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225933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6.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docx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docx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

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

 

1.课内阅读,完成练习。

   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像一串美丽的梦,是我们自己小心地轻轻吹起的,吹了起来,又轻轻地飞起,是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借着扇子的轻风,把她们一个个送上天去送过海去。

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

或者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越山巅,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一个熟睡中的婴儿的头发上....目送着她们,我心里充满了快乐、骄傲与希望。

--选自《肥皂泡》

(1)“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2)读这段话时,要用(   )的语气。

(3)用横线在文中画出作者想象的部分。

(4)根据短文内容,想想下列加点词语分别指什么?

我心里充满了快乐、骄傲与希望。

快乐:

______

骄傲:

______

希望:

______

(5)假如你看到这些肥皂泡,你会产生怎样的想象呢?

2.课内阅读。

   有一次,在伯父家里,大伙儿围着一张桌子吃晚饭。

我望望爸爸的鼻子,又望望伯父的鼻子,说:

“大伯,您和爸爸哪儿都像,就是有这么一点不像。

   “哪一点不像呢?

   伯父转过头来,微笑着问我。

他嘴里嚼着,嘴唇上的胡子跟着一动一动的。

“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您的呢,又扁又平。

”我看了他们半天才说。

   “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

   “那怎么——”

   “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回壁,就把鼻子碰扁了。

   “碰壁?

”我说,“你怎么会碰壁呢?

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

   “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哦!

”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

”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1)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鲁迅先生的鼻子本来是天生的,为什么说是碰壁碰的呢?

从中体现出鲁迅先生怎样的性格特点?

(3)请你结合当时鲁迅先生生活的社会环境,谈一谈你对“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这句话的理解。

(4)“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说一说大家为什么笑呢?

3.读文段,完成练习。

   妹妹转过头求爸爸。

爸爸不作声,他松开我的手,从路旁一株柳树下,拾起一根又长又细的枝条,把它递给了妹妹,说:

“这是一匹出色的马,你走不动了,就骑着它回家吧。

   妹妹高兴地跨上“马”,蹦蹦跳跳地奔向前去。

等我们回到家时,她已经在门口迎接我们,笑着说:

“我早回来啦!

(1)文中的“马”指的是______。

(2)请找出文中爸爸说的话。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的“早”字说明______

①妹妹跑得很慢。

      ②妹妹跑得很快。

4.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爸爸接着说:

“糖呢,是用甘蔗汁、甜菜汁熬出来的。

甘蔗、甜菜也要有人种。

熬糖的时候,要有工具,还得有火……就算米糕做好了,还得要人包装、送货、销售,这些又需要很多人的劳动。

爸爸拿起面前的糕,说:

“你看,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

(1)看图认词语,照样子标上序号。

①米糕    ②包装    ③送货    ④销售

______

______

______

(2)“经过”一词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填序号)

①通过。

     ②过程。

(3)这两段文字主要是写______(填序号)

①米糕很好吃。

      ②米糕得来不易。

(4)为什么这平平常常的米糕要叫“千人糕”?

5.阅读《狼牙山五壮士》课文片段一,回答问题。

   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

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

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

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

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lūn lún)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

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běng bēng)得紧紧的,全神(贯 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

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坚 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1)选择正确的字或注音。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A.找近义词:

镇定______     险峻______

B.找反义词:

平坦______ 心不在焉______

(3)文中画横线句子,既是______句,又是这一自然段的______句。

(4)片段主要抓住五位战士痛击敌人时的______和______进行描写。

(5)本片段采用______结合的方法,既关注了______,也写了______。

结合相关内容说说这样写的好处是:

______。

6.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三)坐中国船

   1919年6月的一天,在重庆朝天门码头,一只木船靠岸了。

准备去上海的陈毅和其他几个青年,一一走出船舱,登上码头的最高处,欣赏着祖国的大好河山。

   不一会儿,陈毅却皱起了眉头,他的目光(掠  惊)过河岸,盯着挂着外国旗子的军舰,气愤地说:

“美丽的祖国,却在外国列强的铁(啼  蹄)下惨遭蹂(róu)躏(lìn)!

