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病案汇总.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21367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1.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针灸病案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针灸病案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针灸病案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针灸病案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针灸病案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针灸病案汇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针灸病案汇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针灸病案汇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针灸病案汇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针灸病案汇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针灸病案汇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针灸病案汇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针灸病案汇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针灸病案汇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针灸病案汇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针灸病案汇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针灸病案汇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针灸病案汇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针灸病案汇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针灸病案汇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针灸病案汇总.docx

《针灸病案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针灸病案汇总.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针灸病案汇总.docx

针灸病案汇总

WrittenbyPeterat2021inJanuary

 

针灸病案汇总

病案分析(要求写出诊断、分型、治法、处方及方义)

l.吴某,女,68岁,家庭妇女。

平素有高血压病史,测血压为/。

患者因情绪激动,突然昏倒,面赤气粗,牙关紧闭,双手紧握,喉中痰鸣,无二便失禁,脉弦滑而数。

2.赵某,女,40岁,工人。

素质薄弱,一周前患急性肠炎,经治疗痊愈,今日晨起后感到头晕目眩,眼前昏黑,重时昏眩欲仆,面色觥白,心悸失眠,神疲乏力,舌淡脉细弱。

3.陈某,男,41岁,干部。

因气候突变大风降温.患者感阵发性巅顶或满头部疼痛,痛如锥刺,痛无定处。

以后每遇气候骤变则头痛,反复发作,舌暗红脉浮紧。

4.杨某,男,26岁,司机。

睡眠醒来时,突然感觉一侧面部肌肉板滞,耳后乳突部疼痛,口角向右侧歪斜,不能做蹙额、皱眉、露齿、鼓颊等动作,左侧眼睑不能闭合并流泪,左侧额纹消

失,鼻唇沟平坦,舌红苔少脉弦紧。

5.甘某,女,56岁,干部。

因劳累后受凉右肩部疼痛,向上肢放散至肘关节,肩关节内旋外展活动受限,局部有明显压痛,甚则夜间痛醒,晨起肩关节稍活动后疼痛有所减轻。

6.张某,男,23岁,农民。

因居处潮湿,加之劳累,突然出现左侧臀部疼痛并沿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向足部放射,烧灼样疼痛,行动时加重,环跳、承山、委中等处有明显压痛点,左侧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左跟腱反射减弱,病情呈逐渐加重趋势。

