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讲义.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222909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697.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辩证法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自然辩证法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自然辩证法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自然辩证法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自然辩证法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自然辩证法讲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7页
自然辩证法讲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7页
自然辩证法讲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7页
自然辩证法讲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7页
自然辩证法讲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7页
自然辩证法讲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7页
自然辩证法讲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7页
自然辩证法讲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7页
自然辩证法讲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7页
自然辩证法讲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7页
自然辩证法讲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7页
自然辩证法讲义.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7页
自然辩证法讲义.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7页
自然辩证法讲义.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7页
自然辩证法讲义.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7页
亲,该文档总共5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然辩证法讲义.docx

《自然辩证法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辩证法讲义.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自然辩证法讲义.docx

自然辩证法讲义

自然辩证法之绪论

主讲:

成良斌

一、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内容和性质

1.研究对象:

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规律

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

人类认识自然界的一般规律和方法

2.学科内容

自然观:

物质观

自然观

自然界的演化和发展

人与自然的关系

科技观:

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标准

科学技术是福还是祸

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和模式

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条件

科技方法论:

科学问题与科研选题

科学发现的逻辑

观察与理论

科学思维

科学悖论

科学研究的起点

3.学科性质

哲学门类(有争论):

属二级学科(群)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部分,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部分。

交叉学科:

哲学、科学社会学和科技史学

桥梁和纽带:

联结哲学和科学技术

二、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历史

1.历史渊源(从古希腊自然哲学的诞生到19世纪40年代初)

第一阶段:

自然科学还没有从哲学中分化出来,当时的哲学和自然科学统称为自然哲学。

泰勒斯(约公元前624-547年):

万物的始基是水。

阿那克西美尼:

万物的始基是气。

赫拉克利特:

万物的始基是火。

德谟克利特:

万物的始基是原子和虚空。

古希腊人的宇宙观

有限说(巴比伦人认为宇宙是一个密封的小箱子;古埃及人认为宇宙象一个长方盒子)

无限说(德谟克利特和赫拉克利特等)

地心说(阿那克西曼德等)

地动说(毕达哥拉斯学派等)

混沌说(认为宇宙是从一种最原始的混沌中产生出来的。

古希腊人的自然观:

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的

自然界是统一的(统一于若干具体的物质形态)

自然界是运动、变化的

一切自然物都是“矛盾物”

自然界是普遍联系的、有机的整体

第二阶段:

自然科学与哲学分道扬镳,与神学分庭抗礼。

观察、实验方法的运用(始于15世纪下半叶)

分门别类

牛顿力学的发展

机械自然观和方法论的形成(哲学与自然科学重新结盟)

第三阶段:

机械自然观向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转变

1755年,康德《自然通史和天体理论》

(1796年,拉普拉斯《宇宙体系论》附录)

黑格尔(1770-1831)客观唯心主义自然观

费尔巴哈(1804-1872)唯物主义自然观

19世纪自然科学的重大发现:

1830年赖尔的地质学、1831年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定律、巴斯德的微生物学、施莱登(1838)和施旺(1839)的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1859年达尔文的进化论等。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2.创立和发展

马克思《数学手稿》(19世纪40年代)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写于1873-1876和1878-1883年,1925年出版)

恩格斯《反杜林论》(写于1876-1878年,在当时的德国社会民主党党报上连载)

三、自然辩证法与自然哲学、科学哲学的关系

1.自然辩证法与古希腊自然哲学的关系

古希腊自然哲学直接对自然界作出判断;

自然辩证法则以自然科学为基础。

古希腊自然哲学依靠的手段和方法:

直观、猜想、虚构和思辨;

自然辩证法则依靠概括和总结自然科学的成果。

2.自然辩证法与西方科学哲学的关系

西方科学哲学研究自然科学的哲学问题,但无视或反对自然科学的辩证法,特别是不承认自然界有辩证法。

西方科学哲学禁止研究自然科学的本质和客观基础,目中无物。

古希腊自然哲学和西方科学哲学是两个极端。

3.自然辩证法可以看着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哲学和科学哲学

自然哲学=>自然观

科学哲学=>科技观、科技方法论

有人据此把自然辩证法的内容划分为以下四大块:

自然科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和科技与社会。

4.关于自然辩证法的改名

(1)“自然辩证法”一词的由来

(2)改名为“科学技术哲学”

有利于其学科化和与国际接轨,但缩小了其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3)改名为“科学技术学”(ScienceandTechnologyStudies,参考《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1)

下涉:

科技哲学、科技社会学、科技史学、科技管理学、科技法学、科技政治学、科技政策学、科技伦理学、科技传播学、科技文化学等。

(自然哲学?

目前,美国的康奈尔大学设有科技学系,其研究人员的研究方向有:

科学哲学、科学史、知识社会学、科技社会史、科技政治史、生命伦理学、技术史、科学人类学、科学传播与普及、公共卫生政策、农业系统生态学、产业政策与创新经济学、美国医学社会史、工程的社会影响等。

(4)对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和三大块内容的反思

四、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和方法

1.意义

前提和基础

改变观念和思维方式

提出科学问题

提高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2.方法

(1)增强哲学素质(至少看一本西方哲学史的书)

(2)抓住重点(自然辩证法基本理论)

(3)了解有关自然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史(至少看一本科学技术史方面的书)

(4)重视应用(实践教学)

(5)课堂学习与课外阅读相结合(通读教材和相关资料)

五、参考书目

吴国盛《科学的历程》湖南科技出版社,1997

李思孟等《科学技术史》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罗素《西方哲学史》商务印书馆

《自然辩证法研究》

《自然辩证法通讯》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科学学研究》

《中国软科学》

《科研管理》

华中科技大学求真网:

北京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简称科科网):

三思科学网站:

http:

//www.oursci.org

科学网:

 

第一讲科学、非科学和伪科学

主讲:

成良斌

一、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标准

1.逻辑经验主义的划界标准

  代表人物有石里克、卡尔纳普等人

  可证实原则:

在原则上可被经验证实或证伪

  他们认为,可被经验证实的命题和分析命题是有意义的;其他都是无意义的、非科学的、形而上学的。

2.证伪主义的划界标准

英国哲学家波普尔(1902-1994)

代表作:

《科学发现的逻辑》(1934)

    《猜想与反驳》(1963)

证实与证伪在逻辑上的不对称性

可证伪性与可证伪原理

可证伪程度

波普尔认为是非科学的命题或理论有:

 永真式命题

 重言式命题

 数学命题

 形而上学命题

 伪科学命题

 宗教、神话

3.历史主义的划界标准

代表人物有库恩、拉卡托斯和费耶阿本德等人。

(1)库恩的范式

  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

  基本理论和定律

  实验仪器和方法

  范例

库恩的划界标准:

  范式的有无

范式与宣传、信仰

(2)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

硬核:

基本假设和基本原理

保护带:

辅助性假说

助发现法:

正面和反面

拉卡托斯的划界标准:

预见性的有无

进步的研究纲领和退步的研究纲领

科学的划界标准与科学的评价

(3)费耶阿本德的划界标准:

无标准

费耶阿本德的无政府主义和多元主义

 反对方法论:

怎么都行(anythinggoes)

 科学的地位:

反对科学沙文主义

 非理性的作用:

保护新理论,战胜旧理论

 非科学的作用:

科学的来源和组成部分

二、非科学、伪科学与反科学

科学、非科学、伪科学与反科学之间的关系

2.反科学思潮

科学是社会建构的产物

瓦解科学知识的客观性

抨击科学霸权

倡导人文社会科学:

  用人文代替科学,用玄学改造科学

3.伪科学的分类和鉴别

伪科学的定义:

自称为科学,但又不是科学

伪科学的分类:

    广义和狭义——假与伪

    静态和动态

    江湖型、学院型和权贵型

    伪科学和伪技术

伪科学研究对象:

异常现象(含虚概念):

人体特异功能、外气、水变油、炼金术、永动机、常温核聚变、聚合水、超浅水船等。

伪科学研究对象的特点:

(1)低概率事件:

外星人与UFO等;

(2)低信噪比事件:

韦伯与气功师等;

(3)巧合事件:

中奖、世界杯与神算等。

狭义伪科学的鉴别

(1)从科学角度看

     自称为科学

     不可重复

     不可证伪

没有形成范式

退化的科学研究纲领

(2)从经济角度看:

以赢利为目的

(3)从社会角度看:

产生社会危害   

伪科学的防范

观念更新

依法治伪

民主监督

传媒监管

科学素养

三、小结

1.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标准:

     从经验证实到实践检验。

2.伪科学是非科学,但非科学不一定是伪科学。

3.伪科学不同于反科学。

4.伪科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真正要防范和批判的是狭义的伪科学。

第二讲科学技术前沿的哲学问题

引子:

(1)前沿:

既指新近解决的科学技术问题;也指正在探索中的科学技术问题;还指其产生的哲学问题至今没有很好解决的那些科学技术问题

(2)科学技术与哲学之间的联系问题。

历来众说纷纭:

无关说、取代说、指导说和相互促进说。

1各个历史时期的科学技术都曾产生过哲学问题

1.1原因之一:

科学的发展会触及学术传统

学术传统分一个学派的传统和一个时期整个科学界的传统,属于信仰的内容之一。

例子1:

古代的根号2事件

■和毕达格拉斯学派有关,该学派相信:

任何一次度量都可以用数表示出来。

困境:

等腰直角三角形。

例子2:

欧姆定律被延迟承认

采用的是法国数学物理学派的方法

导热杆热流量与温度差成正比

导线电流量相当于热流量,温度差相当于电驱动力。

推论应该是电流正比与两点之间的驱电力。

实验中采用温差电偶,电力扭称,是很先进的。

有实验结果,但未被学术界承认。

根本原因是无法接受法国的数学物理方法

孟克:

“自从牛顿和笛卡尔时代以来,数学的价值已经越来越高。

我们不能不看到这种价值已经充斥法国的广大领域,而且正在向德国袭来……如果我们诚心诚意地为着促进科学的发展,并且正确而又全面地考虑目前物理学状态的话,那么我们一时也不能不想到我们更需要的是观察和实验,而不是计算和几何公式。

1.2原因之二:

科学发展会触及政治和宗教信仰

案例:

伽利略案

2科学技术发展离不开哲学思想的指导

●宏观上哲学指导自然科学的案例:

(1)中国未能产生近代科学和中国哲学的影响有关:

☺中国古代取得了光辉灿烂的科技成就

☺儒道两家都强调内心追求,对外界采取消极态度:

道家追求的道就在人心中,儒家强调先天存在的“知”和“能”

☺中国科学与西方科学的区别

(2)科学中心的形成和转移是以哲学高潮的超前形成和转移为条件的

刘则渊、王海山以《哲学史》(1—6卷,敦尼克主编)为统计资料源,对近代以来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的哲学家人数进行了统计,并把一个国家的哲学家人数超过世界总数的15%时,称为哲学高潮期。

他们发现,近代以来哲学高潮期是客观存在的,且存在转移现象。

近代世界哲学高潮发生顺序、时间长短及峰值表

哲学高潮期(I)和科学中心期(III)的起始年代表

哲学高潮期(I)和科学中心期(III)的

峰值发生年代表

结论:

(1)哲学高潮期兴起和转移顺序与科学中心的转移顺序一致;

(2)科学高潮期前都存在一个哲学高潮期,说明哲学高潮的兴起和转移是导致科学中心形成的重要原因;哲学高潮是科学兴盛的先导。

(3)哲学对自然科学有指导作用。

●微观上哲学指导自然科学的例证:

帕斯卡、洛仑兹

3科学前沿的哲学问题

3.1转基因食品引发的问题

定义:

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它物种上去,通过对生物的基因进行改造获得的食品。

♥1983年问世。

目前有转基因食品4000多种,转基因植物的种植面积有7亿多亩。

美国是转基因植物种植大国,转基因玉米种植面积占1/3,转基因大豆和棉花各占1/2。

♥2002年上半年,上海一家公司的调查。

调查内容是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认识。

结果52.1%的人不赞成发展转基因食品;同样售价情况下,60%以上的人表示不会购买贴有转基因食品标签的商品。

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赞成发展转基因食品的人认为:

☺认识有误区。

☺转基因育种同常规杂交育种没有本质不同;

☺迄今未发现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

☺数亿人食用未发现对健康造成的有害影响;

☺马铃薯案件和斑蝶案件在实验结果分析和实验方法上都有严重缺陷。

■反对发展转基因食品的人认为有潜在危险性:

☺食用安全上有潜在危险性

☞过敏反应的转移

☞疯牛病

☞2002年2月17日《中国环境报》的观点

☞马铃薯案件:

英国罗伊特研究所、普斯陶教授1998年8月10日在电视上公开了实验结果。

☺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危害性:

☞1995年5月,《自然》发表了罗西教授文章,指出抗虫害转基因βt玉米的花粉含有毒素,44%的幼虫死亡。

☞转基因会逃逸、泄露,会与野草杂交产生超级杂草,超级害虫。

☺对生物多样性的潜在危害性

☞通过逃逸会破坏自然界原有基因库

☞会改变现有生态系统结构

☺对经济贸易的潜在危害性

☞造成种子市场的控制、垄断

☞培育出不育种子,一次性种子、抗特定除草剂的种子

☞会把含有对人体有害的基因的食品输入别国

目前采取的对策:

实质等同性原则:

如果一种新的食品与传统食品的分子、成份、营养等数据实质等同,该食品被认为与传统食品同样安全。

这一原则操作上有困难。

加贴标签:

政府在推卸责任,难以实现,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味道。

3.2克隆技术的伦理问题

1997年2月23日英国《泰晤士报》登出了一个爆炸性新闻,多利羊问世了。

这是用体细胞通过无性繁殖技术培育出的第一个克隆产品,从此克隆技术逐渐走向成熟。

克隆技术应用于人类会面临许多伦理问题:

▲   克隆人的身份难以认定

☞人是动物长期进化而来的,是通过有性繁殖产生的,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成熟起来并具有特殊的生物性、社会行为和社会特征的集合体。

☞克隆技术只能克隆出生物人,无法克隆社会属性,想克隆有全息拷贝的人不可能。

☞克隆人如不是人,就可在其身上进行一系列被禁止的试验,这合乎人道吗?

☞克隆人是人,也会面临伦理道德问题。

▲   克隆人搞乱了社会人伦关系,无法纳入现有的伦理体系。

▲克隆人会因自己的特殊身份产生心理缺陷,形成新的社会问题。

他们可以寻找其生物学父母、社会学父母吗?

一旦找到克隆人可以更换父母吗?

克隆人对谁的遗产有继承权?

克隆人的生理性状是完全受到控制的,会产生悲观心理和宿命感。

为某种目的而生产的克隆人一旦知晓会报复社会。

▲ 对现有家庭结构形成冲击

▲对作为自然物中一部分的人类发展是一种过强干涉,可能影响人类的人种自然构成和自然发展。

☞性别比例失调

☞人种失调

☞由于要利用在人体内至少存活了20年的细胞,在20年中,化学和环境辐射的影响有可能使细胞脱氧核糖核酸的特性发生改变,用它去克隆会产生许多生理缺陷的人。

☞增大了人类退化的危险。

☞会带来生命的淡薄。

▲一旦被滥用会带来严重的社会恶果:

☞克隆天才人物

☞克隆人工业化,使人沦为商品

☞克隆出怪物

3.3网络伦理问题

个人隐私

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

网络色情

信息垃圾

网络信用危机

网络黑客

网络沉溺

3.4相对论的哲学问题

可观察量在理论中不再具有绝对意义

传统看法:

物理量等价于可观察量

相对论:

测量具有相对性

时空观念的变革(亚里士多德、牛顿、爱因斯坦和霍金)

科学研究的材料是不是纯客观的?