   不几天,联系船票的人回来告诉大家:

去上海,有三家轮船公司的船,一家是日本人办的,给乘客赠送一把洋伞;一家是英国人办的,给乘客赠送一条床单;还有一家是中国人办的,大概是(陪  赔)了本,没有什么送给乘客。

   大家在坐船的问题上争论起来。

有的主张坐日本人或英国人的船,因为可以得到点洋货。

陈毅对大家说:

“北京爆发了'五四’,运动,反对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欺  期)侮。

重庆人民也正在抵制日货,声援北京爱国青年。

在这个时候,我们怎么能为了一点洋货去坐外国船呢?

这还有一点民族气节吗?

”大家都觉得陈毅说得句句在理,一致决定坐中国船去上海。

(1)将文中括号里正确的字找出出来。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观赏一______  争辩一______  漂亮一______  愤怒一______

(3)从文中找出合适的量词。

一______木船  一______青年  一______洋伞  一______床单

(4)日本人送伞、英国人送床单的目的是:

______

(5)陈毅他们最后决定坐______去上海。

从这儿可以看出他______的思想品质。

7.重点段落分析。

《蝴蝶的家》片段

   我常想,下大雨的时候,青鸟、麻雀这些鸟都要躲避起来,蝴蝶怎么办呢?

天是那样的低沉,云是那样的黑,雷、电、雨、风,吼叫着,震撼着,雨点密集的喧嚷着,风将银色的雨幕斜挂起来,世界几乎都被冲洗遍了,就连树林内也黑压压的、水淋淋的,到处都是湿的。

这不是难为蝴蝶吗?

   我一想起来就为蝴蝶着急,这样的天气它们能躲在哪里呢?

它们的身体是那样轻盈,载不动一个水点;它们身上的彩粉是那样的素洁,一点儿水都不能沾污上的;它们是那样的柔弱,比一片树叶还无力,怎么禁得起这猛烈的风雨呢?

想到这里,我简直没法再想下去了,心里是那样着急。

   但是,一位小朋友非常确信地说:

“它们和我们一样,肯定有家。

下雨的时候,它们就会急忙飞到家里去哩!

”不过它们的家在哪里呢?

人家的屋宇里从没有见过有蝴蝶来避雨。

麦田里呢?

也不能避雨。

松林里呢,到处是水珠滚坠。

园里的花是它们的家吗?

花儿自己已经被雨点打得抖个不停了,怎能容它们藏身呢?

就连老树干的底面,也是顺下水来,湿漉漉的。

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呢?

我真为蝴蝶着急了。

(1)写出反义词。

低沉______  轻盈______  确信______  柔弱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3)“想到这里,我简直没法再想下去了,心里是那样的着急。

”作者想到了什么,竟那样的着急?

(4)作者猜想蝴蝶的家会在哪些地方?

概括起来说说。

8.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森林里的野猪啦,小鹿啦,兔子啦,看见狐狸大摇大摆地走过来,跟往常很不一样,都很纳闷。

再往狐狸身后一看,呀,一只大老虎!

大大小小的野兽吓得撒腿就跑。

   老虎信以为真。

其实他受骗了。

原来,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1)根据意思写出文中的词语。

①疑惑不解。

______

②走路时身子摇摇摆摆。

形容自以为了不起的傲慢神态。

______

(2)“跟往常很不一样”是因为(    )

①小动物们都害怕狐狸

②狐狸后面跟着老虎

③小动物们都害怕老虎

(3)写出描写百兽们害怕的语句。

(4)“狐假虎威”在文中指______借着______的威风吓退百兽,现在用来形容______(填序号)。

9.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孩子如果已经长大,

就得告别妈妈,_________________。

牛马有_________,鸟有翅膀。

植物要旅行又用什么_________?