7.刘某,女,28岁,未婚。

平素情志抑郁,或烦躁易怒。

1周前经闭不行,胸胁胀满,小腹胀痛拒按,舌质紫黯,边有瘀点,脉沉弦。

8.元某,女,30岁。

自述每逢月经来潮前几天开始少腹部疼痛,正值经期腹痛加剧,腹痛拒按,血块多,血块排出后痛稍减轻,脉沉弦,舌黯淡有瘀点。

9.王某,男,3岁。

患儿自幼喂养,饮食甚少,面色萎黄,午后手足心热。

现不思饮食,形体消瘦,皮肤干燥,毛发稀疏,腹大脐突,脉细数,舌绛苔黄。

10.患者男性,7岁。

夜梦遗尿,每周l~2次,甚则每天1次,面色晄白,精神不振。

苔薄脉细。

11.患者女性,52岁。

阴部有物下坠,平卧则回缩,下腹部有重坠感,腰酸不适,面色晄白。

神疲尿频,苔薄,脉细。

12.某女,30岁。

一年来自觉带下量多如脓,夹有血块,臭秽异常,阴中时觉瘙痒,伴见口苦咽干,巍房胀痛,舌红苔黄,脉滑数。

13.赵某,女,24岁。

已婚。

近半年来月经先期而至,每次提前约10余日,量多,色紫。

质稠有块,经前腹胀腰痛,心烦急躁。

现经前1周,舌质红,苔黄,脉弦滑。

14.张某,女,25岁。

于暑假期间结伴到沿海某地游玩,于食海鲜之后忽觉腹部不适,逐渐出现大便溏薄,气味臭秽,全身异常瘙痒,皮肤出现成片淡红色疹块,大小不等,边界清楚。

15.某女,5岁。

元旦放假其母将其从幼儿园接回,回家后哭闹不止,其母发现其左耳下腮部肿胀,拒按,测体温38.5℃,畏寒,咽红。

访其周围儿童,多患此疾。

16.王某,女,25岁。

于游泳后第二天自觉目赤胀痛,羞光、流泪、眵多,前往针灸门诊求治。

17.梁某,男,8岁。

因玩耍后汗出脱衣,出现怕冷、发热、头痛、耳内搏动疼痛,数日后开始流脓,呈淡黄色,气味腥臭。

18.张某,男,50岁。

平素体质较差,经常感觉头晕,腰膝酸软无力,每因劳累而加剧。

近日忽觉耳鸣,声如蝉鸣,时作时止,按之鸣声减弱,且呈加重趋势。

19.张某,女,15岁,学生。

平素身体虚弱,易感冒。

今冬患感冒后,头痛持续不愈,反复发作。

鼻流腥臭浊涕,色黄,鼻塞不闻香臭,并见头昏,思绪分散,学习成绩下降。

20.某男,40岁。

索喜饮酒及食辛辣之品,近日出现牙痛,其痛剧烈,齿龈红肿、痛过颊腮、口臭异常,每饮冷水可缓解,舌质红,苔黄口渴,脉弦数。

21.某男,30岁。

嗜烟。

近两周因工作困扰吸烟猛增,20~30支/日。

五天来自觉咽喉痛,逐渐加剧,吞咽饮食已觉困难,咽干,口渴,喜冷,小便黄,大便干,舌红,苔黄厚,脉洪数。

22.某女,38岁。

因家中琐事与丈夫争吵,突然昏厥在地,神志不清,呼之不应,口唇青紫,牙关紧闭,手足厥冷,手足阵阵抽搐,脉微。

23.某女,27岁。

7天前因吵架生气后,自觉胸中满闷,休息约10分钟后又觉精神恍惚,走路摇晃。

随即双目紧闭,仰卧于床,四肢抽搐约10分钟,并出现角弓反张数分钟,曾予西药治疗,效不显。

近日抽搐加重,2小时内抽搐10余次,并伴角弓反张,喉间痰鸣,牙关紧闭。

查体患者精神萎靡,双侧瞳孔正常,张口困难,伸舌居中,舌红苔黄腻。

心肺正常,肌张力、肌容量均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脉弦滑。

24.某男,55岁。

主诉午饭后右上腹疼痛难忍,呈阵发性绞痛,持续加重,痛彻右肩背,伴恶心呕吐,痛甚汗出,四肢不温,不思饮食,无发热,黄疸。

查右上腹及剑突下有压痛,右侧背部有沉重感,肝脾束及,墨菲氏征

(一),肠鸣音稍活跃,既往有慢性胆囊炎、胆石症病史。

舌质淡,苔黄腻,脉沉细。

25.某男,47岁。

患者素有腰痛2年余。

现左腰部阵发性绞痛19余天,并向季胁、少腹、前阴、腹股内侧放射,小溲不爽,呈痛苦面容,舌红苔腻,脉细数,腹部有叩击痛。

26.某女,28岁。

因子宫破裂急诊入院,在针麻下施行子宫全切除术,腹腔内出血l500ml,于手术将终时病情突变,呈潮式呼吸,全身发绀,四肢冰冷,脉细如丝,血压不能测得,即施行人工呼吸,加速输液连续用急救药,并无好转,半小时后瞳孔散大,口吐泡沫,心跳缓慢无力。

27.某男,54岁。

15年前发现血压高,10年前经常胸部闷痛,有闷压感,心电图T波低平,二级阶梯试验阳性。

5年前经常阵发性胸闷痛,心慌,上坡则气急,近因发作频繁而入院。

现症:

