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绿春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统一检测理综.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209937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02.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绿春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统一检测理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云南省绿春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统一检测理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云南省绿春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统一检测理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云南省绿春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统一检测理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云南省绿春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统一检测理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云南省绿春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统一检测理综.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云南省绿春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统一检测理综.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云南省绿春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统一检测理综.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云南省绿春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统一检测理综.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云南省绿春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统一检测理综.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云南省绿春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统一检测理综.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云南省绿春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统一检测理综.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云南省绿春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统一检测理综.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云南省绿春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统一检测理综.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云南省绿春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统一检测理综.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云南省绿春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统一检测理综.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云南省绿春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统一检测理综.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云南省绿春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统一检测理综.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云南省绿春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统一检测理综.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云南省绿春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统一检测理综.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省绿春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统一检测理综.docx

《云南省绿春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统一检测理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绿春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统一检测理综.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云南省绿春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统一检测理综.docx

云南省绿春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统一检测理综

2019年云南省第二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结束。

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21题共126分)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O16Al27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对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判断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可依据有无细胞壁

B.只有含线粒体的细胞才能进行有氧呼吸

C.判断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可依据有无核膜

D.生长激素的分泌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2.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合理的是()

A.可用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为实验材料进行DNA的粗提取实验

B.在研究钱是植物必需矿质元素时可用蒸馏水和加镁蒸馏水进行对照培养

C.研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时应将底物和酶先分别恒温,再混合恒温

D.蛋白质鉴定实验中双缩脲试剂A、B应混合均匀后使用

3.下列对甲型HIN1流感病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初次感染的病毒可刺激记忆细胞分化出效应细胞

B.做成T细胞能使被病毒侵入的宿主细胞裂斛死亡

C.甲犁H1N1流感病毒J{有在宿主细胞内才能繁殖

D.可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制备甲型H1N1流感病毒疫苗

4.下列有关生物工程技术及其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株与细胞系的根本区别在于后者能无限增殖

B.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C.采用反转录法合成的目的基因含有内含了和非编码区

D.发酵工程中环境条件的变化会影响微生物的代谢途径

5.已知果蝇的红眼(B)和白眼(b)这对相对性状由X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

一对红眼果蝇交配,子代出现了一只XXY的白眼果蝇。

在没有发生幕因突变的情况下,分析其变异原因,下列推断不能成立的是()

A.该门眼果蝇的基因型为XbXbY

B.母本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为Xb

C.母本的基因型为XBXb

D.父本的基因型为XBY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棉花、木材及草类的纤维都足天然纤维

B.所有分散系的分散质粒子都能透过半透膜

C.16O与18O互为同素异形体

D.H2、D2、T2互为同位素

7.下图表示某物质发生的是()

8.某电解质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H+、Mg2+、CO2-3、OH-、Cl-等离子中的几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没有Mg2+、CO2-3、OH-B.一定有Cl-

C.还需要进一步确认的离子是H+、Cl-D.无法判断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H=2和pH=l的硝酸中c(H+)之比为10:

1

B.一元酸与一元碱恰好完全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存在c(H+)=c(OH-)

C.KAl(SO4)2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c(SO2-4)>c(K+)>c(Al3+)>c(H+)>c(OH-)

D.常温下,将pH均为12的氨水和NaOH溶液分别加水稀释100倍后,NaOH溶液的pH较大

10.已知X、Y、Z、W是四种短周期非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

相对位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Z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可能比Y元素的高

B.X、Y、Z、W的氢化物中,X的氢化物沸点可能最低

C.Z的单质为原子晶体时,W的单质可能为分子晶体

D.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其氢化物不可能相互反应

11.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中,得到乙酸乙酯、乙酸和乙醇的混合物。

下列有关分离、提纯的方法可行的是()

A.在混合物中继续加入浓硫酸、加热可得到纯净的乙酸乙酯

B.先加入氢氧化钠浓溶液,再进行蒸馏可得到乙酸乙酯

C.先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再进行分液可得到乙酸乙酯

D.分离出乙酸乙酯后的混合液,可继续用分液漏斗分离乙酸和乙醇

12.一定温度下,lmolX和nmolY在锌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X(g)+Y(g)

