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社区救灾应急预案资料.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214305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村社区救灾应急预案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村社区救灾应急预案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村社区救灾应急预案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村社区救灾应急预案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村社区救灾应急预案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村社区救灾应急预案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村社区救灾应急预案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村社区救灾应急预案资料.docx

《村社区救灾应急预案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村社区救灾应急预案资料.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村社区救灾应急预案资料.docx

村社区救灾应急预案资料

附件2

 

×××村(社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范本)

 

1、基本情况

2、灾害隐患

3、救灾指挥机构

4、预警

5、人员转移

6、转移路线

7、避灾安置场所

8、灾后救助

9、信息传递

10、需要落实的几项工作

11、预案效力

12、附件

⑴需转移安置人员名单

⑵救灾应急预案流程图

 

×××村(社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范本)

为及时高效有序开展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最大程度地减轻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根据浙江省民政厅《关于切实加强乡镇和村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的通知》(浙民救〔2007〕132号)要求,结合我村(社区)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基本情况

1、本行政村(社区)辖村(居)民小组××个,耕地总面积×××亩,其中水田×××亩,旱地×××亩;农作物面积×××亩;森林面积×××公顷,森林覆盖率××%;

2、现有人口×××户×××人,其中常驻人口×××户×××人,外来人口×××户×××人,危房××户××人××间;

3、境内主河流×条,有桥×座;

4、境内共有水库××座,总蓄水量××万立方米。

5、……(其他情况)

二、灾害隐患

1、国土资源部门标注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有××个,位于村(社区)××位置。

如发生灾害,需紧急转移安置××户××人(名单见附件1);将造成××亩耕地受灾,其中水田××亩,旱地××亩。

2、本村(社区)水库如发生台风洪涝灾害,需紧急转移安置××村××户××人(名单见附件1);将造成××亩耕地受灾,其中水田××亩,旱地××亩。

3、流经本村(社区)的河流(溪)×条,如发生台风洪涝灾害,需紧急转移安置××村××户××人(名单见附件1);将造成××亩耕地受灾,其中水田××亩,旱地××亩。

4、……(其他灾害隐患点情况)

三、×××村(社区)救灾指挥机构

指挥机构由村(社区)两委会成员及妇联、民兵、共青团负责人组成,指挥中心设在村(社区)综合大楼。

总指挥:

村(社区)支部书记;

副指挥:

村(社区)委会主任

指挥机构下设:

办公室、信息组、抢险组、巡逻组、转移组、保障组、监测组。

如有多个自然村,设立分指挥部,由所在村两委人员组成。

工作职责:

办公室:

负责协调有关救灾的各项工作。

信息组:

负责灾害的预警预报、掌握灾情和救灾工作进展情况。

抢险组:

负责救灾抢险工作。

巡逻组:

负责灾害隐患点的监测、灾害发生前后安全巡查等工作。

转移组:

负责需转移安置人员的转移安置工作。

救助保障组:

负责转移安置人员生活保障、抢险物资供应、后勤保障服务、受灾人员生活救助等工作。

监测组:

负责灾后环境、卫生等监测工作。

四、预警

1、河流水位分别涨至××米时发布撤离转移信号,域内涉险人员按方案转移。

2、地质灾害点预警发出后,域内涉险人员按方案转移。

3、××水库预警信号发出后,域内涉险人员按方案转移。

4、……

五、人员转移

灾害预警发出后,本村(社区)共需转移××户××人,其中外来人员××户××人。

特别是要注意做好以下重点人员的转移:

五保户×户×人,低保户×户×人,残疾家庭××户××人;家中无劳动力的老年人×户×人,另有幼儿园、小学等,共计学生×××名。

六、转移路线

当预警信号发出后,涉险人员即按指定的路线转移。

1、需转移安置到乡镇避灾安置场所的,在××处集中乘车前往。

2、需转移安置到村避灾安置场所的,沿村内主要道路自行转移。

3、分散到村(居)民或朋友家中投亲靠友安置的,自行前往。

七、避灾安置场所

1、本村(社区)有××个集中安置场所,村(社区)避灾安置场所可安置××户××人;乡镇××避灾安置场所可安置××户××人。

2、物资保障。

原则上,避灾安置场所根据可容纳人员数量贮藏一定数量的救灾物资;教育受灾群众本人携带一些干粮、饮用水等生活必需品;在灾害发生后5小时内将保障物资送到避灾安置场所。

八、灾后救助

1、调查了解灾情,填报《因灾倒房花名册》及因灾农作物损失情况统计表;如有因灾死亡、伤病人员,填报《因灾死亡人员花名册》。

2、及时发放救灾款物。

民主评议后,公示需救助的人员名单及数额等,发放后再进行一次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3、如有倒房需重建,帮助开展重建工作。

九、信息传递

1、行政命令传递

市乡(镇)村(社区)组户(自上而下)

通过行政命令下达转移安置指令时,一般情况下通过电话、广播、电视、短信、农民信箱等方式进行传递。

2、临灾紧急转移安置和灾情信息传递及组织指挥:

户组村(社区)乡(镇)市[户、组、村(社区)、乡(镇)双方互动,转移安置、灾情总的情况由乡(镇)上报到市]

十、需要落实的几项具体工作

1、工作手段

突发性灾害发生后,从灾害原发地向波及的涉险区域发布信息时,受到时间、手段的限制,应采取一些使用起来方便、快捷,传播起来范围较广、容易识别的信号,如敲锣报警等。

特别是山村,应落实专人(最好是A、B角两人)负责敲锣。

灾害发生后,村(社区)处于临灾第一线,应快速做出判断,及时组织涉险群众转移。

如交通通讯中断,应村自为战,确保安全,同时尽可能在最短时间内把信息报告到乡(镇)。

乡(镇)应根据村(社区)的报告,加强领导、指挥、支援。

2、事前告知

需要转移安置人员,应事前告知,使用“明白卡”等办法,让这些人员知道到哪里避灾安置。

村(社区)同时落实责任制,1个村(社区)干部负责若干需转移安置人员,联系方式在“明白卡”中表明。

3、预案演练

每年组织不少于2次演练,使所有人员熟悉预案,知晓避灾安置路线、场所及保障须知等。

对预案不妥之处,及时进行修改。

4、减灾宣传

村(社区)避灾安置场所制订规章制度,张挂上墙。

采取多种形式,如放置减灾救灾图表、书籍等,开展减灾宣传教育,提高群众自救互救的能力。

附件:

1、需转移安置人员名单

2、××村救灾应急预案流程图

 

20××年××月××日

××村(社区)

附件1:

需转移安置人员名单

(一)地质灾害隐患点遇灾需紧急转移安置人员名单:

序号

姓名

住址

家中人口

对口协助转移干部

转移目的地

备注

合计

(二)水库遇险需紧急转移安置人员名单:

序号

姓名

住址

家中人口

对口协助转移干部

转移目的地

备注

合计

(三)河流(溪)遇险需紧急转移安置人员名单:

序号

姓名

住址

家中人口

对口协助转移干部

转移目的地

备注

合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