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原理》练习题库答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217734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40.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原理》练习题库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教育学原理》练习题库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教育学原理》练习题库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教育学原理》练习题库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教育学原理》练习题库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教育学原理》练习题库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教育学原理》练习题库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教育学原理》练习题库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教育学原理》练习题库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教育学原理》练习题库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教育学原理》练习题库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教育学原理》练习题库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教育学原理》练习题库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教育学原理》练习题库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教育学原理》练习题库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教育学原理》练习题库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教育学原理》练习题库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教育学原理》练习题库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教育学原理》练习题库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教育学原理》练习题库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学原理》练习题库答案.docx

《《教育学原理》练习题库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原理》练习题库答案.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育学原理》练习题库答案.docx

《教育学原理》练习题库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

《教育学原理》课程练习题库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2.A3.A4.C5.C6.A7.D8.B9.B10.C

11.D12.D13.A14.B15.C16.A17.D18.B19.A20.C

21.D22.A23.B24.C25.B26.B27.A28.A29.A30.B

31.B32.B33.A34.D35.C36.D37.B38.C39.A40.D

41.B42.A43.B44.C45.D46.A47.B48.C49.D50.C

51.A52.C53.A54.B55.C56.D57.B58.D59.A60.B

61.C62.C63.B64.D65.A66.D67.D68.A69.C70.B

71.D72.A73.D74.A75.B76.C77.A78.C79.A80.C

81.D82.A83.B84.C85.D86.A87.B88.A89.D90.C

91.B92.A93.B94.D95.C96.B97.D98.A99.C100.B

101.A102.C103.C104.C105.A106.B107.A108.C109.A110.A

111.B112.D113.B114.A115.D116.A117.C118.C119.B120.B

121.D122.A123.D124.D125.D126.B

二、名词解释

1.教育学:

就是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去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历史法:

就是要从事物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去进行考察,以弄清它的实质和发展规律。

3.抽样调查:

是从总体所包含的全部个体中随机抽出一部分个体作为调查的对象,借以推断、说明总体的一种调查。

4.教育实验法:

是研究者根据对改善教育问题的设想,创设某种环境,控制一定条件,所进行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

5.谈话:

是教育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研究者可根据研究的问题,通过与教师、学生、学校领导或学生家长等人的谈话,了解研究问题的产生原因和历史情况,以及他们对问题的看法和态度。

6.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7.广义的教育:

指的是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不论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是零碎的,都是教育。

8.狭义的教育:

是指专门组织的教育。

它是根据一定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主动地学习,积极进行经验的改组和改造,促使他们提高素质、健全人格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需要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人。

9.人的发展:

人的发展,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

身体的发展是指机体的各种组织系统(骨骼、肌肉、心脏、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的发育及其机能的增长,是人的生理方面的发展。

心理的发展是指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的发展,是人的精神方面的发展。

10.遗传素质:

人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点等。

11.环境:

是围绕在个体周围的并对个体自发地发生影响的外部世界。

12.最近发展区:

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发展水平与在成人指导下或在有能力的同伴合作中解决问题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13.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是教育社会性的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指教育受一定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同时也受到社会文化传统和人口等其他社会因素的制约。

14.教育的阶级性:

是教育的社会制约性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指一定的教育反映一定阶级的利益并为之服务的特性。

15.教育的民族性:

一般指一个民族的民族性格、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等民族心理结构在教育上的反映。

16.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政治制度和生产力具有能动作用。

17.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实施教育的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它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基本方面:

一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二是教育机构与组织赖以存在和运行的一整套规则。

18.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的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19.双轨学制是指由纵向划分的学校系统占绝对优势的学制结构,它有两个平等的学制系列,一轨自上而下,其结构是——大学(后来也包括其他高等学校)、中学(包括中学预备班);另一轨从下而上,其结构是——小学(后来是小学和初中)及其后的职业学校(先是与小学相连的初等职业教育,后发展为和初中联结的中等职业教育)。

这两个平等的系列既不相通,也不相接,最初甚至也不对应。

20.单轨学制是指由横向划分的学校阶段占绝对优势的学制结构,它只有一个系列,其自下而上的结构是:

小学、中学、而后可以升入大学,其特点是一个系列、多种分段,即六三三、五三四、四四四、八四、六六等多种分段。

21.分支型学制是介于双轨学制和单轨学制之间的学制结构,它一开始并不分轨,进入中学阶段时又开始分叉。

22.终身教育是人一生各阶段当中所受各种教育的总和,是人所受不同类型教育的统一综合。

从纵向上看,终身教育不仅仅是青少年的教育,而且涵盖了人的一生;从横向上看,终身教育既包括正规教育,也包括非正规教育。

23.教育目的,就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

24.教育目的的结构,就是教育目的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教育目的一般由两部分组成。