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

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

_________有风轻轻吹过,

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_________。

(1)按照原文填空。

(2)从这段文字中我们知道牛马靠______旅行;鸟儿靠______旅行;蒲公英靠______旅行。

(3)你还知道哪写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

10.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练习。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

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

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

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1)从文段中找出表示动作的词填在括号里。

______孔雀舞        ______跤         ______游戏

(2)读下面的句子,根据要求,把需要重读的词语找出来,并写在横线上。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

①强调民族多:

______

②强调一起学习:

______

(3)文段描写了一所边疆小学的学生上课时和______的情景。

(4)用横线画出文段中描写窗外很安静的句子。

(5)读了文段,我仿佛看到了边疆小学的学生______仿佛听到了边疆小学的学生______。

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

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

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1)“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那又是怎样产生的呢?

正确的是(   )

(2)上文中第二个“偶然的机遇”为什么要加引号?

12.阅读训练。

   我真爱这一片好的故事,趁碎影还在,我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

我抛了书,欠身伸手去取笔,----何尝有一丝碎影,只见昏暗的灯光,我不在小船里了。

   但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

(1)“好的故事”是指______。

(2)你对选文第一段是怎样理解的?

(3)本文开头和结尾两次写到“昏沉的夜”,怎样理解?

13.重点段落品析。

   看!

前面(呼啸 咆哮)而过的东西是什么?

跟它的速度一比,火箭就好像是(停止 静止)的一样。

那是流星体!

流星体是太空中一种较小的天体。

有的流星体运动的瞬时速度能达到二十五万千米每小时,是火箭运动速度的六倍多。

(1)划去括号内错误的词语。

(2)选文介绍的对象是______。

(3)选文使用的说明方法有(  )。

1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太空旅游

   太空可以说是人类尚未征服的最神秘的地方了,到太空去旅游,可以给人提供一种前所未有的体验,最新奇和最为刺激的是旅客们可以尽情感受失重的滋味,同时还能尽情欣赏太空那雄浑壮美的风光。

   要体验太空旅行,对游客的要求并不高。

游客要做的,仅仅是听从宇航员命令,不要给担任“导游”的宇航员们制造麻烦,因此他并不需要经过严格而系统的训练。

   虽然对太空游客的技术要求不高,但有一个条件是必需的,那就是健康的身体。

   美国“太空冒险”公司有一项“月球旅游”计划。

按照这个计划,游客将首先前往国际空间站,在站内停留一周之后再乘坐“联盟”飞船前往月球,在离月球160公里的轨道上空近距离地欣赏“月景”,感受这颗离地球最近的星球的神秘与美丽。

(1)这篇文章共有______个自然段,其中第______自然段介绍了“月球旅游”计划。

(2)给文中划线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前所未有______

①历史上仅有很少的一两次。

②历史上从来没有过。

2.失重______

①物体失去原有的重量。

②物体会增加原有的重量。

(3)根据文章的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

①游客去太空旅行,需要经过严格而系统的训练。

②即使身体不健康的人,也可以进行太空旅行。

③“月球旅游”计划中游客可以登上月球仔细欣赏。

15.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松鼠折了一______纸船,放在小溪里。

纸船漂哇漂,漂到了小熊家门口。

   小熊拿起纸船一看,乐坏了。

纸船里放着一______小松果,松果上挂着一______纸条,上面写着:

“祝你快乐!

(1)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量词。

(2)读一读,填空。

纸船是______送给______的,上面写着:

“______”。

(3)“小熊拿起纸船一看,乐坏了”是因为(  )

①纸船里有好多吃的     ②纸船上有松鼠的祝福

(4)读了课文,我知道了:

______和______让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又让吵架的他俩______。

16.阅读片段,回答问题。

   我们小时候的玩具,都是自己做的,也只能自己做。

A只要有一个人做了一件新鲜玩意儿,大家看了有趣,很快就能风靡(mí mǐ)全班,以至全校。

   那一段时间,妈妈怪我总是把毛笔弄丢。

而校门口卖毛笔的老头则生意特别好。

   教室里的课桌破旧得看不出年纪,桌面上是一道道豁(huō huò)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B,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

   仔细想来,那个发明竹节人的家伙,准也是坐这种课桌长大的。

C

   将鞋线一松一紧,那竹节人就手舞之、身摆之地动起来。

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那就是搏斗了,没头没脑地对打着,不知疲倦,也永不会倒下。

   竹节人手上系上一根冰棍棒儿,就成了手握金箍棒的孙悟空,号称“齐天小圣”,四个字歪歪斜斜刻在竹节人背上,神气!