第三讲科学技术是祸还是福

主讲:

成良斌

一、科学技术的属性和价值

1.什么叫科学和技术

科学的三个层面:

广义、中义和狭义

   两个状态:

静态和动态

技术的两个层面:

广义和狭义

广义的技术包括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人本身,如管理技术、宣传技术、军事技术和弹钢琴的技术等;

狭义的技术仅包括改造自然,如生产技术、工程技术和医疗技术等。

技术的两个状态:

静态和动态

静态的技术是指技术体系,包括知识体系和工具体系两方面;

动态的技术是指技术活动,即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

两个要素:

主体和实体

2.科学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科学的自然属性:

科学所揭示的内容必须与自然现象或过程相一致,不能违背自然规律。

科学的社会属性:

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进行的,不能违背社会规律。

  如科学中心的产生和转移,

   近代科学的产生,

   默顿规范的失效等。

3.技术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技术的自然属性:

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和科学规律,如永动机。

技术的社会属性:

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进行的,不能违背社会规律。

  如印刷术的产生和发展,

   蒸汽机,

   世界各国的技术发展战略等。

4.科学技术的价值

四种观点:

价值无涉

     价值中性

     福

     祸(致毁知识)

勾勒姆(Golem):

犹太神话中的怪物,强有力、笨拙而又无知。

价值偏向在“动态”的科学技术中产生,这是由科学技术的社会属性决定的。

核技术的价值:

福——核能发电

       祸——核弹

核弹的价值:

福——移山填海、开采石油和矿产、扑灭井喷、消灭化学和生物武器、地下核爆炸发电、防止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

(核弹的成本只有化学炸弹的1/10,1%,甚至1‰。

增产石油是消耗的核燃料能量的5-7倍。

地下核爆炸发电使可释放的核变能源增加了100倍,有关技术将在今后20-30年内解决。

40-50年后将成为世界能源的主导供应者。

祸——用于战争

核弹用于战争的价值:

福——正义战争

          祸——非正义战争

结论:

价值偏向由人的活动决定,归根结底由人的价值观决定。

这种观念的核心是如何看待自然,如何看待人。

二、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

1.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

   原始社会——依赖关系

   农业社会——平衡关系

   工业社会——掠夺关系

   信息社会——“和谐”?

2.哥白尼式的革命

人类中心主义:

狭义→广义

  古希腊-普罗泰戈拉:

人是万物的尺度。

     -柏拉图:

理念论

  中世纪-《圣经》与托勒密的地心说

  近 代-笛卡尔:

人是自然界的主人、统治者。

     -康 德:

人是自然界的最高立法者。

     -培 根:

知识就是力量。

     -洛 克:

对自然的否定就是通往幸福之路。

非人类中心主义:

  广义的人类中心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

原因:

(1)自然界具有内在价值

   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工具价值)

   商品性价值(经济价值)与非商品性价值

   生存价值、科学价值和审美价值

(2)理性的局限性

(3)人类中心主义容易滑向部分人中心主义

权利的下放与自然的权利

三、可持续发展观

1.问题的提出

2.两个或三个平等:

   人与人的平等(代际、代内)

   人与自然的平等

3.自然界的报复和人的报复(恐怖主义)

4.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无限性

   自然资源的有限性是相对的,

   自然资源的无限性是绝对的。

5.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四、结论

1.科学技术不是价值无涉的,这是由科学技术动态定义和其社会属性决定的。

2.科学技术是福还是祸将由三个平等(人与自然、代际、代内)决定。

3.自然资源的有限性是技术悲观主义的潜在前提。

4.福与祸的相对性。

第四讲科学发展的模式

主讲:

成良斌

1概述

科学从小到大逐渐发展起来的:

☏按时期分,经历了古代、中世纪、近代、现代四个阶段;

☏按形态分,经历了零星的知识、经验形态的知识、理论形态的知识、知识体系四个阶段。

自然科学发展模式又可称为“科学演进的模式”,是从动态上描述科学发展的主要特征和内在机理。

♥宏观上描述科学整体运动的规律。

♥微观上阐述科学理论生长的过程。

2宏观上的科学发展模式

(一)

2.1指数增长律

恩格斯:

“科学发展则同前一代人遗留下来的知识量成正比。

因此,在最普通情况下,科学也是按几何级数发展的。

科学的发展“可以说是于其出发点起的(时间的)距离的平方成正比的。

普莱斯W=αеТβ(W为科学指标,α、β为常数,Т为年代)

指数增长率存在的问题:

导致增长佯谬。

S型曲线

2.2汤浅现象

从大的时间尺度看,在不同地区或国家科学发展不平衡。

最先注意到这一点的是(英)贝尔纳。

1954年《历史上的科学》中明确把一个时期科学技术繁荣昌盛的国家或区域称为“技术和科学活动中心”。

从旧石器时代到1950年,共存在过20个技术和科学活动中心。

贝尔纳揭示了这个现象,未能展开进行深入研究。

1962年,日本学者汤浅光朝用统计方法再次证明。

科学活动中心:

一国科学成果技术占同期世界科学成果总数的百分比超过25%的国家。

科学兴隆期:

一国保持在25%以上的时间。

统计源:

Herbonsha的《科学和技术编年表》(1956年版)

2.3凯德洛夫的带头学科理论

☞不再着眼于科学在空间上的发展状况,而是着眼于科学的内部结构。

20世纪70年代发现,各门学科的发展并不是齐头并进的。

☞带头学科或先导学科——形成学科群。

☞科学的发展过程就是带头学科(及形成的学科群)不断被取代和更替的过程。

☞起作用的时间T=200/2n-1

启发性:

(1)自然客体的复杂程度和发展水平不一,为了认识它们,首先认识这些自然客体的共同基础。

这个共同基础往往就是带头学科。

(2)理解了为什么现代科学技术是加速发展的——学科群

3宏观上的科学发展模式

(二)

3.1科学发展累积模式

认为科学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

知识从少到多,日渐积累,越积越多。

代表人物: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惠威尔(W.Whewell)

3.1.1亚里士多德

从观察上升到理论,再从理论返回

到观察,以指导观察。

前者采用

“归纳”,后者采用“演绎”。

从过程1到过程2,一般理论1成了认识的背景,指导并解释经验观察2,这就要暗含一个前提:

前后不矛盾。

不矛盾意味着知识融汇的可能。

3.1.2惠威尔

把科学的进化比作支流汇成江河的形式,即科学是通过归并而进化的

开普勒定律

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

潮汐运动规律

其它事实

如何归并的呢?

首先要有事实1、2······m

经验定律1、2、········n

更高层次定律1、2、········o

理论

必然的推论:

定律和理论并不在同一个层次上

对惠威尔观点的批评:

图尔明的批评

恩格斯:

“在化学中,燃素说经过几百年的实验工作提供了这样一些实验材料,借助于这些材料,拉瓦锡才能在普利斯特列制出的氧中发现了幻想的燃素的真实对立物,因而推翻了全部的燃素说。

但是燃素说者的试验结果并不因此而完全被排斥,相反地,这些实验结果仍然存在,只是它们的公式被倒过来了,从燃素说的语言翻译成了现今通用的化学的语言,因此它们还保持着自己的有效性。

“自然秩序理想”概念

一个理论被另一个理论替代就是“自然秩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