2Z(g)+M(s),5min后达到平衡,此时生成2amolZ。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X表示此反应的反应速率是(0.1—0.2a)mol·(L·min)-1

B.向l平衡后的体系中加入lmolM,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当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向上述平衡体系中再充入lmolX,v(正)增大,v(逆)减小,平衡正向移动

13.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实验装置如图①。

电解过程中的实验数据如图②,横坐标表示电解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纵坐标表示电解过程中产生气体的总体积(标准状况)。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过程中,b电极表面先有红色物质析出,后有气泡产牛

B.a电极上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

2H++2e-一H2↑和4OH-—4e-==2H2O十O2↑

C.曲线0~P段表示H2和O2混合气体的体积变化,曲线P~Q段表示O2的体积变化

D.从开始到Q点时收集到的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17g·mol-1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14.学校“异想天开”科技活动小组,提出了下列四个研究设想,理论上可行的是()

A.制作一个机器从海水中吸收热量全部用来做功

B.制作一种制冷设备,使温度降至绝对零度

C.让汽车排放出的二一:

氧化碳等严重污染大气的尾气从空气中自发地分离出来

D.利用房屋顶盖上的集热板收集太阳能来解决热水和照明问题

15.关于腺子和原子核,F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核能发生

衰变,说明原子核内部存在电子

B.使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其半衰期将减小

C.若中子和质子结合成氘核质量亏损为

则放出的),光子的波长为

D.按照玻尔理论,大量氢原子从n=6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中,最容易发生衍射的光是由n=6能级跃迁到n=5能级产生的

16.氢原子发出的a、b两种频率的可见光经同一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分别得到如图甲、乙所示的干涉图样。

若让a、b两束光线从平板玻砖的上表面以入射角

射入,穿过玻璃砖从下面射出,设a、b光的频率分别为v1、v2,a、b光穿过玻璃砖后出射光相对入射光的侧移距离分别为d1、d2。

则()

a.

b.

c.

d.

17.如图所示,一圆筒形气缸静置于地面上,气缸筒的质量为M,活塞(连同手柄)的质量为m,气缸内部的横截面积为S,大气压强为P0。

现用手握塞手柄缓慢向上提,不计气缸内气体的重量及活塞与气缸壁间的摩擦,若将气缸刚提离地面时气缸内气体的压强为P、手对活塞手柄竖直向上的作用力为F,则()

A.

B.

C.

D.

18.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物体处于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中,现将物体从距地面h高处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下抛,物体以

的加速度匀加速下落,已知匀强电场的场强

则物体从抛出到落到地面的过程中()

A.物体的动能增加了

B.物体的机械能少

C.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

,电势能减少

D.物体与周围空气组成的系统内能增加了

19.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大小相同的A、B两球在同一直线上运动。

两球质量关系为mB=2mA,规定向右为正方向,A、B两球的动量均为3kg·m/s,运动中两球发生碰撞,碰撞后A球的动量增量为—2kg·m/s,则()

A.左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1:

10

B.左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2:

5

C.右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1:

10

D.右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2:

5

20.A、B两列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经过△t=TA时间(TA为波A的周期),两波再次出现如图波形,则两波的波速之比vA:

vB可能是()

 

A.2:

1B.3:

1C.3:

2D.4:

3

21.如图所示,直线MN下方有一宽度为2L的匀强磁场区域,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边长为L、质量为m的导线框abcd在t=0时刻开始从MN上方某一高度处自由下落,下列所给

图象能够定性描述线框abcd运动情况的是()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74分)

22.(8分)

①在“长度的测量”实验中,主尺和游标的位置如图所示,被测物体的长度为mm;

②用螺旋测微器测金属丝直径如图所示,被测金属丝的直径是mm。

23.(10分)

某同学通过实验研究小灯泡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可用的器材如下:

电源(电动势3V,内阻约1Ω)、电键、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20Ω)、电压表、电流表、小灯泡、导线若干。

(1)实验中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得到了小灯泡的U—I图象如图a所示,则可知小灯泡的电阻随电压增大而(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在图b中把缺少的导线补全,连接成实验的电路(其中电流表和电压表分别测量小灯泡的电流和电压)。

