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历史 第7单元 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222693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12.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历史 第7单元 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学年高中历史 第7单元 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学年高中历史 第7单元 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学年高中历史 第7单元 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学年高中历史 第7单元 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学年高中历史 第7单元 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学年高中历史 第7单元 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学年高中历史 第7单元 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学年高中历史 第7单元 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学年高中历史 第7单元 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学年高中历史 第7单元 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学年高中历史 第7单元 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学年高中历史 第7单元 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学年高中历史 第7单元 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学年高中历史 第7单元 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学年高中历史 第7单元 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学年高中历史 第7单元 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历史 第7单元 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

《学年高中历史 第7单元 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历史 第7单元 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高中历史 第7单元 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

学年高中历史第7单元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重点难点

1.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2.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3.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1.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复的原因。

(重点)

2.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的原因、过程及影响。

(重点)

3.中日建交的原因、过程。

(重点)

4.新时期中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及影响。

(重点)

5.理解影响国家外交的因素。

(重难点)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背景

(1)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美国的抵制政策,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直被台湾的国民党集团非法占据。

(2)20世纪70年代,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家,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概况: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包括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3.影响:

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易错提醒]

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恢复”而不是“加入”,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是其主要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二、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

中美关系正常化

中日关系正常化

背景

20世纪70年代初,世界局势发生重大变化,改善关系成为中美两国的共同要求,中美关系开始缓和

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

过程

(1)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联合公报》

(2)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两国签署了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

影响

(1)国际上掀起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

(2)打破了美国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我国出现了外交新局面

三、新时期的外交建树

1.调整目标

(1)背景: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党全国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始实行改革开放。

(2)目标: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推行不结盟政策。

2.建树表现

(1)积极参加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活动,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2)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2001年10月,在上海成功举办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形成了“上海共识”。

(3)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2001年,中国、俄罗斯等六国在上海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建立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

[易错提醒]

正确认识中国不结盟政策

虽然中国一直奉行不结盟原则,支持不结盟运动,但是,中国一直不是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国。

中国多边外交的中心是联合国而不是周边国家,外交政策不是由国家关系决定的,而是由国家利益决定的。

[思维深化]

我国对外关系的原则

(1)根本原则——独立自主。

(2)根本出发点——国家利益。

(3)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4)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5)基本立足点——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主题一 重返联合国

史料 1971年10月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潇洒而豪放的大笑,被西方媒体描述为:

“震碎了议会大厦的玻璃!

思考 

(1)乔冠华因何大笑?

他的笑那么潇洒豪放、痛快淋漓,他的笑被西方媒体描述为“震碎了议会大厦的玻璃”说明了什么?

(2)20世纪70年代初期,新中国为什么能够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答案 

(1)原因:

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包括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说明:

中国外交取得了重大胜利;美国等西方国家孤立中国的政策宣告失败;中国将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言之有理即可)。

(2)一是随着第三世界的崛起,第三世界国家在联合国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就是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第三世界国家提出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二是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

(1)根本原因:

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2)客观原因:

美国霸权地位相对衰落,对联合国的控制减弱;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加入联合国,在联合国中的作用大为加强。

(3)直接原因:

新中国历来重视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关系,第三世界国家在第26届联大上也大力支持中国。

主题二 中美关系正常化

史料 在《尼克松回忆录》中,尼克松回忆道:

“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握手,使他深受侮辱……(1972年访问时)我走完阶梯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

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思考 

(1)为什么杜勒斯当年拒绝与周恩来握手,而尼克松却“决心伸出我的手”?

(2)为什么尼克松说“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答案 

(1)拒绝原因: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抗美援朝的胜利;两大阵营的对抗。

握手的原因:

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美国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潭。

(2)尼克松访华结束了中美两国的敌对状态,开始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

中美关系改善的影响

中美关系的改善,是中国外交形势转变的关键因素。

它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使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高潮,彻底打破了美国孤立中国的外交政策;对此后的国际关系影响深远。

主题三 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特点

史料 1996年4月,中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国在上海建立“上海五国机制”。

2001年6月,该机制发展为上海合作组织。

思考 

(1)这一组织反映了怎样的一种新型国家关系和区域合作模式?