一是就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身心素质做出规定,即指明受教育者在知识、智力、品德、美感、体质诸方面的发展,以期受教育者形成某种素质结构。

二是就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社会价值做出规定,即指明这种人符合什么社会的需要或为什么阶级的利益服务。

25.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做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

26.个人本位论者主张提出教育目的应当从受教育者的本性出发,而不是从社会出发;他们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人,充分发展受教育者的个性,增进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在他们看来,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社会只有在有助于个人发展时才有价值,评价教育的价值应当以其对个人发展所起的作用来衡量。

27.社会本位论者相反,他们主张教育目的要依据社会需要来确定,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他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的需要;他们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使受教育者社会化,保证社会生活的稳定与延续;在他们看来,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个人的存在与发展依赖并从属于社会,评价教育的价值只能以其对社会的效益来衡量。

28.教育目的观所思考的,是教育目的哲学、社会和文化基础,它代表着教育活动主体对教育目的的根本看法。

29.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是以人为出发点和以人为中心的教育目的观。

30.科学主义教育目的观是以科学为中心的功利性的教育目的观。

31.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是一种以科学主义为基础,以人文主义为价值方向的教育目的观。

32.素质教育就是培育、提高全体受教育者综合素质的教育。

关注人的发展是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人的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是素质教育的根本途径;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是素质教育的显著特征。

33.教育内容:

教育内容是为实现教育目的,在教育活动过程中经过选择而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的总和。

34.全面发展教育:

是教育者根据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要求和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实施的旨在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充分发展的系统教育。

35.体育:

是授予学生身体锻炼、卫生保健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以增强学生的体质,发展机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养成良好的卫生、保健习惯的教育。

36.智育:

是教育者以科学知识和技能武装学生,发展学生智力的教育。

37.德育:

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的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

38.美育:

又称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39.课程:

是为实现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即教学科目)及其目的、内容、范围、活动、进程等的总和,它主要体现在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中。

40.学科课程:

又称“分科课程”,是依据教育目标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水平从各门学科中选择内容组成学科,以学科的逻辑体系组织学科内容的课程。

41.活动课程:

也称“经验课程”、“生活课程”、“学生(儿童)中心课程”,是以生活中学生(儿童)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围绕学生(儿童)从事某种活动的动机组织的课程。

42.核心课程:

是指所有学生都要学习的一部分学科或学科内容,它以人类社会的基本活动为中心,围绕某个核心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

43.综合课程:

又叫“广域课程”、“统合课程”,它采取相关学科或相邻领域的学科的办法,减少教学科目,把几门学科的教育内容组织在一门综合的学科之中,这种课程就是综合课程。

44.潜在课程:

是指学校或班级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对学生发展起潜移默化影响的课程。

45.国家课程:

亦称“国家统一课程”,它是自上而下由中央政府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46.地方课程:

又称地方本位课程,是指地方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国家课程政策,以国家课程标准为基础,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课程观念的指导下,根据地方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水平及其对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充分利用地方课程资源而开发、设计、实施的课程。

47.校本课程:

是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具体来说,它就是某一类学校或某一级学校的个别教师、部分教师或全体教师,根据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在分析本校外部环境和本校内部环境的基础上,针对本校、本年级或本班级特定的学生群体,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48.课程计划:

原称教学计划,是课程安排的具体形式,是根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订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的指导性文件。

49.课程标准:

是确定学校教育一定阶段的课程水准、课程结构与课程模式的纲领性文件。

50.教科书:

又称课本,是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接受能力编写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

51.教育过程:

是教育活动所经历的或长或短的时间的行程。

52.教育途径:

是学校或教师采用的促进受教育者获得发展的渠道、方式的总称。

53.教学:

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有目的的组织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师组织的或教师指导学生组织的各项学习活动而获得全面发展的过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54.课堂教学:

是指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能力程度编成相对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教学组织形式。

55.复式教学:

是指一个教师在同一节课内向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年级的学生同时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56.现场教学:

是根据一定的教学任务与目的,组织学生到相关的生产单位和生活情境中,通过听取讲解、观察、调查或实际操作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它也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变式。

57.网络教学:

又叫“以网络为基础的教学”或“基于网络的教学”,是以英特网(Internet)为教学信息交流的主要媒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和通讯技术等),利用网上资源所进行的教学活动。

58.课外活动:

是学校在课堂教学以外组织学生参加的各种教育性活动的总称。

59.咨询与辅导:

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给受教育者提供的一种学习上、生活上、发展上的协助,它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前提,以协助学生自我了解为起点,以学生自我实现与发展为目的。

三、简答题

1.历史法的步骤包括那些?