(3)某次实验时,若把AB间的导线误接在AC之间。

合上开关,任意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发现都不能使小灯泡完全熄灭,则小灯泡发光最暗时,滑动触头处于滑动变阻器的。

(填“左端”、“中点”或“右端”)

24.(15分)

月球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

,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

,把月球和地球都视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

求:

(1)环绕地球和月球表面运行卫星的线速度之比

(2)地球和月球的平均密度之比

 

25.(18分)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目的光滑斜面上有两个用轻质弹簧相连接的物块A、B,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A、m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七。

C为一固定挡板,系统处于静止状态。

现在开始用一恒力沿斜面方向拉物块A使之向上运动,若稳定后物块A、B共同以加速度a沿斜面向上匀加速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

求:

(1)稳定后弹簧对物块A的弹力:

(2)从恒力作用前到稳定后物块A与物块B间距离的变化量d。

 

26.(21分)

如图所示,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平放着一内壁光滑、绝缘的空心细管,管内M端有一带正电的小球P,在距离管的N端正右方2h的A1处有另一不带电的小球Q,存足够大空间区域有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磁感强皮为B。

现让细管以垂直管长方向的速度v1水平向右匀速运动,同时让Q以某速度v2从A1点出发沿A1A2匀速运动,细管运动到A1处时,A1A2与细管延长线的夹角为45°。

若小球P恰好在A处相对水平面以速度

离开管的N端,一段时间后与Q相碰,试求:

(1)P的带电量与质量之比

的大小;

(2)v2的人小。

27.(15分)

现有X、Y、Z、W四种常见元素,其中X、Y、Z为短周期元素。

有关信息如下表:

原子或分子相关信息

单质及其化合物相关信息

X

ZX4分子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

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无机酸中最强酸

Y

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电

Y的氧化物是典型的两性氧化物,可用于制造一种极有前途的高温材料(人造刚玉)

Z

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

Z是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其单质为原子晶体,是一种优良的半导体材料

W

W原子的最外层电予数小于4

W的常见化合价有+3、+2,WX3稀溶液呈黄色

(1)W位于周期表第四周期第族,W(OH)2在空气中不稳定,极易被氧化,由白色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Z最简单的氧化物分子是分了(填“极性”或“非极性”):

工业上用Z的氧化物制备其单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锗与Z是同一主族元素,门捷列夫曾预言了这一元素的存在,它最常用来制造晶体篱,最新研究表明:

有机锗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锗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3)实验室制取X单质的离子方程式为;X的气态氧化物的水溶液与Y的氧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在50mLlmol·L-1的YX3溶液中逐滴加入0.5mol·L-1的NaOH溶液,得到1.56g沉淀,则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可能为mL或mL。

28.(14分)

“温室效应”是哥奉哈根世界气候变化大会研究的环境问题之一。

CO2气体在大气层中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是主要的温室气体。

(1)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降低大气中CO2浓度的是(填字母编号)。

a.采用节能技术,减少化石燃料的用量

b.鼓励乘坐公交车出行,倡导“低碳”生活

c.利崩太阳能、风能等新型能源替代化石燃料·

(2)CH4是另一种主要的温室气体,l克甲烷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二氧化碳,放出55.64kJ的热量,甲烷的燃烧热是。

(3)酸阿的形成主要是由废气中的SOx和NOx造成的。

通过SO2和Br2、H2O的定量反应在电解池中产生的电流变化,可以准确测定空气中SO2的含量。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4)某硫酸工厂以黄铁矿为原料生产硫酸。

第一阶段燃烧黄铁矿的化学方程式为;

第二阶段的反应原理是2SO2(g)+O2(g)

2SO3(g),其生产设备的名称为;在生产过程中某一时刻取样分析:

SO2、O2、SO3的浓度分别为

2mol·L-1、2mol·L-1、3mol·L-1,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可能存在的数据是(填字母编号)

a.SO2为5mol·L-1,O2为3.5mol·L-1

b.SO2为3mol·L-1

c.SO2、SO3均为2.5mol·L-1

d.SO3为5mol·L-1

29.(15分)