(2)该组织对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有何重要意义?

答案 

(1)以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

以大小国家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为特征的区域合作模式。

(2)对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新时期中国外交的成就

中国新时期外交成就的取得,取决于外交政策的重大调整和国际形势的变化。

事实证明,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的发展不会对任何国家带来威胁,只会更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

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特点

(1)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

(2)中国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不诉诸武力,不干涉他国内政,反对把自己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于人。

(3)中国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其他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4)中国愿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实行全方位、无敌国外交。

(5)中国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愿在平等互利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和地区广泛开展贸易往来、经济技术合作和科学文化交流,促进共同繁荣。

(6)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成为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坚定力量。

1.在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外交上获得划时代的胜利,这是指(  )

A.美日等国保留台北席位的提案被废置

B.美国的“双重代表权”方案被否决

C.中国代表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获得大会的通过

D.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答案 D

解析 中国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获得划时代的胜利是指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2.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美两国长达二十多年的敌对状态宣告结束,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其标志性事件是(  )

A.基辛格秘密访华

B.乒乓外交的开展

C.尼克松总统访华

D.《中美建交公报》发表

答案 C

解析 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标志性事件是尼克松访华,故A项错误,C项正确;乒乓外交的开展是以民促官,不是中美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的标志性事件,故B项错误。

3.有学者认为,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实现,真正起决定性、直接作用的是中国政府和国际环境。

对“国际环境”理解正确的是(  )

A.两极格局的瓦解

B.中国大国身份的确立

C.中美关系的改善

D.日本的国际地位下降

答案 C

解析 两极格局的瓦解于1991年,中日关系正常化于1972年,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身份参加国际会议,始于1954年,与中日关系正常化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中美关系改善于1972年——尼克松访华,日本在美国改善对华关系的“越顶外交”中受到冲击,日本首相访华,实现中日关系正常化,故C项正确;20世纪70年代,日本迅速崛起,在资本主义世界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故D项错误。

4.21世纪初,中国为推进新型区域合作、促进中亚地区和平与稳定而采取的重要举措是(  )

A.倡导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B.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C.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国

D.建议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首脑会晤

答案 A

解析 上海合作组织是2001年在中国的倡导下建立的,促进了中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是推进新型区域合作的重要举措,故A项正确。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9年11月15日和1950年1月8日,周恩来两次致电联合国秘书长赖伊和联大主席罗慕洛,声明“驱蒋纳我”的立场,中国开始了争取恢复联合国代表权的斗争。

材料二 1964~1971年“驱蒋纳我”提案的表决情况。

会议

通过

反对

弃权

1964年

40

57

13

1970年

51

49

25

1971年

76

35

17

材料三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美国驻联合国大使不得不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望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

(1)材料一表明新中国成立时提出了什么政治要求?

为什么没有实现?

(2)材料二中1971年的表决情况发生了什么变化?

为什么?

(3)材料三中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被认为是“历史上的转折点”,应如何理解?

答案 

(1)提出驱逐国民党集团,恢复中国在联合国代表权的要求。

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以未承认新中国为理由,拒绝讨论中国的提案。

(2)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了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并驱逐台湾国民党集团代表。

原因: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广大主持正义的国家的支持。

(3)中国取得的胜利,表明中国的外交活动打破了美国的阻挠,联合国中第三世界国家力量加强;美国世界霸主地位受到动摇。

解析 本题围绕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曲折过程命题,注意材料信息和课本知识的有机关联。

(1)问“政治要求”从材料中可以找到答案;原因可结合教材知识回答。

(2)问要注意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寻找其中的规律;“原因”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第(3)问应抓“恢复”,说明是“历史上的转折点”。

[对点练]

知识点1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针对第26届联合国大会投票通过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美国舆论认为,这是美国自联合国成立以来遭到的最惨重的失败。

这是因为该事件(  )

A.表明美国霸权遭到世界抵制

B.加剧了中美两国间的对抗

C.打破了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

D.促使美国改变了对华政策

答案 C

解析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故C项正确。

2.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复的主要国际因素是(  )

A.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

B.中日关系趋向缓和

C.中美关系趋向缓和

D.广大发展中国家力量的增强

答案 D

解析 注意题目的要求是“主要国际因素”,当时中苏关系恶化,排除A项;B、C两项发生在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之后,符合题意的只有D项。

3.“这是一个早就该取得的胜利,这是联合国的胜利,也是世界人民的胜利。

”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的代表站起来高喊:

“我们胜利了!

