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影片《惊马奔逃》中的逃避模式.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226983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评析影片《惊马奔逃》中的逃避模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评析影片《惊马奔逃》中的逃避模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评析影片《惊马奔逃》中的逃避模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评析影片《惊马奔逃》中的逃避模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评析影片《惊马奔逃》中的逃避模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评析影片《惊马奔逃》中的逃避模式.docx

《评析影片《惊马奔逃》中的逃避模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评析影片《惊马奔逃》中的逃避模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评析影片《惊马奔逃》中的逃避模式.docx

评析影片《惊马奔逃》中的逃避模式

评析影片《惊马奔逃》中的逃避模式

  [摘要]影片《惊马奔逃》由德国当代著名作家马丁•瓦尔泽的同名中篇小说改编而成,讲述了两对中年夫妇于度假中从偶然相遇到结伴出游、再到黯然分手的故事。

片中两位男主人公分别从对往昔的追忆能力、对情欲的反应程度和与大自然的情结关系三个方面,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其逃避现实的不同模式,以此与片名《惊马奔逃》相得益彰,使主题不断升华。

影片通过大量的人物对白和心理描写,深刻折射出德国20世纪80年代的社会现状和民众的普遍遁世心态。

  [关键词]《惊马奔逃》;回忆能力;情欲差别;自然情结

  

  比肩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君特•格拉斯的另一位德国当代作家马丁•瓦尔泽创作颇丰,尤其在小说和戏剧方面成绩斐然。

其代表作中篇小说《惊马奔逃》于1978年问世,随即在德国乃至世界文坛引起巨大轰动,并在30年后由德国著名导演莱内尔•考夫曼改编成同名电影。

  一、影片的现实意义

  影片《惊马奔逃》将20世纪七八十年代德国的市民生活、精神世界和情感冲突一一回放,令观众从全新的美学视角二度审视当时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玩世不恭、犀利尖刻的词锋使人在轻松消遣之余,也会心生振聋发聩之感。

剧中人物的生存建构先是以幽默的方式被打乱,继而又恢复原先的运行轨迹,即便是这种运行轨迹缺失目标、前途迷茫。

与此相适应,林中奔逃的惊马在暂时脱缰之后,最终还是被拦截和驯服。

跌宕起伏的剧情像磁石一般牢牢吸引着观众,并将悬念保持到最后一刻。

悄无声息的拍摄镜头反衬出波涛汹涌的情感世界,狡黠灵动的复古电子配乐仿佛也在用音符述说着剧情。

  朴实无华而又内容深刻的情节,独具匠心而又主线清晰的结构,诙谐幽默而又发人深省的对白,演技出众而又认真敬业的阵容,所有这些铸就了《惊马奔逃》这部妙趣横生却又不乏日耳曼厚重底蕴的德国影片。

对于人到中年、倍感危机的主流目标群体而言,该叙事影片无疑更容易与观众达成互动共鸣,影片上映后引起的巨大社会反响已然证明了这一点。

更为值得称道的是,影片由马丁•瓦尔泽的同名中篇小说改编而成,小说历经近三十年的风风雨雨仍能焕发强烈的现实意义,与当前的时代精神相契合,瓦尔泽对德国社会的深邃洞察力和敏锐前瞻力由此可见一斑。

  二、文学与电影的水乳交融

  在忠实于原作的前提下将文学作品搬上银幕,此种改编非导演、作者和编剧的集体智慧而莫不能为,因为从文艺美学的视角来看,文学和电影具有各自不同的表现特征:

文学依赖书面语言和字句的堆叠,而电影则仰仗画面、声响和会话语言;文学词语富于抽象性,能够用言简意赅的文字回顾过去,展望未来,而电影画面一般只局限于事物的具象性特征,描述抽象关联和时间的跳跃则需辅之以间接和迂回手法;故事情节、人物的思维过程和内心独白在文学文本中按先后顺序依次铺开,而电影则以画音形式同时描述情境、氛围和情节;文学文本能够从外部进行观察,直至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而电影镜头一般只能从外部状物写景。