   找到两根针织机上废弃的钩针,装在竹节人于上,就成了窦尔敦的虎头双(钩 钓)。

把“金钩大王”刻在竹节人的胸口,神气!

   用铅皮剪一把偃月刀,用铁丝系一绺红丝线做一柄蛇矛,给那竹节人装上,再挖空心思取一个更威风、更吓人、叫得更响的名号。

   破课桌,俨然一个叱(咤 诧)(zhà chà)风云的古战场。

D

   还有同学①           ,想②           ,给竹节粘上一个橡皮擦雕成的脑袋,做一套纸盔甲。

一有机会,便③           招呼大伙儿来观摩。

谁知④           ,中看不中用,没打几个回合,那粘上的脑袋连盔甲被它自己手里的大刀(磕 嗑)飞了,于是对方大呼胜利。

   黑虎掏心!

泰山压顶!

双龙抢珠!

   咚锵咚锵咚咚锵!

咚咚锵!

   只见老师在他自己的办公桌上,玩着刚才收去的那竹节人。

双手在抽屉里扯着线,嘴里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忘乎所以,一点儿也没注意到我们在偷看。

(1)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或字。

(2)文中空白处应填入的成语依次是______

A.弄巧成拙     B.别出心裁     C.技高一筹     D.得意扬扬

(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A.找近义词:

盛行______ 绞尽脑汁______

B.找反义词:

陈旧______ 沉默寡言______

(4)第5、6自然段末尾都有“神气”,这属于______写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

(5)从句式和标点符号两方面分析第10、11两个自然段的表达效果。

(6)第12自然段主要抓住老师的______、______、______进行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

(7)对文中ABCD四处句子,批注有误的一项是(  )。

(8)老师把竹节人没收后,怎么做的?

你怎么看待老师的行为?

17.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雨越下越大,本来我要到同学家去学习,这一下只好拉倒了。

我坐在门口,望着瓢泼大雨出神。

   爸爸喊我:

“你看,雨水都溅到身上了。

”我没理会,却发现了什么奇妙的东西。

__爸爸__你看__房檐下的石头怎么每隔一段距离__就有一个小窝__爸爸还没有回答,我就自己jiě shi说:

“爸爸,我知道了,那是让房檐上的雨点打的。

”“是吗?

”爸爸故意jīng qí地问,我也愣住了。

   爸爸见我答不出,就凑过来笑着说:

“这叫‘滴水穿石’,咱们住的房子有几十年了,雨点的力量虽小,可是长年累月,它总是滴在这个地方,渐渐地就打成了现在这样的小窝。

”接着,爸爸又说:

“无论干什么事情,只要有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就一定会成功。

”听着爸爸的话,我心里想:

要永远记住滴水穿石给我的启发。

(1)根据拼音,写出词语。

jiě shi

jīng qí

______

______

(2)给第二自然段没加标点符号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______爸爸______你看______房檐下的石头怎么每隔一段距离______就有一个小窝______

(3)从文中找出一个适当的词语作为文章的标题,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4)形容雨大的词是______;“奇妙的东西”在文中是指:

______。

(5)在文中找出能说明“滴水穿石”这个词意思的句子。

(6)文中最值得我们牢记的一句话是:

______。

(7)读了这篇文章后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18.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平常我在池子里_____________,在小溪里_____________,在江河里_____________,在海洋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很暴躁。

我做过许多好事,灌溉田地,发动机器,帮助人们工作。

我也做过许多坏事,淹没庄稼,冲毁房屋,给人们带来灾害。

人们想出种种办法管住我,让我光做好事,不做坏事。

(1)找出文中两组反义词。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跳舞    散步    开大会    唱歌    奔跑    睡觉

(3)“光”的意思有:

①明亮;  ②景物;  ③只。

“光做好事”中的“光”的意思是:

______

(4)“我”做了哪些好事?

