰甚高年,而数目则已不可不谓之大,不能不自爱护也。

何敬之先生款,既不办研所,自须璧还,

否则将成笑话也……如今士类,知识品节两不败者无几。

知识之败,慕浮名而不务潜修也;品节之败,奉虚荣而不甘枯淡也。

举世趋此,而其族有不奴者乎?

当局如为国家培元气,最好任我自安其素。

我所欲为,不必由当局以财力扶持。

但勿干涉,即是消极扶持。

这一封信最清楚不过地表明熊十力像爱护眼珠一样爱护名誉、自尊和学术生命,保持气节操守,坚持独立人格。

虽然他非常想办哲学研究所,但因是政府最高当局资助,他宁可不办,也不能拿这笔钱。

他不肯为五斗米折腰,最后由徐复观把这笔钱转赠了他处。

相关链接:

(1)熊十力:

著名哲学家,信儒家开山祖师,国学大师。

在哲学家自成一体,“熊学”研究者也遍及海内外,《大英百科全书》称“熊十力与冯友兰为中国当代哲学之杰出人物”。

蔡元培称熊氏乃两千年来以哲学家之立场阐扬佛学最精深之第一人。

马一浮先生更将熊十力与王弼、龙树并提,称其学识创见乃超越道生、玄奘、窥基等古代佛学大师。

(2)说到著述,熊十力既不是同代学人中笔耕最勤的,也不是著书最多的,但如果说用心深细、用思艰涩,则又非《新唯识论》莫属。

其第一稿撰写于学佛期间,此后,1923.1926.至1928年已经有4稿写出,经过1930稿直到1932年,才形成文言文本的定本;又经过12年的磨砺,到1944年方形成语体文本的定本。

说到用心,在撰写《新唯识论》时,他曾为自己题一幅联:

“道之将丧也,文不在兹乎?

”,由此可见其人的自负与担当;说到心不旁骛,他在北大任教的数十年中,每周只上两节课,且只在家里上,其余时间都用来读书、写作,可见其用心之专与用力之勤。

 (丁为祥《熊十力与<新唯识论>》)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熊十力认为做学问就不能考虑世间一切之富贵荣誉,只有真正有志于学问的人才能忘其苦而知其乐。

B.熊十力潜心研究中国哲学,在流亡困厄之中仍能神游玄圃,并且对哲学创作情有独钟。

C.对传统文化深挚的爱,导致熊十力长年居无定所,饱受贫困、病痛的折磨,但他仍以振兴中华文化为己任。

D.蒋介石曾经下令何应钦拨款法币两百万元资助熊十力办哲学研究所,但熊十力坚决拒绝,并给徐复观写信解释自己不接受的理由。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文本开头引述熊十力自立的一段话,既照应了题目中的“为学,苦事也,亦乐事也”,又引出了对熊十力一生艰难生活的叙述。

B.熊十力年老的时候居住在重庆北碚穷乡破庙中,潜心研究哲学,即使贫困仍竭尽全力阐释、发挥中国哲学精义。

C.熊十力在抗战时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写出了《新唯识论》和《读经示要》两部巨著,他的《读经示要》后来还被徐复观呈送蒋介石。

D.熊十力一直想建立一个由自己主持的哲学研究所,但又拒绝了蒋介石的资助,这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对抗战没有功劳,于是拒绝了。

E.熊十力著作丰厚,在同时代学人中论笔耕勤奋、用心深细、用思艰涩、心无旁骛,恐怕无人能够超出他。

6.熊十力是当代哲学之杰出人物,文中熊十力身上有哪些值得学习的人格魅力?

请结合材料简要归纳并分析。

(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13分)

故乡的泡桐树 

苏菲

走过千山万水,终于回到故乡。

回乡的季节正是盛夏,正是泡桐树枝叶繁茂的时候,空气里弥漫着泡桐树叶特有的苦香。

童年时代,没有空调和电扇,盛夏屋里闷热,正午时刻,全村的男女老少,都端着饭碗在泡桐树下吃饭谈天。

男人们聚在一起,下棋打牌,传播着十里八村的新鲜事。

女人在树下做针线,东家长西家短。

孩子们在树下捉虫斗草嬉戏玩耍。

我最喜欢靠着一棵树,一边读书一边听他们讲故事,这是我的梦中经常出现的童年图景。

当我急切地走进村庄,既没有看到嬉戏的孩子,也没有看到聊天的老人,甚至见不到鸡鸭狗兔的影子,更奇怪的

是一棵泡桐树也没有看到,熟悉的桐树叶的香味没有了。

遇见一位老妇人,我赶忙上前打招呼,问起泡桐树,她笑着说:

“早不种泡桐树了,都改栽白杨树了。

”我仔细看了一下,可不是,到处都是白杨树的身影,细碎的叶子在微风里哗哗作响。

我很难过,我那长满泡桐树的故乡就这样消失了。

记得小时候,我并不喜欢泡桐树,泡桐树枝叶不够秀美,阴凉不够浓密;树身又高又大,爬不上去;枝条特别脆弱,枝桠稀疏,鸟也不在上面做窝;落叶最早,发芽又最迟,对孩子来说是最无趣的一种树。

但大人们似乎喜欢泡桐树,它们生长迅速,三年可以成檩,六年可以成梁,高大挺拔,木质细腻均匀,是建房子和做家具的好材料。

家乡沙河两岸的土质特别适合泡桐生长,家家户户、房前屋后、沟壑路坝都栽满了泡桐树。

我对泡桐树的喜欢是渐渐加深的。

幼年的泡桐树有巨大的叶子,比荷叶还大,还有长长的叶柄。

上学路上或在太阳下玩耍的时候,取一柄泡桐树的叶子,就是一把漂亮的小阳伞。

第一年的泡桐树的树干是中空的,可以做成水枪玩。

夜晚的月光通过泡桐树稀疏的叶子照在地面上,叶影婆娑,如花枝摇曳。

我们喜欢在树的花影里游戏,踩影子,捉迷藏。

冬天里,月亮在桐树稀疏的枝桠间,愈显明亮。

“缺月挂疏桐”是我最早体会的诗的意境。

想一想,这月亮也只有挂在疏桐上,画面才够静美。

春末夏初时,树木的花期都过了,泡桐树的花期才滚滚而来。

几天之内,所有的泡桐树都开花了,淡紫色的。

远看村庄紫雾缭绕,如梦似幻。

进入村庄,一会儿就花落满头,全村飘香。

孩子们会情不自禁地捡拾花朵。

细心的妈妈会把孩子捡起的花朵串成花环戴在女孩头上,男孩子就挂在脖子上;慈爱的奶奶会把桐花修剪成精致的耳环,让我戴上美美地炫耀。

我曾仔细观察过那花朵,淡紫色的,喇叭形,五个瓣,大如小酒杯,花瓣单薄娇嫩;那深深浅浅的紫色斑点,有浓有淡,使花瓣的色调变化多端,像乡村少女的心情。

我常常把那花朵托在掌心,那花儿单纯娇憨的模样,深深印在我稚嫩的心上,那浓烈微苦的花香,也成了缭绕心头的永远乡愁。

读初中的时候住校,桐花开放时是一段最美妙的时光。

下午放学后,我喜欢倚着桐树看书,穿着白底紫碎花的喇叭裙,身上满是落花;坐久了,穿着白色塑料凉鞋的脚也深深地埋在花瓣里。

那时,我经常是带两本书,一本读着,一本当坐垫,但离开时常常忘记下面的那一本,等想起来回去找时,书总是被埋在深深的花堆下。

那些香风微醉的初夏,那些春心萌动的年华,是泡桐树埋下的最美记忆。

只是如今,泡桐树的村庄只能在年少的春梦里了。

(有删节)

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故乡“到处都是白杨树的身影,细碎的叶子在微风里哗哗作响”,终结了作者对故乡的美好回忆,表达了作者无尽的乡愁。

B.文章引用“缺月挂疏桐”的诗句,强化了记忆中故乡泡桐树营造的意境美,表达了作者远离故乡的孤寂,增添了文章的文化气息。

C.文章生动地塑造了泡桐树这一艺术形象,既表达了对自然就生命力量的赞美,又强调了泡桐树对故乡发展不可或缺的作用。

D.作者对泡桐树的情感是有变化过程的,从不喜欢到喜欢、迷恋、赞美、怀念等,这些变化使文章有了波澜,也深化了主题。

8.文章第一段回忆故乡的童年生活图景,有什么作用?

(4分)

9.作者为什么用泡桐树来抒发思乡之情?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6分)

二、古诗文阅读(40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19分) 

王汉,字子房,掖县人。

崇祯十年进士。

除高平知县。

调河内,擒巨寇天坛山刘二。

又乘雪夜破妖僧智善。

夜半渡河,破贼杨六郎。

李自成围开封,汉然火金龙口柳林为疑兵,遣死士入贼中,声言:

“诸镇兵来援,各数十万至矣。

”贼闻则惊走。

汉为人负气爱士。

人有一长,嗟叹之不容口。

僚属绅土陈民疾苦,或言己过,则瞿然下拜。

用兵士卒同甘苦,人乐为之死。

好用间,贼中虚实莫不知。

攻天坛山贼山陡绝登者挽以布汉持刀直上人服其勇时贼氛日炽帝每临朝而叹汉前后破贼功降旨优叙时兵部奏援剿兵十万,十之四以属京、燮,属汉以其六。

汉所监凡五万九千,然大半已溃散,兵部空名使之。

汉乃请自立标营兵千人,骑二百,报可。

乃简保管兵百余人,募邯郸、钜鹿壮士三百人,又取故治河内所练义兵及修武、济源素从征剿者五百人,及亲故子弟,合千人。

八月朔夜半,袭贼范家滩,斩一红甲贼目。

檄诸将合剿。

自走襄阳,督左良玉兵救汴。

至潼关,有诏汉巡按河南。

时贼灌开封,汉闻,趣诸将自柳园夜半渡河,伏兵西岸。

檄卜从善等夹攻之,斩首九十余级,遂入汴,大张旗鼓为疑兵。

追贼至朱仙镇,连战皆捷。

巡抚高名衡谢病,即擢汉右佥都御史代之。

汉乃广间人,收土豪,议屯田,谋所以图贼。

无何,刘超反永城。

超,永城人,跛而狡,为贵州总兵,坐罪免。

上疏言兵计,陈新甲用为河南总兵。

以私怨杀其乡官御史魏景琦一家三十余人,惧罪,遂据城反。

汉上疏请讨,语泄,超得为备。

明年正月,汉入永城,声言招抚,为贼所杀。

参将陈治邦、游击连光耀父子皆战死。

游击马魁负汉尸以出,面如生。

诏赠兵部尚书,荫锦衣世百户,建祠致祭。

既而超伏诛,传首九边。

(节选自《明史·王汉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攻天坛山贼/山陡绝/登者挽以布/汉持刀直上/人服其勇/时贼氛日炽/帝每临朝而叹/汉前后破贼功/降旨优叙/

B.攻天坛山贼/山陡绝/登者挽以布/汉持刀直上/人服其勇/时贼氛日炽/帝每临朝而叹汉前后破贼功/降旨优叙/

C.攻天坛山/贼山陡绝/登者挽以布/汉持刀直上/人服其勇/时贼氛日炽/帝每临朝而叹/汉前后破贼功/降旨优叙/

D.攻天坛山贼/山陡绝/登者挽以布/汉持刀直上/人服其勇时/贼氛日炽/帝每临朝/而叹汉前后破贼功/降

旨优叙/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崇祯是明思宗朱由检的年号。

年号是中国封建时代皇帝纪年的名称;始于汉武帝,如贞观、洪武、康熙等等。

B.古人用“朔”、“望”、“既望”、“晦”等名称来标识农历日期,文中的“八月朔”指农历的八月初一。

C.檄,即檄文,古代朝廷或民间用以征召、晓谕、声讨的文书,文中“檄”即给卜从善下达的作战命令。

D.疏是古代臣属给皇帝的奏章(或称奏议),内容为提出意见、陈述主张或事情等,是古代议论文的一种。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汉在河内任职期间,屡立战功。

他先是捉拿了大盗天坛山刘二,接着破妖僧智善,后又打败了贼人杨六郎,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B.王汉兵员不足,想方扩充部队。

兵部奏请增援剿贼兵马十万,然而归王汉指挥的军队大半溃散,为补充兵员,经朝廷允许,王汉通过多种方式选拔募集了千人。

C。

王汉善于用兵,机智胜敌。

当初为保开封,他曾设疑兵,散布谎言智退贼兵;巡按河南时,为救开封,先设伏兵,又让卜从善夹攻,杀贼近百,入开封又设疑兵,接连获胜。

D.王汉为平叛贼,英勇献身。

河南总兵刘超杀人后害怕被治罪,据城造反;王汉奉命前往招抚,入城后,因走漏风声,被刘超杀害,其尸体被人背出城时,面目仍如活时一样。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僚属绅士陈民疾苦,或言己过,则瞿然下拜。

(2)汉乃广间人,收土豪,议屯田,谋所以图贼。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一首的唐诗,完成14~15题。

(11分)

曲江二首(其一)①

杜甫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②,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③,苑边高冢卧

麒麟④。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

注:

①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乾元元年。

唐军暂时击退叛军收复长安后,杜甫时任左诗拾遗,因屡次谏言,被皇帝疏远冷落,频遭贬官。

曲江:

唐朝长安城南的一处游赏胜地。

②经眼:

从眼前经过。

③翡翠:

翡翠鸟。

④麒麟:

麒麟状的石雕墓饰。

14.下列对这首诗歌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首联从花瓣飘飞的景象落笔,描绘出“风飘万点”的暮春图景,“落花时节”所牵动的不仅是诗人的伤春之愁,而且有对国家大难未靖、自己忠而见弃的哀愁。

B.“一片花飞减却春”表现出诗人非同寻常的敏锐感觉,美好事物的一点点缺憾都引起诗人的惆怅,“一片花飞”与成语“一叶知秋”异曲同工,堪称锤炼语言的典范。

C.颔联两句不但形象丰富,对仗工整,而且“且”“莫”“欲”等虚字的大量运用,更利于传达丰富的意蕴和幽微的情绪,展现了格律与灵活辩证统一的艺术成就。

D.颔联写趁花还未落尽,赶快欣赏,不怕酒多会伤身,开怀畅饮。

句中的“且看”是只管看之意,“莫厌”是不推辞之意,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珍惜春光,尽情行乐的愿望。

E.颈联与刘禹锡的两句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内容和手法相同,都是以小见大,在荒凉破败之景中寄寓了作者慨叹盛衰兴亡、物是人非的伤感。

15.尾联中的“物理”指事物变化的规律。

诗中作者“细推”的有哪些“物理”体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

(10分)

1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0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摹写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的句子是“     ,    ”。

(2)“     ,     。

”让遭遇贬谪的白居易与飘零他乡的琵琶女产生了强烈的心灵共鸣,成为千古佳句。

(3)荀子在《劝学》中阐述学习的意义在于提升自我的句子是“     ,     。

(4)《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现词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诗句是“       ,      ”。

(5)《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批评如果像宋义帝刘义隆那样草率出兵,虽有“   ”之雄心,也只怕会是“      ”的结局。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垄断企业设置董事会、监事会等无法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效率,且有证据显示,这些垄断企业已经出现尾大不掉、利益固化的现象。

②收到10万元的善款后,患者激动地说:

“大家的绵薄之力所化成的厚重的爱,我虽然一辈子也报答不了,但将永远铭记于心。

③“新闻炒作”经常不惜人力、物力和版面,连篇累牍地讲述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渲染无关宏旨的细节,这些做法已经背离了新闻业的基本原则。

④一支平庸无奇的队伍,一群身无长物的队员,主教练的本事再大,也不可能凭一己之力让球队由平庸变神奇,这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

⑤山东省电力公司研制的机器人“大白”如雷贯耳,它们因多次出色完成变电站巡检中的急难险重任务,被誉为坚守电网安全的“智慧卫士”。

⑥谁都知道在家里这三位小姐中就属弄玉姑娘玲珑剔透,讨人喜欢,其余那二位自幼娇生惯养,不仅脾性差,连礼数方面都差了许多。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①③⑥  D.②④⑤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对1162名“95后”进行一项调查显示,受访的“95后”中,72.4%的人有才艺或特长。

B.民众乐享端午三天假期,除了吃粽子、赛龙舟外,还畅游了博物馆和文化遗产地,了解和唤醒了文化记忆。

C.“一带一路”不仅为陆路和海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启了机遇之窗,提供

了国际合作的新平台,而且推动了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

D.教育部近日发布关于做好2017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要求落实创新创业政策,为大学生创业开辟“绿色通道”。

19.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3分)

A.作为公司的一名新员工,我很荣幸能莅临这个颁奖舞台,既意外又惊喜。

B.文学社的成立得到了专家的鼎力支持,王蒙、贾平凹等知名作家忝列其间。

C.高考成绩揭晓,令爱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感谢老师们的

辛勤付出和培养。

D.适逢先生80岁寿诞之际,诚邀各位同学回到老师身边,共贺恩师高寿。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句不超过15个字。

(6分)

一个人如果真有价值,便不会被忽视。

一张百元纸币,不管把它弄成什么样子,人们还是希望得到它, ①  。

当然,有些东西的价值并不在于这件东西的价值本身,也许它本身并没有多大价值,但它有办法让人觉得它有价值,还有一点也非常重要, ② ,就像同样是块土地,在城市里,寸土寸金;在荒郊野地,可能分文不值。

因此, ③ ,就找到了自己的最大价值

四、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近年来,虽然整形失败的案件屡见不鲜、触目惊心,但丝毫没有影响整容行业的异常火爆,而在整形的队伍中悄然出现了高中生的身影。

据了解,整形热的出现,主要由于大多数人希望通过提升“颜值”获得更多的自信与机遇。

2016年身为阿里巴巴掌门人的马云,名列福布斯“全球科技百富榜”亚洲第一。

美国《福布斯》

杂志曾这样介绍马云:

“深凹的颧骨,扭曲的头发,淘气的露齿笑,一副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