【答案要点】

第一步是史料的搜集;

第二步是对史料的鉴别;

第三步是对史料进行分类。

2.运用历史法研究教育问题时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答案要点】

(1)要坚持全面分析的方法。

(2)要把历史分析和阶级分析结合起来;

(3)要正确处理批判与继承的关系。

3.运用调查法研究教育问题的步骤有哪些?

【答案要点】

(1)要确定好调查的目的;

(2)选择适当的调查对象;

(3)拟出调查提纲;

(4)计划好调查的步骤和方法。

4.为什么说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答案要点】

(1)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产生于社会生活的需要,而归根到底产生于生产劳动。

人们在生产劳动的过程中不仅获得了物质生产经验,而且还结成产生了一定的生产关系。

(2)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现象,在其他动物界是没有的。

有些动物在养护幼小上虽与人类的抚育子女有些类似,但它们是一种本能活动。

(3)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其目的在于影响和促进人的发展,培养人的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

5.把握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有何意义?

【答案要点】

(1)只有首先明确了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才能进一步讨论教育的社会属性和社会职能之类的问题。

(2)从实践上看,如果不坚持把培养人作为教育的根本和学校生活的中心,就不有可能搞好教育和办好学校,从而也就不可能有效地履行教育的社会职能。

6.教育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它们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答案要点】

教育的基本要素有:

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中介系统。

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其中,教育者是主导性的因素,他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掌握着教育的目的,采用适当的教育内容,选择一定的教育活动方式,创设必要的教育环境,调控受教育者和整个教育过程,从而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使其达到预期的目的。

需要指出的是,教育的基本要素只是一种对教育活动的过程结构的抽象分析与概括,这些要素本身及其相互关系是随着历史条件和现实选择的变化而变化的。

7.遗传在人的发展中起什么作用?

【答案要点】

(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4)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5)警惕“遗传决定论”。

8.为什么说教育对人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答案要点】

(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2)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4)警惕“学校消亡论”、“教师取消论”和“教育万能论”。

9.人的身心发展具有哪些规律?

【答案要点】

(1)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

(2)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

(3)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10.政治制度是如何制约教育的?

【答案要点】

(1)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3)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11.教育对政治制度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要点】

(1)教育能为政治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2)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

(3)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

12.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要点】

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主要表现在教育的质的特征上。

(1)文化制约着教育的培养规格;

(2)文化制约着教育内容;

(3)文化制约着对待受教育者的态度和教育方法。

13.教育具有哪些文化功能?

【答案要点】

教育具有以下文化功能:

(1)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

(2)传播—交流文化的功能;

(3)选择—提升文化的功能;

(4)创造—更新文化的功能。

14.什么是教育制度?

它有哪些特点?

【答案要点】

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实施教育的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它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基本方面:

一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二是教育机构与组织赖以存在和运行的一整套规则。

教育制度具有客观性、规范性、历史性、强制性等特点。

15.现代学制有哪些类型,我国的学制属于哪一类?

【答案要点】

现代学制有三种类型:

双轨学制、单轨学制和分支型学制。

双轨学制是指由纵向划分的学校系统占绝对优势的学制结构,它有两个平等的学制系列,一轨自上而下,其结构是——大学(后来也包括其他高等学校)、中学(包括中学预备班);另一轨从下而上,其结构是——小学(后来是小学和初中)及其后的职业学校(先是与小学相连的初等职业教育,后发展为和初中联结的中等职业教育)。

这两个平等的系列既不相通,也不相接,最初甚至也不对应。

单轨学制是指由横向划分的学校阶段占绝对优势的学制结构,它只有一个系列,其自下而上的结构是:

小学、中学、而后可以升入大学,其特点是一个系列、多种分段,即六三三、五三四、四四四、八四、六六等多种分段。

分支型学制是介于双轨学制和单轨学制之间的学制结构,它一开始并不分轨,进入中学阶段时又开始分叉。

从形态上看,我国现行学制是从单轨学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

16.我国现行学制的改革应注重哪些方面?

【答案要点】

(1)适度发展学前教育

(2)切实普及义务教育

(3)继续调整中等教育结构

(4)大力发展高等教育

17.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有哪些基本观点?