过碳酸钠(2Na2CO3·3H2O2)是一种多用途的新型消毒剂,可有效杀灭“甲型H1N1流感”病毒。

已知过碳酸钠是一种可溶于水的白色细小颗粒状粉末,50℃可分解,其3%的水溶液的pH约为10.5,过碳酸钠具有Na2C03和H202的双重性质。

(1)为探究过碳酸钠的性质,某同学用试管取适量过碳酸钠溶液,滴加酚酞试液。

开始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微热并振荡试管后又可能观察到现象。

(2)已知过碳酸钠遇稀硫酸可产生两种气体。

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利用以下装置完成了系列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甲同学用装置I验证产生的两种气体,B中盛有足量的Ba(OH)2溶液,若观察到的现象是,则证明有气体生成;简述验证另一种气体的方法;

②乙侧学把上述装置组合,用于测定2Na2CO3·3H2O样品中Na2CO3的含量。

按气流从左到右的方向,装置I、II、III的连接顺序是(填装置序号);B、E中应分别盛放、;装置III中通空气的目的是。

30.(16分)

有机物W~H有如下的转化关系。

已知W、B为芳香族化合物,X为卤素原子,W、A、B均能与NaHCO3溶液反应,A分子中有2个甲基,H分子中含有醛基且苯环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反应①、②分别属于反应、反应(填有机反应类型),

A、B中均含有的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

(2)F的化学式,B的结构简式。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

(4)若

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是。

(5)H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任意一种同时满足(i)遇FeCl3显紫色(ii)苯环上—取代物有两种(iii)除苯环外无其它环状结构3个条件的H的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

31.(10分)

下图为某人用过早餐后到13时内不再进食的血糖浓度变化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早餐后到上午9时之间,该人的血糖浓度持续上升,主要原因是;该时间段内血液中迅速增加的激素是,与该激素起拮抗作用的激素有。

(2)上午9时到9时45分之间,该人的血糖浓度持续下降,主要原因是。

(3)11时到13时之间,尽管没有进食,但血糖浓度一直处于稳态之中,这是机体通过

调节的结果。

32.(10分)

20世纪50年代,卡尔文及其同事发现了卡尔文循环,他因此获得了1961年诺贝尔化学奖。

卡尔文将小球藻装在,一个密闭容器中,通过通气管向密闭容器中通入CO2,通气管上柯一个开关,可以控制CO2的供应,密闭容器周围有光源,通过控制电源开关可以摔制光照的有无。

(1)卡尔文向密闭容器中通入14CO2,发现反应进行到5s时,14C出现在一种五碳化合物(C5)和一种六碳糖(C6)中。

将反应时间缩短到0.5s时,14C出现在一种三碳化合物(C3)中,这说明CO2中C的转移路径是。

上述实验中卡尔文是通过控制来探究CO2中碳原子的转移路径。

(2)卡尔文通过改变实验条件来探究卡尔文循环中固定CO2的化合物,这时他发现C5

的含量快速升高,其改变的实验条件是,由此得出固定CO2的物质是C5。

(3)为了保持小球藻中的化合物停留在某一状态,号尔文将不同反应条件下的小球藻放入70℃的热酒精中,其目的是使,导致化学反应停止,然后利用不同化合物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通过法,分离出各种化合物。

33.(12分)

菠菜属于雌雄异株植物,其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

实验发现菠菜的性别还受细胞分裂素(主要是根合成)和赤霉素(主要是叶合成)的影响,两种激素保持一定比例时,自然界中雌株和雄株出现的比例基本相同。

去掉部分根系时,菠菜会分化为雄株;去掉部分叶片时,菠菜则分化为雌株。

请根据队上资料,回答问题:

(1)细胞分裂素的相对含超增高时,菠菜分化为性植株,而赤霉素相对含培增高时,菠菜分化为另一种性别的植株。

造成这种性别分化的根本原因是。

(2)若要证明去掉部分根系雄株的性染色体组成情况,可让其与(自然界中或去掉部分叶片)的雌株杂交,若子代,则该雄株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

若子代,则该雄株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

(3)菠菜的抗病对不抗病为显性,由核基因控制,如要验证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应用自然界中的不抗病雌株和抗病雄株杂交,其子代的表现型应为。

34.(10分)

下图是某湿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图解,据图回答:

(1)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的形式进行。

(2)从食物链的角度看,图中共包含了个营养级,以藻类植物为食的小型浮游动物处在(以图中字母回答)环节。

(3)研究者观察到黑脸琵鹭处在图中的最高营养级。

假设F摄入的能量为a,其中存在于粪便中的能量为b,呼吸散失的能量为c,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d,若能量的传递效率在10~20%之间,则流入黑脸琵鹭的能量最多为。

(4)研究者要调查黑脸琵鹭的种群密度,常用的调查方法是。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BCACB6—10ABBCD11—13CCD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14.D15.CD16.AC17.C18.A19.B20.BC21.BCD

22.