导演莱内尔•考夫曼和原作者马丁•瓦尔泽在深度默契的基础上合作推出了一部批判现实主义力作,这是影片《惊马奔逃》不容忽视的另一亮点。

观众在感受视觉冲击、聆听美妙乐音的同时,也在阅读清丽隽永的文字。

欣赏影片《惊马奔逃》实际上就是在阅读与视听之间进行的感官切换。

  三、殊途同归的逃避模式

  影片《惊马奔逃》历时两年拍摄而成,可谓作家、导演和编剧共同合作的结晶,它在融入现代拍摄元素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和再现了原作深邃的思想和灵巧的结构,以浓缩凝练的手法刻画了认同危机、自我异化、衰老和情欲等20世纪末困扰西方的时代主题。

影片通过展现两位男主人公赫尔穆特•哈尔姆和克劳斯•布赫截然不同的生存策略和处世哲学,尝试描述了社会决定与个人命运之间的必然关联。

“逃避”这一主题贯穿了剧情发展的始末,它在人物的显性行为和隐性心理过程中均有所体现,而片名“惊马奔逃”恰好与该主题相得益彰。

两位男主人公在性格和行为上的对立构成了剧情的主线索,林中勇拦惊马和暴风雨中扬帆博登湖则是烘托这一反差的高潮。

在找寻自我的过程中哈尔姆和布赫都视自己为奔逃的惊马,也就是说两人都在逃避现实,只是逃避的方式大相径庭而已。

下文笔者将从回忆能力、情欲差别和自然情结三个方面,对男主人公不同的逃避模式一一详解。

  

(一)逃避模式之回忆能力

  明显不同的回忆能力使两位男主人公从相遇的第一刻起便形成对立的两极。

哈尔姆只能依稀记得旧时的学友,而布赫却对学生时代的场景和恶作剧如数家珍,对几乎所有细节的追忆能力令人吃惊。

布赫的回忆显得生动清晰,富有活力,在重构叙述时他能够赋予被尘封在记忆中的事件以新的生命力。

相反,哈尔姆的回忆则时断时续,“他的回忆图景就像灾难过后的废墟一样死寂,”(Walser,1980:

28)许多情况下需借助布赫的牵引方能在大脑中唤醒沉睡的过去。

哈尔姆看似衰竭的记忆力实则仅仅是一种假象,他的真实意图在于刻意回避追忆往昔,从大脑中驱散和排挤过往事件,因为每一次回忆都会令之不快和尴尬,若想不再次以失败者的形象沦为别人的笑柄,对他而言除采取这种主动的防御策略之外别无他途。

布赫的回忆策略原则上并无二致,表面上对往昔近乎狂热的追忆和滔滔不绝的记忆叙述,实际上亦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之举,具体说来是为了逃避无法逆转的衰老过程,为了从回忆中汲取开辟新生活的勇气和力量。

布赫正是通过这种回忆冲动达到找寻和证明自己的目的,坚定自己人到中年仍一切如初的臆想信念。

  

(二)逃避模式之情欲差别

  在情欲方面两位男主人公亦形成鲜明的反差。

布赫特别在意通过着装和外形展示自己的情欲和身体,这在影片开篇博登湖畔邂逅一幕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早从青年时代起情欲能力便是他自信的源泉。

事业上的挫折在令其无法实现人生价值的同时,也将他推向情欲的极端,“工作是情欲的杀手,事业使人丧失性欲能力”。

(Walser,1980:

97)为了保持年轻和炫耀男性阳刚,布赫不断挑战自己的情欲,甚至将情欲作为挑衅他人的工具,对性欲低下者极尽嘲讽之能事。

反观哈尔姆,他对性行为的反应显得异常冷漠,几乎可以用“本能的反感”来加以形容。

这种对情欲的极端抵触源自他内心深处的强烈自卑,一切的发端皆为十二年前的一次偶然经历,当时他和妻子在一家意大利旅店无意中耳闻了发生在隔壁房间里的房事过程,从此他的心头便笼罩上了久久挥之不去的自卑阴影。