胸痛彻背,心悸气短,面色苍白,四肢逆冷,脉沉弦细,苔白质暗。

28.江某,女,34岁,农民。

患者诉3天前感学全身轻度发热,疲倦乏力,腰背部刺痛,渐之出现米粒大小的几簇密集丘疹,且疼痛沿腰背部向胸腹部漫延,伴口苦咽干,烦燥易怒,大便干,小便黄。

查体:

患者腰背胸腹出现大片疱疹,体温℃,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29.张某,男,50岁,工人。

患者以左侧口眼歪斜5天为主诉。

5天前,患者夜间睡眠时用风扇直吹面部,次日晨起发现左侧面部麻木,漱口流涎,至中午左侧眼闭目露睛,左额纹消失,左鼻唇沟变浅,口角歪向右侧,左耳后疼痛。

舌淡、苔薄白,脉弦。

30.江某,女,34岁,农民。

2001年11月20日初诊。

患者诉3天前感学全身轻度发热,疲倦乏力,腰背部刺痛,渐之出现米粒大小的几簇密集丘疹,且疼痛沿腰背部向胸腹部漫延,伴口苦咽干,烦燥易怒,大便干,小便黄。

查体:

患者腰背胸腹出现大片疱疹,体温℃,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31、赵×,女,40岁,工人。

素质薄弱,1周前患急性肠炎,经治疗痊愈,今日晨起后感到头晕目眩,眼前昏黑,重时昏眩欲仆,面色淡白,心悸失眠,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32、周××,男,60岁,退休职员。

患者平素经常头晕,测血压100/60mmHg(13.3/7.98kPa),腰酸,体倦乏力。

近年来难以入睡,有时时寐时醒,寐而不稳,多梦,心烦,急躁易怒,舌红,少苔,脉细数。

33、李××,女,31岁,公司职员。

平素嗜食辛辣刺激食物,1月前与家人发生口角,情志不舒,此后常出现上腹部胀痛,过及两胁,心烦善太息,嗳气频作,饮食欠佳,呕逆酸苦,时有胃脘部烧灼感,大便不爽,舌红苔薄白,脉弦。

34、孙××,女,23岁,学生。

因进食生冷不洁之物,突然出现肠鸣腹痛,大便泄泻如注,一日7~8次,便质清稀,水谷夹杂,脐腹寒冷喜暖,舌淡红苔白滑,脉濡缓。

35.孙某,男,17岁,2003年4月6日初诊。

前额头痛2个月,旁及两侧太阳穴处。

痛时面红筋胀,甚则恶心呕逆,日晡头痛加剧,不思饮食,小便色黄,大便正常。

服西药过敏,中药服10余剂未效。

查:

血压108/60mmHg,舌前布小红点、苔腻微黄,脉弦滑数。

36.朱某,女,48岁。

1999年8月12日初诊。

因与家人争吵后,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噤握拳,呼吸气粗,手足厥冷,脉伏。

37.丁某,男,69岁,干部。

2002年6月4日初诊。

患者近1个月来无明显诱因出现泄泻,晨起即泻,夹有不消化的食物,未予治疗,近1周来泄泻加重,遂来诊。

刻下症见:

晨起即泻,夹有不消化的食物,遇事烦劳则泄泻加重,脐腹冷痛,得温痛减,遇寒加重,形寒肢冷,面色

白,舌胖而淡,苔白,脉沉细。

38.杜某,男,26岁。

2001年11月3日初诊。

患者从昨日起发热、头痛,骨节酸痛,恶寒无汗,鼻塞,流清涕,咽喉微痒。

检查:

体温39℃,心肺(-),咽部微充血,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紧。

血常规检查:

白细胞8000/mm3。

39.患者,女,70岁,2009年5月5日就诊。

近一年来双下肢痿软无力,不能久立,腰膝酸软,时有头晕耳眩、咽干,舌红少苔,脉沉细数。

40.王某,男,56岁,干部,2000年1月22日初诊。

患者有头晕病史多年,数月一发或一月数发不等,发则头晕眼花,自感天旋地转,耳鸣如蝉噪不休,须闭目仰卧。

体位稍稍更动则头旋加剧,胸闷恶心,呕吐痰涎,口粘纳差,舌淡、苔腻,脉弦滑有力。

41.李某,男,28岁。

1999年12月11日初诊。

左腰腹部突发剧痛,伴尿频、尿急、呕吐,小便红赤,淋沥不畅,舌红、苔黄腻,脉弦紧。

查:

左下腹轻微压痛,左肾区叩击痛;尿红细胞(+++);腹部X线平片发现左侧输尿管下端阳性结石;B超显像提示左肾积水、输尿管结石。

42.汤某,女,49岁。

2001年6月初诊。

2天前,因外出冒犯风寒,回家后即发呕吐,呕吐食物残渣,未予治疗,近日加重。

遂来诊。

刻下症见:

呕吐,伴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舌苔白,脉濡缓。

43.叶某,男,19岁。

四肢瘫痪半年余。

2012年12月31日露天锻炼,汗出较多后自觉头部发紧,周身疲乏,翌日早晨感觉四肢无力。

2013年病情发展,出现四肢瘫痪,自觉憋气。

检查:

语言清楚,心肺正常,腹部胀气,四肢呈完全性瘫,肌张力减弱,肌容量正常,四肢腱反射消失,未引出病理反射。

舌黯,苔白腻,脉细数。

44.李某,女,4个月。

患儿初生时即较弱小,母乳少而不能饱食,生后56日即放托儿所内。

由于失于调养,至今虽已经4个月,仍不见发育,大便稀薄,每日数次,尚不会笑,哭时涕泪具无。

检查:

精神委靡,面色皓白,肌肤甲错,毛发稀焦,腹大肢瘦,青筋显露。

舌淡,唇无华,指纹不明显。

触按腹部膨胀而硬。

45.孙某,男,67岁。

左半身不遂伴语言欠流利13日。

患者于3日前夜间感受风寒,翌日出现左半身不遂。

神清,肢麻言蹇,足不能行,腰穿示脑脊液无色透明。

症状:

神清,口歪,患肢无自主运动,言语欠流利,无头痛、头晕,二便可控,血压(否认既往有高血压病史)。

舌红,苔黄腻而干,脉弦细。

46.丁某,男性39岁司机。

胃脘部疼痛、反复发作12年,加重半年。

于12年前无明显诱因而胃脘部疼痛,并反复发作。

饥饿时痛甚,得食则缓,有夜间痛,服用抗溃疡药症状缓解。

4年前开始疼痛发作更频,痛时喜按喜热。

近半年来一直隐痛不适。

近1个月来,进食时疼痛加重,并见腹胀纳呆食减,同时伴有恶心、呕吐清水,且倦怠乏力,大便溏泻,精神萎靡,唇色淡白,面白虚浮,畏寒,喜蜷卧。

舌质淡嫩有瘀点,舌苔薄白,脉象沉而无力。

否认肝炎病史,不嗜烟酒。

47.龚××,男,28岁,农民。

2012年8月15日就诊。

主诉:

两膝关节肿痛。

病史:

二月前在田间劳动时突然遭暴雨,不久遂致两膝红肿,疼痛,昼轻夜重,午后发热,经某医院治疗,效果不佳来本院治疗。

检查:

两膝红肿,不能屈伸站立,查血沉30毫米/小时,抗“O”700单位,舌质红,苔微黄,脉数。

48.张××,女,35岁,工人,2012年9月5日

主诉:

咽喉痛、吞咽不利2天

病史:

先喉痒,后咳嗽,继而出现咽喉疼痛,吞咽不利,伴有口渴,发热,便秘,舌质偏红,苔薄黄,脉浮数。

检查:

扁桃体Ⅱ°肿大,悬壅垂及咽后壁充血明显,体温℃。

49.鲁××,男,56岁,工人,1994年12月8日就诊

家属代诉:

患者突然晕倒,不省人事一天。

病史:

平素经常头晕头痛,自觉近半月来日渐加重,胸部憋闷,精神不爽。

昨日晨六时起床时突然晕倒,神志不清。

检查:

口角歪斜,昏迷不醒,牙关紧闭,喉中痰鸣,面部潮红,呼吸音粗,左侧上下肢偏瘫,舌质暗,苔黄燥,脉弦滑。

血压28/。

50.黄××,女,27岁,已婚,干部1994年4月11日就诊

主诉:

双侧乳房红肿胀痛5天。

病史:

产后20天,恶露渐净。

近5天来,两侧乳房红肿而胀,内有硬结,乳汁不通,热作痛,夜难入寐,恶寒发热,口干而渴,大便干燥。

患者恐惧手术而来针治。

检查:

两侧乳房红肿,内有较大硬结,乳汁不通。

舌红苔黄厚,脉象弦数。

体温℃,白细胞×1010/L。

51.杨××,男,28岁,船员1994年12月9日就诊

主诉:

满腹疼痛2周,加重2天。

病史:

今年11月中旬在航行工作途中,因机器发生故障而紧急下水抢修,约10分钟后遂感腹痛难忍,且伴有恶心呕吐,四肢厥冷。

52.汪×,男,37岁,干部,1993年9月12日就诊

胁肋隐痛,入夜尤甚,犹如针刺年余。

主诉:

有肝炎病史四年,胁肋隐痛,时作时休。

近半月时感左胁肋刺痛频作,伴有胀满感,纳呆,舌质紫暗,微有瘀斑,脉弦细数。

53.陈×,女,40岁,营业员

平素月经按月而至,近半年来月经多40余天一行,量少色淡,面色白,腹痛绵绵,畏寒喜暖,腰酸乏力,少腹作冷,心悸眼花,懒言无力,二便如常,舌淡嫩少苔,脉细无力。

54.陆××,男,64岁,工程师。

近数月来,每天黎明前脐周微痛,肠鸣漉漉,入厕则泻,泻后痛减,大便稀薄。

平素腰酸肢冷,面色晦黯,口中平和,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

参考答案

1.诊断:

中风闭证。

治法:

取督脉和十二井穴为主,毫针利用泻法或点刺放血。

处方:

水沟、十二井、太冲、丰隆、劳宫。

方义:

本方可奏平肝熄风,清火豁痰,开窍启闭之功。

闭证,乃由肝阳暴张,气血上逆所致。

取十二井穴点刺出血并泻水沟,具开闭泄热、醒脑开窍的作用。

肝脉上巅,泻太冲降肝经逆气,以平熄肝阳。

脾胃为生痰之源,痰浊壅遏,气机失宣,取足阳明经的别络丰隆,以宣通脾胃二经之气机,蠲化浊痰。

“荥主身热”,劳宫为手厥阴心包经之荥穴,泻之以清心泄热。

2.诊断:

眩晕(气血不足)。

治法:

以培补脾胃为主。

毫针剌用补法,可灸。

处方:

脾俞、足三里、气海、百会。

方义:

本证是由气血不足而发病,治当从培补脾胃着手。

取脾俞、足三里能运化水谷,生精化血,以资生化之源。

百会、气海属任、督两脉,二穴能补气以运血,使髓海得以充养而眩晕自止。

3.诊断:

头痛(风邪袭络)。

治法:

按头痛部位分经取穴,毫针刺用泻法,留针。

处方:

巅顶部:

百会、通天、行间、阿是穴。

前头部:

上星、头维、合谷、阿是穴。

侧头部:

率谷、太阳、侠溪、阿是穴。

后头部:

后顶、天柱、昆仑、阿是穴。

方义:

本方系按部位分经,即病部近取与循经远取相配,旨在疏通经络之气,含通则不痛之意。

4.诊断:

面瘫。

治法:

以取手足阳明经为主。

手足少阳经为辅。

采取局部近取与循经远取相结合的方法。

初起宜浅刺,1周后酌予平刺或斜刺。

处方:

风池、翳风、颊车、地仓、合谷、太冲。

方义:

本病为风寒侵袭面部阳明、少阳脉络,故取风池、翳风,有疏散风邪之效,其中翳风可祛风止痛,适用于初病耳后乳突痛;颊车、地仓同属阳明,平刺透穴以推动经气;合谷、太冲为循经远取法,合谷善治头面诸疾,太冲用泻法治唇吻涡斜最为有效。

5.诊断:

肩周炎。

治法:

近部取穴与远部取穴相结合。

毫针刺用泻法,留针。

处方:

肩髃、肩髎、肩前、阿是穴、条口,阳陵泉。

方义:

肩髃、肩髎、肩前、阿是穴是近部取穴,义在疏通局部经络,而达到止通的效果。

条口、阳陵泉为循经远取,以疏导经络之气,达到通则不痛的效果。

6.诊断:

原发性坐骨神经痛。

治法:

取足太阳和足少阳经穴为主,一般均用泻法,亦可配合灸法或拔罐。

处方:

肾俞、气海俞、腰3~5夹脊,次髎、秩边、环跳、阿是穴。

方义:

坐骨神经痛常沿足太阳经循行部位.从腰至足出现疼痛。

上述穴位合用,既强腰固肾,又疏通足太阳经气,以达到解除坐骨神经痛之目的。

7.诊断:

经闭(血滞型)。

治法:

取任脉和足太阴经穴为主。

毫针刺用泻法。

处方:

中极、合谷、血海、三阴交、行间。

方义;本方有疏气解郁,化淤生新的作用。

中极能理冲任而疏调下焦。

血海为足太阴脾经穴,行间属足厥阴肝经穴,二穴能通调肝脾之气,奏行瘀化滞之功。

合谷、三阴交可使气血下行而达通经脉的目的。

8.诊断:

痛经(血瘀型)。

治法:

取任脉、足太阴经穴为主。

毫针刺用泻法,可灸。

处方:

中极、次髎、地机。

方义:

中极属任脉腧穴,取之可调冲任脉气。

地机为脾经郄穴,能疏调脾经经气而止痛。

次髎为治疗痛经的经验有效穴。

三穴合用,有通经止痛的功效。

9.诊断:

疳疾。

治法:

取足太阴、阳明经穴为主。

毫针浅刺不留针,不灸。

处方:

下脘、足三里、四缝、商丘。

方义:

脾胃为后天之本,如脾胃功能旺盛,则食积得以化除。

生化之源可以恢复,故取下脘以和胃理腑清热。

足三里为阳明之合,可扶土以补中气。

商丘为睥经的经穴.能健脾而化积消滞。

四缝为奇穴,刺出黄水,是治疗疳疾的经验效穴。

10.诊断:

遗尿。

治法:

以任脉经穴和膀胱经穴为主,毫针刺用补法,可灸。

处方:

关元、中极、三阴交、肾俞、膀胱俞。

方义:

本病主要原因为肾气不足,气化功能减弱。

补关元、肾俞,有充益肾气,固摄下元的作用。

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取其调补脾肾。

又因本病为膀胱失约,故取膀胱募穴中极和膀胱俞,属俞募配穴,用以振奋膀胱的机能。

11.诊断:

阴挺(子宫脱垂)。

治法:

取任、督脉穴为主。

毫针刺用补法,并留针多灸。

处方:

百会、气海、大赫、维道、太冲、照海。

方义:

本方以升举阳气,固摄胞宫为目的。

百会位于巅顶,取之乃“下病高取”、“陷者举之”之意。

取气海以益气固摄。

维道属足少阳经与带脉之会。

有收摄胞宫的作用。

肝肾两经均循行少腹,系络胞宫,故取太冲、照海、大赫以调补肝肾。

12.诊断:

带下病(湿热型)。

治法:

取任脉、带脉和足太阴经穴为主。

针用泻法,不灸。

处方:

带脉、白环俞、气海、三阴交、行间、阴陵泉。

方义:

本方有健脾渗湿,调补任脉和带眯的作用。

取带脉以固摄本经经气。

白环俞、气海可通调任脉和醋胱之气而化湿邪。

三阴交以健脾渗湿,调理肝肾。

湿热偏盛,针泻肝经之荥穴行间而泄肝经之郁热,泻阴陵泉以清泄脾经之湿热。

13.诊断:

经早(实热型)。

治法:

取任脉、足太阴经穴为主。

宜针不灸,平补平泻。

处方:

气海、三阴交、太冲、太溪。

方义:

本方配穴的主要作用是通调冲任,理气和血。

任主胞胎,任脉经气畅旺,则月事调和。

气海为任脉经穴,可调一身元气,以气为血帅,气充则能统血;脾胃为生血之本,脾气旺则血有所统,故配取三阴交。

血热经早,取太冲清肝热。

太溪益肾水而调经。

14.诊断:

风疹。

治法:

取手阳明、足太阴经穴为主,毫针刺用泻法。

处方:

曲池、合谷、血海、委中、膈俞、天井。

方义:

本病为风邪遏于肌表,曲池、合谷同属阳明经,善于开泄;血海属足太阴脾经,主血分病。

三穴用泻法以疏风邪而清血热。

委中为血郄,膈俞穴为血之会穴,凡热毒瘾疹,蕴于血分者,尤为相宜。

天井属少阳之经,取之而宣郁热。

15.诊断:

痄腮。

治法:

取手少阳经穴为主。

毫针刺用泻法。

处方:

翳风、关冲、外关、颊车、合谷。

方义:

本病患部属于少阳经,治宜清泄属阳经郁热为主。

翳风为手足少阳经之会穴,能宣散局部气血的壅滞;手足阳明经脉亦上循面颊,故取合谷、颊车以疏泄邪热而解毒,远取外关、关冲以利少阳气机,可奏清热消肿之功。

16.诊断:

目赤肿痛。

治法:

取手阳明、足厥阴肝经穴为主。

毫针刺用泻法。

处方:

合谷、太冲、睛明、太阳。

方义:

本方旨在清泄风热、消肿定痛。

目为肝之外窍,阳明、太阳、少阳经脉均循行目部。

合谷调阳明经气以泄风热。

太冲属肝经,导肝胆之火下行。

睛明为太阳、阳明交会穴,可宣泄患部之郁热。

太阳点刺出血。

以泄热消肿。

17.诊断:

聤耳。

治法:

祛风清热。

取少阳经穴为主。

毫针刺以泻法为主。

处方:

风池、听会、翳风、合谷。

方义:

风热结聚少阳,风池属少阳经.与合谷配以祛风清热。

听会、翳风分属手足少阳经穴,两穴位近耳廓,泻之可消散局部瘀热。

18.诊断:

耳鸣耳聋(虚证)。

治法:

取手足少阳经穴为主,兼取足少阴经穴,针用补法,并可用小艾炷灸患部腧穴。

处方:

翳风、听会、侠溪、中渚。

配穴:

肾俞、关元。

方义:

手足少阳经脉均绕行于耳之前后.因此取手少阳之中渚、翳风,足少阳之听会、侠溪,疏导少阳经气。

四穴参合,为治疗本痛的主穴。

肾开窍于耳,肾虚则精气不能上注于耳,故取肾俞、关元以调补肾经元气,使精气上输耳窍,奏止鸣复聪之效。

19.诊断:

鼻渊。

治法:

清热宣肺,通利鼻窍。

取手太阴、阳明经穴为主。

毫针利用泻法。

处方:

列缺、合谷、迎香、鼻通、印堂、风池。

方义:

鼻为肺窍,故取肺经络穴列缺,以宣肺气,接风邪。

手阳明与手太阴相为表里,其脉又上挟鼻孔。

合谷、迎香可疏调手阳明经气,清泄肺热,其中迎香治鼻塞、不闻香臭最为有效。

印堂位在督脉而近鼻部,鼻通位居鼻之两侧,取两穴可散局部之郁热以通鼻窍。

风池为治眼、鼻病有效穴,具疏风利窍之功。

20.诊断:

牙痛。

治法:

取手足阳明经穴为主。

毫针刺用泻法,循经远取可左右交叉刺。

处方:

合谷、颊车、内庭、下关。

方义:

手足阳明经脉循行入上、下齿,阳明郁热,循经上扰而发牙痛。

取合谷清手阳明经之热,颊车、内庭、下关疏泄足阳明经气,通经止痛。

21.诊断:

咽喉肿痛(实热证)。

治法:

取手太阴、手足阳明经穴为主。

毫针刺用泻法。

处方:

少商、合谷、尺泽、陷谷、关冲。

方义:

本方通治咽喉肿痛之属于热证者。

少商系手太阴经的井穴,点刺出血,可清泄肺热,为治喉证的主穴。

尺泽为手太阴经的合穴,泻肺经实热,取实则泻其子之意。

台谷、陷谷分属于手足阳明经,二穴能疏泄阳明之郁热。

配以三焦经井穴关冲,点刺出血,加强清泄肺胃之热,达到消肿清咽的作用。

22.诊断:

气厥。

治法:

苏厥醒神。

毫针刺,用泻法。

处方:

水沟、中冲、涌泉、足三里、合谷、太冲。

方义:

水沟位居任督交接之处,督脉入脑上巅,取之接续阴阳经气,有开窍醒神之功。

中冲调节阴阳经气之逆乱,为治疗厥证要穴。

涌泉引气下行,开窍醒神。

足三里补气血而和中,以资气血之源。

合谷、太冲为四关穴,为治厥证主穴,具有开窍醒神作用。

23.诊断:

抽搐。

治法:

熄风定惊。

毫针刺,用泻法。

处方:

百会、印堂、水沟、合谷、太冲、内关、丰隆。

方义:

百会、印堂熄风定惊,开窍醒神。

水沟为止抽搐要穴。

合谷、太冲开四关,熄风止痉。

内关开胸解郁。

丰隆健脾化痰。

24.诊断:

急性胆囊炎、胆石症。

治法:

疏肝利胆,行气止痛。

毫针刺,用泻法。

处方:

胆俞、肝俞、日月、阳陵泉、胆囊穴、内关、足三里。

方义:

胆俞、日月、肝俞、期门俞募配穴,疏调肝胆气机而止痛。

阳陵泉,足少阳之合穴,以利胆腑。

胆囊穴为治胆腑的经验穴。

内关、足三里宽胸止呕。

25.诊断:

肾绞痛。

治法:

清热利湿,通淋止痛。

毫针刺,用泻法。

处方:

肾俞、三焦俞、关元、阴陵泉,三阴交。

方义;肾俞、三焦俞、关元疏利膀胱气机。

阴陵泉、三阴交清利湿热,通淋止痛。

26.诊断:

虚脱。

治法:

回阳固脱.苏厥救逆。

毫针刺,用泻法。

处方:

素髎、水沟、内关。

方义:

索髎属督脉,有升阳救逆,开窍清热之功,急刺可使血压回升。

水沟为苏厥救逆之要穴,急刺可回阳固脱。

内关宁心安神。

三穴合用,回阳固脱。

27.诊断:

心绞痛。

治法:

通阳行气,活血止痛。

毫针刺,用泻法。

处方:

心俞、厥阴俞、内关、膻中。

方义:

心俞、厥阴俞为心和心包之背俞穴,两穴可通阳活血。

内关为治疗心绞痛特效穴之一。

膻中为心包之募穴,与厥阴俞俞募相配,善治心胸疾患。

28.诊断:

带状疱疹(肝经郁热)。

治法:

疏肝泄热,活血通络,针灸火罐并用,泻法

处方:

支沟、阴陵泉、行间、夹脊穴、皮损局部、外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