(1)10.65

(2)1.500(每空4分)

23.

(1)增大(3分)

(2)如图(3分)

(3)中点(4分)

24.根据题意,由万有引力定律得:

(1)

④[来源:

WWW.WWW.ZXXK.COM]

(2)设想将一质量为m0的小体放在天体表面处。

由万有引力定律可得

评分标准:

本题15分,①、②、③、④、⑤、⑥式各2分,⑦式3分。

25.

(1)稳定后以B为研究对象,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弹簧对物块A的弹力大小为

弹簧对物块A的弹力方向沿斜面向下;

(2)设恒力作用前弹簧压缩量为

,稳定后弹簧的伸长量为

恒力作用前以A为研究对象:

由②得

稳定后弹簧伸长量

故A相对物块B的位移:

评分标准:

本题共18分,

(1)问8分,正确得出①、②式各给3分,正确得出方向给2分;

(2)问10分,正确得出③④⑤⑥⑦式各给2分。

26.

(1)设P的电量为q、质量为m,P因参与v1运动而受到指向N端的洛伦兹力,其值为

P在管中的运动会使它受到另一个向左的洛伦兹力,此力被管壁施予P向右的力所抵消。

P对应有指向N端的加速度

设P从M端到达N端t1,到达N端时沿管长方向的速度大小为u。

由③可得:

由①②③⑤可得:

(2)P离开管后将在水平面上作匀速圆周运动其速度为:

P恰好在A1位置离开管的N端,离开管后最终只可能与Q在图中S处相碰,Q从开始运动到P相碰撞经历的时间为:

(n=0、1、2、3……)⑨

在这段时间内Q小球恰好走过2r的路程,则

解得:

(11)

评分标准:

本题满分21分。

(1)问12分,正确得出①、②、③、④、⑤、⑥式各给2分;

(2)问9分,正确得出⑦、⑧、⑨、⑩式各给2分,正确得出(11)式给1分。

27.(15分)方程式、计算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

(1)VIII4Fe(OH)2+O2+2H2O==4Fe(OH)3

(2)非极性SiO2+2C

Si+2CO?

GeO2

(3)4H++2Cl-+MnO2

Mn2++Cl2?

+2H2O

6H++Al2O3=2Al3++3H2O

(4)120360

28.(14分)每空2分

(1)a、b、c(少填扣1分)

(2)890.24kJ·mol-1

(3)SO2+Br2+2H2O=2HBr+H2SO41:

2

(4)4FeS2+11O2

2Fe2O3+8SO2接触室b、c(少填扣1分,填错不得分)

29.(15分)

(1)溶液变红(1分)CO2-3+H2O

HCO-3+OH-(2分)溶液褪色(1分)

(2)①产生白色沉淀(1分)CO2(1分)

取带有火星的木条靠近B瓶的导管出口,若木条复燃说明有氧气生成(2分)

①III→I→II(2分)浓H2SO4(1分)NaOH溶液(1分)

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气体进入C中(1分)

将装置I中的二氧化碳全部排入C中(2分)

等中的任意一种

 

31.(10分)每空2分

(1)食物中的糖类经消化吸收后进入血液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

(2)葡萄糖转化为肝糖元,储存在肝细胞中

(3)神经和体液

32.(10分)每空2分

(1)

反应时间

(2)停止CO2供应

(3)酶失去活性(纸)层析

33.(12分)每空2分

(1)雌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自然界中有雄株和雌株全为雌株

(3)雌株全为抗病,雄株全为不抗病

34.(10分)每空2分

(1)CO2

(2)4F

(3)4%(a–b)

(4)标志重捕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