【答案要点】

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的基本观点可以从其理论基础和基本特征两个方面加以说明:

(1)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的理论基础

第一,强调人性的不变

第二,强调从人性出发

第三,强调人的个体价值和内在价值

(2)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的基本特征

第一,追求永恒的教育目的

第二,追求人性化的教育目的

第三,追求理想化的教育目的

18.科学主义教育目的观有哪些基本观点?

【答案要点】

科学主义教育目的观的基本观点可以从其理论基础和基本特征两个方面加以说明:

(1)科学主义教育目的观的理论基础

第一,强调事物的变化性

第二,强调事物的有用性

(2)科学主义教育目的观的基本特征

第一,重视教育目的的适应性

第二,重视教育目的功利性

第三,重视科学技术教育

19.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有哪些基本观点?

【答案要点】

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的基本观点表现为三个方面:

第一,科学精神是教育目的观的基础

第二,人文精神是教育目的观的价值方向

第三,科学与人文是有机融合的

20.试分析我国教育目的的结构。

【答案要点】

教育目的的结构是教育目的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教育目的一般由两部分组成。

一是就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身心素质做出规定,即指明受教育者在知识、智力、品德、美感、体质诸方面的发展,以期受教育者形成某种素质结构。

二是就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社会价值做出规定,即指明这种人符合什么社会的需要或为什么阶级的利益服务。

一般认为,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是:

“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中“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是对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身心素质所做的规定,这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核心部分;“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对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社会价值做出的规定。

(也可以结合“培养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具有独立个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这句话进行分析)

21.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点包括哪些?

【答案要点】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点包括:

(1)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2)要求全面发展

(3)具有独立个性

22.普通中小学实现教育目的有哪些对策?

【答案要点】

普通中小学实现教育目的的对策主要有三个方面:

(1)坚持基础教育的性质与任务,要坚持中小学教育的基础性,坚持培养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他们学习做人和进一步接受专业(职业)教育打好基础,为提高民族素质打好基础的任务。

(2)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要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获得发展。

(3)深入开展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23.什么是素质教育?

它有哪些特点?

【答案要点】

素质教育就是培育、提高全体受教育者综合素质的教育。

关注人的发展是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人的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是素质教育的根本途径;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是素质教育的显著特征。

素质教育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基础性。

第二,全体性。

第三,全面性。

第四,创新性。

第五,主体性。

第六,可持续性。

24.教育内容的意义有哪些?

【答案要点】

(1)教育内容是培养人才、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保证;

(2)教育内容是教师教学的基本依据和准绳;

(3)教育内容是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基础;

(4)教育内容是检查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依据。

25.教育内容的制约因素有哪些?

【答案要点】

(1)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2)社会政治经济的需要;

(3)文化传统;

(4)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规律和水平。

26.体育的意义、主要任务和内容分别是什么?

【答案要点】

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学校体育应当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以面向全体学生普及为主,以经常锻炼为主和以预防保健为主。

体育的意义:

(1)体育可以促进学生身体的生长发育,增强学生的体质;

(2)体育可以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3)体育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4)体育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5)体育为劳动技术教育提供身体条件。

体育的主要任务:

(1)增强学生的体质是学校体育的基本任务;

(2)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技巧;

(3)培养良好的品德。

体育的内容:

(1)田径运动;

(2)体操与游泳;

(3)球类与游戏;

(4)武术与军事体育活动。

27.智育的意义、主要任务和内容分别是什么?

【答案要点】

智育是人类教育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从人类教育发生的时候起,智育就占据着整个教育活动的中心位置。

在现代社会的教育中,智育的地位显得更为重要。

智育的意义:

(1)智育对社会文明的进化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2)智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基础;

(3)智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智育的主要任务:

(1)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知识;

(2)形成学生基本的技能技巧;

(3)发展学生的智力。

智育的内容:

中小学生的学习是为了进一步学习和参加劳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智育在知识、技能以及智力的发展方面,都要考虑其全面性、基础性。

因此,要求授予各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所谓各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关于自然的、社会的、思维的知识、技能。

“基本”的含义是指:

(1)中小学生日后参加社会生产,进入社会生活经常要用到的那些知识和技能;

(2)有许多知识、技能虽然不一定能直接用于生产、生活,但却是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或者是作为现代社会成员必须具有的一般文化修养。

总之,基本知识应是学科中千百年来被实践证明了的、比较稳定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性的知识。

28.德育的意义、主要任务和内容分别是什么?

【答案要点】

德育是我国全面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