(5)“我”做了哪些坏事?

19.课外阅读。

狐狸孵蛋

   有一只狐狸在草堆里捡到了一个大鸭蛋。

狐狸正想吃,可是又一想,我不如把这个鸭蛋孵出一只小鸭来,那一定更美味。

于是狐狸便开始孵蛋了。

   狐狸把鸭蛋小心地放在一块柔软的草地上,用自己___________的肚皮___________盖在上面。

这个主意不错,可是这个姿势实在是太累了,才坚持了几天,狐狸便四肢发软,再也爬不起来了。

   狐狸又想到了一个好主意,他找来一条长长的树皮,把鸭蛋紧紧地绑在自己的肚皮上,这样他不仅可以孵蛋,还能够找东西呢!

   过了几天,鸭蛋裂缝了。

又过了几天,一只小鸭子___________地从蛋壳里钻了出来,对着狐狸喊:

“妈妈!

”狐狸被这个意外惊呆了,他结结巴巴地说:

“我……我……我是男的,应该是爸爸。

”“爸爸!

”小鸭子高兴地喊着。

   在狐狸的保护下,小鸭子过得可开心了,他钻到狐狸的怀里,对狐狸说:

“谢谢你,爸爸!

我好爱你,爸爸!

”狐狸看着小鸭子笑眯眯地说:

“少了顿大餐,多了个儿子,这感觉,还真是挺好的。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轻轻地    毛茸茸    摇摇摆摆

(2)狐狸孵蛋是因为(  )

①他觉得孵出小鸭子来吃会更美味

②他很喜欢孵蛋,觉得好玩

(3)为了孵蛋,狐狸想出了哪些方法?

(    )(多选)

①把蛋放在草地上,用肚皮盖在上面

②将鸭蛋放在棉被里包着

③用长树皮将鸭蛋绑在肚皮上

20.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生命桥》(选段)

   试跳成功!

紧接着,一对对羚羊腾空而起,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跃。

顿时,山涧上空划出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那弧线是一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墩的生命桥。

那情景是何等的神圣!

猎人们个个惊得目瞪口呆,不由自主地放下了猎枪。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井然有序——______  情不自禁——______

(2)找出文中的比喻句______。

这个句子是把______比作______。

(3)“那情景”在文中具体是指什么?

请用横线划出相关语句。

(4)猎人们为什么个个惊得目瞪口呆,不由自主地放下了猎枪?

21.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

(一)灰掠鸟(片段)

   ①一开始还是一小群一小群地飞过来,盘旋_______(xuánxuān)着,_______(陆续连续)投入刺槐林。

②没有几分钟,“大部队”便排空而至,老远就听到它们的叫声。

它们大都_______(dūdōu)是整群整群地列队飞行。

③有的排成数百米长的长队,有的围成一个巨大的椭圆形,一批一批,浩浩荡荡地从我们头顶飞过。

⑤先回来的鸟在林内不停地鸣叫,好像互相 A 着一天的_______(见闻  新闻)和收获,又像在 B 未归的同伴和儿女;后到的鸟与林中的鸟互相 C ,边飞边鸣,很快找到自己栖_______(qīxī)息的处_______(chǔchù)所,与熟悉的伙伴会合。

(1)第⑤句话中,分号的用法是______。

(2)将“呼唤、应和、倾诉”这三个词填在文中的划线处,分别是:

A:

______B:

______C:

______

(3)用“”划去片段中不正确的读音或词语。

(4)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浩浩荡荡:

______

(5)这段文字主要写______。

作者是按照______的顺序写的。

(6)这一段描写了灰棕鸟归林时______场面,可以从“排空而至、整群整群、浩浩荡荡”等词语中体会出来。

同时,从”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中还可以感受到鸟儿很快乐。

22.阅读课文片段二,回答问题。

片段二: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

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

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

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

快了,快到了!

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骏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

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

静寂的草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