哈尔姆对频频见诸公共媒体的有关性欲能力的量化标准痛恨不已,因为这无异于是在撩拨他内心深处的隐痛。

出于自我保护之目的,他将自己隐藏在自我构筑的工事之后,公开场合按照社会标准对性欲冷淡表示鄙夷,私下里则按照个人标准对性欲亢奋嗤之以鼻。

  (三)逃避模式之自然情结

  剧中两位男主人公之于大自然的关系同样泾渭分明,林中漫游和湖上泛舟这两个场景便是很好的佐证。

影片并未令镜头过多地捕捉自然美景,而是在上述两个场景中嵌入大量的人物对话和内心独白,以此凸显人物的内心思想和精神活动。

与前文所述的逃避模式的两个层面如出一辙,哈尔姆在对大自然的态度问题上同样选择了逃避。

每逢感到外界的逼迫,他便有如条件反射般想到度假寓所,毕竟窗网和栅栏能够给他提供安全之感。

在野外和林中,疏远自然的哈尔姆会觉得无所适从,甚至无法辨明方向。

但这并不说明他对大自然无动于衷,只是他消化自然的方式与众不同而已。

他习惯于在沉默中享受大自然的风云变幻和色彩层次,并在享受中对一切感知保持沉默。

在惊涛骇浪面前他无比恐惧,恨不得立即逃往静谧的深山林区寻求庇护,因为那里的无限辽阔才是他所希冀的安全港湾。

与此相反,布赫无时无地不在显露他与大自然的亲密无间。

林中漫游时他当仁不让地担当起领队的角色,向他人充分展现其丰富的自然常识。

通过在林中成功驯服惊马的壮举,布赫将自己的敏捷和男性气概演绎到了极致。

很明显他迫切需要应对大自然不断的挑战,因为这样做归根结底是对自己身体禀质和生理极限的挑战。

面对大自然他显得极度兴奋和过于狂放,这与他如痴如醉、性感张扬和充满活力的生活做派不谋而合,唯有如此他方能一扫容颜易逝和职场失意带来的阴霾,不至于终日里闷闷不乐,于愠怒懊恼的恶性循环中了此一生。

  综上所述,剧中两位男主人公无一例外都在逃避现实。

内向寡言的哈尔姆首先为逃避教师工作的负担而选择度假,继而又遁入“自我封闭的隔离状态,用隐匿的身份和忧郁的心境将自己包裹其中”,(Struck,1988:

27)其原因无非是担心自己在别人面前暴露弱点,陷入被人耻笑嘲弄的尴尬境地。

外向健谈的布赫也同样在逃避,日感精力不济、事业遭遇挫折和担心孤独寂寞是促使其逃避的真实诱因。

尽管两人逃避现实的风格和方式迥然各异(哈尔姆归隐遁世,布赫则向前奔逃),但他们都是片名象征――“惊马奔逃”的鲜明写照。

  四、结语

  影片《惊马奔逃》以批判的眼光反衬出德国20世纪的社会、历史和政治现状,“试图向人们勾勒出一幅真实的社会画面”。

(Nordmann,2008:

20)剧终人散时人们不禁要问,男主人公的逃避行为究竟意欲何为?

他们现有生活方式的背后动机何在?

对此笔者在上文已然试探性地作答。

影片对剧情的框形铺陈和对人物心理过程的描述无不聚焦德国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社会现实,随着剧情的不断深入,两位男主人公的外在行为、内心反应及其社会根源之间的关联也依次渐显:

席卷整个西方的学潮、狂躁喧闹的教育改革、生态意识的觉醒、女性解放运动、“性解放”的负面影响、初露端倪的经济萧条和失业率的不断攀升。

哈尔姆和布赫可说是所有这些现象的亲历者,并自觉和不自觉地将之投射到自己的言谈举止上,用这些社会现象给自己的个人命运烙上了若即若离的印记。

一言以蔽之,影片《惊马奔逃》中男主人公的不同逃避模式实则殊途同归,反映了当时德国社会断念屈从和沮丧消沉的普遍趋向。

  [参考文献]

  [1]WalserMartin.EinfliehendesPferd[M].FrankfurtamMain:

SuhrkampVerlag,1980:

28,97.

  [2]StruckHans-Erich.EinfliehendesPferd.Interpretation[M].München:

R.OldenbourgVerlagGmbH,1988:

27.

  [3]NordmannElmar.Erl?

|uterungzuEinfliehendesPferd[M].Hollfeld:

C.BangeVerlag,2008:

20.

  [作者简介]付天海(1972―),男,河南开封人,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德语语言文学专业2009级在读博士研究生,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

德语文学及翻译学;刘颖(1971―),女,辽宁大连人,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德语语言文学专业2008级在读博士研究生,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

德语文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