中国万岁!

”出现了联合国历史上空前未有的盛况,中国在外交上取得了划时代的胜利。

这描绘的是(  )

A.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联合国承认了新中国的独立自主

C.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答案 A

解析 本题主要再现了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时的情景。

由“联合国”“第三世界”“中国”“胜利”这些词语可以得出A项正确。

B项错误,联合国没有资格承认一个国家是否为独立国家;C、D两项与题干不符。

知识点2 中美关系正常化

4.1972年尼克松与周恩来相见,标志着“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其准确含义是(  )

A.中美两国的矛盾开始消失

B.中国的国际地位开始提高

C.中国的国际环境得到改善

D.中美关系由敌对开始走向正常化

答案 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尼克松访问中国,发表《中美联合公报》,中美两国结束了二十多年的对抗,由敌对开始走向关系正常化。

5.基辛格,见证中美外交风云的“活化石”,在其著作《论中国》中指出中美之间的合作关系“对全球的稳定与和平至关重要”,如果两国之间进入“冷战”状态,“将阻止太平洋两岸一代人的进步”。

下列有利于中美两国共同发展的事件是(  )

A.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B.朝鲜战争的爆发

C.美国向联合国大会提出“双重代表权案”

D.1972年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答案 D

解析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是中国与苏联签订的,所以A项不正确;朝鲜战争的爆发使中美关系更加恶化,B项不正确;“双重代表权案”的目的是分裂中国,C项不正确;1972年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则使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D项正确。

6.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

“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美国发表这一声明意在(  )

A.缓和中美关系,集中对抗苏联

B.承认中国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

C.缓和中美关系,促进中国统一

D.承认封锁新中国政策的错误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中美关系缓和的原因。

20世纪70年代,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劣势,为对付苏联,美国缓和与中国的关系。

7.下图反映了新中国三次与外国建交的高峰,其中第二次建交高峰出现的原因包括(  )

①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②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③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 ④《中美联合公报》签署

A.①③B.①④

C.①②④D.②③④

答案 B

解析 图中涉及的是第二次建交高潮是在20世纪70年代,其原因是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而②是建交高潮的结果,③是指1978年以后,不符合题意。

知识点3 新时期的外交建树

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外交上,国家将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作为外交目标。

下列不属于提出该外交目标的依据的是(  )

A.中国力图构建自己的政治大国地位

B.在国际舞台上中国的地位举足轻重

C.中国对“和平与发展”国际形势的判断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答案 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新时期中国外交目标调整的原因。

A项说法错误,中国已经属于政治大国,符合题意。

9.21世纪初,加强了我国与俄罗斯和中亚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合作,成为我国外交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历史成果是(  )

A.发展与东南亚联盟的友好关系

B.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经济活动

C.成立多方共赢的上海合作组织

D.以联合国为中心开展多边外交

答案 C

解析 注意时间限制“21世纪初”和国家条件限制“俄罗斯和中亚国家”。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答案为C。

10.有西方学者认为,上海合作组织是中俄对抗美国与西方的一个形式。

俄罗斯有学者则呼吁建立一个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代表的“新华约”之类的某种“反北约”的组织。

下列对这两种观点的评述,最准确的是(  )

A.没有认清该组织的新特点

B.清楚分析了当今世界政治局势

C.表达了对美俄争夺中国的担心

D.低估了中国在国际组织中的领导作用

答案 A

解析 上海合作组织是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而不是军事结盟性质的组织,并不针对第三国,故A项符合题意。

材料中体现的两种观点明显具有“冷战”的思维,并没有认清当今的国际局势,故B项错误;C、D两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能力练]

11.1971年,新中国代表团出席联合国代表大会,智利一位代表描述道:

“中国人来到联合国就好像他们从月球上或从火星上来的——是素不相识或神话般的人物。

”产生这一看法的原因是(  )

A.中国长期与世隔绝

B.智利代表不了解中国

C.中国长期被排斥在联合国事务之外

D.美国海外战略政策的调整

答案 C

解析 新中国成立后,长期被排斥在联合国事务之外,以至于其他国家对中国了解甚少,因此出现材料中的情景。

故选C项。

A项与史实不符,鸦片战争后,中国与世隔绝的状态已被打破;B项属于表面现象;D项与材料信息无关。

12.中美在上海发表的《中美联合公报》中声明:

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任何一方都不准备代表任何第三方进行谈判,也不准备同对方达成针对其他国家的协议或谅解。

这主要是针对(  )

A.苏联在亚太地区的扩张B.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C.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霸权D.日本迈向政治大国

答案 A

解析 根据对题目材料的理解、分析可知,这是中美1972年在上海发表的《中美联合公报》,当时美国处于美苏争霸中的守势,20世纪60年代开始中苏关系恶化,苏联在对外关系中处于咄咄逼人的态势。

《中美联合公报》不可能针对中美任何一国,故排除B、C两项;D项不符合当时的史实。

13.1972年,作为中国问题观察家的费正清跟随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

费正清当时谈到中美两国间的关系时说:

“从1950年到1971年,华盛顿送上月球的人比派往中国的还多。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新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B.苏联对中国的外交干涉

C.中美处于敌对和仇视状态

D.美中两国间没有任何共同利益可言

答案 C

解析 题干材料“华盛顿送上月球的人比派往中国的还多”反映了当时中美关系处于敌对状态,中美之间人员交流非常少。

14.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就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中国热爱和平、积极履行国际法义务的负责任大国形象。

这反映出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特点是(  )

A.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重视同世界大国建立不同类型的“伙伴关系”

C.重视经济外交和不结盟外交

D.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答案 D

解析 A表述不全面,C材料中未涉及,B“世界大国”的表述不妥,D符合题意。

15.2001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元首相聚上海,共同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这一外交实践(  )

A.形成了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模式

B.开创了发达国家加强经济合作的新模式

C.确立了处理国家与国家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D.丰富了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

答案 D

解析 上海合作组织是不结盟的地区性国际组织,是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故选D。

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中国将自己确定为苏联的一个盟友。

然后在中苏分裂后,他把自己看作反对两个超级大国的第三世界的领袖,这使他付出了高昂代价,而获利却甚少。

在尼克松政府做出政策调整后,中国开始寻求在两个超级大国的均势游戏中充当第三方,70年代当美国似乎微弱之时,他与美国结成了联盟,然后在80年代当美国军事力量增强,而苏联经济上衰弱并陷入阿富汗战争时,它转向与美苏保持等距离。

然而,随着超级大国竞争的结束,“中国牌”变得毫无价值,中国又一次被迫重新确定自己在世界事务中的作用。

它确立了两个目标:

成为中华文化的倡导者,即吸引其他所有华人社会的文明核心国家以及恢复他在19世纪丧失的作为东亚霸权国家的历史地位。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材料二 未来的中国对世界的影响,有三点值得一提。

……第二点与第一点不同但有关联,那就是中国更愿意与它的邻国——哪怕是对它怀有疑虑的邻国保持和平关系。

……中国在当前(和将来)的国际体系中作为真正独立的角色的重要性,由于它在处理与其他大国的关系时所表现出的“风格”而大大增强了。

——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70年代中国“与美国结成了联盟”的原因。

(2)结合中国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外交活动,说明材料二的观点。

答案 

(1)改善中国国际地位的需要;应对来自苏联的威胁;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需要;国内建设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

(2)说明:

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不结盟政策;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如成立上海合作组织等。

解析 第

(1)问,“原因”主要从中国的角度分析促使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因素,根据材料一并迁移和调动所学知识作答即可。

(2)问,根据材料中信息“与……邻国保持和平关系”“国际体系”“真正独立的角色”“处理与其他大国的关系”等,结合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相关知识作答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